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航母核弹的瑞士,文明6甘地核弹什么梗高度如何让世 来自证券之

政治:理性与有序
2014年11月,一向低调平静的瑞士,一项公投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公投的内容,是决定瑞士公民可否享有每月40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8万元),或每小时22瑞郎的法定最低工资。也就是说,瑞士国民,不需要上一天班,每月就可从国家领取2.8万元人民币的工资收入。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免费三餐,不用说在几十块的低保都猫腻不绝的中国,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是完全是没有悬念的事情。但是,让全世界惊讶的是,瑞士人以高达76%的反对票,居然拒绝了免费馅饼。而且,在瑞士全国23个州,没有任何一个州的最终投票结果是支持该提案的。
其实,这样的公投,这样让外人惊叹的结果,对瑞士人并不稀奇。瑞士每年都要举行3-4次全民公投,来决定国家大小事务,是名副其实的公投之国。其公投议题涵盖广泛,从法律外交到经济社会,从培训休假到薪资福利,甚至还包括动物权益。从1848年开始,瑞士已经进行过570多次全民公投,这个数字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公投次数的总和。
而瑞士人这样匪夷所思的为难自己的投票选择,也不算头一回。瑞士法律规定带薪年假为每年4周,但2012年3月,瑞士选民却以66.5%的比例,否决了工会提出的每年带薪休假延长到6周的福利提案。人们认为这会增加工作成本,影响瑞士经济;几百年没有战争的瑞士,却在2013年公投中,第三次以高票否决了取消义务兵役制的提案,同意保留传统制度,所有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
如此热衷投票的国家,瑞士选民却不要直接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权利,而将之交给国会代劳。理由是避免候选人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在选举事务,影响本职工作。
其他国家政客用来拉选票的福利承诺,在瑞士完全没有市场。国民的高素质、科学理性精神。屏蔽了席卷全球的左派幼稚自欺和民粹蒙昧情绪。
瑞士人也不会被政治上的时髦所吸引。联合国的席位,是不少国家不惜代价要争取的权利,花大钱请人也要抬进去。瑞士人却漠视之。几十年都反对加入联合国,直到2002年,才以54.6%的微弱支持优势才正式加入联合国。对于超国家性质的欧洲共同体,经过1992年和2001年的两次公投否决,位处欧洲中心地带的瑞士,至今没有同意加入欧盟。2014年,在欧洲难民危机中,德国默克尔政府等爱心爆棚、国门大开,享受廉价的赞美吹捧时,瑞士人依然保持冷静,决定对欧盟实施移民数量管制。情愿缴纳大笔费用资助难民,避免价值观和文明秩序被稀释。我可以慷慨帮助你,但你不能一窝蜂涌来住进我家中!
经济:富裕与从容
瑞士地处崇山峻岭的山地、资源匮乏,其实完全属于不利经济发展的“穷山僻壤”。但高素质的瑞士人,却创造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瑞士近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但同样也是许多跨国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5家是瑞士企业,它们分布于制药(诺华、罗氏)、金融(瑞银、瑞士信贷)和原材料交易(嘉能可斯特拉塔)、食品业雀巢集团等产业。你能说出瑞士总统总理、领袖英雄的名字吗?但你不会没有听说过这些驰名世界的品牌吧!
瑞士高居世界富国榜首,人均财富达64.8万美元,人均月收入为6300美元,排名世界第一,相当于3258美元的美国人月度可支配收入的近两倍。瑞士普通人的工资,大约为人民币4万元左右,在中国差不多就是金领、中小老板的水准,10分钟的工资可以买一个汉堡、三天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台别人需要卖肾的Iphone
而且,瑞士社会分配机制完善,人均收入相差不大,超市售货员的月薪为3000瑞士法郎,年薪合人民币20万,一套100平米的住宅,相当于其3~6年的总收入,而且还可以享受零首付,50年按揭。加之各项福利完备,瑞士人根本没有买房之类的生活压力。
不同于其他高收入高税收的国家,大小事都能自己投票决定的瑞士,自然是全欧洲自然人和法人税负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科技成就与贡献
在今天的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领袖,如何醉心于航母核弹、如何强军扩武让人恐惧,或者如何自吹自擂、如何玩弄文字标准和数字游戏,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价值、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能够得到公认的标准,就是诺贝尔科技奖。
仅仅800万人口的瑞士,自1901年至今,总共获得了24个该项国际科学界的最高奖项!
如果按人口比例,相当于有14亿聪明智慧人口、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需要得到至少4200个诺贝尔奖!
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占国民比例最高的国家,就是瑞士。根据
IMD的统计方式,瑞士每100万人中,就有1.1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与瑞士相比,英国每100万人中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为0.840、美国0.712、德国0.341,法国只有0.187。其他人口大国俄罗斯、印度之流,呵呵,就不好意思计算出来了。。。。
&瑞士苏黎世大学,不用说哈佛、牛津,&
即使和国内的985、211之类的大学比,也缺乏知名度和存在感。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大学,它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是:21人!而在中国备极殊荣、揽尽14亿人精华的北大、清华、复旦,被诺贝尔奖承认的科技贡献,有几个?
感谢上天,在今天许多地区被蒙昧、混乱、野蛮、灾祸笼罩的地球,让世界看到,人类的精英,可以建设出什么样的文明国度!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8-05-05 09:35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文明!!!
离开大厂镇的人有没有忘记了大厂镇?还在大厂镇的人是不是不想
留在大厂镇?你还能记住大厂镇的多少往事?说说吧~~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瑞士文明的高度让世界仰望!
政治:理性与有序
2014年11月,一向低调平静的瑞士,一项公投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公投的内容,是决定瑞士公民可否享有每月40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8万元),或每小时22瑞郎的法定最低工资。也就是说,瑞士国民,不需要上一天班,每月就可从国家领取2.8万元人民币的工资收入。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免费三餐,不用说在几十块的低保都猫腻不绝的中国,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是完全是没有悬念的事情。但是,让全世界惊讶的是,瑞士人以高达76%的反对票,居然拒绝了免费馅饼。而且,在瑞士全国23个州,没有任何一个州的最终投票结果是支持该提案的。
其实,这样的公投,这样让外人惊叹的结果,对瑞士人并不稀奇。瑞士每年都要举行3-4次全民公投,来决定国家大小事务,是名副其实的公投之国。其公投议题涵盖广泛,从法律外交到经济社会,从培训休假到薪资福利,甚至还包括动物权益。从1848年开始,瑞士已经进行过570多次全民公投,这个数字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公投次数的总和。
而瑞士人这样匪夷所思的为难自己的投票选择,也不算头一回。瑞士法律规定带薪年假为每年4周,但2012年3月,瑞士选民却以66.5%的比例,否决了工会提出的每年带薪休假延长到6周的福利提案。人们认为这会增加工作成本,影响瑞士经济;几百年没有战争的瑞士,却在2013年公投中,第三次以高票否决了取消义务兵役制的提案,同意保留传统制度,所有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
如此热衷投票的国家,瑞士选民却不要直接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权利,而将之交给国会代劳。理由是避免候选人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在选举事务,影响本职工作。
其他国家政客用来拉选票的福利承诺,在瑞士完全没有市场。国民的高素质、科学理性精神。屏蔽了席卷全球的左派幼稚自欺和民粹蒙昧情绪。
瑞士人也不会被政治上的时髦所吸引。联合国的席位,是不少国家不惜代价要争取的权利,花大钱请人也要抬进去。瑞士人却漠视之。几十年都反对加入联合国,直到2002年,才以54.6%的微弱支持优势才正式加入联合国。对于超国家性质的欧洲共同体,经过1992年和2001年的两次公投否决,位处欧洲中心地带的瑞士,至今没有同意加入欧盟。2014年,在欧洲难民危机中,德国默克尔政府等爱心爆棚、国门大开,享受廉价的赞美吹捧时,瑞士人依然保持冷静,决定对欧盟实施移民数量管制。情愿缴纳大笔费用资助难民,避免价值观和文明秩序被稀释。我可以慷慨帮助你,但你不能一窝蜂涌来住进我家中!
经济:富裕与从容
瑞士地处崇山峻岭的山地、资源匮乏,其实完全属于不利经济发展的“穷山僻壤”。但高素质的瑞士人,却创造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瑞士近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但同样也是许多跨国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5家是瑞士企业,它们分布于制药(诺华、罗氏)、金融(瑞银、瑞士信贷)和原材料交易(嘉能可斯特拉塔)、食品业雀巢集团等产业。你能说出瑞士总统总理、领袖英雄的名字吗?但你不会没有听说过这些驰名世界的品牌吧!
瑞士高居世界富国榜首,人均财富达64.8万美元,人均月收入为6300美元,排名世界第一,相当于3258美元的美国人月度可支配收入的近两倍。瑞士普通人的工资,大约为人民币4万元左右,在中国差不多就是金领、中小老板的水准,10分钟的工资可以买一个汉堡、三天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台别人需要卖肾的Iphone X了。
而且,瑞士社会分配机制完善,人均收入相差不大,超市售货员的月薪为3000瑞士法郎,年薪合人民币20万,一套100平米的住宅,相当于其3~6年的总收入,而且还可以享受零首付,50年按揭。加之各项福利完备,瑞士人根本没有买房之类的生活压力。
不同于其他高收入高税收的国家,大小事都能自己投票决定的瑞士,自然是全欧洲自然人和法人税负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科技成就与贡献
在今天的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领袖,如何醉心于航母核弹、如何强军扩武让人恐惧,或者如何自吹自擂、如何玩弄文字标准和数字游戏,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价值、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能够得到公认的标准,就是诺贝尔科技奖。
仅仅800万人口的瑞士,自1901年至今,总共获得了24个该项国际科学界的最高奖项!
如果按人口比例,相当于有14亿聪明智慧人口、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需要得到至少4200个诺贝尔奖!
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占国民比例最高的国家,就是瑞士。根据 IMD的统计方式,瑞士每100万人中,就有1.1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与瑞士相比,英国每100万人中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为0.840、美国0.712、德国0.341,法国只有0.187。其他人口大国俄罗斯、印度之流,呵呵,就不好意思计算出来了。。。。
瑞士苏黎世大学,不用说哈佛、牛津, 即使和国内的985、211之类的大学比,也缺乏知名度和存在感。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大学,它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是:21人!而在中国备极殊荣、揽尽14亿人精华的北大、清华、复旦,被诺贝尔奖承认的科技贡献,有几个?
感谢上天,在今天许多地区被蒙昧、混乱、野蛮、灾祸笼罩的地球,让世界看到,人类的精英,可以建设出什么样的文明国度!
“时间银行”养老,真的太赞了!
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
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等到我老得不能动了,就可以支取了。”
第一次听说“时间银行”这个概念,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不断向房东追问。听完她的简述,我真是大开眼界。
“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将来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
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会保险系统的个人账户内。
克里斯蒂娜照顾的老教授叫利萨。她每周去利萨家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帮老人做些整理房间、推老人出去日光浴、帮老人到超市购物、陪老人聊天等事情。
按照协议,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期限是一年。一年后,“时间银行”会将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时数统计出来,并发给她一张“时间银行卡”;
当她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凭借“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届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验证过“时间银行卡”的信息后,会指派义工到医院或她家中去照顾她。
如果她在去世前没有使用完“时间银行卡”中的“时间”,“时间银行”会把这些小时数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给她的遗产继承人。
有一段时间,克里斯蒂娜特别忙碌,而要到利萨家去时更是神采飞扬。每次回来后,她都会跟我讲一些她和利萨在一起的经历,从语气中我能感受到她的愉悦心情。
就这样,克里斯蒂娜一做就是一年。我以为一年下来她会结束这份工作,她却向“时间银行”提出再干一年的申请。
一天,我正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她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我匆忙赶回住处,将她送进医院。正在我筹划该如何护理她时,克里斯蒂娜告诉我不用担心,她已经向“时间银行”提出了支取申请。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就给她安排了一位护工——22岁的姑娘维基。随后几天,维基每天都来照顾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陪她聊天。在维基的精心照顾下,克里斯蒂娜很快恢复了健康。
起初我还对“时间银行”的效用有所怀疑,但经历这件事后,我彻底信服了,并且也想投身于“时间银行”的工作中。克里斯蒂娜知道我的心思后,就带着我向社区“时间银行”提出申请。
其负责人详细地向我讲解了“时间银行”的宗旨:用自己支付的时间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
一周后,我收到“时间银行”的回复,并且接到了第一份任务——帮助一对瑞士夫妇欧仁和莉莉娅学习中文。这对夫妇十分幽默,跟他们相处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在放松心情。由此,我也理解了当初克里斯蒂娜对“时间银行”的工作如此积极的原因。
通过做“时间银行”安排的工作,我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也认识了许多伙伴。他们当中有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我发现,这里的老年人能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看上去非常有活力。
“时间银行”每年都会召集参与者举行一次大派对,参加派对的老年人时而唱歌,时而跳舞,玩得不亦乐乎。“时间银行”在改善他们晚年生活的同时,也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2015年5月,我回到中国探亲,看到老年人不是跳广场舞就是打牌,晚年精神生活十分匮乏,与瑞士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瑞士的“时间银行”对我们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人教版(2014上)语文高中必修三知识点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习题详情
12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享受文明无疑是最美的,也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正因此,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经济显然不是我们唯一的社会属性。所以,前行至今,我们碰到了许多光凭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方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前不久我在英国听到了一件事。温莎城堡里有一个巨大而豪华的宴会厅,曾发生过一次大火,着火时伦敦老百姓纷纷自行开车去救火。大火被扑灭后清点物品,竟然没有一件遗失。我听了之后非常感慨,这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是什么?无疑就是高度的文明。文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文化不是一个对象。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不应该被对象化。今年春天,在牛津大学有位留学生问我,中国文化到底该怎么走出去?我回答,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我们在国外,外国人就是通过我们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就如同我们也通过普通的外国人来认识西方文化一样。作为文化的携带者,最要紧的是你对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自觉。有了自觉,就也有了责任。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化的承担。谁来承担这个文化?首先是人。进一步讲,文化的自觉是谁先自觉?首先当是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有文化的先觉,比普通人先感知文化的时代需要。只有及时感知文化前沿的问题,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才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可以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毋庸讳言,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回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但丁、达﹒芬奇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家,如果没有知识分子、作家、诗人、哲学家的大量涌现,就根本谈不上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并不只是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更在于其蕴藏的独特思想价值。由此而言,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除了造就一批伟大的作者、留下一批千古流传的作品,还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全社会都应给予文化复兴更多的关注。对照现实,尤显任务的艰巨与紧迫。期待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勇做志愿者,承担起文化自觉的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小题1】下列关于“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的社会就会混乱不堪。B.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民族复兴的关键都是文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没有了文明,也就使中国梦成为了空想。C.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许多问题光凭经济是无法解决的。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才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D.我们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因为这体现着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第三段讲述了作者在英国听到的一件事,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英国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B.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C.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有了对文化的自觉,就也有了责任。D.文化的承担者首先当是知识分子。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重点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B.从文艺复兴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C.中国知识分子理应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如果他们都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D.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应该有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D&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强加因果,原文并未表述前后因果关系。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试题分析:作者举这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文明的重要性。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如果他们……文化自觉。”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词语出现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判断。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主要考察你对“人教版(2014上)语文高中必修三”“粤教版(2014上)语文高中必修三”“鲁教版(2014上)语文高中必修三”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教版(2014上)语文高中必修三
粤教版(2014上)语文高中必修三
鲁教版(2014上)语文高中必修三
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相似的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每小题2分)在南极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鱼类冰鱼,它们的身体就像冰一样呈半透明,体内几乎不含血红蛋白。约翰·路德和其他的研究人员确认,南极冰鱼是唯一同时缺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脊椎动物。血红蛋白是富含铁的蛋白质,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这些细胞用它吸收和释放氧气。一般看来,生物学家认为冰鱼苍白的血液是对南极冰冷而富含氧气的水环境的典型适应特征。可能冰鱼通过鳃和极薄的皮肤吸收了许多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因此它们可以抛弃那些大而柔软的红细胞。而且,生物学家们还推测,较稀薄的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的时候阻力比较小,而节约能量消耗也有利于生存,尤其是在极端环境里。然而,最近一些生物学家提出,血红蛋白的缺失不是一种有用的适应行为,而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不幸结果。冰鱼的血液携带氧气的量只有普通鱼类血液的10%,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大幅调整自己的身体。进化铸成的这个大错也许对于大多数鱼类来说是致命的,但冰鱼的鳃,加上一点点幸运的环境优势,拯救了它们,没让它们因血液的缺陷而灭亡。通过对比冰鱼和红血球鱼类的DNA,美国西北大学的威廉·德特利茨和他的同事们确认了导致血红蛋白的特殊基因缺陷。总的来说,调控血红蛋白合成的一个基因在冰鱼体内完全缺失。虽然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完全缺乏红细胞,生物学家发现环境改变会导致红细胞的减少。当气候变冷的时候,鱼类把血液变得稀薄一点而更容易流动是有好处的。相比生活在温暖水域里的鱼,生活在冷水里的鱼血液中的红细胞通常比例更低。而且,生活在温带的鱼每到冬天的时候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会减少,以节约能量。根据这些事实,生物学家猜测南极冰鱼为了适应南冰洋而进化出了特别稀薄的血液。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的克莉丝汀·奥布里恩和她的同事提出,和南极鱼科的近亲还有其他大小差不多的鱼相比,冰鱼的心脏和血管都比较大。虽然在冰鱼体内循环的血液异常稀薄,但它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容量很大。他们计算出,要让血液全部循环起来,冰鱼消耗的能量大约是南极鱼科中红血球鱼类的两倍。温带鱼类的心脏消耗的能量不到基础代谢率的5%,而冰鱼巨大的心脏消耗的能量占了身体能提供的能量的22%。他们还指出,冰鱼供养每个器官的血管也要比红血球鱼类多。和近年来的其他生物学家一样,奥布里恩和希德尔认为,冰鱼巨大的心脏和毛细血管,升高的血压还有稠密的血管视为对血红蛋白缺失的补偿。但仅有这些适应特征似乎不足以挽救南极冰鱼免遭灭绝,它们似乎还从营养富集的环境中受益。然而现在,冰鱼正面临一个新的威胁——人为的气候变化。南冰洋正在变暖,而且可能酸化,营养将会减少。奥布里恩说,研究者已经指出,相比红血球鱼类,成年冰鱼对温度变化更敏感,它们无法经受高温。如果路德说对了,“只有在极地地区寒冷的水中,没有色素的鱼类才能生存”,那么正在南冰洋发生的温度变化可能给冰鱼带来灭顶之灾。【小题1】下列对于冰鱼体内为何缺少血红蛋白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专家推测,冰鱼体内较稀薄的血液在循环时可降低能耗。B.生物学家发现,环境改变会导致生物体内红细胞的减少。C.有些研究者认为,调控血红蛋白合成的一个基因在冰鱼体内完全缺失。D.当气候变冷时,体内红细胞减少更有利于鱼类的生存,所以冰鱼进化出了缺乏血红蛋白的稀薄的血液。【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冰鱼和其大小差不多的南极鱼类近亲相比,冰鱼的心脏和血管都较大。由此可见,冰鱼消耗的能量也比红血球鱼类要高。B.冰鱼的鳃和皮肤可能替代了通常由血红蛋白实施的吸收氧的功能。C.冰鱼体内大容量的血液循环系统弥补了血液异常稀薄的不足。D.生活在冷水中的鱼,其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更低,是因为环境改变会导致红细胞的减少。【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冰鱼血液携带氧气的量只有普通鱼类血液的10%,因此可知冰鱼体内只含有普通鱼类10%的血红蛋白。B.不光是冰鱼,其他任何动物在气候变冷时都会出现体内红细胞的减少。C.巨大的心脏和毛细血管以及南冰洋中丰富的营养,是冰鱼免遭灭绝的两条重要原因。D.气候变暖导致南冰洋海水营养相对减少,可能会给冰鱼带来严重灾难。&&&&
以“懂了泪水就懂了人生”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具体;2、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3、不少于700字。(40分)&&&&
写一则描写笔记,描写对象可以是石缝间的蒲公英,砖墙角的小瓜苗,悬崖峭壁的松树……总之,是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描写要生动、充分,有整体感,能融入个人经验则更好。150—200字。(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享受文明无疑是最美的,也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正因此,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经济显然不是我们唯一的社会属性。所以,前行至今,我们碰到了许多光凭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方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前不久我在英国听到了一件事。温莎城堡里有一个巨大而豪华的宴会厅,曾发生过一次大火,着火时伦敦老百姓纷纷自行开车去救火。大火被扑灭后清点物品,竟然没有一件遗失。我听了之后非常感慨,这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是什么?无疑就是高度的文明。文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文化不是一个对象。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不应该被对象化。今年春天,在牛津大学有位留学生问我,中国文化到底该怎么走出去?我回答,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我们在国外,外国人就是通过我们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就如同我们也通过普通的外国人来认识西方文化一样。作为文化的携带者,最要紧的是你对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自觉。有了自觉,就也有了责任。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化的承担。谁来承担这个文化?首先是人。进一步讲,文化的自觉是谁先自觉?首先当是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有文化的先觉,比普通人先感知文化的时代需要。只有及时感知文化前沿的问题,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才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可以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毋庸讳言,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回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但丁、达﹒芬奇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家,如果没有知识分子、作家、诗人、哲学家的大量涌现,就根本谈不上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并不只是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更在于其蕴藏的独特思想价值。由此而言,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除了造就一批伟大的作者、留下一批千古流传的作品,还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全社会都应给予文化复兴更多的关注。对照现实,尤显任务的艰巨与紧迫。期待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勇做志愿者,承担起文化自觉的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小题1】下列关于“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的社会就会混乱不堪。B.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民族复兴的关键都是文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没有了文明,也就使中国梦成为了空想。C.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许多问题光凭经济是无法解决的。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才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D.我们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因为这体现着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3分)A.文章的第三段讲述了作者在英国听到的一件事,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英国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B.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C.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有了对文化的自觉,就也有了责任。D.文化的承担者首先当是知识分子。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文章重点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B.从文艺复兴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C.中国知识分子理应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如果他们都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D.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应该有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享受文明无疑是最美的,也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正因此,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经济显然不是我们唯一的社会属性。所以,前行至今,我们碰到了许多光凭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方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前不久我在英国听到了一件事。温莎城堡里有一个巨大而豪华的宴会厅,曾发生过一次大火,着火时伦敦老百姓纷纷自行开车去救火。大火被扑灭后清点物品,竟然没有一件遗失。我听了之后非常感慨,这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是什么?无疑就是高度的文明。文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文化不是一个对象。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不应该被对象化。今年春天,在牛津大学有位留学生问我,中国文化到底该怎么走出去?我回答,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我们在国外,外国人就是通过我们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就如同我们也通过普通的外国人来认识西方文化一样。作为文化的携带者,最要紧的是你对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自觉。有了自觉,就也有了责任。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化的承担。谁来承担这个文化?首先是人。进一步讲,文化的自觉是谁先自觉?首先当是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有文化的先觉,比普通人先感知文化的时代需要。只有及时感知文化前沿的问题,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才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可以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毋庸讳言,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回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但丁、达﹒芬奇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家,如果没有知识分子、作家、诗人、哲学家的大量涌现,就根本谈不上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并不只是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更在于其蕴藏的独特思想价值。由此而言,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除了造就一批伟大的作者、留下一批千古流传的作品,还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全社会都应给予文化复兴更多的关注。对照现实,尤显任务的艰巨与紧迫。期待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勇做志愿者,承担起文化自觉的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小题1】下列关于“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明。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的社会就会混乱不堪。B.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民族复兴的关键都是文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没有了文明,也就使中国梦成为了空想。C.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许多问题光凭经济是无法解决的。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才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D.我们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因为这体现着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3分)A.文章的第三段讲述了作者在英国听到的一件事,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英国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B.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C.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有了对文化的自觉,就也有了责任。D.文化的承担者首先当是知识分子。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文章重点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B.从文艺复兴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C.中国知识分子理应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如果他们都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D.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应该有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弹 航母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