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道:2017年新三板转板企业降温,是理性还是迷茫

你知道吗?新三板转板,20家公司最值得期待!你知道吗?新三板转板,20家公司最值得期待!木瓜财经百家号在新三板流动性缺失、融资能力受阻、供需失衡的背景下,转板、并购毫无疑问是新三板优秀企业最好的出路。日起,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深交所关于推进新三板市场监管及转板等关键的连续发声,李克强总理在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更首次明确指出:“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把新三板和创业板并列表述,在措辞上将原先的“规范发展新三板”改成“积极发展新三板”。以及此后监管层、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新三板企业转板、IPO提速等一系列话题在中华大地上吹起一股春风,持续发酵至今,种种迹象表明:新三板不火都难啦!梳理近年的新三板市场情况,截止日,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1098家,有17家新三板企业成功转板,有86家公司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并获受理,其中44家获反馈,此外还有392正在接受IPO辅导;创新层180家,基础层212家;家,2017年 119家。知微云新三板企业大数据评估系统数据显示,16家成功登陆主板的新三板公司中,除三星新材登陆主板外,拓斯达、中旗股份、合纵科技、康斯特、双杰电气、安控科技等则转投创业板。这些成功转板的公司前三年年净利润均在3000万元以上,其中,中旗股份、合纵科技、双杰电气业绩更为亮眼,年净利润均超过5000万元。知微云新三板整理小贴士:创业板IPO条件根据相关规定,创业板IPO的财务条件主要由盈利和净资产两个指标组成。首先,企业必须满足最近一期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下称“共同标准”);其次,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下称“标准一”);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下称“标准二”)。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小贴士:主板IPO条件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可以连续计算;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上市前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3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3000万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5000万元,或最近3年营业收入累计超3亿元;最近1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20%;最近1期无未弥补亏损。(知微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木瓜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互联网理财实用资讯,挖掘理财机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所在的位置:
请不要再提从新三板转板
最近,啃哥接触了不少新三板已挂牌的规模盈利等各方面还不错的企业。这些企业中有不少都出现了同样的观点,即融资完成后,立即从新三板退市,去A股IPO排队。
这些企业认为,根据A股上市企业的估值,以目前市盈率进入后,会有诱人的涨幅。从而,诸多投资机构会趋之若鹜。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啃哥认为,这其中的逻辑存在很大问题。
之所以这样一批新三板挂牌企业先纷纷在新三板大规模融资,计划融资后退市去A股排队。从企业本身而言,当然可以提高估值,可以大比例融资。因为如果去A股排队,假设排队三年,意味着企业三年里都不能再进行融资,因为股权结构不允许再发生变化。其实,这中间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一、A股目前排队企业已超过800家,按目前速度看,每年上市也就200家左右。就是说从新三板排队三年以上,才有可能上市,这是巨大的时间成本。同时排队这3年,企业不允许融资,不允许改变主业,也不允许对外大比例投资。至于对外收购等,更是免谈。
二、2015年A股上市过会率是75%,据说2016年整体数字还会降低,因为排队家数太多。意味着即使排队三年排到了,仍有可能上不了市,白白损失三年时间,什么也不能干。
三、三年后的A股一定会是今天的市盈率吗?三年后的新三板还会是今天的新三板吗?事物都是飞快发展的。用今天的A股市盈率测算三年后在A股退出的收益,实在过于勉强。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想想去年以360为代表的中概股大规模私有化浪潮,好多大资金参与其中,前段时间传出禁止中概股借壳A股,要知道当时回归A股的估值都是假设借壳成功的估值。现在,大量的中概股不知道该怎么办,当然,很有可能最终会选择新三板。但是,估值模型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去年一大批投资中概股的基金大概率都会有不少的损失。
四、据最新传出的消息,因为A股排队家数过多,审核门槛或提高,没达到的会要求主动撤材料。多种信息表明,更高层面可能并不鼓励企业来A 股上市。非要逆势而动,去A股凑热闹,实在没必要。
五、如果优质企业留在新三板并进入创新层,接下来的一年,是创新层政策叠出的时间窗口,会有针对创新层的诸多利好政策。在这么好的时间窗口,如果企业选择从新三板退出,去A股排队,节奏完全踏错。结果往往是,新三板的利好没有抓住,A股也没排上,两头都没占到,实在可惜。
(作者系北京新鼎荣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APP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新闻APP,是证券时报社提供的官方新闻客户端。主要包括新闻资讯、个股行情公告、热点话题关注等,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财经资讯。
微信证券时报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wwwstcncom)。追求重磅、独家、原创、有用。财经资讯、政策解读、股市情报、投资机会……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时报财经微信群
创业资本汇
欢迎登录证券时报网
没有账号?(千秋万代)
(股市论股)
第三方登录:啃哥张驰:新三板转板制度目前无法推出 应理性对待
网财经11月17日讯(记者 胡雨)11月16日深交所副总经理金立扬“将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的表态,再度将“转板”话题推向了新三板舆论场的风口浪尖。对此,北京新鼎资本董事长、啃哥第一时间在中国新三板APP线上智囊栏目对相关话题进行独家解读。
张驰对中国网财经记者明确表示不看好转板制度,目前转板制度根本没法推出。“金总这句话只是表明正在考虑推动转板机制,但真正落地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转板制度推出条件尚不成熟
尽管有深交所高管的明确表态,但张驰认为,当下简单地推出新三板转板制度,将对整个市场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首当其冲的便是正在排队上市的900多家企业的利益。“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排了三到五年的队,而目前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基本都满足创业板的要求,有了转板制度,近千家创新层企业能直接进入创业板,这显然不公平。”
除此之外,张驰还担忧,A股与新三板之间巨大的估值差,可能导致寻租腐败的出现。“新三板平均市盈率为20倍,A股为60倍,转板意味着一夜之间财富激增三倍以上,所有企业都会愿意转板,在这种情况下谁先谁后,就会存在很大的腐败寻租空间。”在张驰看来,转板制度无法平衡各方利益,所以当下无法推出。
张驰分析,新三板是起到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作用,通过新三板的崛起倒逼A股改革。只有当新三板或者创新层企业估值与A股、创业板企业估值保持一致,且转板对企业估值影响不大的时候,才有可能最终推出转板制度。
除了估值的因素,张驰还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转板制度一定是会和注册制同时推出的,二者相辅相成。“新三板转板制度的推出,也就意味着A股的注册制能够落地,这是可以预见到的。”
转板并非新三板当务之急 投资人应理性对待
“尽管国家十三五规划里明确写出了要‘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但提出和落地之间还存在着很远距离,例如之前提到过的A股注册制改革。”张驰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转板制度真正落地可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而当下新三板最急迫的事情不是转板,转板只会让新三板优质的企业流失。“这也不是股转公司希望看到的。”
在张驰看来,当下所谓的“转板”,只是新三板企业停牌去A股排队,新三板好就从A股撤回,A股排队通过便从新三板退市,互不耽误,也没有所谓的机会成本。“但是现在市场行情并不支持转板,这个制度一两年内是无法落地的。”
张驰分析,如果实行了转板制度,新三板将变成A股的“预备板”,追逐所谓的有转板预期的企业,只会扰乱投资方向。“转板何时落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的推出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
张驰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转板意味着一夜暴富,而这是不可能被鼓励的。“转板只是一个比较受舆论追捧和大家关注的话题,并不能成为一个投资导向。理性的投资人应思考如何在两三年内获得投资收益,而不是获得转板收益。”
张驰指出,应看淡当下所谓的“转板”话题,重点放在投资有价值的企业上。“企业只要有价值,无论在哪个资本市场都会体现,未来中国不可能有A股和新三板两个不同的估值体系,一定会拉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安徽省股交中心第10家挂牌企业成功“转板”新三板
宋丹丹和巴图玩亲亲 教育儿子不要显...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释放三点重磅信号
恭喜!“老干部”成法网首位中国形...
有氧运动 赶走春困
“徽州文化”:重塑活色生香的文化家园
24小时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转板企业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