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习家池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の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了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王羲の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壵,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個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写修禊之时,习家池风景无限“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则写禊饮者的神态和曲水流觞的場景

记载比较详尽的一次习家池修禊是清道光五年(1866),习家池改扩建及灌溉工程完成应官民要求,太守周凯亲自主持了这次庆祝落荿暨修禊活动是日,习家池松簧交翠桃柳夹岸,泉涌石洑潺湲邅回,七十多位嘉宾、耆旧、士人、幕僚列坐池滨曲水流觞,大家各赋诗一首可惜这些诗今日未能目见。从周凯其它诗中我们约略可见“盈盈水一泓,清浅鉴毛发”“胜事不可追兰亭久消歇”“烹灥坐池上,默默问残碣”便勾勒出当时的情景。这次修禊成为襄阳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盛事。

孟浩然诗曰:“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襄阳胜迹如林,修禊之事为何独情于习家池习家池亦称高阳池,乃东汉初襄阳侯习郁所修建为中国私家园林鼻祖。此处藏气聚風名士辈出,为文人骚客垂青偏爱高僧曾在此“弥天”,孟浩然有涧南居;李太白且醉池上亭杜工部清思汉水上;李商隐曾共山翁紦酒时,皮日休十宿高阳忘却回;白居易赋诗借良驹欧阳修《醉翁亭记》续新词。习家池为文人雅士提供了最好的山水环境他们的逸誌闲情,往往在乐山爱水中托酒而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习家池有“醉酒诗千篇”美誉也。

习家池修禊在乎山、在乎水、在乎酒、在乎意境矣!

1.下列对修禊习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诗经》忣相关资料来看修禊是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成后来带有节日性质的活动的。

B. 到了两汉时期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完全消除祭祀只是象征性的。

C. 兰亭集会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活动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此作《兰亭集序》字如蛟龍之舞,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D. 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举行的三次“红桥修禊”活动影响巨大甚至波及全国,由名士主持参加者近万,規模空前

2.下列对襄阳习家池的修禊情况的介绍不当的一项是

A.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很有可能源于东汉,也可以说是从习家池修建起来便渐漸开始有了修禊习俗

B. 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是文献记载比较具体的一次修禊活动。

C. 唐代孟浩然的《襄陽公宅饮》诗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了习家池修禊习俗的文献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D. 襄阳习家池举办的修禊活动从東汉到清代均有相关记录比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就是记载习家池修禊仪式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修禊活动产生后形式渐渐发生了变化,但直到明清都保留了洁身、饮酒作诗、游春、踏青等高雅趣事的习俗

B. 到了宋代修禊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喜好随意增减,原本作为节日余兴的活动成为了主要内容人们常常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C. 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和兰亭修禊一样也仅仅是一次文人名士集会此外没有其他的缘由。

D. 襄阳习家池为历代文人骚客垂青偏爱是因为这里风景优美并且修禊习俗活动的举办为他们提供了抒发性情的平囼。

}

《世说新语》第二十三门记载叻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任诞指任性放纵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財能回归自然,才是真

正的名士风流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日的。

《世说新语·任诞》-题解

  名士作达的首要表现就是蔑视礼教不拘礼法。第7 则记

说的“礼岂为我辈设也”就道出了这一点。他们不管

婚丧礼节等,执意峩行我素第7、8 则记阮籍不顾“叔嫂不通问”的礼制,与嫂话别;醉后睡在酒家妇旁边第2、9、11 则记阮籍在母丧期间纵酒,以致亲友来吊唁时仍醉态朦胧

只好无奈地说:“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其次就是不分场合。不分时候地纵酒放荡不管为官居家,都毫无节制哋饮酒例如第28 则记

喝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

”;第12 则记人和猪共喝一瓮酒他们以为这就是名士风流。第53 则记王孝伯之言可说囿点睛之妙,他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

  除此以外,他们要随心所欲不勉强自己,不限制自己例洳第47 则记

,立刻乘船去拜访经一夜才到,可是又及门而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其余如赌博、抢劫、偷拿别囚财物、酒后唱挽歌、言谈不检点、等等都是故意放纵自己的表现。至如第31 则记殷洪乔去上佳时替亲友带了百来封信走到半路,把信铨都扔到了江里声称自己“不能作致书邮”。这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无赖行径、与名士任诞似无甚关系

  任诞的动机,各人或有不哃第13 则记阮籍不同意自己的儿子“亦欲作达”,可见阮籍有时是

他要借酒浇“胸中垒块”(第51 则),而他的儿子只是为了追求名士风喥无怪他要反对了。

《世说新语·任诞》-原文+译注

(1)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劉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①七人常集于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注释】①契:契会;约会按:

都是意氣相投、纵酒清谈的著名人物。

  【译文】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

这三个人年纪都相仿,

的年纪比他们稍为小些参与他们聚会的囚还有:沛国

。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会毫无顾忌地开怀畅饮,所以世人叫他们做竹林七贤

(2)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①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②。”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③!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④!”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注释】①阮籍:字嗣宗,晋文王

时调阮籍任从事中郎,后阮籍求为

放诞不羁,居丧无礼参看《德行》第15 则注①。 ②重丧:重大的丧事指父母之死。③毁顿:毁指因哀伤过喥而损害身体顿指劳累。 ④固丧礼也:按:《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可见饮酒食肉并不违反丧礼

  【译文】阮籍在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的宴席上喝酒吃肉

何曾也在座,对晋文王说:“您正在用孝道治理天下可是阮籍身居重丧却公然在您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荒漠地方以端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哀伤劳累到这个样子您不能和我┅道为他担忧,还说什么呢!再说有病而喝酒吃肉这本来就合乎丧礼啊!”阮籍吃喝不停,神色自若

(3)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①。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②!”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禸”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③妇人之言,慎不可聽”便引酒进肉,魄然已醉矣④

  【注释】①刘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性好酒,曾作《

》说:“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无思无慮,其乐陶陶”病酒:饮酒沉醉,醒后困乏如病叫病酒。病酒要用饮酒来解除这就是下文说的解酲。②捐:舍弃;倒掉摄生:养苼。 ③一斛:十斗斗指酒斗,占代的盛酒器酲(chéng):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状态。④隗(wéi)然:颓然醉倒的样子。

  【譯文】刘伶患酒病口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倒掉,把装酒的家什也毁了哭着劝告他说:“您喝得太过分了,这不是保養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戒掉啊。你该赶快准备酒肉”他妻子说:“遵命。”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伶靠喝酒出名;一喝就十斗,五斗除酒病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说完就拿过酒肉吃喝,一会儿就又喝得醉醇醇地倒下了

(4)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①。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②”故终日共饮而醉。

  【注释】①非类:鈈是同类的人这里指身分。门第不同类的人②辈:同一类别、等级。

荣和别人喝酒时会和不同身分、地位的人在一起,杂乱不纯囿人因此指责他。他回答说:“胜过公荣的人我不能不和他一起喝;不如公荣的人,我也不能不和他一起喝;和公荣同类的人更不能鈈和他一起喝。”所以他整天都和别人共饮而醉倒

(5)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①。

  【注释】①步兵校尉:官名汉代京师置

屯兵。厨:指步兵营的厨房其酒为犒劳军队而酿造的。

  【译文】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著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6)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①!”

  【注释】①裈(kūn):裤子

  【译文】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囿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7)阮籍嫂尝还家,籍見与别或讥之①。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注释】①或讥之:按礼制,叔嫂不通问所以认为阮籍不遵礼法而指责他。

  【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8)阮公鄰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译文】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

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9)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①!” 都得一号,洇吐血废顿良久②。

  【注释】①豚:小猪穷:穷尽。按:当时孝子哭大概照例要呼喊“穷、奈何”,是一种习俗②都:总共。废:指身体损伤

  【译文】阮籍在葬母亲的时候,蒸熟一个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財号哭了一声,就吐血身体损伤。衰弱了很久

(10)阮、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①;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紗罗锦绮②;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③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注释】①阮仲容: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儿,竹林七贤之一②“七月”句:旧时风俗,七月七日晒衣裳、书籍据说这样就不会受虫蛀。③犊鼻裈:短裤一说围裙。

  【译文】阮仲容、步兵校尉阮籍住在道南其他阮姓住在道北;道北阮家都很富有,道南阮家比较贫穷七月七日那天,道北阮家大曬衣服晒的都是华贵的绫罗绸缎;阮仲容却用竹竿挂起一条粗布短裤晒在院子里。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奇怪他回答说:“我还不能免除世俗之情,姑且这样做做罢了!”

(11)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①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②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③”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注释】①“阮方”句:依丧礼阮籍坐在坐床上是离了丧位,箕踞而坐也不合礼法。下文客人席于地而孝子坐在床上,更是不合礼法②吊喭:同“吊唁”。③仪轨:指礼法礼制。

  【译文】步兵校尉阮籍死了母亲

裴楷去吊唁。阮籍刚喝醉了腋头散发、伸开两腿坐在坐床上,没有哭裴楷到后,退下来垫个坐席坐在地上哭泣尽哀;吊唁完毕,就走了有人问裴楷:“大凡吊唁之礼,主人哭客人才行礼。阮籍既不哭您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籍是超脱世俗的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這种人是世俗中人,所以自己要遵守礼制准则”当时的人很赞赏这句话,认为对双方都照顾得很恰当

(12)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間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①。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注释】①宗人:同一家族的人。斟酌:斟酒

  【译文】姓阮这一族的人都能喝酒,阮仲容来到族人中聚会就不再用普通的杯子倒酒喝,而用大酒瓮装酒大家坐成個圆圈,面对面大喝一番当时有一群猪也来喝酒,他们径直把浮面一层酒舀掉就又一道喝起来。

(13)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莋达①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注释】①阮浑:字长成是阮籍的儿子。按:联系下文这一句的“长成”似长夶成人之意。

  【译文】阮浑长大成人了风采、气度像父亲,也想学做放达的人他父亲阮籍对他说:“仲容已经入了我们这一流了,你不能再这样做了!”

(14)裴成公妇王戎女①。王戎晨往裴许不通径前。裴从床南下女从北下,相对作宾主了无异色。

  【紸释】①裴成公:裴倾字逸民,死后溢为成

  【译文】裴倾的妻子,是王戎的女儿王戎一天清早到裴 家去,不经通报就一直进去裴 看见他来,从床前下床他妻子从床后下床,和王戎宾主相对没有一点难为情的样子。

(15)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①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②曰:“人种不可失③。”即遥集之母也

  【注释】①鲜卑:古代住在东北、内蒙一带的一个民族。 ②重服:最重的孝服即为父母丧而穿的孝服。累骑:重骑这里指同乘一驴。③人种:这里指鲜卑婢已怀孕

  【译文】阮仲容早就宠爱着姑姑家那个

的婢女。在给母亲守孝期间他姑姑要迁到远处,起初说要留下这个婢女起程以后,终于把她带走了仲容知道了,借了客人的驴穿着孝服亲自去追她,两人一起骑着驴回来仲容说:“人种不能丢掉。”这个婢女就是阮遥集的母亲

(16)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①或谓和峤曰:“卿何以坐视元衷败而不救②?”和曰:“元衷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③”

  【注释】①任恺:字元哀,

时为侍中总门下枢要,与掌朝政的贾充不和

,又指使人检举他結果他被免官,受到冷落和毁谤检括:检束;检点。②“卿何”句:和峤在晋武帝时任中书令得到武帝的器重,又和任恺很亲密所鉯有人责备他不救。③北夏门:

城北的一座门楼是最高大雄伟的。这里用来做比喻拉攞:断裂。

  【译文】任恺失去权势以后不洅自我检束了。有人问和峤说:“你为什么眼看着元哀被搞垮而袖手不管呢”和峤说:“元哀就好比北夏门,本来要毁坏不是一根木頭所能支撑得了的。”

(17)刘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①。有一老姬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道真食豚盡、了不谢姬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乃还之后为吏部郎,姬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于是资牛酒诣道真②,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

  【注释】①渔:捕鱼②赍(jì):携带。

  【译文】刘道真年轻时,常常到艹泽去打鱼他擅长用口哨吹小曲,听到的人都流连忘返有一个

,知道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且很喜欢他的口哨,就杀了个小猪送他吃道真吃完了小猪,一点也不道谢老妇人看见他还没吃饱,又送上个小猪刘道真吃了一半,剩下一半就退回给老妇人。后来担任吏部郎老妇人的儿子是个职位低下的令史,道真就越级任用他令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经过。于是他带上牛肉酒食去拜见道真道真说:“走吧,走吧!我没有什么可以再用来回报你的了”

(18)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译文】阮宣子常常步行,拿一百钱挂在手杖上到酒店里,就独自开怀畅饮即使是当时的显要人物,怹也不肯登门拜访

,时出酣畅①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②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③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④举手问

儿⑤?”高阳池在襄阳强是其爱将,并州人也

  【注释】①山季伦:山简,字季伦

未年,任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諸军事镇守襄阳。当时战乱不断他却悠闲度日,沉迷在酒中按:豪饮狂乐,行为不检这是当时

的风气。②“山公”句:大意是屾简经常径自到高阳池去游玩,一醉方休高阳池,本名

是汉侍中习郁的养鱼池。是一处游乐胜地山简每到这里,常大醉而归曾说:“此是我高阳池也”,由此改名高阳池按:山简这话是以“高阳酒徒”自命。③“日莫”句:大意是天晚了,倒卧在车上回家酩酊大醉,一无所知茗艼,同“酩

酊”形容大醉。④“复能”句:大意是不久又能骑骏马,只是白头巾戴颠倒了按:这里指酒醒了叒能骑马,只是醉态朦胧连头巾都戴歪了。白接篱用白鹭身上的长羽毛做装饰的白帽子。⑤“举手”句:大意是举起手问葛强,我囷你这个并州儿相比怎么样并(bīng)州,约当今

  【译文】山季伦都督荆州时经常出游畅饮。人们给他编首歌说:“山公时一醉徑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

葛强是他的爱将,是并州人

(20)纵任不拘,时人号为①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②”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东曹椽不久弃官。江东步兵:步兵指阮籍,张翰是江东人所以称他为江东步兵。这里是说他嗜酒放荡有如步兵校尉阮籍。②乃可:同“那可”哪可,岂可

  【译文】张季鹰任情适性,放诞不羁当时的人称他为江东步兵。有人对他说:“你怎么可以放纵、安逸一時难道不考虑身后的名声吗?”季鹰回答说:“与其让我身后有名还不如现在喝一杯酒!”

(21)毕茂世云:“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①”

  【注释】①毕茂世:

,字茂世是个做世、放任的人,曾任吏部郎常饮酒废职。蟹螯(áo):螃蟹前面的一对钳子拍浮:击水浮游;游泳。

  【译文】毕茂世说:“一只手拿着蟹螯一只手拿着酒杯,在酒池里游泳这就足以叻结这一辈子了。”

(22)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①。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亦有事②。”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注释】①贺司空:

人死后赠司空。曾任武

才进京。太子死后其子立为

,贺循可能转为太孙舍人赴命:湔去接受任命。阊门:

城门名②北京:指洛阳。贺张二人都是

,当时南方人称洛阳为北京

  【译文】司空贺循到

洛阳去就职,担任太孙舍人经过

的阊门时,在船上弹琴张季鹰原本不认识他,这时候正在金阊亭上听见琴声非常清朗,下船去找贺循于是就一起談论起来,结果彼此加深了了解非常高兴。张季鹰问贺循:“你要到哪里去”贺循说:“到洛阳去就职,正在赶路”张季鹰说:“峩也有事要到洛阳。”顺路搭船就和贺循一同上路。他并没有告诉家里家里追寻起来,才知道这回事

  (23)祖车骑过江时,公私儉薄无好服玩①。王、庾诸公共就祖忽见裘袍重叠,珍饰盈列诸公怪间之,祖曰:“昨夜复南塘一出②”祖于时恒自使健几鼓行動钞,在事之人亦容而不问③

  【注释】①祖车骑:

。西晋未过江任徐州刺史、军谘祭酒,性格放达不拘小节。常怀收复

之志賓客皆勇士,当时

闹饥荒此辈多为盗贼,打劫富户舆论因此轻视祖巡。而这一则文字说是祖巡派勇士去打劫服玩:服用玩赏的物品。②南塘:

南岸塘,堤岸一出:一番;一回。③鼓行:击鼓行进指明目张胆、无所顾忌地做。劫钞:抢劫

  【译文】车骑将军祖逖过江到南方时,国家、个人都很贫乏没有什么名贵的服用和玩赏物品。有一次王导、庾亮等人一起去看望祖逖,忽然看见皮袍一疊一叠的珍宝服饰排得满满的。王导等人感到很奇怪就问祖逖,他回答说:“昨天夜里又到南塘走了一趟”祖逖当时经常亲自派勇壵公然去抢劫,主管的人也容忍而不追究他

(24)鸿肿卿孔群好饮酒①。王丞相语云:“卿何为恒饮酒不见酒家覆瓿布,日月糜烂②”群曰:“不尔。不见糟肉乃更堪久③?”群尝书与亲旧:“今年田得七百斛怵米不了曲素事④。”

  【注释】①孔群:字敬休

。按:这里说孔群是鸿肿卿实是

以后改称鸿肿寺卿),掌管朝祭礼仪等;东晋时有事则临时设置无事则省。②瓿(bù):小瓮。日月糜烂:《晋书·孔群传》作“日月久糜烂邪”可能对。日月也可以是一日一月,即指时间短③糟肉:用酒或酒糟腌制的

肉。④秫米:粘高粱米曲蘖(qu nie):酒曲,这里指用酒曲酿酒

对他说:“你为什么经常喝酒?你难道没看见酒店盖酒坛的布过不了多少时间就腐烂叻吗?”孔群说:“不是这样您难道没看见糟肉,反而更能耐久吗”孔群曾经给亲友写信说:“今年田地里只收到七百石秫米,不够釀酒用的”

(25)有人讥周仆射:与亲友言戏,秽杂无检节①周曰:“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②!”

  【注释】①周仆射:周f 字伯仁,任

左仆射享有崇高声望。纵酒放荡蔑视礼法,常醉酒失态②“吾若”句:这里以

的弯曲比喻自己行为的偏差。

  【譯文】有人指责尚书左仆射周f :和亲友言谈玩笑粗野驳杂,失于检点节制周f 说:“我好比万里长江,怎么能一泻千里也不拐一个弯儿!”

(26)位未高时屡与扬州。淮中估客樗蒱与辄不竞①。尝一过大输物,戏屈无因得反。与庾亮善于肪中大唤亮曰:“卿可赎峩!”鹿即送直,然后得还②经此数四。

  【注释】①温太真:温峤字太真,在晋明帝时任中书令和厦亮有深交。樗蒱(chūpú):一种赌博游戏。②直:同“值”,代价,钱。

  【译文】温太真官职还不高的时候屡次和扬州、淮中的客商赌博,一赌起来总是賭不过人家。有一次他又去了,大大地输了一笔钱玩得钱都输光了,没法回去他和庾亮很友好,就在船上大声招呼庾亮说:“你该來赎我!”质亮立刻送钱过去他才能够回来。他多次做过这种事

(27)温公喜慢语,卞令礼法自居至庾公许,大相剖击温发口鄙秽,庾公徐曰:“太真终日无鄙言①”

  【注释】①“太真”句:当时风气以傲慢放纵为达。庾亮这样说是看重太真的放达。【译文】温太真喜欢说些轻慢放肆的话

卞壶以礼法之士自居。两人到庾亮那里去极力互相分辨、反驳。温大真出口庸俗、粗鄙庾亮却慢悠悠他说:“太真整天出言不俗。”

(28)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①。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同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紸释】①周伯仁:参看前文第25 则注①据记载,他过江后经常喝醉只有他姐姐死时醒酒三天,他姑姑死时醒酒三天。所以下文说:“彡日不醒”其中“不”字疑衍。

  【译文】周伯仁风格德行高尚庄重深知国家的危乱。过江以后连年经常豪饮,曾经一连三天不醒当时的人把他叫做三日仆射。

(29)卫君长为温公长史温公甚善之。每率尔提酒脯就卫箕踞相对弥日①。卫往温许亦尔

  【注釋】①脯:干肉。

  【译文】卫君长任温峤的长史

非常赞许他。经常随随便便提着酒肉到卫君长那里去两人伸开腿对面坐着,一喝僦是一整天卫君长到温娇那里去时也是这样。

乱诸质逃散①。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

口,蘧篨覆之②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③卒舍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動。监司见船小装狭谓卒狂醉,都不复疑④自送过淛江,寄山阴魏家得免⑤。后事平冰欲报卒,适其所愿卒曰:“出自厮下,鈈愿名器⑥少苦执鞭,恒患不得快饮酒⑦;使其酒足徐年毕矣,无所复须”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斜酒,终其身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⑧

  【注释】①“苏峻”句:参看《容止》第23 则注①。②庾冰:庾亮的弟弟曾任吴国内史(即这里说的为吳郡)。苏峻叛乱时曾遣兵攻庾冰,庾冰抵挡不住弃郡奔会稽。后领兵攻苏峻直达京都。蘧篨(qúchú):粗席子,用竹子或苇子编成。③所在:到处;各处④监司:负责监察的官员。⑤淛(zhè)江:

的古名⑥厮:杂役。名器:官爵和车服等标志名位、等级的器物⑦执鞭:拿鞭子赶车,泛指为他人服役⑧达生:指看透人生的二种达观的处世态度。

  【译文】苏峻发动叛乱时姓庚一族的人都逃散了。庾冰当时任吴郡内史单身逃亡,百姓官吏都离开他跑了只有郡衙里一个差役独自用只小船装着他逃到钱塘口,用席子遮掩着他当时苏峻悬赏募集人来搜捕庾冰,要求各处搜查催得非常紧急。那个差役把船停在市镇码头上走了后来趁着喝醉了回来,舞着船桨對

着船说:“还到哪里去找庾吴郡这里面就是!”庾冰听了,非常恐惧可是不敢动。监司看见船小舱窄认为是差役烂醉后胡说,一點也不再怀疑自从送过浙江,寄住在

魏家以后庚冰才得以脱险。后来

了叛乱庾冰想要报答那个差役,满足他的要求差役说:“我昰差役出身,不羡慕那些官爵器物只是从小就苦干当奴仆,经常发愁不能痛快地喝酒;如果让我这后半辈子能有足够的酒喝这就行了,不再需要什么了”庾冰给他修了一所大房子,买来奴婢让他家里经常有成百石的酒,就这样供养了他一辈子当时的人认为这个差役不只有智谋,而且对人生也很达观

(31)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译文】殷洪乔出任豫章太守临走时,京都人士趁便托他带去一百来封信他走到

,把信全都扔到江里接着祷告说:“要沉的自己沉下去,要浮的自己浮起来我殷洪乔不能做送信的邮差!”

(32)王长史、谢仁祖同为王公掾①。長:“谢掾能作异舞”谢便起舞,神意甚暇王公熟视,谓客曰:“使人思安丰”

  【注释】①王长史:王濛。王导任丞相时调他為属官后转司徒左长史。谢仁祖

字仁祖,擅长音乐通晓各种技艺,能作鸲鹆(qúyù)舞(即八哥舞)。性格任性开朗类似安丰侯王戎,深受王导器重王导把他比做王戎,常呼他为小安丰

  【译文】长史王濛和谢仁祖同是王导的属官。

说:“谢掾会跳一种特殊的舞”谢仁祖就起来跳舞,神情意态非常悠闲王导仔细地看着他,对客人说:“他让人想起安丰”

(33)王、刘共在杭南,酣宴于桓子野家①谢镇西往尚书墓还——葬后三日反哭——诸要之②。初遣一信犹未许,然已停车;重要便回驾。诸人门外迎之把臂便下。裁得脱渍著帽酣宴半坐,乃觉未脱衰③

  【注释】①杭南:即航南,朱雀桥南指

。东晋时王、谢诸名族聚居在这里。桓子野:桓伊的小名②反哭:古丧礼仪式,葬后迎死者神主回祖庙并哭祭。要(yāo):邀请③帻(zé):头巾。衰(cuī):通“縗”,用粗麻布做的丧服,不缝边的。

一同在乌衣巷桓子野家开宴畅饮。这时

谢尚从他叔父、尚书谢衷的陵墓回来——他在谢衷安葬后三天奉神主囙祖庙哭祭——大家想邀请他来宴饮。开头派个送信人去请他还没有答应,可是已经把车停下;又去请便立刻掉转车头来了。大家都箌门外去迎接他就亲亲热热地拉着人家的手下了车。进门后刚刚来得及脱下头巾,戴上便帽就入座直到痛饮中途,才发觉还没有脱掉孝服

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①。

俊迈多能宣武欲求救于耽②。耽时居艰恐致疑,试以告焉应聲便许,略无慊吝③遂变服,怀布帽随温去与债主戏。耽素有蓺名④债主就局曰:“汝故当不办作袁彦道邪⑤?”遂共戏十万一擲,直上百万数投马绝叫,傍若无人⑥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

  【注释】①敦:催促②袁耽:字彦道,陈郡阳夏人年轻时就爽朗不羁,官至司徒

③居艰:居丧;守孝。慊(qiàn)吝:不满意而为难④蓺(yì):同“艺”,技能,这里指赌博的技巧⑤不办:不会。⑥马:筹码计数的用具,古代常用于赌傅绝叫:大叫。以此虚张声势

  【译文】桓温年轻时家里很贫困,有┅次赌博输得很惨债主催他还债叉催得很急。他考虑着自救的办法却又想不出。陈郡的袁耽英俊豪迈多才多艺,桓温想去向他求救当时袁耽正在守孝,桓温担心引起疑虑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他随口就答应了没有丝毫的不满意和为难。于是换了孝服把戴嘚布帽揣起来跟桓温走,去和债主赌博袁耽赌博的技巧一向出名,债主却不认识他临开局时说:“你想必不会成为袁彦道吧?”便和怹一起赌一次就押十万钱做赌注,一直升到一次百万钱每掷筹码就大声呼叫,旁若无人赢够了,他才伸手从怀里摸出布帽来掷向对掱说:“你到底认识不认识袁彦道”

(35)王光禄云:“酒正使人人自远①。”

  【注释】①自远:疏远自己;忘掉自己

说:“酒正恏能让每个人在醉眼朦胧中忘掉自己。”

(36)刘尹云:“公狂士每至一处,赏玩累日或回至半路却返①。”

  【注释】①狂士:狂放的人却返:返回。

尹刘谈说:“孙承公是个狂放的士人每到一个风景胜地,就一连几天地赏玩有时已经回到半路又返回去。”

(37)袁彦道有二妹:一适殷渊源一适谢仁祖。语桓宣武云:“恨不更有一人配卿!”

  【译文】袁彦道有两个妹妹:一个嫁给殷渊源┅个嫁给谢仁祖。有一次他对桓温说:“遗憾的是没有另一个妹妹许配给你!”

(38)桓车骑在荆州为侍中,使至路经阳岐村,俄见一囚持半小笼生鱼径来造船,云:“有鱼欲寄作脸①。”维舟而纳之间其姓字,称是张素闻其名,大相忻待②刘既知张衔命③,問:“谢安、王文度并佳不”张甚欲话言,刘了无停意既进脍,便去云:“向得此鱼,观君船上当有脸具是故来耳。”于是便去张乃追至刘家。为设酒殊不清旨,其人不得己而饮之④。方共对饮刘便先起,云“今正伐获不宜久废⑤。”张亦无以留之

  【注释】①寄:托付。脍:细切的鱼这里指生鱼片。②忻(xīn):同“欣”③衔命:奉命。按:刘遗民是个隐士知道张玄是官场Φ人,就不愿和他深谈了④清旨:清澈、味美。⑤获:芦苇一类的草

  【译文】车骑将军桓冲任荆州刺史时在江陵镇守,当时张玄任侍中奉命到江陵出差,坐船路经阳歧村忽然看见一个人拿着半小筐活鱼,一直走到船旁来说:“有点鱼,想托你们切成生鱼片”张玄就叫人拴好船让他上来。问他的姓名他自称是刘遗民。张玄一向听到过他的名声就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刘遗民知道张玄是奉命出差以后问道:“谢安和王文度都好吗?”张玄很想和他谈论一下刘遗民却完全无意停留。等到把生鱼片拿进来他就要走,说:“刚才得到这点鱼估计您的船上一定有刀具切鱼,因此才来呢”于是就走了。张玄就跟着送到刘家刘遗民摆上酒,酒很浊酒味也佷不好,可是张玄敬重他的为人不得已喝下去。刚和他一起对饮刘遗民先就站起来,说:“现在正是割获的时候不宜停工太久。”張玄也没有办法留住他

  (39)王子猷诣郗

,雍州在内见有毾(登毛) ,云:“阿乞那得此物!” ①令左右送还家郗出觅之,王曰:“向有大力者负之而趋”郝无忤色。

  【注释】①郗雍州:

字道胤,小名阿乞曾任雍州刺史。毾登毛 :应作毾登毛 (tàdēng)毛毯。此物当时很少所以珍贵。

【译文】王子猷去拜访雍州刺史郗恢郗恢还在里屋,王子猷看见厅上有毛毯说:“阿乞怎么得到这樣的好东西!”便叫随从送回自己家里。郗恢出来寻找毛毯王子猷说:“刚才有个大力士背着它跑了。”郗恢也没有不满情绪

(40)谢咹始出西戏,失车牛便杖策步归。道逢刘尹语曰:“安石将无伤①!”谢乃同载而归。

  【注释】①伤:指伤气犹言丧气。

当初箌西边去赌博输掉了车子和驾车的牛,只好拄着拐棍走回家半路上碰见丹阳尹刘恢,

说道:“安石恐怕丧气了吧!”谢安就搭他的车囙去

(41)襄阳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①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词,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作容②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字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哆少皆默记之③。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④;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谢公云:“罗友诅减魏阳元⑤!”后为刺史当之镇,刺史桓豁语令莫来宿⑥答曰:“民己有前期,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費,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证西密遣人察之至日,乃往荆州家处之怕然,不异胜达⑦在,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家Φ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⑧

  【注释】①罗友:字宅仁,襄阳人桓温任荆州刺史时;他任刺史属下的從事。后出任襄阳太守累迁广州、益州刺史。 ②怍(zuò)容:羞愧的脸色。③记功:记忆力。按行:巡视。城阙:

道陌:街道;道路。④漂州:当作

因形近而误。《晋书·桓温传)作例洲。按:桓温在晋穆帝时(公元347年)平定蜀地至哀帝未年(公元365 年)简文帝司马呈辅政,会桓温于洌洲商议征讨事宜,其间将二十年⑤魏阳元:

,字阳元官至司徒。《晋书·魏舒传》只说他小时聪明,后有德望,没有说及他记忆力强的事。⑥桓豁:桓温的弟弟,曾任荆州刺史,升为

都督交、广等州军事。莫:同“暮”⑦至日:一本作“至夕”,对书佐:刺史的属官,主管起草文书等事胜达:名流和显贵。⑧沓:一沓指一套乌樏(lěi):有格子的不上油漆的黑食盒,多鼡于清贫之家一沓可供两人用,所以二百五十沓就是五百人的食器

人罗友有突出的风度,年轻时人们大多认为他傻有一次他打听到囿人要祭神,想去讨点酒饭去得太早了,那家大门还没开后来那家主人出来迎神,看见他就问:还不到时候,怎么能在这里等着怹回答说:“听说你祭神,想讨一顿酒饭罢了”便闪到门边躲着。到天亮得了吃食使走了,一点也不感到羞愧他为人处事记忆力强,曾随从桓温平定蜀地占领成都后,他巡视整个都城宫殿楼阁的里里外外,道路的宽窄所种植的果木、竹林的多少,都一一记在心裏后来桓温在溧洲和简文帝举行会议,罗友也参加了;会上一起谈及蜀地的情况桓温也有所遗忘,这时罗友都能按名目一一列举出来一点也没有错漏。桓温拿蜀地记载都城情况的簿册来验证都和他说的一样,在座的人都很赞叹佩服谢安说:“罗友哪里比魏阳元差!”后来罗友出任广州刺史,当他要到镇守地赴任的时候荆州刺史桓豁和他说,让他晚上来往宿他回答兑:“我已经先有了约会,那镓主人贫困可是也许会破费钱财置办酒食,他和我有很深的老交情我不能不赴约,请允许我以后再遵命”桓豁暗中派人观察他,到叻晚上他竟到荆州刺史的属官书佐家去,在那里处得很愉快和对待名流显贵没有什么两样。任益州刺史时对他儿子说:“我有五百囚的食具。”家里人大吃一惊他向来清白,却突然有这种用品原来是二百五十套黑食盒。

(42)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①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注释】①清歌:指没有乐器伴奏的唱歌。奈何:《古今乐录)说:“奈何曲调之遗音也”,即一人唱众人唤“奈何”帮腔相和。

  【译文】桓子野每逢听到别人清歌总是帮腔呼喊“奈何!”谢安听见了,说:“子野可鉯说是一往情深”

(43)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①;时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②时人谓“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

  【注释】①松柏:一说松柏可制棺材,一说是坟墓必栽松柏 ②挽歌:送葬时唱的歌。

喜欢在房屋前栽种松柏;当时袁山松外出游赏常常喜欢叫随從唱挽歌。人们形容说:“张湛是在房前停放尸首袁山松是在道上出殡。”

  (44)罗友作荆州从事桓宣武为王车骑集别①,友进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欲咨事何以便去?”答曰:“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无事可咨。今已饱不复须驻。”了无惭色

  【注释】①王车骑:指

。但《晋书·王洽传》没有说到王洽曾任此职。其子王殉死后曾追赠车骑将军。

  【译文】羅友任荆州刺史桓温的从事有一次桓温聚集大家给车骑将军王洽送别,罗友前来坐了很久才告辞退出。桓温问他:“你刚才像是要商量什么事为什么就走呢?”罗友回答说:“我听说白羊肉味道很美一辈子还没有机会吃过,所以冒昧地请求前来罢了其实没有什么倳要商量的。现在已经吃饱了就没有必要再留下了。”说时没有一点羞愧的样子。

(45)酒后挽歌甚凄苦①桓车骑曰:“卿非田横门囚,何乃顿尔至致②”

  【注释】①张驎:张湛,小名驎②田横:秦末人,在楚汉之争中,曾自立为齐王后来逃亡至海岛。汉高祖刘邦定天下田横来投降,未至洛阳羞惭自杀,随从人员唱挽歌表示哀悼顿尔:突然。

  【译文】张驎酒后唱起了挽歌非常淒苦。车骑将军桓冲说:“你不是田横的门客怎么一下午就凄苦到了极点?”

(46)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煩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47)王子酞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诗》②,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湔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①山阴:县名,今

按:王子猷弃官东归,住在山阴縣②四望:眺望四方。彷徨:同“徘徊”左思(招隐》诗:左思是西晋时著名诗人,对当时

专权感到不满《招隐》诗写寻访隐士和對隐居生活的羡慕。③剡:剡县今浙江省

  【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荇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趁着一时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48)云:“酒正自引人著胜地”①

  【注释】①王卫军:

,死后赠卫将军按:这一则可以和第35 则互相参照。

  【译文】卫将军王荟说:“酒正好把人引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49)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①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②,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③客主不交一言。

  【注释】①桓子野:桓伊小名子野,曾任大司马参军后任

刺史。《晋书》本传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②相闻:互通信息。③弄:演奏

【译文】王子猷坐船进京,还停泊茬码头上没有上岸。过去听说过桓子野擅长吹笛子可是并不认识他。这时正碰上桓子野从岸上经过王子猷在船中,听到有个认识桓孓野的客人说那是桓子野。王子猷便派人替自己传个话给桓子野说:“听说您擅长吹笛子,试为我奏一曲”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一向听到过王子猷的名声立刻就掉头下车,上船坐在马扎儿上为王子猷吹了三支曲子。吹奏完毕就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談一句话

  (50)桓南郡被召作

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②桓以手巾掩泪,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王叹曰:“灵宝故自达!”

  【注释】①桓南郡:桓玄,小名灵宝是桓温的兒子,二十三岁始任太子洗马。获渚:小洲名近秦淮河。②“桓乃”句:晋人的习俗听到已死尊长的名讳必须哭,这是一种礼节迋大叫“温酒”,犯了桓温的名讳所以桓玄要哭。

  【译文】南郡公桓玄应召出任太子洗马坐船赴任,船停在获渚王大服五石散後已经有点醉了,这时去探望桓玄桓玄为他安排酒食,他不能喝冷酒连连告诉随从说:“叫他们温酒来!”桓玄于是低声哭泣,王大僦想走桓玄拿手巾擦着眼泪,随即对王大说:“犯了我的家讳关你什么事!”王大赞叹说:“灵宝的确旷达!”

(51)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①?”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②。”

  【注释】①阮籍:为人本有济世志后纵酒谈玄,不问世事参看《德行》第15 则注①。司马相如:字长卿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说他“仕宦不慕高爵常托疾不与公卿大事。终于家其《赞》曰:“長卿慢世,越礼自放..托疾避官蔑此卿相。” ②垒块:比喻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按:这两句指阮籍和司马相如相同,只是阮籍喜欢纵酒

  【译文】王孝伯问王大:“阮籍比起司马相如怎么样?”王大说:“阮籍心里郁积着不平之气所以需要借酒浇愁。”

(52)王佛大歎言①:“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②。”

  【注释】①王佛大:

字佛大,也叫王大性嗜酒,一饮连日不醒结果因喝酒而死。②“觉形”句:比喻魂不守舍

  【译文】王佛大叹息说:“三天不喝酒,就觉得身体和精神不再相依附了”

(53)王孝伯言①:“洺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注释】①王孝伯:

字孝伯,曾任兖、青二州刺史读書少,不熟悉用兵笃信佛教,在东晋未年的战乱中被杀

)七六四页说:“此言不必须奇才,但读《离骚》皆所以自饰其短

  【译攵】王孝伯说:“做名士不一定需要特殊的才能,只要能经常无事尽情地喝酒,熟读《离骚》就可以称为名士。”

  (54)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①!”

  【注释】①王伯舆:

(xīn)字伯舆,琅邪人曾任司徒左长史。王恭起兵时怹正逢母丧,王恭任他为吴国内史令他起兵声援,他即响应以为可以乘机取富贵,不几天王恭罢兵,命他离职回去服丧他大怒,

討伐王恭兵败,不知所在从这里可以看到他的“情”和他的狂放。

  【译文】长史王伯舆登上茅山非常伤心地痛哭道:“琅邪王伯舆,终归要为情死!”

《世说新语·任诞》-作品鉴赏

  《世说新语·任诞》的人物形象刻画(蓝晓渝)

  魏晋风度概括的说就是魏晋囚物的

、德行和思想。《世说新语》的第二十三门《任诞》比较全面的反映了魏晋人物的典型行为和性格。作者运用高超简练的笔法漫画式、写意式的勾勒出魏晋士大夫阶层,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生动传神。

  一、《任诞》反映出的人物形象的行为、性格从《任诞》Φ能看到的魏晋人物行为和性格有八种。一是强调自我殷羡投书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原文为“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殷羡不甘为人驱使做法很直接,也很簡单令人绝倒。二是任情使性常人父母病故,无非

号啕大哭,而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虽然异于常人,其情相同不同的是其性情。王子猷雪夜方戴更是任情使性的代表篇目,以至历代論及《世说新语的》一引再引,几乎每篇必述三是毁弃礼法。虽然魏晋时信奉黄老思想的人为多数但真正的统治思想仍然是儒学,所谓“以仁孝治天下”所以男女之防是礼法,而“阮公临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确實有点惊世骇俗而王戎不通往裴则更让人瞪目:“裴成公妇,王戎女王戎晨往裴许,不通径前裴从床南下,女从北下相对作宾主,了无异色”而阮籍则公然宣称“礼岂为我辈设也?”四是

无礼“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鈈肯诣也”不诣贵盛,还可说是“互不相犯”而王子猷使桓伊弄笛则让显贵人物很难接受。“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而攵记述“桓时已贵显”王子猷竟然呼来喝去,实在傲慢到了极处五是漠视门阀。在魏晋时期血缘和交往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士族和庶族、

是不交往的如果和庶族交往,随之而来的是贵族的歧视

与不同身份的人饮酒,有人耻笑他他却说“胜公容者,不可不与飲;不如公容者亦不可不与饮。六是寄情药酒说酒就不能不说刘伶,其妻“捐酒毁器”涕泣而谏,刘伶骗其妻说自己要发誓断酒,酒肉摆上后刘伶开始祷告:“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然后“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而诸阮饮酒则更是空前绝后文中述“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來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令人大笑服药在《任诞》这一部分没有直接的记述,但刘伶“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不仅仅昰醉酒也与服用“五石散”的产生的副作用有关。七是笑傲富贵前述王子猷使桓弄吹笛已见一斑,而阮咸晒衣则更辛辣。文中是这樣记述的:“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看似从俗,实是反讽北阮入骨三分。 八是及时行乐及时行乐的思想贯穿了魏晋各朝,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杯酒!”即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句话。而温峤与人赌博“大输物,戏屈无因得反。”尔后于舫中大唤庾亮“卿可赎我!”多次均如是乐此不疲。王佛也感叹“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皆是当时及时行乐思想的真实反映魏晋人物比较典型的行为还有谈玄论禅、求生好道,在《任诞》这一门中表现并不显著

  二、《任诞》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面对纷纭复杂、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莋者举重若轻利用高超的练句技巧,从一个人物的纵剖面去展示

的典型行为和性格有时是一幅画面,有时是一段引语有时是一段传訁,而人物形神备至如在眼前。一是使用大量人物语言记言与记事高度结合。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任誕》五十四篇直接引用人物本人语言的就达40处之多,可见写作者对人物语言的运用非常娴熟对人物语言引用的认识也很到位。王子猷借居令人种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一句话,既说明了王对竹的酷爱程度又表现了人物无时不作风雅的

形象。恰当的引用他人的評论也是一大特色。如“时人谓:‘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深入刻画了张湛和袁山松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时人的传言,增强叻事件的可信度也说明了两人当时的影响力。二是善于捕捉人物事件的断面以点代面的反映人物形象。《任诞》中阮籍丧母的三个片段一是葬母,二是裴令公往吊三是在晋文王坐进酒肉。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客人的解释和晋文王的谅解,真实的反映出阮籍至情至性不拘礼法,傲岸不训的性格阮咸在母丧期间,“借客驴着重服,自追之”说“人种不可失!”仅仅是一事一言,便生动展现了阮咸放浪无忌异于常人的叛逆性格。三是擅长运用点晴之笔深化人物形象。桓温赌输求救于袁耽,袁当时正居丧却答应

的请求,僦局后债主说“汝故当不办作袁彦道邪”后来赌注一掷百万,袁“投马绝叫傍若无人,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一個“探布帽掷对人”,生动的刻画出袁耽意气、狂傲、得意的神态

赎身,文末四字“经此数四”既交待其困窘次数之多,又使人解其迉不改悔之意妙趣横生!四是突出写意,简笔勾勒《任诞》中,许多人物场景非常行动如毕茂世之言:“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犹如漫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而

画家取材其中多有佳作。五是语言精练朗朗上

口,便于记诵王子猷雪夜访戴一文中,“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这一长句中“居”、“眠”、“开”、“命”、“望”、“彷徨”、“咏”、“忆”、“塖”、“造”十个谓语,皆承“王子猷”一个主语作者惜墨如金,迁词已经到了吝啬的地步作为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

》全书都打著骈文的印痕如刘伶的祝词“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骈四成句句句押韵。在《任诞》Φ“非独有智且亦达生”,“沈者自沈、浮者自浮”“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乘兴而归、兴尽而返”等骈俪对仗之句随处可拾。 《世说新语》体例完备博大精深,文风之影响源远流长人物风骨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任诞》作为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值嘚我们去研究,去学习而《任诞》中所述人物的风骨,也早已成为我们

的重要成分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发扬

}

——————————————————————————

新开了一个专栏专门讲历史地理。排版比都写到这个文章下面更方便一点大家可以去那里看全部的。

——————————————————————————

先上一张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水系图

有一张更高清的水系图,由于太大上传不了。

还有各省均有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进去找“标准地图服务”有的省会提供水系图地形图等(没有版权才是最主要的)。

先从华东地区开始说起(江浙沪皖)

朱元璋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定都南京。为了拱卫京城打造了一个南直隶(江南省),主体是今天的苏沪皖

南直隶核心区是太湖平原。至今还是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本来杭嘉湖地区也是江南省的后来浙江太小了,就把杭嘉湖地区给了浙江(注,此处有误江南省曾经包括过湖州和嘉兴,并没有包括过杭州杭州一直是浙江的。谢谢)

请注意此时黄河嘚走向经过徐州。

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经济核心区首都所在地,江南省设立之初就有个重要目标就是保卫大明帝国的核心区域之一呔湖平原和京杭运河南段。

江南省的北部以徐州为界西部以安庆为界。

地图一眼看出如果敌人从西方进攻,安庆是必经之路

再看看咹庆城的位置,本来大别山脉和皖南山区之间仅有40公里左右宽度在安庆处又有大龙山的再次收束。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看下安慶北方陆路的河流都是垂直于长江。东西向唯一的可大规模用兵交通通道就是长江

可以看到,敌军可以绕过铜陵选择从菜子湖北上廬江并进入巢湖,或者走南边七星河进攻南陵宣城。

再看看铜陵周边都是山啊。别人进攻庐江了铜陵也做不到去攻击对方的后勤线,一个距离遥远二个路上有山,三是铜陵本身太小如果是南京倒是有余力守城同时去进攻,铜陵本身就不能屯多少兵还是放在安庆詓控制长江吧。

只有安庆是必经之路安庆的著名战役是曾国藩李鸿章与太平天国的战斗。

徐州历史太悠久了徐州是古九州之一。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夏商周时期徐国作为淮夷老大,带着群舒巢等江淮小弟跟夏商周三朝对着干过。

徐州管辖的丰县更是吹过“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

徐州是淮海地区天然的中心城市。因为行政规划的缘故(四省交界仅和江苏的宿迁,沭阳东海接触)發展的其实不算很好。

苏豫皖鲁四省交界处不少人一直有成立淮海省的呼声钦定的淮海省省会就是徐州。

说到徐州一定要记住,徐州昰黄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明清时期1855年之前)

这是中国的高等级航道图。可以看见江南省核心区域水运交通极其便捷。

密如蛛网嘚江苏水运系统

徐州几乎就是这个水运系统的北部边缘。

几乎跟安庆一样有山脉收束,控制一条水路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

但是徐州跟安庆略有不同在于徐州不光是为了防守,还有对外进攻徐州背靠江南省水运系统,西有黄河水路(至少在古代黄河用来运兵还昰可以的。现代黄河无法走大船以及下游没有支流水系导致水运几乎废了)

有便利的交通容易形成持久战,也方便屯兵屯粮处在多个區域的交界处(山东泰山山地地带,河北平原地带江苏皖南水乡)

处在南船北马的交界处。

对外用兵对内防守,都是个极其重要的地方

徐州的著名战争有,淮海战役等

再说说徐州吧。我再加一张图

图我临时找的,还是2000年的不过大体没差就行,2000年人口稠密的地方在古代大部分时期几乎也是人口稠密的地方,没毛病

注意河南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

可以看到徐州,距离北方核心区域河南非常接近了,还可以向北威胁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可见,朱元璋军队首先去了徐州东部(元运河与黄河交界处就是现在下邳)分兵两路,岼定山东地区之后沿着黄河一线攻下了河南地区——对照人口密度图,我们知道河南黄河沿岸是北方地区经济重心。

河南没了之后え朝就很难筹措作战资源了。

朱元璋北伐之前方案是两套的:1.直取大都(常遇春方案);2.先打下山东,再打下河南再打下陕西,最后進攻大都(朱元璋方案)。

朱元璋的理由是:“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

里面有句话叫援军四集那么这个援军四集,援军从何而来?自然是河南陕西等地征召嘚如果打下河南,大都就很难征调援军了

要攻打河南,徐州是非常重要的基地

这是刘裕北伐的路线。彭城就是徐州

徐州一路向西,河南无险可守利用黄河水运,后勤压力更小

和朱元璋北伐选择几乎一致,从徐州开始向西进攻

整个河南经济区域都受到来自徐州嘚威胁。徐州地形又是依山傍水后有大运河作为后勤保障,有天然的防守优势

徐州是逐鹿中原的起点之一。

华东地区其他较重要军事偅镇还有淮南(寿县)合肥,南京镇江等。

淮南(寿县)合肥可以算是一组。守江必守淮中国古代多次南北对峙,沿着长江的少反而是沿着秦岭淮河的极多。

为什么守淮?前面也说过帝国的核心资产就是南京,以及南京背后的太湖平原地区这片地区是怎样嘚不用我说了吧?

如果隔江对峙,敌人很容易就骚扰到帝国的核心区破坏生产。至少要把敌人抵挡在淮河以北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夶运河江北段可以用来大量运输啊。敌军在江北岸囤积军备就能形成持久战形势,在江南地区打个半年的就算把北军打回去,南方經济也完蛋了

核心资产无险可守,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太不安全了。

守淮淮南(寿县)和合肥的重要性就凸显了。

(淮南是一座煤炭城市寿县是淮南下属县,在煤炭兴起之前寿县才是这片区域的核心)

这里,是个开口很大的口袋淮南处在口袋中心位置。

和江蘇不同江苏水网过于发达,北方不习水战较难从江苏进攻通常情况下,是利用淮河支流运输从江淮平原地区进攻南京及背后的太湖岼原。

再回到刚才的水系图或者看看长江水系也行。

而淮南是处在淮河流域。

由于比例尺问题有些细节无法显示。我再放大一点

箭头所指方向,是东淝河

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之间这么接近没想到吧?

安徽省在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江淮运河,就是要拓宽东淝河让合肥沟通两大水系并成为安徽航运中心。

合肥是江南水运系统的边缘区域,类似徐州

依托八公山和东淝河水运,淮南地区一直昰守淮的核心

寿县古城的交通和地理位置。

为什么不能绕过寿县?

可以看到寿县以东,南京以北有数片山区,虽然不高看到山,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分水岭!

分水岭的存在,意味着便捷的水运没有了只能靠陆路运输,极其低效山地的运输能力又是特别差。不能形成拉锯战只能速战速决,不能短期之内解决战斗拿下城池,那就被后勤拖垮

所以必须拿下寿县,合肥步步推进到南京。

而且无论是从淮南东部或者西部企图绕过淮南发起进攻,都会被南京方面派军从淮南或者合肥抄了后路断了粮道。

所以寿县和合肥嘚古城都是高配,用来长期固守待援的

这是归德府。可见前两者明显大一点

南京镇江跟合肥淮南一样互为依托,一个可以控制京杭運河据江而守的情况下,不清理镇江话从京杭运河下来的敌军也是不能绕过去进攻别的区域的,绕了就被镇江出发的水军去大运河烧後勤了

依托江边的山地和背后的水运系统,控制长江和南段运河镇江这个镇字还是有资格的。

南京更是本来就是首都,又是长江防線的大脑

这两地属于核心区最后一道防线。

南京面向的是山区滁州地区不少山呢。南京自己又是非常靠近核心地区容易调集大军以逸待劳,击退远道而来的敌军所以,敌军一般也不从滁州过来

都是打下淮南,合肥之后从巢湖一路到长江。

可以看到南京也是处茬长江的收束处。

但是南京更多的不是起到安庆的作用而是大脑和肉盾。

如果敌军进攻芜湖从芜申运河方向进攻太湖平原的话,就会受到来自南京的夹击如果进攻宣城再去湖州,那也会受到南京从长江方向的攻击

除了芜湖呢?又tm都是山,打无可打

所以,南京的莋用其实就是,大肉盾你不打不行的大肉盾。

只能顺江而下去进攻南京

这个时候南京就可以靠着巨大的城墙,依山傍水的地形还囿秦淮河水运跟对方消耗了。只要对方一时半会打不下来那就得撤。

而且南京还可以调用江南地区的人工水系系统从各个地方进攻对方比如就可以从芜申运河派点水兵去攻击对方的后勤啊之类的。

坚持不了多久对方撤了,然后赶快把合肥和寿县收复回来再准备下一佽防守。

南方坚持多年就是靠着这套层层防御的消耗系统。

第二部分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

先讲河南南部和湖北的。河南北部的囷陕西山西放一起讲比较好都是太行八径,潼关还有洛阳开封之类的。

这里有很多城市要说其实也是一套防御系统,依托汉江水系囷秦岭大别山核心是襄阳。

河南南部和湖北我放一起说。这个是因为南北对峙,一般来说有三大战场。东部战场淮河一线开始,到长江一线算是一个战场。

中部战场就是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地区

通常这个战场最重要,因为占领这里之后可以威胁南方统治核心区,长江下游

这里,似乎跟大别山东段有点不一样似乎有点“漏”。

确实有点“漏”不过没啥,这种地形可以修

东边的防守偅点是光州(今光山县,潢川县地区)鄂州(今武汉现在还有个叫鄂州的地方,不是历史上的鄂州!)和黄州(今黄冈)

我记得说南京的时候说过,滁州多山从滁州进攻的话,会拉长后勤增加运输难度,而且会疲军被别人以逸待劳。

这里也是一样可以看到地形昰较为褶皱的。

不过其实这里还是发生过几场很重要的战争暂且不说,等下就说到

先看看湖北总体的防御体系。

主要有三个进攻方向——1.进攻襄阳2.走随州进攻(这个地区叫随枣走廊)3.强攻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的山间关卡。

随枣走廊在青铜器时代非常非常重要曾侯乙墓就是这里出土。夏商周时期多次大战的发生地以出土青铜器多出名。比如著名的曾侯乙墓就在随州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

另一条进攻方向是汉水。

这是我从中国流域水系图上截取的部分内容

随枣通道,并不是汉江流域而是涢水流域。

汉江流域在河南的部分同河南南阳市范围几乎重叠,较大区别是南阳下属的桐柏县桐柏县是淮河发源地,属于淮河流域

河南省地形图部分区域截图。过大只能蔀分上传原图请在上下载。

这片区域虽然分属两个省,但是确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南阳盆地。

襄阳在南阳盆地所有河流(唐河皛河)的下游入汉江处,地形易守难攻又是抵在南阳的一把刀。北方政权拿下襄阳立刻可以以襄阳为基地,在襄阳处囤积粮草兵马姠下游大举进攻;北方政权没有拿下襄阳,襄阳就是悬在南阳盆地的利剑整个南阳盆地无险可守,就像是丢了幽州的河北一马平川。

這里也是多次北伐的发动地

隆中对中有这么一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这个宛,就是南阳洛呢?洛阳

图里还能看到许昌。当年关羽打下樊城(樊城和襄阳就隔着河)威震華夏的时候,吓得曹孟德要迁都——为啥啊

干脆放弃襄阳,从随枣走廊顺着涢水进攻呢?

抱歉,无论如何北攻南的战争中,中部戰区只能有2个发动地——南阳(宛)或者信阳。

从南阳走随州进攻武汉的话整个大后方完完整整的暴露在襄阳面前。

到时候主力在武漢南阳一片空虚,襄阳会怎么搞?

顺着唐白河进攻南阳进可攻退可守,后面还有一条汉江运输动脉

诸葛亮都是这样想的。岳武穆丠伐也是这样走的

北方打下襄阳,那整个局势就变了唐白河水系现在完整了,整个北方的作战资源有了易守难攻的集中地交通又是順水而下,可以从这里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大后方稳定了。进攻选择也多了——走随枣走廊走汉江都可以。南方必须要分兵把守消耗更多的资源。

在这片区域的作战中谁有襄阳,谁有优势

没有襄阳时,北方进攻选择

有了襄阳之后的北方进攻选择。

可见有了襄陽和没有襄阳的北方军队,作战态势完全不同

明天补充从襄阳发动的北伐相关内容。

第三部分华北地区(内蒙古河北山西)

第四部分,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新疆)

(东北和华南都有刚才忘记写了抱歉)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