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皇帝除了陈霸先之外,都不以自己的姓氏当国号?

  导语: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之中,有过多种统治制度的存在,比如奴隶制以及后来的封建制,这些各种各样的制度,有着自己的利与弊。比如陈胜吴广生活着的年代,主要就是以贵族统治为主。当时这种统治制度遭到质疑,后来更是被人民彻底推翻了,形成了另外一种豪强地主的统治,只是后来陈胜吴广失败了而已。

  虽然他的事业失败了,他的为自己命运抗争的事迹却鼓舞了后面的人,许多人想要效仿他,当然这一部分人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其中有一个叫陈婴的人,他也想像陈胜吴广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母亲的嘲讽。

  他当上皇帝后,连国号都懒得想,直接用自己姓氏,名字听着很熟悉!

  因为他们家的祖祖辈辈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王侯将相,所以嘲笑陈婴的想法是痴人说梦。但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来,这种阶级等级观念在老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陈胜吴广当初说的话,激励了许多后人,有一个人,最初并不想推翻旧政权,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却被许多事件推着往前走,最后还成功地做了皇帝。

  他做了皇帝之后,也没有想用多高大上的国号,而是直接用自己的姓氏来当一国的国号,这个人就是陈霸先。也是陈氏皇帝,而他的国号为陈朝,不知如此命名,是否嘲笑当初陈婴的怯懦。

  最初的陈霸先并没有称帝的想法,就像朱元璋当初也没有称帝的想法一样。但是在时代的洪流以及历史事件的推动之下,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皇帝的位置,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军出身。陈霸先家道中落,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博览群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有一身过人的胆识。

  家道中落之后,陈霸先吃了许多的苦,这也使他在军队中不怕吃苦,最终成为了一个小头目。他并没有任何大的想法,只是想要建功立业,凭着他自己的武艺和胆识,在军队中表现十分优越,在战争爆发之前,交趾作为扎营的地点,这里十分荒凉,而那些贵族将领都不想带兵前往,因为这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但陈霸先对于这个困苦的环境丝毫不在意。他不断地率领军队向前推移,后来又平定了广州城中的叛乱,这一战绩使他获得了梁武大帝的青眼相加,成了这里的主管,后来当上了交州司马。后来他一路扶摇直上,但这都只是凭着他自己在战场上的努力,最后到了封疆大吏的职位。

  可以说他的官位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想在此时,命运却突然开了一个玩笑。梁武帝因为好心收留了胡人将领侯景,当时许多朝廷大臣都十分反对这一举动,因为在他们心里,胡人是冷血的。根本就不会被感动,果不其然,在后面侯景之乱爆发了之后,梁武帝在这场战乱中失去了生命。

  侯景在京城中为祸作乱,群龙无首的王朝,百姓又面临风雨飘摇的处境,百姓又一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陈霸先愤怒起兵,最终完成了逆袭,陈霸先的角色瞬间从臣子变成了主子,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

  54岁的陈霸先登上帝位,在古代而言,54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纪,所以他着急定夺国号。大臣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陈霸先拍板,将自己的姓氏作为国号,虽说这一举动过于随意,但是也透露出了陈霸先的自信。

  虽然陈霸先一开始并没有做国家主宰的想法,但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与偶然性。虽然时也命也,陈霸先是借助时运,才当上了皇帝,但也不可否认他自己私下的努力。家道中落之后的他,也不曾放弃自己,在过去的人生中磨练了自己,这才让他能准确地抓住这个机遇,成了一国的主宰。

  真正具有能力的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只有一种方法。当能力相同的时候,就要考验他们的决心与耐力了。陈霸先无疑是对自己有极大信心的人,在机遇来临之时,他不会犹犹豫豫,拖泥带水。不像陈胜吴广等人,成了失败的典型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其实要说从古代皇帝的数量以及统治的年代长久来看的话,刘姓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要说有影响,有作为的皇帝,人们还会想到赵姓,李姓,毕竟这是他们所建立的,但大多还是像宋,唐这样的盛世王朝。


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其实陈姓也是排在前边的,而且还建立了以此姓氏为朝代的国家。


建立这个王朝,其实就是陈霸先,他确实是一个十分强悍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因为只是最底层的一个小官员,或者说只是一个小吏,但就是因为他的叛乱,使得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后来李贲倒下,他凭借赫赫战功,被皇帝重用。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他可以官居司马这样的位置,这已经是十分神奇的一件事情了。


随着权力越来越大,整个朝堂都渐渐被他所把持,萧姓皇帝为了保命,就将皇位让给了他,于是,他就便想要起一个国号,但是他又懒得在这个上花费心思,所以就将自己的姓氏作为了国号。


就是这个并没有太大影响力的朝代,却催生了许许多多的陈姓族人,现在也成为了人口大姓,而这里是否也有陈霸先的一份功劳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历史上每个皇帝对国号都非常重视,会请来很多人一起商议,但有这样一位皇帝偏偏与众不同,他懒得想国号,直接用了自己的姓氏。

这个人就是陈霸先,他出生于503年,家里特别穷,但是热爱读书,不管是兵书还是史籍,他都喜欢,只要是书,拿起来就读,爱好广泛。

陈霸先属于能文能武的类型,他在读书之余,还练就了一身武艺,虽然一直没什么钱,但活得开心从容,每天都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不过,他是不满足这种生活的,陈霸先志向远大,他做过油库吏,也被当地的太守看重,觉得他将来会有出息,其实像陈霸先这种学无止境的人,无论到了哪里,发展都不会太差,就看他个人的目标是什么了。

后来,这个太守让陈霸先去参军,教会他许多东西,陈霸先也没让他失望,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很快就升职了。

之后这名太守逝世,陈霸先则多次平乱叛军,立了很多战功,梁武帝封他为镇远将军,之后陈霸先一路高歌猛进,出了风头,也树了敌人,因为能力太出众,个性又太张扬,很多人想要除掉他。

而陈霸先想要当上皇帝,需要经历太多东西,比如北讨侯景,诛灭叛将,南定萧勃,挫败王琳,最后,萧方智禅位给陈霸先,他才终于当上了皇帝,这一路太辛苦,他也懒得再想国号,直接用了自己的姓,国号陈,他就是陈武帝。

确实是挺随意就决定了,这样的皇帝太少见,不过,陈霸先在第二年还是派人杀了萧方智父子,也是没想到。

但陈霸先可能和皇帝本就缘分浅,整个过程相当不容易,即便坐上了皇位,还是有人要找事,就在他当皇帝的第二年,王琳又拥立萧庄为帝,就是不让陈霸先好过,虽然最终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心里却有些膈应。

到了第三年,陈霸先就因为病重去世了,总共就当了三年的皇帝,却劳累了一辈子,在去世后也不得安宁,他之前得罪了太多人,其中王僧辩最不喜欢他。

在陈霸先下葬后,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就带人掘了陈霸先的坟墓,还破棺焚尸,把他的骨灰倒在了池塘里,让人喝掉,实在是惨。

陈霸先的一生是很牛的,经历也足够丰富,但就是下场太惨了,只当了三年的皇帝,死后还被人报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姓为国号的朝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