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环球航行通过哪些证据证明地球是圆的?

更多模板亮亮图文旗舰店: * * * * * 优质文档 精品文档 * 优质文档 精品文档 讲课人:知识达人 时间:孜孜不倦 知识改变生活 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年轻时曾参加过海外远征队,到过东南亚,看到东南亚群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他坚信地球是圆形的,并下决心一定要做一次环球探航。1519年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组成的船队破浪远航了。 一路上,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重重困难,狂风暴雪、波涛汹涌、水尽粮绝。这时许多船员失去了信心,吵闹着要返回。麦哲伦说服了大家,继续前进。 1520年11月,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海峡后,终于见到了浩瀚的太平洋。后人将这条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1521年3月,麦哲伦船队来到菲律宾。这年4月麦哲伦在一次地方部族的纠纷中被杀。 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中仅存的一条船——维多利亚号,终于回到了西班牙,原来的船员只剩下18人。 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文本 文本 文本 * 最新文档 精品文档 从麦哲伦的事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更多模板亮亮图文旗舰店: * * * * * 优质文档 精品文档 * 优质文档 精品文档

}

* * *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盖天说”——天圆地方 2 3 4 1 平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浑天说 1 3 4 2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 ,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结论。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所做的科学论证。 1 2 3 4 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 地球是球体的证实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环球航线图 1 2 3 4 卫星图片 地球是正球体吗? 前苏联宇航员 “加加林”第 一个亲眼目睹 地球是个球体 当代的太空观测 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 ①、海岸观船 海船向岸边驶来时,先是看船的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③、月食 登高望远 站的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越大 哪些事例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帆船行驶 月食 登高望远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日常生活 可以用哪些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表面积 平均半径 千米 赤道周长 千米 表面积 平方千米 6371 4万 5.1亿 标准操场的长度为400米,赤道周长相当于操场的多少倍? 地球的大小 考一考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椭球体 为什么在太空中看上去是个圆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形状: ※ 练一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 B、盖天说认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C、浑天说是张衡提出来的 D、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2、下面事例不能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 D 3、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图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 4、小明想沿赤道步行环绕地球一周,若每天走50千米,需要( ) A、80天 B、1000天 C、1200天 D、800天 5、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1亿平方千米 B D A 一、地球的形状 1、认知过程: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航行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不规则球体 2、主要人物: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第一个率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加加林——亲眼目睹地球形状的第一人 3、主要证据:船身变化、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 地球卫星照片 二、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赤道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4.1亿平方千米 课堂小结: * * *

}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经过人类精确计算,得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举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的大小:(如右图)

  4.地球形状的假说:在古代,关于地球的形状存在着“盖天说”与“浑天说”。“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是由张衡提出来的。

  5.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后制作的地球模型。运用地球仪可以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自然现象。

  1.(2013四川绵阳)图1中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A.海陆分布B.质量C.高低起伏D.大小

  2.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我们家园是一个球体的是()A.月食的图片B.日食的图片

  C.“神舟八号”上天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D.“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航

  3.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一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

  4.“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八万里描述的是()

  A.地球极半径B.地球平均半径C.赤道周长 D.地球的表面积

  5.(2012广安)读下图,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半径6357千米B.平均半径6371千米

  C.赤道直径约为4万千米D.极半径是6378千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长度等于经线的长度B、赤道长度等于经线长度的两倍

  C、赤道长度略长于经线长度的两倍D、无法比较

  7.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8.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是()

  9.右图是探究地球形状的模拟实验,回答下列各题。

  (1)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粉笔的(填“上端”或“下端”)先消失。(2)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粉笔(填“会”或“不会”)消失。

  (3)在大洋上航行船只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填①或②)相似,这个实验说明地球是。

  (1)纬线的概念: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等的圆圈叫纬线。2)纬线的特点:

  长度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两个点。

  形状纬线的形状是圆,到两极缩为点

  (3)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为0°由赤道向南向北各作纬度90°,分别叫做北纬和南纬,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如北纬30°写作30°N,南纬60°写作60°S。南极和北极分别是90°N和90°S。

  (4)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纬度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5)南北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即所有的北纬都属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都属于南半球。(如图所示)。

  (1)纬度的分布规律(如右图)

  (2)根据纬度的划分,除赤道外,度数相等的纬线有两条,地球仪是标准的球体,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关于赤道对称,故长度相等。

  (3)由于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圆圈,沿着同一条纬线走,一定能回到原点。

  (4)纬线上的方向:在地球表面,东西方向是没有尽头的,东和西都是无限延伸的。因此在地球上我们一直向东或向西走而不改变方向一定能回到原点。

  (5)纬线的位置关系:所有的纬线都是平行的,因此,两条纬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6)纬线的形状是圆,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两个点。

  (7)纬线长短的变化规律: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即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度数相同的纬线(赤道除外)各有两条,分别位于赤道的南北两侧,它们的长度相等,与赤道的距离也相等。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形状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弧

  位置关系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地理第五单元综合复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2012年广东阳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云贵高原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2.(2012年广东清远)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势平坦B.雪山连绵

  C.千沟万壑D.地势崎岖

  3.(2013年广东阳江)地理环境影响聚落。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

  4.(2013年湖北随州)图17-11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图17-12),完成5~7题。

  5.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A.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

  B.①黄土梁②黄土塬③黄土峁

  C.①黄土峁②黄土梁③黄土塬

  D.①黄土塬②黄土峁③黄土梁

  6.图示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C.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D.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7.治理图中地貌景观的工程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②建梯田③修挡土坝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图17-13),完成8~10题。

  8.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9.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D.降水集中,多暴

  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B.在黄河下游挖沙

  C.加固黄河大堤D.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

  据报道,长江沿岸29个中心城市发表《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合作宣言》表示在加快开发开放长江黄金水道的过程中,担起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为长江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让长江永远造福子孙万代。读图17-14,完成11~12题。

  11.(2014原创)对图中①~⑤五个沿江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除④外,城市都有汽车工业

  B.不是依靠河流,而是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①市

  C.对长江流域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城市是②市

  D.⑤成为钢铁基地的优势是原材料丰富

  12.关于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将使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人们喝上长江水

  B.长江上游山区的水体污染严重

  C.“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江段水患严重,需加固堤防予以解决

  D.长江流域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南地区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图17-15),完成13~14题。

  13.长江沿江地带已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其中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A.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

  B.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C.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D.重庆钢铁工业基地

  14.关于长江沿江地带东西纽带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B.将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沟通东西商贸

  C.西部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D.将西部产业、技术、信息向东部沿海传递、转移

  15.(2013年山东莱芜)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游源头地区合理放牧

  B.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钢铁、汽车工业走廊”

  C.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满足粮食需求

  D.发挥了沟通东西的纽带和辐射南北的作用

  (3)经度的划分: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经度180°,分别叫做东经和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如东经160°写作160°E,西经20°写作20°W。其中东经180°和西经180°重合,叫180°经线。

  (4)东西半球的划分: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东西半球的不是以0°经线和与其相对的l80°经线为界划分的,而是以20°W和与其相对的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的。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如图所示)。

  (1)经线上的方向:在地球表面,南北方向是有尽头的,北极为北方的终点,南极为南方的终点,北极四周都是南方,南极四周都是北方。因此在地球上我们一直向南或向北走而不改变方向回不到原点。

  (2)经线之间的距离:所有的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因此两条经线之间的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小,即两条经线之间,纬度越高,距离越近。

  (3)经度的分布规律:(如右图)

  (4)经线和赤道之间的长度关系:由于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赤道是地球仪的周长(圆周)经线是地球仪上的半圆弧,是地球仪周长的一半,所以赤道是经线长度的2倍

  (5)东西半球的划分技巧

  技巧一:如右图所示

  技巧二:大大在西,小小在东。

  由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因此,如果是东经,就同160°E进行比较,大于160°E,就在西半球,小于160°E,就在东半球;如果是西经,就同20°W进行比较,大于20°W,就在西半球,小于20°W,就在东半球。

  经纬网知识是中考中必考的知识点,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经纬网定位:读经纬网图的最关键的一步是找0,即确定0°经线和0°纬线的位置,0°经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0°纬线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

  二是判定两点的相对方向(地图部分方向的判定)

  三是判定所在的半球:主要集中在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二个方面。南北划分只与纬度有关,判断南北半球只看纬度即可,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东西划分只与经度以关,判断东西半球只看经度即可,由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依据“大大在西,小小在东”的方法,东经小于160在东半球,大于160在西半球,西经小于20在东半球,大于20大西半球。

  四是判定一点所处的纬度:高中低纬的划分只与纬度的大小在有关,小于30在低纬,大于60在高纬,30―60之间在中纬;

  1.(2013四川自贡)某地的地理坐标是西经17,北纬28,该地位于()

  A西半球、低纬度B西半球、中纬度C东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中纬度

  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伦敦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在伦敦(52°N,0°)开幕。伦敦是迄今为止举办夏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也是历史上第二座三度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伦敦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B东半球、中纬度C西半球、高纬度D。南半球、高纬度

  3.奥运会期间,小明参观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在天文台的院子里,一条备受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小明把脚跨在这根金属线的两侧,这意味着他脚踩()

  A东西两个半球8南北两个半球C.东西两经度D.南北两纬度

  4.某同学把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8°N,102°E)的经纬度写成了(28°,l02°E),地球上与该同学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A1处B2处C3处D.4处

  5.(2013湖南株洲)下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6.仔细阅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处于中纬度D.小明所在的地方是北极

  7.(2013江苏南通)图1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甲地的经纬度是()

  9.如图,甲、乙、丙三艘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当他们到达180。经线时,所用时间最长的是()A甲B.乙 C.丙D.乙和丙

  10.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且长度都相等

  C、经线有180条,纬线有无数条D、所有纬线都是相等的圆圈,经线都是相等的半圆

  11.地球仪上,能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是()

  12.某人“找不着北了”,他可能位于()A.赤道B.北极点C.南极点D.本初子午线

  13.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着40°E和40°W向北行进,那么()

  A、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

  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D、他们可能在南极相遇

  14.甲、乙两飞机从潍坊起飞,甲向北行乙向东行,若两飞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都能回到原出发点B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C只甲能回到原出发点D只乙能回到原出发点

  15.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16.四幅图中哪一副的P点同时满足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17.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经线,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 B、0经线上C、60N D、南极点

  18.某点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19.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地理位置是()A、(20W,30N)B、(160E,60S)C、(0,30S)D、(180,60N)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哲伦航海发现地球是圆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