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日本的建交时间在什么时候?

海外网3月29日综合报道 据路透社29日报道,习近平28日在访问德国时表示,日本战时暴行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们中国人认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类需要空气、植物需要水分。”中国不会在南海制造麻烦但不会害怕别人制造麻烦,中国将强有力地保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统高克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在柏林会见德国总统高克。双方就中德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

会见开始前,高克在总统府为习近平举行欢迎仪式。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抵达时,高克上前迎接。两国元首分别向对方介绍本国陪同官员,登上检阅台,军乐队奏中德两国国歌。习近平在高克陪同下检阅仪仗队,并同挥舞着两国国旗前来欢迎的青少年亲切握手。

会见中,习近平表示,中德建交以来,两国领导人把握中德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始终从战略高度、用长远眼光,从两国人民利益契合点出发,打造中德利益共同体,使中德合作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这样广泛紧密的程度。两国高层交往密切,建立起几十个长效对话交流机制,对促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中德关系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一靠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始终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是关键。二靠不断加强全方位务实合作,这是支撑。三靠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感情,这是基础。

高克表示,中国是伟大的国家。过去的中国内忧外患,今天的中国人民富裕,并深刻改变着世界。德方钦佩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关注中国梦,祝愿中国改革创新、不断发展,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德国愿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强两国务实合作,共同应对21世纪各种问题和挑战。尽管德中体制不同,但可以通过对话交流,增加相互了解,互学互鉴。

习近平强调,中国今天的成就根本上归功于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不断实现13亿中国人民幸福安康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为此而奋斗,将继续奋斗下去。中国一直主张秉持开放态度对待各种文明,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展对话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习近平谈国防预算:中国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

据新华社电,当地时间3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的自觉选择,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

演讲结束后,习近平还回答了现场听众提出的问题。

在回答关于中国国防预算的问题时,习近平表示,中国的国防预算是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国防建设正当需要的。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

}

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考历史中的各种国家类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考历史中的各种国家类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1.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及最早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英国

2.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是——英国

3.割占中国香港岛的国家是——英国

4.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英国和法国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帮凶是——美国和俄国

6.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

7.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的是——日本

8.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是国家是——日本

9.最早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国家——日本

10.黄埔军校的建立得到的帮助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

11.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国家是——日本

12.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国家是——日本

13.在中国制造了旅顺和南京大屠杀的国家是——日本

14.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共同的交战对象是——日本

15.1945年8月,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的是——美国

16.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出兵中国东北日军的国家是——苏联

17.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反人民内战的国家是——美国

(二)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

1.上甘岭战役的交战对象是——美国

2.1953年7月,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国家是——美国

3.派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国家是——美国

4.中国收回香港与之签署联合声明的国家是——英国

5.中国收回澳门与之签署联合声明的国家是——葡萄牙

6.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

7.1953年周恩来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8.1954年周恩来访问的并决定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基本原则的两个国家是——印度和

9.万隆会议召开在——印度尼西亚

10.1979年,我国与之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美国

(三)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意大利

2.莎士比亚的国籍——英国

3.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4.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

5.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国家——英国

6.颁布《权利法案》的国家是——英国

7.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克伦威尔是——英国人

8.美国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英国

9.颁布《独立宣言》的国家是——美国

10.华盛顿、林肯是哪国的总统——美国

11.1787年制定了宪法,确立联邦制国家的是——美国

12.颁布《人权宣言》的国家是——法国

13.罗伯斯庇尔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法国

14.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都为——英国人

15.最先发明轮船的国家是——美国

16.1840年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

17.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于——英国

18.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国家是——美国

19.16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国家是——沙俄

20.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美国和德国

21.爱迪生是哪国人——美国

22.设计出内燃机和汽车的卡尔·本茨是哪国人——德国

23.1903年试制飞机成功的莱特兄弟是哪国人——美国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有——美、德、英、法、日、俄

25.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代表国家有——德国

26.三国同盟的成员国有——英、法、俄

27.三国协约的成员国有——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28.一战开始后,望风使舵,加入协约国作战的国家是——意大利

29.18世纪,以伏尔泰为代表出现了启蒙思想运动是在——法国

(四)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在——俄国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3.1922年成立的,最初加入的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国家是——苏联

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苏俄及苏联

5.斯大林模式出现于——苏联

6.主宰巴黎和会的三个国家——英、法、美

7.1919年6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针对的国家是——德国

8.《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哪些国家瓜分——英、法、日

9.控制着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的两个国家是——英、法

10.提出要求建立国际联盟但却没有加入国际联盟的国家是——美国

11.巴黎和会召开后,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其中矛盾尤为激烈的两个国家是——日美

12.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的《九国公约》关于的国家是——中国

13.《九国公约》实际上为其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条件的国家是——美国

14.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最早爆发于——美国

15.在年经济危机爆发后,采用和平的改革方式来摆脱困境的国家是——美国

16.在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德国和日本

17.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国家是——美国

1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于——德国

1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于——日本

20.慕尼黑会议损害弱小国家的利益,这个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

21.慕尼黑会议中决定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苏台德区属于——捷克斯洛伐克

22.英法实行绥靖政策是想把德国折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23.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德国突袭——波兰

24.德国突袭波兰后,对德宣战的国家有——英、法

25.1941年6月二战扩大主要是指德国进攻——苏联

26.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是日本针对哪一个国家发动的——美国

27.珍珠港事件后,哪个国家对日宣战——美国

28.1942年1月1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国家——美苏英中等26国

29.雅尔塔会议的参加的国家——美国、英国、苏联。

30.1945年4月,攻占柏林的国家——苏联

31.1945年5月8日,签署投降书投降的国家是——德国

3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哪个国家正式签署投降书——日本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美国

3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的是——美国

35.在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中,受到哪个国家的援助——美国

36.20世纪60年代,确立的“欧洲共同体”中,加入的主要国家——联邦德国和法国等

37.二战后,在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并扶持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国家是——美国

38.美国的冷战政策主要针对的是——苏联

39.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哪两个国家的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

40.二战后,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国家是——美国

41.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分别的核心国家是——美国和苏联

42.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战争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苏联

4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的是——苏联

44.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这两极指的国家是——美国和苏联

45.“一超多强”中的一超是指——美国

46.“一超多强”的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

初一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

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知识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练习题。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

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

(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中考历史中的各种国家类知识点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为什么要和日本结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