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挑战杯公益创业赛作品?

公益创业 从大胆设想到小心推进
一名获奖者端详奖杯。汪龙华/摄
11月17日,三项主题赛答辩环节。答辩结束后,选手在总结得失。汪龙华/摄
闭幕式上,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的电子科技大学团队正在调试即将登场的智能机器人——小智。随后,小智为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高校大学生专区揭牌。汪龙华/摄
作为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陈彦竹已经成为了一本中医专业书的主编。说起写书的经历,这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坦言“有些复杂”——为了筹款。
她发现青少年对中医文化比较陌生,就与小伙伴成立志愿者团队,在天津的小学开设《中药文化》课程,比如到了重阳节,他们讲授重阳节的来历,还会提到一味中药——茱萸。
要想把这门课上好,离不开中药的展示,经费成为这个团队头疼的问题。“我们想做一个课题,就是写一本针对青少年的中医读物。”她介绍,他们设想用卖教材的收入,来填补课程的经费。
2015年,她组织了小伙伴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得到了一万元项目资金。当时,他们的想法比较大胆,用成语这种通俗的方式来解读中医。
团队成员刘佳蕊说,“从编书到出版,这些资金完全不够”,该校的阚湘苓老师觉得他们的项目不错,拿出自己的课题经费支持学生写书。
修改提纲、内容写作、翻译英文、出版社校对、再次修改……这个团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写了《品成语 学中医》。陈彦竹告诉记者,这本书已经作为教材,被某政府部门购买。这个团队获得了2.2万元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作为讲课所需的材料费和志愿者补贴,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群年轻人还给孩子开发了《四季之味》中药植物儿童绘本,并赠送给500多个家庭。
新疆学生创业销售特产,补贴维族同胞学习汉语
“疆爱传递”公益团队在本次大赛上,受到很多参会者的关注,团队成员由维吾尔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共同组成。
迪力胡马尔·依明是一位23岁的维吾尔族女孩,是该团队的负责人,今年刚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回到新疆阿克苏一个县城的民政局工作。这支团队可不一般,据她介绍,这是我国首个以促进新疆与内地之间文化交融与民族团结为宗旨的在校大学生公益组织。
刚到杭州上学的她,会被同学问及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住楼房习不习惯”“是不是经常洗澡”。她说:“特别是‘天价切糕’发生之后,很多人对我们不太了解。”
2014年,正在上学的她,开始在网上尝试销售新疆的干果,同时还在杭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申请了一处创业场地做电商。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维吾尔族,她还经常在校园里摆台,让同学们免费品尝特产。在当年的“双十一”,新疆特产还卖得不错,已经实现了盈利。
可是,如果以为他们只卖特产,就太小看他们了。
“在南疆地区,很多维吾尔族人不会说汉语,都想学习。”迪力胡马尔·依明告诉记者,2014年她联系在喀什地区的一个乡镇的朋友,委托对方在当地开设汉语的课程。当年8月,她就在村民家中讲汉语课程,不到一年,当地乡政府发现授课效果不错,给出三间会议室,作为授课的教室。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学员是70多岁的老先生。
她介绍,一共有300多人参加培训,先报名,再考试分班。夏天主要招收当地的小孩,冬天农闲主要招收农民学员。目前,他们已经发动了8名返乡大学生参与教学。随着规模的扩大,资金从哪里来,成了这些大学生的难题。
今年3月,迪力胡马尔·依明考上了公务员,把这家电商公司转交给师弟——22岁的爱海提疆·吾卖尔。他是吐鲁番人,接手生意后他大胆地做了一项决定——把苹果贩到杭州来卖。从今年3月到9月,公司利润一共有12万元,他和迪力胡马尔·依明商量,决定拿出6万元来支持公益。据了解,他们通过“汉语公益课堂”、支教、捐赠等活动,帮助了1000余名孩子学习文化课程,帮扶家乡群众和维吾尔族大学生2900余人次。
“我们的语言课程还添加了G20杭州元素,加入了画扇子和练书法的环节,很多人都没有体验过。”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南疆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情况在慢慢改变,大家学习汉语的热情都很高。”
在她看来,当地的年轻大学生做公益非常有优势,很多维吾尔族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到内地看看。“我们在当地很多人眼里,算是成功的年轻人。”她笑着说。
她有时会有烦恼,一些人并不能理解他们团队的行为,总觉得我们是通过公益来赚钱。接下来,她希望比赛结束之后,能成立一家公益组织。
传授农民剪纸文化,在家门口精准扶贫
与很多人想象不一样,河北蔚县剪纸,如果要成批量,并不是靠剪,而是要刻。在本届“创青春”赛场上,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王学磊,把27张宣纸订在一起,拿小巧锋利的雕刀,起刀,落刀,不少留学生围在他边上看。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了解剪纸不容易,王学磊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能否通过剪纸产业,让蔚县的农民脱贫。剪纸看似简单,但是传统的剪纸手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传承,农民究竟能不能学会,他心里没底。
他在村里发放了400多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有85%的人表示愿意尝试剪纸,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家的妇女。
他找到县城的剪纸老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广,详细说明来意,征得同意之后,他录制的剪纸工艺视频,作为农民学习的教程。
他先是从自己家所在村子做起,给想学习的妇女,每人免费提供一把刻刀和一些宣纸。村干部也对王学磊的人品知根知底,把村委会的办公室放心地给他用做教室。除了教村民剪纸之外,他还拿了自己的电脑放在村委会,教村民开电脑,点鼠标,看视频教程,一切都从零基础开始。
为此,他一共花了5000元。刚开始,村里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一个大学生还在村子里“胡闹”,但是他们很快明白,他在为村民做好事。他从357个村民中,筛选出20个剪纸骨干“重点培养”。
有了生产能力之后,如何销售就成了他很头疼的事情。他拿着装裱好的剪纸样品,一家家地跑到对方公司推销。说话间,他拿出了很多样品给记者看,剪纸产品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图案,还嵌入了公司的标识。
“我的经营模式,就是接到订单,再设计出图案,然后交给农民生产。”一叠手掌大小的剪纸,一位农民需要刻两天左右,收入在20~30元之间,“对于农村妇女来说,钱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补贴家用,毕竟有活可干。”
他告诉记者,已经帮助村里的5位农民脱贫,而他的脱贫标准是年收入3000元,比国家标准略高一点。未来剪纸的销量上去了,他打算把所得盈利的90%回流给帮扶对象,10%用于推进项目发展。
不过,他现在也遇到了烦恼——销售量太小,“销售比较费劲,不然能让更多的村民脱贫。”他说,作为公益创业,如果未来能持续盈利,他打算把这个项目做下去。
用教材还原乡愁,用公益改变乡村
“诺邓的洞经古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只是有些曲调早已失传。”
“诺邓村拥有1300年悠久历史……被视作云南当地白族民居的博物馆。”
“诺邓在历史上更多地被称为‘诺邓井’,以前整个村子基本上就依靠盐井为生。”
诺邓是云南的一个小村庄。这些文字,摘选自“美丽乡愁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公益团队编写的《云南诺邓乡土文化读本》,这是同济大学大学生专门为滇西千年白族古村——诺邓村的孩子们编写的。
2013年,这个团队负责人彭婧来到诺邓支教,有一件事情却刺痛了她的心。她发现年近八十岁的李文茂,每天坐在家门口,给来往的路人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彭婧听了很惊喜,和镇上的孩子们分享这些故事,却发现他们对自己家乡一无所知。
当彭婧在课堂上问到:“你会唱家乡的白族调吗?”全班11个孩子都没有举手,彭婧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落寞,也似乎理解了老人所说的“如果我不讲,就真的没有人知道了”。
彭婧曾经带着团队实地走访了当地30所学校,让中小学生填写了789份问卷,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对家乡真的缺乏认识。
“短期支教对孩子课程体系冲击比较大,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比如我们教完英语之后,他们觉得老师的发音不准,就不愿意听课,影响了整个教学的程序。”2014年7月开始,这支团队选择转型,从单纯支教变为开设乡土文化传承夏令营。他们一边给孩子上课,一边写书。从2014年到今年9月份,教材编写了一年半,学校的出版社为他们免费出版。
除了教材之外,彭婧还开发了一个收费项目——乡土文化体验导赏,“有一些大学生希望外出调研,我们帮他们联系地方,他们只要给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彭婧说,收费不高,但这些调研可以成为乡土文化的素材。
目前,她还把业务拓展到亲子旅游,在浙江三天两夜的行程,价格在1000多元,能拥有15%左右的盈利。这部分钱,用做其他地方乡土文化传承夏令营的经费。
“很多人对我说过,公益是有钱人的事情,其实学生也可以进行公益创业。”她说,人人都可以做公益,并不代表公益的门槛很低。公益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要考虑受助者的心态,平等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当她被问及“做公益的人怎么样养活自己”时说:“我总觉得有些尴尬,其实公益也是有成本的,说明公益创业在社会上认可度有待提高。”她坦言,自己的父母也有类似的担心。
山东理工大学侯倩和李涛曾撰文指出,一方面,应肯定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当代大学生选择通过公益创业的方式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创造就业机会的做法,这符合公益创业通过创新的形式解决社会问题的使命。另一方面,应注意防止其因过于注重主体性意识而偏离社会实际。
(责编:史雅乔、李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什么是_SocialEntrepreneurship_公益创业_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什么是_SocialEntrepreneurship_公益创业_
&&什么是_SocialEntrepreneurship_公益创业_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公益创业的盈利与分配模式_新浪新闻
  魏和平《中国青年报》(日T02版)
  公益创业是否应该盈利,在国内外有不同的声音。
  一些传统援助机构对尤努斯自助式的社会企业项目运作方式表示怀疑,甚至一些赞同尤努斯的人也会问,尤努斯的项目为什么还要去盈利?尤努斯的回答是,许多为穷人服务的机构往往过于依赖捐赠而不能实现自我富足,“这就好像对一位病人说,他一天可以呼吸23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将由政府为他们供给氧气。这意味着得靠他们的怜悯而活着。一旦什么机构把他们遗忘了,那就死定了。”他还说,许多援助项目仅仅是把贫困降低到社会可容忍的程度,并非是要去消灭它。
  国内公益创业的商业运作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关于“收入来源于商业活动的比例”的问题,《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公益创业组织占42%;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下的公益创业组织占44%。有将近一半的公益创业组织商业活动收入超过50%,公益创业组织以市场化运作手段获取一定的利润,采用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其收入来源具有明确的商业性。
  “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小,商业和公益也出现了更多更新的合作模式。只有更加擅长整合跨界的资源,公益机构才能探寻到更加可持续的模式,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来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商业化运作与盈利可以使公益创业者摆脱对捐款的依赖,减轻政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负。”这是北回归线爱心协会发起者王方圆的回答。在华北电力大学读大三的他,一直致力于在贫困地区建造乡村图书馆,2014年被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推荐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
  牛津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具有市场导向性。“市场导向性”表明公益创业的绩效驱动、竞争性和前瞻性。虽然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优先,但是公益创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商业企业的方式运作并获取利润。公益创业把经营性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利润和盈余是组织及公益事业发展的保障,也是公益创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也曾指出:“社会企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种组织有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经济体系中真正的增长部门。”
  由此可见,不管是真正从事公益创业的参与者还是研究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盈利的重要性。公益创业的经济价值体现为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获取资金支持,创造经济效益。公益创业组织收入来源中的商业性活动来源是“自我造血”的主要方式,公益创业组织运用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获取一定的收入与盈利,从而反哺公益事业,才能使其获得长足的发展。
  有了盈利,公益创业者要不要将利润进行分配呢?关于“是否明确利润分配”,被调查者中,明确利润分配的组织有77个,占53%,而没有明确利润分配的组织57个,占40%,明确利润分配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表明大部分的公益创业者还是意识到了经济效益与利润的重要性,并在利润分配的问题与组织内部成员们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新的问题来了,利润又该怎么分配呢?在明确利润分配的被调查者中,不进行利润分配的公益创业组织比例达到27%,利润分配比例在0-50%的公益创业组织占51%,利润分配比例大于50%的公益创业组织有8%。调查结果说明,近80%的公益创业组织不分红或只是小部分利润被用来分红,大部分资金还是用于产品与服务的再生产与提升。例如,参与调研的残友集团,公司的利润1/3留在企业用于进一步发展,1/3给股东(基金会为主),1/3给员工作为工资成本。
  有学者认为公益创业不可以分红,分红是工商企业的利益分配模式,一旦盈利后分红,股东与商业资本的再次进入时很可能会是逐利状态,公益创业组织的性质就有可能发生改变。
  还有另一种声音,“不要太关注社会企业资本回报率与分配比例,商业资本的良好运作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障之一,只要继续按既定目标与理念发展,继续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那它的发展就是健康的。”王方圆对于公益创业分红与否的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原标题:公益创业的盈利与分配模式)
学习小组梳理习近平从政以来的讲话内容后发现他在近三十年前便痛批官商勾结,说下狠话,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并明确指出: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
最近,《人民日报》报道称,有县委书记说:“书记和县长之间,既是同僚的关系,也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甚至是爹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一时间,舆论哗然。
虽然不公开有种种原因,但为了与贪官形象进行切割,为了避免公众一提起官员脑海里就浮现起家藏无数现金的腐败形象,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有必要去支持财产的公示。
他在台上时,有评估其书法价格为每平方尺上千元。落马后,某拍卖行曾通过网络拍卖一件王有杰的书法作品,起拍价仅30元,却无人问津。||||||||||||
&>>&&&&&正文
公益创业,50多名智障孩子喊她“妈妈”(图)
三湘都市报
博爱凤亭家园,刘晓(中)和她的“孩子”们在一起交流。
  初冬,长沙市开福区博爱凤亭家园和社会企业长沙澈洁洗涤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并未失去往日的热闹。这里不仅是50多名成年智障人士的托养机构、工作单位,还是他们的家。学员们喊个不停的这位刘妈妈就是他们的“大家长”――刘晓。
  经过数年的实践,刘晓琢磨出“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的模式,试图解决智障人士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
  近日,“刘妈妈”洗洁精正式下线,在实体经济普遍下行的市场环境里,这位公益创业者有着怎样的故事?11月24日,刘晓接受了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的专访。
  做公益的“人”
  博爱凤亭家园隐藏在一安置小区深处,“机构这边月租五千元,洗洁精厂那边月租三千元。”刘晓扳着指头算,她是这家智障人士服务中心主任,创办并管理着一家名为长沙澈洁洗涤科技有限公司的洗洁精生产企业,“我朋友都劝我,创业是年轻人的事情,你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了瞎折腾什么,做公益已经够难了,你还要公益创业。”
  “没办法啦,谁叫他们一口一个刘妈妈喊得这么亲热。”刘晓笑着说。
  从事业单位退休后,刘晓在姐姐的帮助下创办了博爱凤亭家园,先是做智障人士的托养服务,“每天早上机构开门他们就来了,玩一玩,中午吃个饭……其实家长就是希望他们有个安全、放心的地方去。直到有一天有个孩子问我,刘妈妈,你可以帮我找个工作不?我才意识到,他们都是成年人,即使心智不健全,但人的需求是一致的。”
  如今,智障人士的就业问题在整个中国都是一个难题,六年前的刘晓仅能在网络上搜索到一些零星的资料,最终浏阳工业园一家生产神力胶的厂家接收了机构学员就业。“看着那个工作挺简单――给已经灌瓶的胶拧上盖子,但他们不知道胶是软的,一捏就变形,生产出许多‘废品’。人家也是企业,最后学员陆陆续续又回到机构里。”
  6年来,有50多名智障人士尝试就业,却因种种原因最终只有9个孩子在岗。“一家企业再有爱心,岗位也是为有工作能力的人设计的。每推一个,机构就得派出一个就业辅导员跟踪服务,一跟至少就是3个月密集支持期。现在机构只有3名就业辅导员,而还有50个找工作的学员需要服务。除非他们全在一家单位的同一个岗位就业。”
  那么,如果自己有一家企业呢?
  公益组织+社会企业
  社区有位钱爹是长沙最早从事洗洁精生产的那拨人之一,看到刘晓的困境后主动提出帮她注册一家洗洁精企业:从技术、拓展市场等方面来帮助她。洗洁精市场大,每一家都要用的。“我一想,可以。这样既解决了学员们就业的问题,所得利润又能反哺机构。”2014年,刘晓自筹70万元成立长沙澈洁洗涤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还拿到了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洗洁精生产许可证,这样获得认证的洗洁精厂家全省不到10家。
  “可哪想到卖出去有这么困难啊。”产品下线后,刘晓才发现长沙洗洁精厂遍地开花,并且大多都是无生产许可证的黑作坊:一家人包一个场地就可以开始做,成本低,价格便占绝对优势。对一些小型餐饮企业而言,他们宁愿选择价廉量大的“三无产品”。
  澈洁与其他已有品牌竞争,因产量小,无法有效控制成本。比如塑料瓶装,因为进货量小,澈洁的进价就合8毛/个,而如果大规模进货,价格将低3至4毛。这也使澈洁的销售价始终高于市场水平。
  面对公益创业“叫好不叫座”,刘晓的想法倒是很理性:“像澈洁这样的为公益事业创办的社会企业,必须以市场化的思路来运营,不能说我是公益事业就要求人家都换掉以前的用我们的东西。新的品牌进入市场有一个时间。”
  “我现在逢人就推销我们的洗洁精。”在刘晓的努力下,湖南省政府机关食堂、省政府机关二院食堂、长沙学院食堂、湘一中学食堂、罗莎食品有限公司、长沙第六中学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都接受了澈洁洗洁精。
  爱心VS利润
  刘晓说,她现在出去推广产品,最怕就是别人认为她是来要钱的。几年公益实践下来,她体会到仅靠所谓“爱心”,很难让公益有持久的发展,“我现在一个月发工资都要1万多,一家爱心企业捐我几万元,也就只够我们撑几个月,要让学员们真正有出路,还是要我们的产品真正打开销路。”
  刘晓尝试做电商,但物流是大问题,一瓶家庭小装洗洁精仅需3元,快递费用却起码是5元,如果不包邮,无疑又失去竞争力。“从前也有听到我们的故事打电话来购买洗洁精的,但算上人力成本和交通成本,得不偿失。”刘晓自认从来都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但经营一家企业的压力却不得不让她精打细算起来。
  为了扩大推广力度,刘晓还引入了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公益组织“创行团队”,“我也想有成熟的销售队伍,但别人都笑我,谁给你销啊,一瓶才挣1毛钱。”
  但走出去仍是有收获的,今年11月刘晓正式注册“刘妈妈”这一品牌,代替了原本较为抽象的“澈洁”。这一改进便是从市场中来的――客户反映这样会让大家更关注品牌背后的故事。
  虽然获得的认可越来越多,刘晓仍无法回避悬在社会企业头上的那柄“达摩利斯之剑”: “你不是做公益吗?为什么还是要赚钱?”
  点评“她的这种模式
  绝对是创新的”
  “刘晓老师是湖南公益领域吃螃蟹的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以造血带动输血,这个模式我认为绝对是创新的,对整个湖南的公益组织发展也是有益的。”
  “全省有28.7万智力障碍人士,就业却不到10%。这意味着全省有20多万无业的成年智力障碍人士,对家庭和社会都意味着巨大的抚养成本,这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湖南省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阳庆云如是评价
  社会企业出路在哪“社会企业”这一概念在中国落地、发芽已近10年时间,却依然定义驳杂。它介于纯粹的非营利机构与商业企业之间,和前者一样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但并不坐等社会募捐或政府部门支持才行使职能,弥补了公益组织目前普遍的造血能力不足;与后者一样追求商业利益,但并不以赚钱为最终目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企业也受到不少质疑。许多不了解社会企业概念的人们容易联想到这种形式不免有打着公益的旗号用商业手段敛财的嫌疑。
  同时,即使社会企业早已成为公益圈高频词汇,却始终没有获得政策和法律层面的认可。目前,中国内地只可以注册社会组织法人或商业公司法人,并没有社会企业法人。带有公益创业性质的社会企业在毫无政策扶持的环境下进入市场,似乎跌入了某种“先天不足”的两难。
  即使困难重重,“公益组织+社会企业”却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
  刘海军是郑卫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该基金会直接掌控国内最大的社会企业航母深圳残友集团,残友曾获2012年英国社会企业联盟年度“国际社会企业”。这是中国社会企业在世界舞台上获得的最高认可。
  刘海军接受采访时表示,“残友的巧妙之处在于,承担‘商业职能’的母公司,拥有公益的天然双重基因,一方面参与者都是残疾人,另一方面基金会控股掌控其社会属性。在这个大前提下,企业就只需在商业领域进行标准化的市场竞争即可。企业挣的钱越多,我们的社会属性越强。任何人都不需怀疑。”
  文/记者 王安琪
责任编辑:王秀丽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公益创业和传统创业有什么不同?_百度知道
公益创业和传统创业有什么不同?
公益创业更强调解决社会问题。&公益与商业的核心区别在于创业中的核心诉求以及创业者的根本内驱力——一般说来,商业创业强调通过实现客户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公益创业则强调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探索那些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政府有心无力,企业有力无心)之下暂时无解的社会问题之解决方案。所谓的公益创业就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公益机构可以细分为三个分支,以壹基金、南都等慈善基金会、新途健康促进中心和瓷娃娃等为代表、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和专项拨款的公益机构,为广大有需要的人和社区居民提供社会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但还需依靠外界拨款的非营利组织(中国目前新兴的一大批公益机构多为此类),以及像残友集团、富平学校的小额信贷那样完全实现自我造血、以市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近十多年来,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SE)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不断发展,公益创业的概念也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界定“公益创业”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术界对于“公益创业”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总的来说,以下国外对于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营利机构采用创造性的商业运作模式提升其社会价值,二是企业通过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要而提升其价值。 简言之,所谓的公益创业就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
采纳率:2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益创业计划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