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腾讯未来的不同

你觉得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公司在格局上有哪些不同?你觉得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公司在格局上有哪些不同?大王自娱自乐百家号首先看两位当家人,阿里巴巴的马云是公认的管理大师,他的战略眼光,他的各种“残酷"的人力部署,让阿里巴巴朝着超级多元化控股集团迈进。在落地支付宝时,连国际法则都可不顾,敢于挑战软银及雅虎,先斩后奏,不得不说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派、实践派,又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理想主义者。而马化腾,跟随战略做到了极致,出一款前沿新颖的产品,布局几个团队内部与外部同时竞争,在模仿中超越。终于在3Q大战中反省这一战略的被动与弊端,敢于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建立起超级互联网生态公司群落。其次,发展路径不同。阿里巴巴是自上而下的引领,腾讯是自下而上的创新,两者难以判定孰优孰劣,就像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一样,就像国家调控多一点,还是自由贸易多一点一样。个人感觉,阿里巴巴身上马云的烙印痕迹更重,在企业传承上,阿里巴巴会吃亏。而腾讯呢?没有超一流的技术,也没有超一流的战略,依托游戏收入过重,所谓社交巨头又是极具动荡,极容易被新技术颠覆的模式。如果说阿里巴巴形成了电商、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物流等多体系稳固体系,那么腾讯,就相对薄弱些。腾讯到底是走控股集团模式,如通用电气般,还是如谷歌,有限几款互联网产品制胜?这次受今日头条的冲击,这两个月来股票一路下跌,腾讯的风雨飘摇会是常态。阿里巴巴的敌人,多在合作伙伴上,吐槽它太强势,太霸道了;腾讯的敌人,多在用户上,说它游戏太坑人,说它卡住入口,到处隐形地施展权力。要我说,它们两家都太强大了,一定要第三方势力出来加以限制,不然国内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环境都会受到影响,两大老虎把着互联网世界大门,别说咬一口,吼一句,都足以把人给震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大王自娱自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大王自娱自乐,娱乐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李彦宏谈百度和阿里腾讯的不同之处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阿里和腾讯的“赋能”区别在哪儿?只探讨“有没有自主权”真是跑偏了
来源丨零售氪星球
2018年春节刚过,腾讯联手京东线下圈地再落一槌,砸16亿拿下从湖南起家的区域零售龙头步步高11%股权。
步步高2月24日公告显示,腾讯、京东各出资8.9亿元、7.4亿元受让公司6%、5%股权,不排除未来12个月增持可能,这是继2月3日公告合作协议之后的进一步股权合作。
步步高董事长 王填
很多媒体特意强调此次股权转让后,控股股东仍为步步高。这与坊间流传的步步高创始人王填2018年初的一个说法有关。“我感觉阿里的新零售是个苹果系统,你就在他封闭的系统里跟着一起玩。腾讯感觉有点像安卓系统,大家在这个系统各玩各的,这就是这两个体系现在最大的差别。”
王填把阿里和腾讯向线下圈地体系比作"帝国生态"和"盟国的生态体系",而步步高最终接下腾京橄榄枝,看似在选择“有更高自主权”盟国体系。
最近有股论调称,“腾讯入股是赋能,阿里入股则丧失自主权”。但,「零售氪星球」看来,如果厘清阿里和腾讯的“赋能”区别在哪儿,这种论调显然是一种有意无意设定的偏见或“人设”。
“导流量”轻模式 VS “下场干”重模式
腾讯CEO马化腾在2017年10月《给合作伙伴的一封信》说,“腾讯将把社交平台、内容平台与京东的交易体系全面打通,有望实现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跨场景的智慧连接。这不但能大大提升消费体验,而且将真正赋能商家。它的创新意义将远远超出流量导入的概念。”
而根据步步高的公告,步步高和腾、京三方合作的关键主要集中在线上业务,步步高将以腾讯小程序、公众号为承载工具,建立微信内商城,作为步步高在线上主要自营的电商平台。同时,步步高也将借助京东线上的运营、物流履约、商品数字化能力优势,将京东到家作为企业布局的重要电商平台之一。
在「零售氪星球」看来,就目前而言,腾讯式的线上“赋能”是一种改良式优化。腾讯目前方案,无论是小程序、公众号还是微信内商城,都是在现有业务模式下利用腾讯线上流量的办法,看起来比较快速,易链接,见效快,把用户留在自己的池子,容易掌控。但这种来自线上流量的链接和赋能,能起多少作用,还需要具体落地的验证。
去年10月才正式杀入线下零售的腾讯,即使拉上了电商巨头京东,但在具体落地解决方案上,至今还不成体系和零散。至少今年下半年,才会有些成果。而对商家来说,数据改造和实施也需要周期。
就步步高的公告,“将京东到家作为企业布局的重要电商平台之一”也值得推敲,京东到家与永辉超市合作多年。但「零售氪星球」获得的讯息显示,永辉内部对“京东到家”这种“轻模式”的链接也颇有微词。
「零售氪星球」此前对阿里新零售样本——“银泰百货”的改造了解看。阿里确立新零售由轻变重的线下零售改造目标,也是经历了几个阶段,走过弯路,才迭代到目前的输出形态。
2013、14年左右,阿里尝试了以“吉祥三宝”(即会员宝、导购宝和营销宝)的方式来运营O2O,试图实现线上线下引流,很快发现不可行。
随后,在2015年,阿里推出逛街神器“喵街”,但这种还是以流量为中心的轻模式,并不能触及零售的本质。“如果不能对零售的货、人和场及流程做组织变革的话,就没有相应抓手,只通过流量单纯引导,只能在大促和活动中发挥作用,而对用户的掌控,用户识别、交易完成以及生命周期管理是没法进行的。”银泰商业首席架构师的熊超(花名晓浪) 在2017年的云栖大会上透露。
所以,如果能以“轻模式”去达到效果,没人会大动干戈去做“重模式”。「零售氪星球」认为,就目前而言,腾讯对类似步步高企业的“赋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相比之下,用阿里的新零售,被设定为“一种基于大数据,对传统人、货、场的重构”。这种重构最典型的例子就阿里巴巴“平底起高楼”孵化打造的“盒马鲜生”,是完全四不像,彻底把零售要素,从传统的“货、场、人”,改变为“人、货、场”的新物种。“盒马鲜生”爆发出零售新能量。是一种破坏式的创新,而非简单的+互联网能实现的。
阿里对“银泰百货”的改造更是一个典型的 “旧城改造”,伤筋动骨,并不容易。但推动了“银泰百货”彻底变了做生意的逻辑,回归“零售本质”。「零售氪星球」之前的《银泰CEO陈晓东:为什么在中国百货业第一个推“付费会员”? 》有更多提及。
去年8月,银泰百货发起了中国百货业第一个付费会员体系,尝试凭借“好货不贵”的专业服务能力去赚钱。这个年费365元的会员服务上线至今半年多,其数字是银泰内部一个天大秘密,但有知情人士透露,未来这个数字如果对外披露,一定会让很多人吃惊。
2017年12月,银泰百货与南京中央商场成立“新零售发展公司”,开始输出其摸索的新运营模式,根据收益收取管理费。而盒马鲜生模式也在爆发2年后,2018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复制阶段。
定位:面向未来,还是现在
从阿里自身,其新零售战略路径很明显,从具体商业场景切入互联网化改造,变革传统零售业态,然后规模化复制。
而从线下零售企业角度,对阿里的“赋能”就存在两种选择:一种是与阿里深度合作,类银泰、居然之家、高鑫零售这样,进行具体行业重构变革探索。接受这种赋能的企业需要一种开通的理念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另外一种,则是利用用阿里已验证的方案,将其视为互联网行业的能源去使用。
在「零售氪星球」看来,传统零售企业必须在目前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做出自己的定位,与腾讯、阿里这类互联网巨头的关系,可能是互补或联盟关系,或在一个平台上共存等。
从更长远的眼光看,由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推动的数字化转型会越来越频繁,传统零售企业怎么与他们或第三方商业基础设施合作,不失去自我,关键是企业自身有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否则,跟谁合作都是失去企业自主权。
银泰商业的CEO陈晓东认为,要不要使用互联网巨头的水电基础设施是一个决心问题,然后,你是否能利用这个基础设施打造自己的独特价值,成为这个生态体系中有价值一员才最重要。
这也是良品铺子公关副总裁赵刚的观点,“有自己的核心专业能力,就不会被巨头生态的黑洞吞噬,而是成为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一员。”
传统零售的转型升级将是未来几年一直存在的事情。是笃定自己单干,寻求其它互联网方案伙伴一起解决发展问题,还是成为阿里、腾讯新零售版图的一员,与强大伙伴竞合中,找到新机会都是一张战略选择。
就零售行业,阿里目前雄心勃勃的变革力度和腾讯对零售垂直场景数据的圈地决心的差别,是显然不同的。相比阿里在线下零售领域多重布局和打磨,从去年10月到现在的腾讯表现出显而易见的焦虑。
《财新周刊》报道,腾讯这波零售行业投资额预计超过200亿元,但腾讯集团总裁,负责投资业务的刘炽平还是不满腾讯投资团队在线下零售布局太慢太弱。
阿里的“新零售”,腾讯的“智慧零售”分别是他们自身企业DNA决定的组合和选择,只是赋能路径不同,程度谁深谁浅的问题。
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是选择破坏式创新、改良式优化,还是蜻蜓点水式表层修修补补。是一个面对未来,还是满足现在的问题。
「零售氪星球」的一个朋友说,“锦上添花,还是凤凰涅槃?变革时期需要后者,前者短期不错,但会贻误战机”。
“新零售对战中,留给BAT的线下百货商超巨头已经不多。”至少对步步高创始人王填,在股票市场,在腾讯和阿里的竞相追逐中,能以一个相对高位的价格部分兑现了,这不失为一步妙招。
寻求报道 | 交流
作者妮可,资深媒体人,商业观察者,现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领英LinkedIn洞察作家,雪球和品途商业评论专栏作者
「零售氪星球」是新锐商业观察自媒体,文章覆盖国内雪球、今日头条、知乎、界面、品途商业评论、百家、腾讯、领英等20+媒体平台和30+国内各行业专家的社群。
转载须知 |
1、文章为「零售氪星球」原创作品,欢迎转载。
2、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转自「零售氪星球」
3、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马云和马化腾鏖战泰国:阿里、腾讯全球化思路有何不同?
前几天在泰国旅游,关注到一则消息:腾讯全资收购泰国门户网站Sanook.com,并将后者更名为腾讯(泰国)公司。Sanook.com是泰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拥有3000万用户,深受泰国年轻人喜欢,2010年,腾讯就收购了Sanook49.9%的股份,现在全资收购表明腾讯正在加快对泰国的布局,也在加速国际化的步伐,在此之前,腾讯早已在泰国开展业务,其在中国的劲敌阿里同样布下重兵。&腾讯大举进攻泰国市场&微信是腾讯全球化进展最好的业务,WeChat即微信的海外版本进展神速,腾讯二季度财报公布,WeChat海外用户数已突破2亿,达到中国用户的三分之一。从“附近的人”来看,微信在泰国已经很发达。我在普吉岛打开“附近的人”,看到的许多账号均是泰国面孔——聊天之后会发现不少是给中国游客介绍人妖表演之类的服务的中介。&今年6月,腾讯在香港推出的流媒体音乐应用JOOX Music夺得泰国区App Store免费下载榜第一,这款音乐播放器被称为“QQ音乐的海外版”。在泰国市场,腾讯还有一个业务进展迅速,却很低调,那就是微信支付,我留意到泰国的便利店、免税店等场合均已支持微信支付,据我观察,中国人在泰国7-11已习惯于选择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钱包,而不是泰铢。&可见,腾讯正在将其最核心的社交、文娱和资讯业务搬到泰国,收购Sanook则是希望打造一个核心级业务平台和海外统一品牌,再由此带动更多关联业务入泰,“一个带一个”是腾讯在中国市场扩展业务的套路。&阿里在泰国市场布下重兵&腾讯在大举进攻泰国时,阿里亦布下重兵。&今年11月,阿里巴巴与泰国最大财团旗下的正大集团合作,蚂蚁金融投资正大旗下的Ascend Money,以推进支付宝在泰国的普及,率先从7-11入手。这一合作的签约仪式,马云亲自出席,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力度。在泰国期间我留意到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支付不分仲伯,都很普及。&阿里巴巴在泰国还有一个重点业务是电商,全球化是天猫最近两年的重点,其提出“全球买,全球卖”战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帮助中国人更好地购买海外产品;另一方面,让海外用户用天猫淘宝买买买,在让买家买全球的同时,卖家还能卖全球。&泰国有深受中国用户喜欢的乳胶枕、香米、精油、榴莲干等产品,同时泰国本土的电商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阿里巴巴对此寄予厚望,天猫国际已邀请当地知名商家入驻,最受中国人欢迎的KingPower免税店也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天猫国际还在筹备着将泰国丰盛的热带水果搬到网上销售,现在,消费者去泰国旅游可以在天猫下单购买产自泰国的特产,回家后收货。今年,阿里还以10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创下阿里巴巴海外投资的单笔记录。&如果你以为马云在泰国市场的野心只有支付宝和天猫那就错了。&今年12月,泰国政商代表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在电商、中小企业发展、人才培训和物流供应链诸多领域全面合作,泰国希望让马云助推泰国电商发展,打造“泰国4.0”,以及未来的“无现金社区”。这一合作让阿里巴巴在政府资源层面的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诸多项目的推进——有当地政府深度合作对于本土化来说很重要。10月,泰国普密蓬国王逝世,马云亲临悼念现场吊唁,并在悼文中写到:“陛下以法度治国,用佛心渡人,我见泰地子民,面容总有微笑,心中长存仁厚。”这体现出阿里巴巴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并且一直与泰国官方保持直接的合作关系。&互联网巨头为何重视泰国?&正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打得热火朝天的“两马战”已延续到海外尤其是泰国市场,阿里和腾讯胃口都很大,涉及到支付、电商、社交、资讯诸多业务范畴,阿里更是由马云亲自督战。&美国互联网业务全球化最成功的一定是欧洲市场而不是亚洲,互联网公司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拓市场,相比华人渗透率高的市场要困难得多。地理位置近、人口数量多、华人游客多、互联网还在发展中的东南亚是中国科技巨头全球化的绝佳跳板。泰国是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有大量的华人和旅游资源,再加上离中国很近,已成中国用户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因此泰国也被互联网巨头视作是全球化的桥头堡,事实上,2014年小米决定走国际化战略时,雷军对小米出海的规划同样是以东南亚为起点。&对泰国市场还有兴趣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并不只是阿里和腾讯,百度早已推出泰语版搜索、泰国语翻译,百度地图亦已进入泰国市场,百度还在东南亚市场推出了专属的安全类软件。可以说,BAT已齐聚泰国市场。&圣诞新年期间,泰国KingPower免税店正在掀起一场中国人司空见惯的活动:补贴大战,微信支付买单随机优惠,银联则推出了刷满的活动。可见并不只是互联网公司对泰国市场寄予厚望,手机厂商甚至银联公司,均已瞄准泰国市场、进军东南亚。&中国互联网公司谋划全球&泰国是桥头堡、东南亚是跳板,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谋划全球。&随着互联网下半场到来,中国市场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已是业界共识。三年前只有猎豹、UC、久邦数码这类工具型应用敢于走“从海外包围中国”的路线,今天,全球化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共识,就连我们认为很难全球化的金融、O2O、电商和文化类业务,也在海外寻求增长机会。&一方面,中国市场迎来天花板,对于所有互联网巨头而言,要寻求新的增长无外乎三条路:往下沉、走出去和新领域。BAT这三条路都在走,国际化很早之前都在尝试,但今天,互联网巨头走出去的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在这几年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O2O和文娱等领域的水平,已赶上美国同行,甚至某些领域表现略胜一筹,譬如二维码支付和直播,这些成功的经验为互联网巨头出海创造了条件,甚至敢于去发达市场与海外巨头一较高下。从微信和支付宝钱包在泰国开展“补贴大战”能看出互联网巨头在将中国积累的经验和套路复制到海外,它们在泰国开展业务的经验,亦将被复制到全球。&世界正在越来越平,全球化变得日益重要,也日渐容易,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新机遇,有野心的巨头都想要成为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和腾讯之间的“世界大战”&在全球化上,腾讯和阿里的思路有所不同。&2005年,腾讯成立国际事业部,在业务、投资和人才诸多层面推动全球化。&腾讯十分重视微信的撬动作用,马化腾在几年前曾“悲壮”地表示:“国际化成或不成,腾讯这辈子就这一个机会了(微信)。”现在WeChat是腾讯出海的主力军,即便是微信支付也离不开微信这个母体。还有,腾讯十分重视投资布局,腾讯在2014年就已投资几十家海外公司,集中在游戏领域,但也有SnapChat、Fab.com这样的明星公司,今年腾讯花86亿美元收购了《部落冲突》游戏开发商SuperCell,创造了腾讯对外投资的新记录,“微信+投资”是腾讯海外布局的两个重点。&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后才明确全球化战略,胃口很大——它希望将整个阿里系生态搬到海外去,而不只是单个业务或者单一维度。&物流:在2014年,阿里巴巴以2.49亿美元投资新加坡邮政,之后菜鸟网络开始与全球各地的邮政和物流供应商对接,搭建全球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为电商全球化打基础。&电商:天猫提出“全球买、全球卖”的战略,2015年开始,双11从狂欢节更名为“全球狂欢节”,并接入了梅西百货等海外零售巨头,今年,阿里斥巨资收购Lazada加强东南亚电商布局。&金融: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另一条支线,今年蚂蚁金服对印度版支付宝Paytm进行了投资,更早之前则与日本最大电商平台乐天、美国在线支付公司Stripe、欧洲退税机构瑞士环球蓝联达成合作,还投资了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云计算:阿里云通过在新加坡、中东等地建立数据中心的方式与AWS、GCE等云计算巨头在全世界范围内竞争。&文娱:UC在被阿里收购之前就已经在印度等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为阿里文娱内容全球化提供基础。&除了业务全面全球化之外,阿里全球化还有这几个维度:&投资:在投资层面,阿里巴巴动作频频,投资了Tango、Pepper、MagicLeap、Lazada等海外业务。&品牌:在品牌层面,阿里巴巴同步强化国际化形象,不久前让“ Alibaba YunOS Auto”冠名世俱杯这样的全球化赛事。&政府:马云本人不断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印度总理莫迪等政要互动,推进阿里全球化目的明显。阿里巴巴与泰国、英国、印度等国家的政府官方达成深度合作,马云在G20大会上提出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希望能够让全球20亿的年轻人随时通过手机做全球的生意,全球买全球卖。&马云和泰国副总理颂吉在杭州出席签约仪式相对而言,阿里巴巴全球化上更加系统性。阿里系业务能出海的,都在出海,整个生态都在向海外复制。除了业务,在品牌、投资上都有相应动作。阿里巴巴更重视顶层设计,比如与政府官方战略合作,再比如类似于eWTP这样的倡议。&曾经带着3G门户国际化成功的张向东对成功的国际化有一个定义:第一层,用户国际化,海外用户占 50% 以上;第二层,收入国际化,收入份额中来自海外的比例占 50% 以上;第三层,品牌国际化,品牌在海外用户中建立起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现在看来,阿里和腾讯的国际化之路才刚开始,我相信阿里和腾讯鏖战泰国市场,只是它们海外大战的冰山一角,只是中国互联网巨头出海的开始,百度、头条、点评、滴滴们都在尝试国际化,2017年出海或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个核心方向。&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罗超(luochaotmt)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76217.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微博:互联网阿超谁是王者?百度、阿里和腾讯的大数据发展路线和区别
本文转自,已获授权。作者:麒麟。
看中国科技企业发展,先看BAT。三家公司各自占据自己的领域,成为了无数小公司叹为仰止的高山,在大数据的领域里,又尤以BAT最为耀眼。在前不久的一次公开会议上,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又对数据的应用产生了公开分歧,三者分别认为数据的价值在于算法、数据量、场景化,这其实是暗合了三家公司的经营方向与理念。百度掌技术,阿里重规模,腾讯把持着社交与游戏,是妥妥的三种企业文化,三个经营方向。今天就来讲讲三者的交叉与区别。百度大数据——到底是半壁江山还是黄埔军校?百度公司是一家妥妥的工程师文化公司,素来就有“数据为重,不为上”的传统。
百度大数据产品作为BAT三家中数据量最大的公司,百度的大数据其实起步是最晚的,自日起,百度正式宣布对外开放“大数据引擎”,包括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三大组件在内的核心大数据能力开放,通过大数据引擎向外界提供大数据存储、分析及挖掘的技术能力,将面向多个传统领域逐步开放。同年8月18日,联合国与百度宣布启动战略合作,共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bdl)。据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百度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的目标是探索利用大数据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创新模式。百度在开发和运营一整套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引擎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数据中心规划和设计、大规模机器学习、分布式存储、超大规模集群自动化运维、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大规模GPU并行化平台等方面,百度“大数据引擎”具有先进性和安全性。现在的百度从大数据出发,在2012年余凯先生(已离职)的提议下,成立了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后历经数位大牛操刀,已经成为了国内AI技术的标杆实验室,并成为了李彦宏未来蓝图中百度的重要押宝方向。目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向前发展的领导者中,只有寥寥数人出身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国顶尖的科技公司,其中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几乎包揽了剩下的名额。而在这些人里,百度占据了近一半的名额,说百度撑起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人物的半壁江山并不为过。可以说若论AI人才储备,百度就是中国AI中的霸王,对于中国AI而言的百度,最近网上有人戏称之为“中国AI黄埔军校”。这个说法自然有些戏谑,但毫不夸张。《福布斯》也在今年初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指出,百度将自我学习、神经元网络技术融入了核心的搜索业务之中,实现经营方式的创新,也许会成为新的增长点。百度基于自己的搜索引擎,其数据具有广而不精的特点,与现有技术相结合,目前被百度拿来盈利,最多的是“凤巢”系统的精准营销。阿里巴巴大数据——电商是其魂,云为其灵照常理说,BAT中,论大数据,唯独是谈不到阿里的,因为阿里起初的技术基因是最弱的,也不是数据量最大的。但现在若论云计算,偏偏阿里又是最强的。马云先生和王坚博士的高瞻远睹,甚至逐渐让人嗅出了一丝论老练能强于贝佐斯的味道。(日前,Amazon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云服务商,阿里位列第四)。
阿里大数据产品早在2014年时,马云就提出了DT(Data technology)时代的概念,只不过当时和更早的20年前一样,人们不过觉得这个小个子在吹牛罢了。但这位小个子首富的眼光不可谓不独到,让阿里的大数据成了BAT中起步最早的。阿里大数据有两个起源,一是始于电商,二是始于阿里云。不光是大数据始于电商,阿里整个公司都始于电商,电商是阿里大数据之魂。起初阿里的数据产品名为“量子恒道”(现已更名生意参谋,专为淘宝卖家分析数据使用),可以说阿里对于大数据的认知起点就是始于这个电商数据分析软件的。从2008年起,阿里就把大数据作为一项基本战略,这样的意识完全是阿里在电商领域里尝到过甜头。所谓的数据魔方也好,淘宝指数也好,都是始于“量子恒道”的。另一个起源是阿里云,阿里云是阿里大数据之灵。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阿里云客户超过230万,付费用户达76.5万 。在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12306春运购票等极富挑战的应用场景中,阿里云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纪录。日,阿里云在2016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宣布开放阿里巴巴十年的大数据能力,发布全球首个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数加”,首批亮相20款产品,这一平台承载了阿里云“普惠大数据”的理想,即让全球任何一个企业、个人都能用上大数据。阿里的大数据团队——数加,就这样诞生了。魂与灵的结合就是数加的产品商业化十分成熟,且极其符合中国商人的口味,在数据可视化上,其推出的大屏功能最受欢迎(灵感来自双11)。毕竟中国企业服务的两大要点到在这里了,视觉冲击足够大,足够满足管理欲。所以数加产品除了够商业,同时也够“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加团队越发的朝着可实时性、可解释性、数据准确/稳定性发展,进而由电商为始逐步涉及到制造、金融、政务、交通、医疗、电信、能源等众多领域。在输出自身大数据能力的同时,“数加”还向有数据开发能力的团队开放。这些团队可入驻“数加”,借助数加上的工具为各行业提供数据服务。“数加”平台首批集中发布了20款产品,覆盖数据采集、计算引擎、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应用等数据生产全链条。就像在淘宝开店一样,只是他们售卖的是专业能力。腾讯——大数据是腾讯游戏的秘密武器马化腾这个人特别低调,低调到整个腾讯都学了他“闷声发大财”的路子,很少有相关消息或者报告面世。
腾讯大数据产品 但实际上在2009年1月,腾讯就搭建了第一个Hadoop集群,到2010年6月的时候,TDW v0.1版就发布了。腾讯坐拥社交数据、游戏数据、交通数据、舆论数据等等,是场景化非常高的数据。其中的社交数据,是腾讯自身最擅长的东西。如果腾讯愿意,它甚至可以通过分析得知,你的社会关系、性格禀赋、兴趣爱好、隐私绯闻甚至生理周期和心理缺陷。腾讯的大多数消费数据都来源于游戏与增值服务。腾讯游戏的收入十分暴利,游戏迷们总是愿意付出高昂的费用来购买虚拟道具,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据报道,王者荣耀第一季度流水达100亿人民币)腾讯大数据的应用目前主要是为了完善自家产品,它了解用户的性格禀赋、兴趣爱好、隐私绯闻甚至生理周期,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得出结果预测,做出来的产品能不受欢迎吗?事实上腾讯游戏的开发,以及一些产品的改进,也正是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其应用方法类似《纸牌屋》。这使得腾讯游戏的发展产生了“马太效应”,坐拥海量游戏数据,做针对性的开发,然后继续完善数据,再开发新游戏。当然,现在腾讯大数据也早就对外开放了,在2016年还拿了Sort Benchmark排序赛冠军,破了四项世界纪录,98秒内实现了对100TB数据的排序,技术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三强的交叉点大数据并不是报表平台、也不是计算平台,更不等同于精准营销。关键还是要看应用。在大数据闭环系统中,万事万物都是数据产生者,同时也是数据的使用者。这就需要有大量能互相连接的的数据,在一个大数据计算平台,有相同的数据标准并能产生关联性,通过大数据相关处理技术最终形成自动化、智能化的闭环系统,自动学习,智能调整,从而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三强的数据量,目前是百度最大,腾讯次之,阿里最小,但阿里的数据变现做的最好。三强目前的较量除了关起门来研究技术提升自身实力,也在其他领域里频频出手进行数据争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莫不是如此,前段时间的菜鸟物流与顺丰事件,也是阿里和腾讯对物流数据争夺的一个缩影。三强面对的未来也许是三岔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国内最早研究大数据的,是在06年左右的暴风影音。但暴风影音只是搭建了一个大数据的架构,并没有对数据本身进行落地应用。国内除BAT以外的,能说的上在搞大数据的,大概也就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和银联这些央企了,这些公司和前一类公司的不同点在于他们已经有海量的数据,并且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财力。但此类公司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国家战略的方向,在商用方便考虑较少,加上国企的一些常见病,对大数据的核心分析能力掌握不深,或者是没学习动力,基本是在等别人搞完了再拿过来。所以说归根结底大数据还是得看怎么应用。这才有了三强争霸的局面,日后的三强也是一样。阿里的数据量虽然最小,但有高度商业应用价值,而且多数是结构化的数据。百度和腾讯的数据量都比阿里多很多(准确说,高出了数量级)。腾讯是以社交和游戏为主,而且基本给内部用。百度则是量最大的,主要是为提高用户的搜索体验和广告主的精准营销。说到底,三家的差别主要是数据来源和商业用途上的差别,核心能力差不多,都基本可以靠Hadoop搞定半结构化数据。三强面对的不光是彼此,还有国门外的世界,也许100年后的历史书上既不会提奥巴马医改,也不会写川普有性丑闻,但一定会浓墨重彩地写上从2014年起中国领导人决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今的三强正走在赶超GooGle、Amazon等硅谷企业的路上,他们彼此间的竞争其实也是面对新对手前的热身,在吃招喂招之间成长,而不是着眼于彼此。看看最近新闻上的三强在做什么就知道了。阿里忙着去美国底特律开会,买加拿大龙虾帝王蟹,签支付宝国际合作协议;腾讯在忙着收购游戏公司,部署云计算基地;百度在家里憋大招苦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可以说现阶段的三强间的摩擦都是一些小摩擦,各自其实都有着明确的路线蓝图,现阶段的摩擦不过是为了拿更多的数据喂食自家产品以及在新领域里做做探索罢了。他们真正的的征程是走出国门迎战Google, Amazon,Microsoft,并且取而代之成为新时代的科技巨头。他们之间的格局最后也会变成Google, Amazon,Microsoft之间这样,既竞争,也彼此包容,既保持警惕,又不能自制的互相欣赏。现阶段三强和海外巨头的大数据领域主要差距还是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研究上和大数据分析人才储备上(国内在大数据人才数量和质量上都和美国差的并不是太大,但毕竟起步晚了)。但大家的发展方向和架构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十年前,拿三强和Google比,会有人讪笑,今天再拿三强和Google比,每一个国人都可以像新闻外交部发言人一样一本正经的说“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多精彩,欢迎关注CSDN大数据公众号!
百度腾讯阿里,其大数据优劣势与策略分析
【SDCC讲师专访】阿里巴巴冯嘉:RocketMQ开源二三事,侦破万亿级数据容量背后的架构实践...
漫谈阿里大数据
十张图让你了解阿里公司架构设计的发展变化史
阿里HBase超详实践总结 | 一文读懂大数据时代的结构化存储
BDL 百度研究院大数据实验室的吴海山,做一名数据科学家有怎样的体验,问我吧!
阿里运营、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
大数据计算框架与平台--深入浅出分析
刚刚,阿里巴巴公布了一个大数据,刷新了全世界的想象力!
没有更多推荐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与阿里巴巴之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