板块估值PE百分位去哪里查看?

昨天收到一位小伙伴的私信,问我如何判断一只基金贵不贵,能不能买?

关于这个问题呢,我们还是应该分情况讨论。

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其实我们是无法简单判断他贵不贵的,因为基金经理随时都可能调仓。

对于行业板块特征明显的主动型基金,我们可以用相应板块的估值作为参考,比如中银金融地产这种偏向金融地产行业的基金,我们可以参考银行和地产指数目前的估值,来大概判断中银金融地产这只基金贵不贵。

而对于行业板块特征不明显,比较均衡的主动型基金呢我们是无法进行估值的,比如兴全合润这种,他的持仓比较均衡,我们不太好进行估值。

但是被动型指数基金,我们是可以根据市盈率和市净率等估值指标去判断他贵不贵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反映指数基金估值的四大指标:PE、PB、ROE、股息率,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指标判断指数基金贵不贵。

咱们先看一下这几个估值指标都是什么意思。

PE:翻译过来就是市盈率,我们用公司的整体市值除以公司一年的净利润,得出了的就是市盈率,比如一个公司市值为1000亿,他的每年的利润为50亿,那么市盈率=。你可以把市盈率理解为如果你用钱把公司买下来,大概需要多少年能回本,如果市盈率是20,那么就代表我们的投资20年才能回本。而指数的市盈率就是把指数里涵盖的所有公司看成一个大公司,然后把他们的总市值除以总利润,得出这个指数的市盈率。

我们已经知道,市盈率就代表着我们的投资多少年能回本,所以一般来说,市盈率越低越好,因为我们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回本。因此我们在选择指数基金时,指数的PE越低,基金的估值就越便宜,投资的安全性也就越高。

那么到底多少的PE才算底呢?

这个我们应该参考指数过去一个周期内PE的历史百分位。

这里估计有朋友不理解历史百分位是什么意思。所谓历史百分位,表示的是当前这个数值在指数整个历史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比如如果现在沪深300的PE历史百分位为97.04%,那么就表示此时沪深300比历史上97.04%的时候都要贵。

那么多少的PE才算底呢?一般来说,一个指数的PE历史百分位低于30%就算比较低了,比如现在的中证红利,PE历史百分位处在22%,就是处于比较低估的状态。

但是并不是说市盈率越低这个股票或基金就一定越好,如果一个行业是属于夕阳产业,那么他市盈率再低我们也不应该买,比如煤炭现在估值非常低,但是我们还是不会买。

而如果一个行业是朝阳行业,市盈率高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的未来前景广阔。比如现在比较火的消费,科技,医疗板块,市盈率都很高。

所以市盈率就更适合用来衡量盈利比较稳定的行业。比如消费和医药行业,不管经济周期如何变化,大家都要吃喝看病。

而对于波动性较大的周期性行业,比如券商、银行这些,PE就不太具备参考价值。像金融、重资产重工业和周期性行业更适合参考市净率PB来进行估值。

PB:指市净率,代表着公司市值和净资产的比率,PB=市值/净资产。所谓净资产,你可以理解为公司实际能变卖的资产。就是有一天这家公司需要破产清算了,它拥有的东西还能卖多少钱,比如一个餐馆破产了,他的那些桌子椅子锅碗瓢盆就是他的净资产。对于一个指数来说,他的PB就是这个指数涵盖的全部公司的市值,比上他们总的净资产的比率。

一般来说,PB也和PE一样越小越好。不过上面我也说了,PB更适合金融、重资产重工业和周期性的行业,比如资源类、制造业企业、银行地产这些比较适合用PB去评估。

咱们记的话就简单点,只要是金融、重资产重工业和周期性的行业我们就用pb来进行估值,除此之外的行业呢,就用PE来进行估值判断。

与PE一样,我们在实际使用PB进行估值判断的时候,也是采用PB的历史百分位这个指标进行判断,PB历史百分位越低就越值得投资。

ROE:翻译过来就是净资产收益率,顾名思义,净资产收益率就是你投钱买下公司之后,每年能获得的回报率。比如小明花了10万块开了一家餐馆,这个餐馆每年带来的净利润是2万,那么小明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2w/10w=20%。ROE所反映的呢是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是衡量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ROE越高,公司经营状况越好,赚钱能力越强。

同样,指数的ROE越高,指数的投资价值也就越大。

我们看现在消费行业为什么估值这么高了,大家还都在追捧,就是因为他的ROE比较高,有23.32%,我们看其他行业都是低于它的。

股息率:股息率是衡量企业分红能力的重要指标。从根本上来讲,你去投资一家公司,除了期待他的成长之外,就是为了拿他的分红。比如一家公司每年股息率为5%,那你投入1万元,你就能每年拿到500元的分红,这就跟我们的定期存款类似,只不过利率是股息率。所以单看股息率的话,我们获得的股息率肯定越高越好。

那么我们在哪能够看到这四个估值指标的数据呢,其实很多投资APP上都可以查到,我们可以通过蛋卷基金APP里面的指数估值功能查看各个指数的pe、pb、roe和股息率。

大家在进行指数基金投资的时候呢,就可以通过这几个指标去判断一下这个指数基金目前值不值得买。

最后,大家在使用上面四个指标做估值判断的时候呢,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需求灵活运用,如果期望的是有一天获得估值的反弹并从中获利,就适合选择PE、PB来进行估值;而如果期望的是获得上市公司长期分红或利润的钱,那么用股息率、ROE评估就更为适用。

}

买大家公认的大白马股,长期持有!

最典型的就是茅台。公认的大白马。5年前买茅台,现在有7倍收益了。

即便现在茅台很贵,你现在买,长期持有10年。赚3-5倍依然是相对比较确定的事情。

当然,优质白马股本身是稀缺资源,你爱我爱大家爱,就造成这些优质股票的估值都非常高,就好像中年人的裤腰,非常难降下来。

我们5年前觉得贵,现在觉得还贵,5年后还觉得贵。很多的大牛股、长牛股都是这样永久地错失的。

对于白马股,建议牢牢把握“三个重要的机遇期”:

1)股市整体处于大熊市时,泥沙俱下,优质的企业也会连带被错杀,这时候就不再是河中钓鱼,而是沙滩拣鱼,大胆地买入就是了。

2)优质企业突遇黑天鹅利空打击,“王子”落难之时,如果你判断它仍然具有王子的气质,那就勇敢地买入吧,投资如做人,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3)优质企业一时增长放缓,业绩短暂下滑时,也是介入优质大牛股的好时机。

篇幅有限,今天主要讲本质,实操的部分不详细展开了。

选到长期增长的优质公司是第一位

投资没那么多花里胡哨。

1-2年,很多人会嘲笑你,说你才这点收益,丢不丢人?

5-8年,所有人都崇拜你,高呼:股神!股神!股神!

基金赚钱的秘诀:买入的时间,

大熊市入场,十年十倍不是梦;中高位进场,收益率大打折扣,

而大牛市入场,投资八年收益率很有可能还是负数,

能否赚钱很大程度在你买入的那一刻就已经基本确定。

买的便宜最终才能赚到大钱!

然而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过去二十年70%的基民都在亏钱,

基金很赚钱,基民却亏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大多数基民亏钱主要原因还是【跟风追涨买在了高位】

【跟风追涨】是亏损手段,【买在高位】则是亏损的本质,

很多人买基金都是听说周围人赚钱了,赚大发了,于是匆忙跟风买入,

但周围人都赚钱的时候,大多数是在牛市的后期,结果就是大多数人都买在了牛市顶部。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在牛市高位跟风买入****?

因为这是人的自然本性!!!投资赚钱的核心是【低买高卖】,但人性本身却喜欢【追涨杀跌】

上涨时,会觉得还要涨,追高买入,

下跌时,会觉得还要跌,割肉卖出,

周而复始,重复上演【高买低卖】的故事,导致亏钱。

而选择便宜的时机买入,必须靠我们自己,基金经理没法帮我们择时。

很多基民恐怕不知道这一点,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规要求,

一般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必须保持在80%以上,

一般偏股型基金仓位必须保持在60%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6124点,明明知道巨大的泡沫,基金经理最多也只能将股票仓位降至80%(60%),这种情况下要避免大幅亏损就只能由基民自己赎回份额,减少损失。

前面我们说过,股市周期和猪肉周期其实非常类似,选择便宜的时机买入就相当于我们寻找猪价明显低于其成本价的时候买入,然后在猪价显著高于其成本价的时候卖出。

那股市的“成本价”是多少?

一般用投资收回成本的时间来衡量股票的实际价值(即估值)。如果你投资的股票市值1亿,每年利润1000万,意味着你的投资10年后能收回成本,行话叫10倍估值。

专业名词叫市盈率。【市盈率(PE)=股票市值/利润】

市盈率为10,意味着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0年,市盈率为5,意味着收回投资成本需要5年,市盈率为1,意味着收回投资成本只需要1年。

一般来说收回投资的时间是稳定的。比如,沪深300背后的公司一般平均10年能收回成本,这个平均值是相对稳定的,基本就是股市的成本价。

假设明年牛市来临,股价大涨一倍,市值变为了2亿,则20年后才能收回成本(20倍市盈率),比平均值一下子高一倍,这就明显贵了。

如果后年熊市来袭,股价直接跌了一倍,跌到了5000万,则我们的投资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5倍市盈率),比市场平均值低一倍,明显便宜了。

这是最本质的原理,具体的实际操作,有很多大师总结了具体指标进行量化衡量。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看周围人是不是都在谈论股市

有个段子,说的是在券商门口收停车费的大妈,靠观察券商的人流情况判断牛熊,最后靠炒股成为千万富翁。人们对股票的关注度,确实是判断市场行情的好指标。当周围开始谈论股票的人渐渐多起来,可能牛市就要来了。而当原本完全不买股票的同事、菜市场大妈都给你推荐股票的时候,可能牛市就到顶了。

当然民间的段子只能粗略的帮助我们判断市场的一个整体情况,更准确的判断股市位置的高低,一般参考以下几个相对更量化、更实用的指标:

1)参考【巴菲特指标】

巴菲特指标是股神巴菲特分析了美国80年上市的数据,总结的一个判断股市高位和低位的一个指标。具体就是一国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

在我们国家,巴菲特指标和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是高度相关的,

(数据来源:乐咕乐咕网)

一般来说,在我们国家巴菲特指标低于70%时代表低估可以大胆买入,巴菲特指标70%-90%可以正常持有;而如果巴菲特指标高于90%那就得当心了。

2)参考【股债利差】数据

股债利差出自美联储的相关研究,美联储证明过去多年数据,发现股票投资收益率与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如果股票每年收益10%,10年期国债利率3%,大家都会去买股票。反过来,如果股票每年收益只有2%,那没人会买股票,全买国债。

所以当差值越大的时候,说明股票比国债收益更高,股票越值得买。

从上图,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

股债利差的数值与整体市场的走势有着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非常有力地印证了【股债利差越大,股票越值得买】的结论。

如果我们进一步计算出历史上每个交易日的股债利差值,然后和历史上的时间比,算出比历史上百分之多少的时间都大,就可以很好地判断市场的估值。比如,如果股债利差比历史上90%的时间都大,那就是股市非常便宜,非常值得买入的时机。

3)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值】

我们对比全市场市盈率走势图(下面第一张图)和股票的走势图(下面第二张图):

估值(市盈率)的底部,都是对应股价的底部。所以通过估值(看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我们就能判断市场在高位还是低位。

一般来说,当估值比历史上70%都便宜(即PE估值百分位小于30%)的时候属于低估,我们可以大胆买入,越低越买;估值PE百分位水平介于30%-70%的时候继续持有;高于70%的时候就属于高估选择卖出。

为什么看全市场PE/PB值?

用全市场的PE/PB对整个市场估值,最能准确反映全部市场的情况。

为什么用“等权”而不是“加权”?

A股中银行等金融股占了一多半的权重,导致估值失真,会让人误以为估值很便宜。

等权,就是所有股票权重一样,这样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第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平均数是8,基本符合整体数据情况;

第二组数据的中位数仍然是9,但平均数约为78,全部数据中大部分都在10以内,但平均数却是78,很明显不符合真实情况。

平均数非常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导致其它数据【被平均】,进而无法反应市场的真实估值情况。

A股市场整体非常喜欢炒作,热门题材股/妖股动辄市盈率几千倍,几万倍,几十万倍,很容易平均掉其它低市盈率的股票,导致市场估值失真,所以中位数相对来说更能反映市场真实情况。

(数据来源:A股市盈率前十名/)

在具体的实操中,由于巴菲特指标范围过大,不够精细,所以最常用的是第三个即:市盈率、市净率。

不过,这里大家要注意,由于股票影响因素众多,没有哪个指标能绝对预测到最低点,只能预测到相对的底部。

**05实操中怎么买的便宜? **

理论上说,如果我们知道最低点,一次性在最低点买最好。但没人能知道最低点,我们只能根据【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值】等指标,知道市场相对的底部区域。所以,具体的买入原则是等股市相对比较便宜的时候再买,越跌越买。

一般来说,当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值百分位小于30%(股市比历史上70%都便宜)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买入,越低越买;

如果股市比过去70%的时候都便宜,每周开始定投股票基金。

如果股市比过去80%的时候都便宜,每周2倍定投股票基金。

如果股市比过去90%的时候都便宜,每周3倍定投股票基金。

这样,按着计划买,我们能买的更有章法,尽可能让更多的筹码买的更便宜。

目前全部A股等权重中位数市盈率处于相对低位,比历史上81.95%的时候都便宜。而且综合另外几个辅助参考指标来看,目前市场位置均非常低,如下图。

现在比历史上81.95%的时候都便宜,按计划2倍定投买入。

普通投资者最好的参与方式还是选择优质基金,让专业的基金经理去帮我们选择优秀的股票,然后在市场低位时买入,长期持有,等市场特别高的时候再卖出,就能够赚到大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估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