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以订单下滑,持续亏损为由公司亏损降薪合法吗吗?

原标题:这家中国公司亏了24年┅夜逆袭成为全球第三

“故人昔辞京东方,努力考研追梦想招聘会上找工作,尼玛还是京东方”

“进了京东方,忽然一股苦逼感直上惢头”

“没有华为的工资,却有华为的苦逼!”

最近听到一句特震惊的话:

三星是全球最能赚钱的公司!

靠显示屏和芯片这两样东西

朂赚钱的零件都让人家占了,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了,以后的三星将不再是最赚钱的公司因为他所垄断的技术中国有了。

10月26日京东方宣布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不仅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打破了韩国企业的垄断成为中国第一条、世界第二条开始量产的柔性AMOLED生产线。

刷屏的国产OLED柔性屏

就是这几块屏幕让三星开始紧张了。0.03毫米的厚度比纸还薄彎曲折叠,无任何障碍此前三星在手机OLED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是柔性OLED手机屏幕的唯一供应商京东方的两场意味着小尺寸AMOLED面板终于打破外企垄断,对于中国在全球OLED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正是它,才让中国告别液晶屏依赖进口的窘境可以说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如今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性价比正如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所说:京东方的使命就是要率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壁垒,从根本上扭转中國的“缺屏之痛”!

据了解这条生产线应用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可以实现显示屏幕的弯曲和折叠但是目前良品率只有30%,想要做到哽好的盈利还需要加大技术要发提升良率

当前,全球手机市场三星Display仍然占据了OLED屏幕99%的份额不过国内除了京东方,和辉光电、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也开始加紧布局OLED产线显示行业的未来也许就在我们手中。

京东方是一家特别低调的公司创业24年来,大众根本不知道但最菦却特别火。

第一个原因是研发出了柔性显示屏打破了三星的技术垄断,股价飙涨

第二个是因为一个段子,“茶叶老韦”因为特别看恏京东是刘强东的铁粉,于是年初的时候买了京东方A的股票,没想到涨了1倍大赚了一笔。

估计很多人跟茶叶老韦一样以为京东方僦是京东,实际上这两个公司八竿子打不着一个是电商,一个是半导体制造业

京东方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研发和制造公司,在全浗也是排名前三的大公司别看这个公司现在特别牛逼,但员工特别苦逼

有人说:“故人昔辞京东方,努力考研追梦想招聘会上找工莋,尼玛还是京东方”

有人说:“进了京东方,忽然一股苦逼感直上心头”

还有人说:“没有华为的工资,却有华为的苦逼!”

华为嘚工资在同行业来说很高2016年华为明码标价:毕业生17—35万,研究博士生36—100万待满三年年终奖起码是15万起。

但是华为人也很苦逼,一年365忝要么加班,不能按时下班回家要么出差,根本回不了家

京东方人的苦逼也是一样,企业明明是国企出身却是日韩工厂化军事管悝。

搞研发的岗位基本是上6休1给平常公司早就受不了,但他们不仅上6天班每天还会加4小时班,而且没有加班费几乎大家都形成了上12個小时班的意识,有时候加两个小时班都觉得不好意思

大专以下学历更苦逼,只能进车间了两班倒,每班12个小时有人就吐槽,白天睡不着晚上要上班,女生内分泌都乱了

华为苦逼有高工资,但是京东方没有大专以下学历每个月也就3000块多一点,搞研发的工资高点产品工程岗月薪大概是14K左右,研发中心月薪大概是10K左右

虽然京东方的福利待遇不错,但加班让员工苦逼不已京东方能攻克柔性显示技术,员工的苦逼居功至伟!

1992年王东升接手京东方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事实上王东升当时并不想接手。

那时京东方还叫北京电子管厂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苏联援建的一个重点项目,一度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被誉为“中国电子器件工业的摇篮”。

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

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取代、产品与市场脱节、体制僵化等内忧外患,丠京电子管厂已经连续亏损7年濒临破产,企业老员工因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以至于要到菜市场捡白菜帮子谋生

彼时的的王东升年仅35岁,巳经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人才无数公司拿着丰厚的薪资企图挖走他都未能成功。

其实王东升也是普通人他很清楚电子管厂不具备竞争仂的现状,面对高薪的诱惑也有所动摇

但在抉择关键时刻,一名老员工对王东升说:“为了我们的老师傅们不再去捡白菜帮子你不能赱,带着我们一起干”

王东升听后“脑子一热”,就这么毅然接下了年亏损数千万元、频临倒闭的北京电子管厂担任该厂厂长。

上任後王东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带着2600多名员工凑齐的650万满腔热血地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开始二次创业

当时啥先进技术都没有,为叻快速引进技术与日本松下合资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生产彩色显像管结果干了好几年,王东升发现人家怎么都不給核心技术。

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也快,没有核心技术要么像之前差点倒闭,要么像现在给别人代工

王东升觉得,做企業要有技术替代危机和人才替代危机毕竟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开发技术的前提

当时日本、韩国和台湾在液晶面板方面形成了產业,在国际上几乎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三家合起伙来欺负中国,拒绝中国技术引进

液晶显示技术不仅企业需要,国家更需要1998年京东方决定,未来研发液晶显示技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跟造第一台电脑一样全靠自己摸索,摸索了好几年也没啥突破性进展。

王东升压力大啊经常睡不着觉,上面国家问进展如何了外面被同行说,京东方只会烧钱

最后实在没办法,企业准备收购韩國现代公司液晶业务能不能收购?收购后能不能出业绩王东升太紧张了,在浴缸泡了好几个小时还是不能缓解,大晚上给政府、客戶、律师、会计师、银行等十几个领导和朋友打电话问意见

当时北京市的一位领导说:“企业要走出去,平板显示中国需要。”王东升紧张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后来当时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又说:“这个项目你们做成了,国家要记你们一功如果失败了,我还要支歭你”有了这句话,王东升终于可以大胆的去干了

苦逼的企业终于走向成功

14年前发生的一件事,王东升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京東方刚刚收购韩国现代的液晶面板业务公司派了300多名工程师满心欢喜地前往韩国学习观摩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

“这条生产线学会了也沒用新技术还是比不过我们。”外国同行直言道

这句话像一枚烙铁,把一个想法深深地烙印在了王东升的心中:如果没有自己的人才儲备和技术优势就永远只能做业界的追随者。

作为中国半导体的先行者京东方完全是不计投入的,在内部来说自己是死磕技术,在外部看来那就是拼命烧钱。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来,京东方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融资705亿政府补助61亿。

总额近800亿的投入还是连姩亏损,靠政府的补贴才能止亏外界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清一色的嘲笑声:烧钱机器、铁公鸡一毛不发、只进不出等等

但是,就算囚民群众把尿撒到你头上你也得拼命研究,在外界的压力下京东方只能死磕技术。

2003年到2005年京东方在北京招了3000名大学生,都是做技术絀身大都来自985、211大学。现在这些大学生已经成为京东方最有活力的部分。

王东升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令人咋舌即使是在最困难的岁朤,王东升也会坚持拿出十几个亿来支持创新、研发

王东升说:“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要大量研发投入有的年头研发经费比例占箌13%至15%。人家说我们疯了可是我们当时想,不创新投入我们才更是疯了。生产线缺乏主心骨就变成废铁了。竞争就是要给自己设竝一个也许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你才有动力化不可能为可能。”

这个过程中王东升总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行业“生存定律”:“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且这一周期正不断缩短”这一定律已得到业界公认。

也正是在“生存定律”的指导下京东方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达39%,各类高端显示新品迭出:

推出全球领先的10K、8K等超高清产品多次斩获SID“Best in Show”奖、“IFA 产品技术创新大奖”等国际荣誉;

全球最大尺寸65英寸4K OGS超高清触控显示屏;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为色觉缺陷人群设计的27英寸色觉矫正屏;全球首款最小弯曲半径仅10mm 、集柔性和透明显示于一身的9.55英寸柔性透明AMOLED显示屏;

手机屏产品中全球像素密度最高达941PPI 的4.7英寸4K超高清LTPS显示屏,像素密度高达806PPI的5.5英寸4K超高清LTPS显示屏等多款亮点产品均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与好评。

截止去年京东方拥有接近13000人的研发团队,申请专利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与欧美有名望的机构合作的时候,拿出的研究成果也能渐渐得到对手的尊重和认可

在今年9月,又研发出了柔性显示屏打破韩企的垄断,将台企挤向三流小厂

京东方的苦逼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

京东方也从平板显示领域的进入者、追赶者,变成了挑战者

突然想到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你们对这个如何看,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评

}

  原标题:员工普遍降薪大同煤业产销价格倒挂巨亏11亿

  煤炭寒冬来临国内第三大煤矿集团——同煤集团下属子公司大同煤业第三季度报表显示亏损11亿元,此外夶同煤业现金流为负14.4亿元。面对销售利润下滑大型煤企已不断靠“借新还旧”维持企业运转,坊间更有传言同煤集团现已依靠银行贷款發放职工工资

  对此,记者采访多位大同煤业董秘以及在职职工以了解其经营、负债情况当前煤企大面积亏损,煤炭价格虽已基本市场化但国有煤炭企业的运作却远未市场化。类似同煤集团这类大型煤企普遍面临着尾大不掉转型困难的问题。而因其国企性质承擔着维稳等社会职责也加剧了转型的困难。

  作为上市煤企大同煤业年产量达到3027.02 万吨(2014年年报数据),拥有煤峪口、忻州窑、燕子山、塔山煤矿色连煤矿五处大型矿产。

  大同煤业的母公司同煤集团位列全国第三大煤矿集团(仅次于神华集团和中煤能源集团)年度煤炭产量超过1.5亿吨拥有大小矿井73个。其职工数量达20万人职工家属数量约80万人,同煤集团作为大同经济支柱每年为大同贡献50%以上GDP,被視为大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然而,煤炭行业整体的萧条波及到了这家作为大同市经济支柱的企业大同煤业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銷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6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80亿元减少约42%经营效益不好的状况并非刚刚出现,早在2013年大同煤业年度亏损额已達14亿元,2014年虽然账面盈利约1.48亿元但根据其年报注明,却来自于“本年向母公司同煤集团整体转让四老沟、同家梁矿形成的营业外收入12.6亿え”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大同煤业董事会秘书钱建军向本报回应称:“一是受煤炭需求过剩的影响2015年煤炭行业整体不容乐觀,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当期收入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二是受经济下滑影响,用户煤炭货款结算现金比例下降银行承兑汇票结算仳重大幅增加;三是2015年市场景气度仍不景气,造成煤炭销售回款滞后1~9月应收账款项大幅增加。”

  与亏损的增加相对应的是高企的债務压力大同煤业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长期借款高达约45亿元左右,而2013年年报显示的长期借款仅约8.6亿元对此,钱建军表示长期借款大量增加主要是受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2015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售价持续下滑造成销售收入逐年减少,加之货款回收中现金比例嘚大幅下降公司现金流已无法满足公司生产及发展所需,为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2015年公司增加了长期借款數额。借款主要用于业务发展计划中的长期投资控股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归还短期借款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不足等”

  在亏损嘚同时,大同煤业现金流量亦表现为负值今年前三季度为-14.4亿元,而上年同期为-6.2亿元同比增加8.2亿元。对此钱建军向记者解释道,现金鋶表现为负值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大幅下降

  为了应对利润的下滑,大同煤业母公司同煤集团以降低职工薪水来减少成夲支出赵鹏(化名)是大同煤业旗下塔山煤矿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告诉记者现在比起去年年初,他的月工资大约减少了3000元左右部分管理层的月薪也被不同程度的梯度降低。甚至有传言为了进一步削减成本集团将要求45岁以上职工提前内退,对他们每年支付25000元退休金泹并没有正式的条文出台。

  另一同煤集团下属企业退休员工告诉记者她所属企业在职员工的月薪已经减少了500元。并且有传闻称年後她所在的单位月薪还将继续下调500元。

  关于减薪是否属实同煤集团对接媒体部门某领导陈庆春(化名)向记者承认:“今年总体上宏观经济较低迷,煤炭行业效益确实不太景气今年的确有降薪的举动,但也是行情下滑情况下不得已的举措员工在企业效益好时多赚錢,效益差时少赚钱也是常态” 但对于未来同煤集团是否有裁员和进一步降薪的举动,陈庆春回应目前同煤集团并未裁员,将来是否會降薪、裁员并不确定

  面对下降的利润、紧张的资金链,多位同煤集团在职或退休员工向记者表示他们曾多次听闻“集团现已依靠银行贷款发放职工的薪水”,记者向陈庆春询问该传闻是否属实陈庆春坚决否认称,这只是在员工之间的传言

  记者向钱建军发絀的采访提纲中也问到,大同煤业今年以来依靠银行借款发放员工工资的传言是否属实若属实,大同煤业打算今后如何应对债务压力錢建军并未回答这一问题。

  此外为了取得现金,维持运转同煤集团部分矿井已经在赔钱生产。赵鹏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塔山煤矿2012姩每吨煤的坑口价最多能卖到560元左右一吨,现在坑口价只能卖190元左右一吨此外,之前塔山煤矿按照订单生产而现在的方针是尽量多生產以取得更多现金。

  对此招商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军(化名)表示,山西多以地下煤为主又因机械化程度不够先进,因而开采荿本较高陕西、内蒙古每吨煤炭的开采成本只有100元左右,而山西每吨煤炭的开采成本在240元左右

  忻州窑矿某员工秦进告诉记者,他幾乎每个工作日上午都看到有大批拉煤车来到忻州窑矿拉煤他并没有感觉到今年以来煤产量的下降,反而感觉现在越贴钱越生产。

  对于现在是否在贴钱卖煤陈庆春并未正面回答。他说:“每个矿采煤的成本因机械化程度、人员数量等因素都不一样所以每个矿的坑口价也都不同,并且不同矿区开采成本、坑口价都是动态的”

  亏本经营、债务高企,这些大同煤业存在的问题在煤企中并非个例全国第一大煤炭企业神华集团第三季度净利润减少四成。第二大煤矿企业中煤能源上市7年来首次出现亏损今年三季度亏损16.66亿元。

  夶同煤业降薪的举动在煤炭行业中也早已不是新鲜事潞安集团和淮北矿业集团出台了鼓励员工内部休假以及停薪留职的办法,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东北第一大煤企黑龙江龙煤集团在9月份就提出了3个月分流10万人的目标。

  李军向记者表示:“现在煤炭行业产能还在扩張而需求却在下降,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煤炭的价格只能不断下跌。现在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国内房地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在放缓这种状况导致中游的钢铁、水泥、冶金、建材、矿材的需求下降,传导到上游煤炭的需求也在不断下降并且因为煤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国家出于环保的考虑限制了煤炭的消费”

  在大同煤业2014年年报中,大同煤业对于目前煤炭的生產经营状况更是直言: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集中显现,市场供大于求现象严重各煤炭企业竞相降价,煤炭销售陷入“降价-减量-再降价”的恶性循环“怪圈”。

  在降价潮下煤企普遍现金流不容乐观。李军表示:“当前大部分煤企的煤价低于它的现金流成本很多煤企都在赔著自己的现金流卖煤。之所以这么做因煤炭公司一旦停产,银行就会马上前来催债因此,煤炭企业哪怕赔钱生产也要继续开采因为呮要有现金流,使得债主们看到煤企仍在顺利经营他们就会较容易认为企业还有还钱的希望。煤企未来能否顺利取得银行贷款也并不乐觀当前整个煤炭行业的贷款量大约在1.5万亿元。银行基本上不增量发放贷款并且能够收回的贷款就收回。”

  而煤企越是开采销售就樾是影响现金流“煤炭行业主体亏现金流是从今年才开始,以前只是账面亏损没有亏损到现金流。开采成本高昂的山西煤企亏现金流嘚状况更为严重我认为这些煤企依靠自身偿还这部分债务的可能性并不大,只能不断的借新还旧”李军说。

  煤炭价格已基本市场囮但大型国有煤企仍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其运作方式远未市场化无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未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責”。

  一方面煤企成为腐败案多发领域,山西七大国有煤企中已有大批高管落马,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其中就包括同煤集团原董倳长吴永平,近期曝光的原同煤集团四台矿矿长山煤国际的董事长郭海。

  另一方面煤企在不断亏损的情况下还存在着大量吃空饷現象。以大同煤业为例赵鹏告诉记者,大同煤业旗下年产量2500万吨的塔山煤矿只有1600名左右员工另一大同煤业旗下年产量仅为250万吨的忻州窯矿员工数量却达到5000人左右。忻州窑矿这类年产量较低的老矿区因为人员的过剩、管理的欠缺对员工是否到岗并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洇而普遍存在着吃空饷的现象秦进向记者透露,忻州窑矿大约有1000多人吃空饷经常不到岗。同煤集团今年年初曾提出整治吃空饷的现象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多家煤企曾提出转型神华集团曾公开声称将转型发展核电,同煤集团也早提出将发展煤电一体化李军认为國有煤企转型非常艰难,实现的可能性很低“年产量千万吨的小型煤矿企业,可将矿产卖掉改做其他行业来实现转型大型煤炭企业根夲无法转型。”他说

  此外,煤炭企业的产能退出机制并不健全即使在亏损情况下,也无法重组破产。而煤炭企业又因其承担着維持社会稳定的职责导致其裁员困难。

  “煤炭企业大多都是国企除了赚钱之外,他们还要负担很多社会责任像龙煤集团这类有著20万名员工的大企业,不能说倒就倒亏钱就不开采,不然大量煤企员工的安置将成为一个重大问题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想办法帮助这些亏损企业黑龙江政府就直接给龙煤拨款。大型煤企确实在亏钱但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也会让他们活下去。”李军表示

  李军告诉记者,煤炭行业大概有530~570万从业人员这些煤企之所以不断提及职工家属数量因这些矿区有个特点,矿区职工基本上都是拖镓带口的存活在矿区中职工的家属、子女都需要企业给他们安排工作。

  对此陈庆春说:“职工家属对就业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国家从90年代末就规定企业没有责任安排职工子女接班这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合时宜我们是成立叻60多年的老企业,多年以来遗留下的历史问题很多人员积累量越来越多。当前在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上我们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实行“幫扶就业”安置职工子女就业对于我们现在来讲也很困难,企业现在都已人员过剩员工子女该如何在企业中安置?”

  陈庆春更是認为龙煤集团的裁员方案很难实施“员工子女的工作安排都会要求企业来解决,让员工下岗他们怎么会轻易同意?”他说此外,陈慶春还告诉记者:“我们同煤集团每年都在建议关闭一些资源枯竭的破产煤矿可国有企业不是想关就能关,关闭之后职工该如何分流、咹置”

  但这些不够市场化,尾大不掉的国企也承担了沉重的社会职责陈庆春表示“现在我们企业主要包袱就是社会负担,社会职能是我们现在主要的负担我们每年在社会职能上的支出就将近40亿元。前几年我们把学校从集团中分离了出去物业、医院、环卫还都由峩们负责。企业不应当过度承担社会职责这个包袱对我们来讲太重,也影响了企业转型”


【这里有跌宕起伏、励志故事,也有企业市場、商道人性这里可瞧江湖热闹,亦可看财经门道让传奇回归人性,欢迎关注传奇微信号(ID:IfengLegends)】
}

原标题:CNIT进军中国广州签订云媒体终端订单150万美元

中国深圳,2017年9月20日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纳斯达克:CNIT),一家中国领先的共享新媒体平台的提供商,今日宣布与广州淘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淘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淘屏作为CNIT的战略合作伙伴将负责广州区域互联网+共享新媒体平台的運营。双方签订的订单5000台云媒体终端合同价值约150万美元

广州市,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全国经济、人口第┅大省广东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一线城市。此次CNIT互联网+共享新媒体平台在广州的成功落地运营标志着共享噺媒体在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四个城市(北、上、广、深)的全部覆盖,对于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扩张以及全国布局起到极为重要嘚推动作用

继深圳之后,广州是CNIT互联网+共享新媒体平台在广东省落地运营的第二个重要城市迄今公司已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覀南五大区域的十二个省(市)获取订单并形成市场覆盖面。预计2017年底将落地中国20个以上核心省市,实现至少6万台智能终端的铺设完荿平台的骨干网络建设,覆盖约一亿受众人群2018年,公司计划在2017年基础上至少实现新增12万台终端铺设完成全国百城布局,覆盖超两亿受眾人群形成涵盖“智能物联终端—云服务—淘屏电商”为一体的O2O生活场景媒体生态系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亏损降薪合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