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拥有多少套房子才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五个阶段

胡润研究院在《2017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提出了实现财务自由的具体数值:一线城市需要达到2.9亿元,二线城市需要达到1.7亿元。

但实现财务自由,真的需要拥有这么多钱吗?

上面我们说到财务自由的衡量指标是被动收入≥日常支出,被动收入取决于:过去积累的存量财富,以及钱生钱的速度;而日常支出取决于你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以及这种期望的生活所需要的花费。

“实现财务自由就是拥有很多钱”这种观点,其实只考虑了存量财富的大小,没有考虑财富的增值速度,还有自己的消费欲望。另外呢,片面追逐高数字的财富金额,也会让我们对实现财富自由失去信心。即使存量财富很大,如果不懂得理财,不知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再大的存量财富,也会挥霍一空的。比如《欢乐颂2》中曲筱绡的哥哥曲连杰,家产再多,也经不住他一掷千金的豪赌败家,最后还差点连累家里破产。

中大奖者也一样,国外就有机构对购买彩票中奖者,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这些中奖者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花不完的钱,买豪宅、开香车,经过几年的挥霍,有的人回到了中奖前的生活,有的人变得一贫如洗,甚至比中奖前还要穷。

但如果你懂得理财,知道如何控制消费欲望,实际上实现财务自由真的并不需要很多钱。比如美国有个叫做FIRE的协会,这个协会追求的就是:财务自由,早早退休,他们认为你投资账户数字等于你年花费的25倍,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而他们的财务自由和他们坚持的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不买车,住得离工作的地方足够近,要么步行、骑单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那些已经结婚的家庭通常只有一辆经济型汽车。

然后呢,不住美式大房子。住适合家庭的而不是满足面子的小到中型的房子。FIRE协会的人动手能力都很强,很多人热衷于修房子,所以他们购买的是低价的翻修后住起来小而美的房子。

最后呢,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来享受生活。他们觉得每天上班路上买星巴克,或中午到餐厅吃饭太浪费,所以他们通常是自己在家里做好咖啡和午饭,带着去公司吃。

所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重要的不是你要赚多少钱,而是你管理财富的能力,以及你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一个中产阶级,住房应该是不低于180平方米的舒适套四房子,处于市区里较好的小区,而且不能有贷款束缚你的自由。

这样的住房,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应该不低于5万/平方米,这需要约900万的资产。

如果是在二线城市,应该不低于1.5万/平方米,这需要约300万的资产。房价是最关键的问题啊!

每隔20年重新装修一次,更换家具家电等,每次需要至少50万,2次需要100万。

住房一共需要1000万(一线城市),或400万(二线城市)。

租房更贵,按以上900万级别的房价计算,租房每月2.5万,每年30万,40年就是1200万,而且你什么遗产都没有留给后人。买住房的话,至少你后代还有40年后远超千万的房产可以继承。

中产阶级,开一辆40~50万的中级车是合适的,以每10年换一辆车计算,一个40岁的成功人士,到80岁时需要180万的买车费用。

另外开车的各种费用:保险、汽油、维修、停车等,每月至少3000元吧,按40年计算,需要=144万!

按全家庭3口人,每年出国1次,国内2次,出国需要2万*3=6万,国内0.5*3*2=3万,40年需要360万。

按保额50万计算(重大疾病几万10几万根本不够),每人每年1.5万,交费期限20年需要90万。

医疗保险都坑爹,大多只保到60~70岁,关键的后10年要么不保,要么保费很高。不如留100万现金自己保。

吃:每月5000元(含每月4次外出就餐),一年6万。

衣服:先生每年2套衣服,1万元,女士每年10套衣服,2万元,孩子每年2套,2000元,一年共3.2万。

水电气通信物管费用等,每个月2000,一年2.4万。

其他购物送礼教育什么的,不好界定,通通不算(下面留有现金)。这样全年养家需要11.6万,40年需要464万!

一个中产阶级,保留几百万可以随时支配的现金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以后孩子出国留学等),保守点,就算500万现金吧。

二线城市:需要2138万!

以上还未计算未来的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即使你现在拥有2000万家产,要维持几十年舒服的生活,仍然需要通过投资等方法,保值增值!

}

对高收入人群来说,如何让资产不断增值、如何规避人身和财产风险、如何在未来实现财务自由都是他们所追求的,而专业理财师此时就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先生挑起家庭收入大梁


  32岁的刘先生有着一份让许多人羡慕的工作,IT经理的职位使他每月的收入稳定在35000元左右。不过,高收入往往需要更多的付出,刘先生常常需要出差、熬夜,而此时幸福的小家庭成了刘先生坚实的后盾。工作时间相对稳定的太太对刘先生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家中里里外外、大事小事基本都由太太照料,这样“男主外、女主内”组合倒也很是甜蜜。

  29岁的太太从事编辑工作,每月收入6000元,同样比较稳定。两人每月家庭开支包括衣、食、住、行和养车的花销一共4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这个小家庭每月的结余有37000元。

  年度收入主要为刘先生的年终奖会20000元,而太太的单位并无年度奖励。支出方面共有四项,一是人身保险费2000元;二是车险3500元左右(每年有所浮动);三是过年过节人情费4000元左右;四是平均每年的旅行费用5000元。刘先生说,四项开支中前三项比较稳定,最后一项旅行费用会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休假而变化,有时候一整年都没时间出门,那只有第二年或是以后补上了。


  资产262万元无负债


  因为家庭月收入较高,且刘先生没有对月结余做定期性投资,所以家庭现金及活存已经“囤积”了15万元。

  从2007年起投身股市的刘先生由于工作忙碌,并没有太多功夫照料,因此就连前后分批一共投入多少本金也记不清楚了。翻查股票账户后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市值为46万元,感觉收益率在20%~30%。

  家庭另一项资产为2011年到期的国债,价值36万元。

  2006年在上海浦东张江地区购买的房子用于自住,面积约103平方米,当时价格只要75万元,现在市价约150万元。当时申请的贷款已经全部还清。

  家庭自用轿车现值15万元左右,近期没有换车的打算。

  掐指算来,这个年轻家庭的资产积累已经达到了262万元,没有任何负债。



  刘先生说,他和太太都不在金融行业任职,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基础,现在参与的投资理财也是近年来刚刚摸索起步的,因此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听听专业理财师的建议。

  他首先给出了一个自己希望达到的年度平均复合增长率25%,并解释说,这一数据只是他个人的一个“理想状态”,是否合理,如何尽量达到目标?想听听理财师的看法。因为比较年轻,收入较高也较为稳定,所以他觉得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好,可以采取比较积极的投资方式。

  其次,他和太太计划在2010年生育宝宝。届时国债还未到期,有关的生育费用应该从何而出是他想要了解的。

  生育宝宝后,教育自然不能忽视。考虑到未来教育成本不可小觑,刘先生打算尽早准备,建立一个“教

   育基金”。他希望理财师提供几种可行的操作方案,比如定期定投或一次性购买基金、投资信托,或是购买有关保险产品等等。

  现在,家庭中拥有保险保障的只有刘先生一人,每年2000元的保费刚来支付一款返还型住院医疗保险。“我记得这款产品需要缴费25年,保障好像是终身的。”因为距离投保时间已有2年,刘先生对具体内容已经记不真切了。“我觉得这样的保障是不够的,在寿险、重疾险方面我都想要加强。”刘先生希望他和太太都有足够的保险保障抵御风险,保险专家也可以为计划中的宝宝制订一个保险方案。

  最后,刘先生希望45岁时能在上海实现财务自由。“对财务自由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自己也只是从朋友那里听到这样一个概念。”刘先生觉得,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状态的人对财务自由的理解都会不同,有些人可能觉得七八百万元就够了,而有些人已经有了几千万还觉得不够,对此,他想由专业理财师为他的这一理想目标给点意见,以上海为未来居住地做一个长期的财务规划。


  资产配置分析和理财建议


  家庭财务及资产状况分析家庭资产结构状况


  刘先生夫妇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有房有车无负债。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合理配置资产,为日后财务自由目标的实现奠定充分的基础。

  从上表看,刘先生家庭财务状况有以下特点;

  储蓄率合理。储蓄率反映家庭的财富积累能力。刘先生家庭储蓄和节约意识较好,家庭财富的累积速度较快,在资金安排方面有一定的余地。

  投资比率较低。除住宅外,家庭还应该有国债、基金、储蓄等能够直接产生利息的资产。17.56%的投资与净资产比率说明刘先生家庭之前的投资意识一般,虽有投资,但品种不分散,收益不稳定,风险较大。

  家庭流动性比率过高,由于刘先生没有对月结余做定期性投资,导致该比率过高,不利于提高资产的未来收益。因此建议刘先生家庭留下足够半年开支需求的活期存款作为紧急备用金。


  刘先生的家庭仅有一份返还型住院医疗保险,与收入状况严重不匹配,应当增加保险的投入,对家庭做一个全面有效的保障规划。


  针对刘先生家庭的现状,归纳刘先生的理财目标有以下几条:

  1 希望采取积极的投资方式,获取一个较高的投资收益率;

  2 计划2010年生育宝宝,生育费用及未来的教育金问题;

  3 解决好家庭保险保障问题;

  4 希望在45岁的时候实现财务自由。



  建立合理的资产配置

  刘先生年纪较轻,收入高且稳定,家庭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希望采取比较积极的投资方式。刘先生希望投资的年度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5%,这一数值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从国际经验来看,风险型投资的长期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左右。考虑到刘先生家庭仅有两年炒股经验且非金融专业人士,建议刘先生配置家庭资产的时候在考虑资产收益性的同时仍需综合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具体资产配置可以调整如下:


  生育宝宝所需经费及教育金规划

  刘先生及太太打算2010年生育宝宝,从怀孕到宝宝出生,家庭承担费用大概为2万~5万元。刘先生家庭每月结余高达37000元,因此,届时产生的相关费用刘先生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子女出生后,子女教育金便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教育金的支出特点是没有弹性,并且趋势看涨,需及早准备。推荐刘先生采取以基金定投为主,以教育储蓄及教育金保险计划为辅的方式来规划未来子女的教育金。


  刘先生工作辛苦繁忙,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考虑到将来风险的不确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自由的五个阶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