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是被自己的妻子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的吗?

在大家的印象中,能当上皇帝都是非常幸运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可怜的皇帝,他就是唐中宗李显。他有一个非常强悍的母亲,后来又有一个风流成性的韦皇后,就连自己的女儿想成为女皇帝视他为绊脚石,最终唐中宗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联手毒死,这是不是真的呢?

按照史书记载,唐中宗李显确实是被毒死的,《资治通鉴》中记载到,韦皇后的两个情人害怕私通的事情败露,韦皇后自己想当皇帝,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个人都觉得唐中宗的存在妨碍到他们,所以联手用一碗毒汤饼害死唐中宗。按照这个说法,韦皇后谋杀亲夫,安乐公主谋杀了父亲,但在不久后的政变失败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死后都以礼改葬,这就让人产生疑问,真是他们毒害了唐中宗,怎么还会以礼改葬呢?还有几个理由可以证明,不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害了唐中宗。

第一个理由就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并没有做好政变的充足准备,不应该在此时毒害唐中宗,这只是政变后胜利者的记载。

第二个理由就是,唐中宗被韦皇后谋杀的事情,是在针对韦皇后政变中提出的,这显然是政变时的理由和依据。

第三个理由就是唐中宗可能有遗传病史,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唐中宗李显死时五十五岁,李显没有什么症状突然暴毙,也符合心脑血管疾病的特征。

}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的某一天,已经在位五年之久的大唐皇帝李显忽然驾崩,引起轩然大波。在诸多史书当中,明确地提到了李显的死因,并且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两个人,即李显的妻子韦后和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照此说来,这李显委实是死得有些窝囊,竟然死在了自己最为亲近的两个人手中,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史书记载已有定论,然而在现代经过部分学者的思考分析,认为李显的死因可能并非真如史书中所写的那般,是死于妻女的联合谋害之下。当然,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仅仅只是一种猜测,毕竟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也只有当事人方才清楚。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这样一种可能。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李显和韦后以及安乐公主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李显同韦后是结发夫妻,并且一同经历过最为黑暗的那些年,也就是被武则天软禁于均州、房州。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勉励,同甘共苦许多年,总算是熬出了头,是能够称得上是患难夫妻的。再看安乐公主,她是出生在李显被废的那一年,所以一出生就要陪着自己的父母受苦,故而令得李显韦氏夫妇深感愧疚,并且将这种愧疚转化成了宠爱,寄予在安乐公主身上,乃至于后来安乐公主也生出来想当太皇女的念头。可以说,经此一难,这一家子的关系虽不能说是坚不可摧,但也有着很好的感情基础。

神龙政变,李显再次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大唐皇帝,而韦氏自然而然的也就升格成了皇后,安乐公主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当李显一家子成了帝王家,那便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温情。但是,尽管温情不再,但是朝夕相处许多年,这种最基本的亲情记忆应该还存留在她们的心中。当然,若是说在权力的诱惑下,韦后和安乐公主为了追求更高的权利而害死了自己的丈夫(父亲),确实符合人性,然而,我们再仔细思考分析一下当时的政局,便能够有所新的发现。

当时的唐朝,大体分为了三个派别。身为皇帝的李显自成一派,包括韦后、安乐公主在内。代表神龙政变功臣的一派,主要是以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为主。另外一派则是曾经权柄在手的武家,虽然武则天下台,但是武家的势力仍不可小觑。所谓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利益。因为这个时候政变已经过去,随着政变功臣们的势力骤增,给李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从那以后李显则逐渐拉拢武家,形成了新的政治联盟,而安乐公主也是作为两家的枢纽,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安乐公主承两家之力,权势不可谓不大。若是这般,说不定安乐公主真就有了取父皇而代之的念头,然而,问题是武家的势力在景龙元年就被削弱了。

当时,因太子李重俊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索性就直接造反,带兵冲进武家府邸,将武家父子给诛于刀下,于此,安乐公主算是失去了一大倚仗。虽然后来安乐公主又嫁给了武家,但是总归是难以恢复往日的权势,在这种情况下,安乐公主只能依靠自己的父皇,怎么还有心思去害他?

我们再来看看韦皇后。我们知道,韦后虽然同李显有过儿子,但是却早早夭折,所以两人之间唯独一女。并且,在原太子李重俊被杀后,李旦迟迟未能定立新的太子人选,所以在候选人一事上,韦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威胁。其次,虽说韦后经常给李显戴绿帽子,但是一直以来李显都没有什么表示,也就令得韦后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所以在这一方面,她也不担心李显和自己摊牌。并且,韦后的娘家人大多离世,在朝廷中势单力薄,所以实际上一直以来韦后所倚仗的恰就是自己的丈夫李显和武家的政治联盟。若是韦后将李显害死了,得利最大的很可能就是功臣一派。并且从实际来看,后来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人发动政变时,所打出的就是这样一种旗号。

可以说,虽然韦后和安乐公主都想效仿武则天称帝,但是却一直没有做好准备,若是没有李显的庇护,很容易在同太平公主、相王的政治角逐中吃亏,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她们也没有害死自己的丈夫(父亲)的必要。

}

唐中宗李显简介 被3个女人左右一生被毒杀的皇帝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神龙三年八月三日加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景龙四年六月二日壬午日半(710年7月3日)被毒死于神龙殿,终年55岁,庙号中宗,谥号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景云元年十一月己酉葬中宗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武后生四个儿子,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皇兄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

  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中宗比高宗更为庸柔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36天的中宗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因此,中宗和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

  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中宗很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出于这一动机,他决定和武氏联姻。就这样,他的一个女儿即后来的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中宗与武家结亲,无疑是想通过裙带关系稳固确立自己的地位。长安元年(701)九月,他的儿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少年气盛,对祖母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深表不满,被张易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武则天,说他们诽谤朝廷,结果武则天逼令李重润、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杀。不过,因为牵扯面不大,武则天并没有深究。显而易见,张易之、张昌宗已对中宗一家构成了威胁。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唐。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皇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仪。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

  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武三思和韦后的关系十分暧昧,隔几天就进行一次不正之风。有一天,两人刚刚"完事",便在床上衣衫不整的赌钱,唐中宗上完早朝之后,见二人正赌,还兴致勃勃的帮人家数筹码,不一会,安乐公主来了,几人越发快乐尽兴!张柬之等大臣眼见又要重演武则天的旧事,力劝中宗除掉武三思。武三思和韦后反诬告张柬之等人谋图不轨,怂勇中宗明升暗降,将张柬之等人册封为王,调出京城。武三思又派刺客在途中将他们刺杀。安乐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她要中宗废黜不是韦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当皇太女。韦皇后和武三思也怂勇中宗废掉李重俊。李重俊便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于公元707年发动羽林军共三千多人,杀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宫中,想攻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因众寡悬殊,两李被杀。韦皇后乘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太子有勾结,将其贬出京城,独揽了大权。韦后肆无忌惮地大卖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愿去办。

  有个时期,安乐公主自己写好了诏书,掩住正文拿去让李显盖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盖上。就是这样,中宗听凭她母女俩弄权,自己则只顾过着淫靡的生活。有一年的元宵节,中宗在韦皇后的怂勇下,带着公主和宫女数千人,全都换上平民的服装出宫逛灯市,赶热闹。到夜深回宫,一查点,数千宫女逃走了十之五六。怕声张出去有损体面,中宗也只得不了了之。又有一次,中宗在皇宫内召见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官员抛球和拔河,供他和韦后欣赏。朝臣多数是文官,不好嬉戏,直弄得他们个个丑态百出,尤其是那几个上了年纪的大臣,体力不支,拔河时随着长绳扑倒在地,一时站不起来,手脚乱爬。中宗和韦后见了,还都开怀大笑。

  公元710年5月,一个地方小官燕钦融上书指责韦皇后淫乱,干预朝政。中宗亲自召燕钦融来京诘问,韦皇后指使信党喝令卫士当众将燕钦融摔死。中宗看了,露出了很难看的脸色。韦皇后怕中宗查究她的淫乱之事,安乐公主则希望母后临朝称制,自己当皇太女,效法武则天。母女两便密谋害死中宗,韦皇后知道中宗喜欢吃饼,于是命令情夫马秦客配置了毒药,她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蒸熟,命令宫女送入神龙殿。中宗正在翻阅奏章,见饼送来,随手取来就吃。不一会儿。忽然腹中绞痛,扑倒在榻上乱滚,太监急忙去报告韦皇后,韦皇后故意磨蹭,拖了许久才来,见中宗痛苦的样子,还假装问中宗怎么了。中宗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指着嘴呜咽的哭泣,没多久便死于长安宫中的卧榻上。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按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李显是被毒死了。《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按照这个说法,韦皇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皇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大家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

  为了增强这个说法的合理性,《资治通鉴》在景龙四年的五月,也就是唐中宗去世的前一个月还特意加上一笔:“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有人状告皇后淫乱,公主、驸马和大臣谋逆,中宗当然要把告状人燕钦融找来当面盘问。面对中宗声色俱厉的盘问,燕钦融大义凛然。其实,中宗对妻子和女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现在这些丑事连地方小官都知道了,中宗也觉得挺没面子的,于是就默默地把燕钦融给放了。没想到燕钦融才出大殿,就被韦皇后的死党——宰相宗楚客派人杀死在殿前。中宗虽然没有追究,但却头一次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愤怒。韦皇后和她的党羽这才担心起来,开始想对策了。

  那他们到底想出什么对策呢?那就是下毒害死唐中宗。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我个人认为,中宗应该不是被毒死的。为什么呢?

  第一个理由是在现存史书中,第一次提到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谋杀,是在此后半个多月的一场针对韦皇后的政变中,带有明显的军事动员色彩。就在中宗去世十八天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政变。当时一个政变的将军对士兵说:“韦皇后毒死先帝,我们今天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显然,说韦后毒死中宗只是给政变找个充分的理由,不足以作为了解事实的依据。

  第二个理由,完全把安乐公主作为反面教材来对待的《旧唐书》提到了她想当皇太女、修定昆池等作威作福的许多细节,但是却根本没提到她还给中宗下过毒。显然,这样的重大遗漏,绝不是因为《旧唐书》的作者袒护安乐公主,只能说在当时人们还不认可安乐公主投毒这件事。

  第三个理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死后都以礼改葬。在唐中宗死后半个多月,韦后和安乐公主也死于政变。虽然政变打出的旗号是她们两个人毒死中宗罪该万死,但是在政变结束后不久,她们俩却还是被以礼改葬了。如果她们真毒死了中宗,怎么还能认可她们的身份、以礼改葬?

  第四个理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当时并没有毒死中宗的现实需要。她们当时的准备还非常不充分,如果唐中宗在,她们还可以背靠大树,在他的保护下进一步发展势力。这样看来,说韦后母女狗急跳墙,毒死皇帝的记载并不可信,属于当时胜利者的谎言。

  那么,唐中宗怎么会死得如此突然呢?这就要考虑李显的家族遗传病史了。众所周知,李唐家族有心脑血管的遗传病史,唐高祖、唐太宗、长孙皇后、唐高宗统统患有“气疾”、“风疾”,这在古代都指心脑血管类疾病。正因为如此,李唐王朝的皇帝们并不长寿,李显五十五岁死亡尚属正常。

  另外,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李显在事先没有表现出什么症状的情况下暴卒,也符合心脑血管疾病的一般规律。这样看来,说韦后母女毒死中宗是一个千古冤案。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

  但是,无论如何,唐中宗的死,对于当时政坛来说又是一场大地震,惹出了一系列的权力纷争,最终由李隆基取得胜利政权,唐朝也进入短暂的稳定发展时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肃宗的女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