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人群社保卡看病报销比例可以享受看十万国家报销九万的政策?

北京医保新药9月起增加513种 处方不合理停止报销_网易新闻
北京医保新药9月起增加513种 处方不合理停止报销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医保新药 明起增加513种 纳入36种国家谈判药品 门诊特殊病种扩至11种 处方不合理将停止报销)
昨天,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惠民新政,明确从明天起,将国家药品目录新增的477种药品和国家组织谈判的36种药品共513种,全部纳入本市医保报销范围,并同步调整增加门诊特殊病病种至11种,其中,将现有门诊特殊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调整为“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同时将“多发性硬化”和“黄斑变性眼内注射治疗”增加纳入门诊特殊病病种范围。此举将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用药,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据统计,精准调整门诊特殊病政策将为患者减负3.5亿元。增加 国家目录新增药品全部纳入今年上半年,人力社保部发布了2017年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7月份公布了36种国家谈判药品,包括了治疗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15种抗癌靶向药,以及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药物。通过国家统一组织谈判,大幅度降低了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40%,最高的达到70%。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人力社保部发布的2017年版药品目录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保障范围,关注儿童用药和重大疾病用药,增加了职业病特殊用药等,比如新增了治疗尘肺病的汉防己甲素等药品;新增了91个儿童药品品种。药品目录中明确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或剂型达到540个,加大了儿童用药保障力度。同时加大了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目录调整中将2009年后上市的新药作为重点评审对象,并对其中的创新药进一步倾斜。重点考虑重大疾病治疗药物。治疗癌症、重性精神病、血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常用药品基本被纳入了药品目录或谈判药品范围。为了让本市参保人员及时享受国家药品目录调整和药品谈判的利好新政,从9月1日起,将国家药品目录新增的477种药品和36种国家谈判药品共513种,全部纳入本市医保报销范围。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具体新增药品名称可登录北京人力社保局官网(http://www.bjrbj.gov.cn/)查询。门诊特殊病范围扩充到11种将477种新增药品和36种国家谈判药品全部纳入本市医保报销范围的同时,精准调整门诊特殊病政策。自9月1日起,同步调整现有门诊特殊病病种范围,增加新的病种,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据市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孙德尧介绍,自2001年起,本市就建立了“门诊特殊疾病”制度,对部分需要长期门诊治疗、费用较高的大病患者,其门诊治疗的相关费用,按照住院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执行,且360天内只收取一个起付线。近年来,本市不断完善门诊特殊病政策,将门诊特殊病范围从最初的3种扩充到9种,自9月1日起,本市将调整增加门诊特殊病的病种范围,将现有门诊特殊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调整为“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同时将“多发性硬化”和“黄斑变性眼内注射治疗”增加纳入门诊特殊病病种范围。至此,本市门诊特殊病病种扩大至11种。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增加42种药品关于门诊特殊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调整为“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孙德尧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本次纳入报销范围的36种谈判药品中,大部分是需要长期门诊治疗、费用较高的药品,年均治疗费用在7万元到10万元左右,患者普遍反映负担较重。调整后,恶性肿瘤患者的门诊治疗,将在现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用药报销范围的基础上,新增加42种药品,其中包含15种靶向治疗药品和国家新增品种中的相关药品。新增药品中有的并不是放疗和化疗药品,如果不进行调整,按照原有政策,这些新药只能按照普通药品进行报销,还是不能解决这类患者的负担。调整后,恶性肿瘤门诊治疗的相关费用,均能按照住院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执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多发性硬化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范围的药品为“重组人干扰素β-1b(倍泰龙)”,黄斑变性眼内注射治疗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范围的药品为“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减少 特殊病政策调整减轻负担约3.5亿元此次纳入医保报销的36种国家谈判药品中,包括了15种抗癌靶向药,涵盖肺癌、肝癌、乳腺癌、肾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疾病。孙德尧介绍,靶向治疗药品治疗效果好、价格高,以前不报销,这次通过国家谈判,纳入到北京市的医保药品目录里,对肿瘤患者来说确确实实是一个福音。通过国家谈判,整体药品价格平均降幅40%,最高可达70%。以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为例,国家谈判前年均药品费用23万多元,谈判后年均药品费用约9万,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后,退休人员个人负担约为1万元;治疗“多发性硬化”的靶向药“重组人干扰素β-1b(倍泰龙)”,国家谈判前年均药品费用近15万,谈判后年均药品费用约10.6万,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后退休人员个人负担约为1.2万元,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据测算,此次门诊特殊病政策调整将为大病患者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约3.5亿元。门诊特殊病由审批变备案病人少跑路在门诊特殊病审批流程简化之前,参保人员需要经过就诊医院领取申报审批单、医生签字、参保单位盖章以及区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审批等多个环节,参保人员普遍反映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加之身患特殊病的参保人员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往返奔波办理手续给参保人员自身及家属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随着对“放管服”要求的不断落实,自去年11月起,本市简化了门诊特殊病审批流程,由“审批”变“备案”。患门诊特殊病的参保人员可以直接在所选的特殊病定点医院填写申报表,由医师签字后,持社保卡到医院医保办公室办理备案手续,实现申报、备案、待遇查询及治疗等手续“一站式”完成,无需再到单位、经办机构办理,进一步减轻了患者及家属负担。对于异地安置或长期派驻外地工作人员,患门诊特殊病选择异地定点医院时,可持社保卡、诊断证明及申报表到参保区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参保人员如因病情需要,变更门诊特殊病定点医院的,可持社保卡在原医院结清费用办理注销手续后,次日即可持社保卡到新选定的特殊病定点医院办理备案手续。据统计,截至目前,本市已有近5.4万门诊特殊病患者按简化流程进行了申报。监管 医师开具“不合理”处方将停止费用报销市人力社保局表示,本次医保增加报销药品后,将进一步增加医保基金支出。医保部门将坚持三医(医保、医药、医疗)联动,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克服浪费。
针对定点医疗机构,利用全市2188家定点医疗机构建立的门诊医生工作站,不断完善门诊信息标准化,规范上传数据,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核;建立五项实时监控指标,将疑似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数据添加可疑标识,由审核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和审核。针对参保人员,建立个人就医信息监控预警功能,设立就医频次、费用累计、重点监控等九个监控指标,发现问题及时约谈,对确实有违规的参保人员进行警告、追回费用、改变结算方式等办法处理。针对定点医疗机构中提供医保服务的医师,通过数据挖掘,综合分析医师的诊疗行为,筛选出不合理诊疗用药导致医保基金浪费的医师名单,对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开具处方的费用报销,有针对性地打击“大处方”、“滥开药”,减少医保基金浪费。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张诗茹_BJS479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贫困户看病怎么报销?快来了解健康扶贫政策知识
哪些家庭可以享受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
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识别、确定的贫困人口中,经村、镇(街道)报民政、扶贫部门录入国家扶贫系统管理的对象,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
健康扶贫核心政策有哪些?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可以享受“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大病集中救治”、“计生家庭保障”等健康扶贫和医疗救助政策。
什么是健康扶贫“三个一批”?
主要是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什么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
指对贫困人口患消化道肿瘤(限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限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限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限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4类9种疾病进行专项救治。
我市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有哪些?
目前我市确定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主要承担辖区内符合救治条件患者(主要为消化道肿瘤、终末期肾病)的医疗救治工作,长沙市中心医院为定点指导医院。在患者病情复杂、不具备救治能力或救治中出现危急、疑难病情时,及时请定点指导医院派出专家会诊、指导手术或协助抢救,并根据病情需要上转患者。长沙市中心医院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定点救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定点指导医院。
什么是“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
全市实施家庭医师签约服务,由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团队与贫困人口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提供健康指导、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建立绿色转诊通道等服务。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重性精神病、结核病的将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提供相应健康服务。
什么是健康扶贫的“三提高”?
我市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50%,九种大病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贫困人口中的低保对象和非低保对象患重特大疾病(指前述9种大病)住院治疗,其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医疗救助分别按照70%、50%的比例救助。
“两补贴”主要内容有哪些?
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财政全额补贴,参保达到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扶贫特惠保”家庭综合保障保险的保费,当地政府给予不超过90%的保费补贴。
“一减免”主要内容有哪些?
指对罹患4类9种大病的医疗费用,经由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后,个人自付部分由定点医院给予50%的减免。
什么是“先诊疗,后付费”及需要提交哪些证明材料?
“先诊疗后付费”是指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因病在市内医疗机构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时只需支付定点医疗机构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经费保障渠道结算后的个人承担部分。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患者在我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办理住院手续时,须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卡(证)或社会保障卡;
(2)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尚未开通启用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的,可提供市级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证件〉或市级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证明〈证件〉)。
什么是“一站式”结算服务?
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在市内医疗机构住院结算时,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一站式结算,仅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
贫困人口享受的卫生计生服务有哪些?
(1)对计划怀孕夫妇给予400元/人的孕前优生免费检查。
(2)对计划结婚夫妇给予120元/对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3)对计划怀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
(4)对全省孕产妇给予140元/人的免费产前筛查。
(5)对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6)对35-64岁的已婚育龄农村妇女提供免费“两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
(7)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计生家庭救助条件的,可享受有哪些政策?
(1)年满60周岁的农村独生子女、两女户家庭夫妻:补贴80元/人/月,年底一次性发放。
(2)符合规定年龄的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 2016年起每人每月分别补助800元。
(3)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二级各等次(含二等)并发症人员10800元/人/年;三级各等次(含三等)并发症人员600元/人/年。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乡村医师享受哪些政策?
对农村不在岗的老年乡村医生(60岁以上),按工作年限不同分别每月90元、120元、150元三个等次给予生活困难补助。
残疾贫困人口可享受哪些政策?
将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转给爸妈看!今年看病就医的变化都知道了吗?国务院这些好政策别错过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协调推进医疗价格”“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今年这些话是不是经常听到?3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全年医改工作划定了任务书。截至9月底,这些医改任务大部分已经落实,正在影响你我看病就医方方面面。看病就医更省钱、更便捷……这些新变化,爸妈都看到了吗?转给他们,这些便利全知道!
据人社部,全国医保异地就医结算联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国家异地结算系统,并与所有省区市连通。截至9月25日,已开通7226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88%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已联接入网。
在参保地医保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后,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可享受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便利。
我家附近有没有定点医疗机构?这里查↓
据国家卫计委,截至8月底,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9省区全部1.5亿参合人口。这9省区包括: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
此外,根据患者流向和结算需求筛选,全国开通首批1518家跨省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覆盖31个省(市、区)。月,全国共实现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91.4万人次,报销105.2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5496.3元;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18235人次、结报金额1.4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7677.5元。
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逐步实现“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上转到大医院,康复治疗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764家三级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占全国三级医院的80%。
5月,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印发《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2017年在85%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符合规定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据国家卫计委、财政部、中央编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取消药品加成后,我国将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监管和医疗费用控制,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第三方审计和信息公开制度,防止药品加成取消后,又出现以耗材、检查、化验牟利的情况,使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涨幅控制在10%以下。
据人社部,36种药品经谈判成功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这36种药品多为高价刚需药,谈判后的医保支付标准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将大为减轻。
6月,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建立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初步建成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健全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监测预警机制和国家、省两级应对机制。
自2017年起,全国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全面推开。
“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这样做,可以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用药负担。
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2017年起,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
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
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
重点保障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原则的药品、医疗服务和基本服务设施相关费用。公共卫生费用、与疾病治疗无直接关系的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人社部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提出2017年居民医保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新增30元,平均每人每年达到450元。
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45元提高至50元。
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要求在河北省邯郸市、山西省晋中市、辽宁省沈阳市、江苏省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山东省威海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南省岳阳市、广东省珠海市、重庆市、四川省内江市、云南省昆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
2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通知》,提出:
?各地要统筹考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低保标准等,制定大病保险向困难群众倾斜的具体办法,明确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的量化要求。
?实行县级行政区域内困难群众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困难群众出院时只需支付自付医疗费用。
责任编辑:刘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北京市9月起医保报销增513种药品
8月30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惠民新政,从9月1日起,将国家药品目录新增的477种药品和国家组织谈判的36种药品,全部纳入本市医保报销范围。同时,门诊特殊病病种同步由9种增至11种,其中恶性肿瘤的门诊也不再限定放化疗。
国家药品目录新增药品全纳入医保
昨日,市人力社保局明确,从9月1日起,国家药品目录新增的477种药品和36种国家谈判药品全部纳入本市医保报销范围,包括,治疗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15种抗癌靶向药,以及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药物。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新版药品目录正在测算当中,待确定后再行公布。
个人负担最高降95.7%
与医保药品同步调整,从9月起,门诊特殊病病种从9种增至11种。其中,将现有门诊特殊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调整为“恶性肿瘤门诊治疗”,不再受放化疗的限制。同时,将“多发性硬化”(罕见的神经性疾病)和“黄斑变性眼内注射治疗”(老年性黄斑)纳入门诊特殊病病种范围。
符合特殊病情况的参保人,办理完特殊病备案手续后,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关门诊治疗时,就可享受住院的报销比例,且360天内只收取一个起付线。这样,在门诊发生的抗排异治疗费用就可以按住院比例来报销,同时封顶线也按住院计算。据了解,门诊报销封顶线为2万元,而住院为30万元,患特殊病的参保人员门诊就医负担自此会减轻不少。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恶性肿瘤门诊治疗不再受放化疗限制后,可报销的药品新增42种,其中包含15种靶向治疗药品和国家新增品种中的相关药品。以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为例,国家谈判前每瓶的价格为21613元、年均药品费用23万余元,谈判后的单瓶价格变为7600元、年均药品费用约9万,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后退休人员个人负担约为1万元,纳入报销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减少了95.7%。
据测算,仅门诊特殊病这一项政策调整,预计就将为大病患者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约3.5亿元。
对于新增的两种特殊病种,市人力社保局指出,要享受相应医保待遇需先行备案。据统计,目前,本市已有近5.4万门诊特殊病患者进行了申报。
将有针对性地打击“大处方”“滥开药”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本次医保增加报销药品后,将进一步增加医保基金支出。医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克服浪费。
将利用全市2188家定点医疗机构建立的门诊医生工作站,不断完善门诊信息标准化,规范上传数据,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核;建立五项实时监控指标,将疑似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数据添加可疑标识,由审核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和审核。
针对参保人员,将建立个人就医信息监控预警功能,设立就医频次、费用累计、重点监控等九个监控指标,发现问题及时约谈,对确实有违规的参保人员进行警告、追回费用、改变结算方式等处理。
通过数据挖掘,综合分析医师的诊疗行为,将筛选出不合理诊疗用药导致医保基金浪费的医师名单,对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开具处方的费用报销,有针对性地打击“大处方”、“滥开药”,减少医保基金浪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保卡看病怎么报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