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联想笔记本电脑开不了机如何联想是国内的IT产业

联想笔记本怎么样 联想笔记本电脑介绍【图文】
  联想笔记本就是著名企业联想公司的产品,联想公司成立于1984年,旗下在IT领域有许多产品,到如今在信息领域上已经取得十分大的进步,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其公司具有超过10000名员工,并且总部设立在美国,在2002年更是获得亚太地区市场第一,在以后,联想电脑销量更是达到了全球前五名,在现如今的电子科技发展中,联想公司大大的为中国电子科技领域做了榜样,并且推动了中国电子领域的发展。    联想笔记本发展  在2004年年底,联想宣布收购IBM,在此前,IBM电脑已经遍布全世界市场,联想借此契机进军国际市场,从此之后,联想的IBM产品和之后的产品更是帮助联想
消费市场上获得了一席之地。在2008年中国奥运会上,联想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更是为奥运会提供了30000多件联想产品,并派出了人员在奥运会上的IT方面进行了帮助,帮助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联想笔记本特点  联想笔记本分为个人电脑、商务电脑、企业用途的电脑,联想笔记本的外壳除了美观还具有坚硬的保护电脑的作用,联想的CPU一般具有较低的运行电压,这样可以降低热量和电力的消耗,联想的笔记本电脑通常都具有小 风扇 、
等等帮助CPU的物件,有些高端的笔记本电脑还具有沿着导热管加入冷却液来降低温度的特点,并且联想笔记本电脑大多数CPU都是装在外壳边界,这样可以保证CPU散热时直接散热到外面而不是其他部件上。    联想笔记本还具有定位系统,联想笔记本的键盘还是采用了防水装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强化合金的设计让屏幕和机身更为牢靠,屏幕的特殊设计更是保证了屏幕折合的时候的安全,笔记本还采用了APS保护系统,笔记本如果开机不慎跌落的时候,APS系统会自动启动,这样可以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在触摸屏上还具有先进的指纹系统,方便人们的使用。    联想笔记本作为世界前端的电子科技公司,在产品上不仅结合了人们的需求更是做出了许多人性化的产品,联想笔记本的售后服务更是方便了人们,联想笔记本的型号有很多,在购买的时候要想清楚自己所需要的功能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
最新更新栏目
您可能喜欢
大家都在搜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联想发誓:所有Win10电脑都将是干净的
来源:作者:晨风责编:晨风
讯&3月1日消息,近日来,联想因为其预装的Superfish广告软件成为了众矢之的。它让用户体验到了恶意广告软件的厉害。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后,联想对此进行了道歉,并且联合微软以及McAfee进行Superfish的卸载和清除工作。现在,联想宣布今后包括Win10电脑在内的PC都将是干净的,绝对没有垃圾软件、广告软件以及其他所有会影响系统性能、用户隐私和安全的第三方软件,他们的Win10镜像只包括操作系统本身以及硬件驱动、安全软件以及联想自身应用。联想承诺,其预装软件项目100%透明,以此向消费者表示这些软件的安全性以及合法性。根据今天的声明来看,联想希望未来潜在的用户不会因为Superfish事件而放弃自己。对于今后的Win10设备,联想和微软都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合作实现双赢。因此,确保Win10电脑的“纯洁性”是二者共同的任务。这一点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尤为重要,本次的Superfish软件不仅会带来烦人的广告,而且还带来了安全漏洞,这种事件让企业用户受影响更为严重。现在距离Win10正式版的发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应该足够让联想弥补此事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东山再起”。希望联想能够让Win10在自己的设备上给用户更加美好的体验。(Source:)关注,锁定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股票/基金&
联想集团:引领中国IT产业的旗舰
  《企业知识资本论》新书连载  第二编企业"做强、做大"的奥秘  第五章中国的知识型企业  第一节联想集团:引领中国IT产业的旗舰  联想集团是中国IT产业的领先企业,从事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手持设备、服务器和外设的开发、生产、销售。联想品牌PC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最畅销的产品,联想PC的市场份额在亚太区排名第一,成为中国民族计算机产业的旗舰和象征。  联想集团创建于1984年底,与美国的戴尔公司是同一年诞生的企业。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曾分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两个公司。后联想集团并购IBM全球个人台式电脑业务及笔记本电脑业务,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联想集团现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联想集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化道路;成功实施了国有股份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立足中国本土市场,在和国外企业竞争中初战告捷,促进了民族IT产业的发展;学习西方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炼出具有联想特色的技术开发理念和企业营销理念,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资本。  一、联想集团的知识资本  2004年在韩国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知识论坛期间评选出2004年亚洲最佳知识型企业。日本企业有6家入选,印度企业有4家入选,排在其后的是韩国,有2家入选,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各有1家入选。中国联想集团曾经初选入围,终究因为平均资产收益率和利润收益率等指标差距较大而落选。  作为一家知识型企业,联想集团对知识资本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创业初期,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依托着着我国最具权威的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科技公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最大优势是拥有知识资本,只好“捧着金碗要饭”,像80年代初期的“倒爷”一样,干起了“倒买倒卖”的营生,先是倒卖电子表、旱冰鞋,还有运动裤衩以及电冰箱和彩电等电器。在被骗14万元血本后,才回过头来,老老实实地组织员工投入低档次的技术劳务为社会上其他公司验收、维修计算机、培训人员、技术劳务,实际上就是出卖技术劳动力。公司获得的“第一桶金”,实际上是中科院和计算所的特意关照。例如,计算所单独承担的KT8920大型计算机,却将其中存储器、扩存、应用软件的部分转交公司,又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25个合同。创业的艰辛同时说明科技公司离开知识资本的运营,是难有出路的。  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的,渴望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能够把计算所里那些新奇的发明卖给千家万户,让技术变成利润。这是一位科技工作者对知识资本的朦胧认识。事实证明,联想集团正是靠“联想汉卡”起家的。的“汉字系统”在计算所历经10年的研究,在来到公司之后不过6个月,已经售出100多套,为公司带来大约40万元的毛利润,这让柳传志和他的创业同仁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公司的光辉之路。尽快以倪光南的样品为模本,大规模地组织生产和销售,才能将专利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将知识资本转化为公司的巨额利润。  公司在代理销售国外微机的同时,在香港开始设计、试制自己的“286微机”。并于1989年3月,参加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电子技术交易会获得成功,拉开了中国个人计算机产业历史的序幕,奠定了联想集团“一手销售自有品牌微机,一手代理销售国外微机”的基本格局。联想集团进入快速成长期,靠的是不断积累的知识资本。  联想集团的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研制开发形成的技术知识资本,一是强化市场销售形成的营销知识资本。  联想集团的技术知识资本,既包括“联想汉卡”的研制和“286微机”的开发,也包括后来开发的“联想1+1家用电脑”和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1995年,第一台基于“奔腾处理器”的微机:“联想奔月”诞生,这是中国微机第一次在新机型方面与世界同步。1999年11月,联想推出了天禧家用电脑,首开了国内因特网电脑的先河。这款产品,不但在外观、内部结构上有重大创新,更因为捆绑了FM365信息服务而重塑了PC的概念。标志联想已经把PC从“个人电脑”升华为“门户电脑”,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创举。2001年,联想服务器产品首次进入世界十强,“万全慧眼”的推出,标志着联想集团在服务器领域除了CPU和OS以外的所有技术环节都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此时,联想的技术知识资本越来越雄厚。联想的专利申请总数达到了551件,2001年新增专利314件,比2000财年增长了153%,其中发明专利的比例由2000年的8%增长到了2001年的21%。联想集团被国家授予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联想开始以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有意识地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2002年,服务器业务作为联想战略性成长业务,加大技术创新,进入芯片级研发领域。数码业务启动,“数码听”勇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数码相机和消费打印机则跃升成为国内品牌之冠。联想举办首次联想技术创新大会,推出“关联应用”技术战略。联想“深腾1800”高性能计算机问世。这是中国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点操作次数)的电脑,也是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民用电脑,在全球前500名运算最快的电脑中名列第43位。2003年,联想强势推出笔记本“天逸”品牌,推出结合强大语音及数据处理功能的联想ET180成为国内第一部“电脑手机”。联想成功研发出“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位居第14位。基于“关联应用”技术理念,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联想携手众多中国著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组,以推动制定产业相关标准。2004年,联想集团借助“天逸Y200”及“旭日150”等新品的上市引领市场,驱动笔记本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并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中国市场第一的地位。  联想集团的营销知识资本是其获得迅速发展的巨大动力。营销知识资本是靠创新的营销理念开拓市场创造价值的知识价值。从80年代以前的公司“宣传部”到90年代初期的“公关部”,再到后来的“市场形象推广部”,公司机构名称的这种变化,折射出联想营销力度的不断加强。对于联想集团来说,1990年那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是极其成功的广告词;1993年发动的“万元奔腾”大战,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营销战役。1994年,联想集团成立微机事业部,以市场为导向,改变管理体制,精简人员,改直销为分销,一举扭转了联想微机销售的颓势,奠定了联想电脑的偌大家业。  日,联想生产流水线上即将生产出第10万台电脑,为了牢固地确立联想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地位,联想的广告策划者坚信,这是一个讨好用户、张扬联想品牌的绝好机会,所以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一句新的广告词:“用户是联想的上帝,联想向上帝请教,第10万台联想电脑去往何处?”这则广告出现在《参考消息》、《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刊上。从这时开始,这台电脑的意义便超出了电脑本身。第10万台联想微机去往何处,已不单是一个企业行为,而是一个社会行为。此后14天里,公司收到21,648封来信和至少1,000个电话。人们表达的想法见仁见智,但是里面的情绪是共同的,那就是义无反顾地集合在联想的“民族品牌大旗”之下。4月16日,这台寄托着中国人无限自豪感的电脑走下流水线,“去向何处”的问题也终于揭晓。公司决定将它送给毕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捐赠仪式有个振奋人心的题目:“十年辉煌创业路,十万精品满神州”。紧接着,一个更大规模的“联想电脑快车1995中国行”活动开始了。联想人向媒体宣称:“我们不是去卖电脑,只是想有一个机会普及电脑知识,我们将到每个城市去讲课,回答大家的问题。”“联想电脑快车”转遍了整个中国,联想的旗帜飘扬在至少300个城市的科技馆、文化宫、机关、商店、广场和街头,上面还写着一行大字:“掌握电脑是21世纪人才的身份证”, 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看到了那个内圆外方的蔚蓝色的商标,在《经济日报》和《光明日报》上读到“联想电脑驾校系列科普征文”,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联想1+1”的新广告:让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电脑在一个普通人家中不仅仅可以用来教育孩子,还可以做很多事,它让你的家庭更加快乐、和谐、有效率,让你的生活和以前完全不同。1998年4月份,联想为庆祝第一百万台联想电脑诞生打出了“找朋友”的广告。5月6日,联想第一百万台电脑走下生产线,经过慎重考虑,遂将这一标志民族电脑业荣耀的“天琴”电脑作为礼物,送给英特尔公司当时的董事长兼总裁葛鲁夫博士。隆重的典礼之后,将这台电脑收为英特尔博物馆的馆藏。新世纪到来之前,联想集团首度摘得中国电子百强第一名的桂冠,成为亚太市场顶级电脑商。联想始终是最有价值的国产微机品牌,在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之后,其品牌价值已经超过600亿元。  联想集团的发展充分显示了知识资本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威力。  二、从“柳倪之争”看联想集团知识资本的流失  翻开联想集团的史册,人们会发现1994年春天曾发生了总裁柳传志与总工倪光南失和,进而爆发了一场水火不相容的“柳倪之争”。企业中的意见不统一是常有的事情,但联想集团的“柳倪之争”是涉及如何对待企业知识资本战略抉择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对其进行评说,从中悟出办企业的真谛。  柳传志是联想集团最早的创建者,是当初“三人核心”之一。新技术发展公司正式更名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后,柳传志任集团公司总裁。倪光南是计算所第六研究室的副研究员,公认的技术精英。1985年,他研制的汉字系统以“LX-80联想式”命名,向个人计算机移植的过程也已成功在望。  1985年年初,柳传志首次知道倪光南的手上有这种神奇的东西,当即预感到这是一个改变公司命运的绝好机会。柳传志把倪光南当作心目中的一颗“珍珠”,千方百计地说服倪光南带着他的“汉卡”加入公司。倪光南开出三个条件:第一不做官;第二不开会;第三不接受记者采访。柳传志当即答应倪光南可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经计算所批准,倪光南正式加入公司,并出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倪光南不光带来了“汉卡”,也为公司带来了金光闪闪的“联想”两个大字。1986年“联想汉卡”售出1300套。1987年销售了至少6500套,还带动售出大约1000台外国微机。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倪光南带来的知识资本使公司的财富迅速积累起来。  1989年初,为了落实柳传志的“海外拓展计划”:在香港试制联想自己的“微机主板”和“整机组装”,倪光南来到“香港联想”,在一间狭小的实验室里不分昼夜埋头设计“286样机”。这个时期,是“柳倪”二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富有成效的合作期。倪光南带着“联想Q286微机”和主机板到德国去参加汉诺威交易会,大获成功,总计拿到了2073台“联想Q286微机”和2483块主机板的订单。对于联想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是订单,而是他们齐心合力打开了一扇成功之门。1990年,联想系列微机通过技术鉴定和国家“火炬计划”验收,并纳入国家计划。随后,倪光南又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型机,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柳传志和倪光南为期10年的“蜜月”期,技术知识资本使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  作为科学家的倪光南,为人有谦虚谨慎的一面,也有执拗倔强的一面,甚至还有些呆板,与作为著名企业家柳传志的精明圆滑、睿智机敏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个人的性格差异极大。当他们有合作愿望时,性格可以成为“互补”;当他们要分道扬镳时,冲突将变得异乎寻常的激烈。“柳倪”矛盾的裂痕始于何时,已难于考究。本文不想过多地涉及个人人品问题,亦不拟从权谋的争斗角度来评说个人恩怨,只想从知识资本的运作方面来探讨企业的得失。手头的材料,很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趋炎附势者有之,受人惠为人贴金者有之,偏听偏信者有之,以至笔下的倪光南简直就是个专打黑枪、告黑状的卑琐小人,而柳传志则成了头带光环的联想救世主。历史是相对公正的“法官”,时间毕竟过去了十几年,评说的功利将无从支取。让我们从“柳倪之争”公开化前后的基本事实出发,尽量回复历史的原貌,探究事情的原委:  1、2月14日香港联想招股上市,公司售出1.68亿股。香港联想股票的市值一下子达到8.28亿港币。至此,柳传志的“进军海外三部曲”全部实现。  2、电子工业部主持的“全国电子百家企业排序结果”揭晓,在 21家计算机企业中,联想公司销售额达到30.152亿元,排在第一。  3、3月19日联想公司成立微机事业部。柳传志把与微机有关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全都交给。这是原来四个副总裁掌管的权力。此后,杨元庆利用手中大权彻底改造了公司的体制,真正的权力始终掌握在柳传志手里。  4、联想汉卡退出市场,联想的利润来源主要依靠代理销售和生产制造。  5、1994年,倪光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倪光南主张汉字系统事业部的方向要从系统软件转移到汉字应用软件,开发LX-Office。但柳传志态度暧昧,并将“汉字系统事业部”改名为“软件事业部”。  7、倪光南主张充分发挥联想在PC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程控交换机。1992年春,联想组建程控交换机部。1994年元旦,第一台联想程控交换机LEX5000开发成功。1994年7月,联想程控交换机拿到入网证。程控部拟订了一个发展计划,提出需要加强资金投入。柳传志不批程控部的资金计划。倪光南为了帮助程控部渡过难关,想把程控部改造为子公司,并在此子公司实现他的梦想:使科技人员有股权……  “柳倪之争”的“导火索”是关于开发“ASICS专用芯片”的分歧。  1994年春,倪光南到上海,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厂和上海冶金所达成合资建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的意向。“设计中心”的目标是“集成电路”,也就是开发制造计算机的专用芯片。芯片在计算机产业属于高端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倪光南一说起“中国芯片”来就会两眼放光,他为此倾注着自己极大的热情。他想到仅仅依靠北京和香港的技术人员还不足以担此重任,所以指示香港联想至少再招聘15个研究人员,还试图花10万美元的年薪,聘请留美的芯片设计专家。倪光南曾在总裁室会议上将“上海计划”作了报告,当日的会议记录写有“柳传志等同志表示赞同”一句。于是媒体传出“联想与长江、复旦携手发展专用芯片设计中心”的消息,复旦大学校长出来讲话,上海市的政府官员把倪光南奉为开路先锋,大家觉得民族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就连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也对柳传志表达了对“中国芯”的期待之情,希望联想能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随着气温的升高,“中国芯”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夏天达到顶点。  然而,柳传志在“集成电路”的高地前突然下令“停止进攻”,他的理由是开发芯片“赔本赚吆喝”,认为倪光南是技术至上,并不清楚整个市场是怎么回事。柳传志的一句话便让这一切戛然而止,就像疾速行进的车辆撂了“死闸”。这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尤其让倪光南无法接受。于是,在总裁室会议上爆发了柳传志和倪光南之间的激烈争吵,进而发展到互相指责。柳传志说,倪光南在“胡搅蛮缠”;倪光南讲,柳传志你这样做违反公司法,我永远和你没完。柳传志给联想董事会和科学院领导写了信,向公司级干部写了公开信,表示不能继续与倪光南共事。倪光南对接连发生的技术不被重视的事件强烈不满,不能遏止内心的愤怒,他向上级控告柳传志作风霸道,进而控告柳传志有严重的经济问题。  日宣布倪光南被免去在联想总工程师和公司董事职务。日,董事会给倪光南发出《关于解聘的通知》,并向社会予以公布。“柳倪之争”以倪光南被彻底清除出联想集团而暂时划上了句号。  对于“柳倪之争”的本质,并非如外界所说,是“资本支配知识,还是知识支配资本”; 亦非“在研究的战略上是总裁说了算,还是总工说了算”,而是联想要不要技术开发,要不要继续靠“科技产业化”推动发展,要不要技术上的研究战略,要不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要不要将传统资本转化为知识资本,一句话,联想要不要知识资本?  “柳倪之争”的本质是由柳传志自己揭示的。他在1996年的一次会上,明确地把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战略,改成了“贸工技”。他说,这是在与倪光南的矛盾发生后痛定思痛的产物。汉语的语序是极其奥妙的,“技工贸”是“技”字当头,公司是以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作为驱动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其中的“贸”推销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正如联想前十年所走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企业不断将传统资本转化为知识资本,靠知识资本的运作,推动企业发展;而“贸工技”是“贸”字当头,公司是以贸易为主,以盈利为动力,只要能赚钱,组装拼接、代理营销、倒买倒卖、甚至贴牌生产,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无所谓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的“技”只是从属的服务手段。企业需要的只是足够的传统资本,完全可以摈弃知识资本,尤其是技术知识资本。为了以“贸工技”大旗取代行之有效的“技工贸”战略,他们甚至从理论上阐述说“总工程师是前苏联体制的产物”。以倪光南为代表的技术人才相继离开了联想,联想从此再也不设“总工”一职,技术无人领军,知识资本大量流失,技术创新活力大为减弱,联想几乎成了纯粹的“无技术沉淀的工业制造品销售商”。  难道柳传志真的不晓得知识资本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吗?回眸他的历史言行,答案是否定的。当年为了邀请倪光南加入公司,他告诉倪光南,自己是来帮助倪光南实现梦想的,还信誓旦旦地说:“我保证把你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变成产品。”他甚至不遗余力地在联想塑造倪光南至高无上的形象,明知道是倪光南不对,也可以抹煞事实,一边拍着属下的肩膀,直盯着属下含满委屈泪水的双眼,一边透着无奈说:“如果再和倪总发生矛盾,不论什么情况都是你错。”柳传志曾经在公司宣称:“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光南干才能出成绩。”那时,柳传志迫切需要倪光南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传统资本,完成公司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十年后,联想有了相当雄厚的传统资本,尽管技术创新会给公司继续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有一个更深奥、更微妙的东西在左右着柳传志的神经,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令他发狠做出了舍弃倪光南的决定。这个“东西”,大概就是国人十分看重的“权”,他柳传志要做“有效数字1”,不能永远在你倪光南的后面做“0”。假设联想不是国有控股公司,而是柳传志控股的公司,大概倪光南的命运将不会如此悲惨。没有倪光南的联想集团成了柳传志的一统天下,联想的历史被说成是“贸工技”的神话,柳传志自诚然了联想的救世主。  开发“ASICS专用芯片”果真如柳传志所说“是赔本赚吆喝”吗?真的如他说的“要做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做完了卖给谁”,“不把销售渠道考虑清楚,就无法把这项工作做好”。试问,当初联想开发“联想汉卡”时,以及倪光南开发286微机,设计、批量制造我国最早的个人电脑时,都预先找到了“买家”?技术开发到任何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此才有“风险投资”的存在。风险大,利润也大,这正是技术开发的诱人之所在。如果当年联想开发芯片,捷足先登,必会有超常的回报。联想的电脑不可能走向国际化,但是芯片可以,因为中低端的需求特别巨大,联想很容易在亚洲获得地缘市场。柳传志的所谓“卖给谁”的问题,不过是舍弃技术开发的托词罢了。同样的事情还表现在柳传志不批程控部开发程控交换机资金计划上,柳的理由也是“有亏损”。事实是程控部从零开始,经过短短的三年,不但完全收回了开发投入,而且已为联想创造了286万元人民币纯利。  我们也深为倪光南感到痛惜,一个独擎自主知识产权大旗的工程院院士,在联想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自从离开了联想,倪光南院士的渊博知识由于不能与生产力的其它要素实行有效的结合,丧失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机会,因而成效甚微。  正是应了俗话说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要失败”, 错失芯片、程控交换机和LX-Office汉字应用软件等的技术开发先机,联想为柳传志的胜利付出的代价是企业的未来,而中国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家竞争力的缺失。  无独有偶。在中关村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故事,“三个企业家找到三个科学家,成就了三个知名企业”。在这个故事中,柳传志找到倪光南,开发出了联想式汉卡,成就了联想公司;张玉峰找到王选,开发出了方正激光照排系统,成就了方正公司;万润南找到王缉志,开发出了四通打字机,成就了四通公司。在当年冲击传统科研体制,技术走上市场,在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时候,这三个企业家和三个科学家的联姻,是中国最为美好的姻缘。值得深思的是,这三家企业的“总工程师”们都是由科学家担当的,当他们来到各自企业时,都注入的除在科学技术上的开发和管理能力之外,还注入了他们自身带来的已经开发完成的技术成果。“技工贸”路线成为这三家企业由婴儿期、学步期、到青春期成长的最佳路线。但当这三家企业羽翼丰满之时,都是“良弓藏,兔狗烹”,他们几乎是同样地由“总裁”们改唱“贸工技”路线,把企业的历史写成了由总裁“白手起家”的神话。也都在此时,他们的“总工程师”门相继遭受贬斥:倪光南从联想出局,王缉志从四通离开,王选从方正淡出。  中国知识型企业的悲哀在于,他们得利于知识资本,知识资本成就了他们的企业;但当企业的传统资本达到一定数额时,他们的“总裁”就开始摈弃知识资本。企业一旦缺少了知识资本,企业的日子就开始难过了。  三、从知识资本的角度评说联想对IBMPC业务的“惊天并购”  日,联想集团宣布并购IBM的PC业务,即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以及与个人电脑业务相关的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全球的经销网络和服务中心。实际交易价格为17.5亿美元,其中含6.5亿美元现金、6亿股票以及5亿的债务。在股份收购上,联想以每股2.675港元,向IBM发行包括8.21亿股新股,及9.216亿股无投票权的股份。联想将在5年之内无偿使用IBM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的“Think”商标的权利;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将持有联想集团18.9%的股份,成为联想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联想中国业务和联想国际业务将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营。  联想拥有的现金储备只有4亿美元左右,为收购付出现金大约1.5亿美元。联想背负了大约27%左右的资产负债比率。难怪有的媒体称联想为“惊天收购”,是“蛇吞象”。对于联想收购案各大媒体都给予高度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支持者称之:“标志着联想集团走向国际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次重大胜利”;怀疑者则谓之:“一场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豪赌”。誉之者称赞收购为“雄才大略”,毁之者则讥讽为“啼笑因缘”。  评价联想这次收购的得失,猛然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话:“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IBM的全称是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创建于1924年的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和计算机制造销售公司,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拥有雇员30多万人。IBM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成为计算机领域内的“蓝色巨人”。2004年,IBM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序第19位,年营业收入831.32亿美元。IBM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营销策略都可称为企业中的精英,对于企业并购等事宜,积累了八十多年的经验,并有一套极其严密的流程,可谓“老谋深算”。尤其是,他们对于知识资本的认识透彻,知识资本的运营水平高超。他们能够出卖的仅仅是他们认为不能产生高额利润的传统资本,绝对不会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资本拿来卖给中国企业。根据IBM2003年报 显示,其PC业务部分亏损2.5亿美元,从账面看,昔日的PC之王在这一领域已步履蹒跚,IBM早就想把PC业务卖掉,因为它一直不挣钱,而且技术含量也不高。如果PC部门还有任何价值或者希望,IBM不会急于将其抛售,而且还用 ThinkPad 笔记本“买一送一”。IBM的 PC部门形成“追求卓越”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支持IBM维持其在高端PC及笔记本市场的稳固地位。“追求卓越”需要大量的成本来维持,而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最后IBM的 PC 无可避免地陷入亏损。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追求卓越”的文化难以改变。于是,IBM将这个“烫手的山芋”卖给了联想,而且卖的价格不低。IBM很聪明,在出卖PC业务之前,它把深圳的工厂给改组了,把利润和技术含量都比较高的服务器拿了出来,拿来和长城公司合作做,而且IBM绝对控股。  联想此举冒的风险可谓大矣。难怪在日凌晨,就在收购的爆炸性新闻抛出前几个小时,柳传志在联想大厦三楼圆形会议室里,语重心长地对80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叮嘱道:“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  买卖既已成交,再多的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联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从知识资本的角度提醒联想的决策者:  第一,要认识形势的严峻。分析表明,纵观PC企业并购史,几乎无一成功。 其中,三星、NEC等外国公司都曾试图通过这个方法进驻美国市场,实现其战略意图,都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这次联想收购IBM PC由于是在整个行业变成“夕阳”产业的背景下完成的,其难度更大。  第二,要面对残酷的现实。IBM的PC业务中知识资本的存量很低,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企业做大相对容易,企业做强就全靠知识资本的增量和运营。尤其是技术知识资本,即技术开发能力的培育和强化。新联想必须坚定地走“技工贸”的路线,高举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大旗,充分发挥IBM技术开发部门的优势,摈弃IBM原来“追求卓越”的思维定势,运用联想雄厚的营销知识资本,闯出一条靠知识资本推动的发展新路。  第三,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整合。新联想面临最为艰难的将是两个企业的文化融合。供应链的整合、市场和销售渠道的整合是必要的,但企业文化的整合是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文化融合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并购不是两个公司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经过整合达到1+1>2的效果。如果合并不能使两个企业的文化有机地融合,那么新联想在运行中就会产生许多摩擦,竞争对手会趁机抢占联想和IBM原有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合并企业的失败。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牌子的笔记本电脑性价比最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