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自秦孝公开始 秦国能代代出“明君”?

///【大秦嘴炮帝国(二)】东出崤函·合纵连横歌词全解析

  • 战国时有七国争霸,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采取了联合对抗强秦的作法谓之“合纵”;秦国则执行分化六国,使其服从秦国而个个击破谓“连横”。因此,这成语用“纵横”(合纵和连横)两大策略指称国际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

  • 大秦帝国小说第二部名为《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

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诸城

  • 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尔城!

  •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第九章 纵横初局 第四节 积羽沉舟新谋略

    张仪笑道:“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连横对合纵,绝非一两个回合能见分晓的。这是长期较量,从宫廷到战场,从邦交到内政,须得拼尽全力,持之以恒的周旋,方能最终战胜对方。合纵初立,若能一击即溃,那你也忒小瞧我那师兄了。”

  • 晋·左思《魏都赋》:“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

  • 《史记》——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彊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於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 王业指秦惠文王为秦国第一王。

  • 捭阖(bǎi hé):开合,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开。本为战国时纵横家分化、拉拢的游说之术。后亦泛指分化、拉拢。

  • 《鬼谷子·捭阖》:“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物纵横……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第十二章 不宁不令 第四节 新朋旧情尽路营

    张仪哈哈大笑:“邦国之道,唯利恒常!”

谁言势利之徒不能樽俎折冲

  • 电视剧与小说中,张仪自嘲为“势利之徒”

  • 樽俎折冲:指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

  • 锐士:战国时秦国经过选拔训练有素的精锐军队。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军力大盛,士兵的战斗力很强,所以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后世泛指精锐的士兵。

  • 出自《诗经·秦风·蒹葭》。

  • 出自《诗经·秦风·无衣》。

皆知秦人好战建功   秦军以战夺地

征伐频频 国为苦战 民为战苦

尽丧库府之存   却无取地夺城之利

张仪此来   并无止战弘义之念

  •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伐谋”,指以己方之谋略挫败敌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伐谋最为有利,故为“上兵”,是最好的战争手段。

  • 在张仪以前的秦国,军事行动目的大多比较单纯。张仪的到来让战争和外交政策有机结合,为秦国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近可取地 ,远可取势”。

豪夺   则虎狼之态尽现

  • 虎狼之国:指像饿虎贪狼一样的国家,形容侵略成性的国家。古文中主要以此来代指强秦,语出西汉司马迁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就有“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 “蚕食”一词,一直为史家所沿用,几乎成了秦灭六国的专用语,主要是因为它贴切生动地概括了强秦逐渐灭亡六国的历史情景。比喻如蚕吃桑叶那样一点一点的吃掉,比喻逐步侵占。语出《战国策.赵策一》:“秦蚕食韩氏之地。”

秦国江山若以千秋计   又何苦贪恋这一城一地

大争之世   邦交虽无矛戈相向

合纵连横之中   亦是如履薄冰

秦君初政   便有开关东出之论

  • 东出:出崤山和函谷关攻打六国

制衡如临百仞之渊方矢复寓

  • 方矢复寓:刚刚发射一矢,复有一矢寄于弦上。言其一只接一只,连续发射。寓:寄。

  • 用在百仞深渊之上连番射箭的处境形容战国时期秦国的形势。出自:《庄子·外篇·田子方》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 当时秦国北方有游牧民族义渠国,时常犯境。

  • 秦国的西南方巴蜀两国,一向与中原列国隔绝来往,秦国看中其地理位置上的战略意义和丰腴的资源,派遣司马错攻克巴蜀。

  • 崤函以东,盘踞着魏韩赵三国,春秋时代因为魏韩赵三国的前身晋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存在,秦国一直被封锁在崤函以东,直到第五次秦魏河西之战,该局面才得以缓解。

  • 商於之地位于秦国南部的秦楚边境,后来秦楚交战,该地为秦国所占。卫鞅第四次河西之战击破魏国有功,被封于此地,商君之名由此而来。商於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的要道,楚国在失去此地之后一直想夺回。

  • 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等意思。出自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 复辟:泛指被推翻的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此处指废除商鞅法制。

历代先祖从无龟缩自保之意

  • 出自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第一集嬴驷台词。

  • 纛 (dào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

齐国欲控制三晋出兵赵韩

  • 厉兵秣(mò)马: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如今六国相互攻伐   形势胶着如犬牙

秦国如此鏖战则兵疲库乏

  • 当时战国初期的局势非常复杂,七国都想雄冠列国但都不敢做出头鸟,否则会遭到其他国家的群起而攻之。七国都惧怕另外任意一国坐大,所以互相攻伐,疲于奔命。如何在夹缝中闷声发大财,保存实力甚至茁壮成长变成了每个国家都想解决的问题。

彷徨于十字街口   得张子东来

寡人答   做明君征战平乱

拓土强国   国强民自安

  • 张仪曾于酒肆与惠文王论贤君明君之别:贤君守礼安民,巩固内部政事和谐,循序渐进。明君积极进取拓土强国,在获得了强大国力之后,国家自安。惠文王言:做明君征战平乱。

跷二郎腿天天看你们凯旋

怀揣着他一统天下的雄心

言老子   曾卜秦国国运

  •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秦孝公晚年,将老子(一说并非老子)的预言:“(秦献公)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告知太子嬴驷,问太子如何看待此事。嬴驷回答:阴阳谶纬之说,略有耳闻。但不可全信,仍需人事努力。孝公闻言大为心安,放心将秦国交到嬴驷手中。

  •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但凭横强与秦剑启疆拓土

  • 秦惠文王依靠秦孝公时期变法所积攒的国力,在坚持商鞅新法的基础上,为政不拘一格,大胆重用外臣能将,邦交配合征伐,为后世秦昭襄王大破六国乃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大秦又何来退让示弱之必

  • 出自小说《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第八章 连横奇对 第二节 第一国王与第一丞相

    张仪轻轻叩着书案:“秦国早当是名副其实的王国了。孝公未称王,有韬光养晦之意。犀首苏秦主张称王,而公未称王者,是不想因一名号而招致东方敌意。时也势也,皆非本意也。今日时势大变,称王却有三重必要:其一,六国合纵以秦为死敌,秦国已无示弱之必要;其二,秦国既立抗衡六国之雄心,称王正可彰显秦国决然不向六国退让的心志与勇气;其三,大敌当前,称王可大大激励秦国朝野士气,使秦人之耕战精神得以弘扬。国君名号,原本便不是国君一己之事,诸位以为然否?”

  • 谶纬:我国古代的儒家神学。此处代指占卜国运。

  • 奋戟,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跣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

  • 【贯颐奋戟】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uàn yí fèn jǐ,解释为英勇无畏。

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秦国相邦

  • 出自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

  • 张仪使楚,为惠文王迎娶芈八子入秦为妃。八子国色天香,惠文王数日沉迷衽席之娱不上朝。后惠文王佯怒于张仪:“那疯女人你给我从何处找来?你给我找来的根本不是个女人!”

    “她简直就是个……蜜罐子哈哈哈哈哈哈!”

初闻悦耳动听   细想言辞空洞

喝酒经常喝过   献策从无言过

  • 对于第五次河西之战胜利之后,如何向魏国讨要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河西之地,公孙衍认为张仪的说法太过空洞。

  • 秦国宗室将领公子华曾亲自参与蒲阳之战,对于张仪对魏国“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谈判策略非常不能理解。

  • 张仪的策略是以三城小利给魏王一个心理安慰,也让魏国再也没有赖账不还的舆论环境。

老夫绝不容你羞辱魏国!

秦君也要撕破一次魏王的脸

  • 彭城相王时,秦惠文王进入魏国境内,魏国假意招待却派遣公孙衍带领死士截杀惠文王,尔后更逼迫不在国境内的惠文王签订城下之盟。

    后来第五次河西之战秦国大败魏国,秦惠文王欲在龙门行腊称王。已是秦国相国的张仪欲替君王找回当年在魏王那里城下之盟的耻辱。逼迫魏国接受魏惠王为秦惠文王驾车的条件。

如此辅国   国之大患!

  • 张仪被秦惠文王大殿召见时,秦国官吏质疑其“在韩言合纵,在秦言连横”的反复无常。张仪表示多说无益。

  • 司马错伐蜀期间,齐楚两大强国欲结盟攻打秦国。此时秦军主力不在国内,如若合兵秦国危矣。

    张仪出使楚国,表示如果楚国愿意退兵,秦国可拿出楚国几十年一直想要的六百里商於之地作为交易。

    尽管楚廷上下力阻,认为秦国不会信守承诺,但欲令智昏的楚怀王还是答应了,遣使入秦。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

    楚王认为是自己和齐国断交不彻底,还遣使侮辱齐国。

    齐宣王大怒,宣布与楚国断交,与秦结盟。

    一来一去之间,司马错攻克蜀地,班师回朝。秦国已经有了反悔的本钱

    急于交割商於之地的楚国使者入秦后得到了张仪的回答:我可以给你六里地,这是秦王给我的封地。

    六百里兹事体大,我哪里可以做主,想必是你们秦王听错了。

    楚国恼羞成怒发兵进攻秦国,但之前齐楚合兵时楚国放了齐国的鸽子,如今齐国也不会再帮楚国。

    单打独斗的楚国被腾出手来的秦国打了个满地找牙,白白吃了个哑巴亏,还割让两座城池给秦国。

东出无非是想让韩国变成秦国的一个县!

就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我秦剑出鞘历来饮人鲜血!

  • 芈八子指的就是张仪诈许楚国六百里商於之地一事。

  • 张仪主张伐韩震慑列国,司马错主张伐蜀以谋实利。此为司马错论述伐蜀的好处。

我定亲赴秦国赐君文武胙

  • 彭城相王时,迟到的秦惠文王为魏惠王所讥笑。而惠文王守礼,仍向周天子赐予的文武胙顶礼膜拜,此举赢得主持行腊大典的周朝宗室昭文君好感,于是有此言。

张仪不想再让秦国得一个虎狼之名

亦不想张仪再得一个势利之名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

  • 嬴稷少年时被父王嬴驷遣于燕国为人质,直至秦武王薨于周王畿,在舅公魏冉的支持下才得以即位还朝。

笑看列国合纵泛泛貌合神离

山河不过秦骑破竹之余睥睨

  • 睥睨:指斜眼看。表现一种天下无人可敌秦的气概。

  • 这两段取材于小说《大秦帝国之铁血文明》对于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

    魏国亡于轻视人才,固步自封,终于从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一败再败,沦为朝秦暮楚的二流国家。

    韩国亡于一味讲计谋而忽视国家的法律建设,最终给民风淳朴悍勇的韩国注入了一股阴诡成风的不良风气。

    赵国亡于乱政,此时尚未显露端倪,赵国正处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上升期。但赵武灵王晚年因继承人问题,自己亦死于政变,埋下了赵国乱政亡国的传统。

    齐国亡于偏安一隅,在其余五国合纵抗秦之时,以东方最强国家之尊,竟然屡屡作壁上观。贵为东方强国,竟然始终只着眼于窃取周边小国一城一地的小利,缺乏大战略眼光,所谓“为盗不敢,偏要做贼”。后出兵燕国几乎灭燕,军纪败坏,招致燕人怨恨。尔后燕昭王与乐毅伐齐雪耻,齐国自此一蹶不振。直至齐国灭亡之前,竟已有五十年未有战争。战国战国,忘战必危。

    楚国亡于分治,偌大一国,由数个大族分治。部族军队各自为战。虽然遭遇灭顶之灾时,联合起来甚至可以爆发出击败李信二十万大军的战斗力。然而到了平时,各大部族只为一族考虑,很少为国家考虑。所以楚国虽大,然而人浮于事,难以上下一心团结合作,劲往一处使。

    燕国亡于愚政,不审时度势结合战国的形势。到燕王哙一朝,竟然为了沽名钓誉而禅位于相国子之,导致燕太子平出走,与子之夺位。继而导致了齐宣王伐燕,几乎灭亡燕国。

早已不是以前那种有诚有信……

我去你的乌龟王八蛋!!

  • 出自老子《道德经》:“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意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然而自古大道之行不问凶吉

  • 然而秦国统一天下乃是大道,行大道之事,不在乎吉凶的差别,而是应该做的事情此句在《大秦帝国》系列小说中经常出现。

  • 连横如一把利刃,震慑万里。连横这一史诗画卷中的精彩篇章,足以让后世史家笔不停歇。

  •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溯洄青史但求我大秦曾傲立

}

公孙衍是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他本是魏人,后来因为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来到秦国担任大良造,位极人臣。再后来又因为为秦国夺取河西之地、打残魏国而震动天下,但此后不久,他便离开秦国,后半生都在组织反秦,创立合纵之术。为什么在他夺取河西之地后不久就离开秦国、坚定反秦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梳理一下公孙衍的个人履历:出生在魏国-任魏国“犀首”-被秦惠文王挖去秦国任秦国大良造,为秦国夺取河西之地-受猜忌和排挤,去魏国任魏相,开始合纵攻秦-五国攻秦失败,去韩国任韩相,再次谋划合纵攻秦,惹怒秦国出兵韩国,韩国大败-逃回魏国,受奸臣排挤被魏王所杀。可以看到,公孙衍的一生够坎坷,也够精彩,兜兜转转最后悲剧落幕,但这不是公孙衍的失败,而是时势的无奈。

对于公孙衍的频繁跳槽,一点也不要惊讶,这在战国时期很正常,那时候的人才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和抱负,可以效力任何国家,频繁跳槽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像屈原那样一颗赤忱之心全在自己的母国的人才显得弥足珍贵。

最开始,公孙衍在自己的母国魏国担任犀首一职,后来怀才不遇的公孙衍被爱惜人才的秦惠文王挖走,跳槽去了秦国。由于公孙衍是个大才,很快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任秦国的大良造。这是秦孝公为商鞅特设的秦国最高官职,可见公孙衍深受宠爱。受宠的公孙衍肯定是感激涕零的,于是他发誓要为知遇之恩的明主夺回秦国丢失已久的战略要地-河西之地。

公孙衍确实是个大才,他首次率军就轻松的为秦国夺取了魏国的阴晋之地,这也是他的家乡。之后,公孙衍继续向东,大败魏军,俘虏魏军统帅,斩杀八万余人,为秦国夺取了丢失了近百年的河西之地,拔取了魏国悬在秦国喉咙的利剑,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大门。

就在公孙衍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公孙衍犯了一个看似小错的错误,但在多重因素之下,最终导致自己不得不离开秦国,开始了后半生的反秦之路

夺下河西之地后,秦军只要继续向东,一鼓作气,有可能会灭了魏国,这个时候,魏惠王派人用重金贿赂公孙衍,劝说他不要继续攻打魏国,公孙衍居然答应了。

公孙衍为什么会答应?第一个是因为不忍心,魏国毕竟是自己的母国,自己刚刚斩杀了魏军八万余人,对母国下手已然过重,现在如果要赶尽杀绝,未免太过无情。

第二个则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也许是觉得灭了魏国对自己没有太大好处,作为敌国的人,现在秦国能给自己的已经够多了,灭了魏国也不会得到太大的恩赐,不如留着魏国,自己也有用武之地,对自己的地位和优待更有保障。公孙衍明白,如果真的要继续攻打楚国,以自己的能力必定得让魏国付出惨痛代价,才能显得合乎情理,才能满足秦王的期许。

这就容易造成鱼死网破的斗争,魏国真的拼起命来,秦国得付出什么代价,很难预料,自己会不会成为背锅侠,也很难预料。毕竟两国僵持不下,主攻大将成为谈判的牺牲品这种事一点也不稀奇。魏国被打狠了把怨恨全集中在公孙衍身上是绝对跑不了的,两国为了不同归于尽展开谈判,公孙衍肯定是谈判要拿来交换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许有人会说,秦惠文王那样的明君是不会的,但公孙衍深知秦惠文王是一个聪明,务实,雄才大略的君王,但凡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大局观都是非常强的,为了大局,该牺牲的他都会舍弃掉。所以秦惠文王才会干出在继位之初就车裂了商鞅,但是对于商鞅之法全部保留这样看起来矛盾的事情:我知道你是对的,无辜的,但是为了大局,你还是得牺牲一下。基于这个,公孙衍想:不如留个顺水人情,也好给自己留条后路。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公孙衍出于自己的私心,放弃了攻打魏国。这种将自己的私利放在秦国的利益之上的做法,秦王很生气。恰好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巧舌如簧的张仪,一句话说到秦王心里,公孙衍就被擼了,不得不去魏国反秦去了。

“贿赂事件”之后,同是魏国人的张仪来到秦国,给秦王提了这样一个建议:
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这句话已经触及到秦惠文王的灵魂了,他猛然惊醒:之前一直压着秦国打的老霸主魏国,好不容易被打趴下了,可不能放过他,否则等他缓过来了,对秦国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所以堪称误国的公孙衍必须给擼了,为什么不给他个改过的机会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公孙衍并不是秦惠文王心中最理想的“国王之手”,张仪才是。

秦惠文王更喜欢的是策士而不是战士。在公孙衍大破魏国,夺取河西之地,一直到公孙衍因受贿被猜忌的时候,秦国已经是傲视天下的第一强国了。我们回头看整个战国时期各国的战略无非就是:强国以实力强悍的拳头说话,弱国以外交周旋夹缝中求生存。

而这个时候掌舵天下第一强国又一直想东出的秦惠文王,有感于战国初期霸主魏国衰落的教训,他既不想保守的无所作为,又不想以武力蛮横夺取,树敌太多。所以秦惠文王确定了更务实,更灵活的国策,简单来说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军事行动配合外交周旋,无所不用其极,步步蚕食,削弱六国,为秦国争取最大的利益才是王道。

所以,秦惠文王眼里更需要的就是张仪那样的策士,而不是公孙衍那样的战士。张仪巧舌如簧,善于周旋,是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而且,张仪务实,有大局观,又对秦国忠心耿耿,所以张仪是秦惠文王心中完美的“国王之手”。张仪主政秦国期间,秦国对待东方六国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兵法用于外交,“兵不厌诈”,“兵者诡道也”,这些兵法思想,被张仪完美地挪用了。

在此期间,秦国用欺骗,讹诈,恐吓,利诱等手段,玩弄东方六国于口舌之上。事实证明,秦国在惠文王和张仪这对绝配手里确实赚的盆满钵满。张仪对秦国崛起的贡献毋庸置疑,所以张仪成了秦国的首任相国。“大良造”与相国的区别,就是公孙衍与张仪的区别。

所以,不是最符合秦王需求的公孙衍,在更适合的张仪到来之后,必须离开秦国。

离开秦国后,像公孙衍这样的大才,到哪里都是吃香的,而公孙衍最想去的当然是自己的母国魏国。这个时候的天下形势有两个特点:一是秦国已经有了傲视群雄的实力,秦国与东方六国已经形成了战略上的对峙,东方六国也有了组团对抗秦国的意图,所以这个时候的人才格局是:不助秦则反秦。第二个特点是:河西之战后,魏国与秦国已成死敌,两国斗争数百年,现在吃了大亏的大魏王铁了心的要灭秦。在这种情况下,回到魏国的公孙衍必定是要反秦的。

另外,即使抛开国际形势不谈,公孙衍个人也是铁了心的要反秦的。为什么?

第一,公孙衍是纵横家的鼻祖,他跟张仪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有野心的投机分子,都想要在这个乱世中,实现自己的主张,功成名就,秦国已待不下去了,那就只有反秦了。

第二,公孙衍的满腔愤懑转化为对秦国的仇恨。无奈离开秦国的公孙衍应该是非常愤懑的,自己为秦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结果因为一个耍嘴皮溜的人,自己这么快就被抛弃了,被排挤了。眼见与自己持不同政见的张仪这么受宠,取代自己已成定局,自己已无任何机会了,内心隐秘的角落里,仇恨已经扎根心底。所以,公孙衍那种被抛弃的愤懑,很快转化为对秦国的仇视,也就促成他成了坚定的反秦斗士。

第三,公孙衍的恼羞成怒转化为对张仪的敌视,促成了他对秦国的敌视,抛开公孙衍的大才不说,单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公孙衍在面对张仪的排挤和打击,必定是恼羞成怒的,因为张仪这种奸诈的人竟然把自己从位极人臣的秦国排挤掉,一个你看不上的人,把你按在地上摩擦了,你必定是恼羞成怒的,所以公孙衍一定是想打败张仪的,你搞连横强秦,我就搞合纵反秦,一较高下。

所以,不得不离开秦国的公孙衍自然而然的成了反秦斗士。后来他与魏国相国惠施创立合纵攻秦,搞五国相王,组织五国攻秦,联合义渠攻秦国后方,着实为秦国找了很多麻烦。后来,他创立的合纵在苏秦手里走向高峰。

虽然合纵失败,但这不是公孙衍个人的失败,而是时势的无奈,后世因为敬佩他的大才,尊他为“犀首”,大致可以理解为独一无二的稀世大才。

}

秦孝公是在秦国怎样的情况下登基的?他有何作为?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最英明神武的君王之一,他继位之前,秦国已经在走向衰亡,但是在秦孝公继位之后,两次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的窘境,大大加强了秦国的势力,为了后来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那么后人对秦孝公的评价如何,在历史上他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秦孝公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明君,他一生在位24年为了秦国的壮大做出了巨大了贡献,是秦国的中心之主,为以后大秦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孝公出身于公元前381年,在他登基之前,秦国的状况其实并不乐观,国力并不强盛,军事实力更是羸弱不已,比起日后威震天下的大秦大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秦孝公继位的时候只有21岁,年轻气盛的秦孝公广布招贤令,来寻找经世治国的贤人以图恢复秦穆公时期的荣耀。同时秦孝公先是平定的西方的祸患,斩杀了西戎王,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来商鞅听说了秦国正在招贤纳士,就带着自己的学说去拜访秦孝公,商鞅见到秦孝公之后,两人相谈甚欢,连续数日都不感到疲倦。在得到商鞅的理论支持之后,年富力强的秦孝公就开始了改变当时格局的商鞅变法,经过一次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大增,对外军事能力大大增强,对内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增强了农业经济的生产力。在第一次变法成功之后,秦孝公大受激励,实施了第二次的大变法,这样的两次变法之后,秦国国内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士兵骁勇善战,一下子从即位之初的战国七雄中的弱者成为了一大霸者。在秦孝公即位前,秦国丢了河西的一大块领地,这让致力于富强的秦孝公深以为耻,在经过变法之后,秦国已经具备了收复失地的实力,就发动了对于魏国的攻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战争之后,秦孝公终于收复了河西的大片失地,恢复了秦穆公时期的威势。最后秦孝公病逝于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主,为了秦国日后的横扫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秦孝公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可以说他的功绩一点都不逊色与日后的秦始皇,如若没有他力挽狂澜拯救当时日渐衰弱的秦国,也就不会有日后横扫六国的始皇大帝。秦孝公是秦国的救世主,是秦国变法的最大功臣,他一手为日后的崛起作出了铺垫,坚决的削弱了奴隶贵族的权力,加强了封建阶级的势力,激发了秦国军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力与日俱增。秦孝公是一个知人善用、锐意开拓,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君王,是秦国能够成为七国之首的最大功臣。秦孝公是先秦时期伟大的君主,他受命于秦国生死存亡之际,扶大厦之将倾,救家国于乱世,为了秦国的强势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来秦始皇的虎视天下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领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始皇其实是明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