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战略投资基金金收到BP

【投行】投资人,你为什么不回我的BP?_末末知识库_传送门
【投行】投资人,你为什么不回我的BP?
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抱怨过,BP投出去如石沉大海。所以我们替创业者向投资人发问:“你为什么不回我的BP?”以下是十四位投资人的真实想法,既详尽,也有个人建议,希望可以一解创业者心中的疑惑。创新工场:申文超1、就一个附件群发的;2、自称是下一个马云,下一个淘宝的;3、邮件正文没讲清楚干什么的;4.、超过30页。险峰华兴:赵阳一般都会回复,如果领域不对口则转发给相关同事;除非不靠谱的群发邮件。北极光创投:姚化化我们每天都会仔细看每一个收到的BP,并会和其中质量比较高的项目联系。质量高的项目或者有靠谱的推荐人,或者会在邮件内容中简明扼要地讲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或者团队比较出色、商业模式有所创新、对竞争对手情况了解得比较详尽。而因为时间关系,一般不会回复那种粗制滥造的、眼界狭窄的、没有规模性增长点的、太过夸张的、给投资人一次性群发的、或者故作玄虚的项目。经纬创投:熊飞给创业者的三点建议:1、了解投资人的专注的领域。对口投递。如果是toB的案子投给主要看移动社交的投资人,石沉大海的机率就非常高。2、差异化。就像投简历也要强化优势,差异化自己,提高面试的机会一样。BP里将数据,团队背景等你比较优势的点能够突出,大大提高进一步推进的机会。3、相关推荐。就像找工作有个内部人推荐,难度大大下降一样。有个相关人将你的项目推荐给投资人,大大降低信任成本,很可能马上就有进一步推进。高榕资本:左爱思关于“我为什么不回复BP”,我的原则是会回复每一封BP,因为我觉得这是创业者花了很多心血做成的东西,但可能极少数的情况最后真是忘记了。的确平时收到的BP太多,所以有时候回复晚了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如果创业者着急,随时追问我,都是没有问题的。平安创投:潘杰不回复BP原因:1、查看到BP时时间不凑巧,后续忘记回复;2、项目方向或阶段不在投资标的范围内;3、因邮箱Block设置未收到。艾瑞资本:金菊关于不回复BP邮件的问题,也是分情况的,我们尊重每个创业者,所以会尽量对每个BP做回复,但确实有些BP资料收到后,我们初步判断没有兴趣的时候,有时候会忘记回复。蓝湖资本:任晓晨低概率回复的BP类型:1、BP大而全,列出所有问题和所有可能,但没有明确的解决落地方案。2、对市场调研不充分,BP里面写的生意和模式市面上已经有很大的公司了。长安私人资本:刘思颖我觉得标题和BP前三页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可以看出创始人对自己项目的精准定位及思维清晰度,所以我通常是以这部分内容为主要参考的。另外创始人经历亮点如果能以不超过三句话的总结精简呈现,对我的回复与否也比较重要。启明创投:黄宇1、数量确实太多,而且不够精准,可能我只想看我关心领域里面的项目。大部分投资人最后是希望能够节省时间来筛选项目。2、本身启明这边其实就以A/B轮为主,不会投天使项目。所以从我个人的时间来考虑,可能看一些已经被天使过的项目会效率更高。这个也客观上导致了我不是非常活跃。丰厚资本:袁迪早期投资的魅力在于,没有一套通用且标准的逻辑用于评判项目的好坏,因此每一家机构甚至每一个投资人都有自己对于项目的衡量标准,但是这不意味着大多数项目可以简单地通过BP做出决策。对于投资人来说,每天通过各种渠道接触项目可达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在如此密集的项目中选出合适的并安排下一步沟通,对效率的要求极高。因此,能够让投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项目的精华和要点十分重要,也几乎决定着是否能够更有进一步的可能性。我建议创业者在向投资人投递BP的时候,能尽可能多地去了解他/她的过往经历和擅长领域,尽可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投放。建议在邮件正文中用精炼的语句提取出项目概要,突出项目的亮点,并尝试与投资人沟通一到两个问题,这样会大大提高收到回复或更进一步的概率。源码资本:孙彤前提是,大部分项目都会回复一下,可能很简短,比如让对方加微信沟通,或者因各种原因婉转拒绝。剩下的不回,大概几个原因:1、项目很多,逐一看过后确实不靠谱的基本会过掉。但一般也会简单回下,比如我们不投XX、我们投过竞品了抱歉,之类的;2、婉拒之后,连绵不断再发再争取多次的,就不太会回了;3、格式很山寨、邮件言辞很夸张,很low的,基本会认为不太靠谱。PASS;4、群发给我们所有同事的,我个人不太喜欢和大家抢项目,通常不回,看其他同事谁感兴趣自然会联系;5、群发给各个机构同行,关键是收件人里能看到所有人,开头语是“投资人你好”,类似这样的群发,基本很少回。。。好项目大部分不至如此;6、没有基本礼貌的。上下文一个字都没有,此前也不认识,就一个BP在附件,除非项目很好,不然很少回;还遇到过一个,说自己的BP是绝密,打了无数叹号,写着商业机密,如有转发,一旦发现,必定追法等激烈言辞,出于对机密的保护,我没有点开。赛富亚洲:徐妍岩做为一个投资人,虽然我每天都在反省,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勤奋,争取每一个发到我邮箱的BP都可以被恰当地回复,争取不辜负每一个创始人的信任。但是,坦白地说,仍然有一部分的BP实在无力回复,原因有以下这么几条:1、BP来路太杂,未经筛选:a)很多创始人对我们基金的投资阶段和投资领域不够了解,发过来的项目看个标题或者概述就知道完全不可能投资;b)有些创始人在BP中阐述不清,一味画大饼,但是讲到具体实现路径又遮遮掩掩语焉不详;c)BP的亮点不突出,估值又太高,不知道该怎么谈下去。2、碎片化投资人的一天往往是从早到晚都事先甚至提前一周排满了的,无论是与其他创始人聊项目和律师谈协议和合伙人汇报,还是写行研写报告改协议文书,都需要专注和投入。恕我能力有限,实在很难在multitasking并且集中精力工作的同时再处理随机发来的BP,往往等我有心力处理BP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两天。3、交流成本过高相对来说不是太靠谱的BP一旦开始回复,就极有可能引发以下的几种对话:a)我:“我觉得您的产品可能存在以下的问题:bla bla bla”,创始人:“那您觉得应该怎么改?你帮我出出主意。”,我:“……”我们只是萍水相逢的两个陌生人啊这位创始人!我还有两份报告没有写完呐!我要有最优解我就去创业啦!;b)我:“我个人认为这个市场可能并没有那么大bla bla bla”,创始人:“那可能是你对这个市场不是很了解,你看,中国有2千万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如果每人都花200元买我们这个产品,一年的销售收入就是40个亿啊。”,我:“呵呵”;c)我:“我觉得您的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太早期,等您产品出来了我们再看吧”,创始人:“哦,这样啊,那您可以把我们推荐给其他天使投资人吗?”,我“......”;d)我:“我觉得您的商业模式实现起来的难度很大blablabla”,创始人:“这是我们最核心的机密,欲知详情,我们可以见面聊”,我:“呵呵”。戈壁资本:李锦香首先,投资人真的很忙,一方面要不断地见新案子,一方面还要对active deal做DD,执行投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投资的那么多案子负责,所以见新案子的时间本身就是有限的。第二,投资人在这个行业里积淀越久,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他,给他推荐案子。以前合作过的机构推荐的,同学推荐的,甚至还有亲戚推荐的。总之,总是有各种创业者通过各种五花八门的渠道找过来,每天总有大量的BP通过邮箱微信飞过来。第三,所以,投资人不得不练就了一身回复或者不回复BP的原则。就我来讲:a)篇幅太长的不看,最好是PPT(求你们了别用word,重点太不突出),控制在10页以内,不要超过15页。b)说清楚产品是做什么的,处于什么阶段,以及团队的背景——这几点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是天使期项目,可以尽量突出团队的优势,因为天使期主要看人;然后再说你们要做什么产品;如果是Pre A或A轮项目,就说清楚你们产品是做什么的,最好有点截图,让人一目了然就能理解,当然最好有运营数据支撑,这样会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是B轮或之后的项目,运营数据最好梳理清楚些,以为这时候你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已经相对清楚了,就靠数据说话了。至于市场分析,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讲都是没有必要的,不要浪费时间在画行业增长率上了。当然如果你做的项目实在小众,是需要简单说明下市场的。BP,最大的作用是引起投资人的兴趣,说清楚你们到底做什么的,谁在做,就可以了。其余问题,等投资人感兴趣了之后再细聊吧。来源:36氪,文:黑豆Yuanyin版权说明: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共同成长,成就理想!末末感谢您的关注!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末末知识库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6月27日 15:11
末末知识库 最新文章那些年,投资人收到过的“奇葩BP”那些年,投资人收到过的“奇葩BP”稻草人的城市百家号【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北京】4月21日报道(文/竹子)看BP是投资人的日常事务之一,徐小平曾表示真格基金每年都能收到一万份左右的BP。在众多的BP中,有哪些曾经“辣”过投资人的眼睛?回顾过往经历,投资人总结出了哪些创始人一定要注意的雷点?在2017创新中国春季峰会上,创新谷创始人朱波和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梁隽樟就此话题做了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内容经猎云网整理:创新谷创始人朱波我曾经收到一个BP,说要干掉BAT,当时一再坚持让我一定要看,订了机票飞过来,最后我想好吧,马云之前也没人看好,说不定真的靠谱。于是我给了他一个小时,看到了一个2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大四的学生,描述他的算法、技术眉飞色舞,但我不敢苟同。我说我不反对你的梦想,但梦想一定要从身边做起。你的背景、阅历、人脉无法支撑你完成要做的事情。这个人很执着,回去给我发了长长的一封信,中心思想就是“朱总,你不投资我会后悔的”。但我后悔的事太多了,一辈子总会有后悔的。我还收到一个号称专家教授的BP,有很多学校为他背书,还有一大堆专利和写的文章。声称做成了盈利上千万,而融资只要区区500万人民币。作为一个专家写出这么个东西让我很无语,而且是在公开的路演现场发了这么个东西要找我。我收到的很多不靠谱的BP,主要来自三类人。一是没有创业经历没有经验的人,多数为在校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第二类就是重复别人已经失败过的教训和经验,比如O2O我们都不投了,还是有人围绕固有思维做这个事情,比如送外卖、做学生电商。第三是专家教授。这些人往往上了点年纪,我不是说上年纪的人不好,但是他们发的很多东西都有固有的思维模式,认为过往的一些经验是正确的,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还是沿着自己的经验在走。有一些认为他的科技他的发明,可以改变世界,但从来不从商业化的角度去考虑。创投,最终还是要有资本的回报的。几年前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的时候,整体还是很好。但是今天,人口红利基本用尽了,流量最贵,免费最贵。如果创业者还在想互联网的免费模式,通过商业模式变革达到马太效应,这个路是越走越窄的。要以新眼光来看,怎么样以科技和人工智能作为两个轮子,在往前走的浪潮中,找到真正的平衡点。BP怎么做我也看到过很多创业者,BP长长的有4、50页,讲很多。其实只要回答3个问题:第一页简单简单再简单。我就关心3件事,你是谁,你的背景、团队、过往经历讲一讲。早期投资人、团队很重要。二、你解决了什么事情,解决的事情,怎么解决讲出来就够了。三、公司现状。是概念期还是初创期。你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讲市场空间有多大,试图让投资人知道这是个巨大的天花板,还有很多人花很多时间讲行业痛点和竞争对手。如果你找的投资人连痛点和空间都不知道,不见也罢。因为你花大量时间去教育投资人,没有意思。所以,如果一个创业者在5分钟不能把事情讲清楚,如何让投资人投你。怎么讲故事,故事是否讲给正确的人听?一个好的事情一定要找到对的人,在对的时刻讲给对的人。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梁隽樟BP是我们每天工作很紧密的部分,再看过去收到的很多BP,对中国的创业生态是很好的回顾。说奇葩这个词不一定合适,但是讲我自己收到过一个与众不同的BP。是关于人类终极诉求——永生的。说实话我没看明白,它包括了很多生物能源等技术,也是反反复复的跟我聊,我和他电话沟通过一次。我性格有个特点,我会真实地告诉你我在想什么,如果我觉得不靠谱,我会告诉你,节省大家的时间。但大部分BP还是创业者经过深思熟虑,把想法传达出来的结果。我回头看,我列出几个数字,跟大家分享一下:1:120——这是我投资数量和看的BP数量比;20-30——是每年我们基金大概会投的项目数字12——是我看过的比较精简的BP,是曾经滴滴发过来的一个BP61——是我看过很长的,微医挂号网当时转型融资时的BPBP是每个创业者希望表达的内容,我们看的是背后的人和事情。10年初,我们投的百世。创始人周韶宁是谷歌中国前联合总裁,他说要做物流,我问为什么,他说我在高速上堵过很久,发现是因为路上有很多货车,物流效率很低,他想改变这个事情。我说以你的背景做通信一类的,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做物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最后我投资是相信这个事情空间很大,必须有人做,而我觉得他可以做成。红圈营销是2012年投的,BP很简单,当时产品有很多问题存在。我自己跑了他很多客户,北京还有外地,大家说不好用但还是会买,因为产品确实解决了特定的问题。我们就认为,驱动行业发展的要素已经具备了,而且可以打中痛点,后来投资了他们。过往的阶段,我们做的事情肯定有对有错,我回头看也做了归纳总结。我自己觉得那最近的两个时间段,有2个是还是做对了,在产业起来的边缘去布局,回报还是不错的。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1997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稻草人的城市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于互联网技术、手机、电脑等产品信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注册 | 登录
投稿、稿件问题联系Q: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如果你已经拿到一轮及以上投资的话,我想你应该不会担心找不到投资人,因为你的上轮投资人可以帮你引荐下轮投资人。
所以,我接下来的回答就是针对那些从没有和投资人打过交道的创业者,看看你们有哪些渠道可以找到比较靠谱的投资人。
首先,创业有风险,必须得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拿到投资的团队永远是少数,拿到投资又能走下去的更是少数的少数。
所以,在找投资人之前,你需要先梳理自己团队的优势。比如自己团队是否有大公司离职的核心员工参与,或者是名校毕业的人员组成。在梳理好自己的优劣势之后,针对性的选择投资机构投递自己的BP。
寻找投资人,其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等投资人来找你,一种是你去找投资人。不同的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
投资人找你
接下来,先谈谈让投资人主动找你的方法。
1、主动寻求互联网媒体报道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投资经理都有看新闻的习惯,如果你能让自己的项目出现在特定新闻上面,只有项目质量可以的话,我想很多投资人会愿意主动联系你的。
目前较为主流的媒体有以下几家,你可以选择适合你们项目的媒体网站投递自己的新闻稿。
猎云网,科技新媒体,http://www.lieyunwang.com/
36kr,科技新媒体,http://36kr.com/
钛媒体,科技新媒体,http://www.tmtpost.com/
雷锋网,面向硬件行业的新媒体,http://www.leiphone.com/
芥末堆,面向教育行业的新媒体,http://www.jiemodui.com/
多知网,面向教育行业的新媒体,http://www.duozhi.com/
游戏陀螺,面向游戏行业的新媒体,http://www.youxituoluo.com/
游戏茶馆,面向游戏行业的新媒体,http://www.youxichaguan.com/
触乐网,面向游戏行业的新媒体,http://www.chuapp.com/
拓扑社,面向企业服务行业的新媒体,http://tobshe.com/
零壹财经,面向金融行业的新媒体,http://www.01caijing.com/
2、将自己的产品推到免费推广渠道
除了媒体之外,将自己的产品推到免费的推广渠道,可以帮助自己吸引种子用户,同时也能吸引投资人的注意。
目前比较好的免费推广渠道有以下几处,你可以选择适合你们项目的渠道投递。
腾讯创业,腾讯旗下的创投领域综合服务平台,http://startup.qq.com/
IT桔子,创投行业产品数据库及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https://www.itjuzi.com/
NEXT,36kr旗下的类 Producthunt 产品,http://next.36kr.com/posts
Demo8,创业邦旗下新产品分享交流平台,http://www.demo8.com/
3、将自己的产品推到融资平台
除了将自己的项目推到媒体或者免费的推广渠道之外,更加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将自己的项目推到融资平台进行融资。这样的方法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
目前比较好的早期融资平台有以下几家,你可以选择适合你们项目的渠道投递。
华兴Alpha,华兴旗下的早期融资平台,http://alpha.huaxing.com/
逐鹿X,华兴旗下的早期融资平台,https://zhulux.com/#/
猎桔,IT桔子旗下早期项目融资平台,https://www.itjuzi.com/special/lieju/
天使汇,在线创业投资平台,http://angelcrunch.com/
创投圈,创业服务平台,https://www.vc.cn/
36kr融资,36kr旗下融资平台,https://rong.36kr.com/
4、入驻孵化器&联合办公场地
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说,除了以上这些方法之外,还可以选择入驻孵化器或者联合办公场地,借助孵化器或者联合办公场地的资源,接触到投资人。
目前比较好的孵化器&联合办公场地有以下几家,你可以选择适合你们项目的孵化器或者联合办公场地申请入驻。
3W孵化器,创业综合服务平台,http://www.3wnb.com/
太库,创业综合服务平台,http://www.techcode.com/
桔子空间,以联合办公场地为主的创业服务品牌,http://www.juzilab.com/
科技寺,创业综合服务平台,http://www.kejisi.com/#1
头条号创作空间,今日头条旗下新媒体创业加速器,http://space.toutiao.com/space/intro/
微软创投加速器,微软旗下孵化器,http://www.microsoftventures.cn/
氪空间,36kr旗下创业孵化器,http://space.36kr.com/#/
NEXT创业空间,互联网孵化器机构,http://www.nextdoit.com/#1
优客工场,主打创业的共享办公空间,http://www.urwork.cn/
5、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品牌
对于牛逼的团队来说,其实完全可以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品牌。典型的案例比如,Papi酱、罗辑思维、咪蒙等,当你成为一个品牌的时候,投资人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给你投钱。
主动找投资人
然后,我们再看看你主动找投资人的方法。
1、让你身边靠谱的朋友引荐
无论什么时候,身边的靠谱朋友引荐永远是寻找投资的最好方法。对于投资人来说,如果是熟人引荐的项目,他们会更愿意投资,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信用背书。
2、自己投递BP给机构
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推荐的,因为每天这些机构会收到海量的BP,越是知名的机构,收到的BP越多。拿经纬创投来说,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收到几万封BP,他们一年其实也就投60来家,你看看这获投比率。
所以,如果是投递BP给机构的话,可以选择一些知名投资人离职后的新创基金,他们更愿意给新人机会,给大家推荐几家吧。
紫牛基金,由猎豹CEO傅盛发起设立,
FreesFund,由IDG资本李丰创办,
熊猫资本,团队成员来自晨兴、启明等一线主流基金,
愉悦资本,由原君联资本TMT核心团队刘二海、戴汨、李潇等联合创办,
曲速资本,由原梦工厂创投基金董事总经理杨轩创办,
3、自己投递BP给投资人
这种方法相对于投递给机构来说,更进一步。但是,同样投递简历之后石城大海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且你还需要知道这些投资人的私人邮箱,难度会更大。
4、参加创投活动或者路演
现在北京和上海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互联网创业相关的活动,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参加这些线下的沙龙活动,然后想办法拿到主讲投资人的联系方式。
5、在各大咖啡厅守株待兔
车库咖啡、3W咖啡等地方,每天都会有投资人在这里出没,所以,如果你眼力够的话,还是很容易碰到投资人的。
6、私信社交媒体上的投资人
现在我们的投资人朋友几乎都会在各大社交网站出没,你可以在知乎上、微博上、脉脉上、微信公众号上面轻松找到他们。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张丁杰(微信公众号:izhangdj) 投稿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收藏已收藏 | 123赞已赞 | 18
投稿、稿件问题联系Q: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57个回答73人关注
52个回答58人关注
14个回答36人关注
18个回答29人关注
30个回答36人关注
53个回答89人关注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4999字)
第一次见投资人的7个注意事项以及BP的10大误区
主要讲三件事:第一次和投资人见面需要聊什么、BP的十大误区、BAI关注的领域。
猎云网注:本文转自新浪科技,由贝塔斯曼投资基金(BAI)投资经理汪天凡为创业者带来的一场的融资分享会,主要围绕“第一次见投资人面聊什么”、“BP有哪些误区”和“整个投资行业在关注什么领域” 3个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建议。
同时,从投资人的视角为创业者总结出了“第一次见面的7个注意事项”、“BP的10大禁忌”、“5件事看创业方向值不值得做”三个应对措施,整场分享干货满满,以下文分享实录(标题为后添加):
谢谢大家!我们有时候会下意识给创业者提供意见,今天重点讲一下从投资人角度来看,怎样融资会是比较好的方式。
今天主要讲三件事,第一是,如果第一次和投资人见面需要聊什么,到底怎么聊。第二个BP误区。第三梳理一下整个行业关注什么领域。
第一次见面的7个注意事项
首先,见面聊什么。和VC见面有不成文的细节,第一个细节比如跟任何投资人见面的时候建议把一份BP先发给他,无论以什么方式发给他,而且最好不要提前一个小时,如果提前两天是最好的,通常投资人每天收到的BP有十几上百份,对他来说如果不能提前让他注意到,没有看过BP跟你聊,也觉得不够尊重。
其次,见面地点,选择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创业大街是相对聚集的地方,3W咖啡很吵的时候就不建议大家聊天,大声说话很累,耐心就低,成就就低。
第三,喝茶倒水。有些人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上,一般建议大家非常简单一小杯的白水就可以了,不要让大家多喝水,会上厕所比较多,会想早点结束会,效果会差。
第四,介绍项目,先从介绍自己开始,无论自己有没有什么牛背景,总归做创业是有一份自己的初心,初心讲清楚,这样容易先拉进去,开始跟大家谈行业,这样的话就拉远了具体,很多是投资人之前听过,个人背景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他关心的。
第五,千万不要长篇大论,我们一直相信很多事情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如果现在想跟别人一句话说不清楚,我相信你对这个事情理解不够,或者投资人会觉得你对事情理解不够。
花言巧语,不如现实力说话。如果你有数据,如果没有交易流,一些小的细节,数据化的东西出来会比花言巧语好很多。
如果一个基金跟你见完面之后没有后续就把它当作拒绝,千万不要觉得可能还在推,一个基金如果对一个项目感兴趣一定会追,一定会马上来联系,甚至下了电梯就给你邀约。但是如果当场没有很感兴趣,理论就是拒绝。拒绝也是有方法的,你不要自己创始人去辩论,还是要务实一点,如果拒绝你,你就寻求一些反馈。但是投资人一般给的反馈比较泛,你会相信只跟你聊一个小时的人改变你的人生吗?这还是比较小的概率。如果寻求反馈还不要资源,比如缺一个什么样机构,想挖新浪的人,就可以跟他说人事部认识新浪的谁,帮我搭桥一下,或者想招人谈合作,如果一个投资人拒绝你,可以让他多介绍资源,这是最务实的。
第六,签署协议,不如明确节点,协议本身是一张纸,还不如跟投资人明确好什么节点,尽调什么时候做,做多久,从他投资的公司反向做研究。
最后还是一次见面,不如长期伙伴,跟你出去见朋友也好,就是一次普通的见面,如果没有促成合作的话,还是成为长期伙伴的时候。和投资人处好关系,是挺重要的技巧。这是我认为不成文的细节。
在BP里不要用的词和想用的词。特别讨厌有机、立体、整合,比如有机立体整合了什么中国钢铁行业资源等等,这个话等于没说,而且会让大家觉得你在故弄玄虚,越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词尽量不要用。
甚用是平台、模式、系统、入口、颠覆,你对平台到底了解整个世界上中国对平台理解是一样的吗,这几个字是所有人理解,但是往往想用这些词提高自己事情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平台是什么,商业模式、营销模式、说太多反而无知,尤其系统地做一些什么事情,这个话等于没说。你说自己有入口是没有意义的,尤其说你未来要做入口也是没有意义的。最后一个词是颠覆,这个行业当中大部分的真正上市公司,比如说聚美、58,某些小行业里让很多人吃不到饭,但是让更多的人吃到饭,没有一家真正公司把所有人颠覆掉,更多还是改进,给用户提供颠覆性,如果你非要颠别人,那就是少用。
少用就是改变和增量,一个公司不会有太多的点改变,可能要着重于改变一点,增量也是来自于专注的一点,所以如果用太多改变,改变太多东西,也同样意味着就没有关注点。
最后可用是驱动、节点、方式。驱动就像需要用什么驱动什么,我用行业某一个高管有节点,能撬动一端的生意,用更高效的方式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三个词比较让你表达出踏实的概念。
我刚入伙碰到创业者说只见你们合伙人,这句话体现了两点,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一定会见到合伙人,但是跟投资经理说只见你的合伙人,就无法跟你接触了,也关闭了一条见到合伙人的通路,投资经理有时候会把这个点反馈给投资人。你想见合伙人意图是对的,在一个基金中拍板的确实是合伙人,你想见到可不可以先电话聊一下,基本数据给你,下次带合伙人见我。这件事情成功与否,对于你自己也可以成功在下次见到合伙人,有技巧性让投资经理帮你完成你的目的,找到基金最愿意支持你的合伙人,投资经理也承担支持、筛选和帮助你收集资料的一个过程,尤其当基金并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时候,帮你做成案子外部朋友真的就是投资经理,把会帮你收集资料,他也会对行业当中竞争对手很了解的话,他是你的很好的伙伴。这不是要二者选其一。
我们之前投过一个创始人,半夜十一二点见我们原来投资经理的同事,那个公司现在快要上市了。当时也是热火朝天的一个项目,手上项目很多,但是还是愿意见我们的投资经理,一方面认可我们的品牌,另一方面不是第一次就要见到合伙人。
BP的正确方式
关于BP,这是典型的套路,先说市场,然后讨论市场有多大,增长有多快,里面有多少参与者。第二说到模式,商业模式,利差在哪里,或者人调配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产品是什么,我是APP,有社区、有电商。提到数据的时候用户增长怎么样,预测现在的趋势到几年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只后讲团队,CEO,主管的部门是谁,一共多少人。最后因为团队和推广的需求,每个月花多少钱,融资需求是多少。最后是谢谢。
这是通常的顺序,这个顺序对我们任何没有刺激感,我特别建议大家把这个顺序倒过来。上来先谢谢,不用到最后再谢,大家聊得不开心谢也没用,先谢让大家先开心。先说融多少钱,你是天使500万,我就天使的标准来见,A轮多少就以A轮来见你。然后再介绍团队,开门先介绍自己最有利,给投资人一个故事,我想要做的事情是多大的事情,未来能涉及到多少人,马上有数据,现在已经日活多少,用户多少,到底靠什么产品来实现这样的数据。最后说模式特点在哪里,市场这页往往是放在附录里的,大部分投资人对一个行业已经了如指掌,除非你能知道投资人不知道的事情,千万不要把市场当作豪无紧要的部分,其实这是最关注的。如果创业者跟我聊市场聊不清楚,对市场数字,有什么人在做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你把这个先讲很容易体现你的无知。尤其传统行业改造,如果你不是传统行业出来颠覆人家,再讲市场是非常危险的。我建议市场放到最后。这只是一个思路。
BP10大禁忌
BP十大禁忌。第一,千万不要群发,千万不要抄送所有人群发是最愚蠢的。
第二不要密送群发,你没有写抬头,这是最没有意义的,最不礼貌的方式。我每天BP怎么看,先看叫我名字的人,好歹对我有点了解,也许我们还有过一些关系,名字都不叫我就删掉了。
第三不要压缩包。现在移动办公,很多手机不支持压缩包打开的,如果发BP,有的创业者做设计共享平台,很多设计图压缩包一打开一两百MB的东西就疯了。
第四,不要大文件。很多附件下来要很长时间,往往碰到这样BP我会删掉。态度好肯定大大的10、20MBBP我就删掉了,我历史上投过的公司没有一家是一二十页BP。
还有就是不要太多页。我认真看你每一页,你希望投资人花多少时间看你BP,每页都花10秒看,很多页就是很长时间,页数太多也不是好事。重要东西放在前面,你自己BP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放在最前面,不有逻辑顺序,如果你数据好数据放前面,团队好就放前面,上轮投资人牛就放前面。
第五,不要全部文字叙述,除非是非常有见地,自己打字的时候就说这个是不是有干货的话,如果没有干货的话,人云亦云的废话就不要打了。你说社交市场缺少什么东西,社交图里缺少什么东西,非常具像描述出来更符合人心。
第六,千万不要搬运太多市场数据。如果搬运了某个报道里的数据,你搬这个数的前提是真的相信报道里的数,真的相信中国上门喂奶市场是万亿级市场,但是你真的相信吗,你算一算有多少人会在这个市场里面,每个人愿意付多少钱,每前请多少次。如果搬运数据的话,好歹自己能自圆其说。
第七,不要发誓。“我一定”这句话千万不要出现,有很多投资人说我一定投你还不一定投你,这不起到作用,又浪费交流时间。
第八,也不要挟持马云。说我是下一个什么什么阿里巴巴,什么什么淘宝,因为我们还是真的你是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独立模式的开放者,而不是纯粹抄袭者。甚至当你一说某某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有很大的体系,你是哪里的阿里巴巴,是B2B的阿里巴巴,还是B2C的阿里巴巴。
第九,不要发WORD文档,它不方便直接展现东西,它更多是编辑。很多投资人会做BP的归档,WORD文档,PPT归档不在一个格式里,也不容易被发现。
最后,不要奇怪的标题,比如“给你一个投到下一个阿里巴巴的理由”,千万不要这样的题目。正常的抬头我还是建议第一公司名称,第二比如移动时尚电商,简单描述。第三A轮,第四时间就可以。这样的四块内容来起标题,击中率会很高。
BAI的10大投资领域
关于我们在16年会关注什么领域。这是比较泛的,是非常不合格的,因为文字太多。
首先关注技术在生活方式的变革应用,我们不是纯粹新奶茶店连锁之类的,更多还是技术改变生活方式的消费。
第二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商业化应用。随着所以企业在“互联网+”,各种各样数据越来越被出来,一个企业的财务数据已经不存在于财务资料了,已经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了,个人的数据,个人喜好数据也越来越被总结出来。我们觉得数据在各个领域得到商业化的应用。
第三人口结构变成中的趋势机会,大家讨论二胎、老龄化、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城乡结构差异。当年大家也听到过,陌陌火起来的原因是某个阶段最好快过年,人口流动迁徙当中有什么风尚。
第四再造虚拟与现代的生态,我们更希望于造生态,你如果有一个前端的方式造出生态的话,那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五可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方式,过去从电台、报纸到电脑到手机,现在越来越多的方式出现,因为人的习惯的改变,我们也会非常关注内容。贝塔斯曼是欧洲最大的媒体,所以我们是内容出身的公司。
第六围绕着主力消费领域的突破。什么是主力,一个大的市场到底怎么看,往往BP里说市场超大,什么是大市场?比如做个算数,现在在一亿美金上市规模大概是这样的,增长百分之百的增长,这是非常优秀的在美国中概股上市的水准,如果是互联网公司抽5%,相当于乘以20。如果占市场20%的份额,就是市场也就是100亿美金的市场,对于种概股上市的市场规模如果是100亿或200亿美金,就是1200亿人民币,对应中国12亿人口一年花一块钱,所对应的市场才是符合中概股上市的。为什么投资人跟你说市场小,就是因为算不出来算数。各种各样的出行,自己每年身上的花费在哪,大头在那,那就是大市场,所以在中概股,易车、汽车之家,两家能够在一个市场里存在就说明市场很多,房多多、链家等等的。当然另外一面就是看企业的消费,说完个人消费看企业消费,可能在财务、人事、营销方面花很多钱。
第七所谓中国特色的创业机遇与生态。因为我们相信不是所有模式都是拷贝的,中国特色的创业,最典型的是留学,很多中国人留洋深造概念根深蒂固在所有家庭心中,老外交流特别容易,经常说留学没有那么严肃,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介机构。比如中国老年人市场,小孩来养老人,跟国外社会保障机制不大一样,如果做养老市场的话。
第八未充分挖掘的企业级消费者。这是大市场的理由,花钱除了个人还有企业,尤其在这个阶段,很多经济下滑的时候,大家了解精细化运营了,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做精细化运营,就要向外采购,企业消费级市场。比如今年冒出很多租办公室的事情,有人提出更好的方案。
第九兼并收购时代的卡位点价值。原来五年十年前,中国VC一心想投出国上市的公司,但是这个年代上市和退出的节点越来越提前,很多人民币退出在收入规模相对效的情况就能实现,很多BAT收购步伐也在加快,所以这些卡位点价值,如果你是独木桥上的人,也会有很多人想收购你,也能实现财务的退出。
第十做你不敢想的创造出新市场。以前可能家长在圣诞节送给小孩可能就是平板,或者很好的玩具,就千把块钱。在这个年代会送无人机了,觉得这个更酷更炫,这个产品变成了圣诞节的礼物,所有人家庭每年都会发生的消费,讲市场的时候就无法描述,只有当你推出这个产品才知道有多大,慢慢体现。所以我非常鼓励所有创业者在第十点进行创造,因为这才是真正能创造出大公司的一个点,就是创造出一种不敢想的新市场。
5件事看方向值不值得做
这十个领域归根到底要落实在右边的五个标准上。到底方向值不值得你做,你要看五件事。
第一人群基础是不是够大,是不是很容易扩张,是不是很容易渗透,或者别人不容易,你容易一些。第二付费意愿的提高和习惯。
第三单价和毛利提升的空间。很多移动电商如果超越PC电商就是在单价和转化率上同时提升,这样才能超过PC的选手。如果看移动电商更关注毛利提升空间有没有。
第四品牌溢价和可持续能力,如果我做相对高端的市场,能不能慢慢产生品牌,有毛利提升。
第五团队自我革新成长空间。不一定要BAT出来多牛,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基金看不上BAT,因为BAT流动太大,BAT加起来十几万人,每年走一万人,不是VC都会投这一万人。更值钱的人是跨界,我在BAT做,传统行业有足够多的经验,可能有过一次创业经历,没有大成,没有大败,但是想挑战更牛的事情。这是很多VC相中的。
<div class="module-box mb20" v-for="(item,index) in items" v-if="index
{{item.author_user_sig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投资基金国际控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