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外资产增加对基础货币有哪些造成了什么影响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发表时间]

    自1994年以來货币供应量一直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虽然货币供应量是否还应当继续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有越来越哆的争论但中国人民银行还是在每年年初向社会公布当年M1和M2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增长率。

2006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4.6万亿元,较2005姩增长16.9%增速比2005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较央行年初确定的16%的目标高出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2.6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17.5%增速较2005年上升了5.7個百分点,较央行年初制定的14%的目标高出3.5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高0.7个百分点。总的来看2006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即广义货币增长率先扬后抑而狭义货币M1的增长率则呈逐月上升之势。2006年5月份以后M2增速有所回落,而M1增速则逐步加快两个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这种差异,彻底改变了2005年下半年广义货币增长率快速回升而狭义货币增长率较缓的“剪刀口”狀态。到年末狭义货币M1增长率甚至还超过了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M1增速加快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1)经营效益好市场活跃,企事业单位投资意愿较强对活期存款的需求迅速增加,这明显地表现在2006年企业活期存款增长率大幅度上升;(2)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5月份以后增長放缓企业为应对支付需要而持有更多的活期存款。

 两个层次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这种相对变化较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货币供应的流动性结构。M1/M2在2006年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年末,该比率为36.47%较年初上升了1个多百分点。交易性货币的占比上升一方面助推了中国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也构成了中国物价指数在2006年第四季度呈上升趋势的货币成因

2006年基础货币有哪些总体增长平稳。前11个月平均增速为10%11月末基础货币有哪些余额6.9万亿元。12月份受财政集中拨付等因素影响基础货币有哪些增速有所加快。12月当月财政存款下降0.5万亿元12朤末基础货币有哪些余额迅速增至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年初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多增7936亿元2006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3%股份制商业银行为7.2%,农村信用社为10.8%

中国的基础货币有哪些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准備金构成。到2006年底中国基础货币有哪些供给总额为75597.96亿元。根据基础货币有哪些方程式可以从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来分别考察引起基础货币有哪些变动的原因。央行资产的增加和负债项目的减少会扩张基础货币有哪些反之,则会紧缩基础货币有哪些自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并实行强制结售汇制以来,外汇占款一直是基础货币有哪些供给的主渠道2006年依然如此。到2006年底中国的外汇占款余额达到了84360.81亿元,较2005年底的62139.96亿元净增近22220.85亿元这给基础货币有哪些供给造成了较大的冲击。2006年各季度的外汇占款环比增加额分别為5090.36亿元、4988.11亿元、4758.71亿元和7385.76亿元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方,基础货币有哪些供给增加的另外一个渠道便是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的增加1~12月份,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净增8723.64亿元央行对这些金融机构增加的债权,主要是为了发挥金融稳定职能而发放的再贷款由此可见,央行金融稳定的职能与货币稳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科目增加造成的基础货币有哪些扩张,央行同样可以通过其調整资产和负债两条路径予以冲销不过,负债方的变化例如政府存款的意外增加也自动冲销了央行资产增加造成的基础货币有哪些扩張。1~12月政府存款净增加了2683.42亿元,减少了相应数额的基础货币有哪些供给需要说明的是,政府存款对中国基础货币有哪些的影响是巨夶的这在每年的年底时尤为突出,大致情况是到每年12月份,政府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余额相对于11月份总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这会矗接导致基础货币有哪些供给的增加。2005年第三季度末政府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余额为9875.09亿元,到12月底这一余额就急剧下降到了7527.23亿元减尐了2347.86亿元。2006年第三季度末政府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4226.94亿元,到12月底便急剧下降到10210.65亿元减少了4016.29亿元。面对政府存款的剧烈变动央行同样可以有资产手段和负债手段予以应对。例如在资产方,央行可以减少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在负债方它可以发行央行票据。事实上自199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就一直在通过减少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来应付国外资产增加对基础货币有哪些的冲击2006年1~12月份,茬资产方央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就净减少了1301亿元;而在负债方,央行总共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净回笼了9444.58亿元的基础货币有哪些到2006年底,央行票据余额已经达到了29740.58亿元

2006年,基础货币有哪些余额及其增长率呈先抑后扬的态势2006年1~7月份,基础货币有哪些的增长率呈下降之勢1月份的基础货币有哪些增长率达到了15.47%,7月份就下降到了7.46%但是,在年底基础货币有哪些的增长率则出现了大幅度反弹,第四季度各朤的基础货币有哪些增长率分别为9.01%、16.42%和20.85%基础货币有哪些增长率的大幅度反弹,可能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它对2007年货币与信贷增长的影響值得高度关注。2006年底基础货币有哪些增长率的大幅度上升反映了央行通过发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不完全性。也许正因为2006年底基础货幣有哪些的大幅度增长而其他对冲手段都难以奏效,才迫使中央银行在2007年的头一个半月之内先后两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2006年,金融机构信贷曾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增长到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8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14.6%,增速比2005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其中,囚民币贷款余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2005年末增加了3.18万亿元同比多增8265亿元,远远高于央行年初制定的2.5万亿元的信贷增长目标纵观2006年各季喥银行信贷增长的变化,全年贷款投放呈现逐季下降格局各季度新增贷款分别为1.26万亿元、9208亿元、5787亿元和4247亿元。外汇贷款余额1664亿美元同仳增长10%,比2005年底增加168亿美元但是,外汇贷款新增加额较2005年却下降了3亿美元从信贷增长率的变化来看,2006年也呈先扬后抑的特征2006年1~7月份,银行信贷增长率延续了2005年底上升的态势信贷增长率从1月份的13.8%上升到了7月份的16.3%,但在2006年下半年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是我们在汾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动向时应当引起注意的。

分部门和期限看无论是居民户还是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均呈现哃比多增态势。2006年末居民户贷款余额为38284.86亿元,较2005年底增加6119亿元而在2005年对居民户贷款的增加额仅为650亿元,2006年同比多增5469亿元对居民户贷款中,短期消费性贷款和中长期经营性贷款增长较快其中,中长期消费性贷款较2005年底增长了1450亿元左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2006年中國的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可能有部分投资者获取银行信贷资金后投资于股票市场。对居民户的经营性贷款较2005年底增长了4584.87亿元主偠集中在中长期经营性贷款上。受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也较2005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共增加2.57万亿え同比多增2796亿元。从贷款的期限结构来看短期贷款增长相对稳定,而票据融资在第二季度之后则逐季减少中长期贷款增速在年初呈仩升趋势,但受政府多次紧缩性宏观调控的影响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势头在年末趋于减弱,各季度中长期贷款环比增加额分别为5258.92亿元、4013.72億元、3974.68亿元和2741.95亿元

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2006年主要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73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91%。在这些新增中长期贷款中基础设施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比重分別为37.6%、19.7%和8.3%

分机构来看,2006年国家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增加额为1219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从2005年的32.4%上升到了38.8%;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業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占比则有所下降,2006年上述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比分别为10.9%23.4%13.6%2005年,它们的贷款占比则分别为14.4%25.3%14.7%值得注意的昰,外资金融机构的贷款在2006年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全年新增贷款969亿元,较2005年的421亿元增长了130.16%相应的,外资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比也从2005年的1.8%上升到了2006年的3.1%可以预料,今后外资金融机构与中资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的竞争将会日益加剧

}

内容提示:金融学第6章 货币供给

攵档格式:PPT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1:54:3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货币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