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挣钱,回老家买房,靠谱吗

返乡族的苦恼:回家乡买房,还是苦撑大城市?
腾讯房产徐州站
腾讯房产徐州站讯 下个月就要过春节了,在大城市打拼辛苦一年的朋友们都要回家过年了。没结婚的朋友除了被长辈们催婚,还有就是被问及是否买房。究竟是在自己工作的大城市买房,还是在家乡买房呢。小编建议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购房计划,以免影响自己的生活资金链。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于外来者购房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广大购房消费者仔细了解,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工作稳定以后,在当地购置房子对于以后的生活是很好的保障。回家乡买房子,除了总价相对于一线城市比较低,还能有时间多陪伴父母。但是同样要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以及家乡是否有相关职业符合自己的目标诉求。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其实完全没必要在大城市买房,中产阶级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历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55,213贴子:
其实完全没必要在大城市买房,中产阶级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
根据中国的国情,2016年中国的中产家庭标准是:下限:不动产加动产,总共超过200万RMB。家庭纯收入(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上限:不动产加动产,大于200万RMB,小于等于500万RMB家庭纯收入不超过50万RMB。按照中产阶级的最低标准,要想在北上广这些超一线城市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大概要奋斗20年,还得省吃俭用才行。而这个标准如果是放到三线的小城市,奋斗8年就无压力。三线城市的房价普遍在RMB。在北京、上海的某些地段买一套房,完全可以在三线城市买两套房加一部100万RMB的豪车。而且三线城市的物价只有北京、上海物价的60%。三线城市的基础设施更不会比北京、上海差很多。三线城市和北京、上海差的是某些高端设施,但是那些设施对于普通人来说并无多大影响。还有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明显高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三线城市投资买房,大赚特赚。自己可以在大城市租房,发展。然后在三线城市投资买房。工作、生意两不耽误。都是最低标准的中产阶级,但是不同城市的中产阶级日子过得还真不一样!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出去旅游都很难得。小城市的中产阶级,余钱多,足够旅游。关键原因,还是平时的花销的差距。
丹麦是欧洲古老的君主制国家,其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很深厚腓特烈堡国家历史博物馆-罗斯基勒教堂-中世纪骑士节
中西部地区的房价普遍偏低,在中西部买房投资,很赚。北上广的一套房,在中西部三线城市足够买上三套。
我今天看新闻,个税抵房贷了,北上广又得涨一波
落魄到要到去小城市混,那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能混大城市的人,跑回去混三线,前提是能克服失落感。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在大城市挣钱,回老家买房,靠谱吗?
我的图书馆
在大城市挣钱,回老家买房,靠谱吗?
近日,安居客发布的《返乡置业报告》显示,59%的受访人群有返乡置业的意愿。这一结果随即引发热议。在北上广拿高工资,然后回家乡买房子,这条路行得通吗?要点速读:1、很多人认为,在一线城市赚钱,回自己的老家买房,可行性高,有种“套利”的快感。买了房子,即使自己身在大城市,没法住,也可以坐等升值,或让家人去住。2、然而,返乡置业有风险。小地方的开发商不专业,“收钱跑路”等现象时有发3生;作为投资品,一些地方的楼盘升值空间并不乐观。3、在大城市工作,在大城市买房,这确实难。但年轻人还是应努力实现“买住合一”。近几年,每到春节期间,与一线城市大部分新建楼盘关门放假不同的是,三、四线城市的销售中心有销售员值班,接待购房者,可进行正常交易。“赚一、二线城市的钱,买三、四线城市的房”已成为在外打拼人士的投资选择。“春节到现在,一直有销售员值班,早上9点准时开门,可随时来看房咨询。”某进入潍坊的全国性房企旗下楼盘的销售员表示,春节期间还有一定优惠,由于春节前来买房人比较多,目前这期开盘的房源已所剩不多。事实上,“返乡置业潮”已经成为房企的“抢收窗口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表示,从春节期间的网签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的网签数据基本暂停,长假期间,全国楼市依然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张大伟称,2018年春节期间,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均比往年活跃。从全国看,很多距离一线城市近的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超过了二线城市。其中,“返乡置业”是重要购买力之一。“孩子马上要幼儿园了,今年春节回国过,就决定在老家买一套房,春节后也好放心出国继续打工赚钱。”一位老家在唐山的受访者刘先生向记者表示,买好学区房之后,再请父母过来和孩子一起住。因为打工赚来的钱存在银行也是闲着,买了房子,一方面可以用于居住,一方面也是一笔投资。事实上,这也是众多“返乡置业”人群的买房初衷。鉴于此,不少开发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在春节期间不放假,正常卖房,甚至提供打折优惠。张大伟也表示,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也将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实施,预计政策将宽紧结合,宽在吸引人才和满足自住需求,紧在打击投资投机行为。在大城市赚钱,回小城市买房,美滋滋?最近,28家房企公布了2018年1月份的销售业绩,合计为4131亿元,同比涨幅65%。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额刷新了同期历史纪录。其中,一二线城市销量相对平稳,三四线城市的房屋交易量则颇高。有房产分析师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春节期间,人们回到家乡,返乡置业的需求在积极释放。很多商家也在春节期间推出各种有关“返乡置业”的促销活动,宣传造势现在,这种推测也有了数据的支持。根据安居客《返乡置业报告》,“近六成人有回家乡买房的意愿”。一线城市的房价动辄数万元一平,很多“漂一族”在大城市买不起房,返乡置业也在意料之中。从上图可见,回乡置业的目的包括改善家人的居住条件,以后回乡发展,或者投资等。对于 “漂一族”来说,在家买房,让家人住的好一点,自己会心安;大城市生活压力大,未来回老家工作,过体面而轻松的生活,也是不少人的想法。在老家买的房子也有可能升值。据报道,有位“北漂”,2016年在老家的省会西安买了套房。当时,西安楼市还处于去库存的泥泞中,每平方米5000元-6000元。而现在,西安的房价快速上涨,均价已高于10000元/平方米。因此,有人觉得回乡置业,以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在家乡买房,不仅满足了自己“安居”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套利”。买好了是置业,买不好就是给自己挖坑不过,很多时候,不是买到就赚到,回乡置业也有不少的风险。首先,小城市的开发商不如大城市的开发商规范,出现纠纷的可能性更大。而年轻人在大城市工作,如果自己买的楼盘出了问题,可能不知道,也很难及时处理,处理问题往来奔波,会付出高昂的维权成本(比如交通费用)和无止境的精力耗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家买房,改善家人居住条件,回乡发展的愿望背后,也对房子保值增值有期待。虽然回老家买房坐等升值的案例确实存在,但可能性有多大,是有疑问的。近年来,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虽然清了不少库存,三四线城市的新开工面积与销售面积的累积差值的增速在逐渐放缓,但绝对值仍在逐年上升。很多小城市,供大于求是必然趋势。另外,知名经济研究员任泽平曾对房地产走势做出总结: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房价终归是与人口密切相关的。尽管很多人正是因为在大城市买不起房才考虑回老家置业,但这改变不了大城市的 “虹吸效应”依然发挥作用的事实。数据显示,三四五线城市的年轻人口平均净增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年轻人正是购房主力军。在年轻人都往外走的地方,房子的升值前景并不乐观。2016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在大城市的 “虹吸效应”下,中小城市很可能被继续掏空(包括紧邻中心城市的二线城市)。也许有人会说,短期不能升值,我可以先出租啊。但小的地方租房市场不发达,就算租出去了,回报率也有限。不少人返乡置业时,想的是以后会回乡发展,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离开大城市,意味着离开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大城市不是说离开就能离开,离开了还可能要回来。而回乡买房虽可改善老人和孩子的居住条件,但想照料好他们,显然不是买一套房子就能解决的。年轻人还是应努力“买住合一”有人会说,大城市房子太贵,回乡置业虽有风险,但也值得尝试,总比看着纸面财富缩水强。确实,在大城市控制人口的背景下,在大城市买房很难;租售同权,建设都市圈等措施,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起到效果。但年轻人也该明白,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定居,都是件难事。古有居长安大不易的说法,而在发达国家,年轻人在大城市很早“安家”,也是少数。在全球各地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的调查中,中国北京的青年以27岁的年龄排名第一,英国、美国人首次购房的年龄在35岁,德国和日本则在41岁左右。中国的年轻人不用那么着急。如果是投资房产,开发商相对专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城市依然是首选。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的观点,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表示:无论从购买力还是房地产的基本面而言,三四线城市都没有有力支撑。房子过多,很难去消化。就风险而言,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风险比一二线城市更大一些。虽然返不返乡置业,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与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工作环境相对公平,资源更为丰富,住房和子女入学等公共福利又是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对于普通的“漂一族”们来说,坚守大城市可能还是更好的选择。本文综合自证券日报、今日话题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年轻人,不要再大城市贷款买房了!_凤凰财经
年轻人,不要再大城市贷款买房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借高利贷买房、假离婚买房,到实体企业老板抛弃主业投资房产,甚至一套房子能挽救一家上市公司,一场全民买房热潮正在上演,有人唯恐赶不上这趟暴富列,也有人惊呼泡沫经济即将破裂,中国楼市到底怎么了?下面来看一个开发商是怎么看待年轻人贷款买房的:在中国,买房95%靠按揭贷款,而且年轻人买房的需求最大。估计只有不足5%是靠自己的实力,不需要家里资助买房的。当然还有一些富二代全款买房的事,就另当别论了。为什么说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或者说普通青年为什么不要着急买房呢?先说下中国的房贷被透支得非常严重了,楼市泡沫大,年轻人做接盘侠要考虑清楚楼市崩塌的后果。房贷收入比是房贷除以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越高代表老百姓还款压力越重,目前中国房贷收入比已经快达到了40%,超过了美国在次贷危机时的32%,快接近房产泡沫时期的日本。今年2016年月均房贷接近5000亿,而且央行新增的货币几乎都涌入了楼市贷款中。如果房贷挤压了我们大部分收入,老百姓就没钱去消费其他商品了,抑制扩大内需,对实体经济也是一种打击。所以说中国是将楼市杠杆用到了极限,已经存在一定风险了。那些使用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如果未来房价跌了,经济不景气了,你们贷下的房贷是否还还得起?虽然我们都清楚房价已属于非理性上涨,为什么还有年轻人拼了命要去买房呢?有人抱怨:是中国的丈母娘,逼高了中国房价!研究过邻国日本,日本的青年是否也害怕丈母娘。日本青年结婚买房子也很贵,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价当然比较高(在世界上排名是位列前茅的),日本青年却不着急买房。日本青年怕买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赏美好生活的机会,也更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呢,为了一套蜗居不惜借贷做房奴。除此之外,年轻人诚惶诚恐的买房,还有一个原因。大多数人被高房价吓住了&&现在不买,以后还会涨,房价永远比工资涨的快。现在不买,恐怕以后再也买不起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先讲个例子。在70年代,电话刚刚兴起时,就有舆论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富裕人群的象征,是身份的标志。那时候有一部电话,可以被神化到领导干部的层次。但是,现在你看看,一个座机电话能值多少钱,如今已经是苹果手机烂大街了。在以前,结婚三大件。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80年代,结婚时的&三大件&就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涨船高了,更新成电脑、空调和摩托车。 如今,结婚&三大件&被默认成&三大子&,即&房子、车子和票子。每一个时代的商品工业的大发展,都有攀比的心理,新鲜事物一出来,大家都跟着攀比。大家想过没有,昔日昂贵的电话,冰箱,彩电,现在说起来是不是不值得一提?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无非是供求关系。当整个国家在渴求一样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在一段时间内是稀缺的。大家争抢,就有商人涌入这个,就有投机倒把的人炒这个东西。70年代,有人囤自行车倒卖,人开始囤什么了?房子呀。国家大力发展房地产,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没有房子就没有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互相攀比谁家住的房子大。大家都在抢房子这个东西,抢的人多了,房子价格就涨了,一个月涨几百上千都是常见的。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一个东西越被疯抢看起来就越值钱。从经济学角度讲:当需求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房子会疯狂上涨,加上中间投机倒把人的炒作,房子更是非理性上涨。更多的人,资金,热钱涌入这个行业,去疯狂的买地盖房子,更多的实体企业老板关了工厂,疯狂囤房,一个个疯了一样涌入地产圈。而且,央企地王的频出,更让人看到了楼市的疯狂。做面粉的,卖鱼的,做鞋的,都涌入这个行业,疯狂盖房,疯狂。这个现象正常吗?当房子的总量超过购房者的需求量时,结果会怎样?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鬼城已是前车之鉴。大家想过没有,在全国有多少套房子?未来5年会建多少套?现在虽然放开了二胎,但是独生子很多,再过10年。最简单的估计:孩子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2口还有1套房。还算平衡,等再过10年,双方父母去世,这样一家就3套房。再过10年,这个父母还会为孩子再买套房吗?到时候房子还会永远上涨吗?大家有房子住了,房子卖给谁呢?如果未来再征收个房产税,未来谁还愿意把房子砸在手上。所以说:房子永远上涨论,是谬论,照现在的速度,用不了20年,楼市该到头了。有人会说,城里人不买,农民会买啊。那么看看城市化进程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搞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3-5年部分试点农民可以住楼房,大大平抑四线城市的上涨。农村城镇化,这也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要所有的农民去城里买房就是城市化了。在中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传统的农民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民的增加,有土地,有乡镇企业收入,有楼房住,去大城市干嘛?扫大街去?你可知道,很多有技能的农民工收入都比大学生挣得多。另外国家十二五计划规划提出:每年在一、二线城市,新建600万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5年就建3000万套,可以解决一亿涌入城市的新农民的需求。还有数据显示,现在不仅是大城市,楼房空置率高,甚至县级市的楼房空置率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大城市一个城中村改造,有的村民一个人就能手握7套房子。所以很多农民根本不缺房。为此,国家出手挤压楼市泡沫,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而且国务院发文整治互联网风险,规范&众筹买房&等行为。别看现在楼市涨的红红火火,但是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泡沫了,以及国庆期间十几个城市轮番调控楼市,也能看到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在高位接盘,尤其是不够,通过贷款或者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要警惕风险。当视死如归的接盘侠,要当心飞地高摔得重。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万元的手机,电脑现在可以轻松买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10年后,房子也许没那么贵。当然你有足够的资金,想买几套房子那随便你,风险自担。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成熟,考虑租房也不丢人,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而错失了自己的职业成长期。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报道,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史晗 PF030]
责任编辑:史晗 PF03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1344
播放数:18585
播放数:31720
播放数:164413很想问一句,我在我的小城市没有买房压力,生活很滋润,我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在街上看到一条,为什么留在北上广,我没有说这个不好,但我觉得,我毕业之后,留在自己的六线小城市,没有买房压力,只要自己给自己买辆车,生活不也是很安逸吗?在大城市,你不买房,你还是个外来户,你买房了,那种房贷的压力,我真的不敢想,更何况,首付还是个大问题,我明明可以在小城市生活的很好,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受苦?至于大家说的教育和基础设施,我觉得教育最根本的还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至于说的教育资源不平衡,确实如此,但是,那是把小孩一切玩的时间全部抹去的代价下完成的,反正,我是不会让我的小孩失去童年,在什么年纪,就干他该干的事情。还有基础设施,我觉得小城市除了医疗可能不行,其他的,我觉得都可以了。人生总共那么几十年,为什么不让自己轻松点?自己的一点想法,不喜勿。
这些回帖亮了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尊重彼此的选择就可以了,这种事情哪有对错之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你在池塘里活得很好,泥鳅很丑但会说喜庆话,癞哈蟆很马虎但很有趣,田螺是个温柔的自闭症,小鲫鱼是你们共同的女神。有一天你听说,江河湖海,哪个都要更大,更好。你跳了出去,遇见了美丽的海豚,雄壮的白鲸,婀娜多姿的热带鱼,的确都是好的。就是偶尔,觉得世界很空,生活很咸。——姬霄
我17岁之前没坐过公交车,来省城上学不会坐公交被同学嘲笑。
我大学毕业以前没出过省,没坐过火车。
我不想让我儿子重复我的路,仅此而已
因为在你觉得压力大到不敢想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不是什么问题
我感觉步行街戾气太重了。根本听不得别人的异议,逮着个事情就互相揭短。我来自一个北方的城市现在在帝都。身边的同学有回家的也有留下来的。但也许是我们专业所限吧(社科类),所以现在留下来的同学买房子需要掏家底了。还不一定可以留下。大家说的这些个差距我能清楚的感觉到。但是某些人一张嘴就是井底之蛙一张嘴就是为了下一代。我很疑惑,说高中之前没有去过影院没有坐过公交没有吃kfc…难道咱们的中国发展到了除了北上广深杭武西重成其他地方就没有kfc没有影城没有公交?(排名不分先后不然又是一阵骂)我不相信城市的差距大到了这种程度。要说教育什么学区什么重点中学什么师资那就更引口水了。其实说到这些,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词:眼界。大家所谓的教育就是眼界。所以才会这样说吧…很多四城的人,也许大多是在本地没有退路的人吧,所以在才会选择去大城市拼搏。而下一代的教育…究竟对你们有多重要,你们很知道。说着说着立场也出来了,不喜勿喷,一点拙见,权做胡言罢。
人各有志,你喜欢小城市生活安逸又没人拦着你,也没人说你有问题。有的人人生不甘于平淡,想实现理想也不碍着你。不知道你这个帖子的意义何在。
小城市的中上利益阶层显然会比大城市的同水平过得舒服。
那贴讨论的前提是初出茅庐没有关系背景后台,反正去哪都是卖身,为什么不去大城市卖呢。
谁说待在小城市就安逸了
引用3楼 @ 发表的:
我也说了不喜勿喷啊
你发这个帖子的目的你自己心里清楚!活在北上广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活在自己老家的人也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说句不好听的!我买房子,上班累不累关你屁事,就像你在家过的多舒服,怎样关我屁事一样的道理!其实你心里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是你不愿意表达出来!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尊重彼此的选择就可以了,这种事情哪有对错之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人各有志,你喜欢小城市生活安逸又没人拦着你,也没人说你有问题。有的人人生不甘于平淡,想实现理想也不碍着你。不知道你这个帖子的意义何在。
引用2楼 @ 发表的:人各有志,你喜欢小城市生活安逸又没人拦着你,也没人说你有问题。有的人人生不甘于平淡,想实现理想也不碍着你。不知道你这个帖子的意义何在。
我也说了不喜勿喷啊
因为在你觉得压力大到不敢想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不是什么问题
人各有志。
还有在大城市咬咬牙坚持下来,后代会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接收到更好的教育。
引用5楼 @ 发表的:因为在你觉得压力大到不敢想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不是什么问题
嗯,可能就是因为这样。
你在池塘里活得很好,泥鳅很丑但会说喜庆话,癞哈蟆很马虎但很有趣,田螺是个温柔的自闭症,小鲫鱼是你们共同的女神。有一天你听说,江河湖海,哪个都要更大,更好。你跳了出去,遇见了美丽的海豚,雄壮的白鲸,婀娜多姿的热带鱼,的确都是好的。就是偶尔,觉得世界很空,生活很咸。——姬霄
讨论这种话题的前提是:你能在大小城市混的都好或者都不好。
有些人能力不行,大城市混不好,但回老家发展挺安耽,这类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再怎么说都会被认为葡萄酸心理,没有客观性。
谁说待在小城市就安逸了
你没喷?你确定…?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还是大城市安逸,多的不说,娱乐活动都多得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汇集的地方,这里有万千种精采与无限种可能,这里有小城市没有的风景。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尊重彼此的选择就可以了,这种事情哪有对错之分
人家也没不尊重谁 也没说谁对谁错 讨论而已哪有什么对错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人各有志,去不去大城市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能接受随之带来的后果就好。
因为生活不仅仅是为了一套两套房
引用9楼 @ 发表的:
谁说待在小城市就安逸了
我是这么觉得而已啦
引用2楼 @ 发表的:人各有志,你喜欢小城市生活安逸又没人拦着你,也没人说你有问题。有的人人生不甘于平淡,想实现理想也不碍着你。不知道你这个帖子的意义何在。
人家也没拦着你啊 我觉得挺有意义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不想回去的原因如下:1,父亲太强势,我个性独立,远香近臭吧。2,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太多,喜欢对我的生活品头论足,还撺掇我爸妈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3,在外能够做到经济独立,不依赖他们。4,希望我孩子的眼界能比我远一点。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5楼 @ 发表的:因为生活不仅仅是为了一套两套房
其实我也挺想问,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感觉,因为别人都这样,所以我也要这样
我17岁之前没坐过公交车,来省城上学不会坐公交被同学嘲笑。
我大学毕业以前没出过省,没坐过火车。
我不想让我儿子重复我的路,仅此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766人参加团购96.00元&229.00元
1202人参加团购249.00元&690.00元
497人参加团购358.00元&899.00元
639人参加团购1179.00元&1399.00元
176人参加团购368.00元&699.00元
527人参加团购259.00元&569.00元
397人参加团购559.00元&1099.00元
128人参加团购99.00元&329.00元
211人参加团购26.00元&147.00元
1191人参加团购119.00元&329.00元
267人参加团购286.00元&699.00元
771人参加团购75.00元&25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回老家还是大城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