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1.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

2.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实际)×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1.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

2.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实际)×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
购进日期是07年10月,原值是36000,折旧年限是10年,累计折旧额是8265请问累计折旧额是怎么算的?
一、计算:
36000元-(36000元*5%残值率)/10年=年折旧额3420元。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是5%。
二、具体分类:
1、年折旧额:3420元/12月=月折旧额285元。
2、累计折旧额:8265元/月折旧额285元=已提折旧29个月。
3、单期折旧额=(原值-残值)/总共折旧月份。
4、累计折旧额=单期折旧额*已计提折旧月份。
扩展资料: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记折旧额均衡得分谈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2、工作量法:
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月递减法:
是指再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的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4、年数总和法:
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参考资料:固定资产折旧_百度百科
累计折旧共有四种方法,故折旧额也有四种算法:
一、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二、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目前最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这种方法。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四、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帐面净值÷12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累计折旧共有四种方法,故折旧额也有四种算法:
一、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二、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目前最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这种方法。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四、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帐面净值÷12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59.86*5%(残值))=8036.84元
8036.84元/5年=1607.37元(年折旧额)
1607.37元/12月=133.95元(月折旧额)
已提折旧2009.25元/133.95元=15个月
09年3月份购入,应从4月份计提折旧,到12月
份,应提折旧9个月,你公司多提了6个月的折
旧,要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整应纳税额:
6个月*133.95元=803.7元。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是5%。根据你列的条件得:
36000元-(36000元*5%残值率)/10年=年折旧额3420元。
年折旧额3420元/12月=月折旧额285元。
你累计折旧额是8265元/月折旧额285元=已提折旧29个月。
你所列如是例题,就无所谓了。但如果是实例,07年10月购买的,折旧应从07年11月份开始计提,至2009年12月份应提折旧26个月,你已多提了3个月,在汇算清缴时,要做纳税调整855元。
原值-残值/年限/12个月
残值:原值*5%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郸定策剐匕溉察税畅粳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提示:原国税发[2000]84号中第二十五条(三)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本次调整为4年,新增加了电子设备为3年。要注意的是,本规定自2008年起实施,以前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能调整。关于预计净残值,企业可自行确定,只要是合理的就行。一经确定,不得变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其中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属于直线折旧方法,数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

注意:折旧方法的选择应当遵循可比性要求,如需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单位折旧额

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直线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下面用一个图表来帮助大家更直观的理解一下年数总和法。

折旧时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00元的固定资产怎么折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