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孙女读不到公立幼儿园有帮助吗

周汉元回忆战火纷飞的岁月。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 吴珊

“国家强大了,被动挨打一去不复返了!”10月1日,88岁抗美援朝老兵周汉元和妻子在家中收看了两遍阅兵式,抚摸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中国强大了,什么都不用怕了!”

“我们祖国真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了,有了这支强大军队,心中有底气,什么都不怕了。”10月2日,周老仍在电视上回放着阅兵式的视频,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激动地指着电视,“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武器,我们当年真的不敢想像。”

1949年9月,刚满16岁的周汉元正在长沙读高一,看到长沙军政大学招新生,他毅然投笔从戎,成了一名军人。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周汉元作为第一批入朝中国军人,编入42军炮兵团,成为了一名炮兵侦察员。“当时炮兵团的任务是保证38、39和40军打个漂亮的歼灭战,侦察员是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不满17岁的周汉元在部队中被称为“小鬼”,却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朝鲜黄草岭与美军的正面交锋中,一颗子弹从周汉元脚背上穿过。“等我反应过来,脚上已经是鲜血一片,轻伤不下火线,我简单包扎一下就继续战斗。”除了侦察工作外,周汉元还担负着转移伤员任务,但他自己却没有因伤下过战场。

“伤亡太惨烈了!”谈起战友,老人眼里噙满了泪水。他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要好的战友、一名后勤兵被飞机机枪子弹扫中,倒在他面前;看到某营4名团级干部转移到某桥洞后,遭遇美军燃气弹轰炸全部遇难。“当时条件艰苦,敌人用的是坦克、飞机,而我们是小米加步枪,唯一的几门炮都是从日军缴获的野炮,炮弹不能穿甲,根本攻不破敌军坦克。”70年前的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老人脑海中闪现,他自豪地说:“就是在这样悬殊的条件下,中国军队还是打了一个个漂亮的胜仗,特别是釜山战役中,缴获了美军大量战利品。”

“阅兵式上,我们看到这么多先进武器装备,那个高兴劲,真的无法形容。现在中国是军事强国,有了这些大家伙,心里就有底气,什么都不用怕啦!”

“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周汉元所在部队被召回,他回到了沈阳鞍山。1956年,周汉元经人介绍,认识了刘昭南,两人结婚后,刘昭南随军来到鞍山。“以为两人终于可以在一起了,可结婚不到一周,他就随部队去了延边自治区。”刘昭南回忆,婚后一年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后来周汉元又调到了内蒙古军区,“三个孩子是我一个人带大的,在物质缺乏的年代,孩子差点饿死。”回忆起最艰苦的岁月,刘昭南湿了眼眶。

“我是一名军人,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周老说,虽然没有尽到一名父亲的责任,但践行了一名军人对祖国的承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1979年,周汉元从部队转业回到湘潭,在省税务学校担任副校长,直到2000年4月从单位离休。

“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

“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谈起自己现在的生活,周老无比满足,“能住上宽敞的房子,每月有退休工资,还能享受军人优待,逢年过节领导慰问,我真的很知足。”周老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和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他时刻谨记,永不敢忘,最怕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不久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把一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送到周老家中,这成了他最宝贵的物品,“它时刻提醒我,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

}

80岁抗美援朝老兵得不到应有的退休待遇

事发地区:湖南省,株洲市,

涉及单位:民政局 老干局

我叫周德永湖南株洲攸县人1931年生。1948年17岁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工作。1949年参加地下游击队冒着枪林弹雨为解放军带路送饭运送伤员发动当地群众征集粮草支援解放军衡宝战役。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荣立三等功。1956年奉彭德怀命令授予我少尉军衔。1956年响应党的号召复员到地方1987年因病退休。按照党的政策应该享受离休待遇。可怜我退休10后才发现自己却享受的是一个工人退休待遇。为了我的历史问题20多年里我无数奔波向上级反映要求落实政策但是有关部门像踢皮球一样的踢来踢去。80高龄的我为了党为了革命出生入死不怕牺牲做到了一个共产党应该做的事情,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得到我该得到的待遇。我坚信共产党不会让我含冤而死吧。

主办 湖南日报舆论监督部

}

8月3日,身有残疾的个体户吴庆泉带着电风扇、电饭锅、米面油等,来到禹城市梁家镇杨官营村,看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95岁老兵张连星,为他送上节日的问候。老人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惦记着我们,天气这么热,还大老远跑过来。”

今年53岁的吴庆泉是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徐庄村人。23岁时由于一场车祸,使吴庆泉的手脚落下了残疾。“虽然肢体残疾了,但精神不能残疾。”吴庆泉回忆,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在本村开了一家农药化肥店。由于为人实在、诚信经营,吴庆泉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但注册了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还成立了公司,组建了拥有35家连锁店的化肥、种子、农药营销团队。

一步步富裕起来的吴庆泉,始终不忘回报社会,自2001年开始,他生意做到哪里,就把温暖送到哪里。“我自己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生活就业有多么不容易,就想要帮帮他们。”吴庆泉介绍,他每到一个地方去送货,总要先打听村里有几名残疾人。凡是残疾程度达到一、二级伤残标准的,都会送去一袋化肥、一盒种子或是一桶豆油。这些年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送出去了多少。

此外,他还主动帮助一些有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卖化肥、农资发家致富,先后有20余人受益。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吴庆泉便产生了慰问抗美援朝老兵的想法。“我年轻时候就有当兵保家卫国的心愿,一直十分敬重军人。过节了去看看这些老兵,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说干就干,从7月下旬起吴庆泉便着手准备,一边自费购买礼物,一边通过连锁店经销商打听老兵的消息,确认后就立刻动身前去看望。半个月的时间,吴庆泉已经前后走访了十几个村庄,看望了30多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足迹踏遍了禹城市中街道、十里望回族镇、梁家镇,甚至还到了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每到一户,除了送去慰问品,他还要与老兵们聊天,聆听并记录下他们的动人故事。

一路走来,吴庆泉感受颇深,他说:“老兵们在战争年代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直到今天仍为这个时代所需要。作为晚辈,我们有义务把他们的事迹、精神传承下去,激励后人不忘初心。”

相关报道:身残志坚 爱心助残-记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徐庄村自主创业残疾人吴庆泉

从2007年开始,每到年底,吴庆泉都想着残疾人,向周边困难的残疾人送温暖,送上自己的祝福,虽然送的东西不多,却表达了他的一份心意、一个爱心,用他自己的话说:只作为一个残疾人,能过上好日子,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自己富了,不能忘了自己的那些穷苦残疾人兄弟!

吴庆泉,男,51岁,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徐庄村人,禹城邦诗绿得农作物合作社理事长。他年轻时是一名汽车司机,1987年在一次车祸中遭受重创,造成手和腿残疾,行走困难,由一位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又瘸又拐的残疾人,巨大的落差让他难以承受,感觉自己这辈子算完了。时间渐渐抹平了吴庆泉心里上的伤痛,他暗下决心,要生存下去,要有尊严的生存下去,今后的路还要努力的走下去。今后要靠什么谋生?为此他费了不少心思。经过一番考察思考后,他决定围绕三农做文章干事业。

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从2005年开始,吴庆泉开始在本村经营化肥农药等农资。

2011年春天,小有成绩的吴庆泉,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决定把事业做大做强。先是注册成立了邦诗绿得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还是某品牌化肥的山东总代理,接着又把经营化肥农药的门店从本村迁到了集市和交通便利的十里望街,扩大了经营范围。先后租用了300多亩地,分别种上了有机梨和有机桃,黑小麦和黑玉米等作物。靠诚实经营,科学管理,吴庆泉的邦诗绿得农作物合作社一年一个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

致富后的吴庆泉不忘感恩社会和帮助过他的人。每年春天,吴庆泉给农民送花费种子时,没到一个村,他总是先了解村里是否有和他一样的残疾人,有几个算几个,每个残疾人都要送一袋种子或一袋化肥。

2015年3月的一天下午,笔者跟随吴庆泉送化肥种子的汽车下乡,来到房寺镇豆王村,见到了吴庆泉向该村杨成会、杨成宝、韩斌和韩方路四名残疾人每人赠送一袋化肥和一袋玉米良种。吴庆泉向笔者介绍说:我也是一名残疾人,我知道残疾人的难和苦,我非常同情他们,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想帮助他们。截止目前,吴庆泉已先后为50余位家庭困难的残疾人赠送了良种和化肥。

送年货、送种子、送化肥给残疾人,只能给残疾人解一时之困,不能从根本上让残疾人脱贫。吴庆泉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资助残疾人找到一种谋生手段当作一件大事来做。自己卖农资,他就帮助一些有经营能力的残疾人也卖农资。从2012年开始,先后帮助十里望回族镇金庄的金光辉、吴庄村的刘长军等人做农资生意脱贫致富。

吴庆泉不仅资助残疾人自主创业,还帮助留守妇女干事创业。十里望回族镇盐池崔村的菜红,梁家镇田辛村的赵玉兰、孙方村的杨秀芹都在吴庆泉的资助下做上了农资生意。

2013年以来,他所到村庄100多个,每年花费近万元帮助残疾人创业、找项目,20余人受益。

吴庆泉不仅为残疾人做好事,而且致富不忘众乡亲。去年麦收后,天气大旱,吴庆泉一次投资2万余元,为村里打了两眼机井,抗旱靠河水的历史。一次投资2万多元不是个小数目,开始家里都不同意,但经过吴庆泉耐心的做工作,家人都同意了,对此,乡亲们谈到他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着爷爷奶奶算留守儿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