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帮助巴基斯坦农业发展农业?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出去”的名片|巴基斯坦|杂交|小麦_新浪网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出去”的名片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出去”的名片
8月13日,在巴基斯坦佳德农业公司拉合尔研发中心,研发总监阿卜杜尔·拉希德拿着报告单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中国杂交小麦试验结果太令人振奋了!原本预期增产25%至30%,没想到今年表现好的品种,单产增幅竟高达45%。”这是中国农业技术走出去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及现代农业服务企业,中化集团立足“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资源禀赋,输出先进农业技术,为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有益探索,成为农业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良种合作,先进技术促增产在巴基斯坦,小麦是第一大口粮作物,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主食“馕”,就是由小麦制成。巴基斯坦财政部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约873万公顷,每公顷平均产量仅为2900多公斤。尽管小麦关系粮食安全,但单产水平却长期不高。这不仅困扰巴基斯坦,也困扰着诸多“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兆波介绍称,“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小麦面积超过11亿亩,但单产水平仅相当于我国的一半,对先进技术需求迫切。农以种为先。“杂交小麦是提高单产的首要途径。”陈兆波说,中化旗下的中国种子集团公司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开展科企合作,点面结合、全面布局,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示范推广杂交小麦,打造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出去”的名片。2013年,巴基斯坦政府专门致函我国科技部,希望加强两国农业合作,其中特别提出,加强“中国二系杂交小麦”的推广应用。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公司科研部经理张胜全介绍,二系杂交小麦具有高产、抗旱、耐盐等特点,适应性很广,种植区域跨度近两千公里。在中国累计推广面积300万亩,具备了技术领先优势。2012年,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公司与巴基斯坦佳德农业公司、白沙瓦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杂交小麦试验示范。巴基斯坦白沙瓦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研究所主任伊克巴尔·穆尼尔说:“中国的杂交小麦不仅产量高,同时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抗病性,将为保障巴基斯坦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白沙瓦地区雷吉村的农民拉赫曼·乌拉去年进行了试种,结果出乎意料,4公顷杂交小麦带来了可观收益。从播种、浇灌到除草、施肥,中国专家指导当地农民,改善了粗放落后的生产管理方法。乌拉说:“中国专家带来的技术让我们受益良多!种子好,种植方法也更科学,去年小麦产量大幅增加,收入几乎翻了一番。”为了让新技术落户田间,中种集团公司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派专业人员赴巴基斯坦,点对点教,带着企业干,种给农民看。据不完全统计,中方累计向巴基斯坦派遣技术推广人员150人次,行程超过1万公里。如今,乌拉已经成为中国杂交小麦的“忠实粉丝”,今年秋天,他打算继续种。而在他的推荐下,雷吉村的村民们也纷纷试种,中国杂交小麦在当地农民中的“粉丝团”正不断壮大。本土化推广,打出创新组合拳农业技术走出去,必须立足本土化推广。陈兆波说,中种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广机械化制种,降低了杂交小麦种子成本;完善种子处理技术,不断提高种子质量;依据当地耕作制度、生产方式,探索抗旱节水等配套技术……一系列集成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为了让中国杂交小麦适应当地条件,2013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与巴基斯坦麦区气候相似的云南元谋建立育种基地。小麦良种在运往巴基斯坦之前,均在元谋基地通过了多年鉴定筛选。但是,初来乍到的中国杂交小麦能不能适应当地水土,依然牵动着两国科研人员的心。张胜全告诉记者,“由于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不同,杂交水稻初到巴基斯坦时还是有些‘水土不服’。”巴基斯坦光照强、气温高,杂交小麦长势喜人,穗大且长,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甜蜜的烦恼”——由于分蘖力旺盛,增加了倒伏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一“烦恼”,中方科研人员反复试验,引进矮秆种质资源,降低杂交小麦的株高,有效提高了抗倒伏能力。张胜全说,每一年试种结束后,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品种,科研人员都会进一步改良,而对于表现好的,则予以保留。不同麦区选不同品种。几年试种下来,科研人员基本确定了最适宜在巴基斯坦种植的中国杂交小麦品种,每个品种摸索出最合理的种植技术,为推进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120余份杂交组合、230多个种植点的试验,中国二系杂交小麦表现突出,较当地品种平均增产24.4%。年度试验显示,巴基斯坦北方麦区增产达到50.1%;而佳德农业公司所在的中部麦区,杂交小麦增产幅度达45%以上。实实在在的数据,让中国杂交小麦在巴基斯坦得到高度认可。白沙瓦农业大学先后组织两次国际会议进行研讨,并提议建设巴中联合研究中心,推动中国杂交小麦走进更多“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加速走出去,市场合作潜力大中国杂交小麦的优异表现增强了团队信心,但是要真正推向市场、造福当地人民,关键是实现商业化。2011年,杂交小麦科技合作被列为中巴政府间科技合作。2012年,在时任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泽米尔·阿万的引荐下,佳德公司和中种公司建立了杂交小麦产业合作关系。泽米尔说,在巴基斯坦,农业吸纳了全国超过40%的劳动力,贡献了近1/5的国内生产总值。引进中国杂交小麦,不仅有助于保障巴基斯坦的粮食安全,还将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佳德公司种子部门总裁沙鲁克·马立克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公司看到了两国在农业领域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决心加大投入,将中国优质的杂交小麦带到巴基斯坦。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期间,中种公司与佳德公司签订为期10年的合作协议,启动商业化运营。佳德公司总经理穆罕默德·里兹万·尤尼斯对于未来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杂交小麦的试种表现超出预期,我们相信中国技术,争取在2020年前将中国杂交小麦品种推向巴基斯坦市场,早日造福当地人民。”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副总裁、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总经理宋维波说,中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是发挥“国家队”作用的使命,也是满足市场需求、拓展发展空间的诉求。未来,农业国际合作市场广阔,中化集团将继续发挥优势,培育一批适合中亚、南亚等“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应用的高产、优质、抗逆农作物新品种,加快杂交小麦在巴基斯坦率先实现产业化,构建亚非欧杂交小麦示范应用网络,加速中国农业先进技术走出去。《 人民日报 》( 日 01 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表示重视同中国农业合作
当前位置: >> >>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表示重视同中国农业合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日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8日电(记者李敬臣)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8日表示,巴政府重视加强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欢迎中国企业来巴投资兴业,加强两国在培育杂交水稻、棉花、小麦、油料作物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合作,以提高巴粮食产量,进一步发展巴农业产业。
    扎尔达里是在伊斯兰堡会见由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率领的湖北省农业科技代表团时做上述表示的。
    郑春白向扎尔达里介绍了湖北省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表示湖北省有关部门愿意与巴方进一步加强在技术交流、人员培训、作物改良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湖北省农业科技代表团是应巴基斯坦政府邀请访巴的,此行主要是落实扎尔达里总统今年2月访问湖北时双方达成的有关共识。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黄林昊当前位置:>
中国投资巴基斯坦农业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近年来,中巴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呈上升趋势。中巴贸易额逐年攀升,我对巴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在南亚国家首屈一指,对巴承包工程在南亚地区也名列前茅。  尽管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从双边经贸合作的行业来看,还缺乏农业领域的合作与投资。巴基斯坦1.4亿人口中约70%为农业人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其主要农作物产量较低、品种多未经过改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和农机具基本上要从国外进口。除现有的土地未充分利用外,还有数以百万公顷贫瘠的土地尚待开垦。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农作物耕作、田间管理、农业研究、品种改良以及土地综合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工业基础力量大大增强,制造业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程度有较大幅度提高。我国在农业领域有一大批专家和技术队伍,有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还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其它行业一样,我农业完全可以“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去拓展空间,我对巴农业领域投资的前景非常广阔。  一、巴基斯坦种植业基本情况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东与印度接壤,北枕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东北毗连中国,西北为阿富汗,西接伊朗,南为阿拉伯海。农业在巴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约占25%。巴耕地集中在印度河平原,耕地面积为2080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为161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巴基斯坦大部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和降雨少。南部为热带气候,年均降水量不足300mm,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由于气候干旱,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依靠灌溉。  巴基斯坦主要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甘蔗、烟草等,其中以棉花、小麦、水稻、甘蔗最为重要。夏季(每年4月中旬-10月中旬)主要种植作物是水稻、高粱、棉花、甘蔗和蔬菜;冬季(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主要种植作物是小麦、甘蔗、饲料作物和蔬菜。被誉为粮仓的印度河平原和北部山谷建有庞大的灌溉系统,为水稻、小麦、棉花、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巴粮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大米有少量出口,小麦和棉花在收成好的年份也有出口。        巴基斯坦主要农作物年种植面积及产量                      数据来源:巴基斯坦农业部 农作物   种植面积(万公顷)     产
量(万吨)    每公顷产量(公斤)    2000   2001  2002  2000  2001  2002   2002 小麦 846.3  818.1  805.7 02.4 9   稻米 237.7  225.0  220.1 720.4  675.0  634.3    2882 玉米 94.4   93.0   95.5  164.3  160.0  168.9    1768 甘蔗 101.0  96.1   99.9  60.6 883 4 烟草 5.6
 1907  1866  1868 花生 8.2
  9.9   9.1
 9.1   10.1    1020 大豆 0.1
  0.8   0.2
 0.1   0.1  1108  1250  1250 棉籽 292.7  292.7  270.0 547.6  547.6  504.0   1867  注:其中棉花产量、2002年分别为、10612万包,每375磅/包  巴水果资源非常丰富,素有东方"水果蓝"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其中芒果最为著名。  与中国、印度、埃及等国相比,巴的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由于印度河下游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巴通过筑坝、凿渠和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并采取节水技术。由于巴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保鲜和包装技术不过关,且很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含有存留物,出口达不到国际质量标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巴出口主要建立在农产品及其制成品基础上,商品主要以纺织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60%左右。  作为农业国,农作物收成直接关系着经济总体增长状况,关系着制造业和出口的表现,因此农业对巴基斯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投资巴基斯坦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巴基斯坦百姓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中国人来此投资受欢迎,好办事。  巴基斯坦是WTO的创始国之一,对外贸易遵循国际贸易规范。在巴基斯坦办理投资注册公司,手续简单,没有注册资金额度的限制,外国投资者享受国民待遇。巴的物价水平相对较低,投资所需资金少,成本低。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巴基斯坦对外商投资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农业项目的投资被列为D类,欢迎外国资金直接投入。为吸引外资,巴政府制定出一揽子投资政策。具体为:  (一) 开放的投资领域:  1. 土地开发--开垦荒地、沙漠、山丘地带,进行农作物耕种或开展其它农业活动。  2. 水滩地带的开发利用。  3. 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在内的综合培植项目。  4. 农产品加工。  5. 灌溉设施的技术开发及水资源管理。  6. 植树造林。  7. 乳奶厂、牛羊等饲养基地的建设。  8. 粮食储藏室、冷藏室的建设。  9. 农产品销售。  (二)吸引外资的相应鼓励措施:  1. 允许100%的外资股权。  2. 允许巴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  3. 允许资本、利润和红利汇回。  4. 投资注册无需经联邦政府审批。  5. 信贷自由,公司化农业经营享受信贷和其它便利服务。  6. 投资规模不受限制。  7. 国有土地可购买使用或租赁50年,可延期49年。对拥有土地的上限没有限制。  8. 进口农业机械设备享受零关税待遇,免征销售税。  9. 实行优惠的农业所得税制,不征收红利税。  10. 巴现行劳工法不用于农业领域,今后5年内制定农业领域的劳动法。  11. 为公司化农业经营而转让土地享受免税待遇。  12. 第一年享受相当于厂房和机械设备投资额的75%的税收减让。  三、信德省的种植业现状  信德省位于巴基斯坦东南部的阿拉伯海北岸,是印度河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纬23-29度,东经67-70度之间。南北长约580公里,东西宽约275-440公里。海岸线长度约240公里。  信德省面积约为14.09万平方公里,位居巴基斯坦各省第三,占全国总面积的18%。人口约3200余万,位居巴基斯坦四省第二,占全国总人口约24%。  信德省年均降雨量为75-100毫米(南部沿海地区为120-2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为150-225毫米。冬季12月到次年元月的最低气温为8-10℃,夏季5-6月的最高气温为36-44℃。除了信德省中部外,其余地区常年能保证灌溉的面积仅为50-65%。土壤类型主要为钙质的粉沙壤土、盐化粘土粘土。  印度河是信德省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主要有修建于1932年的Lioyd水坝,控制灌溉面积约为330万公顷;修建于1955年的KOTRI水坝和1962年的Guddu水坝,控制灌溉面积约为137万公顷。有14条主运河和1462条支运河。信德省现有机井5388眼,其中50%分布于信德省的Dadu和Ghotki地区。  信德省经济以农业为主,GDP将近一半来自于农业。40%土地面积适宜农业耕种,主要集中在海德拉巴以北地区。信德省未开垦土地面积为627万公顷,适合耕种荒地面积为144万公顷,耕地面积为569万公顷,林地面积仅为0.69万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44.5%、10.2%、40.4%和4.89%。在耕地总面积中,实际耕种面积为388万公顷左右,其中复播面积为0.89万公顷。  2001年信德省实播面积为31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占50%,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小米和大麦等;经济作物占25%,主要有棉花、油料作物和甘蔗等;饲料作物占9.1%;豆类作物占4.7%;调味品作物占4.1%;蓖麻占3.8%;水果作物占3.3%;蔬菜作物占1.4%。  信德省的主要大田农作物依次是水稻、甘蔗、棉花和小麦,这四种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占全省耕种总面积的68%,2001年度的总产量分别为116.8万吨、1141.63万吨、244.32万包和220万吨,其总产量分别占全国同类作物的35%、28%、20%和12%。其余大田作物有油菜、油向日葵等。  信德省大田作物产量不高,以下是几种主要农作物平均单产情况及成品市场价格:            信德省主要农作物情况  单位:公斤/公顷  2002年  资料来源:信德省农业部  小麦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菜籽   油葵  2401.5  2514.0  1720.5  759.0  46950.0  754.1  1060.1          信德省主要农作物成品市场价格  单位:人民币: 元/公斤  2004年2月  资料来源:卡拉奇农贸蔬菜市场   面粉  大米   大米  玉米  棉布  食糖   菜油   葵油   (精制) (Irr6 ) (Irr9) (颗粒) (米) (精制) (精制) (精制)   1.71  1.51  1.86   1.06  7.10  2.86  12.70   12.96  注:Irr6 为25%的碎米,(Irr9 为5%的碎米), 棉布为一般中档布, 油为瓶装精制。  信德省2001年生产的香蕉、芒果总产量分别为11.36万吨和37.15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和34%,其余的水果作物有海枣、番木薯、木瓜、椰子、柑桔、西瓜、甜瓜和柠檬等。  信德省的辣椒是主要蔬菜作物,总产量为7.6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8%。其余蔬菜作物有蕃茄、洋葱、胡萝卜、土豆、葫芦、蒜、甘蓝等。            信德省主要蔬菜市场价格   单位:人民币:元/公斤   2004年2月   资料来源:卡拉奇农贸蔬菜市场   蕃茄  土豆  洋葱  姜/蒜  辣椒  黄瓜  胡萝卜   2.14  0.86   2.54  4.57  1.92  2.00   1.29  注:反季节菜价格较高,如蕃茄和黄瓜价格最高可达4-5元/公斤  四、可以考虑的投资项目  根据信德省的条件优势和巴基斯坦种植业生产和加工水平的现状,可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投资合作。  (一)农作物种子改良和种植生产  信德省缺乏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和合格的农作物种子,种子价格尤其是蔬菜种子的价格高,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信德省使用的小麦、棉花和水稻种子均未经改良,产量很低;瓜菜种子主要从荷兰、法国、印度、日本和丹麦等国家进口,杂交种子的价格尤其高昂。据信德省农业大学提供的资料,如果信德省的主要大田农作物小麦、棉花和水稻,每年使用20%合格种子的话,三种作物的种子需求量分别为25903吨、1872吨和3558吨。  国内种子及生产企业可在此进行育种或粮食作物种植,开展生产经营和销售,还可考虑向周边国家出口。   (二)水果、蔬菜、鲜花和鸡肉加工  由于当地夏秋收获季节气温炎热,缺乏足够的冷藏保鲜设施和冷藏运输工具,加上采后加工水平低,致使收获的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加工和保鲜。信德省生产大量适宜出口的水果、蔬菜和鲜花,由于缺乏必要地加工,每年约有20-40%的产品因不能及时地冷藏和加工而遭受损失。  信德省每年可供加工的海枣有25万吨,芒果37.1万吨,红辣椒1万吨,秋葵1.9万吨,洋葱59.7万吨,蕃茄3.3万吨,甘蓝1.8万吨。  通过建立蔬菜和水果加工厂、鸡肉加工生产线,经过分级、冷藏、真空热处理、包装、冷冻加工的水果、蔬菜、鲜花和鸡肉产品向巴基斯坦国内大城市供应,也可向国外市场出口。信德省上述加工品的传统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中东地区、新加坡、阿富汗等。   (三) 农机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及化肥销售  信德省缺乏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耕作方法粗放。现有农用机械如拖拉机、水泵和脱粒机等设备陈旧,信德省政府在考虑更新这些农机具(其它三省也面临同样问题),联邦政府已拟定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为此正与俄罗斯和中国进行磋商,考虑引进现代农机设备。未来信德省对收割机、挖花生机、花生脱壳机、稻谷脱粒机、插秧机和向日葵脱粒机也有较大需求。  此外,当地还大量地使用非标准或掺假的低价化肥和农药,土壤退化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根据信德省现有生产资料水平,可以在与当地开展上述产品的贸易或开设窗口进行销售、推广和维修保养。   (四)农业技术推广
以杂交水稻为例,巴方对中国杂交水稻非常感兴趣,迫切希望中国杂交水稻能取代当地糙米品种在巴基斯坦大面积推广,以满足国内需求和提高巴基斯坦稻米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完全有能力移植和推广。此外,还可提供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五、投资地点和方式的选择  海德拉巴以北地区称为“上信德”(High Sindh),是信德省种植业发展的重点地区。驻卡拉奇总领馆商务室参赞李建智随同新疆昌吉自治州农业考察团于2004年春节前对海德拉巴周边地区进行过考察。考察团一致认为,那里的土地和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且有多所著名农业和园林科研院所,有一大批农业专家,有大片的农业试验田,科研条件良好,技术力量雄厚。在与信德省农业部进行磋商后,考察团决定先在此进行种子种植试验,首批油葵种于2月中旬运达该地区,在信德省农业部的筹划之下,由信德省农业研究所选点播种。该公司将根据试种情况再做进一步的投资打算。  根据中国工业企业在巴的投资经验,一般情况采取独资方式比较好。但对投资农业的企业,特别是初次来巴投资的企业,在很多方面需要与巴方的合作,我方可占大部分股份,如对方资金力量有限,可以土地等生产资料形式入股或合作,让其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应注意价格不能折算得太高。事实上由于外国人在农业领域投资甚少,巴对中国人又十分友好,他们十分欢迎中国人来投资,股权方面一般不太计较。  六、其它可以利用的投资环境  (一)出口加工区  巴基斯坦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重视外商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设立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商投资建立出口外向型产业。出口加工区由联邦政府工业与生产部主管,下设出口加工区管理局。2003年3月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访华期间,与我国签署了数项协定,其中就有关于吸引中国投资巴基斯坦出口加工区方面的协议。  卡拉奇出口加工区是巴基斯坦最早建立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占地500英亩,首期已开发211英亩,二期计划100英亩。距离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18公里、卡拉奇海港35公里。与中东、远东、海湾地区、非洲和新兴的中亚市场的联系快捷便利。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并实行以下优惠政策:  1.所有在本区办理进出口的商品一律免收关税和销售税。  2.允许进入该区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可享受退税。  3.不受保险条例的约束。   4.享受十年免税期。  5.对购买纺织品配额的外汇付现没有任何限制。  6.使用特有的就业管理条例。  (二)农产品出口加工区  信德省政府已决定在卡拉奇高速公路旁新建一个占地50英亩的农产品出口加工区,现正在进行场区规划等筹建准备。这个加工区将予以农业投资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合作农场  信德省政府计划在10家国营农场中,拿出28554英亩的土地,用于吸引外商投资,新建合作农场,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国外较高的种植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机械化生产模式,为本地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外国资本可以占到60%以上,土地使用期限可以为99年。  (四)种子加工和生产基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信德省计划新建一个年产棉花种子6600吨,谷物种子21000吨的种子加工厂。拿出6000英亩土地用于建立种子生产基地。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来巴投资要对加深对巴投资环境和政策的了解,特别是对地质、土壤、水文和气候等情况的了解。先期投资勿求过大,由小到大,以点带面,逐步扩展。  (二)信德省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管理和利用水平低。农业生产缺乏有效规划,有的地区配套设施不齐全,缺乏生活用水用电,企业应选择水资源较为丰富和配套环境相对好的地区来投资。  (三)农作物的病虫害比较严重,需注意利用技术手段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成果。  (四)有些主管部门官僚作风比较严重,办事效率不高,对此企业应做好心理准备,与巴方合作时勤沟通,多督促。  结 束 语  本文仅对投资巴基斯坦信德省种植业做了初步探讨,其它省份与该省的地质、土壤、水文和气候等条件会有某些不同,地区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也互有差异,主要农作物各有不同,种植季节、方式也有区别,如旁遮普的小麦耕作条件比信德好,是巴产粮大省。因此,有必要对巴农业不同地区做深入细致的考察,掌握更多资料,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笔者坚信,随着对巴基斯坦农业情况的更进一步了解,会呈现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巴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驻卡拉奇总领馆经商室                                 (刘卫国 执笔)                               二ОО四年三月二日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驻在国(地区)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基斯坦农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