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大大,公众号可靠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玉友选择手机直播间观看选购和田玉,互联网销售火爆背后各种套路又开始“层出不穷”了,经常有玉友发来一些直播间的玉石希望大叔帮忙品鉴,说实话大部分直播间所展示的玉石色泽是有失真的,和咱们传统鉴定所需求的环境光线都有所差异。不过今天我们不是来聊这个话题,大叔要聊聊更多玉友非常关心的重点:为什么很多直播间卖的玉石看起来这么便宜?

直播算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渠道,并不代表货品上网以后成本就下降了,虽然直播间的出现确实是让整个市场的小型货品流动速度加剧,但从本质上来讲和田玉的价格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一来直播间的“性价比”从何而来?大叔通过走访行业内多家同行,大概了解这些直播间的基本玩法。

高低差的玩法多见于比较普通的中、小直播间,一般情况下这些直播间在流量比较稀少的时段会放一些“漏”,也就是很小个的商品,这些小玉件的进货成本往往就徘徊在百元这个区间,放给玉友们更多目的在于活跃气氛,我们来算一笔账,就算100元/个的成本,咱们放十个也不过才千元成本而已,模拟实际情况,按每个以其一半的价格50元/个来放漏拍卖。三分钟拍卖一单,不停的放漏,仅花费千元也能至少能够坚持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足以吸引不少人进入直播间,再开始放高毛利商品,以小件带大件,吸引更多的玉友关注,这是一种成功的广告策略。

虽然说几乎所有的直播间都声称有平台质保或者包退换承诺,其实个中玄机大叔早就向各位玉友普及过,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罢了。和田玉直播间几乎不会直接售卖透闪石成分以外的仿货,因为金丝玉等仿品成本比较低廉,完全可以做专业的低价直播间,根本没有必要去直接售假。加上现在的直播间商家大多都交有保证金,假如混杂有机玻璃等完全的工业仿冒品,对商家来说也存在巨大的售后风险。所以直播商家是不可能直接放纯假货在直播间里的。

更好的玩法是售卖仿籽,这类直播间多见于河南以及苏州地区的部分直播间,作为加工地那里的仿籽技术更加先进,以和玉大叔了解到的情况,有部分直播间是专注销售仿籽几乎没有一件真货。这类直播间的判断方法很简单——漂亮的过头了,展示玉件往往非常白净,多带金黄皮,一家正常的直播间应该是有多个玉种综合售卖,不停的出售红、黄皮甚至红皮纯白肉的料子是不现实的,细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端倪。

相比上面的几种情况,传统收取代购费(一般是买、卖方各收10%或者卖方收5%)的直播间要更加可信一些,这些直播间往往赚取的是代购费用,主播为了减少退货也会把把关,然而背后也是暗藏玄机——代购行直播间有几个头部流量的大主播,最近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不但要求收取双向的代购费,同时还会要求前来送货上播的玉商准备“放漏商品”,玉商们为了平衡成本,不可能把太好的货品拿出来放漏,也就是说代购直播间虽然假货的几率要小一些,可惜货品的质量会明显下降,也算是一把“双刃剑”。

总体而言,和田玉并没有逃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基础商业理论,即便在那些非常红火,疯狂打Call的大直播间也不见得都是真货,希望玉友们能摒弃捡漏心理,理性消费。正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这句话在和田玉行业也是通行的。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几十元的运动鞋、几元的微波炉、几毛几分的零食、化妆品,甚至还有0元购,不是山寨货,都是响当当的大牌!近段时间,各大社交网站、App上出现了一大批以超低折扣商品为卖点的等。这些真如他们所宣称的那么神奇吗?

刘道伟 作 新华社资料图

  各种“捡漏群”新涌现

  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在各大社交网站、App上出现了一大批以超低折扣商品为卖点的“捡漏群”“羊毛群”等,群主、主播们无不宣称在群里能买到巨大优惠的名牌产品,比如几十元的运动鞋、几元的微波炉、几毛几分的零食、化妆品,甚至还有0元购物机会。宁夏银川市民孙朋说:“类似内容看多了,还真蛮动心的。”

  打开某知名问答论坛,在产品推荐等类似问题下,可以看到不少“捡漏群”“羊毛群”的回答,这些回答呈现模板化倾向。开头或亮明自己收入不高,通过捡漏买到优质产品,或斥责其他“垃圾”群;文章中会插入多张付款图片作为背书,末尾则会通过问答形式解答诸如群内为何禁言等问题。

  短视频平台上也有类似推介。“进来的兄弟们可以看我的付款截图啊,你看点进去就是旗舰店,不是假冒产品,想学的扣6,人数够了我就教学”……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上,类似直播并不罕见,当人数达到一定热度后,主播们会神秘兮兮地放出二维码截图,“只有5秒,手慢无”。

  一些人还被同事、朋友拉进类似“优惠群”里。“工作中认识的一个朋友将我们拉到一个群里,里面每天都会推荐某知名电商平台的产品。”北京市民周鼎说。

  通过多种方式,记者先后跟进了10余个类似“优惠组织”,发现这些群一般呈现两大类形式,一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交软件群,如QQ群、微信群,群里每天会发布多个优惠信息,有些还可以让群主帮助找心仪的优惠产品;另一种则是公众号、企业号或个人好友,通过搜索或互动查找优惠产品。

  记者潜伏多个群近两周发现,这些群推介的多是高折扣不知名产品和折扣不高的品牌产品,尚未买到0元购和巨额优惠名牌产品,而对于手机充值卡等“硬通货”,记者咨询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优惠表示类似事物让互联网购物越来越复杂,期盼少买一些小物件时能帮上忙”“有优惠,但都不高”“开始还兴冲冲每天刷,现在没动力了”……孙朋等数十名受访者同样表示很少见到巨额优惠套路,多一些真诚。

  “这些近年来下沉都是营销返利,即顾客购买了使用优惠券的商品后,发送优惠券者--群主可以获得佣金。”某电商平台营销经理赵学兵说,这是近段时间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商家主打口碑传播、市场下沉,将营销经费让利给个人,但也不排除先涨价再打折等“假优惠”。

  “在相关营销返利平台上,每个人都能找到优惠券,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拉个群、创建个公众号,其实就是全民带货。”在赵学兵指引下,记者注册了某知名电商平台返利账号,进入返利营销页面后,顶部有搜索栏可以搜索商品,推介商品下都标注着优惠金额和返利数目,点击商品图片上的“立即推广”按钮后,就会生成推广链接。

  网名为“橙子”、挖掘更多用户资源已成为互联网零售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应运而生的群主说,他们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多个返利平台寻找合适商品,同时研究平台优惠规则,“很多人没时间也不愿意研究这些,我们就挣个辛苦钱。你们得实惠,我们挣佣金,大家双赢。”

  券群其实就相当于短视频主播带货,带货质量肯定有好有坏,顾客是享受便捷优惠还是被宰,关键还要自己甄别。第三方软件也应加强监管,避免有些人借此搞欺诈。”赵学兵等业内人士认为,类似优惠券群只是一种销售形式,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据新华社

  也有人认为优惠券群等“全民带货”销售形式应适度。互联网招聘平台工作人员庄盛说:“近年来很多大学生简历会出现类似互联网实习、工作经历。门槛低的‘全民带货’一方面确实提供了就业机会,但也要警惕让年轻人产生赚快钱和远离实体业的想法。”

  “大数据杀熟、价格歧视、越来越复杂的玩法……现在互联网购物真是套路满满,让网络购物从使人愉悦变成身心俱疲。”周鼎等消费者则对类似优惠券群不太满意,认为这是近年来互联网零售越来越套路的又一表现,期盼电商平台及相关部门能多一些真诚。“优惠有一说一,不要弄一些玄乎的概率抽奖或绕来绕去。”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众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