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卡芙窗帘布艺加盟可以让创业者们创业成功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19位阿里巴巴出走的创业者,最后他们成功了吗?
发布时间:
过去14年,中国电商行业从无到有,阿里巴巴也从一个只有18人的创业团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构筑商。当年创业的&十八罗汉&,大多数还身处要职,而有些离开的高管们依旧与阿里巴巴保留着些许关联。还有不少离开阿里的人,在继承和延续着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基因……   
一、披上&新马甲&的阿里创始人
披上&新马甲&的阿里创始人
08:42 上传
阿里巴巴董事长 菜鸟网络董事长 马云   
1、马云:阿里巴巴的灵魂人物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CEO)   
去向:菜鸟网络董事长   
简介:马云现在依旧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长,然而,他已经的的确确是阿里巴巴的&前高管&了。5月28日,卸任阿里巴巴CEO仅十八天,马云就换个&马甲&又出山,启动了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重拾四五年前&物流24小时送达&的远大设想。马云貌似&离开&阿里巴巴重新创业,但实际上,他在整合各方资源做物流平台。  
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是由阿里巴巴、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速运等物流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名为&菜鸟网络&,由马云担任董事长,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拟出任CEO。  
点评:马云表示&物流是国家层面的项目,阿里巴巴在过去4年一直不敢下手,这个理想太大&。这个项目,将弥补阿里巴巴生态链中的短板,让物流融入在阿里的生态体系当中,&无形&、太极化地构建阿里的物流版图。   
二、转做投资人的阿里前高管
转做投资人的阿里前高管,孙彤宇 投资博卡思
08:41 上传
天使投资人 孙彤宇 投资博卡思
2、孙彤宇:曾经的阿里巴巴&2号&人物
曾任职务:淘宝网总裁
去向:天使投资人,投资博卡思教育软件,盒子世界
简介:孙彤宇曾经是长期是居于马云之后的2号人物,淘宝网的创始人和缔造者,他自己说&淘宝是我的孩子。&据《东方企业家》杂志撰文披露,日,马云叫来孙彤宇、昱峰等7个人,郑重而神秘地说:&我现在派你们去做一个C2C的项目,这个项目目前还处于绝密状态,全公司都不知道阿里巴巴会进入到C2C领域。你们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女朋友,爸爸妈妈。否则,我只能开除你们。&随后,马云拿出了一份全英文合同,&你们马上签字。&   日正式卸任淘宝网总裁一职,并前往包括伦敦商学院在内的海内外著名商学院修整学习。5月,他投资博卡思的教育软件。2009年初,&盒子世界&儿童虚拟在线社区开始在线运营。
点评:《中国企业家》评论道:这位&2号&人物离职后,阿里系再也没有出现过真正的&2号&人物。虽然不断强调&距离&和天使投资人身份,孙彤宇实际上对博卡思的投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天使投资人的范畴,创业伙伴们戏称孙彤宇是&最累&的天使投资人。
嘉裕基金董事长 卫哲
08:41 上传
嘉裕基金董事长 卫哲
3、卫哲:2011年因阿里巴巴供应商欺诈事件引咎辞职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CEO
去向:嘉裕基金董事长,好耶集团独立董事
简介:生于1970年的卫哲,20岁刚出头就成为&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的秘书。此后十余年间,从金融业到咨询业,再到跨国企业中国总裁,他一路顺风顺水。2006年11月,任阿里巴巴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一年后,其所掌管的阿里巴巴B2B于香港上市。
日,卫哲因1107名&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一事引咎辞职。2011年4月,卫哲与马云出席绿色公司年会,透露自己已组建&嘉御基金&。日,好耶集团对外宣布,卫哲以独立董事的身份正式加盟好耶集团。
点评:证券日报报道称:在2011年4月的年会上,卫哲总结,阿里巴巴教会自己两件事,第一,中国互联网不需要一个更会赚钱的公司;第二,不要总是想着捕捉机会,而是要找到问题。而马云也表示,离开阿里的卫哲不需要自己帮助,但自己却给了他一个&大礼&,就是这道伤疤。这道伤疤会比他身上任何一个勋章都值钱。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卫哲和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巴巴,都在彼此那里收获了很多。
凤凰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 吴炯
08:41 上传
凤凰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 吴炯
4、吴炯:搜索引擎核心技术专利持有人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CTO兼中国雅虎CTO(首席技术官)
去向:凤凰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北极光创投合伙人
简介:时代周报报道说,吴炯加入阿里巴巴跟当年他加入雅虎的故事如出一辙。他回忆说:2000年5月第一次回国,顺道去看马云,发现创业团队都挤在马云自己的房子里……每个月就拿基本生活费,而且没日没夜在干,这种使命感比雅虎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就决定加入了。而在此之前,马云让技术总监这一位置空缺了一年。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的吴炯建立了阿里巴巴在美国的研发团队,2001年从美国归来后出任阿里巴巴CTO,主导了阿里巴巴、淘宝网的技术平台设计,至今仍在沿用。
2008年吴炯与孙彤宇一样,因阿里巴巴内部高管&轮休&辞职。后来吴炯创建凤凰投资有限公司,离开阿里巴巴后他的历次的投资项目包括汉庭连锁酒店、酷我音乐、聚美优品、房价网、开心网等。
点评:马云这样表述吴炯对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以前阿里巴巴每小时能跑50公里,我们一直在找能让阿里巴巴提速到100公里的人。&对应马云&轮岗学习&的说法,吴炯曾面对媒体明确表示,未来可能回到阿里巴巴,&在北极光实践所得的投资经验,将有助于阿里巴巴未来的投资、收购和整合。&
阿米巴资本 李治国
08:41 上传
阿米巴资本 李治国
5、李治国: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云计算中心资深总监,口碑网CEO
去向:阿米巴资本合伙人
简介:日,李治国成为了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任产品部经理期间,主导开发了阿里巴巴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产品之一&诚信通&。他乎是最早走出阿里的创业者,而且已经几进几出。2004年,他离职职创办了本地生活搜索网站口碑网,后2006年被阿里收购,2010年,李治国再次从阿里巴巴离职。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第二次离开阿里巴巴后他考虑良久选择转做投资人。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不缺他一个创业者,但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早期投资人奇缺&。于是他成了阿米巴资本合伙人,投资了20多个项目,项目主要集中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SNS等TMT领域,例如挖财、脸谱换换、花瓣网、没实行等。
点评:李治国两次进入阿里巴巴工作,又两次离职自己创业,是阿里系著名的&二进宫&人物之一。2004年,马云的夫人--也是李治国在阿里巴巴时的顶头上司张瑛在知道他创业口碑网的情况后,&马上把200万元打到我账上,甚至没有签订任何协议&。
三、继承阿里电商基因的创业者
小桔科技CEO、嘀嘀打车创始人 程维
08:41 上传
小桔科技CEO、嘀嘀打车创始人 程维
6、程维:嘀嘀打车推动电召变革
曾任职务:支付宝商户事业部经理
去向:小桔科技CEO
简介:在创业之前,程维曾在阿里巴巴工作8年,从B2B到淘宝,最后在支付宝负责B2C业务。后创业成立小桔科技,2012年9月推出了嘀嘀打车。新浪科技报道称,到目前为止,嘀嘀打车既不向用户收费,也不向出租车司机收费。所以基本上,收入还是&0&。
他曾用阿里巴巴做类比来说明打车行业的机会:&阿里巴巴B2B帮助中小企业做外贸推广,说白了就是用互联网颠覆了展会业。淘宝则是用互联网颠覆了小商品市场。过去的30多年间,打车这件事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现在蓝领阶层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给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基础,出租车业已经被推到了变革的临界点。&
点评:不难发现,程维创业之中仍然保有着阿里巴巴的基因:做平台。目前打车软件市场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程维与他的小桔科技面临着诸如快的打车、摇摇打车等的挑战。 同程网CEO 吴志祥
吴志祥:曾经的《赢在中国》五强选手
08:41 上传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销售经理
7、吴志祥:曾经的《赢在中国》五强选手
去向:同程网CEO
简介:毕业于苏州大学旅游专业的吴志祥,2001年进入阿里巴巴,做一位普普通通的销售经理;2002年5月着手创建苏州同程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程网),并于2003年7月正式上线。他的创业最初完全是按照阿里巴巴的模式在运作。
吴志祥在2006年&赢在中国&36晋级12强第一场比赛的现场再次和马云重逢。此时他已经是一家有着百十人公司的总经理,而马云是这次大赛的评委之一。最终,吴志祥跻身五强,获得500万元创业基金。后来同程网发展迅速,成为了拥有B2B旅游企业间平台和B2C大众旅游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点评: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曾这样报道吴志祥的&阿里巴巴情结&:&整个‘赢在中国‘比赛中,最让我高兴和得意的事情就是在昨天那场比赛中马云对我说:’作为一名阿里巴巴人,我为你感到骄傲!‘当时真的很高兴,甚至鼻子有点发酸。似乎这三年来,我一直还在阿里巴巴工作,好像是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扬。&
蘑菇街四人组:李研珠(左一)、陈琪(左二)、魏一博(右二)、岳旭强(右一)
08:41 上传
蘑菇街四人组:李研珠(左一)、陈琪(左二)、魏一博(右二)、岳旭强(右一)
8、陈琪:舍千万期权卖房创业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资深经理
去向:蘑菇街CEO
岳旭强:淘宝&最强技术专家&
曾任职务:淘宝网资深架构师
去向:蘑菇街CTO
李研珠:&淘宝最牛的营销人&
曾任职务:淘宝商城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淘品牌最早的创造者,口碑网员工
去向:蘑菇街CMO
简介:今日早报报道称,毕业后在淘宝工作六年的陈琪看到新模式的商机,决定创业。为此他和浙大同窗魏一搏各自卖掉了一套房产,跟随陈琪辞职的还有他在阿里巴巴的朋友岳旭强与李研珠,四人联手。
他们经历了卷豆网的失败,踏上了蘑菇街的征程。最终,于日,情人节当天,蘑菇街正式上线。借着新浪微博的兴起,2年时间转瞬即逝,蘑菇街从原来的四个人发展为现在的近130人;从原先的100多万用户,发展成为现在的3000多万用户,电商转换率高达8%-10%。
点评:陈琪卖房子、舍弃千万期权创业的事,还被当做新闻点而竞相传播。他们带着阿里烙印上路,行事做派风格也有些相像:实干,更喜欢滚动发展……前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白鸦,曾在转发一条有关蘑菇街的微博中说,&淘宝最好的产品经理+最强的技术专家+最牛的营销策划,他们会创造奇迹。&
逛“Guang”COO 朱宁(网名:白鸦)
钱志龙:工号前100的阿里巴巴元老
08:41 上传
钱志龙支付宝原用户事业部总经理
9、钱志龙:工号前100的阿里巴巴元老
去向:&逛Guang&CEO
朱宁(白鸦):不愿意听到外人说阿里的坏话
曾任职务: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
去向:&逛Guang&COO,实体咖啡馆BetaCoffee创始人
2008年,白鸦创办贝塔咖啡,无意中成为中国最早的IT人集资咖啡馆,包括冯大辉在内的不少阿里圈朋友愿意去聊天。白鸦说,下定决心开始创业,是因为&心中还有梦想&。
2011年10月从支付宝辞职之前,白鸦在阿里巴巴担任首席产品设计师。现在,他是一家名为&逛&(guang.com)的初创网站的联合创始人及COO。与他一起创业的并担任&逛&CEO的是支付宝原用户事业部总经理的钱志龙。钱志龙在阿里巴巴的工号排在前100位,先后参与过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阿里妈妈、一淘的创建过程。
点评:&我们打心里实实在在地应该感谢阿里,这不是冠冕堂皇的话。我们这帮人是阿里培养出来的,市场是阿里培养起来的,我们的启动资金也是阿里给的。虽然没事在微博上开开阿里的玩笑,但是我们都不愿意听到外人说阿里的坏话。&创业邦杂志采访白鸦时他这样说。白鸦对阿里巴巴的情感,真像学子对母校的深情:自己可以随便骂,但外人说坏话,绝对不行!
10、蒋海炳:创业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
曾任职务:支付宝2号员工,前运营主管
去向:马伯乐招聘网创始人
2003年蒋海炳加入淘宝网,2004年他在网络上发现了口碑网,认识了刚从阿里离职的李治国。之后的几年,李治国又进阿里,与他成为同事,然后两人又先后离开阿里。2009年,蒋海炳决定创业,创办了马伯乐招聘网,帮助网商招聘各位专、兼职人才。
蒋海炳当时的想法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资金流是支付宝的事儿;物流很麻烦,阿里巴巴已经那么大,都搞定不了,自己去做更是没戏。在这个爆发性增长的市场,到底还有什么要素?还需要人!他要做的就是专门为网店去做招聘。
点评:创业邦杂志文章说,&马伯乐&始终保持着十几个人的团队,虽然拥有忠实用户,但是规模很难长大。蒋海炳调整了方向,为那些传统厂商服务,帮他们招代运营人员,后来他把&马伯乐&交给其他同事负责,自己退到幕后。
米折网CEO 张良伦
08:41 上传
米折网CEO 张良伦
11、张良伦:推动旺铺变为免费项目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高级产品经理
去向:米折网、米券网创始人,CEO
年,张良伦任阿里巴巴高级产品经理,曾负责阿里巴巴的旺铺、公司库、供求信息、阿里助手等业务;2011年与郁佳杰(前阿里旺铺的技术经理)、柯尊尧等创办杭州互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米折网,为专注于网购省钱的电商导购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购物返利、优惠券、打折团购、购物分享等一站式省钱服务,2012年创办优惠券网站&米券网&。
点评:张良伦在阿里巴巴担任一个产品线负责人时经历十分精彩:他坚持把开通旺铺这个收费项目变成免费项目,在公司内部各势力之间努力斡旋,最终使得阿里巴巴各个部门的高层悉数坐下来进行可行性讨论,并最终通过了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张良伦名声大噪。但出于担心内心创业的火花会熄灭,他选择了离开,投身创业。
轻翼网CEO 方伟丞
08:41 上传
轻翼网CEO 方伟丞
12、方伟丞:被卫哲破格录取的阿里人
曾任职务:&旺铺&的直接策划人
去向:轻翼网CEO
方伟丞毕业于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因在阿里巴巴论坛发表了对于阿里巴巴公司的一百条建议被卫哲破格招入阿里巴巴中国总部,曾策划并推动阿里巴巴07、08年两届十大网商大赛在杭州的顺利进行,并是阿里巴巴战略级产品&旺铺&的直接策划人之一。
2009年创办携手网,2011年创办服务于网购品牌-消费者的第三方社区导购平台轻翼网。   
淘客网CEO 秦俐
08:41 上传
淘客网CEO 秦俐
13、秦俐:阿里巴巴第65号员工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早期业务发展部经理
去向:淘课网CEO
曾是阿里巴巴创业早期(湖畔花园时期)的业务骨干,她于2006年国庆发起创立淘课并任CEO,带领团队把淘课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实效企业培训服务提供商。
点评:财富网的报道称,&就是因为觉得开心,我最终选择了阿里巴巴。&秦俐至今都为当初的决定感到高兴。我之前的工作总是让我觉得自己是很理性的人,在阿里巴巴,我找到了自己感性的一面,也深深地被阿里的创业激情所感染和感动。&因为感受过创业的激情,秦俐在离开阿里巴巴后选择了自己创业,再次去感受曾经感受的激情。
三、开拓新天地的阿里&创业帮&
音悦台CEO 张斗 (图:腾讯科技)
08:42 上传
音悦台CEO 张斗
14、张斗:我就是不想当老二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产品高级经理
去向:音悦台CEO
简介:张斗2000年进入阿里巴巴,可以算是阿里巴巴元老级的员工。谢世煌曾是他的顶头上司。他们住在一个宿舍里?面,2001年前后,当时阿里巴巴的境况并不是那么好,一年后,张斗辞职离开阿里巴巴,谢世煌则选择了坚持。2002年辞职后,张斗作为主要创始人,做了一家富媒体广告公司,后创办了为网友提供高品质音乐MV的网站音悦台。
创业家杂志报道中,张斗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出走:&我一点也不后悔,我是精神至上的人,和这些以前的同事一样,我们都有可能买得起游艇,但是我会告诉你这是我赚的,而你是跟马云混的,这不一样……我就是不想当老二。&
点评:&马云的坚持、他的企业文化、利益分享,这三块都是很对的。我觉得我第一个感谢互联网,第二个感谢马云。互联网让我真正从老家走出来了,马云让我知道了我出来以后该干什么。&张斗这样评价马云的对自己的影响。
虾米网COO 王小玮
08:42 上传
虾米网COO 王小玮
15、王皓:网名&南瓜&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系统分析师
去向:虾米网CEO
王小玮:网名&思践&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中文站运营经理
去向:虾米网COO
2006年,阿里巴巴中文站运营经理王小玮决定辞职,和他一起辞职的,还有当时的阿里系统分析师王皓、技术总监陈恩卫、中文站开发工程师吴轶群。让他们孤注一掷的是虾米网--&一个专业的音乐社区、营销平台和服务提供商&。
2013年1月,搜狐、新浪、腾讯等网媒称,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宣布,现有业务架构和组织将进行相应调整,成立25个事业部,其中的音乐事业部已收购音乐网站虾米网。被阿里集团收购后,几位创始人重返老东家阿里集团。
点评:阿里多位老员工共同创业,价值观念、执行力、资金投入、都有了很大的保证。从十八罗汉到五大高手,虾米网的创业之路上,一直存带着阿里巴巴的烙印。
喜乐趣童装品牌创始人 沈建明
08:42 上传
喜乐趣童装品牌创始人 沈建明
16、沈建明:在传统行业创业也很开心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副总裁
去向:喜乐趣童装品牌创始人
简介:沈建明(Jasmine Shen)是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及中国雅虎副总裁,主管中国雅虎的市场、公关与业务拓展工作。2008年12月,雅虎收购口碑之后,其他业务收缩,重点发展口碑。沈建明被派到杭州去管理口碑网,但因家庭原因不能前往,故离开阿里巴巴。
随后沈建明于2009年6月份开始着手创业计划,并在7月份创立喜乐趣ikids童装品牌,由京、港、沪三地设计师联手设计童装,同时邀请国际童装顶级代理及时尚杂志主编担任买手及顾问。
点评:腾讯科技撰文指出,沈建明是为数不多的在传统行业创业找到突破点的阿里巴巴前高管。&目前已经与互联网渐行渐远,在传统行业创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尽管到现在还有很多猎头找我,但是我都一一谢绝了。&
17、王强:建立IT从业者的资料下载基地
曾任职务:支付宝资深产品设计师
去向:火花网创始人,咔嚓冲印创始人
简介:2012年至今王强(微博名:折折熊)仍是淘宝网高级设计专家。2007年至2012年担任支付宝的资深产品设计师。他建立了IT领域垂直文档文学阅读网站--火花网,同时他也是咔嚓冲印的创始人。   点评:知乎问答里的王强(折折熊)这样回答自己创办火花王的初衷:&火花网是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的。我们是想要让互联网相关从业者可以有个地方进行资料的分享和思想的讨论,一期只是提供了相关共享资源的下载,我们更想要的是让用户可以以书会友,找到懂得交流的人。&
丁香园CTO 冯大辉
08:42 上传
丁香园CTO 冯大辉
18、冯大辉:生命科学网站也可以B2C
曾任职务:支付宝数据架构师
去向:丁香园CTO
简介:冯大辉在阿里巴巴集团任职已超过5年,历任支付宝首席DBA、数据架构师等职,是支付宝技术发展的见证人之一,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被Oracle公司授予ACEDirector称号的数据库专家,2010年由于身体原因,辞职转投丁香园任CTO。丁香园网站创建于2000年,创始人为李天天,是一个&独立、非营利、纯学术&的生命科学综合论坛网。
点评:冯大辉向新浪科技表示,离开阿里巴巴有三个原因:一,经历了支付宝从小到大发展整个过程后,收获很大,个人觉得应该寻求新的挑战。二,IT高压的工作环境,造成了他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所以产生了做医疗服务的愿望。三,他本人非常看好丁香园的发展,B2C业务将是丁香园重要的发展方向。
19、马雪峰:商业SNS的社交体验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早期创业团队成员
去向:人和网创始人、CEO
简介:1999年11月马雪峰加入阿里巴巴,是阿里巴巴早期创业团队成员之一。2005年3月离开阿里巴巴,并和另外伙伴几位创建了人和网,一个集商务交友、人脉营销为一体的职业社会性网络实名制网站。
其实,据小编所知,以上罗列的只是阿里巴巴离职员工创业大军中很小的一撮人,还有很多人扎根在电商、O2O、旅游、投资等行业,后续有机会再给大家一一介绍。
width:100%">
2018年5月,值得收藏的25份报告2018年4月,值得收藏的25份报告
|||||||||||拒绝访问 | www.dginfo.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dginfo.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c4376-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澳卡芙窗帘布艺为什么可以做出客户们满意的产品?_百度知道
澳卡芙窗帘布艺为什么可以做出客户们满意的产品?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设计回归生活,则是澳卡芙窗帘布艺的产品理念,在关注国际潮流的同时,也审视东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奠定了六大风格的产品,让每个客户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爱好。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澳卡芙窗帘布艺为什么对于创业者来说有价值?_百度知道
澳卡芙窗帘布艺为什么对于创业者来说有价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经过数年的研发和沉淀,澳卡芙窗帘布艺将呈现颠覆行业的最佳商业模式,在经营环境低位运行的市场环境下,它致力于向合作伙伴提供创新并迎合需求的产品、服务和销售的整套解决方案,为合作伙伴创造长期的增值和潜在的价值。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致首次创业者:如果做到这三点,想不成功都难|创业者|成功|失败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致首次创业者:如果做到这三点,想不成功都难
有关创业的三点经验:全心投入招聘,积极融资、确保公司有足够多的现金流,确保公司有一个长远的目标。
  编者按:Rob Hayes 是 First Round 的合伙人,主要负责投资早期创业项目。经过十几年投资创业项目和自己创业的经历,他对创业有了深入的认识。他在这篇文章中给那些首次创业的创业者们分享了有关创业的三点经验:全心投入招聘,积极融资、确保公司有足够多的现金流,确保公司有一个长远的目标。
  Aoron Patzer 曾经走到了事业的十字口路。他知道自己心里放不下 Mint,但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位称职合格的 CEO,也无法很好地运营公司的产品。“他是一位少见的知道何时该放手并将公司交由新人管理的创始人。他挖来了一位牛人 Aaron Forth 来管理公司,并成功引领公司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当一位 CEO 本着为公司未来着想将公司交由一位更有能力的人来领导的那一刻,他已经成为一位有伟大的领导者了。” 这是 First Round 的合伙人 Rob Hayes 对 Aaron Patzer 的评价。
  Hayes 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专注于投资早期的创业项目,这些年,他经常被很多创始人问同样一个问题:“我现在该做什么?” 根据他自己多年的经验,他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浓缩成了三点:招到合适的人才,保证有足够的现金流、不出现资金短缺,时刻拥有北极星般耀眼明确的目标。Patzer 在这三个方面做得都非常出色,尤其市在招聘合适的人才方面更是如此。
  要做到上面说到的这三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一个创业者如果能做到,想不成功都难。Mint 最后能以非常高的价格卖给 Intuit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创业者如果能时刻提醒自己:“这三点我做到了哪一点,是否三点都努力地做到了?” 那么他就不会失败。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 Hayes 对上面这三点的详细解读和对如何做到这三点提供的建议。
  一、招聘、招聘、招聘
  对于创始人来说,招聘到优秀的人才是最困难但也是对公司业务发展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没将自己至少一半的时间都投入到招聘人才上,那么失败对你来说是迟早的事。尽管如此,我看到仍有很多创业者在回避自己的这一天职。但在招聘上偷的懒迟早是要还的,很多时候要加倍偿还,因此何必拖延呢?
  招聘是一项虐人的工作。你在上面需要花很多时间,导致你没有很多时间做那些你认为非常紧急的工作。
  如果你面试了很多应聘者,没有一个是你满意的。这时你内心就会挣扎痛苦,感觉糟糕。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你可能做出下面这两个糟糕的决定中的一个:一是你可能会因为招聘而招聘,随便招一个人加入,二是你可能会因此而不在招聘上花任何时间。你可能会暗想:“我现在没时间招聘,我必须要开发产品,我必须要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我必须要去见客户。” 不管你的理由是什么,你已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了。
  Hayes 遇到过很多创业者,他们总能为自己暂停招聘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每次遇到这样的创业者,我能为他们做的最有用的事情就是把他们引荐给那些也曾在招聘上苦苦挣扎过的过来人,让他们相互沟通,他们会在沟通中亲自发现,公司的业务增长与发展与招聘到的优秀人才是密切相关的。无一例外。
  他还建议那些在招聘上犹豫不决的创业者从小处入手,循序渐进:先招一个可以分担自己部分手头工作的人,所分担的这些工作其实并不应该由创始人亲自来做。这时可能会有诸如下面的对话:
  “你需要招聘一位兼职财务主管帮你分担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说。
  “不需要,我现在就可以,我正在处理财务工作呢。” 对方回答道。
  “好吧,现在你每周花这么长时间用来处理各种财务数据。这是你利用时间的最好方式吗?你的时间有没有发挥最大的价值呢?” 我会接续问。很显然,他们并没有没有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工作时间,只有你自己能决定。
  CEO 们需要认识到,如果他们无法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他们就等于是在直接损害公司的利益。术业有专攻,大多时候,如果能招到合适的人才,他们不仅能比 CEO 更高效地完成相应的工作,花费也会更少,那时他们会发现,招到合适的人才太划算了。
  Hayes 建议创业者们先花一整月的时间全部用来招聘。如果看得远一点,一个月其实并不算什么。如果在这一个月里你能找到优秀的人才加盟,三个月后,你就能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公司。
  招聘本来就非常难了,然而有些创始人还有这个忧虑:担心招到的人比自己聪明。有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你要知道,如果你周围都是一些聪明能干的人的话,这会让你看起来更明智。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会想:” 我不能招聘一个产品经理,因为他们可能会将公司引向和我的想法不同的方向。”
  如果你能招到在各自领域比你自己还优秀的人才,并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这时你在别人眼里就是天才。
  我可以从领导力方面阐述这一观点:你身边需要有你足够信任的员工,赋予他们足够的权利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这意味着允许他们的做事方法可能会和你不一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不是一位合格的领导。作为领导者,你的工作不是处处管着他们,而是要想尽办法招到优秀的人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价值。你可能心里会有些不舒服,但这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对你个人而言都是百利无害的事情。
  如果哪个创始人对招聘心存畏惧的话,那么他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最重要的人才招聘上。想想现在对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接下来公司最需要的可能是招聘一位优秀的工程师。如果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尽全力去招到这样一个人。一旦招到了,这时创始人就会慢慢进入招聘的节奏了。因为他们会发现,招到合适的人才给公司带来的积极变化,这时他们会真正意识到招聘的意义和作用。
  在你需要之前就要开始招聘
  当 Hayes 听说 Matt Van Horn 从 Digg 的商务拓展主管岗位离职的时候,他立刻与他取得了联系并将他引荐给了 Path 的 Dave Morin。Dave 的第一反应是:“我很欣赏他,但我们接下来半年并不需要一个专门的商务拓展主管。” Hayes 并未就此罢休,他告诉 Dave:“你这样看,当你未来需要的时候,你可能会花比你想象的多的多的时间来招聘一位可能并没有 Matt 优秀的商务拓展。我了解很多类似的例子,很多人 6 个月的 Deadline 过了都没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只能眼睁睁地错失很多商务合作机会。”
  如果你了解提前招聘所带来的潜在价值,你会发现,就算多付几个月的薪水,提前招到合适优秀的人才也是非常划算的。以 Matt 为例,后来 Dave 及时和 Matt 取得了联系,并聘用他为商务副总裁。“如果你碰巧遇到了这样优秀的人才,别以 ‘我暂时不需要,几个月后才需要’ 这类理由就轻易放过他们。把他们引进公司,你会因这一举动将可能在招聘上花的大量时间都弥补回来。”
  不求最优秀的人才,只求招到最合适的人才
  你需要思考的是这个人是否是符合公司需求的最佳人才。他们是否是符合公司的最佳人才取决于公司文化、管理风格和决策机制。你的公司是否层级分明?是 To C 公司还是 to B 公司?是研发驱动型公司还是产品或营销驱动型公司?所有这些东西都都会对此产生影响。
  然而,即使你找到了符合条件的人选,你也可能会面临其它障碍。Hayes 认识的很多创业者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他们找到了自己欣赏的优秀人选,但却无法招聘那个人,因为他们绝不会来我这工作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说服优秀的人才加盟,那么你自己存在的问题比招聘问题本身还大。
  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越的待遇条件可以提供给非常优秀的人才,那么你的公司也不见得好到哪去。“我的公司没有另外那家公司好,或者说我们公司给你提供的发展机会没有其他家提供的机会好”。如果你抱有这种想法,谁还会想来为你工作。
  简而言之,如果你不能说服你想要的人才,让他们相信加入你的公司对它们来说是最好的机会,那么你就该考虑自己是否适合经营你的公司了。在招聘工作中,很多创业者都会盲目地将自己公司能提供的薪资福利和其他公司比较。其实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反过来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人才。如果有候选人比较(更稳定)和你的公司(发展空间更大)后,最后还是选择加入薪资福利更稳定的谷歌,那么他就不是理想的人选,这种情况下,你也不必恋恋不舍。
  首先要找到你的助手
  记住,如果你已经为各个部门招到了资深主管,那么很多招聘工作就不用你亲自做了。你可以直接让他们各自招聘和组建自己的团队。
  有时候,人们会跟我说他们需要招聘三个客服专员,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为何不首先招个客服主管来专门管理这些人呢?’ 如果你也这样想,那么你只需要招聘一位出色的客服主管就行,直接让客服主管招聘和管理客服专员,你就不需要亲自招三个客服专员了。然而,如果你先招聘三个客服专员,之后再招聘一位主管,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创业者来说,人力招聘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就算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已经齐备,你仍然需要给予他们组建优秀团队所需要的支持、资源和意见建议。
  如果你讨厌招聘,那么就先确定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再让他们负责具体的招聘工作。
  有可能你的一个或几个管理层人员会离职,但不可能同时离职。如果有管理层离职,你只需再重新招一个人,而他主管部门的其他员工的招聘工作直接交由他负责即可。Hayes 建议,招聘核心管理层人员时,一定要招经验丰富的。如果因为公司需要,核心管理层人员需要降职,直接和他们说即可。如果对方真的看好你的公司并珍惜在公司的发展机会,他们不会因为头衔而斤斤计较的。
  Remind 的 Brett Kopf 是 Hayes 合作过的一个非常年轻的 CEO,他在招聘核心管理层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的公司管理层都是一些非常出色的人才,让他们负责研发、市场和产品,和自己一道加强和扩张业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给了 Brett 更多的自信,他自己之前从没当过 CEO,他可以从身边的高管学到很多东西,他也这样做了。他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为公司招聘优秀人才,正是他的这一明智举措,才有 Remind 今天的成就。
  二、确保公司有足够多的现金流
  Hayes 建议创业者制定一个强劲的现金管理计划。在一轮融资结束后,大家可能都会开香槟庆祝欢呼。在这狂欢的气氛中,你肯定也无心坐下来静心思考规划接下来 18 个月的开支计划,你当然也不愿想下一轮的融资,但你必须要这么做。
  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你必须立刻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事情没能朝我期望的方向发展,会怎么样?”
  Hayes 的建议是:考虑建立风险债务,如果你这样做了,要尽快忘了这回事。这个计划在那就行,但不要打算真正用它。建立风险债务只需要几千美金,但会给你吃颗定心丸。
  当 Hayes 要求看创业者的现金管理计划时,他经常看到风险债务通常也包含在运营结算中,这其实是不妥的。“你想将风险债务也放在那,但你必须要让公司的业务和开销看起来就像没有它存在一样。就假装那笔钱根本不存在,也不要谈论它,否则你很容易将其视为自己的救命款。”
  创业者必须时时刻刻关注手上的现金流情况。就算员工非常欣赏你,如果你付不起工资,他们也不会跟着你干。
  现金管理计划不应该包括假定收入或预计收入。我经常听到创业者这样说:到那时我们就会有现金收入,到时我们可以做 X、Y 和 Z 这些事情。其实我想看的是现金计划,而不是预计或假定的收入计划,因为关于未来,没人可以确定。
  将现金管理计划和投资者与顾问分享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它可以自动为你解释和说明。这样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就会有人问:“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人们经常会忘掉这一点:现金流才是你可以用来开支的所有资本。
  每一个创始人都应该对股权稀释保持足够的敏锐度。融资的时候,他们必须要意识到他们自己和员工所占有的股份将会被降低。这有时会造成不良影响。正因如此,大家都想等到最后一刻才去融资,这样他们就能从新融资中获益最大。他们假设,如果他们在确实需求资金前六个月就去融资,融到资,这些钱在这六个月内也没有任何用途。也许这六个月公司发展顺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样他们就能获得一个更高的估值。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最后只剩下很短的资金缓冲期的原因。
  在你等待的时候,很多陷阱已经在向你走来了。
  世界变化很快。你可以等六个月,在这六个月里开发更牛逼的功能,但那时融资环境可能已经变了,资本寒冬可能已经到来,这时你就麻烦了。就算你在资本寒冬成功融到资,融的钱也会比六个月前少得多。
  另一种情况下,你做了所有你之前说过打算做的事情,但投资者不关心这些。例如,你打算等到新版产品推出时再去融资,但那时你会发现投资者关心的只是用户数。对于如何获得高估值,你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亦或是,在你下一轮融资前,你就已经把事情做砸了。这时,投资者更不愿投资了。因此,融资还是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计划。
  有时,在融资时,你打算做的事情比你已经做的事情对投资者的诱惑力更大。看早期的
你就明白了。Twitter 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发展都非常缓慢,如果他们那时告诉投资者:再等六个月,到时会好转的。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 Twitter 了。尽管 Twitter 当时发展缓慢,但他们让投资者对 Twitter 的发展愿景感到振奋,这也是 Twitter 在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获得投资的原因。
  如果你能在需要融资前就能获得投资,那你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时你很有可能会为公司搞定一个非常不错的估值。如果投资主动送来,就毫不犹豫地收下。
  不要浪费时间,如果投资者主动给你钱,就收下。每个创业者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唯一比招聘更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融资。融资的经历太折磨人,期间你会忍受无数的白眼、被拒绝无数次。因此千万别低估的融资的难度。在一次又一次地被投资人否定时,你的自我感觉是非常糟糕的,它会击垮你,让你毫无自信,甚至会让你对公司产生怀疑。因此如果有快速获得融资的机会,一定别错过。
  早点获得融资不仅可以确保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流,也可以帮你避免陷入绝望。此外,你也可以利用本来用来寻求融资的时间去做很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经常有创业者和我这样说:我们上季度的运营表现非常糟糕,因为我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融资上。此话一点都不假,在融资阶段,大多数创业者必须全身心投入,无暇顾及公司业务。
  TaskRabbit 的 Leah Busque 是 Hayes 认识的一个在融资方面非常精明的企业家。两年半前,整个融资环境非常疯狂,有很多投资者想给 TaskRabbit 钱,但当时 Leah 其实并不需要融资。尽管如此,他还是融了尽可能多的钱,融资目标很清晰:融的这些钱足够公司整整三年的开销,而不是通常的 18 个月的开销。
  因为有了足够多的现金流,Leah 就可以更加灵活地为 TaskRabbit 打磨更加完美商业模式,而不用担心没钱花了。TaskRabbit 目前的业务和它当时融资的时候有很大不同,也更加完善完美。如果当时 Leah 等到需要钱的时候再去融资,那么公司可能就没有太多尝试和完善的空间。
  三、永远有一个犹如北极星般的目标
  当人们每天早晨起床都能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兴奋不已时,他们便会在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理想情况下,每一位创业者每天早晨起床都是会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兴奋不已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他们需要有一个北极星般的目标指引自己,而这个北极星究竟是什么他们一定要搞清楚。有了目标,他们就有精力和动力去招聘、去融资。他们必须让公司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们是在朝着同一目标前进。如果你无法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你的北极星是什么,你便无法做到上面这些。
  当我看到 Will Marshall 和 Robbie Schingler 为 Planet Labs 制定的愿景目标时,我发现它的目标总是和环境、人类福祉和宏观的商业相关。是的,Planet Labs 的业务主要是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但他们并不把自己仅仅视为一家卫星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利用太空技术来解决人类生存的地球上的各种现实问题,这个目标就是多年来一直指引公司前进的北极星。
  同样,Brett Kopf 当年创立 Remind 时,他的宏远的目标是将所有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连接起来,为他们提供更安全的交流沟通网络,以此来提高全球的教育质量。这个目标使命看起来太宏大也太遥远,但它却在招聘和融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几乎所有的创业者而言,他们都无法在创业第二年或第三年就能完成公司设定的这一目标。但有了这一目标的指引,他们知道未来将去向何处,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并肩前进。
  与上面说的对立面是只在乎眼前目标。‘我只会谈论明年的目标计划,这样就能更接地气。’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一旦这个短期目标完成了,你就会犹豫彷徨,接下来该怎么走、怎么办?如果你经常为此困惑,这对于公司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如果你接下来无法为公司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公司发展就会遇到问题。到时,就算公司价值 1 亿美金,如果停滞不前,员工也会陆续离开,公司只能玩完。
  优秀的人都要有一个北极星般的目标,每时每刻都是如此,他们需要知道:未来该去向何方。
  Hayes 认为,每个公司的创始人都要经常和全体公司人员沟通。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全员大会、一对一沟通、自由交流沟通。不管是哪种沟通方式,每次沟通最好都能谈到公司的北极星。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在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更是如此。
  作为公司创始人,你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定期和员工交流,问他们:你现在做的工作是否有助于实现公司的长期目标?要多和员工开展这样有意义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凝聚人心,同时还可以确保大家在朝着同一目标努力。
  任何人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都应该能够说明他们那一刻或那周做的工作是如何有助于实现公司长远目标的。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不久后他们就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公司失去热情,他们的任务角色也会显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不管你是一名客服专员还是研发副总裁,你都要能够解释每一次客服或是产品研发进度是怎样为公司长远目标服务的。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北极星是非常遥远的,它看似很小也很模糊。你能够大概知道它在哪里,但无法确切地知道。如果你们公司的北极星也是如此的话,那没关系,因为北极星本来就是那样。正因为如此,你需要招聘一群可以信任的优秀人才为你工作,他们可以帮助你定位到那颗正确的北极星并共同为之努力。
  一颗好的北极星可以让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变成可能。看看就知道了。1978年,微软当时的目标是:让每一台书桌上都有一台个人计算机。那时,这个目标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但他们确实做到了。他们实现了那个时候大家觉得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足够大,他们一直为之努力。30年 后,他们终于达到了这颗北极星,但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找准下一颗北极星。
  微软的这个例子既说明了北极星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或缺性,也说明了提前找到属于自己的北极星的重要性,确保自己永远都有北极星的指引。一旦你接近了北极星,可能离到达北极星只有一年或几个月的时间,这时一定不要为眼前的成功蒙蔽了双眼,要提前想清楚接下来的伟大旅程将走向何处。否则公司就要面临停滞不前的风险,错失新的发展机遇。
人的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把有限的时间分配给谁决定你的成败。
“下一轮退出”简直是私募股权融资领域的创举。其他平台如果都学...
面对猖獗的网络盗版、盗播行为,《芈月传》相关权利人该如何立体...
Oculus、三星和NBA球星詹姆斯在圣诞节当天宣布启动内容合作。
2015“新浪科技年度风云榜”评选开启,等你来投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窗帘布艺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