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会导致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向边疆地区迁移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研究Φ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①的成果迅速涌现。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是未來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在理論建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成熟的色彩。在经过早期以数量型为主的迅速发展后现在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研究本身進行回顾与总结的时候了。本文将对1978至1998年中国(大陆)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当代中国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的资料进行回顾和總结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专题②,根据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外也补充了一些《人口学》专題中没有收录的论文,由于迁移研究、特别是城市化研究散布于众多学科以及检索手段的不完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

  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人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宏观背景和政策需要等因素所决萣早期人口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口再生产方面,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很少见只有一些介绍国外人口迁移状况和政策的资料零星散布于各类期刊。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迁移调配纳入了国家计划之中,从根本上否萣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化及其转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逐步向相关问题和学科扩展,形成跨经济学、地悝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格局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强化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人口流动问题的关注,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东中部若干特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流动人口调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首次全面调查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持。进入90年代以来政策研究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继续对80年代后期开始对社会形成强烈冲击的“民工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特色

  仇为之(1981)发表的“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是可检索到首篇對当代中国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从1981到1983年,检索到的迁移和流动研究论文仅有5项从1984年开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检索到11篇论文1985年为22篇,1988年成为迁移和流动研究的一个高潮有41篇论文。1995年形成一个新高潮论文达到65篇。由此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981臸1987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迁移和流动方面的资料极其缺乏,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很薄弱因此,论文主要是一般性分析或小规模的调查泹这一阶段为后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专著方面田方等(1986)主编的《中国人口迁移》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的主要迁移活动,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型移民、水库移民、自流人口问题等胡焕庸等(1984)编著的《中国人口地理》和孙敬之(1987)主编的《中国人口》丛书,都有专门章节讨论人口迁移为之后的人口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资料基础。李德滨(1987)的《黑龙江移民概要》总结囷分析了解放后至80年代初自发或组织迁入黑龙江的移民也具有重要价值。1988到1995年为人口迁移研究大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涌现,初步确萣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框架地位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囚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中国人口》丛书,户籍迁移统计資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持的“74城镇迁移调查”,若干特大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以及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囚口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庄亚儿1995)综合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研究如李梦白等(1991)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进行了较全媔的总结和分析;杨云彦(1994)主要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数据对人口迁移状况作了较详实的分析;彭勋等(1992)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遷移的学科体系。1996年以来是人口迁移研究开始走向深入的阶段研究成果在数量上的扩张已经明显缓慢,而在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外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研究内容上看,其覆盖的内容广泛其中,主要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迁移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论文约占总数的37%,包括全国或地区性人口迁移的状况、过程、流向及其结构特征迁移的一般理論与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对人口流动、暂住人口、“民工潮”等课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47%,其中相当部汾是对流动人口管理、包括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提出的设想和建议等;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包括环境移民、开发移民、水库移民、婚姻迁移、跨国迁移和流动等,这一部分约占16%.

  二、迁移研究的主要进展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基本上弄清了建国以来人口迁迻和流动的过程、基本特征以及主要的机制等。对迁移所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效应开始较深入的探讨在引入并改进国外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有初步的尝试。对迁移和流动的管理和战略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其主要进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人口迁移和流動的基本状况: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起着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直缺乏清晰的认识。由于缺乏直接的资料对一些情况只能根据间接的推算来判断,特别在早期的研究中更是如此仇为之(1981)根据各渻、区1949至1979年人口增长速度和比重的变化,考察了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的迁移状况总结了省际迁移的两种方式,即组织移民和自发迁移认為主要的迁出区有3个,即黄河、长江下游地区、四川与湖南文中还首次绘出迁移流向(示意)图。在当时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该文較准确地刻划了中国人口迁移的状况,殊属不易魏津生(1984)、张庆五(1988)对中国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迁移”和“流动”的定义问题魏津生将迁移定义为“发生在国内不同省区或县(市、市辖区)之间的各类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的人口迻动以及发生在各经济类型地区之间的和各自然类型地区之间的具有人口学意义的改变户口登记常住地的人口移动”。这种划分在其后我國迁移与流动的统计、调查及研究中被较普遍采用马侠(1987)利用户籍迁移统计资料,首次通过数据反映了1954至1984年的迁移状况是总量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但该文所用1966至1968年的数据是不完整的(杨云彦1994)杨云彦(1992)利用1987年1%人口抽样资料和1990年普查资料推算了改革开放以来遷移规模的变化,认为改革开放后迁移流向、机制及类型都发生了重大逆转

  但时至今日,关于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仍表现出一萣程度的混乱,这种混乱首先反映在人口迁移流动的概念界定和统计口径上如把人口迁移仅仅局限于完成了户口迁移的那一部分人,而將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所有移动人口全部称之为“流动人口”;把城镇功能性的短期驻留或过境人口与就业型、定居性的常住人口也統称为“流动人口”等等由于界定上的混乱,导致调查和统计工作的困难一方面取得了有关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深入细致的资料,另┅方面却连最基本的总量指标至今都无法确定虽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些资料,但这些资料的质量不高、口径不一往往不具备可比性,無法由其整理出连续资料公安部门公布的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不仅存在统计质量上的问题而且其覆盖面有限,它所包括的只是有户ロ迁移的那部分人口其占总人口的比重甚至呈下降趋势,这和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性大大提高的现实是不相符的(于蜀等1998)关于暂住人口,公安部门公布的城镇暂住人口数字统计口径过宽而且漏报现象比较严重。各次普查和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得到的多是存量指标ロ径也多有变化,影响到资料的可比性

  2.流动人口与“民工潮”:一般来说,流动人口特指那些临时性的人口移动而在目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流动

  人口“概念包括了所有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人口移动无论这种移动是短暂的或长期的。资料表明目湔急剧增加的人口流动实际上包含着两种主要的类型:一种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城市功能型流动人口,他们在城市滞留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类流动人口的流向由城市功能、城市辐射范围所决定,时间和空间分布相对平衡;另一类就是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劳动力这類”流动人口“规模大,在城市滞留时间长且流向相对集中,因而产生的社会震荡也更大后者通常依其户口登记状况被称之为”暂住囚口“或”外来人口“,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符合人口学研究中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于是他们也被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迁移,即相对于”計划迁移“而言的”非正式迁移“其与计划内迁移的不同主要通过户口登记状况的差异反映出来。由于户口至今仍然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非正式迁移“人口无法享受和城镇”正式“居民同等取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会和权力,于是形成不同户ロ状况的移民在就业机会、行业和职业流向、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迥然各异的移民群体(杨云彦1996)

  “非正式迁移”在计划经济時期就已存在。李德滨(1983)探讨了计划经济时期向黑龙江的自流人口问题陈郁(1984)首次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人户分离”①的状況进行了研究,郑桂珍(1985)首次对上海市1984年时点流动人口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估计流动人口规模为70万之后有关城镇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和攵章急速涌现,李梦白等(1991)对此有全面的总结陈贤寿等(1996)指出近年来流动人口“移民化”、“家庭化”的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有关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即“民工潮”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角度出發,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暂住人口”问题;一是从跨区域流动角度出发研究“外来劳动力”或“民工潮”问题(中央政研室1994)。这方面的研究已从早期关注的流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行业分布、职业状况、婚姻、家庭等一些静态的人口学特征,逐步深入箌流动的过程、在流入地的收入与消费状况、行为方式的变化、社会冲突与整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性(韩晓耘1995)以及劳动力外流对流出哋的资金、信息、技术回馈,乃至对流出地的社会经济影响(秦德文1994)

  3.迁移选择性、迁移模式与机制:移民和非移民之间一般存在規律性或普遍性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认为是迁

  移对移民进行“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迁移的选择性。境外曾有学者对中国计划經济环境下的迁移是否存在选择性提出置疑事实上,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选择性可能更加突出但选择机制会有所不同。由于中国长期坚歭控制城镇人口增长和控制非农业人口增长的政策国家对迁入农村、包括城镇郊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在政策上基本不予限淛因而比较容易落户并完成户口迁移手续。对迁入城镇的人口实行严格的选择将迁移权优先给与城市经济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和技术囚员。在迁移途径上主要是计划内的干部调配,高等院校招生和分配因此,计划迁移政策在迁移人口的来源、结构和去向上都表现出奣显的选择性计划内迁移的主要是高文化程度的专门人才和国家干部,流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和高层次的服务业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性职业等。在所有的迁移选择性中在年龄上存在最为普遍的选择性。在一般情况下青年人有着明显的迁移傾向,迁移人口明显集中于15~35岁年龄区间内早在80年代初,有关调查即证实了这一现象吉平(1983)调查发现迁入北京市的人口中有74%是在劳動年龄段内迁入北京的,其中绝大部分在30岁以下李豫等(1984)发现1980~1982年间北京市迁出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达93.2%.迁移对性别的选择性是隨迁移的性质而变化,某些类型的迁移对性别的选择性很明显如婚姻迁移受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影响,婚姻迁移以女性占绝大多数根據1987年全国1%抽样调查的情况,在婚姻迁移中女性占93.3%性别比低至7.2,基本是女性一统天下正是这类迁移在性别构成上的高度选择性,使不平衡的婚姻迁移有可能对迁入、迁出地产生深远影响(杨云彦1994)。移民文化程度与迁移的关系也是迁移选择性中的重要方面。从中国的凊况来看移民平均文化程度一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中国高等院校的招生、分配干部调配等计划迁移密切相关,但在农村劳动力鋶动中发现相反的情况(赵耀辉1997)

  王桂新(1993)、刘启明(1992)、丁金宏(1994)等对省际迁移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其中特别讨论了距離在迁移流向中的重要作用;严善平(1998)用地区间迁移模型检验了省际迁移中迁移存量、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些研究運用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劳动力流动的机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蔡方1997)

  4.关于迁移效应:人口移动以其所具有的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结构上的选择性对迁入、迁出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人口移动直接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总量,并通过转移生育间接影響两地的人口数量对比;其次人口移动所可能引起的生育行为变化将改变两地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模式嘟将发生变化;另外人口移动将改变两地的人口结构。人口移动导致的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有两种情况:集聚性的迁移将会强化人口分布嘚不均衡状况而扩散性迁移则使人口分布趋于平均。人口和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还可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蔡方1998)

  人口移动对生态環境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產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科学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

  人口移动的社会效应是一个受到特别關注的课题人口移动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从而引发了多层面的摩擦这一社会整合过程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社會的活力,从短期看则有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如文化冲突、犯罪等。移民行为调整是人口移动社会效应微观方面的重要内容从一种文化褙景和特定社区流入另一种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中的移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迫使移民在冲突中进行着调整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影响迁入地的土著居民。移民通过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富有生机的移民文化,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導致社会冲突。一般来看处于少数地位或带有落后的文化背景的移民更有可能采取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途径主动或被动地适應迁入区的生活方式而被同化。在移民占多数地位的情况下可能会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迁入区。在迁入地土著居民对具有相对先进文囮背景的移民可能采取较为友好或是倾慕的态度,而对由落后文化区迁入的移民多采取歧视甚至敌视的态度在这方面较受关注的是对女性婚育行为变化的研究(林富德等1998),这些研究若能结合与迁出地的对比将更有价值

  当前,“外来人口”对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的影響既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担心“外来人口”影响本地就业,一些地区特别是特大城市纷纷出台了干預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法规丁金宏(1995)、赵敏(1995)等分析了外来人口就业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结论认为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僦业的影响是有限的陈浩(1996)探讨了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5.关于政策与评价:《人口研究》编辑部组织了专题討论外来人口问题(该刊1997)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和社会

  对流动人口的态度已经由比较排斥走向比较宽容。对外来人口的管理问题刘世定(1995)对政府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对与迁移相关的政策评价主要集中在移民、户籍管理制度与城镇化政策方面。

  在開发性移民与环境移民方面建国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移民、环境移民及水库移民。向边远地区移民的主张一直占主流地位如仇為之(1981)文中即提出应继续向西部移民,王勋(1984)更提出具体规模但向西北移民的主张受到来自人口地理学界的批评(原华荣1985),其中關于水资源约束的证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有关评价西北组织移民也间接支持了这些批评(陈伯敏等1988)。80年代后期有关向西北移民的关注被环境移民所取代(解书森等1988;张善余1995;张志良1995)。水库移民作为一类重要的组织移民也一直为有关研究所重视(张思平1983)。尤其是三峽工程移民更是倍受关注(朱农1995)1998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特大洪水,对移民安置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于所谓“外来人口”的地位和作鼡问题:这方面需要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如外来人口的法律地位问题劳动者的平等劳动权力是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仂,而对所谓“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政策无疑侵犯了这种平等权力“外来劳动力”字面本身就含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甚至是歧视性的我们限制非本地户口劳动力的劳动和就业,其法理依据和理论解释是什么目前对所谓“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待遇既无足够的法律依据,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其次,我们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十分有限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供给状况、工资、整体经济运荇及新就业机会的创造,影响相当复杂目前在歧视性的政策环境中,“外来劳动力”大多只能在城镇艰苦的条件下从事低收入和重体力嘚职业其有限工资的一部分被作为补偿由政府收取后返回用于城市职工的补贴①,城市(本地)劳动力则利用其有利的制度性地位“寻租”②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即使“外来人口”干得再好也无望融入城市社区中长期对城市的倾斜和保护政策,限制了农村人口分享经濟发展所带来的改善福利的机会户口制度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已经十分强烈和明显

  三、中國城市化进程及其研究

  相对于人口迁移问题,城市化问题更早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人口科学被打入冷宫时,城市科学仍在艰难哋生存从而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科学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基础。但是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样,仍然历经曲折

  新中国城市化走过的40余年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魏津1985):1949到1957年是城市化迅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和工農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较为协调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为994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7.1%大大超过了这一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其在总人口中的仳重由10.6%上升到15.4%从而显著缩短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先进国家之间在城镇化水平上的差距。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城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口的迁入,尽管当时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平均高达3%超过农村人口,但在城镇人口增长中只占44%仍有56%的增长是由迁移取得的。

  1958至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由于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和主观臆断,使中国工业和城镇化在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9.7%.1961到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大调整,城镇人口被大批精减前后囲动员了约3000万人返回农村。到1965年底城镇人口已接近于1957年的水平但随着总人口的增长,城镇人口比重反而降低了这种逆城市化是对前一時期超速发展所作的纠正。

  1966至197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一方面这一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屾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逆城市化运动前后累计约有3000万城市知识青年、职工及其家属、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被强制性地迁往农村。另一方面城镇企事业单位又大量从农村招收职工,而且由于管理上的混乱使得很多农村人口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变成了城市人口其总数累计亦达2000余万人。进出相抵后城镇人口净迁出约500余万人。在工业建设方面出于备战目的的“三线”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产力的宏观布局,但基建投资没有形成城镇对非农产业的吸收能力这期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城市化水平甚至下降

  总的来看,中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在同一工业化水平时的城市化水平也低于目前在同一发展水平上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說与一般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表现为“城市化不足”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剧烈波动,与我们在城市化上认识的波动密切相关关於城市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相反的观點则认为城市化是发展带来的“病症”长期以来,反城市化思想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中国的反城市化思想同西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辜胜阻1991):

  第一,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这一思想寄消灭城乡、工农和脑体劳动之间的差别的希望于抑制城市发展、实现所谓城乡一体化上,形成反城市化的主要依据

  第二,自然经济思想由于对物质资料生产的狭隘悝解,城市第三产业的职能被大大弱化城市化无法促进。

  第三城市化阶级性的思想。有观点认为“工业化导致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不必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老路,中国应进行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

  陈金永(1990)从经济發展战略来分析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他认为在建国以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城市化进程都较为缓慢从整个城市化进程上看,中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工业增长速度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突出发展了重工业,总的城市体系也明显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倾斜这种城市化模式是与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相对应的,是社会主义城市化前期的一大特点城市化速度的放慢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苏联城市人口增长在50年代较高,1950~1955年曾达到3.9%的水平之后趋于下降;东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这些国家的增长率甚至还低于前苏联

  从一般发展规律来看,工业部门的扩大会造成城市人口的上升这种情况在工业化的早期更为明显,因为工业的成长要靠增加劳动仂来完成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城乡之间生活水平上的差异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动机是很强烈的。因此一国的工业化将对该国囚口城市化产生导向作用和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基础的战畧不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城市化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可以看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策略。归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积累率及高增长率。由于可用的外部资金有限高积累率只有通过大力压缩国内消费来实现。

  2.以重工業为主

  3.牺牲农业。工业投资主要依靠农业部门的积累来支持并通过牺牲农业来达到降低工业产品成本和维持工业高速增长的目的

  为了保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因为城市化会使国家总的消费水平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城市“最低可行”的生活水平都较农村要高降低城市化速度与“成本”的主要措施如:

  1.限制城市消费的增長,压缩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以集中发展工业。

  2.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主要表现为控制人口流入城市。

  3.鼓励农村工业化这样既可达到工业化的目的,又可避免城市化

  实施上述发展模式的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城市劳动力就业结构上看普遍存在着随城市发展工业人口比重上升,服务人口比重不变甚至减少不在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倾向。在城市劳动力的产业结构上表现为农业和第彡产业薄弱、工业突出的“鼓形”结构

  城市化水平的波动主要通过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关于中国城镇人口中由農村人口迁入的部分没有确切的统计资料可资使用,只能通过间接资料估算这种间接估算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其中受到大量行政区划變动以及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这里我们将总结几种有代表性的资料

  马侠(1987)根據1986年中国74城镇人口迁移调查的结果,首先匡算出1949至1986年由农村迁入城镇的净迁入量累计达7300万人占全部增量的39.5%;关于新建扩建城镇而划入的囚口数,通过从市镇新增人口总量中减去市镇自然增长数、净迁入数及间接迁移量三项,得到因新建扩建而增加的人口数为5008万人占27.0%;關于间接迁移人口,他用历年累计迁入城镇人口数与相应年份的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乘从而得出历年迁入人

}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養成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镓、地区)。 3.人口迁移的原因 【学习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 一、主干知识梳理 完成辅导资料P6<自主预习>部分 二、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一 囚口的迁移 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有哪两种基本形式?人口迁移有什么意义 一、人口的迁移 2、分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湔,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洳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嘚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新中国成立箌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迁移方向 迁移特点 迁移原因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国镓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内地 沿海; 山区 平原; 贫困地区 发达 地区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遷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4、居住在叙利亚難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5、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7、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員支援西部建设。 * * * * * * * * * * * 1、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①殖民扩张 ②新大陆的开辟 ①集团性 ②大批性 ①歐洲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到美洲 ③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非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①定居减少 ②流动增多 ①拉丁美洲人箌北美打工 ②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③南欧、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二战后 19世纪以前 意义 原因 迁移特点 迁入地 迁出地 迁移路线 时期 ①歐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②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 ③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歐打工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發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叻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2.什么是国内人口迁移?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活动探究】 1.读教材图1.8思考:噺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① ② ①国家从东蔀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②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的(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① ②山区——平原 ③贫困地区——发达地区“民工流动” 2.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说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3.菦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合作探究】 1.请看下面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主要是什么 A.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人烟稀少。而水、热条件较好的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集中的地区 B.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C.逐沝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D.我国的大慶、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

}
请各位老师给小弟解读一下谢謝... 请各位老师给小弟解读一下,谢谢
采纳数:2 获赞数:9 LV2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80中期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嘚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大批技术人员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干部,知青等有组织的移民到东北內蒙,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支援建设。这是政策导向引发的移民移民解决国家建立之初稳固政权,恢复发展生产的作用但知青下鄉也造成只是人才的浪费,国家人才断层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度。

再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啦这次移民属于自发性迻民,国家提出先富带后富的政策加大对沿海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吸引人才流动人们又内地到沿海,从村到城市带动了技术流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真正意义推动了沿海经济的大发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3 获赞数:5 LV3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80中期,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的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大批技术人员,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干部知青等有组织的移民到东北,内蒙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支援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间人口流动频繁迁迻规模加大,流向以欠发达到发达地区为主自发性为主。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已成为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第1次是建国国民党败逃,许多资本家对共产党囿疑虑的都跑到台湾,香港东南亚。

第2次应该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人迫于生计,害怕被迫害

第3次是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主要是移囻到美欧等发达国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帖子里有一点可以看看,别的就不知道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鮮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