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周村在疫情的影响下,GDP是如何发展的?

淄政发〔20201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淄博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助力淄博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现制定淄博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如下。

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和链条思维”,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四新”经济为引领支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公共服务业向智慧化和便利化发展,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三大载体发展;以大力推动时尚产业为引领,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拓展消费新空间,着力培育内需驱动型经济新优势,提升城市活力度和“年轻指数”,使现代服务业尽快成为淄博转型发展新动力,加快构建经济总量大、层次结构优、质量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淄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0%左右,现代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52%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50%左右。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

围绕促进工业新旧动能转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支持。

1)发展目标: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6%,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18%以上,基本形成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2)发展思路: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以新模式新方式新业态为增长点,以特色产业物流供应链为创新点,以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为支撑点,围绕园区集聚、新业态培育、物流大通道贯通、“链主型”企业培育、人才支撑加固、物流供应链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任务,推动现代物流业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物流支撑。

①打造一批新旧动能转换载体。一是突出抓好全市重点园区建设和提档升级。强化园区布局优化,着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物流园区体系。二是尽快培育一批“链主型”和快速成长型企业。积极培育A级企业和开展“三维立体”培训,加速提升“链主型”企业发展定位、综合竞争力和人才支撑能力,增强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和水平。到2022年,全市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30家以上。重点培育和扶持海旺达、齐鲁云商、联和物流等一批无车(无船)承运平台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到2022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平台企业1家。三是集中推进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短板,每年策划实施30个左右重点物流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②持续推进一系列新模式新方式融合运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冷链物流、绿色物流等高效专业物流组织模式和手段,积极推进国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区域甩挂、多点循环式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省际合作甩挂运输发展,着力构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多方式互通、多手段融合、多业态并用。

③创新一系列“产业物流模板”。以“四强”产业为突破口,打造专业化制造供应链,培育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鼓励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智慧化水平,向制造业物流服务商和供应链集成商转变。加快“互联网+交通物流”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互通,畅通服务需求和物流服务之间的快捷信息通道,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④打造一张“淄博物流”品牌名片。高标准推动淄博内陆港建设,加快实现公铁海多式联运和智慧物流平台功能,打造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连接全球的综合型“国际内陆港”。全力打造淄博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到2022年基本实现区域物流全程可追溯,智慧物流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1)发展目标:到2022年,现代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组织体系健全、市场功能完善、产融结合紧密、运行秩序稳定的金融产业发展格局。

2)发展思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以促进金融市场提质增效和优化融资结构为抓手,以做强做优法人金融机构和要素市场平台为突破口,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加大金融机构和人才招引力度,健全完善地方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努力将金融服务业打造成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①做优做强地方金融服务体系。继续支持齐商银行优化股本结构,充实资金实力。加快金融创新,进一步加快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贷”融资。积极开展省金融高端人才、齐鲁金融之星培育和选拔,培训更多高素质金融人才。联合4-5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注册成立淄博市智慧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搭建淄博市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

②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和要素交易市场。每年组织开展“淄博金融活动周”活动,推进政银企合作常态化。瞄准市内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充实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储备库,实施分期分类精准服务,推动服务业企业上市。发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齐鲁农产品交易中心的人才和牌照优势,依托我市产业基础优势和新材料技术论坛影响力,积极申请设立新材料交易中心,打造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中心高地。加快推进落实我市与盈科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盈科资本)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实施,建立多层次、经常性的沟通联系机制,加快推进设立200亿元科创母基金,实施百家上市公司集群行动计划,打造盈科科创产业园和文昌湖科创金融小镇,组织好基金高峰论坛及资本招商等相关工作,促进我市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③大力推进保险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和农民健康养老保险等涉农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鼓励保险资金利用债权、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拓展保险服务功能。鼓励保险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保险,促进保险业高质高效发展。

④健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以金融风险防控为主线,以处置重点企业及担保圈风险为重点,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构建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地方金融综合监管体系。

1)发展目标:到202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基本形成链条完整、特色突出、投入多元、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体系。

2)发展思路:以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为导向,以加快规划建设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支持科技创业创新为手段,加快释放全市科技服务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多元化、专业化市场主体,加速科技服务市场化、专业化高端资源导入,聚焦研发设计服务、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目前需求强劲的细分领域,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劲的科技创新动力支撑。

①加快提升全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发挥好高新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支持各区县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我市境内各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平台面向社会开放,不断完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依托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建设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每年选择35家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众创空间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扶持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发展。

③加快推进科研设施共享共赢。进一步促进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对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展科技创新相关的检测、试验、分析等活动发生的费用给予一定比例创新券补助。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提供服务量大、用户评价高、综合效益突出的供给方单位,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1)发展目标: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创新意识,创新适应市场的工业设计发展模式,力争三年内培育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20家,培训工业设计人才1000人次,力争在“互联网+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

2)发展思路:发挥工业设计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供给侧改革和激活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作用,立足我市实际,积极创新和引进工业设计新理念,加快提升我市工业设计水平,在引领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创新发展,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特色纺织、轻工、陶瓷玻璃六大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围绕齐文化、陶琉文化和聊斋文化优势,强力推进时尚产品设计开发,扩大时尚产品供给,推动时尚产业加快发展,激发内需消费活力。加快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带动现代制造业提质增效,促进传统产业品牌化。

①着力培育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组织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评选。对标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成立独立的工业设计部门,或者在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基础上建设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工业设计机构发挥创新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我市工业设计水平。三年内培育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20家以上。

②加快建设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力度,探索“互联网+工业设计”融合创新,通过设计创新优化产品和产业,推动传统特色产业实现“行业品牌化”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及工业设计手段,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设计资源整合、设计策划服务等。力争三年内实现“互联网+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零突破。

③全力抓好工业设计人才培引工作。支持市内院校设立工业设计专业,强化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精心组织“齐鲁杯”工业设计大赛,继续评选一批特色鲜明、创意新颖的设计作品,通过以赛代训方式,积极培育本土设计力量和团队,形成设计产业长效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争三年内培育引进高端工业设计人才1000人以上,提升企业设计人员能力和水平。

④扎实推进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齐鲁工业设计联盟的桥梁、纽带、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院校、设计机构之间的深入联动,促进各领域工业设计对接和资源共享,形成协同设计创新体系。积极开展工业设计项目合作,加快产业产品升级步伐,带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创造新的增长点。

1)发展目标:到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3家以上,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3家以上,新孵化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基本形成集群实力显著优化、以两化融合应用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以现代城市、电子商务为引领的信息消费产业集群。

2)发展思路: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着力点,以规划建设高端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园载体为支撑,积极引导三大通讯运营商加快5G应用基础设施布局,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重点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的资讯服务、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外包等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服务业,努力打造鲁中信息资讯服务高地。

①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重点依托高新区高创中心等软件信息产业园区和卓创资讯、天利和软件、兆物网络等一批重点软件信息服务企业,积极融入各类国产云计算软硬件产品研发及国产云计算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云安全产品和服务平台、3D云渲染服务平台、政务云管理平台等系统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积极发展各领域物联网服务,以及由此衍生的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服务,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②加快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快推进嵌入式软件企业和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设备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5G商用为契机,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信息技术服务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全流程的综合集成应用,鼓励企业建立涵盖大数据、数据库的“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

③培育一批新型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瞄准世界软件500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全国软件百强企业,积极引进地区总部、研发基地、技术支持中心和外包服务中心等落户淄博。

④建设一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园区。立足我市软件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集互联网、物联网、软件服务外包等功能于一体、各具特色的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园区,引导软件企业资源定向聚集,促进软件企业孵化和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张店“智慧楼宇”及高新区“两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创新园”建设步伐。

⑤培植壮大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落实《数字山东发展规划(年)》《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任务要求,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分批、分类推动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按照培植壮大本地企业、引进一批国内领军企业、扶持一批产业项目、培育一批专业人才的总体思路,积极策划、申报、推进和落地大数据产业园、5G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培植壮大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生态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市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基本构建起服务过程规范、专业能力强劲、服务模式多样、对新旧动能转换支撑能力较强的商务服务体系,商务服务企业集聚化水平持续提高。

2)发展思路:以提升我市高端商务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围绕促进商务服务规范化、高端化、集聚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突出发展财务类、法律类、咨询类、中介类和会展经济、总部经济等商务服务业,积极推进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商务服务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商务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商务服务层次和水平。

①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商务服务载体。一是围绕提升商务服务业集聚化水平,中心城区加快规划建设和提升一批高端化、现代化、智能化商务楼宇,吸引各类商务服务企业集群集聚发展。二是围绕提升区域经济辐射能力,积极吸引一批企业总部、区域总部、采购中心、财务中心等驻淄发展,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三是围绕打造淄博名片,加快规划建设一处标准高、设施一流的会展场馆。四是围绕提升商务服务水平,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策划等高端商务服务机构,带动提升我市商务服务层次。

②着力培育一批商务服务新业态。一是围绕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加快培育一批面向企业的网店代运营、网络推广、信用认证、在线管理咨询、在线培训等智慧商务服务企业;二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为办公、交通、医疗和养老、零售、餐饮等领域服务的以分享经济和体验经济为主体的新兴商务服务企业,为传统企业“触网”转型升级提供专业支撑。三是围绕会展经济加快发展,鼓励引导展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会展模式,推动线上虚拟展会与线下实体展会互动经营、融合发展,把陶博会、新材料技术论坛、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等展会,打造成山东乃至全国知名展会品牌。

③培育一批高端商务服务品牌。加大对本土商务服务企业的支持和规范化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各类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自律管理,促进商务服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人才汇集、实力雄厚、知名度较高的本土商务服务品牌。

1)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示范项目,力争三年内新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家,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1个。

2)发展思路:立足我市大宗商品产业优势,以加快电子商务楼宇、集聚区等载体建设和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为抓手,依托卓创资讯大宗商品资讯价格标杆服务优势,加快齐鲁云商、齐鲁农产品、美旗石化等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积极推进以我市大宗商品为主体的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推进线上细分市场,线下智慧流通,拓宽我市优势产品市场,助力我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①加强电子商务载体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专业的电商园区和楼宇,到2022年建成各类电商园区10个以上。培育本地电商龙头企业,加快培养一批模式超前、资源整合力强的电商龙头企业。力推我市电商企业入驻“鲁产国际名牌产品”网上专厅,到2022年每个区县打造3个以上有较强影响力的互联网品牌。推进园区电商创新孵化,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为契机,推动各区县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农产品电商营销服务体系和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向平台化转型,促进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培育农村电商骨干企业,创办农产品网商(店)。积极举办农产品电子商务主题活动,到2022年,全市每年举办2-3次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大型主题活动,不断拓宽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③推进优势产业电商应用。实施“优势产业触网”工程,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开设网上商城,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利用电商促进采购、产品分销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培育化工、机械、建材、服装、医药等优势行业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支持电商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和“柔性化”生产,打造“个性化”定制C2M电商模式。加快发展区域差异化电商,按照“优势产业+电商园区+示范区县”思路,深挖特色产业优势,促进区域电商差异化发展。

④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着力加快物流平台、物流信息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增强服务电商的物流配送、运输调度、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支撑功能。实施智慧商圈行动计划,以国家推进5G布局为契机,加快建设智慧商圈基础网络设施和平台建设,为电商应用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⑤深化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加大与阿里巴巴、苏宁、京东合作力度,推进天猫优品体验店、苏宁零售云、京东便利店在淄博布点建设。积极对接阿里巴巴,争取高青县、沂源县、博山区等加入天猫“村播”项目,扩大淄博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探索引进盒马鲜生等高端电商消费平台,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深化与京东合作,扎实做好“京东(中国)特产淄博馆”、高青京东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京东仓储物流基地落户淄博。

⑥加快推进电商新模式发展。积极推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发展,利用抖音、快手等较有影响力的平台,培育我市网红产品、网红店铺,鼓励我市电商平台探索发展直播模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直播平台。

1)发展目标:到2022年,规模以上节能环保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加快形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节能环保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2)发展思路:以支撑我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突出节能环保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突破,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推进智能节能环保等先进技术应用,围绕我市重点节能环保治理领域,培育发展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智慧环保、废弃物在线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智慧节能环保新业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绿色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助力打造生态淄博、宜居城市。

①大力发展智慧节能环保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环境保护监测平台和环境大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环境信息资源分析利用,支持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环保数据的商业价值,形成新的增值服务。鼓励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为重点耗能和排污行业提供智慧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发展环境质量在线监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应急指挥、环境影响评估等信息服务。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积极推进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市场交易,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②积极培育一批高技术节能环保服务龙头企业。支持节能环保服务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加快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围绕工业废水、污水污泥、废气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服务外包和政府购买服务,加快研发和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鼓励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引导联盟成员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节能环保服务及其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③加快规划建设节能环保科技示范区。积极建设节能环保体制创新试验区,实施以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土壤治理、生态治理与恢复为重点的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治污主题示范和样板工程,以示范工程为引导,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二)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

适应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围绕提高消费层次和水平,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手段,推动全市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产业支撑。

1)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争取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建立中央商业区服务功能高端化、商贸服务模式现代化、城市和社区商业多样化、便利化,以及电商交易普及化的全市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建成鲁中现代区域性商贸中心。

2)发展思路: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导向,以优化重点城区商业网点布局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以新零售为引领的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广时尚消费、夜间消费、假日消费、休闲消费和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推动商贸业由商品销售向引导新消费、生产和健康服务方式转变,加快提升商贸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品牌化水平,促进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①推动传统批发业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转型。鼓励我市服装、建材、陶瓷、家具、化工、家居、轻工、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依托互联网技术,丰富集中采购、展览展示、咨询服务、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新型功能,从商品批发为主向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培育一批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型现代批发企业。引导专业批发市场向电商园区、智能物流园区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流通效率。

②推动传统零售业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转型。引导商贸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零售业务,支持零售企业利用线上交易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和新的经营增长点,向社区网络服务平台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零售企业推进网上商城VR虚拟现实和实体店铺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等数字化改造,发展“商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新体验。

③推进住宿餐饮服务便利化。实施“美食推介工程”,宣传推介鲁中菜名店、名品、名师,传播鲁菜文化。加快培育一批集休闲餐饮、网咖、酒吧等业态功能于一体的绿色餐饮企业、餐厅和美食一条街,提升大众化餐饮和品牌餐饮品质,鼓励搭建住宿餐饮电商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吃住行游娱生活服务在线化。

④推进农村商贸电商化。积极打造“基地+城市社区”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推动乐物网等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和追溯平台建设。鼓励建立乡镇(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综合服务站,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引导本地农产品和特色产品通过“淘宝村”“淘宝镇”扩大网络交易规模。

1)发展目标: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培育旅游产业新动能,到2022年旅游休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

2)发展思路:以创建“文化名城”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定位,以加快规划建设高起点、高品味、高水平的智慧文旅景区为着力点,依托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集中打造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名片,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档次,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以推进休闲时尚文化旅游消费为重点,扎实推进休闲旅游与文创基地、养老养生、休闲度假、体育健身、影视基地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深化旅游消费产品创新,深度提升游客精神体验,做大做强“泱泱齐风·陶韵淄博”文旅品牌。

①加快推进淄博旅游蓝图落地。着力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淄博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淄博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争取我市更多的旅游项目列入山东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②聚力抓好旅游品牌策划和宣传营销。以加快策划和推进一批以齐文化、聊斋文化、鲁商文化、陶琉文化为主体的高层次文旅融合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旅游平台VR营销,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泱泱齐风·陶韵淄博”旅游高端品牌。继续实施政府宏观宣传、企业微观跟进营销战略,培育“齐文化旅游”主打品牌,把淄博打造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③扎实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带动实施八大重点文旅融合工程建设,积极策划适合目的地特色的旅游VR项目,丰富游客旅游智慧体验。加快推进周村古商城5A级景区创建工作,提升144A级景区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瞄准淄博特色文化,加强文旅融合项目策划和精准招商。

④加快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建设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围绕景区查询、集散中心服务、信息咨询、交通指引、自驾营地建设等打造淄博全程旅游智慧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二是加快建设智慧景区。实施重点景区视频监控,智能定位、导购,电子门票、地图、支付和移动客户端等系统建设,为游客提供全程无缝信息服务。三是加快游住行智慧化。鼓励旅行社和酒店加快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智慧化和业务经营智慧化,促进旅游全程智能化、规范化和便利化。

1)发展目标:3年内培育5家以上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企业,创造就业岗位3000人以上,居民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建立健全服务水平高、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智慧便利的居民服务体系,充分满足全市居民服务需求。

2)发展思路:加大专业化高端居民服务技能人才培育力度,以规范化、专业化、智慧化、便利化、品质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层次,着力推进以社区商业、餐饮、家政、养老、托幼、快递、维修、美容美发、洗染、殡葬、婚庆等为主题的居民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居民服务体系,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层次生活服务消费需求。

①加快完善居民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建设面向城市社区的居民综合服务中心。不断拓展完善服务领域,增强“一站式”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建立完善面向农村居民的生活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乡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完善适合农村消费的服务体系,扩大和提升农村服务消费。引导城市服务主体向乡镇和农村延伸服务网络,引领农村消费时尚。三是发挥现有居民服务基础优势,加快发展家政、物业、居家养老、社区卫生、母婴和病患陪护等高端服务领域。

②加快推动居民服务业智慧化融合化发展。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对居民服务人员、服务流程、服务标准等关键环节和要素的管理,推进服务模式再造和创新,着力推动“互联网+居民服务”融合发展,创新居民服务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引导各类企业通过平台提供面向居民的在线咨询、法律援助、健康保险、医疗护理等专业服务。支持居民服务企业依托已有电商平台或自有服务平台,开展上门取送、到家服务等业务。

③加快推动居民服务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示范居民服务站”,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居民服务行业标准,构建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促进居民服务业规范发展。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加强财税金融、人员培训、上岗前体检等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提质扩容“领跑者”示范企业,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培育更多的居民服务高技能人才,以优质服务促进居民服务高质量发展。

1)发展目标:到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培育打造一批龙头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优势文化产业园区,推出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初步形成鲁中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2)发展思路:立足于我市齐文化、陶琉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优势,以促进创意时尚消费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资源要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城市创新水平的功能,积极发展“文化+”和“互联网+”,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服务内容、商业模式,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①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实施文化产业孵化器培育提升工程,支持建设一批有特色、便利化、开放式的文化产业孵化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文化企业。

②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及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和工业设计各环节的应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时尚等文化创意元素与工农业产品的融合,打造淄博特色优势创意时尚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加快发展具有淄博特色的数字内容产业。深度挖掘我市特色文化元素,加快发展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视动漫、网络游戏、互动娱乐、移动多媒体、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数字内容产业。

④积极引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各类骨干文化创意企业加强与知名电商、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合作,引导我市陶琉、软件、广播电视、出版等文化创意设计内容集中的企业开发丰富多彩的创意时尚产品,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体验和消费,打造线上线下文化消费新业态。

(三)推动公共服务业向智慧化和便利化发展

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快面向公共服务的健康、医疗、养老和职业培训等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满足居民对健康、养老和职业培训等日益多样化、便利化、智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使人民群众充分分享改革成果,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1)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初步建成省级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建设示范县1个,省级健康示范村镇4个,初步构建起具有淄博特色、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健康服务体系。

2)发展思路: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强化公共基础医疗保障,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医疗服务需求,加快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非公立健康服务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健康服务体系。加大对社会资本投资健康产业的政策引导力度,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快推进各类健康服务智慧化发展,着力扩大健康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①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健康促进、药品改革、资源布局、综合监管、健康扶贫等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持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三年内社区、乡镇和村级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100%,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社会办医,推进国际国内医疗资源合作。

②加快推进健康服务智慧化。建设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全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四大基础数据库,加快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监管、医疗保障和综合监管等信息交换与共享。建设市级卫生数据交换平台,加快实现医疗信息在医院、养老、社区等机构之间的联通共享。支持医保互通、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服务,实现区域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

③鼓励发展多样化的健康服务。积极开展中医保健、中医调养、中医养生等健康养生服务,大力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推进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探索面向居民家庭的签约服务。鼓励发展体育健身俱乐部等体育健身组织,鼓励发展适合青少年、儿童成长特点的体育健身服务,积极发展和引进适于高端人群需求的美容整形医疗健康服务。积极引导商业保险与健康服务机构合作,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干预等服务。

④积极推进医养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特色专业孵化器建设创新工程等。建立市级医养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库,每年滚动实施8-10个医养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加大医养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发挥岜山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园示范作用,打造一批高端中医休闲疗养中心。

1)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市各类养老床位达到3.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4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25%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80%以上,全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到85%以上。

2)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城乡统筹”基本原则,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夯实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加快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快创新“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开放、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养老服务环境,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

①加快发展医养结合。积极推进医养合作,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统筹布局医养健康服务资源,鼓励医疗机构向社区居民家庭提供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积极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提高社区健康养老服务能力。

②推广“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依托12349养老服务平台,线上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线下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实现日常服务、文体娱乐、医养结合、远程看护、志愿服务等服务功能,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养老服务需求。支持社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鼓励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家政服务、钟点工服务等网上订单服务模式。

③健全完善养老服务网络。通过线上整合养老服务组织和资源,线下提供便捷高效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信息平台为手段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到2022年,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

④加强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驻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积极推行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历教育。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和管理人员在职培训,通过推行持证上岗、职业技能资格与工资薪酬挂钩方式,稳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

1)发展目标:三年内培训高技能人才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全面建成具有淄博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模,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2)发展思路:积极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日趋增多的趋势,以培育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相对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①加强载体建设,提升职业院校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有关要求,加快省示范性院校、贯通培养、省级品牌专业、集团化办学和市公共实训基地等载体建设,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支持淄博职业学院“双高”校建设。

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培训效果。加快建设一批具有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的开放式专业实训中心,加快培育扶持一批设备先进、与企业对接密切、运行管理水平高的实训基地,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引导淄博市技师学院创建全国示范技师学院,依托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实训中心,加快建成“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职业教育培训(淄博)基地”。

③专业对接产业,深化产教融合。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优势专业。加强专业设置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面向学科专业的支持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依托淄博职业学院,突出办学特色,抓好一批特色教育培训项目建设。

④创新办学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依托淄博职业教育联盟,加强校企、校校间的对话与合作,加快推进学校和企业在设备、师资、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方式。

(一)健全推进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探索建立重点行业发展指挥部,强化现代服务业行业管理部门“管行业就要管发展”的理念,明确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部门发展责任。二是培育跨领域、跨行业的现代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联盟组织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参考和支撑。三是进一步强化和理顺区县级服务业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形成全市上下衔接协调的服务业综合管理格局。(责任单位: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强化融资保障。发挥信贷资金支撑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引进外来投资,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充足资金保障。二是强化人才保障。用好“淄博人才新政37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支持政策,积极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创业的浓厚人才发展氛围。着力落实“千人计划”和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以及“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淄博英才计划”的各项政策,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建设用地向现代服务业倾斜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省“互联网+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互联网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淄政办发〔201940号),安排好资金投向,促其真正落地见效,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力政策保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组织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民银行、市自然资源局)

(三)突出载体支撑。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和平台思维,突出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优质载体,着力实施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增量扩张、存量优化和结构提升。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年内,力争在全市培育15个以上的主业突出、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培育30家以上品牌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推进150个以上总投资达到30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一批依托我市化工、陶瓷、家居、纺织和农产品等的大宗商品综合交易平台,培育一批在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共享应用示范,集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消费、群体共享式消费、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等于一体的平台型服务企业,搭建一批为集聚区或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政策、金融、监管、税务、市场信息、交易交流、行业运行、前沿动态信息等全方位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现代服务业载体支撑。(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服务业行业各主管部门)

(四)发挥统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对服务业发展情况的监督作用,准确反映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状况。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服务业统计制度,做好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统计月报工作。二是服务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准四上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对达到规上标准单位及时申请纳入国家联网直报系统,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责任部门:市统计局,市服务业行业各主管部门)

(五)强化督查考核。一是细化年度工作任务。建立区县及市现代服务业行业各主管部门目标责任制度,由区县结合区域实际分别确定每年的服务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市服务业行业各主管部门按照确定的三年攻坚目标,细化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于每年的3月底前报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实施。要坚持重点工作与经济指标相结合、量化目标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高效发展。二是加强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督查。将市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年度政府重点督查事项,督促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将市服务业行业各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科学规范考核标准。进一步强化区县差异化考核,引导各区县补短板强弱项,充分调动各方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办公室、市考核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淄博周村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