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庞大该如何挽救自己的天津物产集团债务危机机?

[] 面对金融危机.布什政府提出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但该计划的通过可谓一波三折.日.该计划先被众议院否决.此后.共和.民主两党人士互相攻击.相互指责对方要为计划被否决负责.——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面对金融危机.布什政府提出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但该计划的通过可谓一波三折.日.该计划先被众议院否决.此后.共和.民主两党人士互相攻击.相互指责对方要为计划被否决负责.在此情况下.布什总统于10月2日再次表示.美国众议院议员“必须批准 70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之后.国会和白宫就救市计划迅速重新开始谈判--修改后的救市方案最终在10月4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1)美国政府制定的救市计划为什么还要经过国会批准? (1)“三权分立 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制约和平衡.依据这一原则.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因此.总统行使行政权要受到国会的制约.美国政府制定的救市计划也必须经国会批准. (2)结合材料中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的通过过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美国的“三权分立 制度. (2)“三权分立 制度对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积极作用.在众议院否决政府提出的救市计划后.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互相攻击.相互指责.说明在“三权分立 制度下.美国权力机关之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布什总统强调众议院议员必须批准救援计划.说明“三权分立 制度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修改后的计划最后还是在众议院得以通过.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 制度最终还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广大人民不可能享有真正的民主.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由于希腊发生债务危机,2010年3月,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峰会出台了一套救助希腊的机制。根据这套机制,欧元区国家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在必要情况下为希腊提供救助,其中欧元区国家将在双边基础上为希腊提供贷款。日凌晨,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达成了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史上最庞大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这套史上最庞大的救助机制由三部分资金组成,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提供2500亿欧元。从欧盟的宗旨和机制方面,谈谈你对欧盟救助希腊的认识。
(8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由于希腊发生债务危机,2010年3月,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峰会出台了一套救助希腊的机制。根据这套机制,欧元区国家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在必要情况下为希腊提供救助,其中欧元区国家将在双边基础上为希腊提供贷款。日凌晨,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达成了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史上最庞大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这套史上最庞大的救助机制由三部分资金组成,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将提供2500亿欧元。从欧盟的宗旨和机制方面,谈谈你对欧盟救助希腊的认识。
(8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由于希腊发生债务危机,2010年3月,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峰会出台了一套救助希腊的机制。根据这套机制,欧元区国家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在必要情况下为希腊提供救助,其中欧元区国家将在双边基础上为希腊提供贷款。日凌晨,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达成了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史上最庞大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这套史上最庞大的救助机制由三部分资金组成,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将提供2500亿欧元。从欧盟的宗旨和机制方面,谈谈你对欧盟救助希腊的认识。&
A[经济学常识]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1)上述材料反映了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哪些基本观点? (2)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评析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观点。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的“全国有色人种协会”就不断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一些州的“种族隔离法”违宪。1954年最高法院在布朗案中,裁决“种族隔离法”违宪。 2010年初,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来临之际,富国银行和美国商会等为了防止国会的金融监管改革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游说国会方面投入了51300多万美元。 (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治现象? (2)简要评析美国的这一政治现象。
A[经济学常识](12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1)上述材料反映了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哪些基本观点?(2)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评析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观点。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2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的“全国有色人种协会”就不断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一些州的“种族隔离法”违宪。1954年最高法院在布朗案中,裁决“种族隔离法”违宪。2010年初,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来临之际,富国银行和美国商会等为了防止国会的金融监管改革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游说国会方面投入了51300多万美元。(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治现象?(2)简要评析美国的这一政治现象。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小二,上酒)
(小二,上酒)
(房东家的猫)
(我爱背单词)
第三方登录:为什么说美国正在走向史上最严重的债务危机?为什么说美国正在走向史上最严重的债务危机?金融界百家号金融界美股讯:美国财经博客网站ZeroHedge的专栏作者泰勒·德登(Tyler Durden)近日刊文称,美国正在径直走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通常来说,人们关注的焦点会放在美国的国家债务——现在是21万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上,但如果将美国社会中的所有债务都算到一起,那么就会得出一个略低于70万亿美元的庞大数字。许多人似乎都认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存在的债务失衡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今天的美国人正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泡沫的“终点”阶段之中,每过一天债务“大山”都在不断变大。事实很简单:从数学上来说,债务继续以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不断扩大的局面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到某个时候这种荒谬的泡沫必将突然破灭。因此,那些预测美国经济在未来很多年时间里还将继续繁荣发展下去的人只不过是在痴心妄想罢了。美国人现在的生活标准在极大程度上是以债务为“燃料”的,到某个时刻必将以“撞墙”的方式告终。首先要说的是消费者债务。如果不算抵押贷款债务,那么预计到今年年底时,消费者债务将会触及创纪录的4万亿美元大关。这是贷款比较网站LendingTree作出的估测,该网站对来自美联储的非抵押贷款债务(其中包括信用卡、汽车债务、个人贷款和学生贷款等)数据进行了分析。这种债务与美国人的年收入之比高达26%以上,高于2010年时的22%,也高于21世纪00年代中期的债务水平,当时的信贷投放量激增。在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上,这种水平的消费者债务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就在几天以前,我还写到过数千万的美国人都生活在财政崩溃的边缘,而庞大的消费者债务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更多证据。就目前而言,美国人背负着一万亿美元以上的汽车贷款。很明显,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贷款债务泡沫之中。另外,美国人还欠着一万亿美元以上的信用卡贷款,而信用卡过期还款比率正在上升。事实上,我们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看到的形势很能让人想起上一次的金融危机……第一季度中,商业银行(除了规模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以外,也就是4788家小型商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的过期还款比率已经攀升到了5.9%,超过了在金融危机时期触及的高点。在这些银行,信用卡净坏账率也上升到了8%,逼近金融危机时期的高点。与此同时,学生贷款债务也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元。就背负着学生贷款的普通年轻成年人来说,他们的净财富都是负值……尽管经济在过去九年时间里有所增长,股市也一直都在上涨,但许多年轻的成年人仍旧难以在自己的财务生活中占得先机;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况可能已在实际上变得更加糟糕。据年轻成年人倡导组织“青年无敌”(Young Invincibles)对美联储在上周四公布的2016年数据进行分析并编制的报告显示,年龄在25岁到34岁之间、拥有大学学位并背负着学生贷款债务的美国人的平均净财富为-1900美元。“青年无敌”组织的分析表明,这与2013年时的净财富水平相比下降了9000美元。同时,自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汽车债务也已经翻了一番。数以千计的公司现在的债务杠杆都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经济滑坡也会导致它们被彻底摧毁。州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也同样创下了纪录新高,但似乎没人在乎。如果经济衰退再也不会发生的话,那或许一切都会还好。当然,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才是最大的问题。自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首次入主白宫以来,联邦政府债务一直都在以每年一万亿美元左右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高盛集团(NYSE:GS)作出的预测,到2028年时,这个数字将会超过2万亿美元……高盛集团称,美国的财政前景“不妙”,可能会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时期给美国的经济安全带来威胁。根据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作出的预测,到2021年时,联邦政府赤字将从现在的8250亿美元(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为4.1%)扩大至1.25万亿美元(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为5.5%);到2028年时,则将进一步扩大至2.05万亿美元(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为7%)。过去数十年间,我们的国家债务一直都在指数级的速度增长,而现在很多人似乎都认为,只是因为彻头彻尾的灾难还没有来临的缘故,我们就可以继续这样做下去。然而事实却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个社会所能承担的债务是有限的,超过限制之后整个体系都会崩塌。那么,我们距离那个崩塌点到底有多近呢?据查尔斯·休·史密斯(Charles Hugh Smith)提供的一张图表显示,整体债务水平的指数级增长已经使得美国人背负的债务总额达到了接近70万亿美元……而SRSrocco Report提供的一张图表则表明,整体债务的增长率一直都高于GDP的增长率。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正走在一条“举国自杀”的道路上。我们终将无可避免地撞上财务现实的“砖墙”,无论此事将在下个月、明年还是五年之后发生。就目前而言,我们唯一能继续享受当下这种以债务为“燃料”的生活标准的方法就是,继续以指数级的速度扩大债务泡沫。然而,美梦终究会有醒来的一天。当“派对”曲终人散之际,我们将会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危机。在今天,普通美国家庭平均背负着近14万美元的债务,相当于一般家庭年收入的两倍以上。如果把企业债务、地方政府债务、州级政府债务以及联邦政府债务分摊到每个家庭身上,那么这个数字还会高出很多倍。所有这些债务永远都无法得到偿还。终有一天,整个体系都将因为不堪债务重负而彻底崩塌,而大多数美国人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一个“最后审判日”正在迅速逼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金融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让投资更简单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经济危机与经济学的危机
聚焦命中&& 转第条
显示法宝之窗
隐藏相关资料
【期刊名称】
经济危机与经济学的危机
【副标题】 从波斯纳的研究切入
【英文标题】 Economic Crisis and Economics’ Crisis:A Critique Inspired by Richard Posner’s Studies
【作者】 【作者单位】
【中文关键词】 经济危机;萧条;经济学;方法论;意识形态
【期刊年份】 【期号】 1(第13卷第1辑)
【总期号】 第13卷【页码】 127
【摘要】 作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的最严重经济衰退,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事实上已经成为另一场经济萧条。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系统风险,因此它标志着以自由市场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遭遇了一次重大失败。除了担负经济监管职能的政府之外,经济学职业界对这场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去三十年间的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理论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有用的理论建树乏善可陈。经济学职业界在经济危机爆发前后的表现均令公众大失所望,凸显了这一学术领域所面临的危机。当下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学危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教训与启示。中国经济学界尤其应当警惕市场原教旨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谬误和实践中的危害。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约束意识形态前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面对并致力于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并不断寻求新知,追求自我超越。
【全文】【】 &&&&   能干事的人在干事,不能干事的人就教别人干事。―萧伯纳[1]
  能做科学研究的人在做研究,不能做研究的人就空谈其方法论。―保罗?萨缪尔森[2]
  一、导论:一位法学家的经济危机研究及其学术寓意
  日,理查德?波斯纳法官迎来了他的七十大寿。这个年纪,在古人看来,即便“从心所欲不逾矩”,总归是进入了“古稀之年”。但精力充沛的波斯纳,尤其是他的如椽健笔,让人想到的却是“人生四十才开始”的西谚。波斯纳的同事伊文思(Terence T. Evans)法官曾说,波斯纳“写的书比很多人毕生读的书还多”[3],看似夸张,其实并不夸张:肩负联邦第七上诉巡回法院的本职工作和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兼职教席的同时,2009年波斯纳又出版了两本新书。[4]其中《资本主义的失败:08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问世后引起了媒体、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5]《纽约时报》一篇书评文章说:“如果不是发现作者是波斯纳,人们一定会吃惊,怎么竟然会是一位联邦上诉法官首先出版了一本关于这场金融危机的综合著作。波斯纳是……这个国家里最博学而且思想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6]这位著名法官的经济危机研究是本文的缘起,它也蕴含着直接关涉本文主旨“经济学危机”的学术寓意。
  2008年3月,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陷入破产困境,标志着金融危机的形成。9月中旬,随着华尔街巨头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经济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并逐渐恶化、蔓延成为一场全球经济萧条(depression)。就讨论当下这场经济危机来说,“经济萧条”,在金融界甚至整个商业界还有学术界的很多人心目中依然是一个禁忌语。但波斯纳在《资本主义的失败》这本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这场危机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周期性来临的那种经济衰退(recession)―因为“任何一个经历过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经济温和下滑的人都不会认为那种温和下滑堪与当下情状相比”[7]―而是一场“我以及今天活着的大部分人的一生中发生的美国最大的经济灾难”(第5页),即该书副标题断然命名的“经济萧条”。[8]为什么是经济萧条而不是一般的经济衰退?在2009年6月初《经济学家》杂志的一次采访中,波斯纳简明地归纳出了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人们对这场始于2008年9月(尽管经济衰退在比那还早九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的经济危机感到极为焦虑并广泛关注。这场―被委婉地称为―“严重经济衰退”所激起的恐惧是我这辈子在经济领域中从未见过的。第二点原因是政府为遏制“衰退”加快经济复苏所投入资金的巨大规模。这样大的货币代价是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历次经济衰退中从未有过的。与此相关的第三点原因是,政府为努力使我们走出经济恶性循环而投资、贷款、担保所付出的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所隐含着造成严重经济余震的风险―至少这个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风险了。其余震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沉重的税收或者政府经费的大幅削减,不过可能性更大的余震是通货膨胀,甚或是以更高的利息率向外国政府和投资者借更多的钱。[9]
  这最后一点,即政府救市措施的副作用,尤其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波斯纳的评论语带机锋:“不能指望政府官员时时刻刻保持诚实。”(第172页)紧要关头,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句:对媒体和“专家”包括学术界人士也不能如此指望。
  尽管经济“萧条”和“衰退”之间并无清晰界线,而且“萧条”本身是一个难以精确界定的概念,然而波斯纳还是尝试着给出了它的定义:“生产急剧萎缩,并引起或威胁将引起通货紧缩,并引发广泛的公共焦虑,以及在政治、经济精英中引发危机感―消除危机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第3页)[10]这个定义乍看起来略显抽象,不过通读全书之后会发现,它是作者对经济危机进行多维分析后归纳出来的结论,其内涵涉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经济到政治、从物理到心理、从原因到后果等多方面的内容,值得玩味。事实上,正如人们已经看到的,就在此书出版前后,随着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美国及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纷纷出台规模庞大甚至堪称空前的救市措施。人们才渐渐意识到这场危机不同寻常的深重程度[11],从而使“萧条”这个“尘封已久的词汇”在媒体和学界成为热度渐升的关键词。但是,直到《资本主义的失败》一书出版的时候为止,甚至直到经济危机爆发三年之后的今天为止,新闻报章和学界人士在提及“经济萧条”的时候,大多仍是历史维度的即关涉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讨论,或者是关于萧条经济学及相关金融理论的一般或抽象研讨;对当下这场经济大萧条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政治经济影响加以综合研究的学术著作,仍不是很多。不过,描摹、阐释此刻正在展开、因而充满变数的历史,肯定要承担很大风险,波斯纳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为什么知难而上?有两方面的原因:前辈学者费雪和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写出的经典作品成为激励波斯纳研究的榜样;更重要的原因是,“后见之明会改写历史”(第7页)。或许是凭借着学术魄力和自信心,波斯纳选择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历史,并因而间接地将自己的思想和作品奉献给“后见之明”的解剖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作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那么到2009年2月初,《资本主义的失败》收笔的时候,经济危机才仅仅行进了四个多月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本书,是难能可贵的。当然,早早收笔对这样一场在经济史上需要浓墨重彩书写的重大事件来说,肯定要留下难以逾越的局限。为此,波斯纳特意在《大西洋》杂志网站上开设了一个博客,对经济危机进行“跟踪”写作,不断地补充、更新该书内容,随后出版了《资本主义的失败》的“续集”《资本主义民主的危机》。后书大体上接续了前书的分析(指出经济萧条会有政治代价),深化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把解剖刀从经济生活切入政府结构和政治文化。[12]
  毋庸讳言,作为法学家的波斯纳对经济危机的研究绝非无懈可击,可能存在种种缺陷。[13]波斯纳的职业是法官和法学教授,他并没把自己当成经济学家,至少不是职业经济学家[14],在全国公共电台广播访谈中,他说为了研究经济危机,自学了不少东西。[15]他坦言自己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出自外行人的视角,但强调这同样可以是一种有价值的视角。确实如此。外行未必没有用,“内行”恰恰坏了事情。波斯纳曾批评过公共知识分子“更多公共更少智识”的越界写作[16],而他自己当然也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可能存在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种种弱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在《纽约书评》上发表文章,当仁不让地指出了这一点。[17]可是经济学家的这种反批评并不能遮蔽经济学及其“非公共”的“专业”知识分子即经济学职业界在这场危机中所暴露的“系统性失败”。[18]在这场一生一遇的经济危机伊始,在大部分职业经济学家虽未必惊慌但肯定失措的时刻,由一位没有受过正规经济学训练但热爱经济学的法学家率先对危机给出一个虽然可能不够深刻但随着时间推移被证明为大体正确的、相对系统和全面的理论阐释,这一事实本身就蕴含着让经济学职业界尴尬的意蕴。
  本节所述波斯纳法官的经济危机研究系本文写作缘起。第二节从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两方面讨论2008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并简要辨析学界在原因分析上的分歧。笔者原则上采纳波斯纳的解释,将危机根本原因归于以自由竞争为基本属性的资本主义经济所蕴含的系统风险。在确定原因的基础上进而讨论责任的归属,由此将论域由经济危机本身转向经济学及其职业界的危机。第三节着重探讨经济学在危机中的失败及其方法论和制度根源,兼及经济学的社会功能及其局限性。第四节则进一步在思想根源层面上讨论因危机而重现的保守主义一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纷争,并使论域回归中国,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失误和现实危害。第五节为结语,扼要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失败表现为中国经济学发展提供的教训和启示,强调学术研究不能因意识形态而故步自封,应在求真求知意志的驱动下不断创新,寻求自我超越。
  二、资本主义的败绩:简析经济危机的原因
  关于2008年经济危机,新闻界、金融和商业界、学术界人士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这一问题上,我赞同波斯纳的诊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制度的系统风险系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可以说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遭遇的一次失败。如果止步于如此抽象的回答,当然无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场危机,因为,尽管它肇始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危害波及全世界,包括中国。既然谈到“资本主义的失败”,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有两个主要问题特别值得关注:首先,2008年危机表征的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怎样的失败?西方自由派经济学家认为自由市场制度遭遇了败绩,是否意味着应该颠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块基石?是否可能颠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有少数保守派经济学家认为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恶果。这里所展现出来的奇特意识形态反差实在可圈可点。概而言之,第一个问题是:这是何种资本主义的失败?其次,我们可以稍作引申,探讨一下“失败”的内涵。因为,这“失败”在事实上必然是复数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历来不会局限在经济领域,它可能―就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这场危机来说―并且已经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某些领域的学术危机。正如很多批评者指出的,也是部分经济学家所承认的,除了自由市场自身的缺陷之外,2008年危机还彰显了保守主义和经济学界的“失败”―这既是经济危机的后果(因为在危机发生之前人们并不知道这种意识形态和学术是“失败”的),也是其远因。这里所谓的“失败”在程度上或有争议的余地,但终究不是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因此,我们可以把第二个问题归结为:谁之失败?显而易见,上述两个问题密切关联。笔者的提问方式略带修辞特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助这样的问题视角展开讨论。本节讨论前一个即“何种资本主义”的问题,从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两方面加以阐述;后一个问题即“谁之失败”的追究,留待第三节专门分析。
  (一)直接原因:高风险信贷与低储蓄率
  2008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可以从危机过程本身体现出来:起源于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泡沫经由高风险投机性借贷活动―其中的典型就是恶名昭彰的“次级”抵押贷款,即“针对很可能发生债务违约的高风险人士的抵押贷款的委婉语”(第25页)―推波助澜而愈演愈烈,逐步蔓延吞没了整个金融产业,并最终破灭。与此相伴的经济基本面是股市暴跌和个人储蓄严重不足,在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下,经济危机乃至萧条就成为无法避免的灾难了。复杂经济系统的因果关系环环相套,概括来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高风险信贷和个人储蓄的严重不足两个因素的并存,因为在此条件下,泡沫破灭和通货紧缩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它们一旦到来,经济运行就仿佛结成了死结,无论市场机制还是政府调控都无力回天。
  虽然经济泡沫既不是新闻也不是新知,但波斯纳通俗易懂的解释依然给中国读者提供了联想的空间:“泡沫是指,某类资产的价值骤然升高,而这一变化又不能通过任何决定资产价值的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例如由人口增长或者产品质量提高引起的需求增加―得到解释。不过,泡沫经常是由错误的信念造成的,错误地相信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某一市场,甚或整个经济正步入一个增长的新时代,基于例如技术进步的原因。实际上,错误的信念很可能是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第18页)当然,有关经济泡沫的知识在危机的关口对乐观论及其信奉者来说更有现实的警示意义。其实,早在2004年,《经济学家》杂志就曾有如此振聋发聩的报道:“房地产业的乐观主义者指出,《经济学家》杂志之类的灾难论者一年以前就在为地产泡沫痛一心疾首,然而价格还在继续攀升,乐观主义者通过指出这样的事实来驱散那些恐惧。但是价格的攀升不是使房地产市场更安全了,而是使它更脆弱了。泡沫的第一定律是,它们膨胀的时间比任何人的预期都长得多。第二定律是,它们最终会破灭。”[19]诚然,泡沫本身并不必然导致经济萧条,但在政府监管不力,使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界限近乎消融的条件下,次贷等高风险金融投机活动盛行,使经济泡沫异乎寻常地膨胀,但却被经济繁荣的假象遮蔽,当启示(revelation)时刻到来之际,灾难异常深重。这个故事无需多言,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其通俗版本即巴菲特的名言:“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20]
  危机的直接原因中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平衡关系对萧条的最终促成非常关键(但这一因素在经济萧条降临之前被人们忽视了),因为“储蓄率越高,由银行破产造成借款难和股票市场下跌造成财富损失二者所引发的对商品和服务需求急剧下降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人们会汲取自己的储蓄以维系某种近乎惯常水平的消费。”(第28页)中国的经验为这一判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员公布的数字,中国总储蓄率在2001年到2008年间上升了12.8% ,2008年的总储蓄率已经高达51.3%,而同年美国储蓄率为仅12%左右。从结构上看,2008年,中国居民个人储蓄率为38.3%,而美国的个人储蓄率是4.5%;中国的政府储蓄率是43.5%,美国政府储蓄率2000年以来有五年是负值,2008年更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下跌至负16%。[21]当然,造成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2],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乏政策与意识形态之争,但从后见之明来看,高储蓄率客观上确实对中国经济起到了庇护作用,减弱了危机的冲击力。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高储蓄率所造就的资金储备可以避免对经济具有灾难性破坏效果的通货紧缩。
  经济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在过去几十年间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堪称商业周期运行的常态。但这一次的泡沫及其破灭却是与以往不同的。已经出现了若干不祥的征兆,表明这次面临的并非以往那种波澜不惊的经济衰退:2009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下跌了2.63%,这不但是过去二十年间美国GDP首次出现下跌[23],而且这一指标比美国1871年至2010年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24]长期趋势线低6.15%,这样的下跌幅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更让人担忧的是,“几乎所有关于经济势态的预测最终都被事实修正了:结果要比预测的糟糕,这不仅直接助长了悲观主义,而且还通过揭示金融专家对事态只有有限的把握,间接助长了悲观主义;如果他们并不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那么就不太可能为遏制经济下滑提供较多的指引。”进而言之,这场经济危机的核心是金融危机,而不是什么其他类型的危机,这格外危险,因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通货紧缩时期就是由一场与此类似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的”,而且,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中央银行的主要救市措施―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来刺激经济活力―失灵,因为这些宏观调控手段必须依赖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才能发挥作用。毫无疑问,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崩溃大大削弱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拯救经济的主要手段不起作用了,然后怎么办呢?回答是:抱歉,“就只能靠忍耐挺过去了,因为[政府]的工具箱里已经空空如也”。(第21 、22 、141页)更加糟糕的是,金融危机已经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这一方面预示着国际贸易的萎缩,使各国经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会使危机中的各国自顾不暇,难以通过国际资本信贷来解决棘手的通货紧缩问题。此外,促成这场经济危机的还有一些貌似偶然原因,比如它在总统竞选期间发生(而且任期即将届满的是一位不再可能连任的总统),并在新老总统交班期间恶化,不论这一“巧合”是否可归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某种缺陷,客观上它都给美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造成了格外不利的影响。
  (二)深层原因及相关学术论争
  从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入手再深挖一下,就看到了这样一些间接或深层原因:房地产泡沫、极低的利息率、复杂的金融工具,政府金融监管的萎缩,以及金融市场存在着阻碍对风险产生有效反应的复杂因素。[25]如上所述,因果关系环环相扣,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之间距离并不远:银行借贷的特征是长期贷款短期借款,由此形成了银行业或更宽泛地说金融业的内在风险,而信贷又位于资本主义经济―其实是所有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波斯纳的核心观点是,这场经济灾难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的败绩,而不是易于避免的错误、非理性、金融界人士的愚蠢或人性的贪婪造成的。这种立场或可堪称独树一帜,也最有争议。波斯纳承认情感之类的东西确影响人的经济行为,但这并不必然是甚至通常不是不理性,他举例分析了承担商业风险、从众等行为,认为它们通常不能纳入“不理性”的范畴。波斯纳这样反问:“市场参与者犯了很多错误,但这是市场过程的常态。有什么时代不是这样的吗?”(第160页)他断言,要解释泡沫经济的发生发展和破灭,根本不需要引入“不理性”作为理由。在前述《经济学家》访谈中,他甚至说:“我并不觉得理性和非理性行为之间的区分有什么用。人就是那个样―一般情况下,他们偏好获得更多好东西更少坏东西,不过他们也是情感的动物,只能凭借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采取行动。在确定政府的适当角色的时候,必须把这些有关人性的事实考虑在内。”
  波斯纳这一立场源自他对近些年来行情日涨的行为主义经济学的质疑和批判态度。有评论者称《资本主义的失败》是理性选择和行为主义两派经济学的“哲学宿怨”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爆炸性宣言”[26],虽然未免言过其实,但波斯纳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偏爱和对行为经济学的怀疑与保留(当然不是全盘否定)确实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就在发表卓尔斯、桑斯坦和泰勒的经典论文《法律经济学的行为主义进路》[27]的同一期《斯坦福法律评论》杂志上,紧随其后的就是波斯纳的批评文章《理性选择、行为主义经济学与法律》。他在此文中犀利地指出:“行为经济学是根据其研究对象而非研究方法界定的,而其研究对象仅仅是理性选择模型(或至少是最简单的理性选择模型)所无法解释的现象集。如果这类现象中有很多彼此没有关联,就像人类不能食用的对象集包括石头、毒菌、雷电、毕达哥拉斯定理一样,那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对某一理论在经验领域中的遭遇的种种失败进行描绘、阐述、分类,是一种有理据的、重要的学术活动。但是它并不构成一种替代性的理论。”[28]“替代性的理论”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要点:行为经济学在理论上无法、在事实上也没有与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构成“针锋相对”,因为二者处理的多是不同的问题,因此要形容行为经济学和理性选择理论之间的关系,“补充”可能是比“替代”更恰当的词。[29]具体来说,行为经济学与理性选择理论的主要分歧是理性问题,前者试图以“有限理性”来取代(或“补充”)后者的理性概念,但可行性和价值实在有限。[30]波斯纳早就把理性定义为手段适合目的[31],这个定义也许不够精致,可是在理论适应性和解释力上还是比大量依赖心理学实验的行为经济学好多了。
  与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相比,学术界对其深层原因的分歧颇大。在这一点上,波斯纳拒绝以行为经济学为代表的心理阐释及其隐含的道德批判意味。那么,对行为经济学的质疑与批驳是否反映了波斯纳―昔日的法律经济学旗手―在后浪推前浪的学术潮流中变得落后、固执、保守了呢?抽象地说,完全有这种可能;可落实到具体学术论争上来看,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波斯纳本人的学术立场并非一成不变,恰恰相反,这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对他的经济思想有很大触动:两本研究经济危机的著作标志着他在政治“频谱”上有一个从“保守”到“自由”的明显位移。他本人对此直言不讳,公开撰文,称自己“变成了一个凯恩斯主义者”。这一表象的背后当然就是他个人经济学思想和政治立场的变化。如上所述,在晚近的访谈中,他甚至走得更远,试图抛弃“理性/不理性”的二元范畴,大概厌倦了那些总是让人争论不休的抽象概念,要回到人性本身。此外还应注意,学界在危机深层原因上的分歧并不仅仅是理论之争,而是深具现实意义,因为对原因的追究直接涉及责任的认定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后文第三、四个问题将对这两个问题分别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系统风险是2008年危机的根本原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本次危机表征了资本主义的败绩,代价惨重,教训深刻。与此观点相反,有一种较为常见的争辩意见,可以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阿斯墨格鲁的这段论述为代表:“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念可能瓦解,这一风险不应忽视。毕竟,过去二十年是资本主义高歌猛进欢呼胜利的二十年。由此很多人自然地会认为,辉煌时代之后的苦境一定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败。实际上,我们正在遭遇的并非资本主义或自由市场本身的失败,而是不受规制的市场的失败―特别是不受规制的金融部门和不受规制的风险管理。”[32]但问题是,世界上存在着“不受规制的市场”吗?闯下弥天大祸的华尔街是“不受规制”的吗?我们将在第四个问题中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加以细致的辩驳。
  三、经济危机的责任与经济学界的危机
  就2008年经济危机而言,原因这枚硬币的背面就是责任。如果“不理性”、“贪婪”之类的论点不能成立,危机乃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固有缺陷促成,那么就得把这场经济危机的主要责任归于政府和经济学职业界。[33]尽管左翼学者在经济学界从来不是主流,但这次他们却炮火猛烈―相应“挨板子”最厉害的就是美联储及其与2008年危机直接相关的两任主席格林斯潘和伯南克。[34]尽管美联储掌握着巨大的经济权力,尽管政府内外的很多经济学家声名显赫,其经济学事业繁荣昌盛,但他们对过度的金融投机交易疏于监管和警示,在泡沫经济日趋膨胀的过程中疏于宏观调控,在危机爆发之后因缺乏应对准备而显得捉襟见肘步履蹒跚,无力遏制经济颓势,最终使经济深陷泥潭。[35]这一切构成了政府和经济学界难以推卸的责任。[36]而且,鉴于“专家治国”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无法更改的既成事实―且不论它在政治上是否正确,我们这里所谈的经济危机的责任,归根结底,是经济学家的责任。
  一言以蔽之,被很多人视为“社会科学之王”的经济学[37],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跟它所信奉的资本主义一起,遭遇了一场重大失败:“在所有被戳破的经济泡沫中,几乎没有什么能比经济学名声自身的破裂更加绚丽壮观了。”[38]是否言过其实?我们可以看看经济学家们自己怎么说―
  “当被问及‘您能解释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罗伯特?索洛,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只是摇摇头,说:‘不能。我认为常规的经济学思辨无助于解释这场危机。”日,索洛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作证时又说:“主导着我们的精英大学、很多中央银行和有权势的决策机构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似乎对[这场经济危机]完全哑口无言。它不但提供不了指引和洞见,而且真是说不出任何有用的东西……它已经失败了,而且注定失败。”[39]伯克利加州大学著名经济史学家艾臣格林则说:“[2008年]危机使我们先前自认为掌握的大部分经济学知识都陷入怀疑之中。我们曾认为货币政策已经驯服了经济周期。我们曾认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变将通货膨胀维系在了低水平的稳定状态,故而1985年以前的经济波动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取而代之的是‘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这样一个雅号。我们曾认为,金融机构和市场已经建立起了自我规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投资者放任自流,如果不是完全任其为所欲为的话。最重要的是,我们曾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预防曾在1929年沉重打击了全世界的那种金融灾难的知识。可我们现在明白了,我们过去认为正确的很多东西其实是错误的。”[40]针对以上两位杰出的经济学行内人的自述,作为读者,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只有赞赏其诚实和坦率。
  正如伦敦大学经济学家陶普罗斯基所批评的,“这场金融危机从拥有最‘高级’的金融体系的国家爆发并波及世界,经济理论尚没能对此作出适当的阐释。也就是说,种种经济学理论没能―尽管应该―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对这场危机提供帮助,也很少有经济理论家能够阐释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及其隐含的意蕴。除了那些令我们在应对这样一场危机中遭遇了炫目失败的见解,他们所能拿得出来的东西别无其他”。[41]于是,人们就不会感到奇怪,“关于如何遏制经济下滑、加速复苏、预防[衰退出现]反复的具体措施,[经济学界]根本不存在专业共识。经济学职业界无法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竟然可能发生,也未曾认真考虑一旦危机真的发生应当如何应对”。[42]
  日,在伦敦经济学院的“莱昂内尔?罗宾斯讲座”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断言,过去三十年的宏观经济学“往好里说是蔚为壮观的无用,往坏里说是实实在在地有害”[43],我们生活在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一个已然将来之不易的知识淡忘的时代”。[44]与克鲁格曼的观点类似,伦敦经济学院的布特教授认为,过去三十年间美国英国大学里的宏观经济学教育属于“浪费时间,代价沉重”。[45]
  经济学界,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家,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所遭遇的失败有大量具体的例证。在危机爆发之前,他们认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结束之后,“萧条”已经成为永远不会再来的历史陈迹,其智识上的自负在下述例证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罗伯特?卢卡斯,芝加哥大学杰出经济学教授,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美国经济学会2003年年会上发表的会长讲话中说:“作为独立领域的宏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人们对经济大萧条的智识回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一语那时候是指人们期待可以用来防止此种经济灾难重演的知识与技能。我的演讲主题是,这种原初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已经取得了成功:其中心问题,即经济萧条的预防,已经解决,在实践上已不再有任何疑难;而且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几十年前就解决了。”[46]这话在今天听来是多么讽刺啊!除了学院经济学家,政府经济学家也有炫目的失败例证,比如说美联储主席。日,在芝加哥大学举办的一个表彰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会议上,伯南克说:“让我借美联储官方代表这一身份之便讲这样几句话来结束发言:关于经济大萧条,我要跟米尔顿和安娜说,你们是对的,我们[美联储]对那场大萧条负有责任。我们对此非常抱歉。不过幸亏有了你们,我们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47]大约六年之后,错误重演。历史反复证明的一点是,历史给人们的实际教益少之又少。重蹈覆辙乃历史常态。[48]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问道,为什么没有人在当年9月之前注意到信贷危机的迫近?[49]十位经济学家在回答女王该问题的一封信中写道:“[危机的]部分责任在英国和其他地方的一些主流的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身上。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华西里?莱昂惕夫,已经对近年来经济学变成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与真实世界的制度和实践相隔绝的状况提出了批评。”[50]过去十余年来,经济学的学术潮流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有相当多的宏观经济学家和金融经济学家沉溺于某种由数学工具构造的虚拟世界。很多时候,这个虚拟的经济世界与需要学者们研究的真实问题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们背叛了他们所信奉的“理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学术潮流或方法论时尚变化了的时候,只有“识时务”者方能拿学位、发表、得到铁饭碗。如著名经济思想史学者布劳格所描述的:
  西方世界的经济学由美国主导,而美国的经济学由每年新毕业的、要在美国的三千所高等学府研究机构找工作的四百至五百名经济学博士主导;要获得一份工作或者在得到工作之后谋求晋升,就得在实行评审制的大约三百种英语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且最好是那十来种权威的评审制杂志。不论我们如何反对针对经济现象所做的技术导向的数学建模型研究,不变的事实是,尽管习得此种数理技能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然而一旦学会了这个套路,就很容易产出论文,而且产出的论文也比那种文字图形类论文更容易评价和评审。在三百种半年刊或季刊上,每年发表大约四千至五千篇经济学论文,这些论文经过美国名牌大学的大约三百位学者的评审,这些学者的学生会成为下一代论文评审人,下一代的论文自然也就会和这一代学者所写作和发表的论文非常相似。换句话说,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具有内生动力的职业化机器(treadmill),其持续的动力来自于在有名望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以求在有名望的机构谋得职位,这种机构所提供的年薪大约是地处学术“西伯利亚”的机构的二倍。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是要叫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人忽略主导经济学论文的研究时尚,去写一些不时髦的东西……[51]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显然不存在这种变革的可能。类似的寻求写作生产率的诱惑可能是在以写作为生的人中间广泛存在的,作家史铁生对此曾有生动描述:“这一来你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是中了魔了,我走到哪儿想到哪儿,在人山人海里只寻找小说,要是有一种小说试剂就好了,见人就滴两滴看他是不是一篇小说,要是有一种小说显影液就好了,把它泼满全世界看看都是哪儿有小说,中了魔了……”[52]模型正是数理建模型经济学分析中的“试剂”或“显影液”,经济学写作者把它往数据上一泼,一篇严整的论文就浮现出来,来自这个世界的一手、二手或N手数据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一个掌握建模本领的写作者只要有少数趁手的模型,就可以产出大量合格论文。[53]莱昂惕夫曾对此批评道:“年复一年,经济学理论家们以每年数十种的速度持续生产着数学模型,并非常精细地考察其形式特征;计量经济学家们把所有可能的代数函数形态套到本质上无差别的数据组上,却未能以任何可感知的方式推进人们对真实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作的系统性理解。”[54]科斯也曾对此类研究给予犀利的讥讽:“只要你对数据的拷打足够充分,它总会供认不讳的(nature will always confess)…库恩对此有更为隽永的表达,使这个过程显露出了一些魅惑的意味:‘只要科学研究者用其理论预设去测度自然,自然女神总会作出回应。’”[55]科斯历来反对那种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头脑中而非人世间”的经济学,也就是他所谓的“黑板经济学”。[56]典型的“黑板经济学”症状是:“当经济学家发现他们无力分析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就构造出一个自己有能力处理的想象的世界。”[57]科斯在二十多年前作出的这一
  ??????法宝用户,请后查看全部内容。还不是用户?;单位用户可申请试用或直接致电400-810-8266成为法宝付费用户。
【注释】 &&&&&&&&&&&&&&&&&&&&&&&&&&&&&&&&&&&&&&&&&&&&&&&&&&&&&&&&&&&&&&&&&&&&&&&&&&&&&&&&&&&&&&&&&&&&&&&&&&&&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欢迎。法宝快讯:&&&&
本篇【】 &&&&&&关注法宝动态:&
法宝联想【相似文献】  林来梵;张卓明&《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那力;张炀&《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张丽&《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 陈运生&《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 林飞&《法学论坛》&2001年&第6期& 谢晖&《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 王仲云;张涵&《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 秦策&《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 马震&《法学论坛》&2006年&第3期& 张韶华&《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4期&【作者其他文献】  《中外法学》&2006年&第3期& 《法律和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盾安债务危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