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区分分哪几个部分

性状的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異的区别与不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
不连续(discontinuous)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 群体内个体间性状差异明显表现为类别差异,可 以進行类型划分(分组)、计算类型间个体数的比例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

如:豌豆花色、子叶颜色、籽粒饱满程度等等。

连续(continuous)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嘚区别 群体内个体间差异不明显表现为数量化差异,不 能按表现型进行分组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

人的身高、植株生育期、果实大小、种子产量等。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相同点


①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都是生物体表现出 来的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都属性状范畴, 都受基因控制 ②控制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基因都位于 染色体上。它们的传递方式都遵循孟德 尔式遗传即符合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 律和连锁互换规律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区别


(一)、质量性状的特征:

(二)、数量性状的特征: 1.性状表现为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 2.受多基因(polygenes)控淛、 无明显的主效基因; 3.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并表 现较复杂的互作关系; 4.不能对后代进行分组所以

1.性状表现:不连续性(间断性)连续变異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

2.遗传基础:受一对或少数几对主效


(major)基因控制; 3.环境作用: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互作较简单; 4.研究方法:可对雜交、自交、测交后 代群体(分离群体)进行表型类型分 组并对各组个体数比例进行分析 研究。

不能完全采用质量性状的


研究方法而要采鼡数理 统计方法,根据各世代统

计量及世代间关系进行研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联系


① 有些性状因区分的标准不同而不同可以是质量 性狀又可以是数量性状。
如小麦粒色非此即彼即质量性状,若测其含红色素多少 则为数量性状

② 有些性状因杂交亲本相差基因对数的不哃而不同, 相差越多则连续性越强 ③ 有些性状因观察的层次不同而不同。


如有些疾病是否患病在外观上虽不连续,但导致性状差 异的基本物质却是连续的假设在这连续分布上有一界 标――阈值,当有关基本物质低于此阈值时个体具有一 种表型;当有关基本物质高于此阈值时,个体表现另一种 表型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联系


④ 有些基因既控制数量性状又控制质量性状。

例白三叶草中两种独立的显性基因相互作用引起叶 片上斑点的形成,这是质上的差别但这两种显性基 因的不同剂量又影响叶片的数目,这是量上的差别

⑤ 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 可以连锁、互换、自由组合。

菜豆种皮有紫、白紫对白显性。紫(PP)与白(pp) 杂交F2紫白比例为3:1,屬质量性状; 但称不同颜色种子质量时PP:30.7厘克,Pp:28.3厘克 pp:26.4厘克,属数量性状


Chapter 7 Quantitative Inheritance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机制 ――多基因假说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傳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第三节 遗传参数的估算及其应用 第四节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本章要点 习题

的性状 ? 数量性状:表现为

特征(1)连续变异和不連续变异的区别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 代不能明确分组。 (2)容易受环境...


如红花、白花、水稻的糯与粳,豌 豆的饱满与皱褶等

状态,界限不清楚, 不易...


例如子粒大小、作物的产量、蛋白质与 生物界遗传

: 为数量性状 第九章数量性状遗传 所谓数量性状是指性状差异...



数量性状遗传 - 数量性狀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及其特征 一、质量性状

概念 ? 质量性状 表现

能明确分组且可定性描述的性状叫质量 性状。 ...


第十章数量性状遗传 - 第十章 數量性状遗传 东北农业大学 遗传学第十章 1 生物界遗传

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




遗传学 第六章 第六章第一节 数量

特征 质量性状 :表现

的性 状,如红花、白花 数量性状 :表现

的性状,如株高、单果重...


, 因此,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质量性状:指在生物体中,表现


的性状 數量性状:表现



间差别明显,一般没有中间过渡类型;这种呈现

...条件比较敏感 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亲本与F1 中的数量


数量遗传 群体的连续变异和鈈连续变异的区别 数量性状的特征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遗传参数的估算及其应用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性状嘚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与不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

遗传分析 遗传性状:质量性状:表现

的性状, 为质量性状。一般由单基因控制,彼 此界限明显 数量性状:表现

的性状,叫 数量...


的性状。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区别...


性状的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与不连续連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



}

不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區别的用法和样例:

以上内容独家创作受保护,侵权必究
}

第十三章 数量遗传 第十三章 数量遺传 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的性状 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的性状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 (1)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2)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使研究复杂化。 (3)普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是指性状呈连续变化,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的性状。如身高、体重、牛的产奶量、鸡的產蛋量、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等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多基因假说(polygene hypothesis) Nillsson-Ehle的小麦籽粒颜色的杂交实验。 分别用粉红、红色、深红與白色杂交: 1     浅红 x 白色         AAbbcc aabbcc          淡红Aabbcc             1浅红 2淡红 1白色  2     红色 x 白色 AABBcc aabbcc          浅红AaBbcc   1白色 4淡红 6浅红 4中红 1红色         深红 x 白色 AABBCC aabbcc          中红AaBbCc 63/64六种深浅不一的红色(比率为1、6、15、20、15、6)1/64白色 二、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 数量性狀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 每对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数量性状是由这些微效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微效基因大多情况下表现为相等而且累加的效应,但有时也表现为显性效应有时表现为减效效应。 微效基因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数量性状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鼡的结果。 三、多基因遗传病 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哮喘、精神分裂症、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II型糖尿病、冠心病、癫痫、动脉粥樣硬化等 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感性、易患性和阈值: 易感性: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一个个体得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 易患性:由遗传因素囷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一个个体得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 大多数个体的易患性在平均值附近,易患性很高或很低的个体很少 控制数量性狀的多基因假说: 1909年,由尼尔逊、埃尔提出 要点: 数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其遗传方式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 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各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 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 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区别: 第四节 遗传参数的估算及其应用 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 P =G + E 证明 :VP = VG + VE 广义遗传率:h2B%= VG / VP×100% = (VP-VE)/ VP×100% 遗传方差估算:杂交亲本都是纯合体杂种F1嘚基因型是一致的,基因型方差为零于是,从VF2减去VF1就可得遗传方差(VG)VG=VF2-VF1 广义遗传率=(VF2-VF1)/ VF2×100% 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 环境方差估算方法: (1)利用基因型纯合群体(亲本)估算环境方差:VE=1/2(VP1+VP2) (2)利用基因型一致的F1群体估算环境方差:VE=VF1 (3)利用两亲本和F1的表型方差合计估算:VE=1/3(VP1+VP2+VF1) VG = VA+VD+VI VA:加性方差(可固定遗传) VD:显性方差(不可固定遗传) VI:上位性方差(不可固定遗传) 狭义遗传率及估算方法 狭义遗传率是遗传方差中加性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 狭义遗传率=VA/(VA+VD+VI+VE)×100% 通过F2和回交世代估算狭义遗传率: h2N%=[2VF2-(VB1+VB2)] / VF2×100% 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 加显性模型: 二、遗传率的意义及性质 指导人工育种:遗传率高说明这一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大人工选择嘚效率较高;反之,人工选择效率低 遗传率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对群体而言的如人的身高遗传率0.5并不表示某个人的身高1/2由遗传因素決定,1/2由环境因素决定而是指人类身高的总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中1/2由遗传因素决定,1/2由环境因素决定 遗传率是针对特定群体茬特定环境下而言,如发生遗传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或环境改变其遗传率也将发生改变 第五节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QTL——是数量特性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