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山水那么美?

春天去一趟汉中,对最美油菜花海便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义。


汉中,地处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一条汉水横贯全境,形成了雨量充沛、气候温润的汉中盆地,也促成了一方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更有着“西北的小江南”的美誉。


虽说汉中在行政区域上属于西北,实际在地理区域上属于西南。这里高山、丘陵、湖泊、川坝随处可见,地形复杂,是实打实的鱼米之乡,这里农作物以油菜和水稻为主,所以每年春天就有了百万亩油菜花和春天交织相汇。也形成了汉中最迷人的春天。


或许大多人对于汉中的认识还要从一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说起,2009年,人民网开展了“中国最美丽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汉中在全国参评的近百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以最高的票数一举夺得“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称号。


自此,从2010年开始,每年3到5月,汉中全市都会 油菜花节,主会场由各县区轮流。2020年汉中油菜花节从3月1日开始油菜花节系列活动将陆续启动,3月13日在西乡主会场举办启动仪式。这也不失为汉中油菜花海一张靓丽的名片。


汉中,明明那么美,却偏偏那么低调

每到春天三月时,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汉中100余万亩的油菜花争先恐后地绽放,放眼望去,金灿灿的一片把整个汉中装点的如世外桃源一般,那金黄的油菜花与天汉大地的山川、河流、湖泊、村落相互映衬,俨然是一幅油画图。


汉中的三月,才是真正的江南水乡,在漫山遍野的金黄色中,掩映着白墙红瓦的村舍建筑,晨起,朝阳映照着油菜花的露珠,与山色相融;傍晚,日落时分夕阳伴随着袅袅炊烟,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我最喜欢在傍晚的时刻,迎着温柔的晚风,踏着夕阳,踏走在乡间田坎的小道上,赏蜜蜂在花丛飞舞,细嗅油菜花香,一步一步……看着日落的夕阳,回忆小时在油菜花田嬉闹的时光,瞬间让人感觉到小时的快乐时光。


不知是油菜花装点了小镇还是小镇点缀了油菜花,汉中的油菜花田总是围绕着乡镇的四周,步入其中,无论在走哪里,都能感受到阵阵花香,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忘却时光。


到汉中一定要去乡间的油菜花小道上走一走,只有你去了,才会体会到那种油菜花带来的温馨时光。


作为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汉中的油菜花遍布全市各县,没有一处是多余的,也没有一处是可缺的,金灿灿的油菜花里翩翩彩蝶和蜜蜂飞舞于花间, 构成了汉中盆地上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春天,来陕西,如果没有去汉中看油菜花,那等于白去。原汁原味天汉美景,极具田园风情的油菜花海,让每一位来汉中赏油菜花的小伙伴都留连忘返。


朵朵油菜花绽放,陆续拉开金黄色的春天序幕,汉中的油菜花有多美,只有你去了才会懂得,那种美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汉中的油菜花海,明明那么美,却偏偏那么低调。


汉中,一个多山多水的城市,山水成为油菜花海最好的陪衬。即使在雨天烟雾弥漫的日子里,雨滴穿梭在油菜花田里,也让油菜花显得格外娇艳动人,似一幅烟雨江南画卷。


一种美丽,一种春天,汉中的春天,从来都少不了油菜花芬芳点缀。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汉中的春天潜藏着最美的风景,村庄与自然巧妙结合,山水为油菜花为装饰,如诗画一般,意境神美,这便是汉中的春天。


天汉之美,共赴春天浪漫之约。汉中客运枢纽站自2021年3月13日起,开行汉中至西乡油菜花主会场旅游专线。喜欢赏油菜花的小伙伴切记抓紧时间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绝美山水“飞”出绝唱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创作与张家界的故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1日讯 据湖南日报消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当最后一个方阵“祖国万岁”从天安门城楼前通过时,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全场一片欢腾,人人无比自豪。

  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的《我和我的祖国》,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30多年传唱不衰。今年新中国70华诞,这首歌更是唱遍大江南北。

  鲜为人知的是,这首经典绝唱的歌词创作灵感来自于拥有绝美山水的张家界。这首歌如何与张家界结缘?张家界如何激发歌词作者的创作灵感?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探寻。

  一定要创作出一首歌,展现这个勃勃生机的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都是一片繁荣景象,文艺界优秀作品也层出不穷,更多文艺界人士摩拳擦掌,期待创作出时代绝响。

  “一定要创作出一首歌,展现这个勃勃生机的时代。”1984年初,一场普通的会面在北京劲松的一栋旧楼里进行,会面者是两个年过半百的大连人——张藜和秦咏诚,一个词作家、一个作曲家,他们是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的校友。

  早在聚会前,张藜就被秦咏诚创作的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打动,觉得这首曲子很能展现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但这个曲子是一首器乐曲,不太适合填词传唱,张藜希望对方在旋律上“改一改”,秦咏诚欣然同意。

  不到20分钟,秦咏诚的曲子改好了,现场唱了两遍,并把纸本交由张藜保存,张藜顺手揣进兜里。

  这一揣就是大半年。并不是张藜不重视,而是太重视。他决心写下一首扣人心弦的歌词,配上这动人的旋律。

  “揣着曲子,走到哪儿都琢磨。”张藜的夫人杨阜兰回忆,从安徽到福建,从黄山到鼓浪屿,曲子烂熟于心了,可词仍然没写出来。

  “到张家界去。”1984年中秋节前夕,中国音协一则采风通知,让张藜异常兴奋。他预感,绝版的张家界风光,或许能够让自己找到灵感。

  张藜的预感是有原因的。当年的张家界,在吴冠中、黄永玉、陈复礼三位大师推动下,已经闻名天下。翻开1980年元旦出版的《湖南日报》,吴冠中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一文中,作了这样的描述:“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

  黄永玉在画作《二千八百柱》题跋上写道:“吾乡有无名之山曰张家界……贤者游斯山,无不叹是山之奇绝,诡秘。”

  陈复礼则在香港《中国旅游》杂志上以10多个版面的篇幅,刊发张家界图文报道。文章最后附诗:“一生好入名山游,青岩奇观入镜头。三山五岳堪比美,华夏风光第一流。”

  揣着秦咏诚的曲子,张藜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张家界。

  沉醉张家界山水,灵感突发,歌词一气呵成

  1984年农历八月十四晚上,张藜入住位于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南门口的天门山招待所。

  第二天是中秋节,清晨,张藜推开房间窗户,一缕阳光洒进来,远方天门山巍峨耸立,山间云雾缭绕,脚下澧水潺潺,恰似海浪拍岸,河岸边农居炊烟袅袅。

  “这就是一首绝美的歌!”经常被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所感染的张藜,从没有这样极度兴奋过,他赶紧找来纸笔,面对着绝美风景,提笔写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13个字的开头,像一把钥匙,开启了灵感之源。随后,全词一气呵成。就像半年前秦咏诚修改曲谱一样,此次作词,张藜也只用了不到20分钟。

  走遍大江南北都没找到感觉的张藜,终于在张家界把已经折皱了的曲谱纸本细心抹平,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歌词填了上去。

  “老头回来跟我说,哎呀,张家界那个地方太好了,一看到那么美的景色,万种情绪霎时涌上心头,又想到故乡、母亲、祖国,歌词自然就出来了。”杨阜兰说,歌词开头很重要,张藜之所以一直没写出词来,就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开头。在看到张家界美景的一刹那,他想到自己走过的路,尽管曲曲折折,但始终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歌词也就水到渠成,奔涌而出。

  时任大庸县文化馆副馆长的楚德新,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陪在张藜左右。至今,他清晰记得张藜作词完毕后兴奋的样子。

  当晚,张藜在当地组织的中秋联谊会上,第一次朗诵了这首词。词一出口,他的眼圈就红了。

  杨阜兰回忆,张藜到过很多地方,但在张家界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别样的感觉让张藜创作时充满了激情。

  许多年后的一天,张藜夫妇在一起等车。张藜对杨阜兰说:“阜兰,你听,连风都在笑,他们都笑出了声,是在欢迎我。”杨阜兰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风笑出了声,张藜说:“我写了这首歌,感觉不管到哪里,风都会笑着欢迎我。”

  “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爱,促成了他写出这首歌。”杨阜兰说,这不仅仅是张藜的歌,也不仅仅是张家界的歌,而是属于人民属于祖国的歌。

  从李谷一到王菲,张藜的情怀影响几代人

  “歌曲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生活的无比热爱。”《我和我的祖国》创作成型后,张藜和秦咏诚找到李谷一,请她来演唱。李谷一被这首歌的深情所感动,在李谷一传唱下,《我和我的祖国》唱遍大江南北。

  李谷一说,这首歌诞生在张家界,足以证明锦绣潇湘的山水人文之美,“为我们湖南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而自豪。”

  今年国庆节期间,同名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一上映,迅速火遍全国。王菲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有专业人士这样评价,李谷一版本,表达的是对祖国毫无保留的热爱,这是一个个体,对于集体的无比尊崇,是庄重的;王菲版本,是在强大祖国的护佑之下,对自我幸福生活的满足,对未来充满信心,是轻盈的。

  时年24岁、在张家界敦谊小学任音乐教师的黄新国,是《我和我的祖国》最早的演唱者。35年前,张藜在张家界完成歌词创作后,迫不及待想找人试唱,于是便找到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黄新国。

  “试唱得还不错,张老拍着肩膀表扬我。”黄新国记得,自己当时紧张得发抖的手中,紧握着4张老式信笺纸,上面手写的歌词与曲谱工工整整。正是当年张藜在他肩膀上那一拍,让他毕生都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他一次次把歌词抄写到黑板上,给一届届学生教唱。

  记者站在当年张藜推开窗户见山水的地方,35年过去了,这里的风景依旧美丽如画。但当年的小山城,已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歌词里那一道“辙”,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飞机、列车和高速公路。

  “填词突破了空间、地域限制,在美学、情怀上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充满了对祖国赤诚的爱。”《人民音乐》杂志社主编、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如是评价《我和我的祖国》。

  张藜,辽宁大连人,国家一级编导,曾任《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是我国词坛三位“元老”之一。他的词作构思独特,新颖而富有生活气息,开创了一代词风。

  张藜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久别的人》《山不转水转》等,深受大家喜爱,在各地广为传唱。

}

长江那么美,你要去看看

——来自长江经济带的观察与思考之八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坝,众多游客在参观。 黎明 摄

5月31日,江苏省南京市滨江风光带一隅。 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2014年7月18日,重庆市两江新区鱼嘴、双溪交通枢纽代家山段,渝怀高铁横贯鱼嘴工业园区。 (资料图片) 熊伟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曾楚禹 秦慧英 孙振华

长江,从青藏高原向东蜿蜒万里,穿山越水,雕琢出无数绮丽风光。

长江,几千年前始祖先民就在此生息繁衍,广袤连绵的大江两岸,繁华城池承载着厚重历史。

长江,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串起美不胜收的风景画廊。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联手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同样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课题。

山水长卷,水墨长江,好一个风景画廊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长江流域特色各异的绝佳风景。

上游,从青藏高原源头到湖北宜昌,长江狂野的水流带着初生的莽撞,劈开高山一路浩荡东去,“深山”、“峡谷”成了长江上游旅游主题词,其中最有名的非三峡莫属。

今天的三峡,已褪去凶猛咆哮,取而代之的是“高峡出平湖”的人间奇迹。每年,到三峡看坝赏景的游客都在170万人次左右。

“四川好玩,重庆好耍,贵州好爽。”“驴友”如此点赞。

四川好玩。爬山,青城山、峨眉山、西岭雪山……山山有名;看水,九寨沟高山湖泊,任何词语形容其美景都难免苍白。

依山而立的“山城”,云轻雾重的“雾都”,还有那火辣辣的美女、麻烫烫的火锅,重庆好耍,名不虚传。

贵阳夏天平均气温28摄氏度,难得的避暑胜地。不妨去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黔东南州走一趟,去都柳江畔划船、西江苗寨赏月,去从江领略加榜梯田、尝尝苗家酸汤鱼,贵州活色生香,怎一个“爽”字了得。

长江上游旅游,自然不能不去云南。

玉龙雪山、金沙江大拐弯、虎跳峡,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仅凭一串响亮的名字,“彩云之南”的意境,就令人欲罢不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从宜昌到江西湖口,进入长江中游,江面瀚漫开阔,江水宁静安详。

从古城荆州到武汉,长江又名荆江。荆江两岸,一面是洞庭湖八百里浩荡,一面是江汉平原辽阔。湖泊湿地、飞禽走兽、蛙鼓稻香、渔歌帆影……湖区胜景美不胜收。

在长江中游行走,除上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登高望远,神农架、张家界、庐山是不能省略的。尤其长江之畔的庐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无异于人间仙境。李白有诗赞曰:“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从江西湖口往东,为长江下游,也进入了如花似玉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提起江南,杏花、春雨、油纸伞,粉墙、黛瓦、石拱桥,无疑是令人心旌摇曳的经典画面。

这里有绍兴河湾荡漾的乌篷船、姑苏小巷飘香的茉莉花,这里有太湖鼋头渚的桃红柳绿、秦淮河上浮动的桨声灯影、扬州二十四桥的夜色明月,这里有烟柳画桥的西子湖、流光溢彩的上海外滩……这里的每一个场景,足以令人品味无穷、流连忘返。

“景点大家有,看你如何吼”,旅游产品营销各显其能

6月13日,湖北宜昌,朝天吼漂流景区,1000多名漂流爱好者在青山绿水间划桨起漂,第五届宜昌国际漂流大赛拉开序幕。

“可别小看这样的赛事,1000人参赛的背后,能产生上10万游客慕名前来的拉动效应。”景区负责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去年,朝天吼漂流景区接待游客17万余人次,连续多年稳坐湖北漂流“头把交椅”,“漂流跟我走,爽就朝天吼”,成为全国响当当的漂流品牌。

广场舞,舞起来!2013年,宜昌成功举行“爱上宜昌·舞动三峡”广场舞大赛,全国各地2000多支队伍、4万余人报名参赛。从现场观赛到参与比赛的人数,超过100万人次。赛事期间,三峡景区现场接受游客订单近万人。

“作为一个地级城市,拥有4个国家5A级景区、12个4A级景区、12个3A级景区,在全国并不多见,宜昌因此跻身全国旅游一线城市。”宜昌市旅游局副局长李强认为,“景点大家有,看你如何吼”,有了优质旅游资源,还要善于营销。与体育结合、与文化联姻,宜昌凭借三峡旅游这张王牌,旅游业红红火火。去年,4000多万人次游客到宜昌观光赏景、度假休闲,旅游收入达336亿元。

文化与旅游结缘,重庆武隆近年声名鹊起。

2013年,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在武隆取景;2014年,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2》首站选择武隆拍摄。地处重庆偏僻东南角的武隆,突然火了起来。

“武隆借势打响旅游品牌。”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任良生介绍,今年春节过后,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大型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武隆》,在异国舞台大放光彩,武隆旅游也让世界刮目相看。

“从一定意义上说,旅游业是创造出来的,旅游消费也是创造出来的。”旅游战略策划师房晓说。

6月1日,儿童节的夜,记者来到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这个五彩童话王国,成了欢乐的海洋。作为亚洲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为没有多少旅游资源的芜湖带来了无限精彩,也让芜湖成为华东的一颗旅游明珠。

上海,重金打造的迪斯尼乐园明年6月将开园迎客,米老鼠、唐老鸭携手“中国风”与众多适合成人参与的乐园项目,让国内游客翘首以盼。位于浦东的旅游商品迪斯尼旗舰店今年“五一”开业,“粉丝”如潮水般涌来,不得不控制入店人数。

凭借着发达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独具机杼的营销手段,长三角旅游长盛不衰,其中,江苏更是一马当先。据江苏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晓平介绍,2014年,江苏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8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与13%,旅游收入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今年,江苏预计可进账9000亿元;2020年力争达到1.4万亿元。

“长江流域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省份正抓住机遇,纷纷出台利好政策,长江经济带旅游即将迎来大‘井喷’。”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预测。

串珠成链,连点成线,打造长江全域旅游线路

“奔向长江”采访组沿江行走发现,长江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却缺乏一条长江全域专属的旅游线路。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蒋大国说,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富集、人文景观众多,但这些景观如同散落在长江上的珠子,未串珠成链,影响旅游产业整体效应的发挥。

“旅游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型产业,旅游景点必须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这样才会你好我好大家好。”湖南省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欧阳斌说。

但目前长江沿线各省旅游资源整合不够,难以深度开发。

为此,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建议:“应整合长江经济带的旅游资源,在长江沿线开辟精品线路,打造一条特色旅游带。”

可喜的是,打造长江旅游带,让长江旅游风景画廊淌金流银,已引起长江沿线各省市的重视。

近日,上海市旅游局联合重庆、江苏、安徽、湖北省旅游局,在重庆共同举办了长江旅游带联合促销活动。

上海市旅游局市场推广处处长沈超表示,上海将协同重庆等长江流域相关省市,抓住长江经济带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打造旅游城市、精品线路、旅游景区和旅游生态目的地,规划建设长江旅游带。

“上海迪斯尼乐园即将开门迎客,长江流域无疑是其重要的客源地。”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程建新处长介绍,上海迪斯尼开园后,年游客要达到1400万人次,才能产生比较好的效益。其游客主要来自国内。因此,必须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

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好戏连台。

今年,川渝黔3省市旅游部门联合开展跨区域旅游系列营销活动,仅重庆市就针对四川市场投放了75条特色旅游线路产品。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上,长沙、武汉、南昌、合肥4市旅游部门,联合推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年卡。游客凭此卡可全年免费畅游4城市41个风景区。

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华东5个旅游热门城市,不断打破旅游市场地域界限,让游客无障碍旅游,推动旅游业不断升温。

“说到底,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单靠部门、企业来操作,在策划机制、运作策略上恐怕无法适应,需要更高层级的政府合作平台来提供有力支撑。”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说。

吴春梅认为,“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旅游等部门牵头,长江沿线各省参加,编制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规划。”

旅游,在今天的长江沿岸,从未有过这样的热度。

从“龙头”上海,到龙尾“重庆”,沿江各省市发展旅游,各怀壮志雄心,各有奇思妙想。

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朝阳产业,也是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突破口。

天赐长江万里风景画廊,沿江东下,名山大川层出不穷,人文景观灿如星海。

然而记者一路走来,坐拥丰厚旅游资源,长江全域却很难找到一条专属旅游线路;很多景点依然各说各话,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仅仅停留在口头或纸面。

打造长江旅游带,实现旅游业大融合大繁荣,怎么办?

完善沿江交通体系建设,让旅行能够“说走就走”,畅通畅达畅快,“快旅慢游”;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整体合力;

创新模式,与互联网融合,让“智慧旅游”、“一键旅游”遍及景区……

在旅游从未像今天这样广受欢迎,旅游资源配置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的大环境下,唯有握指成拳,利益共享,联合营销,长江风景画廊才能真正光彩夺目,长江旅游才能真正流金淌银。

6月15日以来,湖南日报推出的“奔向长江”大型系列报道引发共鸣,沿江兄弟党报纷纷来电,称赞该组报道开了好头,彰显了党报的担当,展示了主流媒体的推动力。

眼下,沿江开放大潮奔涌。各省市都在积极行动,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各地党报等主流媒体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触摸黄金水道的脉动,共促沿江经济繁荣。

“奔向长江”报道组沿江采访,得到各地党报兄弟媒体的大力支持。大家在交流时希望,沿江主流媒体加强合作,形成报道合力,齐推国家大战略,贡献媒体力量。

大主题 大视野 大策划 大手笔

新华日报编委兼政法部主任 顾雷鸣

湖南日报“奔向长江”系列报道很有影响力,可以用四个“大”来形容:大主题、大视野、大策划、大手笔。

聚焦大主题,围绕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做文章。拥有大视野,面向长江流域多个省市,展现“黄金水道”的经济全景图。拿出大策划,2个报道小组10名记者,分别从“龙头”“龙尾”向中点进发,踏访长江沿线8市。尽显大手笔,整组报道既抓出了长江流域3大节点城市的最大亮点,又有交通航运、城市群、开放开发、沿江产业、文化旅游等5大综合主题报道。通过这组报道,读者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谋划、行动进展、未来发展等方面,有了一个清晰而较为全面的认识。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组报道以问题为导向,有的立足湖南视角,有的放眼全局思考,一一剖析,很有启示性。可以说,这是党报发挥主体地位、进一步做强自身优势的一次成功实践。新华日报正在策划关于“一带一路”的大型报道,湖南日报的经验值得借鉴。今后,兄弟省市党报之间可以加强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更多优秀报道。

湖南与江苏,一个地处长江中游,一个身在长江下游。经济结构有差别,而这些差别正好是两省可以加强合作与互补的地方。两省均是人才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在人才、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空间很广阔。两地在“黄金水道”上的互联互通发挥得还不够。湖南可以进一步利用江苏沿海港口的出口功能,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解放日报经济部主编、主题活动部主任 丁波

湖南日报的“奔向长江”系列报道,立意高远,采访深入,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是关于长江经济带难得的好报道。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战略,相对于目前火热的“一带一路”而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一定程度可以说还处于“开题”阶段。上海处于长江入海口,整合国内外资源,打造全球经济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正在最关键时刻;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转型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奔向长江系列报道之一:上海转化增长动力》,就很客观详实地反应了上海目前的转型创新努力。面对传统产业增幅下降,新兴产业处于培育阶段,开放到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阶段,大都市民生发展面临“瓶颈”,上海在这一关键时刻,必须充分对接长江经济带,与包括湖南在内的内陆省份交流合作,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方向。

湖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无疑是上海产业转移、开放延伸、贸易对接的最重要区域。目前,上海大型企业已经在湖南有诸多投资项目,湖南企业也更多地充分利用上海桥头堡的地位实现进一步提升。有理由相信,在长江经济带战略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沪湘两地的感情将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在加强“开放机制体制创新的交流研究”、“培育创新环境的方式方法”、“产业对接与企业项目转移”、“金融创新与内地实业领域对接”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前景。

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主任 周芳

最近,每天都会满怀期待地阅读学习湖南日报推出的“奔向长江”系列报道。这份期待,缘于湖南、湖北“两湖一家亲”的天然血脉联系,缘于两省党报多年携手并肩的合作基础,也缘于向湖南日报同仁取经、了解长江经济带最新脉动的学习渴求。

走马沪上,放眼川渝,聚焦武汉……湖南日报的同行们沿江踏访,精心采编,呈现出一篇篇鸿篇巨制,给人启迪良多。从已见报的七个整版可以看出,“奔向长江”系列报道,着眼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立足湖南现实省情,跳出湖南写长江,不仅对湖南,而且对湖北以及长江沿线其他省市,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上海、武汉、重庆三篇报道,看似没有写湖南,却篇篇都在讲湖南。向上海学什么?城市圈内各城市如何从竞争到竞合?内陆地区开放如何敢闯敢试?一个个问题,振聋发聩;一个个典型,醍醐灌顶。解剖典型,总结规律,这组报道提供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紧随其后的一系列深度思考,更是长江沿线共同关注、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黄金水道”如何流金淌银?城市群如何抱团发力?内陆如何构筑开放新高地?沿江产业怎样协调发展?设问、探访、思考……一个个智慧的火花,在报道中迸发,纵横捭阖的大视野,气势磅礴的大制作,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提供了真知灼见和舆论支持。奔向长江,就是奔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期待,湖南日报“奔向长江”系列报道继续推出精品力作。我们也期待,长江沿线各党报媒体同仁们共同努力,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壮大贡献媒体力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水画为什么不称为风景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