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转给朋友700万投资,既没看到普思投资投资项目目也没还钱,已报案一个月,警方没任何回复,请问是什么状况

“理财公司”扎堆南京新街口 众多老年人被骗
在新街口,一些人向过往的中老年人推荐投资理财项目
在新街口某商务楼大厅内,张贴着远离非法集资的警方提醒
你手里有点闲钱,嫌银行利息低,又怕股市风险大,怎么办?理财。
几乎是一夜之间,南京街头就出现了很多手拿宣传单页,专门搭讪大爷大妈推销投资项目的年轻人。一番交谈后,不少大爷大妈便跟着年轻人走进了一幢幢“高大上”的写字楼。
然而,南京玄武警方在办案中发现,隐身于写字楼中的这些所谓“投资”项目,不少在干着非法集资诈骗的勾当,他们专门将老年人作为行骗对象,致使许多老年人被骗得血本无归。
理财还是非法集资?现代快报记者展开调查。
街头推荐投资项目,专找老年人
地点1:中山东路某写字楼20楼
街头推荐投资项目,专找老年人
8月21日上午9点,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新街口孙中山铜像东北侧的一幢写字楼下。此时,写字楼外的路边,已经出现了不少手持宣传单页,正在向路人推荐的年轻人。
记者观察了一下,就在这个狭小的区域,根据他们所持的不同的宣传单页,不下有5家公司。有的自称是投资口腔医院项目,有的宣传单上写着去某地旅游,还有的宣传单上则明示“投资理财”。
散发宣传单的人不下10名,但人来人往中,他们却并不是向每一个路人推荐。
“大妈,看看我们这个旅游项目,可以免费旅游哦!”没错,他们推荐的对象都是老年人。如果有老年人感兴趣,他们就会带着他们走进旁边的写字楼。当然,也有很多老人拒绝他们的推销,有一位老人甚至直斥他们是“骗子,非法集资”。
现代快报记者以想要投资为名,搭讪了一位正在散发宣传单页的年轻人。对方睨视了下记者:“你干什么的?”“在公司上班,最近有笔闲钱,银行利率低,股市又不好,所以想找个项目投一下。”记者回答道。他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我这儿的项目不适合你。”说完便走向一位路过的老人,不再搭理记者。
月息8%,大爷大妈排队领“利息”
吸引投资看重的是资金,怎么还分人呢?是什么项目只针对老年人开放?现代快报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很快,记者注意到,一位老人拿着一份写有“旅游”字样的宣传单,在散发传单者的指引下进入了旁边的写字楼。
记者随即跟了过去。在该写字楼大堂,记者注意到,根据入驻该大楼企业名录,这幢30层的写字楼内有上百家企业。而在电梯厅的墙上,还贴着新街口派出所的社区治安公益宣传单——远离非法集资。
在等电梯的当儿,又进来了好几位老年人,他们手上没有拿宣传单页,但显得有点兴奋,有点着急。进入电梯后,他们和手拿单页的老人按了同一个楼层——20楼。“叮”,电梯抵达20楼。一开门,记者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
几位老人抢先出了电梯门,熟门熟路地往一家企业走去。此时,该企业门口还站了两个貌似迎宾的年轻男子,看到老人前来,当即询问,“大爷,是来领钱的吧,往里走。”而对于手拿单页的老人,则被他们指引着进了另一个房间。
现代快报记者见无人管自己,便“长驱直入”。这家企业看来规模不小,包下了半个楼层。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年轻人,人来人往的。在各个房间内,堆放着大量装有产品的箱子,记者根据箱子上的产品名称判断,应该是保健品。公司内墙上的宣传图证实了记者的猜测,这家企业标榜“生物医药”企业,主要经营各类自主研发的保健品。
宣传的是旅游,怎么又变成了卖保健品?
现代快报记者的疑惑还没解开,又看到了一幕“壮观”景象。在一个房间内,有数十名老人正在排队,而在队伍尽头,是一个柜台,上头放着点钞机,有人正在给老人发放现金。
经过打听,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是搞投资的,回报丰厚。“投一万,一个月返还10800元。而且这些钱不是到最后才给你,而是每个星期领取一部分。”老人说,他就是来领钱的。
“我能赚钱,不一定你能赚”
至此,现代快报记者心中关于“领钱”的疑惑解开了。记者简单地算了下:投资一万元,一个月给利息800元,这就相当于月利8%,这远远高于现在的银行利息,也比市面上任何一种理财产品的收益要高。
是什么生意这么赚钱?记者向该公司工作人员咨询,但当他们看到记者是个年轻人后,当即表示他们不接待年轻人,而且将记者请了出去。
在电梯内,现代快报记者遇到了参与投资的南京市民徐女士。
徐女士今年65岁,在这家公司投资了1万元,当天她是来领钱和领礼品的。记者看到,她从公司内出来时,手里拎了两大袋产品。
“这都是公司送的,我只投了1万块,送得算少的,投得越多送得越多。”徐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家企业号称是做保健品生意的,很容易来钱,为了扩大发展,他们向社会吸收资金。
“他们这种做法合法吗?会不会有风险?”面对记者的疑问,徐女士表示,她也有些担心。“这里的利率是很高的,不知道做保健品是不是真这么赚钱。”徐女士不无担忧地自言自语道。不过,她很快就转变了态度,“这种公司无所谓好坏的,其实就是赌,我能赚钱不一定你能赚钱,我先把自己的钱拿回来再说。”
徐女士走后,电梯内另一位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到20楼的都是参与“投资”的。她说去年20楼也有一家公司,号称是做农产品的,但后来人跑了,好多老人跑过来要钱,“据说那个公司老板最终被公安抓了,非法集资。”
人去楼空,到期的钱不给了?
地点2:珠江路某写字楼36楼
人去楼空,到期的钱不给了?
8月21日上午10点,现代快报记者又来到位于珠江路和洪武北路交界口的一幢写字楼。刚走到电梯间,记者就看到五六个大爷大妈结伴而来,嘴里还嘀嘀咕咕着“要钱”。他们会不会也是去投资的?记者决定跟上去看看。
来到36楼,这里好多房间都锁着门,冷冷清清。“他们说今天有人的,难道又跑了?”大爷大妈们焦急地寻找着。终于看到有一扇门开着,他们进去后发现,里头都是熟人,看来是找到“组织”了。
记者看到偌大的办公室内摆放着数张办公桌,墙上贴满公司的宣传画。这同样是一家标榜生产保健品的公司,号称和国内某高校合作,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相关的有益物质,研发产品,有十多项专利。
已经70岁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这家公司投了50万元,本来说好8月1日到期的,但8月4日,这里便人去楼空了。“现在,公司的老板来了,但他说来说去,就是不给钱啊。”刘女士说,前一天她已经在这里跟老板耗到了晚上12点,现在感觉身体很不舒服,“这可都是我的养老钱啊。”
记者看到刘女士与这家公司签订的是借款协议,其向公司负责人丛某出借50万元,时间一个月,到期后公司支付55万元给她。8月1日到期后,公司没有如期还款,有业务员又给刘女士打了个保证条,到8月4日返还,并赔偿违约金。然而,刘女士8月4日来却发现公司居然贴出了一纸公告,休假!
和刘女士有同样遭遇的还有20多人,当天,他们都来找该公司老板丛某要钱,总计120多万元。
老板坦言:运作团队怕被抓集体离职
很快,丛某现身,并将所有老人集中到一起,对“资金处理”做说明。丛某表示,不辞而别的是他聘请的运作团队,这并不意味着公司要倒闭,而且他马上会再招聘业务员,重整旗鼓。他看似掏心掏肺地跟老人们表示,现在公司遇到的困难是受大环境影响。丛某称,由于公安部在搞行动,整个行业都停止了业务运作。不过,到8月底,公安部的行动会结束,9月重新开始运作。丛某坦承,运作团队之所以不辞而别,就是担心被公安机关抓。“他们都是年轻人,一旦被抓就会留下案底,所以他们选择离开,我们也应该谅解。”
从丛某的话里话外可以听出,其公司的运作模式有明显违规的地方,否则也不会被公安机关盯上。现代快报记者建议刘女士报警。“千万不能报警,一报警,我们的钱就拿不回来了。”刘女士说,只要老板丛某还在,这个企业不关门,就还有希望。
又出“投资”新招:资本运作
讲台上,丛某向老人们承诺,自己肯定不会跑,公司也不会倒,只要大家给他时间,等9月份市场一启动,就能把大家的钱还上。之后,他又向老人们描绘了一个新的“美丽图景”。“9月份后,我们会推出新的运作模式,你们全都会成为公司的业务员。”丛某说,所有投资人都会成为公司的业务员,不仅自己投资能拿返利,介绍其他人来投资也能拿返利,而且回款更快。
丛某打了个比方,一单投入10500元,每个星期就能领回1000元,3个月后就能拿到12000元,回报为1500元。如果介绍别人来投资,还有另外的回报,当业务做到一定规模后,还有更丰厚的回报。在丛某的描绘中,老人们只要坐在家里就能免费吃着公司的保健品,还能拿着不菲的收入。
“你们公司现在产品的销售业绩怎么样?靠什么来回报大家的投资?”记者在现场向丛某提问。他表示,公司现在生产的保健品月销售大概100多万,这肯定是不可能用来回报老人们的投资的。“靠传统的卖产品已经过时了,我们现在就是要搞资本运作。”丛某说。
这个灰色地带
有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在走访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新街口地区多幢写字楼内都有类似的公司,都在吸引老年人往里投资。部分公司已经出现了风险。“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我们在新街口、珠江路一带的部分写字楼中,都查处过非法集资的公司。”南京玄武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介绍,这些公司扎堆写字楼,“高大上”的办公地点,让骗局更具迷惑性。
老人防范意识差,容易上当
据玄武警方介绍,涉案的企业大多是外地企业。一开始,还有一些已经倒闭,或者负债累累的外地企业虚构公司美好前景,然后许以高回报“圈钱”。但从去年开始,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运作团队,他们和一些所谓的企业负责人合作,到各地“圈钱”,从中收取高达40%-50%的运作费用。而且,他们针对的都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总体防范意识较差,而且容易被对方的一些小恩小惠,如免费旅游、免费礼品所诱惑。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企业向不特定人群吸收资金是违法犯罪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企业能正常还钱,没有造成损失,就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这就形成了一个‘灰色地带’,当涉嫌非法集资的公司没有出现跑路、资金链断裂,受害人没有损失,不报案,公安机关就很难实时监控到。”民警说,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灰色地带”,不断游走,骗取老人们的“养老金”“棺材本”。
有老人被骗到无钱治病
玄武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殷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近年来,玄武警方已经打掉了多个隐藏于写字楼的非法集资团伙,涉案金额超亿元。同时,警方还对辖区所有写字楼进行摸排,发现非法集资苗头,尽快处置。至今已经先后在没有任何报案的情况下,劝退了多家打着投资幌子,让老人投钱的公司,并将老人投入的钱全部追回。
不过,在查处此类案件时,警方也遇到了重重阻力。“很多老年人并不理解投资的概念,将投资变成了投机。”玄武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闫雪松介绍,在调查中,很多老人担心公安机关查处导致自己的钱拿不回来,便隐瞒案情。
今年初,民警在新街口某写字楼对一涉嫌非法集资的窝点进行查处。当时很多老年人正在里头听课,听说是民警来查处,当即要求民警离开。当民警询问其投资了多少钱时,老人们表示,自己并没有投资,只是来听课、买保健品的。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老人认为,只要这些公司不被查处,继续运作,那么后期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投钱,这样自己的投资就能收回了。至于后期的人的钱是否能收回,他们并不关心。
“这样的想法危害很大。”闫雪松介绍,既不利于公安机关的调查,也会让受害人越来越多,损失也越来越大。前不久,玄武警方端掉了一个以销售东北大米为幌子的非法集资团伙,现代快报曾大篇幅报道,并详细解读了该犯罪团伙如何“演戏”,让投资的老人们相信他们的大米加工厂真实存在,而且前景广阔。
事实上,一切都是虚构出来的。而这样一个骗局在南京一地就骗了130多位老人,敛财900多万元。“因为该骗局延续了近两年,其间有老人养老钱被骗光,投资的钱迟迟拿不回来,搞到生病了也无钱医治,最后郁郁而终。”殷虎说。
警方已展开摸排,呼吁其他部门配合
听了现代快报记者走访的情况后,玄武警方表示将对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如果涉嫌非法集资诈骗,将严厉打击。
有什么办法能彻底整治这种非法集资行为呢?殷虎介绍,目前警方已经开始再次对辖区内的写字楼进行摸排,及时发现涉嫌非法集资企业,尽早处置。不过,仅靠公安部门,是很难做到治本的。警方呼吁,相关职能部门也应承担相应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非法集资诈骗。
目前,玄武警方已经向玄武区政府反映,建议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政府办、区纪委、组织部、宣传部、金融办、工商部门等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经济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组织非法集资问题处置工作。
警方呼吁金融、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合作,对本地区经济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非法集资的相关线索。工商部门可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企业进行巡查。税务部门可深入到经常有大额资金往来的企业清查账目,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流转情况。金融部门如果发现某公司无具体产品或经营范围狭窄,但频繁有大额资金异常流动的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情况。
投资理财走正规渠道
别被高息迷惑
“我们在严厉打击的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擦亮双眼,主动远离非法集资。”玄武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投资理财要走正规渠道,不要被高额回报所迷惑。
警方表示,目前隐藏于写字楼内的非法集资企业有几个特征,一是基本为外地企业,二是往往许以高额回报,三是专以老年人为作案目标。“对于外地企业的情况本身就很难了解,投资如何有保障?”民警介绍,而高额回报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所以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投资一定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讲个最简单的道理,你拿出去的是10万、20万元的真金白银,对方答应3个月甚至1个月返还,这只是一纸承诺而已。有人也许会说,他们每个星期都会返钱,“可是这些钱大多是你投资的一个零头,对方有可能随时跑路,大部分钱还是可能损失。”闫雪松说。
同时,警方也发现,现在有部分非法集资企业开始分化受害人,让一些受害人拉客户过来,然后给予返利,有的甚至承诺,只要拉人来投资,就能将其投资的钱返还。“这就让很多受害人变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殷虎说,对于这种情况,警方一旦查实有人明知非法集资仍这么做,那么同样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警方提醒老年人,参与投资一定要和家人商量,投资理财最好还是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陶维洲 邱稚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2 33 100 9 60 9 4 159
196 110 27 36 18 0
11 0 1 4 10 9 44 9 30 0 0
2 12 0 1 18 1 0 2 0 0 12 7 1 0 0
查看: 17|回复: 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帖子积分100主题精华0粟米119.02 石信誉0 点阅读权限40
从九品上.中下县主簿,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发表于 9&小时前
信誉 0 / 粟米 119.02 / 恶评 0 / 不满 0 / 帖子 100 / 精华 0 / 在线 21 小时 / 注册
A&H Markets是正规的吗?一个月亏了40万?怎么挽回?. 在做外汇的人越来越多,亏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来炒外汇的投资者都是想在这个市场赚钱的,但是事与愿违,绝大多数都亏了,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如果是自己做亏了也没办法,投资总有亏有赚的,大家做投资都知道有风险,亏了也就认了。 但是我要告诉看到这篇子的所有朋友,有人是亏过了,有人可能对外汇市场好奇,无论在看的朋友是为什么关注外汇市场,都要知道,这几年做外汇的亏损的朋友,中间大多数其实是被骗了。根本就不是真正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然后运气不好亏了的。
挽回亏损加威心:1-1-0-2-4-1-1-7-0-9就在前天有个客户加我,经过了解,对方是无锡的,姓周,自己跟老婆开饭店的。就在两个月钱,在A&H Markets正规外汇平台亏了40万,然后咨询我这个平台是不是正规的平台,能不能把钱追回来,因为这40万也是明年自己店面的租金,想着能赚点钱的。做一个月不到一个月下来亏了40万,也不敢告诉家里人,四处想办法挣钱。他在网上看到关于我们技术团队外汇期货挽回损失的文章,主动找到,以为我能帮助他追回亏损。
然后我这边联系风控经过查询核实:该平台宣称其入市34周年,可 在日才注册,在日才注册,并且注册商是三五互联商务领先,这都与其宣称的背景完全不符。3月31日首次查询该平台 ,该平台宣称其在1979年纳入美国CFTC和期货监管协会NFA监管。 5月27日再次对其核查时,该平台又宣称其总部由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授权和管理,但未提供监管号。日再次查询该平台,发现又修改了监管资料,监管号为ASIC 247091。 这两个网址宣称的就是同一平台,即VANDERLINDEN HAROLD LTP--A&H MARKETS。10月12日查询ASIC 247091,获悉受监管公司无零售外汇权限。 &&挽回亏损加威心:1-1-0-2-4-1-1-7-0-9周先生问我,维权有用吗,这边我也提及一下,所谓的维权团队:是先联系平台让其还钱,其实就是探一下平台的虚实,底子硬不硬,而后在商量是否前往,而后联系投资人,说这边操作遇到了点问题,需要点资金,(正常金额在1W~5W不等) 然后探出平台虚实也会实地出差,用不正当手段来要回投资人资金,(即使资金要回来,到投资人手上的钱只有亏损本金的三层左右。如果要不回来,之前投资人所投的钱也就是打水漂了,因此我要提一点,如果要追回所亏损的全额资金,走正规的司法部门。 至于这种维权团队占市场的三层左右,还有一种维权团队是和各个虚假平台合作,向投资人承诺追回全部资金,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追回的资金不足亏损本金的二到三层,从而让投资人不了了之,也不会选择报案,也就间接的保护了黑平台的安全,这也就导致整个市场黑平台无限的滋生,成为了恶性循环。 挽回亏损加威心:1-1-0-2-4-1-1-7-0-9当然介绍一下我们团队,我们是专业的技术分析团队,从事私募投资多年,拥有在期货、外汇市场丰富的投资经验。团队以帮助投资人理智交易、为投资人提供技术指导为主,帮助很多之前交易亏损、被不正规平台坑害的投资人在正规交易市场盈利。我们认为,产品没有问题,市场存在有其正规意义。投资人如何把握技术,是在市场盈利的关键。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获得我们帮助并盈利的投资人,团队将收取其净利润的30%作为分红。我们不是交易平台,也不是推广业务的代理商。唯一收益来源就是各位投资朋友的收益分红,所以在交易过程中,严格注意本金风险,把金融产品的投资像做生意一样,稳扎稳打,渐进操作。
& &同时,交易平台勿扰,代理商勿扰,需假平台的不法人员勿扰 !
精彩推荐 /1
盛世收藏网拍卖专场出品人资格采取预约制,,只有预约被审核通过并交纳相关费用后才可以成为场次出品人。
2018年拍卖预约场次于目前正式开始,直至全部场次预约完成为止,本次预约为2018年全部场次。
||服务电话: 400-813-9977
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P2P诈骗玩转“连环套”:投资者700万房产没了
来源:北京晚报
  如果有人主动为你介绍一份轻轻松松便能月入6000元的工作,并承诺支持公司发展还可以每月返3万元好处费,你会动心吗?近日,家住东城区的寇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就遭遇了这样一个貌似“馅饼”的大陷阱,令她价值700万元的房产面临随时可能被担保公司拿走的窘况。  骗术1.0——搭讪  潜伏贷款公司  现年33岁的寇女士因为身体不好多年来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在父母的资助下,寇女士2005年贷款在崇文门附近的幸福家园买了一套两居室,贷款至今没有还完。女儿上小学后,寇女士出于经济考虑,决定将幸福家园的两居室出租,全家再租个小房子居住。由于幸福家园的房子位置好、租金高,寇女士每月的租金收入不仅能覆盖房贷月供、租住房租金,还能提供一部分生活费。可以说,这套惟一的房产是寇女士全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2014年8月中旬,寇女士为解决孩子上学的费用问题,来到一家位于平安里的小额贷款公司咨询。在小贷公司,寇女士碰到一位姓陈的女子,年纪与寇女士相仿。闲谈中,陈某得知寇女士没有固定工作,且有一处价值不菲的房产,于是对寇女士的态度立刻热情起来。陈某表示,她可以为寇女士介绍工作,每月工资6000元。  寇女士问:“你们是什么公司?我能去干什么?”陈某提出要带寇女士去见他们老板,寇女士答应了。很快,在市内一栋装修豪华的别墅中,寇女士在陈某的带领下见到了“老板”刘某。简单了解了寇女士的家庭、婚姻和生活状况后,刘某让寇女士到“鸿泉光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做行政工作,每月发给寇女士工资6000元。  寇女士一听非常高兴。此时,刘某却提出一个要求。他说,公司有个账户出了点问题被冻结,如果寇女士能将房产“盘活”解冻账户,支持公司发展,那么就可以让寇女士参与一个高利润项目,每月额外发给寇女士3万元好处费。  在利益诱惑下,寇女士被冲昏了头脑,问陈某和刘某怎么盘活房产?陈某说,就是将寇女士的房子抵押贷款。在陈某和“老板”的一唱一和下,寇女士稀里糊涂地相信了,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骗子们精心设计的连环圈套。  骗术2.0——宝马车  轻信承诺,替人背债285万  为了骗出寇女士的房产证以便拿到抵押贷款,陈某和刘某可谓费尽心机。寇女士按照陈某教唆的谎话向母亲讨要房本,老母亲将信将疑,没有把房本给女儿。过了几天,寇女士趁老人送孩子上学不在家之时,带着陈某和“老板”来到老人家中,翻箱倒柜找房本,可依旧没找到。这时陈某又给寇女士出了个主意:既然房本找不到,就办理房本丢失公告,补一个新房本。  此后,陈某和“老板”便要求寇女士每天到别墅内上班,但下班后却不让寇女士回家。他们充分利用寇女士婚姻不顺利的弱点,每天给寇女士灌输封建迷信思想,为寇女士洗脑,让寇女士相信只要贷款一办下来,一切都能好起来。当父母给寇女士打电话时,接电话的陈某骗两位老人称,寇女士最近特别忙,出差去了成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与此同时,陈某和刘某不断用小恩小惠增强寇女士的信任感,例如主动为寇女士解决孩子上学的资金问题。在两人连哄带骗下,寇女士掏钱在某报纸的广告栏中发表房产证丢失声明,并去建委和银行办理了房产证报失和补办房产证的手续。2014年9月,新房产证补办下来,寇女士母亲手中的原房产证随即失效。  在变相控制寇女士的一个月中,骗子们还将刘某名下的一辆宝马车过户给寇女士。刘某这样做并不是发善心,而是因为他曾以宝马车为抵押物向他人借款285万元,这笔债务至今一分钱没还。经过刘某的“巧妙运作”,285万的债务被转移至寇女士名下,抵押物也从汽车变成了寇女士的房产。如今,寇女士已经回忆不起来当初两个骗子是怎么解释这笔债务,自己是怎么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的,反正后来借款方多次催寇女士还钱,并表示如果到期不还就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寇女士的房产。刘某说现在公司账户还没解冻,而且估计合同到期前也解冻不了,不过没关系,他们认识链家地产的人,可以先从链家贷一笔款垫上,等公司账户解冻了就还给寇女士。为了房产不被收走,寇女士只得同意这个方案。  骗术3.0——P2P  700万借款打水漂  随后,陈某带寇女士来到与链家有合作关系的北京中融信担保有限公司。据寇女士回忆,与链家之间的抵押贷款具体操作事宜全由中融信办理,中融信为这笔债务提供担保,她将房产抵押给中融信作为反担保。  中融信明确要求,虽然房本上是寇女士一个人的名字,但鉴于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偿还贷款,寇女士丈夫也占有份额,抵押房产也需要寇女士丈夫同意;此外,还需要寇女士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即当寇女士逾期不还钱时,担保公司不经过法院判决可以直接根据强制执行公证拍卖寇女士的房产。听到中融信的要求,陈某抢着表示,寇女士已经离婚,离婚证明很快就能补上,公证处的强制执行公证也可以补上。几天之后,陈某就假造了寇女士的离婚证明和单身证明。寇女士为了尽快贷到款补上285万的窟窿,也始终配合陈某。  见到陈某伪造的“离婚证”和“单身证明”后,中融信便将寇女士引荐到链家,表示寇女士已经符合资质,可以签协议了。日和7月5日,寇女士分别与链家地产签订了两次P2P线下借款协议,每次借款350万,总共借款700万,借款期限分别为30天和60天。根据协议,链家的义务是信息撮合中介,负责向寇女士推荐投资人,同时向寇女士收取中介服务费;北京中融信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并出具审核意见,寇女士将房产抵押给中融信作为反担保。寇女士的银行账户流水显示,5月12日和7月13日各收到一笔从链家打来的350万,摘要信息均为“链家借款”。  两笔贷款一到账,陈某和刘某立即控制了寇女士的银行卡,并在第一时间将700万资金全部转走。随后两人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了。  律师提醒:  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  稀里糊涂成为被告的寇女士,觉得自己被陈某骗了。她去派出所报案,但警方认为债务纠纷属于民事行为,没有立案。北京天沐律师事务所段立波律师指出,在这起纠纷中,陈某及其“老板”的行为应该被认定为刑事诈骗,寇女士、链家地产和中融信担保都是骗局的受害者。  至于链家和中融信,律师认为,链家与寇女士和中融信签订的P2P线下三方协议是有效的,虽然合同上没有体现出资人,但背对背的协议在民间借贷中也是合法的;至于先查材料还是先放款,完全是中融信和链家内部的规定。现在中融信虽然向法院起诉寇女士,但如果诈骗犯罪属实,按照刑事优先于民事的规定,中融信也没有办法处理寇女士的房产,所以中融信也是案件的受害者。关于链家是否有开展线下P2P金融服务资质,也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这个结论要等到银监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实施后才能下论断。  段立波律师提醒,房屋产权人在对房产进行抵押或担保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一旦实际借款人不能还款,抵押担保人就要承担责任。更不能有通过虚假买卖房产套现的想法,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做最后常常是假戏真做,赔了房子又赔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思投资投资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