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革下的汽车产业如何发展

政策与对策,汽车行业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
~4日,国内汽车产业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行业盛会——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开幕。全球业内精英齐聚天津,以“供给侧改革 新动力重塑”为年度主题,邀请政府、企业、媒体共同探讨,以下是AutoKol整理的“全体会议”演讲嘉宾发言实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 于凯智
能网联汽车有弊也有益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和市场竞争焦点,将加快产业重塑。打造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核心优势,建设汽车强国,是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既对汽车产业各领域既有体系带来冲击,又蕴育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未来10~20年,汽车产品将由交通工具逐渐成为集合出行、通讯、储能等多重属性的智能生活载体;汽车生产基本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趋势;汽车共享、分时租赁等新型消费模式被广泛接受;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将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成为趋势。
新的市场需求、产品属性、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将重塑产业价值链,给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也对我国汽车企业战略决策、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等提出严峻挑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未来10年汽车行业发展目标
面向更长期的发展,特别是到2030年,我们希望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汽车整个发展战略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在这个成效方面大致概括起来有三方面的内涵。
第一,产业本身的竞争力应该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产业创新、技术的水平,还有国际化能够达到更强的竞争水平。第二,产业的生态体系得到优化升级,绿色化、智能化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系统,更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能够得到比较基本的建立。
第三,实现汽车文明和谐的汽车社会,是我们更系统的目标,通过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建设,同时应该说汽车社会的治理和产业管理的法制化体系,能够全面健全,而且得到有效的实施,汽车生产贯穿到汽车产品研发制造到使用,特别是跟人车、社会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希望通过战略引导不断推进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从汽车产业本身的实际发展,变成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 宋秋玲
坚持市场取向,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中央财政将创新政策的思路、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长效机制,消费补贴的政策初衷是培育初级市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长期执行这样一种政策,企业容易患上政策的依赖症要把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最终还是要建立市场化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领导的多次重要批示精神,中央财政将突出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市场扶持政策,扶持政策主要有两个大方面。
一方面是完善补贴政策,建立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一是提高技术门槛,强化补贴政策对促进技术进步,规范守信企业的正向激励作用。二是落实好补贴政策退坡,倒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增加企业增加技术进步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三是健全监督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堵住骗补的漏洞,对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审核把关不严,存在企业骗补的地方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取向,坚持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更多的资源投入产品研发上,避免部分企业对于政策过渡依赖和骗补的行为,下一步我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该项制度,新能源机制不断完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
制定六项措施解决短板问题
围绕关键领域实现汽车强国过程中面临的短版制订了六项措施,一是深化体制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强化法制化管理,适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法制化、集约化、国际化管理制度,研究制订机动车生产管理相关法规,建立健全有利的赔偿和企业退出机制,优化公告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加快推进汽车行业体系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建立多部门跨地区的奖惩机制。
二是通过政策银行、贴息贷款和高技术发展专项等资金,共同支持创新、中新建设八大工程建设,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资力度。
三是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整车零部件体系,建立政府市场制订的标准协同发展,协同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的标准法规体系,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体系。
四是加快人才队伍保障,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汽车人才培养和转型模式研究,构建国际竞争力的建设,优化优化生态环境。
五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标准,促进汽车共享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资源集约、人车和谐的汽车社会。
六是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组织行业联合技术公关,制订产业技术规范,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
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关键因素
加强创新驱动是推动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关键因素,一是基础能力存在短板。部分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 缺失,配套能力有待加强,产业链的发展亟待优化。缺乏大而强的核心零部件 产业体系,动力总成等关 键零部件领域的配套能力 与一流汽车强国差距很大。
二是原始创新技术匮乏。在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等 尖端、前沿领域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研发投入不足,尤其是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工艺技术 研究投入偏低,能力较弱。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产学研缺乏有机衔接; 缺少高端研发人才的积累和补充,中高级技工青黄不接;难以形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以及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
长安汽车副总裁袁明学
中国品牌车企转型应具备六大能力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面临智能化与新能源发展趋势向好、车企经营模式改革等新趋势,中国品牌汽车发展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对于中国品牌汽车来说,将从思路、方向和价值三方向进行转型。其中,思路方面将向融合式、渐进式、非颠覆式方向转型。方向上,由传统研发制造企业向科技制造服务公司、未来向互联网+下的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愉悦服务、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工业4.0服务转型。价值上,由汽车产品向汽车产品+服务+体验,未来向人们生活伴侣方向转型。
未来,中国品牌汽车转型具备六大能力,包括是客户感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强大的愉悦服务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品牌快速成长的商业运作能力。
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副主任崔光磊
汽车能源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
在经济新常态和低油价时期,汽车能源需要更多关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
一是能源供应。从发展形势看,页岩油气革命性技术的出现使世界油气供求关系仍在寻求新的平衡;上半年国际油价虽触底反弹,但供需基本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国内炼油能力过剩严重,行业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目前已低于70%,成品油供过于求的局面还会进一步加剧。
二是我国消费柴汽比进一步降低。如果透过能源消费结构看汽车消费,仅从今年上半年看,中国石化境内成品油经营量增长 3.1%,而其中汽油增长12.5%,柴油消费是负增长。这反映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工业生产和物流业的状况,以及汽油车保有量和消费持续稳步增长的特点。尽管中国石化近年来通过优化调整,开发了新型催化剂及有关技术,使得炼油生产柴汽比大幅降低,但压力仍然巨大并持续增加。
三是天然气市场资源富余,国内产能难以释放,进口资源消化困难。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能源,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方向,虽然当前遇到些困难,但推进天然气大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国石化今年上半年车用天然气经营量超过10亿立方米、增长31.8%,反映出替代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我们将从清洁能源的角度积极做工作,加快管网、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天然气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吴松
创新驱动是自主品牌成长的关键
第一,态势稳步增长,但是全球增速放缓,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仍然有空间,仍然领跑全球汽车市场,根据预测2020年全球乘用车达到1.02亿台,轻型商用车达到4.9%,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140万台,我预计可能还会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
第二,优秀自主品牌加速成长,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市场的主流。
第三,汽车消费和资源制约也迫使供给侧改革,不但要有好的产品,而且还要有低的成本,更重要还是高的效率,或者减少对资源环境的伤害。在汽车需求方面,80、90后新生代用户逐渐成为未来市场的生力军,个性化、智能化方面的需求不断上升,这对汽车产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四,创新驱动是中国车企开展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董事、本田技术研究所专务执行董事三部敏宏
能源来源与电力存储是电动化的重要课题
从环境问题开始讲起,汽车产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点。
第一点是废气排放的大气污染问题。去年巴黎召开的COP曾经讨论过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全球变暖化的问题,还有将来石油枯竭所造成的能源问题,我想有这样三个大的问题。特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对策,现在也正是汽车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国际能源机构IEA指出,未来二氧化碳达到450PPM,也就是说为了把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二摄氏度以内,明确了将来在运输部门实施电动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汽油车的混合动力化、插电式混合动力化的推进,在此之后燃料电池汽车和使用石油的替代能源,并且预计在行驶过程中二氧化碳零排放车辆将得到推广。
在推广电动化进程中,电力能源来源是一个课题。2015年巴黎协定当中,为了达到二摄氏度目标,2050年必须采取55%的可再生能源填补。正向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中国也正在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计划,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目标是2030年53%,2050年是86%。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和太阳能受自然条件影响,发电量变化较大,因此发电量和使用会产生的差异,电力的存储成了难题。
电力存储考虑电力和氢气,氢气的能量密度高,便于长期保存。通过氢气存储电力可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本田基于为社会和人类接近所能这一创业原点,为了将来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的开发。
《汽车内参》是国内首家最大新媒体整合平台AutoKol旗下的B2B第一大财经号。阅读更多《汽车内参》文章,请添加《汽车内参》微信号(marketingauto),投稿邮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要深化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 _ 东方财富网
要深化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
中国经济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石耀东政府出台产业政策确实需要一个路线图,要让企业有一个长远目标,并据之制定路线图、作出长远规划。
  热点聚焦
  日前,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司长年勇透露,相关部门目前正在起草《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内容包括禁止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严格控制现有汽车企业扩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加强汽车产能监测、分析和预警。同时,规范汽车投资项目条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攻关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合理投资。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汽车投资项目监管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起草《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的初衷是深入推进汽车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一手抓传统燃油车新增产能的有效调控,降低传统燃油汽车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一手抓汽车的技术进步和商业化应用条件,为新能源汽车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为我国建设汽车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石耀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日,国务院对外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强调,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尽管近年来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巨额补贴和部分一二线城市对传统燃油车实施的限购、限行措施,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乐观。未来一个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在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客观上就需要汽车企业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投入,对传统燃油车新增投资的抑制和导出,以及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激励和导入,成为有关部门实施‘两轮驱动’的内在逻辑。”石耀东表示。
  “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要有计划地提高燃油效率和排放标准,要让传统汽车企业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石耀东说。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3年3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就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建立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及通报制度。根据《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对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且统计新能源乘用车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超过6.9升/百公里的乘用车企业,将进行公开通报。不达标企业需同时递交平均燃料消耗量改善计划承诺书,提出具体的年度改善目标、改进措施等,包括对现有的达不到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车型的停产、限产等。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近日公示的2016年平均燃料消耗量超标的40多家车企,说明政府对燃油汽车确实非常关注。
  石耀东认为,我们的产业政策要为汽车强国服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适应和把握汽车产业全球性变革趋势;二是要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是要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这需要管理方式上由经济性管制向社会性监管转变,政府要加强汽车能耗、排放、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监管。
  “政府出台产业政策确实需要一个路线图,要让企业有一个长远目标,并据之制定路线图,作出长远规划。为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出台前要听取汽车企业、专家学者、消费者等有关利益主体的意见,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石耀东强调。
  不能把简单看作产能过剩行业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发展十分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产销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生产能力也是全球第一。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是否应将汽车产业列为与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一样的产能过剩行业进而实施相应的调控措施存在争论。
  历史数据显示,在人均到1万美元的时候,日本、韩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大概在200辆左右。美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越过700辆,而我国为100辆左右,还有增长空间。受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的影响,欧美日等国家跨国汽车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大体上处于80%左右,但仍能保持长期的盈利能力。各国也未将汽车产能过剩问题纳入多边协商体系。从理论上讲,一定程度上的产能富余有利于促进有效竞争、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关键是这种适度富余产能在总体上是否更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利大于弊,这需要从技术和动态视角去审视。
  在石耀东看来,汽车行业作为生产高附加值终端消费品的部门,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其技术经济特征、创新体系、供应链、价值链以及对经济增长、就业和税收的贡献等都与钢铁、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有很大不同,不能把汽车产业简单地看成是高排放、高耗能的产业,进而实施类似于化解钢铁、煤炭等落后产能的机制。富余产能是否属于落后和无效产能取决于企业能否根据不断提高的燃油经济性、排放标准等及时调整技术研发、投资、区域布局、供应链和平台策略。当然,企业实现这种战略性调整客观上需要时间,在完成这种转变的时间跨度内,也可以说存在落后产能,但从更长的时间序列来看,如果企业完成了适应性转变,富余产能也可以转化为有效产能。
  另外,石耀东表示,不同企业面对相同市场,产能利用率也千差万别。有的企业产品能够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如和集团的SUV),实现产销两旺,某些产品甚至存在产能不足的现象。相反,有的企业由于技术和产品落后,销售疲软,生产经营困难,产能空闲多。这种产能不足与产能过剩并存现象,也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我们需要加以解决的。
  此外,《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起草《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家推进汽车产业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的战略意图。毕竟限制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燃油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已是全球共识。”石耀东表示。
(责任编辑:DF120)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中国汽车产业新动力竟是这三个_网易新闻
中国汽车产业新动力竟是这三个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汽车产业新动力竟是这三个)
近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泰达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早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被称之为中国汽车产业“达沃斯”论坛。本届论坛主题为“供给侧改革&新动力重塑”,通过一系列专题会议讨论和演讲展开深度研讨。经过讨论后基本达成共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品质提升、智联化汽车发展是中国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动力。新动力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中国汽车转型升级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第一,汽车产业的产销量增速约为GDP增速的1.5倍,市场规模接近2500万辆。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汽车的产销量也告别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从而进入微增长状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表示,未来五年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类要素成本的上升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互动应该是“十三五”时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逻辑。从产业链方面看,通过信息化的升级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产业链的长度,降低了新企业的进入难度。从价值链方面看,消费需求从购买向共享转变,汽车的购买主体将出现重大变化,汽车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要从提供产品向提供解决一体化的出行方式转变。从创新链方面,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汽车的行业生态。新动力2品质是自主品牌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我国虽是汽车第一消费大国和制造大国,从供给侧角度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在数量上面具有较强的供给能力,但品牌竞争力不足,仍然难以与合资品牌抗衡。在面对小康社会建设加速、城镇化水平提升、消费升级潜力释放等变化中,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象已经显现。“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链存在短版,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创新体系仍需完善,企业实力亟待提升,监管工作有待加强,产业过剩的风险开始显现。”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瞿国春表示。下一步,改善产品品质来提高品牌竞争力是自主品牌的主要途径。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吴松强调:“坚持品质保障,打造高端品牌,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是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较高的效率提供优质有效的供给。”新动力3智能网联汽车机遇大于挑战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带来的能源、环保、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市场扩大开放后的合资合作的格局也可能对中国品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瞿国春表示:“对我国汽车市场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讲,机遇大于挑战……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抢占先机、发展的突破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认为创新驱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三大力量,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产物,代表了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有助于实现产业聚焦,必将得到快速发展。于凯也表示面对变革与机遇,各汽车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应正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企业需加强学习,相互融合,同时创造有利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链接2016年C-NCAP第三批车型结果公布
本次C-NCAP结果公布恰逢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本批发布结果共涉及6个车型,分别为斯巴鲁XV2.0i舒适导航版、长安福特金牛座2.0L时尚型、华晨宝马X1&sDrive&18Li尊享型、华晨金杯750&1.5L旗舰型、吉利博越1.8T自动两驱智慧型、东风日产新蓝鸟1.6L&CVT智酷版。从公布结果来看,除金杯750&1.5L旗舰型获得两星评价外,其余车型均获得五星评价,其中吉利博越1.8T自动两驱智慧型获得了最高分58.2。徐良超&&
(原标题:中国汽车产业新动力竟是这三个)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加快供给侧改革 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 李国旺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对于经济数据,不同的研究人士根据其理论结构,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乐观派人士认为,GDP增速超预期,出口和消费贡献上升;内外需回升带动工业生产回暖,中游和高端制造业全面复苏。3月和一季度数据预示,出口、制造业投资等带动基建、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等回升在需求侧支撑经济新周期,但未来库存回补接近尾声和金融去杠杆是拖累因素。乐观派认为,虽然近期金融去杠杆、房地产调控等对股市有一定影响,但股市将在新周期中,由低估值技术创新带领真成长并具有改革红利的行业引领,未来乐观看好。
  悲观派人士认为,由于经济活动存在上下游之间、内外部之间的传导过程,故去库存去产能会出现“时滞”现象;由于经济活动的这种“时滞”,乐观派认为的周期性行业回暖或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崛起,不过是经济下行中长周期中的短暂反弹。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对楼市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限购、限贷、限价等措施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
  笔者认为,虽然乐观派与悲观派都有其理论和事实依据,但仅仅就数据作出判断,并不是很全面。要准确判断当前经济运行的“实况”,需要作全面分析,而不能仅仅盯住具体事项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去观察。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研判,中国经济存在10年、12年和30年不同的周期情况。首先,中国经济存在明显的30年周期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实施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53年至1983年计划经济占主导时期;1984年之后,经济周期市场因素开始发挥作用;2014年以来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期。这是分析2017年经济周期位置的前提。
  其次,2017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周期交集期,因此,不同的经济学家就会根据不同的周期尺子,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如何正确判断2017年周期位置,用乐观派的10年周期尺子衡量,宏观数据明显指示经济复苏启动;悲观派用12年周期尺子衡量,认为漂亮的宏观指标是“幻觉”,经济仍会下行,只是时滞的表现。笔者认为,2017年是经济上升与下行两种力量交织期,需要政策创新与调控适度平衡,以对冲群体在地产投资上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的风险。
  第三,2017年一季度出现超预期的经济企稳景象,当前的宏观数据已经充分反映了供给侧改革的成果。
  第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红利期的到来,出口将对宏观经济增长起正效应。传统产业现代化、信息化将通过国企混改激发活力的概率大增。
  最后,2013年后,我国GDP增长波幅已经处于新常态。宏观经济周期不会消失,只是波幅已然不同。2017年经济短期指标如GDP、PPI、PMI开始向好,产业资本去库存、去产能似乎正在结束,经济研究机构和人士中的乐观派因此出现;金融资本正处于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由于金融资本特别是银行保险和类金融之地产业市值占比大,传导行业广,相关经济研究机构和人士中的悲观派因此出现。
18-04-27 08:22
18-04-24 08:13
17-12-19 08:29
17-11-15 10:41
17-09-15 07:57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