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条员工被强制离职 连上WIFI不会有损失吧 都看得见 反正我 这个手机没钱 不怕 但是 怕被腐败分子盯上

1、闺蜜在小区外刚开业的饭馆吃饭,打电话叫我一块。在二楼一角落找到她,落座,服务员就把一份羊网泡馍端了上来,闺蜜说是特意为我点的,我一脸尴尬的问她:,你知道我对羊肉过敏还点这个给我?她重叹一口气道:知道归知道,若我不亲眼看着你过敏,这里的羊肉我吃着不放心啊。我……

2、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有一个四字魔咒是永远绕不开的。只要有人对你说出这四个字,你就能中邪般地买票去最坑爹的景点、玩命爬上最艰险的山峰、吃下最难吃的餐馆饭菜…这四个字就是———来都来了

3、一位提早下班的男人,回家后竟然发现他太太和一个陌生的男子在床上……,他愤怒的大声说: 你这个浑蛋,我会要你为此付出代价的。 陌生男子回答:可是进来时我就已经付过了 ..........

4、遇到个逗B送餐小哥,人到了,一脸严肃地说道:一共24块。我掏钱,他看着我,对视5秒以后,他默默地来了句:先生不好意思,您的外卖忘带了!

5、一哥们去水果店买了15块钱的椰子,给了100块,老板给找了95块,那哥们高兴坏了,掉头就走,回宿舍哈哈大笑说那老板真是傻B,找钱都会找错。当我们问他椰子在哪的时候,哥们不笑了!!

6、前几天的时候,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土豪感叹道:隔壁的wife超好,用起来真爽!我心中讥笑到:果然有钱人都没文化,连wifi都打错! 现在突然幡然醒悟,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7、闺蜜开的理发店生意火爆,我经常被她拉去当义 工!周末那天在她店里,帮一位大哥洗头,洗完了,大哥给了我十块钱!冲我微微一笑“妹子你活好,奖励你的!卧槽!!!

8、一对恋人进了一家高级的餐馆,坐定后女的拿起菜单看起来,发现爱吃的菜都在高档栏里, 她便问道:“你到底爱我到什么程度?” 男的也打量着菜单回答:“我看超过咸牛肉,不过还没到烤龙虾。”

9、儿子初一,每周五下午放学接回家, 每次都去得早,车停在一出门就能看到的地方。 等了45分钟,这小子出来了。 我故意躲起来,这王八小子走到车前一看, 车里没人,扭头就走,走了一二百米, 我叫他才叫住。 鸟人,老子等你一节课, 你一分钟都不等老子啊??!

10、刚刚在便利店,看到个三四岁大的小男生要吃薯片,家长不给买还要,他妈妈有点生气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结果就看到那个小男生说,那没关系,我喜欢你呀,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我都会一直一直喜欢你……然后我就看到他妈一句话都不说去拿了四五包乐事……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

锁屏、扫码、连免费WiFi,然后钱没了

“我今天刚发现,钱包里已经三天没装钱了,可是打车、吃饭、逛超市从没耽误过,全靠手机搞定。”晓峰的这句话,反映了移动支付在现代网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过,正是因为对移动支付越来越多的依赖,不法分子也瞄准了网络诈骗的“新领地”。年关临近,本就频繁的手机客户端网络诈骗案例日渐增多。

突然,你的苹果手机变成一块砖头,进入自己的手机系统需要跟“专业人员”联系,缴纳300元或500元不等的费用,这位“专业人员”才能给你解锁。试想,如果你的苹果手机出现了这种现象,会不会慌神儿?

近日,“果粉”吴女士就遇见了这样的情况。无奈之下,吴女士拿着手机报案。警察发现,吴女士手机被锁定的关键是“骗子”先盗取了吴女士用于绑定手机的ID,而后以此ID登录了苹果官网。那么,这个账号又是如何流到“骗子”手中的呢?

其实,盗取ID身份的方式有很多。吴女士是因为轻信了一个类似苹果官网的钓鱼网站,进行过账号与密码的输入,才导致信息泄露。

行骗者通过发送各种木马钓鱼短信诈骗很普遍,比如假冒10086、银行、学校,甚至假冒“小三”给用户发送短信,随短信附上一条“木马链接”。在用户点击之后,手机木马随即植入用户手机,盗取用户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在整个过程中,用户几乎毫无感知。

一些市民或许还觉得这是一件罕见的网络诈骗案,被骗的也只是很小的数额,而事实并非如此。不久前,腾讯雷霆行动曾配合江苏淮安警方查封“紫缘设计”大型苹果手机ID钓鱼平台。仅这一个钓鱼平台就曾帮助4000多个不法分子实施诈骗,钓取大量苹果手机机主的账号密码,并对机主进行解锁手机敲诈。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您好,我们是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您扫个二维码支持一下我们吧!”前不久,北京地铁1号线与10号线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乘客。他们或长裙飘飘,或西服革履,以年轻人居多,拿着一个屏幕中呈现二维码的手机,问乘客是否能够帮助扫码。除了穿着打扮以外,连对扫码原因的描述都很类似。

记者在朋友圈做了个小调查:遇到这样的事您会帮忙扫码吗?10个回答者中,有6名乘客表示会帮助:“几秒钟的时间,帮一下也无所谓。”可是,轻轻一扫,很有可能向别人打开了自己钱包的拉锁。

市民刘先生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段经历:上个月的一个傍晚,他到中关村大厦附近办事,途中有一名年轻女子举着手中的二维码请他扫描,还说自己就是在附近工作的一家初创企业员工,希望能给企业微信公众号多增加点粉丝。被这名女子询问多次,刘先生决定停下来进行扫描,“看都没看,便在那公众号下方点了‘关注’。后来我怕公众号消息太多会骚扰,过了一会儿就点了取消关注。”

第二天上午,刘先生发现,手机中莫名其妙发来了一个短信验证码,而网银则在随后被转账230元。“这是我账户里所有的余额。”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怀疑这一切与扫码有关。“不管我的猜测是不是真的,我以后可不敢随便扫码了,尤其是大街上那种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刘先生的猜测靠谱吗?1月13日,腾讯首度发布《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恶意二维码就如同众所周知的一些免费WiFi陷阱一样,同样可以向手机植入木马病毒,继而网银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将会被木马盗取,后果不堪设想。这名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免费WiFi,这与扫码一起,构成了两种较新的网络诈骗形式。

8万人遭受支付类病毒侵害

支付类病毒到底有多少种?又有多少人受其感染?腾讯专项打击网络诈骗的雷霆行动负责人朱劲松介绍,2015 年以来,移动互联网欺诈行为更加向“高技术化”、“综合化”及“多平台”发展。《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通过大数据计算显示,2015年仅新增的支付类病毒就超过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条员工被强制离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