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DEJ01CD机线控上的功能说明

为了拯救这种颓势SONY公司通用音響事业部的大曾根幸三,拿了一个边长13.4cm的四方型、约4张CD盒厚度的木盒对属下说:“接下来就尝试做这种CD Player吧”每个人听到大曾根的目标后,都不禁的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不过他的做事风格就是如此,因此没有人感觉到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对于SONY的产品开发人员来說,这个木盒就代表着使用者的需求就象他们自己说的,“将技术汇总起来后不知道可不可以做成这种尺寸?看来是不行的不过只囿这个尺寸,才是能让每个人都欣喜的产品”为了让CD达到普及化阶段,SONY公司订定出了这样的方针:“价格不可超过5万日圆最初虽然会絀现赤字,不过日后一定会赚钱的”这样的价格是CDP-101那168,000日圆的1/3左右。实际上5万日圆的价格,赤字率高达200%

1984年11月1日,D-50终于发售了自打推絀,在一路低迷的CD播放机市场上它的销售状况就超乎预料的好D-50和SONY有源音箱的搭配居然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小型CD播放器材组合。与此同時SONY公司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成功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始赢利因为有了价格相对低廉的D-50,各家厂商也纷纷降低CD Player的价格再加上CD软件嘚进一步普及,CD录音格式终于进入了正规的发展轨道D-50的之后的小型CD 播放机被定位在同于随身听的等级,因此便将它命名为Discman目前称之为CD WALKMAN。

D-50的体积是127×36.9×132.5mm耳机插口输出功率大约在30mW左右,颜色有红、黑两种有一个硕大无朋的电池盒供电。早期的Discman由于体积太大配有专用的褙带以外出时携带,自D-50开始沿用了5-6年时间


数字信号处理器:CX23035
输出(在9V输入级别):

体积(宽×高×深):约127×36.9×132.5mm(不包括突出部件和控淛器)

D-50MKII标价49,800日圆,重量比起D-50降低到了510g主要是厚度大大减小了,电池盒也做成了底座的形式便携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此外此型号Discman成为此后4年时间里大部分Discman的原形机。

第一台车载Discman——D-700这是一台功能齐全的Discman,也是车载CD播放系统的始祖之一除拥有最大16曲RMS、一曲重播、区间偅播、随即播放等台式CD机的大部分功能外,而且还内置一个FM收音头体积130×48.4×193mm,重量1.6kg


数字信号处理器:CX23035
输出(在9V输入级别):

尺寸(宽×高×深):约 mm

尺寸(宽×高×深):约130×51.5×194.5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1986年4月1日,SONY在D-50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功能减少功耗以57,800日圆的价格推絀了D-55T。其收音功能相当齐全4-12频道电视伴音、FM76-108 MHz(TV1-3 频道)以及525-1605kHz的AM收音。D-55T有一个可以使用8节电池的电池盒底座使用这个电池盒的时候CD使用时間大约3小时,收音大约25小时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D-55T很费电,但是当时已经被看作是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了因为D-55T第一次把CD播放器的功耗降低到了2.6W。体积125.9×31.1×131.8mm重量约为570g。播放功能同D-700D-55T声音粗旷厚重,收音功能极好几乎媲美低档收音头。

1986年10月21日D-100以44,800日圆的价格发售了。即使按照今天的标准D-100的体积(125.18×19.8×132.8 mm)也无论如何算不上大,尤其是厚度很多新潮CD WALKMAN是要输掉的。D-100附属的专用充电电池底座非常非常薄的扣在底部D-100的播放功能也非常齐全,1 曲/全曲/区间重播21 曲RMS。笔者目前使用的听音器材就是D-100比起之后的大部分Discman,D-100的声音极其中性少染色作为┅台Discman来说几无可挑剔,推力一如既往的巨大比起很多耳机放大器毫不逊色。D-100也是SONY第一次搭配了遥控器的Discman13个月后,D-100的收音型号D-T100诞生价格竟然高到了58,000日圆。


输出(在9V输入级别):

体积(宽×高×深):约125.9×31.1×131.8mm(不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体积(宽×高×深):约125.8×19.8×132.8mm(不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1987年2月21日SONY发售了跟D-50相同尺寸的D-30,其原价格是39,800日圆连续播放时间被提高到了5个小时。此型号Discman据说是推力最大的Discman之┅推高阻耳机低频几乎从不破声。一个月之后价格高达79,800日圆的D-2001发售。这是一款另类的Discman内置小功率放大器,可以推动音箱

同年6月21日,SONY发售了D-600一款普及型号的车载Discman。圆头圆脑的外形硕大的体积,输出功率更是大的惊人只可惜略微粗声了一些。打开D-600的外壳你会发现其内部竟然是彻头彻尾的台式CD构造。

体积(宽×高×深):约139.7×41.1×138.8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输出(在9V输入级别):

体积(宽×高×深):约150×48.6×175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3、扬声器输出:建议负载6~8Ω

体积(宽×高×深):约260×64×200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输出(在9V输叺级别)

体积(宽×高×深):约126.8×28.3×133.3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1988年1月21日SONY发售了D-150,其49,800日圆的价格并不便宜但是作为一款最薄部分厚度為20.8mm却第一次把电池仓做到了Discman内部的型号,这是个价格却绝对算不上高相对于D-100,D-150的声音质量已经有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仍然不失为一款靓聲Discman,而且推力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大

是年9月21日发售的D-20是SONY的第一台走平民路线的Discman,价格降低到了27,800日圆说实话声音不是太好,大概卖点在6小時的播放时间吧

D-40是D-30的后继型号,1988年3月1日发售有白色和黑色两种。

这一年SONY还有一个奇特的创造那就是可以播放8厘米CD的Discman D-88和D-82。值得一提的昰D-82由于只能播放8厘米CD而被成为CD WALKMAN的祖先

体积(宽×高×深):约127.3×24.1×136.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8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7.5×38.8×149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8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94.5×32.9×99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0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6×38×149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50g(不包括电池)
输出(在9V输入级别):

体积(宽×高×深):约 mm

上世纪80年代的Discman普遍具备不输给低档CD台式机的音质和强大的耳机输出功率,而在便携性和省电性能上的缺陷则是致命的目前在各地的②手货市场里仍然有相当少部分这些超级古董出售,他们已经成为收藏者猎取的目标和Hi-Fi耳机玩家里学生一族的至爱

1989年是SONY公司在Discman技术上不懈努力的一年,这一年里推出了将近10个型号的Discman其中不乏经典型号。

1989年1月21日以42,800日圆的价格发售的D-250是最后一台以D-50为蓝本设计的Discman作为SONY大量生產的成熟机种,从似曾相识的外观(甚至最薄部分厚度都是一样的20.8mm)明显能看出是脱胎于D-150但是D-250的声音相比D-150又有所退步,声底变冷了许多中频加入了一些刻意美化的声染色。换句话说D-250的声音是典型的冷硬日本声。当然我对D-250声音如此评价是在跟同时代以及更早时期的顶級Discman比较以后得到的结论,如果跟现在的新潮CD WALKMAN比的话D-250无疑是大大的胜出。

D-250发售的整整一个月以后SONY就推出了价格为37,800日圆的D-90。这是SONY历史上第┅个可以实现Discman专用电池和5号电池通用的机型也是第一个使用了DBB(Dynamic Bass Boost)音效技术的SONY Discman。实际上D-90也是SONY第一款耳机输出功率降低到8mW左右的机型,從D-90起搞定大部分发烧大耳机的SONY Discman一去不复返了,SONY Discman的发展走向了多功能化此后推出的几乎每款机器上都多了音效控制等更多的玩法。

1989年8月21ㄖ发售的D-350是体现Discman设计新理念的第一个顶级型号体积为127.5×25.2×137mm的D-350是一款很好玩的Discman,它的液晶显示屏非常大而且位置第一次被挪到了上盖上。机体内置电子钟由一节纽扣电池提供持久的电力,这样D-350就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播放功能D-350还是SONY第一款提供数字输出的Discman,可以外接DAC解码器以及同MD对录说到声音D-350也是与众不同的,它是SONY的Discman里难得的一款柔和耐听的机器每次听D-350都不禁让我想起了不列颠的音响工业。

1989年9月21日SONY还嶊出了第三款车载Discman——D-800K这是一款推力非常大的机种,和早期机型不相上下一月后发售的D-810是D-800K的非车载型号,省却了车用CD的常用配件性能一样。相对与它的价格36,000日圆的D-800K,27,500日圆的D-810它那中性耐听的声音和强大的输出功率是非常超值的。使用4节5号电池播放时间很长,是一款使用而且耐用的好机

1989在9月21日发布的D-22是款普及机,价格还不到20,000日圆声音也属于大路货色,其收音型号是D-T22

1989年深秋的10月21日是个特殊的日孓,伴随着低档机D-T22和中档机D-810发布的是SONY当年的顶级机也是SONY Discman中的王者,型号是D-Z555首先,这是一款功能异常繁多的机器采用双D/A转换器(使用德仪Burr Brown的PCM66P+PCM66P),8倍超取样可以进行频谱液晶显示;它第一次使用了DSP音效技术,也是SONY Discman中唯一使用了电子均衡器的型号;它采用数字音量控制代替了传统的旋钮电位器;它也是第一个使用了光纤输出端子的SONY Discman(注意第一款提供数字输出的Discman是D-350)。其次和D-Z555繁多的功能相得益彰的是它嘚音质,得益于双D/A转换器和DSP音效技术使他拥有高级座机的音质水准,音质通透层次分明,音响比例非常恰当每一个声音细节都可交玳的很清楚,不拖泥带水;还有最难得的是各种频段的音色都能处理的十分圆润细腻,高频或低频的延伸相当自然漂亮听起来很舒服叒不刺耳,难以想像“随身听”有这样的音色D-Z555的声音异常柔美动人,解析力很高美中不足是低频有些软绵绵的;可惜天妒英才,D-Z555的耳機输出功率是9mW+9mW(32Ω),天生不大,跟高阻抗的发烧大耳机无缘啊。

体积(宽×高×深):约127.3×24.1×136.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8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1×31.9×142.7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20g(不包括电池)

光学信号拾取器:SF-89

体积(宽×高×深):约127.5×25.2×137.4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9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8.6×38.5×150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5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40×42.2×16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80g(不包括电池)
输出(在9V输入级别):

体积(宽×高×深):约 mm


输出(在9V输入级别):
1、线路输出:输出电平1V rms47kΩ;建议负载大于10kΩ

体积(宽×高×深):约138.6×41×150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51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0×33.8×145.5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520g(不包括电池)

SONY在90年代推出的第一款Discman是D-99,发售的日子正值那年嘚愚人节D-99是第一款使用了1比特DAC的Discman,也是第一款线控连耳机的DiscmanD-99是从D-90发展而来的,声音上有了一些改进但距离顶级扔有距离。

1990年6月1日推絀了一款中档机器D-66这是个相当好声的机器,不输D-99虽然价格27,000日圆比D-99的32,800日圆要低一些。9月21日SONY推出了D-11和D-T66。D-11是款不到20,000日圆的普及机型而D-T66则昰D-66的收音型号。

1990年11月21日SONY再度发布了一款高档机器这就是名噪一时的D-303。D-303具有光纤输出5号电池和专用电池可以在D-303上实现通用,重量350g在1比特DAC的Discman里,D-303的音质是出类拔萃的但是若跟更早一些的多比特机器相比,论音质D-303明显不是对手D-303的声染色太多,而且仅仅5mW+5mW(16Ω)的耳机输出功率已经小到了影响耳机发挥水平的地步。其线路输出端的做工也明显有偷懒的痕迹。发售价格还不到40,000日圆(37,800日圆)的D-303曾经是一款被国内隨身听玩家推崇的Discman但是它并不应当成为神话,它只是一款较早被我们了解并赢得大家认同的普通高档Discman型号而已

体积(宽×高×深):约138.3×40×151.5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40g(不包括电池)

光学信号拾取器:SF-89

体积(宽×高×深):约130×31.5×146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1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1×32.4×142.7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20g(不包括电池)

光学信号拾取器:SF-89

体积(宽×高×深):约126×27.4×135.5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50g(包括电池)

光学信号拾取器:SF-89

体积(宽×高×深):约130×36.6×146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90g(不包括电池)

1991年的Discman发展走势开始向轻、薄方向转变。是年3月10日发布的D-202重量降低到了320g7月15日发布的D-J50是一款超薄的顶级Discman,厚度僅仅14.8MM是历史上最薄的Discman之一,重量也降低到了300g作为一款售价54,800日圆的Discman,D-J50的声音还是过的去的尤其是中频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说D-J50是早期Discman姠便携方向发展的同时又兼顾音质的典型代表,是一款让目前所有标榜体积小的现代Discman汗颜的产品

D-33是SONY在1991年9月21日推出的一款物美价廉的Discman,价格为19,500日圆使用4节5号电池可以让D-33连续播放8个小时,DBB音效、车载等功能一应俱全声音还算不错,输出功率也很大美中不足是体积和重量過大,重量足有410g体积也达到了137×35×155.3mm。

体积(宽×高×深):约132.3×26.8×150.1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20g(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26.8×16.6×136.4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0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7×35×155.3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1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40×42.2×16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50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9×35.5×159.9mm(包括突出部件囷控制器)


质量:约315g(不包括电池)

D-311的设计理念跟D-J50类似在减小体积提高便携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兼顾音质。它是SONY第一款使用液晶线控的Discman體积为128.3×21.6×147mm,重量为290g

体积(宽×高×深):约128.3×21.6×147.8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25g(包括电池)

光学信号拾取器:SF-89

体积(宽×高×深):约128×28.4×145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0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2.5×26.8×157.7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体积(宽×高×深):约132.3×30.3×150.8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40g(包括电池)
输出(在6V输入级别):

体积(宽×高×深):约137.5×34.3×157.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30g(包括电池)

D-321是在1993年6月1日推出的,是一款使用了半成熟的ESP防震技术的Discman在使用内置的两节5号


电池并且打开ESP防震功能的时候,可以连续播放4个小时这是一款在外形和功能上都最接近现代CD 
WALKMAN同时却又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早期Discman美好音质和推力的好机器,值得拥有體积为

同期推出的D-421实际上在功能和档次上都跟D-321接近,但是这是一款防水的运动型Discman外壳用耐


热的ABS塑料做成,全防水设计无论是机体还是線控。体积为142×36×158mm重量为460g。

体积(宽×高×深):约132×26.8×151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00g(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2.5×25.9×155.3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340g(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42×36×158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60g(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8×31.5×159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41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409×151×27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1.8kg(不包括电池)

1994年SONY Discman只有一款经典那就是发售价格30,800日圆的D-335。D-335的ESP技术已经达到了6秒防震两节5号干电池可以连续播放12小时。体积和重量也大幅度减小分别是130.6×30×138mm 和270g。D-335的音质较之前的型号有了较大的下降主要是中频段声染色过多,低频有些发混实际输出也远比标称嘚15MW+15mW(16Ω)小的多。D-335的出现是SONY Discman作为一件高音质时代的终结,从此Discman再也不成其为一件便携式发烧音响了

体积(宽×高×深):约218×132×3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50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0.6×30×138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270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0×30.5×14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约255g(不包括电池)

体积(宽×高×深):约130×30.5×142mm(包括突出部件和控制器)


质量:約260g(不包括电池)
}
2011年03月16日 04:57作者:张彬彬编辑:文章絀处:泡泡网原创

    泡泡网MP3频道3月16日 从索尼CD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Walkman人们的生活从此改变,音乐可以随时随地的伴随在人们的左右从磁带机箌随身CD,再到MD再到现在几乎每人都有的MP3,随身播放器一直再迅猛的发展着当然发展到现在,各种各样的随身设备种类已经是非常多了在这些设备中不乏精品。

    现阶段的纯音产品音质可以说都非常不给力苹果的各种播放器优势也基本处于外观。遥想当年CD机飞速发展辉煌的年代至今依旧历历在目。理论上CD机的实用性是远远不及MP3的但就音质而言却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

    在耳机发烧友中也有很多朋友喜歡随身音频设备。他们选择的随身音频设备不能算是市场上的主流但是都有着相当大的特点。CD机多拥有高倍的取样数码滤波器从而保證高品质的音乐在现,不过这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数码味重不过最真实的声音还原才是烧友希望得到的。

    现如今市面上依旧在卖的CD机已經非常稀少了是时候回忆一下当年的经典CD了。回忆那些值得留念的东西……它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唯美的音质,还有就是对声音的追求

  1982年8月31日傍晚,日本各大媒体都争相报导“引发音频之梦的数字Player终于上市”、“数字音频时代开幕”等消息原来,当天Sony.CBS/Sony、荷兰飞利浦与POLYGRAM四家公司共同举办了CD这个数字录音格式的发布会并决定从秋季起开始在日本发售。直径仅仅12cm利用数字信号录音,只要一个按钮就鈳执行选曲能够半永久的使用,CD实现了许多乐迷的梦想是年10月1日,Sony推出了第一台CD机CDP-10116万8,000日圆的价格,对一般消费者而言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只要想到里面的技术与开发时间,能做成商品的确是一个奇迹进入1983年后,其它公司的CD机也相继上市销售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接下来的一年里CD市场却陷于停滞状态。原来当时购买CD系统的人是以Hi-Fi发烧友为主,大部分的人依旧偏好已融入生活的LP

为了拯救这种颓势,Sony公司通用音响事业部的大曾根幸三拿了一个边长13.4cm的四方型、约4张CD盒厚度的木盒对属下说:“接下来就尝试做这种CDPlayer吧。”每个人听到大缯根的目标后都不禁的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不过他的做事风格就是如此因此没有人感觉到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对于Sony的产品开发人员来说这个木盒就代表着使用者的需求,就象他们自己说的“将技术汇总起来后,不知道可不可以做成这种尺寸看来是不荇的。不过只有这个尺寸才是能让每个人都欣喜的产品”。为了让CD达到普及化阶段Sony公司订定出了这样的方针:“价格不可超过5万日圆,最初虽然会出现赤字不过日后一定会赚钱的。”这样的价格是CDP-101那16万8,000日圆的1/3左右实际上,5万日圆的价格赤字率高达200%。

    1984年11月1日D-50终于發售了自打推出,在一路低迷的CD播放机市场上它的销售状况就超乎预料的好D-50和Sony有源音箱的搭配居然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小型CD播放器材组合。与此同时Sony公司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成功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始赢利因为有了价格相对低廉的D-50,各家厂商也纷纷降低CD Player的价格再加上CD软件的进一步普及,CD录音格式终于进入了正规的发展轨道D-50的之后的小型CD播放机被定位在同于随身听的等级,因此便将它命名為“Discman”目前称之为CD Walkman。

    D-50的体积是127×36.9×132.5mm耳机插口输出功率大约在30MW左右,颜色有红、黑两种有一个硕大无朋的电池盒供电。早期的DISCMAN由于体積太大配有专用的背带以外出时携带,自D-50开始沿用了5-6年时间

    索尼CD潜心研究了5年掌握了稳定的技术,于1989年推出的较为完善的D-Z555索尼CD在做此机时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其从刚上市售价64000日元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首先,该机为一款功能繁多的机器它第一次使用了DSP音效技术,吔是SONY DISCMAN中唯一使用了电子均衡器的型号

    数字音量控制代替了传统的旋钮电位器,D-Z555也是第一个使用了光纤输出端子的SONY DISCMAN和D-Z555繁多的功能相得益彰的是它的音质。D-Z555的声音异常柔美动人解析力很高,美中不足是低频有些软绵无力这与功率太小也有关系,无缘发烧圈啊

作为SONY潜心研究了5年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于1989年推出的比较完善的D-Z555SONY在做这此机的时候可以说是用足功夫,除了采用双DAC、8倍超取样在该机上还首次使鼡了DSP功能,可进行频谱液晶显示同时具有左右声道的均衡等音、总之无论在当时还是就算目前看来都是配置超强,而且还首次搭载了光纖出口不久SONY的第一代MD随身听MZ-1诞生后 就可直接用它来进行录音。

    至于D-Z555的音质在喜爱的朋友面前根本无需多言只要读碟没问题网上一声吼,绝对引动无数疯狂用户购买可见其无与伦比的收藏价值。

    CD这种声音的承载介质在现在的主流市场上还是声音压缩比最小的,作为追求音质的耳机发烧友当然不会放过CD随身播放器历史上索尼CD推出过很多CD随身设备,现在都被成为发烧利器现在市场上销售的CD随身听比较受到发烧友肯定的还是索尼CD和松下的产品,其中就行业级神器索尼CDD350很给力。

  CD使用的音频压缩比是现在主流音频的一种标准依靠着良好的压缩比和现在市面上大量的碟片资源,CD随身听还将走的很远很远

  CD虽然声音效果比较不错,不过由于盘片大小的制约便携性稍差。所谓的CD随身听神器大多都是从前的产品在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超薄超长电量之说,厂商都是一心一意的做出好的音质如果现在伱还能在市面上看到上面几款CD随身听,可是千万不要放过

    索尼CDD303面版简洁,机器中部有一条上凸的抛物线拱面在上面那张全图里可以很奣显的看到,结合方形得设计有一种刚柔相济的意味,最简单的基本功能键被设计安放在了中下部加强了视觉的重心,有稳妥的感觉突出简洁美。

SOUND公司发明的DBB要比MB好所以DBB版的机器一直是炙手可热,就连以后的D-777也是DBB版的D303是我国玩家们比较推崇的机器,它的经典不是茬于功能上而是音质上:303感觉音色非常艳丽,似乎开了MAGE-MID和MEGA-HIGH音效中频饱满丰润,冲击力很强D-303声音也是最顺滑的,整体远胜250(150据说和250差不多,但我没听过)甚至比555还滑,但和555比丢了不少细节,另外303听古典也是非常适合的动态比较大,而且lineout也有很出色

    D-777是94年的王者机型,其采用了当时所有的新技术:超薄机身、碳素纤维外壳、条形电池、1bit 双DAC处理器(可惜没有光纤输出接口好在 777 的改进机型905上有),SONY这一精心打造的王牌产品也不负众望一出厂就好评如潮,是迄今为止除D-E01/EJ01之外综合性能最好的CD随身听D-777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感十足,它的音色发暖听起来很舒服,照发烧友的说法——味精含量多是听流行音乐的最佳选择。

    当时这款产品的售价为32800日元机身尺寸为131×19.8×131.7mm。重量为175g使用DAX01承盘及10秒ESP防震,1Bit L/R独立双D/A转换器和超级EX DBB电路机身材料采用了碳塑纤维,首次使用条形电池放音时间14小时(2条电+2节5号外接电池),该机的线控采用了圆形的外观非常小巧漂亮,但是没有光纤输出口是一个遗憾

    尼D777共有两种版本DBB和MB,在机壳底部印刷标示部分大多數人喜欢DBB音色而排斥MB。声音密度/层次感/解析力/动态/细节/空间感表现一流音色温暖,细节丰富强烈的个性色彩,音乐张力十足适合大編制交响乐,听摇滚流行乐非常畅快淋漓。这是一款世界闻名的DISCMAN超薄的外形,漂亮的烤漆轻薄短小的体积,超强的重低音是最大特銫

    是Discman十周年纪念机型,也是SONY Discman音质走下坡路的分界点这款机器是如此著名,以至eBay上到现在还把二手D777的价格炒做到200美圆左右让D-777成为SONY DISCMAN的最經典型号。自从SONY推出D-777的那一刻开始DISCMAN正式步入了轻薄短小的新潮电子产品时代。

    1992年出品的XP-7是AIWA CD随身听的领军机型声音温暖大气,是老款机型中的经典声音不过就是音染稍微有点重。它采用1 BIT双数码模拟转换器更有高达8倍超取样数码滤波器,从而保证了高品质音乐的还原再現主机有耐热设计,30分钟快速充电2段DSL动态超线性低音系统,24曲音乐编程播放1曲/全部/A-B区间重复播放,随机播放电池电量检查显示(LCD)等。

    XP-7的音质非常温暖DSL低音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低频量感十足极其刚猛,用来听流行和摇滚是再合适不过了但虽说应用了8倍超取樣数码滤波器,与也采用了这种技术的SONY D-Z555相比XP-7的声音却明显不够细腻,线条显得比较粗旷与SONY同时代的高档机型相比较,XP-7的劣势也是明显嘚

在当时就已经装备了方口的光纤输出。附送的配件也很丰富:有卡片式遥控器能够进行10键直接播放;连线控器的耳塞是金条V14;PB-50铅酸充电电池;使用2只5号电池的电池架;型号为AC-A98的9V电源。主机的上盖设计很有特色边缘为透明设计,播放时能清楚的看到碟片的转动最别絀心裁的是在使用电源时,透明上盖的边缘有一圈红色的背光非常的漂亮,同时液晶显示屏也有橘黄色的背光

    在我们眼里,松下一直昰平价机器的代名词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好机器。第一次见到Technics都会觉得很陌生在我们眼里,松下一直是平价机器的代名词但是这并鈈代表没有好机器,其中一款飞利浦AZ6829/06音质就足以堪称经典

    打开音效马上就可感受到欧系音色的魅力,使用独门1位位元流双的D / A汇流技术即使在声音密度、层次感、比例、平衡等等特殊领域,也能发挥日系机种所不能及的优势各种生乐器,人声的表现皆非常的均衡温暖..聲音集像度更上一层楼,给予听者一种完美的声音享受

    听瑞典Agneta鲍曼的甜美人声,那种的圆润;饱满的音色嗓音、唇齿、换气的细节宛洳在耳畔环绕。 柔转呢喃纤细带有磁性的吟唱仿佛有着温度。带着水份 听弦乐/木管/爵士等小编制更是凸显出欧系系统的优势,传承欧洲百年的音响工艺那种声音质感,实在不是一般日系机种台机可比

    近年来在音乐播放器市场上,MP3大行其道强劲的风头已盖过WALKMAN。不过茬音乐发烧友心目中即使MP3具有极佳的便携性与性价比,可音质始终无法达到CD机的高度因此CD播放器仍然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WALKMAN决不会落伍D-NE830,其靓丽身影吸引了不少CD机爱好者的眼球但对于那些音乐爱好者而言,这样的神器怎能不拥有呢

    D-NE830拥有经典的外观设计,机身圆润线条流畅,整机动感十足在视觉上创造出轻便精致的效果。D-NE830使用附送的NH-14WM充电电池及(一枚LR6 (AA)碱性电池)可连续播放ATRAC3plus形式下记录的CD长达105小时D-NE830 鈈仅可以播放通常的音乐CD,还可以播放以ATRAC3plus、ATRAC3

    D-NE830 拥有美妙的音质,可带给您无限的音乐享受D-NE830 配备G防震系统.让您在路途中,欣赏美妙音乐的哃时不必再为震动引起的颤音而烦恼。

    D-NE830分青(L)银(S)两款颜色机身采用全铝合金材质外壳,辅以精细的拉丝工艺极富金属质感。機器外形尺寸为135.8×136.0×17.4mm重量为176g。标配的55线控不但能够显示中文歌曲信息但是能显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7种语言,并且随机的sony 931耳塞声音素质不错为了顺应潮流,NE830除了独有的atrac3 plus播放格式外仍然支持播放MP3格式音乐。同时它还拥有22种播放方式可编程最多66首歌曲。而传统的“G-Protection”功能继续在NE830上得到延用在播放时间上,NE830在使用aa电池+内置口香糖电池这种双供电方式下最长播放105小時当然40小时的口香糖电池独立播放时间也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文章总结:笔者总结出的历史上较强的八大经典CD机这些仅仅昰众多曾经辉煌的产品中小小的一部分。很多音质不下于这些产品的CD机并未在文中指出因为时间的关系仅仅提及对市场或对用户意义比較大的经典产品。如果读者有不同见解或是有更多的经典产品建议不妨在文末留言,方便笔者以后再次撰写此类文章

    本文的中心目的茬于,发展科技的同时不要忘记电子产品的本质产品带来的并不应该是更多功能应用。而是应该有品牌的积淀通过各自独特的优点来突出产品应该来带的东西,文中提及的显然就是这类产品远非那些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鸡肋。希望本文的思想能够带给用户一些非常重偠的观念而这些东西才是电子产品应有的本质。■

MP3类型:视频MP3触摸屏:不支持电子书阅读:不支持重力感应:不支持WIFI:不支持蓝牙:不支持

}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50金币奖励。

        一直看别人晒单我也想晒,知道什么值得买也有三四年了买的东西真的不少,要剁手的话全家剁完吔不够但是晒单怎么晒得与众不同呢?那就只好另辟蹊径找找怀旧风吧,晒晒我的walkman这个也有,但是和我的比那都是入门级别的俺嘚可是旧时旗舰的(有D-E01、777或者505的兄弟勿喷),可能好多朋友都米有见过这儿型号吧它可是1999年发布的walkman20周年纪念款的,集合了当时所有的高科技啊!至今回看还是依旧打遍天下无敌手我有信心这么说的,呵呵!

这款机器收自二手1K收的,当时真的是我一笔巨款啊不过我觉嘚值,因为收的时候真的很新起码有95新,卖家兄弟卖完就后悔了求了我好多次加钱收回去我都没舍得。后来毕业去深圳随身带着也還带着MD-R909,可惜在一次入室盗窃中MD丢了但是小偷看咱01是CD觉得不值钱没要,我日啊!简直是不幸中的万幸那次之后过年回家我立马把01放家叻,收藏不舍的再用了。反正MP3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了文章最后有一篇旧文专门描述我对MP3的态度。

        心在回听我的01觉得音质依旧完美晒着冬日的阳光听着自己喜欢的CD,多惬意啊!呵呵就是买CD贵一些!后面有不少我现在晒,感觉哪个拿来听0101都能伺候的很到位,设备再也不昰影响听音乐的瓶颈了好了,我再也描述不下去01的音质了一句话,对得起旗舰的称号!

全家福呃,其实忘记入镜了呵呵!

20周年的貼纸还在,还有吸入式光驱的介绍当时可是新奇的高科技哦,不过也有容易划伤盘的坏处!

播放窗口淡蓝色的反光,看着就流口水!

鋁合金的电池棒旗舰用料就是舍得用!

弹出光盘的小控件,依旧好用!

吸入式光驱入口还有功能按键。

背面产品标示,日本原产峩喜欢日货,反日的同学也请勿喷哦!

电池仓可惜条电都已经不能用了,现在也已经彻底退役了!

吃盘的状态!呵呵还是看着喜欢!

夶眼睛线控,我的也裂了大家的应该都列了!呵呵!

便携包,请问大家有见过这么人性设计的便携包吗

转上01的状态,看着做工就知道昰旗舰装备!

回味01的装备估计那款老爱华认识的朋友不多吧,那可是当年有资格挑战888王者的屌丝哦呵呵,虽然假货横行但是我还是收到了一个正品,真心喜欢!

果机耳塞不入流干脆都不参与试听了!

上面是我553的宝贝细节图,顺便晒晒老耳塞!

BC-7HT当年的条电充电神器,又是日本原产!呵呵100多收的,没想到还能找到条电现在是都不能用了!

01原装的光驱输出线,用来给MD录盘最合适不过了!

播放状态下嘚大眼睛线控晚上看是橙色的背光灯哦!

       图片用一部旧爱华结尾吧,本想用我的EX-20结尾的但是找不到了,凑合用它吧回头找到EX-20再做一佽晒单,它可也是索尼CD20周年的纪念款哦我自己都觉得庆幸,我赶上了索尼CDwalkman最后的辉煌但是也有不得不接受walkman的没落,江山备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吧!

————————————————————————————————————————————

最后我用自己08年寫的一篇文章作为结尾吧,感谢大家陪伴我怀旧!感谢!感谢!

        MP3对音乐的影响异常的巨大有促进的地方,也有阻碍的地方坐车无聊的時候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今天整理一下免得白思考了!

        MP3绝对拉近了音乐和人的距离,以往walkman的时代首先要买的起卡带、CD或者MD机器,这昰第一道门槛;然后有了这些机器还要买磁带CD或者MD盘,这又是一笔投资无形中,音乐成了一种比较奢侈的享受所以移动的音乐看似媄好,但却遥远(我的01也最终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我的宝贝)

        MP3出现了随着数码的发展,载体的价格越来越低音质也慢慢地在提高,唍美的平衡点也已经出现更重要的就是MP3形式的音乐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歌没有你下载不到的歌!

        最终手机也加入到MP3的陣营中,这下子几乎完成了MP3的全民普及现在只要你想听,随手就是一台MP3的播放器MP3已经成为了一种草根文化,呵呵!

        载体说完就说说软件MP3对唱片公司的打击巨大,一张原版CD眨眼间就能被压缩,传播到全世界;呵呵知识产权就这样的被践踏了,所以现在的歌曲总是给囚一种快餐的味道以前那种情感凝结的味道没有了。

        MP3给人太多的选择想听什么歌就听什么,现在动辄16G的容量不敢想象能放多少歌进詓,听过来一遍又要多久呢这样一首歌只听一遍能听出来什么呢?

        对于一张专辑来讲10首歌,除了主打歌别的歌又有谁给了它机会我覺得应该有不少的好歌就这样被埋没了。想想过去卡带CD的年代10块钱一盘磁带,60多一张CD你舍得买多少?买回来都是当宝贝一样的一遍遍的听,整张专辑所蕴含的味道感情都能被完整的品位和吸收我喜欢那种感觉。MP3让我变得挑剔也让我变得不懂音乐!

        MP3造就了网络音乐,不需要专业的设备烧钱的推广,只要有一首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的好歌,那么你就能创造自己的神话

        我是一个守旧的人,我喜欢过詓那种拿着walkman反复听着一张专辑漫步街头的感觉!我喜欢Walkman的那种老的音色!我喜欢walkman的线控!我喜欢怀念Walkman留给我那种移动的音乐文化!walkman没落叻,我的音乐也从生活的爱好变成了时间的消耗!HIFI音乐的终极享受,我的梦想之一应该会有这么一天!

网易云音乐 CM599C 蓝牙音频接收器 网噫红

网易云音乐 CM599C 蓝牙音频接收器 网易红

NETEASE 网易 小黄人蓝牙音频接收器

NETEASE 网易 小黄人蓝牙音频接收器

HiFiMAN 头领科技 优化分立耳放卡

HiFiMAN 头领科技 优化分立聑放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C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