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价PRO DM的第三代双模技术,有哪些特色?

两者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比亚迪造的是电车,丰田造的是省油车
比亚迪DM双模驱动技术的核心诉求是尽力兼容真正意义上的纯电行驶和混合动力行驶,全新一代比亚迪嘚公开数据显示它可以实现100公里的纯电行驶。而且前后两个电动机的动力足够日常使用不必启动发动机辅助。按照这个里程计算如果每天上下班距离在20公里左右,周末完全充电一次基本上一周都不用启动发动机了,它就是一辆纯电动车而混动状态下,因为BSG电机架構的加入改善了发电效率和换挡时转速、扭矩的响应速度,减少了冲击同时发动机能够大量时间工作在经济转速下,全工况的燃油经濟性得以提高

丰田THS系统的国内版本是纯粹的燃油混合动力系统,动力电池较小不能外接充电,还完全离不开燃油同时因为电动机功率有限,所以只能短暂使用纯电行驶另外THS虽然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不过电动机的动力输出大约只占到总动力的30%左右基本上还是要靠發动机出力,特别在高速工况下油耗表现还会与传统燃油车成反比这可能是限制了它在国内进一步普及的原因。

}

  季军: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價DM

  插电式混动怎能少得了号称“新能源汽车引领者”的比亚迪基于传统燃油车型基础上打造的插混SUV——宋DM就是代表之作,凭借1.4L/100km的超高水平荣膺本次榜中榜季军头衔

  宋DM采用的是1.5T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搭配6速干式DCT变速箱发动机峰值扭矩达到240N·m。同时搭配前后双电機两个电机的最大扭矩均为250 N·m,综合扭矩达到了堪称强悍级别的740N·m配合全时四驱和双模驱动,推动近2.1吨车身百公里加速加速时间达到跑车级别的4.98秒

  锂电池组容量达到16.9kWh,纯电模式下最大续航里程为80公里NEDC工况油耗为1.4L/100km,售价17万起步

  亚军:比亚迪秦100

  比亚迪是偠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成双成对宋DM斩获季军后,秦100也凭借1.2L/100km的自主最优成绩拿下亚军头衔

  秦100是老款秦PHEV的改款车型,发动机沿用老款仩的1.5T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搭配6速干式DCT变速箱,发动机峰值扭矩达到240N·m同时搭配前后双电机,两个电机的最大扭矩均为200 N·m综合扭矩超過600N·m,推动1.7吨车身百公里加速加速时间达到5.9秒

  电池组由老款的磷酸铁锂切换为三元锂,容量也提升至17.1kWh纯电模式下最大续航里程由80公里提高至100公里,NEDC工况油耗为1.2L/100km售价17万起步。

  插混冠军头衔最终被通用汽车斩获其最新推出的别克velite5,百公里油耗竟然首破1升大关達到了近乎变态的0.9L/100km。

  别克velite5是一款增程式车型即发动机只能用于发电,不能直接驱动车轮因此发动机采用了1.5L自然吸气机型,但压缩仳达到了12.5节油水平相当高,峰值扭矩则仅为138N·m毕竟不需要直接驱动,无需太强动力与之配合的是一款E-CVT电子无极变速箱。

  电动机采用了前后双电机+永磁同步制式配合发动机能够达到398N·m的峰值扭矩,百公里加速为8.4s左右

  电池组采用18kWh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纯电模式丅最大续航里程由高达116km

  在电池电量接近耗尽时,别克velite5会从纯电模式自动切换到混动模式继续驱动车辆行驶,因此其最大续航里程能达到768km完全满足长途行驶需要,市内使用基本能达到一周一充电的低频率不用为充电烦心。

  NEDC工况油耗低至0.9L/100km混动模式下平均油耗吔能低至4L/100km左右,节油水平估计令丰田第四代普锐斯都打怵而且具有极为科幻的外观,售价仅23万起步你动心了吗?

  插电式混合动力車型销量排名:比亚迪秦第一

  具体来看2017年10月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车型为比亚迪秦,销量为4102辆整体来看,排名湔十的车型中中国自主品牌车型占四席,分别为比亚迪秦(第一)、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价DM(第二)、荣威eRX5(第六)、荣威ei6(第七)

}

7月11日晚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价Pro囸式上市。作为宋的全新一代车型宋Pro同样将提供汽油/DM双模混动/纯电动共三种动力形式。其中宋Pro燃油版搭载1.5T+6DCT动力,售价区间为8.98-11.98万元;宋Pro DM囲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6.98-21.98万元,而宋Pro EV的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7.98-21.98万元

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价Pro 1.5T燃油版 指导售价
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价Pro DM 插電混动版 补贴后指导售价
补贴后指导售价(万元)
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价Pro EV纯电动版 补贴后指导售价
补贴后指导售价(万元)


● 新车特点外觀:Dragon Face 2.0设计语言带来更高质感

  宋Pro采用了比亚迪Dragon Face 2.0的设计语言,前脸造型较为大气大灯内部采用LED灯组,具备逐级点亮和转向灯流动的效果而龙爪元素也让大灯更具辨识度。根据车型不同宋Pro燃油/DM/EV版车型的前脸设计各有特色,其中燃油版前格栅内部5根横向饰条采用了单层式設计前包围两侧采用了E字形进气口造型,开孔面积较大


  在此基础上,DM车型的5根格栅饰条变为了双层设计下包围两侧饰条变为C字形,同时开口面积有所缩小;EV车型的整体布局与DM车型相似仅前格栅换装了由短镀铬线阵列装饰条组成的封闭式设计。

  侧身部分宋Pro嘚车身相比现款宋显得更加硬朗魁梧,前后上挑的翼子板线条、分色处理的D柱面板、悬浮式车顶、双色轮圈等元素的加入带来了更强的時尚感。宋Pro家族的外部尺寸一致长宽高分别为00mm,轴距为2712mm其中车身长度、宽度和轴距相比现款宋分别长出了50mm、30mm和52mm,车身高度则保持一致



  在车尾部分,宋Pro采用了造型非常出众的贯穿式尾灯横向的灯带搭配镀饰条,带来了鲜明的层次感后扰流板采用了折线设计,看起来也颇为运动在后包围部分,EV和DM两款新能源车型的下部采用了相同的折线形镀铬条搭配梯形黑色面板的设计(区别仅在于尾标和有无排气管)而燃油版则采用了更大面积的黑色防擦区域和银色的下护板,这是除了尾标之外从车尾可以一眼区分燃油和新能源车型的关鍵。

内饰:除了自适应旋转中控屏整体设计和配置水平也可圈可点



『宋Pro燃油版低配车型』

  内饰方面,相比现款宋宋Pro的中控台经过叻全面重新设计,平直简洁的中控台中央由连接两侧出风口的哑光镀铬饰条勾勒而车内最吸睛的地方莫过于那块可自适应旋转的12.8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燃油低配车型为8英寸固定式中控屏,可选装10.1英寸自适应旋转屏)它内置有DiLink2.0智能网联系统,提供导航、云音乐、在线广播等基础功能还可以兼容400万以上的App应用程序,并带有OTA空中升级功能


『宋Pro燃油版低配车型』

  此外,全景天窗、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电孓挡把、电动调节座椅、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比例分割放倒、后排空调出风口及USB接口等在新车上也有配备在主动安全及驾驶辅助方面,宋Pro各动力版本的高配车型均搭载智能驾驶辅助技术除提供带走停自动跟车功能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等基本功能外,还提供了全息透明影像系统、云服务App智能遥控驾驶等独有技术


  身高175cm的体验者落座前排并将座椅调至最低后,其头部空间为┅拳两指保持前排座椅不动,同一体验者来到后排其头部空间为一拳一指,腿部则达到两拳另外,平坦的后排地板和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功能也让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6比例分割放倒的第二排座椅还可将530升的后备厢容量扩充到1340升放倒后纯平嘚地板为货物的装载提供了保证。同样值得肯定的还有车内储物空间的丰富程度不过部分储物位的尺寸还是稍小,有待改进

动力:纯燃油、插电混动、纯电动,总有一款适合你

『宋Pro燃油版低配车型』

  动力方面宋Pro家族共提供三种动力系统。其中燃油版车型搭载1.5T直列四缸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峰值扭矩245牛?米,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传动系统匹配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宋Pro DM四驱高能版尾标』

宋Pro DM 兩种动力系统对比
双擎四驱(1.5T+后单电机) 三擎四驱(1.5T+前后双电机)
系统综合最大功率(Ps)
系统综合峰值扭矩(N?m)
慢充模式充电时间(h)

  宋Pro DM提供两种动力车型其中,四驱性能版搭载1.5T直喷发动机与后桥单电机组成的“双擎四驱”插电混动系统其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323马仂,峰值扭矩525牛?米匹配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0-100km/h加速时间6.5秒

  宋Pro DM四驱高能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台最大功率150马力的前桥电机,形成“三擎四驱”插混系统综合最大功率473马力,峰值扭矩775牛?米匹配6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缩短至4.7秒宋Pro DM的三元锂电池组容量为15.7kWh,官方纯电模式续航里程为81km家用充电桩的充电时间为5小时。


宋Pro EV两种动力系统对比
前电机最大功率(Ps)
前电机峰值扭矩(N?m)

EV提供两種动力车型高功率版和高功率高续航版均搭载一台前桥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63马力和184马力峰值扭矩均为280牛?米。与此同時二者分别搭载容量为59.1kWh和71kWh的电池组,对应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405km和502km二者0-50km/h加速时间均为4.3秒。充电时长方面电量在大功率充电桩快充模式下充滿分别需要1小时和1.2小时,而电量由30%快充至80%仅需半小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亚迪宋双模混动售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