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淄博古代齐国之外的古文明都发展不起来?

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问题答案

【一】1、生活在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有哪些?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会不会制造工具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什么?生活年代?使用什么工具?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粗糙的打制石器

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什么?北京人遗址

4、北京人发现地点?生活年代?获得食物的途径有哪些?使用什么工具?在火的使用上比元谋人进步体现在哪?

北京西南周口店;距今约70—20万年;采集、狩猎;粗糙的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5、山顶洞人发现地点?生活年代?在火的使用上的进步体现在哪?在制造工具上掌握了什么技术?社会组织是什么?

北京西南周口店;距今约三万年;人工取火;掌握磨光,钻孔技术;氏族

【二】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分别是什么?

半坡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地点?居住方式?使用的生产工具?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什么农作物?在原始饲养业和手工业上有哪些进步?

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定居生活;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最早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制作彩陶,制作装饰品、乐器,会纺线、织布、制衣(发现纺轮)

3、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地点?居住方式?使用的生产工具?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什么农作物?在原始饲养业和手工业上有哪些进步?

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干栏式建筑,挖掘水井,定居生活;磨制石器,骨耜;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4、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三】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什么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和东方活动着哪几个较大的部落?

部落联盟;黄河流域——炎帝、黄帝;东方——蚩尤

2、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哪里与炎帝展开大战,最后炎帝失败,两大部落结盟?阪泉

3、促进华夏族形成的重要战役是什么?交战双方?结果?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4、后人尊崇谁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以什么自称?

炎帝和黄帝;“炎黄子孙”

5、传说中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哪?炎帝及其部下对中华文明有哪些贡献?

陕西渭河流域;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6、黄帝和妻子及其部下对中华文明有哪些贡献?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署,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其部下: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算盘;嫘祖——擅长纺织,缫丝

}

周月星 2017年8月·济南

我经常讲:我是在山东完成的塑型。一是身体塑形,我1979年高中毕业考上军校时,身高1.66米、体重99斤,军校毕业时身高长到1.75米、体重118斤,到山东工作后身高还长了几公分,成了后来很多人误认的“山东大汉”;二是生活塑形,在山东第一次学着开始吃生食和各种昆虫,记得第一次看到连队的老兵吃饭时,跑到菜地拔一根大葱夹在馒头中间吃,感到特别的不理解,后来也跟着吃得蛮好,再后来只要他们吃什么,自己也学着吃,最典型的是生吃“八爪鱼”,到现在还感到心里有种“罪恶感”,这种生活习惯增强了我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我能有所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文化塑形,齐鲁大地是礼仪之邦,既讲义气又讲规矩,诸如“送客饺子迎客面”、出门要吃“送行饺子”,招待客人时的座位安排、敬酒数量、喝酒程序、上菜程序等,礼仪之邦这些规矩的坚守,让山东人在纷杂的当代社会环境下显得更有“素质”和“教养”,这应该是山东人更让人喜欢和欣赏的重要原因。

假如说以前在山东工作的15年经历,更多的是学习和适应齐鲁文化的话,离开19年后再次回到山东工作,带着一种山东文化受益者的心态,我给自己加了一份使命——探究齐鲁文化的差别与优势,弄清山东人更受欢迎的内在原因,让自己更多地受到教化与启迪,这是我确定弄清齐鲁文化及其究竟有何区别的基本动机。

带着这一命题,我利用节假日和工作闲暇之机,与朋友一起行走在山东大地上,到了位于临淄的齐都、位于曲阜的鲁都,到了《水浒传》中描述的“水泊梁山”,还看了位于青岛即墨田横镇的田横岛、齐国与鲁国分界的泰山、鲁山等,除了领略自然风光的秀美,还参观了博物馆,并与当地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漫漫地理出了一些基本的主线,小有收获后心里感到很高兴,因而记下来作为纪念。

鲁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之子伯禽,都城曲阜,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定陶,属“方百里者五”的大国,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霸主。鲁国历史上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最终被楚国考烈王所灭。从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256年,先后传25世、36位君主,最后一位君主是鲁顷公,历时800年左右。

在周朝时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宗邦”、“望国”,故有“周之最亲莫如鲁”之说,这也让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后人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因而认识齐鲁文化必先了解周礼文化。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它融合了道、法、阴阳等家思想,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气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衣卜,工艺制作,各种各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如:建“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以“八法”治官府(官属、官职、官联、官常、官成、官法、官刑、官计),以“八则”治都鄙(祭祀、治则、废置、禄位、赋贡、礼俗、刑赏、田役),以“八柄”诏王驭群臣(爵、禄、予、置、生、夺、废、诛),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亲亲、敬故、进贤、使能、保庸、尊贵、达吏、礼宾),以“九职”任万民(三农、园圃、虞衡、薮牧、百工、商贾、嫔妇、臣妾、闲民),以“九赋”敛财贿(邦中之赋、四郊之赋、邦甸之赋、家削之赋、邦县之赋、邦都之赋、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弊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祭祀之式、宾客之式、丧荒之式、羞服之式、工事之式、币帛之式、刍秣之式、匪颁之式、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祀贡、嫔贡、器贡、币贡、材贡、贷贡、服贡、斿贡、物贡),以“九两”系邦国之民(牧、长、师、儒、宗、主、吏、友、薮)等等。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包括《周礼》、《仪礼》、《礼记》,此《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周礼》则是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是《三礼》之首,是儒家思想的煌煌大典之一,主要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冠、冬官考工六个部分。

周朝时期十分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礼、义、廉、耻”被视为“国之四维”,是维系国家的四根绳索,其中的一根绳断了,国就要倾斜;两根绳断了,国家便很危险;三根绳断了,国家就会颠覆;四根绳全断了,国家必然灭亡。

显然,中国古代的周朝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从而构建起了上至君主,下至百姓所有活动和管理的规范,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周礼在鲁国的坚守,除了“宗邦”、“望国”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后人孔子、孟子等的推波助澜。

孔子和孟子均为鲁人,虽两人出生相差约180年,但均为周礼的大力推崇者,在周公旦儒家启蒙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民贵君轻”之说,进而逐步形成了完备系统的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后世帝王称颂为“圣人”。更为重要的是,孔孟不仅均为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还为伟大的教育家,主张教育官办与民办相结合,提出了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完整的儒家思想和完备的教育体系相得益彰,加之始终如一的坚守,这是在鲁国能深深扎下“礼”文化之根的重要原因。

不难看出,儒家思想的“仁”与“礼”是鲁文化的典型特征。“仁”者,仁政、仁爱也,即著名的“民贵君轻”、“以德治国”之说,造就的是鲁国人的善良本性;“礼”者,规矩,造就的是鲁国人更有教养、更守规矩的良好形象。我们常看到的山东现代人特有的请客落座规则,敬酒时对年长者和职位高者碰杯要低一点、双手捧杯、敬酒干了被敬者随意等习惯,体现了鲁国人对客人的尊重,给所有来过山东的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齐文化”产生于齐桓公姜子牙创建齐国时期。姜子牙72岁出道,是周朝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是中国古代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它助周文王建立周朝,后被封齐桓公建立齐国,仅仅五个月就安邦定国;他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了“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先河,为后来齐国称霸东方奠定了基础;他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创造了既让齐国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有悖周礼的新制;他针对齐地“少五谷”、“地薄人少”、交通便利、人民重商传统的实际,创立了“农、工、商”三业并举的宏观战略,齐国制造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很快使齐国由小国穷国成为了雄居东方的大国富国。

齐桓公不仅助周文王建立了周朝,封齐王建国后,还仍为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他的大儿子齐丁公一直在镐京任虎贲士之职,统领王宫卫队。在“三监之乱”“殷东五侯”起兵反周时,姜氏父子左右呼应、东西夹击,迅速平定了叛乱,为第二次安定周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除周文王外,还先后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

齐国历史区分为两段,前期为姜齐(姜姓王朝),后段为田齐(田姓王朝)。齐国进入“田齐”时代最终被秦国所灭之后,齐成为秦之鄱国,齐王旧王族后裔田横继田儋为齐王。汉高祖统一天下后,田横为不让齐国灭亡,率五百壮士困守在一个孤岛上,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便下令招安。田横为保五百壮士性命,便带两名部下离岛向京城进发,在离城三十里时,为保全自己不受辱,又保全岛上五百壮士的性命,最终选择了自刎,遗嘱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他两个随从为都尉,但这两人在埋葬田横后自杀于田横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五百壮士,当他们得知田横自刎后,也集体蹈海而死。

不难看出,在齐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受到了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表现在构建起了周礼与齐国民俗相适应的具有当地特色礼制文化;二是公平守法的诚实形象,表现在平等市场交易的重商文化;三是很讲义气的为人风格,表现在舍生取义的“忠义”文化。从而构建了鲜明的创新、诚实、忠义的文化特征。

其实齐国“商文化”强调的平等和“义文化”讲究的豪气,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清晰地感知。假如你到了淄博,他们招待客人时喝酒的风格与曲阜就不很一样,不管你职位多高、年岁多大,“我喝了你必须也干”、“我喝多少你也得喝多少”、“你不喝我也不喝”,很豪气,但也很讲平等,酒桌上远没有鲁国人的“和谐”氛围,而更多的是“不把客人喝倒不罢休”的“豪迈”场境。这也是很多人一说起要到山东,心理就打怵的重要原因。

三、“以齐人之道,还治齐人之身”

讲齐鲁文化还不得不讲齐国的兵文化。中华“兵圣”孙武及其后人军事家孙膑,都是齐国人,同样也被山东人引以为骄傲和自豪。孙武留下了《孙子兵法》为后世兵法家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孙膑除了留下《孙膑兵法》外,“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孙膑减灶”等,成为了后人相传的经典谋略故事。

那么,这样一个又重礼、又重商、又重武的国家,怎么后来却被秦国所灭了呢?

历史总有规律可循。国家的灭亡除去自身内部腐败等原因外,无外乎还有两种类型:一是文明没有可靠的武力保护,必然会被野蛮所摧毁,如:宋朝文明毁于蒙古铁蹄,明朝文明也败于八旗战刀;二是过于用武之后,也必然伤其自根,齐国的灭亡就属此类。

在周朝时期,“周礼”所倡导的理念就是“重君子轻小人”,“士为知己者死”、“文谏死,武战死”等,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崇高的人生气节,史官司马家族的前赴后继和屈原投江,是追求这种气节的典型表现。那时的军队交战,讲究的是“堂堂之阵”,双方没有准备好不能打,不能从侧面打,不能从后面打,打法也是兵对兵、将对将等。试想,假如这种恪守规矩的“文明”如果遇上了不择手段的“野蛮”,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遵规守矩的作战理念,不是我们的祖先不聪明,而是他们把名声看得很重,而不屑于阴谋诡计的“小人伎俩”。

应该说,《周礼》是人类对文明的一次重大追求和探索,它构建了华夏文明的基础,使人类正式走出野蛮无序的自然状态,而走上有“规矩”、有“教养”的文明时代。

但就在周文王、周公旦、孔子、孟子们接续倡导以“礼”文化为基础的儒家文化之时,以鬼谷子、孙武、孙膑、苏秦、张仪、庞涓等为代表的阴阳家、谋略家、兵家也相继走上人类的政治舞台。他们一边高喊着“兵者,国之大事也”的忠告,同时也正式提出并灌输着“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兵以诈立”等谋略观念。这种“不择手段”的战争理念,在遇上重利的“商文化”之后,迸发何等的“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之“情感火花”是可想而知的,此时齐国成为兵家施展才华的沃土也就不难理解了。

齐国的成功,基础在于“礼胜”、“商胜”、“人胜”,发展在于“兵胜”,但败亦在于“兵”。苏秦终身用“间”成就秦国一统天下,靠的正是鼓动齐国频繁用兵。因而,齐国历史上的这一段教训是后人必须谨记的,这就是“用兵过多必自毙”。齐国用兵赢得了一时的强大,但当齐王称“帝”之日,亦让自己和国家一起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

从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以周礼文化为基础,结合当时齐国民风实际创立“既让百姓能接受,又不至于有悖于周礼”的齐文化开始,采取农、工、商各业同步发展的策略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战略,赢得了齐国的辉煌,但“兵文化”的繁荣,也催生了齐王谋求东方霸主地位的图谋,破坏了周礼时期设置的“堂堂之阵”的君子价值追求,让人类世界又重新进入了一个不择手段的、奸诈的“新野蛮”时代。

宋朱熹《中庸集注》中有一句名言:“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回顾完齐国“兵文化”的演进史,假若将此句更改为“以齐人之道,还治齐人之身”似乎应该更为恰当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世界已经越来越感到了“不择手段”进行战争的巨大危害,因而主张人道主义的《战争法》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崇尚武力征服世界的德国、日本在二战中的挫败,也让世界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这也是当今美国在世界推行强权政治过程中,不仅没有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而越来越受到世人所厌恶和唾弃的重要原因。

有一个名叫《大商》的电视剧,突出表现了一个主题:小商守奸、中商守法、大商守德。在家庭关系上,也有一句名言:家不是讲理之地,而是讲情之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厚德载物、让人非是弱,不计一时之小利得失,不得理不让人等,如此方可成就大业。靠武力、靠奸诈、靠小伎俩所得到的东西,是永远不会长久的。

四、踏实、老实、务实的山东人

当代的山东人,以踏实、老实、务实形象被世人所欣赏。研究齐鲁文化的历史不难想到,当代山东人的“三实”形象,并不是齐鲁文化发展的必然,它还得益于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

不得不承认,“礼”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修养和规矩,从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处处都能感受得到;“仁”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爱心,山东能成为革命老区和拥军大省,都与此有关;“义”文化,让山东人多了一份血性和豪气,也平添了人们对山东人的一种敬重;“商”文化,又使得山东人多了一份在当今竞争环境中的精明等。这些都是山东人在当代能成大事的文化基础。

但山东人能够改变不择手段“兵”文化所倡导的阴、奸、诈的消极影响,却是得益于一次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人口大迁徙——“闯关东”。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山东民不聊生,为了谋求生存,山东人中有办法的“能人”都选择了向东北黑土地迁徙。

有一种戏说:在这次迁徙的人流中,有点手艺的人留在了辽宁,能说会道的留在了吉林,胆大包天的人到了黑龙江。他们的到来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人的习性,这就是现在黑龙江人多“匪气”、吉林人多“忽悠”、辽宁人多“灵活”的重要历史原因。

精明、强悍、有“本事”的人都走了,留在山东的除了老实人、本份人和恋家之人外,就是老、弱、病、残,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在这些人群中生长出了一种新的文化特性——“实诚”。

不难想到,“实诚”虽然是儒家文化“信”的典型表征,但不是山东历史所固有的、必然的性格,是历史文化与人口迁徙之后,荡涤出来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文化的继承、乡土的固守和人群的分离等因素的有机结合。

“我们的老家在河南”。按理讲,中华文化的根在中原,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中心,而“周礼尽在于鲁”而不在河南,就在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动荡。由此也派生出一个重大的命题:文化成于稳定和固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长出文化的“原始森林”。

讨论到此,我终于从齐鲁文化的脉络中找出了一丝头绪,山东人作为一个群体能够在当代我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使然。而在这个文化体系中,有六个内涵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鲁文化中的“礼”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素养,鲁文化中的“仁”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爱心,鲁文化中的“信”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实诚,齐文化中的“义”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豪气,齐文化中的“商”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精明,齐文化中的“兵”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心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能够认识到山东文化的这些优良品质后,我们应该为有机会生活在山东这个第二故乡所庆幸和自豪,虚心向山东人学习,真诚向山东人致敬,努力地从山东的文化体系中吸取营养,当是不断成就自我人生价值的不二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导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尽管现代化将东西方熔于一炉,但在文明层面,双方的了解——尤其是对彼此文明“根性”的理解,却远远不够,甚至存在误解。那么,中西文明的“根性”究竟有何不同?

潘岳先生重返文明的源头,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和古希腊置于超时空的比较视野之下,试图找寻问题的答案。他发现,战国和古希腊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的历史结果。二者都面临纷争战乱,而后也都出现了由军事强大的边缘国家所主导的统一运动,但希腊终未真正统一,而战国却走向了大一统的秦汉时代,且秦制被整整延续两千余年。他认为,希腊古典文明和中华古典文明各成体系、互有分殊,最重要的就是统与分的不同根性,以及由此塑造的两种不同道路:西方走向分,其间虽有统一努力(如罗马、基督教),但以分为主,最终归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国走向合,其间也有分离时期(如王朝更替、游牧民族冲击),但以合为主,造就了集体主义。

这种不同,演变为当今时代的突出矛盾:是“自由优先”还是“秩序优先”?潘岳认为,问题不是在自由和秩序中二选一,而是在哪个环节加强自由,在哪个环节加强秩序,从而既防止瓦解、又激活创新。而自由与秩序的分歧,也不应成为中西文明交流的障碍,反而应成为文明互鉴的基础。因为多元与矛盾并存,才是世界的原貌,也意味着人类文明基因不断更新的丰富可能。

本文原发表于《文化纵横》2020年6月刊,转自“文化纵横”公众号(whzh_21bcr)。

引言:相似的历史条件为何形成不同的结果?

今天,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

在科技和制度层面,我们大体上相互了解。但在文明层面上,彼此的了解却远远不够。

现代文明蕴含着古典文明的精神基因。欧美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文明;伊朗与波斯文明;土耳其和奥斯曼文明;俄罗斯和东正教文明;以色列和犹太文明。种种关系连着种种基因演化成种种道路。

现代欧美文明认为自己的政治秩序,是融合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精髓为一体。[1]其中,古希腊文明是源中之源。读懂古希腊,才能读懂欧美现代文明的内心世界。现代中国的道路,建立在中华文明的遗产之上。中华文明的稳固形态确立于秦汉,演变之关键处在战国。读懂战国,才能读懂中国道路的内心世界。

希腊古典文明与中华古典文明,同时存在,同样伟大,各成体系。政治制度方面,希腊城邦多元自治,既有雅典民主制,又有斯巴达双王制。中国先秦时期,则由周代分封制,转为战国末期的中央集权郡县制。

政治观念方面,古希腊视城邦的独立自由为最高价值,中国先秦时期视大一统为最高价值。

共同体构建方面,古希腊没有一个超越各邦之上的共有核心,也从未建立超越各城邦的国家。而先秦时代先是建立起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统一秩序,又在战国时代建立了统一国家。

政治认同方面,古希腊城邦始终存在希腊人和蛮族的界限。先秦时期,华夏人和异族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夷夏转化交融,为后世多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所有的不同中,最重要的就是统与分的不同。

与古希腊同时期,中国正逢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战国和古希腊面临相似的历史境地。它们都陷入了内部极度战乱;战乱中都出现了统一运动;统一运动的积极力量都不是核心圈国家,而是军事强大的边缘国家;大批知识分子为统一运动上下奔走,提出了大量哲学、政治、道德命题。

而统一运动的结果不同。希腊形成了亚历山大帝国,仅七年即分裂,其后三大继承者王国内斗100年,被罗马逐一兼并。战国形成了大一统秦王朝,虽14年后崩溃,但很快就再次兴起了大一统汉王朝。秦汉制度被历代王朝所继承,整整延续2000余年。

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不同的文明根性。

战国:从分立到大一统

(一)被误读的“百家争鸣”

197512月,中国刚搞过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又接着刮起。而在湖北的偏僻小县城云梦,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史学意义深远之事——修建水利工程的农民在一块叫作睡虎地的农田里,挖出了一座秦国小吏的墓。墓主人尸骨之下枕满竹简,竹简上书满秦法。这就是著名的睡虎地秦简

出人意料的是,考古学家在这些法家竹简中,发现了一篇官吏思想培训教材《为吏之道》,核心思想居然是儒家。

——“宽俗忠信,悔过勿重,和平勿怨,慈下勿陵,敬上勿犯,听谏勿塞。

——“临财见利,不取苟富。临难见死,不取苟免。欲富太甚,贫不可得。欲贵太甚,贱不可得。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祸去福存。

这非孤例。陆续出土的王家台秦简、岳麓秦简、北大秦简中都有类似文字,[2]说明秦朝晚期已不完全排斥儒家。这和后人对秦焚书坑儒”“纯任法家的绝对化定论不一样。

不一样的,不只是秦国,还有六国。

通常认为专属秦国的法家制度和精耕农业,实际是魏国发明的;通常认为自由散漫的楚国,实行县制比秦国还早;通常认为商业发达的齐国,其《管子》中也含有与秦相似的保甲连坐元素。

可见,儒法并行、刑德同用,才是战国晚期的整体潮流,政治观念亦基本趋同。这个政治观念,就是一天下谁也不甘于小区域的分治,都要去争夺完整的天下。不是争要不要统一,而是争由谁来统一。他们相互比的是,谁的生产力发展更快,谁的政治家集团效率更高,谁更能代表天下正朔。对整体天下的执着,是历代中国政治家群体最为独特之处。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个高峰,亦是仰慕西方的知识分子们津津乐道的盛景。但大家只注重了的一面,却忽视了的一面。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印证了诸家杂糅相融相合的现实。郭店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道家混同;上博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墨家混同;马王堆帛书中,可以看到道家与法家混同。不为孔孟独享,不为老庄专有,不由商韩把持。在秦征服六国之前,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已经开始。

诸子百家虽然哲学体系差异极大,但有一条共同的底线,即建立统一秩序儒家强调定于一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车同轨、书同文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尚同执一的社会行动秩序。即便强调极端自由的道家,对统一秩序也是认同的。老子的小国寡民,经常被说成主张分治。但实际上,小国只是政治过渡的单元,邦国之后还有天下这一最终秩序——“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他还反复探讨取天下天下王的奥秘。只是他对天下王要求太高了,光有权力不行,必须是圣人,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类似于哲学王。庄子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经常被解读成无政府主义。实际上,庄子反对的是儒家瞎折腾的有为而治,推崇道家更高明的无为而治,但的本身是统一的,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在这个共同基础上,战国成了思想制度的熔炉。秦国的法家贡献了大一统的基层政权;鲁国的儒家贡献了大一统的道德秩序;楚国的道家贡献了自由精神;齐国将道家与法家结合,产生了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和以市场调节财富的管子之学;魏韩贡献了纵横外交的战略学与刑名法术的治理学,赵燕贡献了骑兵步兵合体的军事制度,如此等等。最后的结果,就是汉朝。汉的政权结构来自秦,意识形态来自鲁,经济政策来自齐,艺术文脉来自楚,北伐匈奴的军事力量来自赵燕旧部。

大一统,不是秦并了天下,更是天下消化了秦。

(二)秦的崛起与荀子之辩

秦汉的道路选择,不是命运的偶然,而是前有夏商周历史经验,后经春秋战国几百年博弈思考。关键是在战国最后50年。

秦并天下,虽完成于公元前232至前221年的秦王政时代,但奠定统一压倒优势的,是50年前的昭襄王中期。当时齐楚两大国战败衰落,只剩下赵国勉力独支。秦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准备全力突破赵国。这是秦国征服天下的最后一道关口,同时也是六国联手抗秦的最后机会。

战国志士谋臣们因此分成两大派。函谷关内的秦国,活跃着法家与纵横家。函谷关外的六国,活跃着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刑名家。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东方六国知识分子的聚集地,相当于古希腊柏拉图学院。从商鞅变法开始的100年里,这里一直是与秦国对峙的另一个精神世界。

稷下学宫早期由阴阳家主导,孟子游齐后,儒家渐成主导。到后期,战国时代最后一个儒家大师荀子,成为学宫的祭酒。一干就是三任,是谓东方世界的精神领袖。然而,这样一位儒学大师,却突然去了遵行法家的秦国。

秦相问他:你来秦国,印象怎么样?

荀子回答:秦的百姓淳朴,不追求声色犬马,尊重官府,像古代的人民。秦的基层小吏忠诚勤俭,办事尽心,不偷奸耍滑,像古代的官吏。秦都城的高级官员,出了家门就是官府,没有私事,不搞朋党,贤明而有公心,像古代的士大夫。秦的朝廷,处理政事速度极快,没有积存的事务,像古代的朝廷。[4]

在儒家的话语体系中,古之治就是古代圣王的治理,是儒家努力的最高目标。对秦政如此高的评价竟出自儒家大师之口。如果不是两千几百年后出土的秦简,荀子这段话会被打成巨伪。

从睡虎地秦简、岳麓秦简到里耶秦简,随处可见秦政权从上到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一道文书最终发现有错,过手文书每一个环节的官吏都要负责。各乡养牛要定期比赛,排名末尾的乡官要被流放到远方工作。行政出了差错,主官要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银赔偿公家。断案判罚不公平,审判者会被脸上刺字罚为刑徒。秦法对行政环节设计之精密,对官僚制度约束之严格,历代王朝居首。

相反,同一时间,荀子对稷下学宫所在地齐国的政治评价则是,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齐国是奉行儒家的大国,思孟学派主要在齐国传承,但用儒家理想操作出的政治现实却走了样。

荀子总结道,秦国走到今天,不是幸运,而是必然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作为稷下学宫的主持者,说出这样的话,不仅是对六国政治立场的背叛,更是对儒家的背叛。

但荀子还说了一句更重要的话。尽管秦国具有如此多的优势集于一身,却忧患不可胜数,远远没能达到王者的境界,原因是因为缺”[5]

怎样才算是有儒呢?

荀子回答:节威反文,用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因与之参国政、正是非、治曲直。秦制以吏为师,荀子却希望用君子治天下。这是后世王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雏形。

荀子认为,只要秦国补上了这一点,统一天下方可持久。

他认识到,儒家虽然有着统一的道德秩序,但没有建立统一的治理体系。法家虽然能建立统一的治理体系,却在精神道义上有着极大缺陷。秦国的法家制度,加上儒家的贤能政治与信义仁爱,才能成为未来天下正道。

秦昭王没有理会。荀子返回东方。

几年以后,荀子的话通过一场大仗得到了印证。长平之战,战国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秦国在赵军投降后,背信坑杀了40万赵军。即便在血流成河的战国,这也突破了道义的底线。

秦国从来靠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取天下,又岂会用仁义道德自缚手脚。

(三)法家与儒家,哪一个都不能少

 长平之战后,荀子思想极度痛苦,他放弃了政治,不再周游列国,迁到了齐楚交界的兰陵,从此著书立说、教学授徒。

他教出两个大有名气的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一个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一个是法家实践的设计者。讽刺的是,他们不是被商鞅法家学派教出来的,却是被儒家教出来的,体现了荀子兼容复杂思想的底色。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却主张人性本恶,所以只能用严刑峻法,这符合法家学说。

儒家的是惩恶扬善的义理之天,而荀子的却无所谓善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以,世人才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这是中国最早的唯物主义。

儒家崇尚王道,鄙视霸道。而荀子认为虽然王道最佳,但霸道在乱世中也很有用,应该王霸兼用。

儒家只谈义不谈利。荀子却要义利兼顾。他认为,义与利是人类两大并列天性。再高尚的制度也不能消灭人的图利之心,而再黑暗的现实也不能泯灭人的求义之心,应同时发挥两者作用。

儒家崇尚礼治,而荀子崇尚礼法兼治。礼不是典章礼节,而是以度量分配厘定各自的本分和责任,其中蕴含着法家原则。

儒家崇尚法先王,而荀子认为应该法后王。这给后来的王安石、张居正们的改革以精神底气。

只有这样对立统一的思想体系,才能教出李斯与韩非。

荀子这个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体,是因为处于大乱之世。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最大的战争死亡不过10万(艾陵之战与马陵之战),而且几十年才发生一次。但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死亡10万的战争几乎年年发生。死亡几十万的大战20年之内就发生了三次(五国伐齐、白起伐楚、长平之战)。在这样超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中,没有力量的道义和没有道义的力量,都不能回答眼前的现实。他必须要找到一条新路。

公元前247年,秦彻底突破三晋,斩断六国合纵之腰。这一年,李斯学成入秦,开始了政治生涯。

听到这个消息,年届80的荀子非但没有高兴,反而绝食了。绝食也没用,另一个弟子韩非紧随其后也应召入秦。前所未见的辉煌大一统王朝正在展开,年轻士子岂能抗拒创造新世界的诱惑。

李斯、韩非入秦后,极大地加速了秦的统一战争。韩非将法家理论发展到极致,囊括了法、术、势等三大流派,秦始皇深为服膺。李斯则设计了法家的全部政策体系。焚书坑儒就是他建议的。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老师荀子虽然肯定法家手段,却始终坚持着儒家价值观,与孔孟并无二致在法家和儒家之间,如何执其中道,很难把握。真理往往在于度。

韩非入秦后,死于和李斯的政治斗争。他写出了法家的一切权术,却不懂基本权争技巧。李斯精通权斗,却斗不过宦官,死前哀叹东门黄犬而不可得。纯粹的权力政治,一定会按照它本身的逻辑来得快去得快而变幻无常。

韩非李斯死后没多少年,他们设计的帝国迅速崩塌了。秦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并没有实现与秦的内心融合。他们忘记了老师早就说过,只用暴力,可以兼并,但不能凝聚。凝聚,还要有人心。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也。秦朝晚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2013年出土的湖南益阳兔子山竹简中的秦二世元年诏令,已明确提出不要再对老百姓加以徭役(勿以徭赋扰黔首)。可惜出台晚了。半年之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法家与儒家,哪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没有法家,儒家不能完成结构化和组织化,无法实现对基层社会的动员,无法在大争之世自我强化。但如果没有儒家,法家将变成僵化的制度,其威权体系只是完全标准化、垂直化、同质化的执行体系,而儒家则有灵活的、本土的、包容性的调节空间。

何况荀学并非只有儒法。他是战国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判墨家不懂得建设国家秩序,[6]但吸收其兼爱思想,并发展成天下政治的无私原则。他批判道家只通天命不通人事,但吸收了其非人格、无善恶的天命观,发展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批判黄老学派的有诎而无信,但吸收了其经济思想,肯定了商业对于国家的价值。他将孔孟追求的纯粹儒家,变成为驳杂宏阔的大儒家。现在看来,百家争鸣到百家兼容,唯有荀子做到了。

极高明而道中庸。荀子对于中道的定义,比传统儒家更注重实际。他认为,中道的标准只在有益于事理,不必遵从于某种特定教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为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为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道。建立于实事求是基础上的中道精神,使中华文明最善于包容完全相反的矛盾体,最善于结合看似不可能的矛盾体,最善于使一切非此即彼的事物在中华大地上和谐共生绵延不断。

(四)荀子的正名与大一统中国的“秘密”

荀子逝于前245至前238年之间。活到90岁。

他的思想太驳杂太矛盾,以致他死后的境遇更为曲折。西汉前期的意识形态,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后来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改宗有为而治的儒家政治。儒家结束从孔子以来350年的流浪地位,第一次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彼时,有用汉隶撰写的今文经学,有用六国文字撰写的古文经学,两派斗争了漫长岁月,但无论哪一派上位,只尊孔孟,却从不推崇荀子。他们都认为荀子不纯粹,何况他还有个焚书坑儒的弟子。

千年后,第一个为荀子辩解的,是韩愈。经过安史之乱,痛感国家需要经世致用实学的韩愈,不但鼓励时人为《荀子》注释,还评价荀子大醇小疵。韩愈为此被宋明理学批判了好几百年。因为宋儒以孟子性善论内圣外王为归宿,对荀子的性恶论王霸兼用绝不容忍。[7]

因此,当时与孟子并称的荀子,却在儒家成为正统之后的1800年里,成了一个阴影里的人物。

一直到清乾隆时,考据训诂的清代大儒们突然意外发现,那些汉初儒学复兴的根本大典,那些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传习的经书,竟然全是荀子传下来的。梁启超评价说,汉代经师,不问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一皆盘旋于荀子肘下

原来,在七国争雄战火燃烧的最后30年,他一只手教出了法家奇才李斯与韩非,另一只手却默默书写传授着儒学。当秦朝焚书坑儒时,只有他通过私学悄悄传授下来这批根本经典,而被汉儒复述重写。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8]

一心要改革经典的异端,却是最忠诚于经典的人。没有荀子,儒家经典将全部失传,董仲舒也决搞不成儒学复兴,宋明理学连诞生的机会都没有。荀子无名无位两千年后,才被清廷第一次纳入《四库全书》的儒家部分。

行纯粹者易,行中道者难。随时要准备被两个极端所抛弃所夹击。即便如此,历史最终会沿着中道前进。汉武帝与汉宣帝接受了荀子的思想,礼法合一儒法合治汉家自有制度,以王霸道杂之。接着,历代王朝也按照他的思想继续前行。只是因为他的不纯粹,所有君王都只用其实而不用其名。好在荀子只唯实不唯名。儒法由此真正合流。法家创造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和基层官僚系统,儒家则创造了士大夫精神和家国天下的集体主义伦理,在魏晋唐宋又融合了道家和佛家哲学,创造了儒释道合一的精神世界。这种超级稳定的大一统国家结构发散到整个东亚,成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强而不霸、弱而不分、从不中断的秘密。之所以还称为秘密,是因为大多数西方学者至今仍未去研究。

希腊:成也城邦,败也城邦

(一)民主神话背后的“大希腊主义”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率领着征服了埃及、波斯、印度的雄师万里迢迢来到印度旁遮普邦比亚斯河畔。跨过这条河,就是全印度乃至中国。他激情澎湃地鼓励将士们继续前进。而驮满沉甸甸战利品的骑士们再也不想东进半步。亚历山大只能顺着河边的斜阳痛哭而返,两年后病死。

亚历山大的东征,来自希腊世界的统一运动。希腊统一运动来源于城邦危机。今天,西方深刻缅怀的希腊古典文明,其实只是雅典历史上的一小段,即伯利克里执政的黄金时期,代表着民主制度的最伟大成就。而这短短几十年黄金期后,希腊城邦世界就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内斗。雅典和斯巴达竞相称霸,双方都曾血腥屠城。战乱之中,土地逐渐集中到富人手里,失去土地的贫民为了外邦的金钱变成了雇佣兵,转头攻打自己的城邦。

这种乱局持续了100年。乱局中诞生了一种呼声:各城邦不要再争抢彼此有限资源,应团结向外征服殖民波斯,如此希腊才会获得永久和平。

呼声最响亮的,一个是雅典头号雄辩家伊索克拉底,一个是希腊头号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在发表于公元前380年的《泛希腊集会词》中,伊索克拉底说,在我们从同一源泉获得利益、和同一敌人进行战斗之前,希腊人不可能和睦相处。”“为此,我们必须竭力使战争尽快从这里转入亚洲大陆(小亚细亚)。

这个思路,近代历史学家称为泛希腊主义大希腊主义。其根本动力,是解决土地缺乏、人口过剩的问题。传播希腊文明,只是附带产物。这成为后世西方殖民帝国主义的思想雏形。伊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出殖民帝国主义的人。伯利克里虽然提出过雅典帝国主义,但那是黄金时代,扩张之外还有价值理想。而伊索克拉底的帝国主义是在衰败时代发生的,理想已经消失,只剩下殖民本能。

但他呼吁了四十年,雅典却因为内战派掌权而一直置若罔闻。继续打斯巴达,打底比斯,打马其顿,就是不愿意团结一起对外打波斯。

他最终放弃了雅典,公开呼吁希腊城邦世界的边缘国家马其顿国王腓力来统一希腊。[9]他向腓力建议了一个著名的战略,你要劝说其他的波斯总督摆脱波斯国王的束缚,前提就是你将给与他们自由,并且还要将这种自由惠及到亚细亚地区。因为自由这个词一来到希腊世界,就导致了我们(雅典)的帝国和拉西第梦人(斯巴达)的帝国的瓦解。(《致腓力辞》)

这些话,和后人对雅典自由民主的印象太不一样了。20年以后,腓力的儿子亚历山大正是按照伊索克拉底的战略思路,征服了埃及和波斯,建立了大希腊殖民帝国。但亚历山大的老师不是伊索克拉底,而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大希腊的道路上,比伊索克拉底走的更远。

(二)“希腊帝国”的两副面孔

亚里士多德生于马其顿辖下的色雷斯小城邦,是雅典人眼里的蛮族地区。

他虽然身在蛮族,却心在雅典。17岁的他独身一人投奔雅典柏拉图学院。他是柏拉图最优秀的弟子,一度有望成为接班人。但柏拉图逝世时,却将学院交给了亲侄子而不是他。最重要的原因是,亚里士多德是个外邦人。他在雅典不能拥有合法财产(土地),更不能参与政治,因为他没有公民权。按照法律,拥有雅典公民权的必须父母都是雅典人。雅典法律把希腊最伟大的智者和雅典分开了;把所有不产于雅典却愿意忠于雅典之士和雅典分开了。有意思的是,这条法律正是民主政治楷模伯利克里颁布的。

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投奔了马其顿,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他按照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着亚历山大。他让14岁的少年喜爱上了希腊文学与荷马史诗,并对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广阔的知识产生热情。[10]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为教育亚历山大专门写了《论君主》和《论殖民地》。黑格尔说,亚历山大的精神和事业的伟大正是来自亚里士多德深刻的形而上学。[11]

亚历山大一边残酷征服,一边传播希腊文明。他在非洲、西亚、中亚和南亚建立了大量拥有竞技场和神庙的希腊化城市,用博物院和图书馆建造科学文化、哲学艺术的殿堂。他甚至还把亚洲的动植物标本源源不断送回给正在雅典办学的亚里士多德做研究。之后的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也带上了大量考古学家,最终发现了罗塞塔石碑,开启了埃及学。西方帝国主义暴力征服+文明传播的方式,是亚里士多德发明的。

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提出要求,做亚洲人的主人,做希腊人的领袖。伊索克拉底也曾对腓力说,说服可用于希腊人,强迫可用于蛮族人。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

(三)统一与自由的悖论?

历史的发展和他们的设想不一样。

公元前338年爆发喀罗尼亚战争。雅典不服马其顿,起兵挑衅,被马其顿打得大败。马其顿乘胜组织科林斯同盟,并开始进军波斯。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伊索克拉底已经98岁了。他看见运送回来的雅典士兵的尸体,绝食身亡。

他的大希腊设想,蕴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马其顿拥有强力,如何保证它对雅典只用说服而不用杀戮?反过来,善于雄辩的雅典,又岂能甘心被马其顿说服死于马其顿阵前的雅典青年尸体,使他明白了日后仍会重复的悲剧。他既珍视自由,又渴望团结统一。统一带来的暴力,会破坏自由。但自由产生的混乱,又会破坏统一。

他死前的矛盾在他死后愈演愈烈。

希腊城邦再无团结。希腊大军远征前夜,腓力刚死于暗杀,底比斯就闻声而叛;亚历山大刚死于巴比伦,雅典就又揭竿而起;最后,当马其顿与罗马入侵者决战时,希腊城邦竟给了该王国背后致命一击。即便马其顿将希腊的半岛文明拓展成世界文明,但希腊城邦宁可同毁于外人也不买这个账。

另一方面,希腊化帝国走向专制。亚历山大屠灭了底比斯,把妇女儿童都卖为奴隶;他刚征服波斯,就要求希腊联军亲吻他脚下的尘埃,将自己升级为神(宙斯阿蒙之子)。因为骄傲的城邦不肯服从任何人类,他不变成神,就无法取得超越城邦进行统治的合法性。他死后,他的亚洲(塞琉古王朝)和非洲(托勒密王朝)的继承者们,也学他将自己及子孙后代都变成了生前接受祭祀的神王从理性的希腊精神中,居然诞生了比王权更专制的活神

希腊城邦的叛离和马其顿帝国的专制,无限发展,因果难分。

弗格森总结说,希腊城邦不可能融合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

因为,希腊城邦政治的根基,不是民主,而是自治。斯巴达的双王制、小亚细亚的君主制和雅典的民主制一样长久。城邦自身可以选择任何政治制度,但绝不服从外来的权威。谁有权力决定政治制度呢?只有城邦内的世居者。希腊城邦有投票权的公民必须是世代诞生于本地的同族。外邦人无法获得政治权力,更别说成为领袖。

绝对自治也意味着绝对地方主义,让统一变得不可能。希腊城邦不只反对领土国家,连联邦式国家都反对。马其顿组建的科林斯联盟被雅典痛斥为奴役。实际上该联盟只不过是把投票权按照城邦实力分配,大城邦票多,小城邦票少,小城邦都坚决不同意;而若实行小城邦认可的一城一票联盟(阿凯亚同盟和埃托利亚同盟),雅典和斯巴达这样的大城邦又觉得亏了,也坚决不同意。

到整个希腊世界被罗马征服之前,他们都没有演化出一套大小城邦都满意的联邦制。城邦的利益定要凌驾于共同体利益之上。

[14] 《荀子·王制》:“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以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参见王先谦:《新编诸子集成: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版。

[15] 参见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十讲》,苏隆编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

[16] 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III.14,,苗力田、颜一、秦典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7] 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III.17,,苗力田、颜一、秦典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8] 绝对王权的概念在欧洲思想史上拥有巨大的影响。中世纪教权高于王权,反对绝对王权的存在。从博丹的“最高主权”到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到霍布斯的《利维坦》,欧洲绝对王权的概念渐渐复活。其直接的政治实践,就是法国路易十四“太阳王”的绝对王权统治。但也正是绝对王权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对此做了深刻的批判。

[19] 参见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十讲》,苏隆编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

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多数人认为一个大邦必然较为幸福,或许他们是说得对的,但他们未必真正了解一个城邦为大为小的实义,他们以数量为标准,凭人口的多寡来判断邦国的大小,但国势强弱与其以人数来衡量毋宁以他们的能力为凭。如人们的各从其业,城邦也能各尽其用。凡显然具有最高能力足以完成其作用的城邦才可以算是最伟大的城邦。”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VII.4,,苗力田、颜一、秦典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国崛起的因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