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中融新大 资金紧张张,为什么执意要资产收购,估计就是为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中融新大AAA级公司债闪崩 2017年净利润下降.cn)

《中融新大AAA级公司债闪崩 2017年净利润下降92.76%》 相关文章推荐四:228股跌破增发价 15只不足20倍

跌破增发价的定增股一度被认为是市场的另一个价值洼地,不仅意味着中小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大股东、

的价格买到更便宜的股票,而且不受定向增发锁定期限(多为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部分为36个月)限制。 证券时报股市

新媒体“数据宝”统计,截至12月27日,近一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共424家,其中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228家,占比约53.77%。这228家公司中,主板94家,中小板73家,

61家。 最新收盘价与增发价相比较,148只个股折价率超过10%,89只折价更是超过20%。其中折价幅度

居前的分别是方直科技折价54.88%;蓝色光标折价54.80%;神州信息折价53.71%。 从估值来看,48只定增破发个股

低于30倍,其中15只市盈率更是在20倍以下。市盈率最低的东湖高新,仅6.71倍。(数据宝) 近一年以来部分跌破

。 (责任编辑:HN666)

《中融新大AAA级公司债闪崩 2017年净利润下降92.76%》 相关文章推荐五:277股跌破增发价 主板119家、中小板91家、创业板67家

  跌破增发价的定增股一度被认为是市场的另一个价值洼地,不仅意味着中小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的价格买到更便宜的股票,而且不受定向增发锁定期限(多为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部分为36个月)限制。   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数据宝”统计,截至6月20日,近一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共388家,其中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277家,占比约71.39%。这277家公司中,主板119家,中小板91家,创业板67家。   最新收盘价与增发价相比较,234只个股折价率超过10%,170只折价更是超过20%。其中折价幅度排名居前的分别是健盛集团折价64.10%;*ST宝鼎折价61.85%;天神娱乐折价61.61%。   从估值来看,109只定增破发个股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60只市盈率更是在20倍以下。市盈率最低的*ST新能,仅2.08倍。(数据宝) 近一年以来部分跌破定增价格股票一览 代码

《中融新大AAA级公司债闪崩 2017年净利润下降92.76%》 相关文章推荐六:277股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 主板119家

跌破增发价的定增股一度被认为是市场的另一个价值洼地,不仅意味着中小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的价格买到更便宜的股票,而且不受定向增发锁定期限(多为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部分为36个月)限制。 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数据宝”统计,截至6月20日,近一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共388家,其中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277家,占比约71.39%。这277家公司中,主板119家,中小板91家,创业板67家。 最新收盘价与增发价相比较,234只个股折价率超过10%,170只折价更是超过20%。其中折价幅度排名居前的分别是健盛集团折价64.10%;*ST宝鼎折价61.85%;天神娱乐折价61.61%。 从估值来看,109只定增破发个股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60只市盈率更是在20倍以下。市盈率最低的*ST新能,仅2.08倍。(数据宝) 近一年以来部分跌破定增价格股票一览 代码 简称

《中融新大AAA级公司债闪崩 2017年净利润下降92.76%》 相关文章推荐七:凶猛:60%存款源于同业 净息差高同行数倍

原标题:微众银行“凶猛”:六成存款源于同业 净息差高过同行数倍

从2015年的巨亏5.8亿元,到2016年的转亏为盈,获得4亿元利润,微众银行仅用了一年时间。截至2017年,微众银行的净利润已达14.48亿元。

且《中国经营报》记者整理发现,在目前A股和上市的41家银行中,微众银行的净利润规模已经超过其中5家上市银行,而41家上市银行的规模均比微众银行大。

微众银行之所以能实现利润的迅速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与该行的“零售”属性有很大关系。且微众银行的净息差高达7.02%。

净利润已超越部分上市银行

6月22日,微众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微众银行817亿元,比2016年年末增长57%;477亿元,比2016年年末增长55%;其负债中存款规模较小,仅为53.36亿元,占总负债的7.27%;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452.13亿元,占总负债的61.62%;在方面,贷款0.64%,同比增加0.32个百分点。贷款5.84%,超900%,流动性比例117.55%。

2017年,微众银行营收达到67.48亿元,而2016年该行营收只有24.49亿元,营收同比增幅达到175.54%;该行利息收入为65.39亿元,利息净收入达43.9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2.74亿元;在净利润方面,微众银行2017年净利润为14.48亿元,较2016年的4.01亿元飙涨261.1%。在已经公布的2017年业绩报的4家首批中,仅微众银行净利润规模过10亿元。

记者注意到,微众银行的净利润规模比A股和H股41家上市银行中的常熟银行、无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行和吴江银行的都要高。截至2017年底,上述5家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3.22亿元、9.93亿元、7.58亿元、7.54亿元和7.39亿元。而41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均高于微众银行。

业内人士将微众银行盈利的快速增长归因于该行“个存个贷”的定位。

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成立3年,积累了较多客户和口碑,各项业务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是微众银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微众银行注册用户超6000万人,比2016年年末增长2.14倍,覆盖567个城市,授信客户超过3400万人,比2016年年末增长1.20倍。累计向1200万人在线发放贷款8700万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1.70倍和3.27倍。目前,微众银行主要贷款客户中,78%为大专及以下学历,76%为非白领从业人员,92%的贷款余额低于5万元,其中有相当部分从未在任何金融机构获得过融资;在市场利率显著上行的情况下,微众银行积极优化定价,贷款平均利率下降45个基点,仅74%的贷款所支付的总成本少于100元。

安永在分析报告中指出,随着居民财富增长、消费升级、消费观念转变,客户对于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人化,银行不断思考如何整合庞大的****、数据资源、渠道资源和技术资源,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生态圈,实现的生活化和场景化。

安永分析报告显示,“大零售”战略推动了零售业务的迅速发展,上市银行零售业务贡献度有所上升。2017年度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占银行整体税前利润中的比重为39.02%,较2016年33.42%增长了5.60个百分点。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银行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7.56%,较2016年的35.80%增长了1.76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就单家银行而言,2017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九台农商行和邮储银行零售业务在税前利润的占比都超过 45%;就零售业务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而言,招商、平安、广州农商行和邮储的零售业务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超过40%。

记者注意到,微众银行净息差水平较高。截至2017年底,该行净息差达到7.02%,该数据比上市银行的净息差高出1~4倍。

净息差是商业银行收益能力和能力关键指标,不过,近年来银行业息差普遍收窄,银行依靠利息净收入获取利润越来越难。在A股和H股41家上市银行中,净息差最高为2.91%,最低为1.25%,及农商行中,锦州、哈尔滨、郑州、天津、中原和青岛降幅等于或超过50个基点。安永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小银行净息差降低较多,是由于中小银行在吸储能力、议价能力与大行存在差异,其和负债成本受同业规模、市场流动性等影响相对较大。

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坚持轻资本、的业务发展模式,较高,杠杆较低,支持生息资产的资金来源中,股东投入等无息自有资金占比高,使相应的净息差呈现较高水平。

某股份制银行管理层告诉记者,净息差与负债的结构及稳定性有很大关联,体现了各家银行在客户结构、业务模式、风险偏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曾在2016年年报中表示,当前微众结构仍然单一,存款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

在谈及于背景下,微众银行是否能保持住净息差水平时,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科技普惠连接”的战略下,信贷产品以小额、分散、随借随还为特征,单笔收入极小,其中占总贷款近75%的“”,利率定价策略需要审慎考虑风险覆盖、运营成本和渠道成本。微众银行致力于以科技优势为用户提供极佳体验、快速降低单账户运营成本、不断完善,实现业务和收入快速增长,资产质量保持优良,成本收入比逐步接近传统银行。同时,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称,随着客户和业务数据的不断积累,风险管理体系日趋成熟,收入覆盖成本的能力不断提升,该行已初步具备精细化分层定价能力,逐步降低优质客户贷款成本,2017年度“微粒贷”贷款平均利率已较2016年度下降45BP。

“截至目前,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发展进程要更快。”某民营银行管理层告诉记者,民营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要追求客户下沉,聚焦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创新发展模式,走“互联网+交易银行”路径,通过互联网手段和思维,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搭建线下线上融合的准互联网型平台。

《中融新大AAA级公司债闪崩 2017年净利润下降92.76%》 相关文章推荐八:国信宏观:哪些发债企业被?

重要的信号意义:通常来说,重要内部人士。重要股东减持公司股份,不排除是对公司发展前景不乐观所致。对于来说,出于谨慎性考虑,可以关注重要股东的行为。

我们梳理了2017年下半年以来,重要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减持市值占比超过2%的民营发债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装饰、传媒和电力设备这三个行业减持公司占比略高。

另外,上述重要股东中,我们对重点关注。我们梳理了2017年下半年以来,曾净减持的发债企业列表。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建筑装饰和计算机这三个行业减持公司占比略高。

重要股东减持的信号意义

通常来说,重要的内部人士。重要股东减持公司股份,不排除是对公司发展前景不乐观所致。对于债券持有人来说,出于谨慎性考虑,可以关注重要股东的股票买卖行为。

我们梳理了2017年下半年以来,重要股东(控股股东、持股、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员工持股计划)减持市值占比超过2%的民营发债企业,具体见表1。从行业分布来看,建筑装饰、传媒和电力设备这三个行业减持公司占比略高。

同时,上述重要股东中,我们对实际控股股东重点关注。表2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第一大股东曾净减持的发债企业列表。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建筑装饰和计算机这三个行业减持公司占比略高。

整体来看,2017年公司定向增发后资本金得到补充,偿债指标有所好转,但绝对偿债压力仍不小。

基本情况:金贵银业主营业务是白银及铅、金、铋、铜、锑、锡等多种有色金属的冶炼和销售,2017年贸易收入、电解银、电解铅、金、其它综合回收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27.4%、48.8%、12.9%、3.5%和2.6%,毛利润占比分别为0.17%、53.5%、25.3%、2.2%、3.4%和12.4%。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毛利润7.9亿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曹永贵。

盈利能力: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从铅精矿冶炼阳极泥及矿冶企业废渣废液中综合回收白银及铅、金、铋、铜、锑等多种有色金属,产品毛利率较低。2017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滑明显,主要是电解银和贸易业务毛利率下滑。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1%、8.26%和6.95%。

现金流:近几年公司资本支出仍较多,而且2017年开始向上游矿产扩张,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筹资。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亿、0亿和3.8亿,现金流为-2.4亿、-4.8亿和-7.2亿,存在部分自由现金流缺口。

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方面,2017年公司进行定向增发,资本金得到部分补充,长期偿债压力有所缓解但是仍较大。2017年公司EBITDA/债务总额、EBITDA/利息倍数、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0.15、2.3和52.6%。短期偿债能力方面,2017年/短期债务、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2.06和0.89倍,短期偿债能力一般。

股权质押:根据公告,截至2018年6月9日,第一大股东曹永贵持有公司32.65%的股份,其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98.01%。

重要股东减持:2017年下半年以来,金贵银业的多位高管、公司2016 年员工持股计划均减持过公司股份,然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曹永贵也曾在2018年2月小幅增持公司股份。

整体来看,公司对外部融资较依赖,财务费用支出大,面临一定的集中偿付压力。

基本情况:公司业务主要有三块,分别是珠宝玉石首饰、及饰品以及服务。2017年营收占比分别为21%、78.1%和0.64%,毛利润占比分别为76.9%、17%和5.4%。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毛利润9.7亿元。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7%,主要是及饰品、珠宝的销量大幅增加所致。公司是自然人控制的上市公司,赵宁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盈利能力:公司年毛利率分别为6.7%、8.8%、12.9%和10.5%,2017年毛利率下滑较多。结构上来看,主要是黄金类业务毛利率明显下降,公司年报解释是为进一步扩大销售,给予长期合作信用较好的客户和新开拓大客户部分销售让利所致。

现金流: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16.8亿、-10.9亿和-17.8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缺口主要通过筹资弥补。

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方面,2017年公司EBITDA为9.8亿元,较上年明显增加;公司EBITDA利息倍数和EBITDA全部债务比分别为1.47倍和0.23倍,EBITDA对利息的保障能力一般,对全部债务的保障能力较弱。总体来看,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一般。短期偿债能力方面,2017年末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短期债务比分别为2.03、0.23和0.1,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不高。公司有息债务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短期内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

公司治理:公司董事长赵宁通过云南兴龙实业有限公司98%的股权直接控制东方金钰33.78%的股份,同时通过受托行使瑞丽金泽有限公司51%的股权间接控制公司21.72%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55.49%股份。根据公告,云南兴龙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东方金钰股权已质押比例为98.91%,瑞丽金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100%被冻结。另外,2018年1月19日起,东方金钰拟进行,股票开始停牌。

重要股东减持:2017年下半年以来,金贵银业的第一大股东云南兴龙实业有限公司曾两次减持公司股份。

《中融新大AAA级公司债闪崩 2017年净利润下降92.76%》 相关文章推荐九:年偿还300亿元债务致资金吃紧,新华联控股18亿元清仓两银行股权

原标题:年偿还300亿元债务致资金吃紧,新华联控股18亿元清仓两银行股权

7月2日,北交所官网显示,新华联控股连续挂牌转让两家银行股权,分别为宁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银行均由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进行转让,其中宁夏银行27026.8万股股份(13.53%股权),转让底价15.27亿元;大兴安岭农商行12600万股(18%股权),转让底价2.77亿元。

北交所显示,新华联控股分别为宁夏银行的和大兴安岭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53%、18.00%。此番后,新华联将不再持有以上两家银行任何股份。

公司深读查阅了新华联控股2017年年报,发现其投资宁夏银行共13.37亿元,其中2017年年度增加投资1.16亿元;投资大兴安岭农商行1.99亿元,2017年年度增加投资0.79亿元。若按北交所挂牌转让价格来算,转让成功后,新华联控股将获得2.68亿元。

持有多家银行股权,出清股权或与银行业绩相关

新华联集团对银行兴趣浓烈。除宁夏银行和大兴安岭农商行外,新华联还持有了北京银行、长沙银行等多家银行股权,持股比例不小,也曾持有天津银行、哈尔滨农商行等银行股权。

新华联控股年报显示,2017年,其对北京额累计达到151.18亿元。截至目前,新华联共持有北京银行8.57%股权,是其第四大股东,同时也是第一大民营。

对长沙银行,新华联控股也是大手笔投资,目前通过子公司湖南华建持有长沙银行2.89亿股股份,占其首次公开的9.40%,是其第二大股东。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新华联控股90%的湖南新华联国际石油贸易有限公司还投资有长沙银行和三家村镇银行,旗下持股20%的长沙海达酒类食品批发有限公司投资有湖南湘江新区农商行。

新华联控股持有多家银行股权,为何单单对宁夏银行和大兴安岭农商行进行转让?这可能与两家银行业绩有关。宁夏银行年报显示,其2017年营业利润由11.62亿元下降至10.20亿元,同比下降12.26%,净利润由9.10亿元降至8.31亿元,同比下降8.66%。全年增长27.98%,达13.86亿元,达2.2%。

大兴安岭农商行方面,从转让数据来看,其2017年营收为2.36亿元,净利8758.8万元,目前银行现金及存款为5.97亿元,总资产54.75亿,体量较小。新华联控股近年年报显示,其每年从大兴安岭农商行得到的股利均为990万元,对其2016年13.87亿元、2017年24.94亿元的净利润贡献不大。

新华联控股还在2017年出清了对天津银行的投资。年报显示,2017年年初,新华联控股对其的投资额为4.85亿元,后向其减少投资额4.75亿元,几乎将其,目前对天津银行仅有0.1亿元投资额。

公司深读查阅了天津银行财报,发现其2017年的业绩也同样不尽人意。2017年,天津银行实现营收101.43亿元,同比下降14.1%;实现净利39.43亿元,相比2016年的45.18亿元下降12.7%。

而目前仍被新华联控股持有的北京银行及长沙银行,两家银行业绩均表现亮眼。

北京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5.35%,营业收入504亿元,增长6.1%,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一。

而今年5月过会的长沙银行,其显示,年,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37亿元、100.40亿元和121.2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68亿元、32.52亿元和39.85亿元,毫无近年来银行业绩增速下滑的颓势。新华联2017年年报中披露,其2017年收到长沙银行股利达4341.46万元。

公司现金流承压,频频进行股权质押

北交所转让信息显示,本次新华联控股所转让的两银行股份均存在质押情形。宁夏银行方面,合计质押股数为27026.8万股,合计质押金额为12.68亿元,质押周期为1年;大兴安岭农商行方面,合计质押股数为9000万股,合计质押金额为1亿元,质押周期为3年。

公司深度在查阅新华联相关公告时发现,新华联对其持有的多家都进行了高比例的质押。从北京银行2018年度一季报来看,新华联所持有的8.57%股权(18.13亿股),有8.56%(17.68亿股)用于质押,占其所持股份的99%。新华联同时质押了亚太财险8亿股股票,对宁夏银行、北京银行、亚太财险的长期质押,2017年末账面价值达到139.92亿元。

除此之外,新华联控股还对旗下子公司的股票进行了质押。从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来看,新华联控股作为控股股东已累计质押8.89万股,达到78.35%。

新华联控股2017年年报显示,其达到了191.67亿元,其中质押借款(包括质押借款、抵押质押保证借款、质押保证借款、抵押质押借款)达59.23亿元,相比2016年的12.57亿元同比增加了371.21%。

新华联控股频频质押,或是因为公司现金周转不利。新华联控股2017年年报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其2017年投资活动流出现金额达62.29亿元,而公司经营及筹资流入的现金流量仅为38.87亿,2017年年末现金余额相比2016年减少近20亿。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联控股的现金流量似乎更多的依赖于筹资、融资活动而非日常经营。其2015、2016、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8.65亿元、12.86亿元、25.80亿元,同期,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6.67亿元、163.96亿元、12.56亿元,对比悬殊。值得注意的是,其2017年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仍达到了361.54亿元,但仅偿还债务就流出了317.19亿元。

2018年一季度报表中,新华联控股的现金流问题更加突出。新华联控股201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一季度经营活动再流出现金10.76亿元,筹资85.77亿元后再偿债55.02亿元,最终筹资活动流入现金14.61亿元,投资现金流再流出28.87亿元,总现金流减少25亿元,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新华联控股的现金流余额已减少近半。

此外,一季度报还显示,2018年一季度,新华联控股的短期账款由6亿元增加至10.2亿元,长期应付款由101.47亿元增加至120.20亿元,而这个数字在2017年年初仅为65.37亿元,其短期和长期的偿债压力均有加大。

从新华联控股目前现金流流出速度来看,转让银行股权或许只是其套取现金的第一个“小目标”。公司深读就现金流相关问题致电新华联控股,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旗下3只债券先后闪崩,让中融新大成为近期债市焦点。

  7月9日,15鲁焦01与15鲁焦02再度闪崩,盘中最多下跌35.43%和26.9%;

  7月11日,18新大02盘中最大跌幅达到72%,净价最低达到28元。

  同一发行人的3只债券接连暴跌,自然引发市场对于违约风险的担忧,其中一个担心是,前期违约的(,)是否对中融新大发生拖累?

  日前,中融新大正式称,自己与永泰集团不存在存续担保关系,反而是永泰集团对中融新大的担保余额为6.6亿元。

  同时,中融新大确认永泰集团参股了旗下子公司,但表示,永泰集团的股权投资“仅为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未委派管理人员,也未参与公司日常运营。”

  面对二级市场的异常反应,国内的联合评级只是发出了“关注公告”,称“已经与公司取得联系,并将进一步保持与公司的沟通”,以便对该事项的影响进行全面。

  相较之下,早在6月份,惠誉评级就对中融新大下调了评级,将中融新大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自'BB'调降至'BB-',同时将高级无抵押评级及由Zhongrong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Co., Ltd发行的5亿美元票息率7.25%、2020年到期的高级债券评级自'BB'下调至'BB-',评级展望为负面。

  据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有48家公司年内遭遇评级下调;6月以来,28家公司在6月后遭遇评级下调,其中5家公司被调至C级以下。

  中融新大澄清:与永泰集团无担保关系

  由于旗下债券的闪崩行情,与永泰能源违约事件在时间上高度接近,让市场一度担忧,中融新大是否会受到永泰能源违约事件的牵连。

  2018年7月5日,永泰能源公告称,截止2018年7月5日营业终了,公司未能筹集到期偿付资金,“17永泰能源CP004”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成为最新一起债券违约案例。

  在永泰能源债券公告违约后的第二天(7月6日),15鲁焦01与15鲁焦02即出现第一次闪崩,15鲁焦01全天下跌17.94%、净价收报78.37元,15鲁焦02下跌30.91%、净价收报64.98元。

  针对市场的担忧,中融新大的公告明确表示,“截至本公告出具日,我司无对永泰集团的存续担保情况,永泰集团对我司的担保余额为6.60 亿元。”。

  不过,中融新大也确认了其与永泰集团的股权投资关系,永泰集团确实参股了中融新大的3家子公司。

  具体而言,永泰集团对山东物流集团、中融新大(青岛)矿产资源公司、中融金控(青岛)集团进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0.71%、20%和16%,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28亿元、105亿元和125亿元。

  中融新大称,“永泰集团的上述股权投资,仅为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未委派管理人员,也未参与公司日常运营。”

  中融新大称,已陆续向相关监管机构申请核查券价格波动异常原因,近期

  将正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但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各监管机构暂未针对此

  截至目前,中融新大的旗下的多只债券仍暂停竞价交易。

  惠誉下调评级:杠杆率提升高于预期

  在中融新大的国内债券闪崩之前,惠誉早已对中融新大下调了主体与债项评级。为什么惠誉会下调评级?

  6月8日,惠誉发布评级变动公告称,惠誉评级已将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自'BB'调降至'BB-'。惠誉同时将公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及由Zhongrong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Co., Ltd发行的5亿美元票息率7.25%、2020年到期的高级债券评级自'BB'下调至'BB-'。评级展望为负面。

  杠杆率提升是这次下调评级的重要考量因素。

  惠誉称,2017年,中融新大的杠杆率提升幅度高于惠誉预期(公司收购部分金融投资所致),加之营运资本流出和资本支出增加,造成了一个子级的评级下调。同时,中融新大偿还86亿元人民币的短期借款以后,2018年1季度的杠杆率有所改善。

  但是,惠誉预计,除非管理层如期完成部分金融资产的出售和长期股权投资计划,净杠杆率仍将保持在6.0倍以上。

  惠誉表示,中融新大的FFO调整后净杠杆率(包括调整后金融资产及可出售库存)自2016年的5.1倍提升到2017年的7.8倍,高于惠誉预期。同时,由于公司部分计划外的金融投资,债务总额达到406亿元人民币。公司的营运资金外流和资本支出亦超过惠誉的预期,调整后债务总额自332亿元人民币上升至470亿元人民币。

  惠誉评价了中融新大的资本支出,“2017年中融新大的资本支出为30亿元人民币,超过我们的预期,原因是公司花费12亿元人民币支付了与秘鲁铁矿山有关的工程和施工预付款项。”

  不过,中融新大管理层预计,对新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和焦化业务投资及环境升级完成以后,年度资本支出将降低至10-15亿元人民币。惠誉预计,2018年,公司不会在秘鲁铁矿山项目上产生额外资本支出。

  联合评级:发出关注公告

  自从2017年4月将中融新大的主体评级提升到AAA后,联合评级一直维持了这一评级,且在2018年4月27日的跟踪评级中,也依然确认这一最高评级。

  在中融新大的债券闪崩后,联合信用评级也不曾改变观点,只发布关注公告,称“关注到2018年7月6日,公司所发行公司债券“15鲁焦01”、“15鲁焦02”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发生异常波动”。

  联合评级称,“已经与公司取得联系,并将进一步保持与公司的沟通”,以便对该事项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6月以来,28家公司被下调评级

  由于债券市场的多样性与复杂度,大量投资者都在使用外部评级报告来快速评估违约风险,因此评级下调对投资者而言,更像是一个风险提醒,只是有时候这个提醒会来得不太及时。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发生96次主体评级下调,剔除相同公司的重复评级调整,累计有48家公司年内遭遇评级下调;6月以来,共发生35次主体评级下调,28家公司在6月后遭遇评级下调。

  在6月以来的评级下调中,有8家公司被调整至了A级以下,5家公司被调至C级以下。

  最近一次评级下调发生在7月10日。联合信用评级对安徽盛运环保集团的主体评级,从BB级下调至了CC级,认为相关事项反映出“盛运环保已基本不能保障各项债务的偿还”。

  截至目前,盛运环保旗下仍有3只债券未到期,包括16盛运01、17盛运01和18盛运环保SCP001债券余额分别为5亿元、4.55亿元和2亿元,其中18盛运环保SCP001将在今年10月9日到期。

  也有公司被直接调整至CCC级别。6月27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对中弘控股下调评级,主体评级从5月29日的B级下调至CCC级别,评级展望为负面。

  中弘控股在今日(7月1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未能清偿到期债务,截至6月20日,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达到40.85亿元,其中新增到期债务两笔,包括:对的债务余额8亿元,未能偿还利息,逾期金额2003.55万元;对西藏的债务余额3.3亿元,也是未能偿还利息,逾期金额792.83万元。

  截至目前,中弘控股仍有3只债券未到期,包括16弘债03、16中弘01和16弘债01,债券余额分别达13.2亿元、2.5亿元和2亿元,到期日分别为2019年、2021年和2019年,其中16弘债03将在10月21日付息,票面利率8%。

  受到公司债务压力、评级下调等负面因素影响,(,)股价持续走弱,最近三月下跌33.97%,股价一度跌破1元,最低达到0.99元。截至目前,最新股价也仅为1.03元,公司市值86.42亿元。

  同样评级被调整至B级以下,安徽盛运环保、上海华信国际和阳光凯迪新能源分别被下调评级至CC、C和C级,评级机构分别为联合信用评级、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和鹏元资信评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金紧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