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亏10%涨多少才能回本?

有球友说过:红利ETF买了就没涨过,三年年化收益还不如银行,红利ETF就是一个弱鸡,坚决不能买,上涨不如大盘快,下跌倒比大盘猛……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来简单分析下红利ETF,到底值不值得买。

表中4个收益率都是以2020年2月17日收盘价计算的。仅从收益率看确实不高,一年下来跟银行理财打个平手。

红利ETF属于指数型基金,持仓完全复制上证红利指数的成分股,本质上属于股票基金,风险肯定高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盈亏同源,按理说收益也应该同样高于上述基金。但从上表看,收益似乎有点弱。

红利ETF已经经营了十几年,口碑还不错,算得上明星基金,份额和资金规模双双上10亿,流动性很好。

上证红利指数是红利ETF跟踪的指数。这个指数挑选沪市里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反映沪市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这个指数不包括深市的高股息率股票,吃不到深市的肉。如果配置了这个指数,又不想放弃深市,可以同时配置下深圳红利ETF,收益率相当可观的。有兴趣的可以看这篇 。

上证红利指数的50个成分股,行业比较分散。下图是最新的行业权重:

在行业分布上,原材料、工业、金融地产占了大头。有意思的是,指数的成分股包括了很多巨无霸,如金融地产行业中的五大国有行以及兴业、中信等银行,还有保利、金地等地产公司,有、、等大公司,但指数的十大权重股却是这些:

TOP10里没有那些巨无霸的原因,是因为在按权重配置时有比较另类的算法。

指数的权重因子=股息率/ (股价×总股本×自由流通靠档比例),股息率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一些中盘股、偏大盘股反而担起了大梁。十大权重股中包括了五个原材料周期股,决定了红利ETF具有比较强的周期性特点。后文在说到涨幅时会提到这一点。

再来看看指数的其他基本指标。

与其他指数的这几项指标对比,波动率低(其他指数经常在20%-40%),市盈率、市净率很低、股息率超级高。说明红利指数比较稳、拿在手里安心,市盈率低是它最好的安全垫。牛市没来吃分红,牛市来了吃涨幅,一定程度上,可以当做是稳定的具有长期看涨期权的“债券”指数。

三、指数和ETF的收益情况

投资只有一个目的——赚钱,不赚钱的指数,再好也不要。对也必须这样要求。

先来看看的历史涨幅(前复权,橙色曲线),首先看到的是2007、2015两大牛市所对应的高耸双塔,2007年涨了将近6倍,2015年涨了1.5倍。这两次涨幅,与指数相比也毫不逊色,周期股的强爆发性在牛市显露无疑。因此,红利指数在牛市不涨的传说,并不是真的。

再看指数历史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嗯,好像有点尴尬,从2005年1月到今天都已经15年了,才从1000点涨到2625点,算下来才涨162%,年化收益率6.6%,果然与债券差不多。

且慢,在前面聊过的特点——股息率高,分红多。红利ETF很好地继承了分红多这个好基因。自2006年11月成立后,2009年开始分红,此后每年都分红(除了2013年),累计分红已经达到0.795元,超过了现有净值的30%(红利ETF在2020年2月17日的净值是2.622元):

上一张指数涨幅图里没包括分红因素。如果把每次分红都进行再投资,在全收益情况下,年化收益率能达到多少呢?

红利ETF在2007年1月按照1:0.6553的比例进行过拆分,当前ETF净值是拆分后的延续,不能作为计算依据,需要还原到累积净值来计算。

从网上没找到比较好的全收益数据。只能用笨方法自己算,按ETF累积净值,从第一次分红开始,把所有分红再投资来计算全收益。计算的具体过程就不演示了,直接上结论:

如果进行分红再投资,最终收益(橙线)比蓝线多了将近100%,分红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见一斑。这么看来,熊市时像债券基金一样稳定、牛市时能兑现看涨期权的红利ETF,年化收益9.4%是可以接受的。

四、还能再提高收益率吗

除了分红再投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红利ETF的收益率吗?

依靠中等或大级别的波段操作可以增厚收益。我的策略是“PE-TTM估值+仓位控制”。具体策略在这篇《 》已经介绍过,不再赘述,想看策略的可以点开链接。

我用同样的策略回测了红利ETF收益。回测起止日期是从2012年1月到2019年12月,整8年的时间。

剔除极端不合理数据后,统计了从2012到2019年的PE-TTM均值和标准差。均值为7.8,标准差1.05。各标准差频率分布区间如下:

根据上图设定了几个控制指标:以PE-TTM均值为中心,-0.5个标准差时加仓到80%,-1个标准差时满仓;+1个标准差时减仓到40%,+1.5个标准差时清仓。

最终回测结果,在不考虑分红及再投资的前提下,“PE-TTM估值+仓位控制”策略的8年累计收益185%(同期ETF净值收益62%),年化收益14.1%(同期ETF净值年化收益6.2%),收益曲线如图:

上图对应的各个加仓点与减仓点(按策略自动执行,不加任何人为判断):

通过策略,得到了比单纯持有更高的收益。而且,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只有2年半时间是满仓状态,其余时候的闲置资金可以参与货币理财,赚得更多。

就我个人而言,不认为红利ETF是弱鸡,也认可红利因子的投资策略。

为分散风险,将继续持有红利ETF,并按策略加减仓。

}

2022年过去了1/4,基金年内净值的走向成了一部电影《向左走,向右走》。

向左走的是“主流”,在沪深300调整近15%的当季,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跌幅平均超过14%、12%(Wind数据)。

向右走的都是“狠人”,“all in”地产能源的黄海,“半壁身家”投向养猪股的金梓才。

没有独到的思维,以及“合身而上”、“勉力一博”的勇气,在极具考验的一季度是难有“出头天”的。

果然,2022的操作难度胜于过往。

Wind数据显示,从主动偏股基金看,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涨幅最高,年内近32.9%。也由黄海管理的万家新利、万家精选涨幅分别超过30%,27%,位列前三。

往后看,章恒管理的万家颐和年内涨幅超过14%。此外还有多只基金涨幅超过10%,紧随其后。

具体包括,金梓才、钟俊管理的财通智慧成长,金梓才、张胤管理的财通科技创新,金梓才管理的财通多策略福鑫,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沈犁管理的财通新视野等年内涨幅超过10%。

统计来看,2022年年初以来涨幅超过5.9%,即可进入前20行列,可见年内之难做。

其中,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2021年年末时规模最大,超过63亿元。


“挖煤”“养猪”不亦乐乎

年内,涨幅超过10%的主动权益基金,显著分成了两部分,黄海管理的基金涨幅能到30%左右,而还有一部分基金涨幅在10%左右,彼此涨幅相差不大。

黄海虽然长期重仓地产,但是以其管理的基金2021年年末持仓看,能有如此表现主要依仗了能源相关股票。

以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为例,总共持有了18只股票。在业内,算是相当集中的代表。

其中,15只股票都属于房地产开发或煤炭开采行业,合计占基金净值比近94%。

最后3只个股是2021年末、2022年初上市的一些新股,分别属于基础化工、纺织服装、建筑装饰行业,合计占净值比仅0.03%,虽有表现较优者,但对净值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以1季度的表现看,房地产股微盈或微亏,煤炭股则有5只涨幅接近或超过50%,最高甚至涨幅超过100%。


此外,若以年末持仓估计1季度的业绩,与实际表现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排除该基金年内进一步向煤炭股投资。以年报看,煤炭行业占净值比不到35%,房地产占净值比近60%。

从日前披露的年报看,黄海短期依然对市场维持中性震荡观点。行业配置方面,继续坚定看好能源(煤炭)、稳增长政策受益板块房地产。

年内涨幅超过14%的万家颐和,基金经理是章恒。

该基金2021年年报持仓也仅有25只个股。剔除年末年初上市的新股后,还有20只左右。

不过,他的持仓相对分散,包括了房地产、家用电器、煤炭、石油石化、机械设备、通信、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医药生物等行业个股。

从1季报表现看,也主要是受益于煤炭开采行业个股的涨幅。

金梓才管理的多只基金涨幅超过10%,在前十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他2021年年末持股虽然近百只,但前18只集中了基金净值超8成的仓位。

可以看到,农林牧渔行业持仓占基金净值比近43%。而基金年内涨幅也多数受益于此。

日前披露的年报显示,金梓才等认为2022年大概率又是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一年,很多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有望缓解。同时,随着2022年内需的企稳,从需求端来看,可能出现较大概率超预期的行业将在服务业、必选消费各个领域,如果该行业还有价格的弹性或ROE的弹性,那将是主攻方向。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早间更新的净值数据,年内全市场排名前20的基金,多为商品相关的品种(部分QDII净值仅披露至30日,不同份额以主份额表现计,下同)。

可以看到,国泰大宗商品、嘉实原油涨幅超过40%。华宝标普油气、南方原油、易方达原油、信诚全球商品主题、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诺安油气能源等涨幅超过3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涨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