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牛在线有银行托管吗资本倒闭了吗?为什么不能提现了?

近期P2P频繁爆雷,小牛资本也有一些负面消息,请问万一小牛资本跑路或者破产,请问_同洲电子(002052)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近期P2P频繁爆雷,小牛资本也有一些负面消息,请问万一小牛资本跑路或者破产,请问对股权转让有什么影响?
同洲电子: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来自 互动易)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9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小牛资本被曝高管离职员工涉嫌骗贷 官方斥不实消息_网易财经
小牛资本被曝高管离职员工涉嫌骗贷 官方斥不实消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小牛资本被曝高管离职员工涉嫌骗贷 官方斥不实消息)
  小牛资本被曝卷进“动荡漩涡” 官方斥不实消息欢迎实地监督
  针对外界的质疑,小牛资本“忍无可忍”,逐一进行回复,并欢迎实地调查采访。但这些质疑能消吗?小牛方面能如往日平静吗
  《投资者报》记者 王宇
“整治风暴”席卷整个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自然不能例外。行业目前仍处于整改期,任何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变动都能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国内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小牛在线的母公司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小牛资本”)正面临着“高管动荡”、“员工离职潮”、“小牛分期员工骗 贷”等质疑。对此,小牛资本表示“深受其害,不胜其烦”、“忍无可忍”,“针对近期不实传闻,小牛已经第一时间向公众澄清。”
关于“一年内多位小牛高管离职”的消息,小牛资本认为,“自媒体将高管数量夸大了”,并表示,大部分都是因市场挖角而离开的。
对于“无理由辞退大量员工”,小牛方面坦承,2017年公司针对利润考核制度、人员队伍以及产品方向有所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小牛分期(小牛资本旗下的 综合消费金融服务平台)补偿标准和离职补偿方案都有相对应的《劳动合同法》法律依据。同时,小牛资本认为,“离职员工联手做了大量的骗贷”的消息,是“对 离职员工和小牛商誉的污蔑”。
然而到目前为止,小牛资本所面临的质疑仍存。质疑方与小牛方面各有各的道理,是质疑方自说自话,还是小牛方面难以澄清。对此,小牛资本在给《投资者报》记者的回复中表示欢迎采访,“直接来小牛,进行一手的观察和采访。”
 离职高管有多少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深圳的小牛资本集团,成立于2013年,旗下有小牛在线、小牛分期、小牛曾惠、小牛新财富等6板块。其中,小牛在线累计交易额已突破600亿元,服务400万用户,知名度最高。
说起小牛在线的成绩,小牛资本表示,在资产输出能力、技术研发水平、品牌认知方面都比较成熟,用户复投率达到83%,留存率则高达97%。
然而今年以来,小牛在线背后的小牛资本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消息称,近两年来,小牛资本离职的高管有16人,其中多数人的任职期限基本不超过两年。有自媒体将之称为“高管离职潮”,暗示小牛资本处于危险之中。
对于高管离职的真实情况,小牛资本如此向《投资者报》记者解释,“2016年至目前,两年多来小牛资本含副总经理以上的离职,管理者也不过14人。小牛高管(含在职和离职)平均任职期为20.5个月。”
同时,小牛资本告诉记者,小牛方面对高管的定义是经营班子的重要成员,因此,自媒体口中的部门中心总经理并非高管,数量上也有出入。同时强调称,小牛资 本是一家中型企业,体量有限,没那么多高管,因此也谈不上严重流失。况且,大部分高管都是因市场挖角而离开的,不是像媒体渲染似乎是因为平台不善而离开。 “部分高管离开并未影响我司的正常运营。”
员工骗贷是真假
在一些自媒体的报道中,当下有一个小牛分期受害者群,目前已有200多人加入。不少人曾与小牛分期业务员签过借贷合同,但合同均被业务员一方收走,最后却背负莫名其妙的债务。
对于这些报道,小牛资本方面表示,“确实我们听说在贴吧里面,有人呼吁成立类似的组织,我们也积极了解情况。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目前并未收到类似反馈,此信息并不存在真实的依据,我们也会安排团队调查证实是否存在类似事件,这也是我司日常的风控流程。”
据小牛方面介绍,小牛分期实行“全程无纸化流程”,除了个别业务外,分期办单过程并不存在纸质签字环节。小牛分期销售需在PAD上录入客户的贷款申请资 料,需要现场拍摄客户本人照片、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销售和客户的合照,这些照片均不能从本地上传提交申请时,只能现场拍再上传、也无法存储到本地。 客户现场会收到短信验证码,需要输入短信验证码,才能完成申请。
审核结果出来后,需要客户签字确认,后台系统会现场给客户发送验证码短信,也会给商户后台发送验证码,只有将这几项验证码同步录到系统里,才会进入签字环节。客户在完成分期办理后,能在微信服务号端登陆查看电子合同。
整个申请过程(提交相关照片时、审核结果确认签字时和最终提货时),是需要分三次输入风控后台发送至申请客户手机的验证码,才可继续进行并完成整个申请流程。
小牛方面认为,小牛分期业务人员要在客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借款合同,致使他们背负不明债务,操作空间几乎没有。
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小牛分期的风控果真没有漏洞吗?对于自媒体报道中的受害者案例,小牛资本表示,“希望能直接沟通,也会安排团队进行切实调查”,“如核实,必将严惩不怠,维护客户的利益。”
借壳上市成没成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15年,小牛资本就开始谋划上市,还传出欲借 同洲电子 之壳曲线上市的消息。随后,有“小牛浮亏超6亿”的消息流出。
针对上市的多番报道,小牛方面认为,“借壳同洲在国内上市”论调纯属无稽猜想。小牛资本方面表示,虽然小牛有上市计划,但获取同洲电子股权并非源于上市诉求。同洲电子的情况是:彼时袁明的股票质押给券商,恰遇黑色熊市面临爆仓危险,小牛方面借款给袁明以解其爆仓之忧。
关于交易进展,小牛方面称,正在与监管层密切沟通。对于“小牛浮亏超6亿”,对方表示不认同,“目前股权还未完成过户,小牛是同洲实际控制人的债权人,只拥有债权价值,怎么会产生浮亏呢?”
“小牛的上市计划,小牛金服CEO已经宣布赴美上市,不会通过借壳上市。而且国内监管非常严格,也不可能实现。”小牛方面称,赴美国上市,是小牛最重要的中短期目标,已经按照规划的时间表在稳步推进,目前已经选定审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详细情况日后再披露。
采访到最后,小牛方面表示非常欢迎媒体监督,“欢迎媒体朋友直接来小牛,进行一手的观察和采访”。■
本文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同洲电子老板要爆仓紧急卖壳 小牛资本接盘是福是祸?_同洲电子(002052)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同洲电子老板要爆仓紧急卖壳 小牛资本接盘是福是祸?
  “肯定会持续。因为我们真正的爆发还在后面,特别是三网融合的机遇,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陆续推出了从无屏终端向有屏终端,多屏互动的这种产品,飞系列产品。”这是2013年4月初同洲电子(002052)实际控制人袁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当时,袁明还说,未来两到三年内,同洲电子将累计投入10亿元建立专属的是电商品牌,重点打造“飞商城”,搭建24小时内送达的物流体系。时隔三年后,或因股权质押濒临爆仓等原因,袁明拟将同洲电子控股权让予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小牛资本”).  截至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袁明转让同洲电子控股权与股权质押存在直接的关联。实际上在较早前,袁明已筹措到一定资金,拟用于追加股权质押保证金,理论上若该笔资金可足够对冲爆仓风险,则股权质押爆仓更不会成为袁明转让控股权的直接原因。  股权质押濒临爆仓  1月12日,同洲电子因袁明股权质押接近警戒线而紧急停牌。据当日披露的资料,袁明彼时累计持有同洲电子16.88%股权(1.26亿股),包括直接持有16.5%股权及通过资管计划间接持有0.38%股权。其中,已向国元证券用于股权质押融资的股权达1.22亿股,约占袁明累计持股比例的96.53%,系高比例股权质押。  按照约定,上述质押股份的融资警戒线及强制平仓线均介于8.5元~9.5元之间,停牌前,同洲电子股价跌至10.03元/股,接近股权质押警戒线。与其他上市公司采取的常规处理方式类似,同洲电子迅速停牌以给袁明预留筹措资金或抵(质)押物的时间。截至1月26日,袁明从第三方筹得部分资金,拟用于追加保证金,但并未透露该笔资金的具体数额,外界无从得知该笔资金是否完全抵御同洲电子复牌后股价进一步下挫带来的爆仓风险。  不过,仍可从股权质押的实务运作窥得一丝端倪。一般情况下,质押人可通过股权质押融得相当于所质押股权市值30%~50%的资金,一旦质押股权市值下跌30%以上便会触发警戒线,质权人将要求质押人追加保证金或质押物(如尚未进行质押的可支配股份)。若质押股权市值继续下跌而质押人未及时追加保证金或质押物,质权人便会强行平仓,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极端情况下,上市公司高位停牌复牌后会连续一字跌停,质押股权市值连续击穿警戒线和平仓线,质押人拒不追加保证金,质权人无法在一字跌停板平仓质押股份,引发穿仓现象,直至跌停板被巨量资金打开。  袁明1月12日所质押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市值为12.24亿元,依据8.5元~9.5元的平仓线中间价计算,该部分质押股份市值最多可再承受10%的下跌至11.01亿元,于是袁明股权质押融资规模约为8亿元左右(相当于平仓临界市值的70%左右).  换言之,一旦同洲电子复牌后跌停,袁明所质押的股权将有可能被强行平仓,此后同洲电子每跌10%,袁明须追加约1.1亿元保证金。假设同洲电子复牌后跌幅小于30%,则袁明至少需追加保证金3亿元~5亿元。  质押期结束后,袁明还须筹措至少8亿元借款本金及相应的利益用于解质押,或者,袁明可以向国元证券或者其他机构申请再质押,以延长质押期。过往数年,袁明曾高频次质押股权,且质押比例均不低,只不过此前同洲电子股价很少出现半年内股价腰斩的极端现象。  2011年4月份,袁明质押股份数仅占其持有同洲电子总股份的28%,至2012年6月份,该比例升至62.58%,当年10月份进一步升至80.12%。此后,袁明质押同洲电子股份数常年占其所持总股份的60%以上,2013年10月底一度达到90.81%,一年后达到95.52%,2015年2月份升至98.74%。  期间,袁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14年9月后数次减持同洲电子,从最高32.51%的持股比例减少至目前的16.88%(未考虑增发等稀释股权事项),并于2014年11月份参与过股权质押回购交易,通过各种方式融资。  高频次、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及多番减持侧面折射出袁明资金面的窘迫,以同洲电子停牌前10.03元/股的股价测算,袁明所持股份市值仍高达12.63亿元,考虑控股权溢价,该部分股权价值超过16亿元,这便是小牛资本的接盘对价。  出让控股权原因不明  2014年以前,袁明行事相对高调,并曾以接受媒体专访或出席活动等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阐释其对同洲电子的愿景及行业发展方向。特别是在2013年,袁明就同洲电子自建商城“飞商城”曾多次发表看法,并曾留下一些充满争议的言论,如“小米卖的是手机,同洲卖整套服务”、“我袁明一定可以再造同洲”等。   进入2014年,袁明行事开始低调,在袁明的带领下,同洲电子拟从机顶盒厂商向电视互联网虚拟运营商转型,与广电运营商合作推广智能机顶盒终端以及增值服务,彼时同洲电子对外传达的理念是尽量不与阿里巴巴、小米等“硬碰硬”。当时的设想是,同洲电子将利用与广电合作的优势,在推广智能机顶盒的基础上延伸发展教育、游戏、金融、社区等增值业务。  随后,同洲电子于2014年12月份中标广东省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扩容项目,并于2015年1月份与深圳广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就台网互动平台、云技术高清节目等项目的建设进行合作。经过一些列业务调整,同洲电子2014年亏损4.17亿元,后来同洲电子在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承认,公司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一定程度冲击了原有广电业务投入”.  当然,尚无法判定同洲电子向互联网转型的成败与否,不过袁明的逐步减持乃至目前与小牛资本达成的控股权转让意向令外界对同洲电子的转型充满疑虑。  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2014年下半年,坊间曾一度传出袁明或涉财务危机,并指出袁明旗下的部分工厂已停工,当时同洲电子及袁明本人均未对传闻作出回应,袁明随后的多次减持也被同洲电子定义为正常减持。  除同洲电子外,袁明目前还是深圳同舟共创投资(深圳金源国富投资前身)控股股东及法定代表人,并将所持同舟共创投资质押给自然人林文彬。此外,袁明还兼任国际通信传媒董事、柬埔寨通信传媒集团董事,并曾间接参股深圳市爱渡飞科技等多家公司。  相对而言,同洲电子是袁明仅10年来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且是其目前最具价值的资产。如无意外,该资产将被小牛资本接盘,后者是近年来才成立的新锐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实际控制人彭铁曾侧面表达过资产证券化的意思。  据了解,袁明与彭铁及小牛资本并无明显的交集,双方就同洲电子控股权转让事宜存在一定偶然性,至少在同洲电子1月12日停牌前,袁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表述将转让同洲电子控股权。有分析认为,尽管袁明股权质押濒临爆仓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袁明转让控股权,但至少是诱发因素之一。  另据分析,同洲电子目前市值超过70亿元,本身存在自有业务,与小牛资本的业务鲜有重叠之处。换言之,一旦小牛资本入主,同洲电子向互联网转型的计划能否获得小牛资本的支持并不明确,不排除小牛资本搁置同洲电子现有业务而注入其他资产的可能性。
节临提前休战,该干啥去干啥!
以后借壳上市又多了一个理由和途径。
同洲电子绝不是最后一个
我想申购新股弃购原因可能是部分违规资金账户申购中签了又不敢缴款只好放弃或更深层次就是券商利用违规资金账户申 磊磊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中签后放弃,省得因违规被查,反正券商可以包销剩余弃购股票的!
呵呵,捞够了,想跑?丢下我们不管了!
这个垃圾国企赶紧死吧
违法成本还是太低了,中国有几个诚信公司?靠自律还是靠法律?利益的诱惑是靠自律管的好吗?金融市场更需要的就是严和重的处罚!
同洲电子四流公司
连个摇控器都造不好,爆仓了也不出奇。
跟随广电步伐,开发不得人心的产品,迟早进入死胡同。
日线金叉!
中国的股市真是无语
这儿早买早发财
垃圾都上天咯……
非国资上市公司尤其中小 创业公司都是不计成本想办法套现,质押套现转移 大宗对倒 二级市场炒高出货,其实基本没啥爆仓,他们心里明白拿一分不值的股从这三出处成亿的搬钱,服务实体以变成小部分人疯狂搬空银行的行动。呵呵呵,醒醒吧,大股东爆仓是故事,小散爆仓是拿命给他们吸,呵呵。非国资 没有分红的票 万万不要碰了,现在上市套现已到疯狂上演苦肉计的份上了。
质押套现,从银行搬钱,呵呵。
当然是福了!!
表示支持同洲!!!!
同洲加油!!
: 当然是福了!!
小牛资本投资同洲电子浮亏6亿,还记得那个经典资本运作案例吗?顾文
10:12:48一份年报引发了一起经典资本运作往事回顾。4月26号,同洲电子披露了2016年年度报告与2017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同洲电子2016年净亏损6.1亿元;2017年一季度净亏损76万元。为什么我们会关注这家公司呢?事情还要从前年小牛资本的一件旧事说起。日,同洲电子的董事长袁明将自己持有的1.21亿同洲电子股票质押给国元证券,融资7.4亿元,此后同洲电子股价从13.46元一路跌至10元。日,小牛资本旗下小牛龙行与袁明签署《借款协议》,袁明...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肯定会持续。因为我们真正的爆发还在后面,特别是三网融合的机遇,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陆续推出了从无屏终端向有屏终端,多屏互动的这种产品,飞系列产品。”这是2013年4月初同洲电子(002052)实际控制人袁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当时,袁明还说,未来两到三年内,同洲电子将累计投入10亿元建立专属的是电商品牌,重点打造“飞商城”,搭建24小时内送达的物流体系。时隔三年后,或因股权质押濒临爆仓等原因,袁明拟将同洲电子控股权让予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小牛资本”).  截至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袁明转让同洲电子控股权与股权质押存在直接的关联。实际上在较早前,袁明已筹措到一定资金,拟用于追加股权质押保证金,理论上若该笔资金可足够对冲爆仓风险,则股权质押爆仓更不会成为袁明转让控股权的直接原因。  股权质押濒临爆仓  1月12日,同洲电子因袁明股权质押接近警戒线而紧急停牌。据当日披露的资料,袁明彼时累计持有同洲电子16.88%股权(1.26亿股),包括直接持有16.5%股权及通过资管计划间接持有0.38%股权。其中,已向国元证券用于股权质押融资的股权达1.22亿股,约占袁明累计持股比例的96.53%,系高比例股权质押。  按照约定,上述质押股份的融资警戒线及强制平仓线均介于8.5元~9.5元之间,停牌前,同洲电子股价跌至10.03元/股,接近股权质押警戒线。与其他上市公司采取的常规处理方式类似,同洲电子迅速停牌以给袁明预留筹措资金或抵(质)押物的时间。截至1月26日,袁明从第三方筹得部分资金,拟用于追加保证金,但并未透露该笔资金的具体数额,外界无从得知该笔资金是否完全抵御同洲电子复牌后股价进一步下挫带来的爆仓风险。  不过,仍可从股权质押的实务运作窥得一丝端倪。一般情况下,质押人可通过股权质押融得相当于所质押股权市值30%~50%的资金,一旦质押股权市值下跌30%以上便会触发警戒线,质权人将要求质押人追加保证金或质押物(如尚未进行质押的可支配股份)。若质押股权市值继续下跌而质押人未及时追加保证金或质押物,质权人便会强行平仓,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极端情况下,上市公司高位停牌复牌后会连续一字跌停,质押股权市值连续击穿警戒线和平仓线,质押人拒不追加保证金,质权人无法在一字跌停板平仓质押股份,引发穿仓现象,直至跌停板被巨量资金打开。  袁明1月12日所质押的1.22亿股同洲电子股份市值为12.24亿元,依据8.5元~9.5元的平仓线中间价计算,该部分质押股份市值最多可再承受10%的下跌至11.01亿元,于是袁明股权质押融资规模约为8亿元左右(相当于平仓临界市值的70%左右).  换言之,一旦同洲电子复牌后跌停,袁明所质押的股权将有可能被强行平仓,此后同洲电子每跌10%,袁明须追加约1.1亿元保证金。假设同洲电子复牌后跌幅小于30%,则袁明至少需追加保证金3亿元~5亿元。  质押期结束后,袁明还须筹措至少8亿元借款本金及相应的利益用于解质押,或者,袁明可以向国元证券或者其他机构申请再质押,以延长质押期。过往数年,袁明曾高频次质押股权,且质押比例均不低,只不过此前同洲电子股价很少出现半年内股价腰斩的极端现象。  2011年4月份,袁明质押股份数仅占其持有同洲电子总股份的28%,至2012年6月份,该比例升至62.58%,当年10月份进一步升至80.12%。此后,袁明质押同洲电子股份数常年占其所持总股份的60%以上,2013年10月底一度达到90.81%,一年后达到95.52%,2015年2月份升至98.74%。  期间,袁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14年9月后数次减持同洲电子,从最高32.51%的持股比例减少至目前的16.88%(未考虑增发等稀释股权事项),并于2014年11月份参与过股权质押回购交易,通过各种方式融资。  高频次、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及多番减持侧面折射出袁明资金面的窘迫,以同洲电子停牌前10.03元/股的股价测算,袁明所持股份市值仍高达12.63亿元,考虑控股权溢价,该部分股权价值超过16亿元,这便是小牛资本的接盘对价。  出让控股权原因不明  2014年以前,袁明行事相对高调,并曾以接受媒体专访或出席活动等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阐释其对同洲电子的愿景及行业发展方向。特别是在2013年,袁明就同洲电子自建商城“飞商城”曾多次发表看法,并曾留下一些充满争议的言论,如“小米卖的是手机,同洲卖整套服务”、“我袁明一定可以再造同洲”等。   进入2014年,袁明行事开始低调,在袁明的带领下,同洲电子拟从机顶盒厂商向电视互联网虚拟运营商转型,与广电运营商合作推广智能机顶盒终端以及增值服务,彼时同洲电子对外传达的理念是尽量不与阿里巴巴、小米等“硬碰硬”。当时的设想是,同洲电子将利用与广电合作的优势,在推广智能机顶盒的基础上延伸发展教育、游戏、金融、社区等增值业务。  随后,同洲电子于2014年12月份中标广东省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扩容项目,并于2015年1月份与深圳广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就台网互动平台、云技术高清节目等项目的建设进行合作。经过一些列业务调整,同洲电子2014年亏损4.17亿元,后来同洲电子在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承认,公司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一定程度冲击了原有广电业务投入”.  当然,尚无法判定同洲电子向互联网转型的成败与否,不过袁明的逐步减持乃至目前与小牛资本达成的控股权转让意向令外界对同洲电子的转型充满疑虑。  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2014年下半年,坊间曾一度传出袁明或涉财务危机,并指出袁明旗下的部分工厂已停工,当时同洲电子及袁明本人均未对传闻作出回应,袁明随后的多次减持也被同洲电子定义为正常减持。  除同洲电子外,袁明目前还是深圳同舟共创投资(深圳金源国富投资前身)控股股东及法定代表人,并将所持同舟共创投资质押给自然人林文彬。此外,袁明还兼任国际通信传媒董事、柬埔寨通信传媒集团董事,并曾间接参股深圳市爱渡飞科技等多家公司。  相对而言,同洲电子是袁明仅10年来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且是其目前最具价值的资产。如无意外,该资产将被小牛资本接盘,后者是近年来才成立的新锐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实际控制人彭铁曾侧面表达过资产证券化的意思。  据了解,袁明与彭铁及小牛资本并无明显的交集,双方就同洲电子控股权转让事宜存在一定偶然性,至少在同洲电子1月12日停牌前,袁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表述将转让同洲电子控股权。有分析认为,尽管袁明股权质押濒临爆仓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袁明转让控股权,但至少是诱发因素之一。  另据分析,同洲电子目前市值超过70亿元,本身存在自有业务,与小牛资本的业务鲜有重叠之处。换言之,一旦小牛资本入主,同洲电子向互联网转型的计划能否获得小牛资本的支持并不明确,不排除小牛资本搁置同洲电子现有业务而注入其他资产的可能性。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牛在线有银行托管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