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五洋宾馆企业的核心企业是什么?

新时期中企海外并购尤如猛龙过江——天财评论
还没有超天才帐号,
一、中信资本长袖善舞
近日,中信资本宣布,已于日从橡树资本管理公司(OaktreeCapital Management)收购总部位于巴黎的化妆品包装供应商阿克希龙(Axilone),布局化妆品市场。
阿克希龙成立于1971年,总部位于巴黎,其母公司为为IleosGroup,专注于高端口红、香水和护肤等产品设计及生产金属及塑料包装,在工艺设计与技术研发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客户包括全球知名的高端美妆、香水及个人护理品牌,包括欧莱雅、联合利华、Dior、宝洁等。
数据显示,阿克希龙近年来的营收非常乐观,其、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60亿美元、0.68亿美元和2亿美元,增速迅猛;该三年的EBITDA则分别为116.3万美元、929.5万美元和6084.6万美元,实现了的699.2%和554.6%的EBITDA增长率。受益于全球化妆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里,Axilon凭借其高端口红包装的显著优势,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导者。
作为一家专注全球投资的PE机构,中信资本成立于2002年,主攻另类投资的投资管理和顾问公司,旗下有逾100支基金和投资产品,管理逾220亿美元的资金(截至2017年底),其核心业务包括私募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结构融资及资产管理。其PE部门关注全球的控股收购机会,迄今已在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完成50多项投资,目前PE资金管理总额达47亿美元。
近年来,中信资本奉献的跨境并购案例,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譬如:
(1)2017年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作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1750多家直营餐厅转为特许经营,于是有了后来更名的&金拱门&。
(2)2017年7月17日,中信资本通过旗下基金,携手知名投资机构-3i集团,于日完成对全球领先的汽车和零配件行业服务供应商FormelD公司的收购。本次收购中信资本出资约为72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6亿元。
(3)2017年9月4日,中信资本通过旗下基金,携手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于日完成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AnsellLimited的全球两性健康业务,该业务部门被命名为LifestylesHoldco Pte. Ltd.,作为独立公司运营。
中信资本对标是黑石集团(BlackstoneGroup),凭借对中国营商环境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拥有一支市场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团队,中信资本竭力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多种投资产品与服务,可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
聊完红色资本的精彩故事,接下来我们把镜头对准二家极其活跃的民营企业,他们都是市场上的常客,一起来领略实体企业的并购战略和发展脉络。
日晚,宁波均胜电子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德国QuinGmbH25%的股权已完成交割,本次交易金额为3180.83万欧元。至此,均胜电子已持有QuinGmbH 100%股权。
早在日,均胜电子就以900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QuinGmbH 的75%股权,完善公司产业链上智能驾驶领域的体系建设,确立公司在汽车HMI解决方案提供者领域的行业地位。
QuinGmbH是德国高端方向盘总成与内饰功能件总成供应商,其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众多整车企业。在所在行业细分市场,QuinGmbH排名全球领先,目前公司在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中国拥有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拥有员工超过1000名。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企业初创时期就确立了同步设计理念,与客户同步,实时做出反应,随时解决客户问题。2009年开始企业实施并购战略,创新产品升级改造途径,2009年并购上海华德,扩张并整合国内产品系,公司于2011年12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
通过均胜电子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外延并购一直是公司成长的关键利器。远在2011年,公司成功并购了德国老牌汽车电子供应商&普瑞公司,从而迅速在BMS领域占领高地。通过这次跨境并购,均胜电子让德国普瑞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品质管控与中国公司的资金优势和市场资源互补,提前实现了全球化和转型升级战略目标。
此外,均胜电子于2014年8月并购完成的德国机器人公司IMA也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崛起为工业机器人&新高地&。本番完成对QuinGmbH&100%股权的收购,使得均胜电子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化方面的布局更加趋于完善。
三、卧龙电气心无旁鹜
均胜电子凭借近几年的优异表现,赢得了资本厚爱,公司经营成果丰硕,奠定了行业优势地位。同样,还有一家攻势凌厉的浙江民营企业-卧龙电气,运作手法极为相似。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2002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集团现有20家一级子公司、员工15000余人、2017年总资产180亿元、营业收入过100亿元。
卧龙电气手握电机与控制、输变电、电源电池三大产品链,产品涵盖各类微特电机及控制、低压电机及控制、高压电机及控制、电源电池及输变设备等40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引领国际国内主流市场并配套诸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国内同行首位。
公司生产基地遍布国内上虞、绍兴、杭州、上海、淮安、北京、银川、武汉、济南、青岛、烟台、芜湖、南阳、郴州;奥地利努斯特瑙、斯皮尔伯格;英国伯明翰、哈德斯菲尔德、诺维奇、利兹市;德国诺登汉姆、门兴格拉德巴赫、韦尔茨海姆;塞尔维亚博尔、苏博蒂察;波兰塔尔努夫;意大利摩德纳等地。
卧龙电气照样也是通过资本腾挪战术,在全球发起多起并购交易,快速拓宽产业边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比如:2011年收购ATB驱动技术集团,2013年收购美的旗下的江苏清江电机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收购意大利SIR机器人应用公司,2015年并购意大利OLI公司。
日,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以1.42亿美金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小型工业电机业务,这是卧龙电气继收购欧洲ATB、SIR、OLI之后,首次在北美洲实现跨国购并,卧龙世界版图再下一城。
历经多起交购交易,卧龙电气内部团队的操作技巧越来越娴熟,结构设计也更加精准,取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迅速锐化为全球电机行业和市场具有卓越竞争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领导企业。
上述三家企业和机构,资本手法类同,均是瞄准有一定行业地位、技术突出、且估值适当的优质标的进行并购,都取得了较好的产业协同效应。跨境并购仅是交易的起点,更多精力和风险是投后整合和公司治理,中资企业如何理解、接受并融入当地文化,或许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并购方谨慎、精心、差异化处理。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国政治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运行周期,产业生态愈发健康、充满生机。广大企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支点,积极参与全球竞争,通过规模并购实现全球经营格局。
经过这些年的市场锤练,中资企业和投资机构对跨境并购的操作模式、结构设计、资金筹措、项目交割、投后整合、协同效应都有了深刻理解和全盘把握,增强了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信心与锐气。
未来一段时期,中资企业将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规模效益,全面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早日形成市场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管理现代化的跨国企业集团经营格局,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赢在未来!
这位投稿者太神秘了,什么都没留下~医药领域投资并购不停歇!6大关键词会否成为2018新风标? - 敦化市医药行业协会
,《米内网原创》报道,编辑说:回顾2017年,中国的制药界也是热闹异常,资本市场潮流涌动,让这个行业变得越发热火朝天。2017年的这股热浪延续到2018年的开春,而2017年的经典关键词会否能成为2018年的新风标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17年中国制药界发生的投资并购大事件。 2018年刚过去一个半月,已经有两家国内医药巨头完成了大金额的并购项目:德国BiotestAG公司1月31日公告称,科瑞集团已经完成对其收购。交易完成后,科瑞集团旗下将拥有六家血液制品企业(上海莱士、BPL及Biotest等),在浆站数量、产能还是产品种类上,都将正式跻身全球血液制品巨头行列。业界猜测,此次收购的Biotest公司,估计将整合进上海莱士。 2月2日,上海医药集团宣布,其下属全资子公司Shanghai Pharma Century Global Limited以现金收购Cardinal &Health (L) Co.,Ltd.(简称康德乐马来西亚)100%股权已获中国商务部审批。交易完成后,Century &Global持有康德乐马来西亚100%股权并间接控制康德乐中国全部业务。上海医药和康德乐中国目前分别拥有中国排名第一和第二的DTP网络渠道,随着两者整合工作即将启动,以上海医药 “益药·药房” 为品牌的特大型新特药服务网络版图将进一步延伸。通过收购后的整合协同,上海医药进口药品总代理的品种数将跃居行业第一。 回顾2017年,中国的制药界也是热闹异常,资本市场潮流涌动,让这个行业变得越发热火朝天。2017年的这股热浪延续到2018年的开春,而2017年的经典关键词会否能成为2018年的新风标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17年中国制药界发生的投资并购大事件。 关键词1:CSO 曾几何时,药品代理商就是皮包公司、开票走账的代名词,随着监管部门对带金销售的严厉打压,商业合规问题摆上了头等位置。于是,以学术传播为核心的专业合同销售公司就成了香饽饽,毕竟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销售业绩才能维持,抓住终端客户才是销售王道。案例一:斯迈康 日,复星医药宣布拟出资收购上海斯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首期交易复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26,650万元收购斯迈康65%的股权,后续根据约定条件,受让斯迈康剩余部分股权。 斯迈康成立于2011年10月,是一家致力于服务原研药厂开拓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营销推广公司,依托超过300名销售和市场专业人士,向原研药厂家以及医疗器械公司提供基层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市场覆盖和学术推广等一揽子增值服务。 斯迈康的营销资源和能力可协同复星医药集团现有医药产品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复星医药集团医药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网络建设,实现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覆盖,从而扩大复星集团医药产品的销售规模。 点评:斯迈康是一家新兴销售代理公司,主要服务外资企业。此番被复星医药收购,必然需要为仿制药代言,下沉到基层市场。从原研药到仿制药的转变,是需要斯迈康做好的一个课题。 案例二:赛生医药 日,赛生宣布已接受由德福资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鼎晖投资、上达资本、博赢创投等5家中国投资机构联合发起的6.05亿美元收购要约。10月13日完成收购。 赛生医药虽然总部位于美国,并且在美国NASDAQ上市,但实际业务主要在中国开展,2016年全年收入约1.6亿美元,其中95%以上收入来自中国,确切来说收入主要来自主打产品日达仙(胸腺法新)。该产品1996年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及某些癌症,并且也可作为疫苗佐剂使用。 赛生医药还代理百特、辉瑞等一些制药企业的产品,但销售规模都很小,对公司总体业绩贡献都很低,只有约5%。截至2016年底,赛生有570名员工,540名在中国、20名在美国、10人在其他国家。早在2011年,赛生医药以约618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药品代理商诺凡麦医药贸易公司。 点评:赛生医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个产品打天下,还是一个辅助用药。在当前辅助用药不受医保待见的大环境下,赛生医药确实让人捏一把汗。其原股东选择这个时候脱手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当然,买方也不见得就是冤大头,毕竟销售网络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根基。赛生医药此前已经获得多个创新药在国内的权益,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这几年要撑住,熬到这些产品能够尽快上市。 关键词2:CRO 用一片繁荣来形容2017年的国内CRO行业并不为过。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睿智化学、康龙化成、美迪西、昭衍新药等纷纷走在上市的道路上。随着药品审评监管政策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的新药研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上资本的不断涌入,CRO企业在中国新药研发的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案例一:睿智化学 日,停牌半年的量子高科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以总价23.80亿元购买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100%股权。 睿智化学承诺2017年、2018年、2019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数额不低于1.35亿元、1.65亿元、2亿元。9月20日,停牌9个多月的量子高科公告,此前抛出的23.8亿并购睿智化学100%股权交易案中止,但又表示,将适时再次启动睿智化学的重大资产重组。在中止重组的同时,公司拟以人民币2.38亿元作价获得睿智化学10%的股份。日再度停牌。 睿智化学及其相关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综合型临床前研发服务CRO,拥有员工约2000人,曾经在美国上市,但后又退市。 点评:作为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最成功的CRO之一,睿智化学此次整体转让不禁让人唏嘘。睿智化学一直以来都是仅次于药明康德的国内行业第二,但是自从美国退市之后,一直选择内生式发展。反观药明康德,通过不断并购和合资,创新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国内CRO的巨无霸,并成功跻身全球前十。两者的差距已经不可比拟了。在整体转让之后,睿智化学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毕竟十几年的底子还是相当厚实的,在国内CRO行业依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案例二:药明康德 日,药明康德宣布完成对辉源生物的收购。辉源生物总部位于上海,是业内领先的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主要提供药物靶标验证、基于微孔板的体外药效评价、活性化合物识别、先导化合物发现、体内药理学研究等一系列临床前药物研发服务。通过此次收购,药明康德从靶标验证到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的药物研发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药明康德的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日,药明康德宣布成功收购美国临床研究机构ResearchPoint &Global(RPG)。RPG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作为一家提供全方位临床研究服务的公司,RPG拥有一支高度灵活且经验丰富的450人团队,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包括项目管理、研究中心选址及现场管理、药物安全性及医疗监测、临床监查、数据管理、生物统计学,以及医学写作等在内的一体化服务,涵盖临床开发的各个阶段,业务辐射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购完成后,RPG将成为药明康德集团全资子公司,并继续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次收购旨在拓展药明康德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临床研究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扩大药明康德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此前,药明康德已经在临床研究服务领域拥有了康德弘翼约500人的业务团队,以及津石医药逾1000人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RC)团队。两支团队均拥有丰富的中国本土临床研究服务经验。 点评:药明康德依然是一副买买买的态势。在一番拆分,并成功上市合全、药明生物之后,母公司药明康德也已经申请上市。此番收购是进一步加强母公司在临床前研究服务的实力,辉源生物是国内在该领域的少数优质资产,药明康德自然不会放过;而另一块重点发展、将来独立上市的板块就是临床研究服务,此次收购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布局考虑。 关键词3:海外并购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以前,国人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国内,一方面是因为穷,另一方面,对外交流少,眼界不开阔。随着加入WTO,中国与全球经济不断融合,国力显著提升,国人也见了世面。不经意之间,国人发现国外的东西是既好也不贵,于是中国大妈在机场免税店、海外奢侈品店买买买的景象稀疏平常了。中国制药行业当然也不甘落后。国内众多大资本大财团,以及一些大型制药集团都开启了海外海淘的工作模式,大家你追我赶,收获满满,买厂、买产品、买技术、买渠道都不在话下。从事海外并购的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和行业顾问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案例一:RiteDose 日,长江产业基金联合汉德资本和人福医药完成对美国RiteDose公司的收购,此次并购涉及资金6.05亿美元。人福医药作为项目承接主体。 RiteDose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美国排名第一的采用BFS(Blow-Fill-Seal,吹瓶-灌装-封口)技术生产单剂量无菌药剂的制造商,无菌药剂年产量超过17亿支,主要用于呼吸类和眼科疾病的治疗。 点评:BFS生产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期,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成熟度以及安全性上有很大的差距,在质量、安全性、效率等很多核心技术环节尚存在空白需要填补。人福医药获得优质BFS技术,必能推动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 案例二:Gland 日,复星医药宣布对印度药企Gland &Pharma公司的收购案,“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获满足”从而完成交割。早在2016年7月,复星医药宣布以最高12.61亿美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公司86.08%股权。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大手笔成为业界一个重大话题。Gland &Pharma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德拉巴市,主要从事注射剂药品的生产制造业务,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欧洲。Gland &Pharma在印度市场同类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2017财政年度(即日至日),营业收入14,916百万卢比(约15亿人民币),净利润4,137百万卢比(约4亿人民币)。 因为涉及多国政府审批等诸多因素,这一收购案的截止日期,被三度推迟,甚至一度传言此次收购流产。不过好事多磨,复星最终还是得以完成收购,只是将原计划对Gland &Pharma的收购股权比例,由86.08%,下调为约74%;同时,收购价格从不超过12.61亿美元,下调为10.91亿美元(约72亿元人民币)。 点评:中国制药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与印度人打交道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复星医药直接收购印度药企,个中的酸甜苦辣,项目组成员自然是刻骨铭心。好在结果是圆满的。但这里不得不让人会嫌弃日本知名制药公司第一三共曾经收购了当时印度第一大制药公司Ranbaxy,但一直未能驯服好,最终因消化不良不得不选择甩手给印度太阳制药,远离是非之地。复星医药如何管理好这家印度公司是业内最为关注的事情。 案例三:Tridem 日,复星医药宣布拟出资总计不超过6300万欧元收购Tridem Pharma全部股权。Tridem &Pharma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法国,是西非法语区第三大药品分销公司,主要面向非洲法语区国家及法国海外属地开展医药产品出口分销业务,并在当地国家提供医药产品注册、药物安全警戒研究及医药产品推广等服务,拥有200余家批发商及约600人的销售队伍,其销售网络覆盖法语区21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国家和地区)。2017年上半年,Tridem &Pharma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89万欧元,实现净利润178万欧元。 点评:此次收购进一步加强了复星医药在非洲市场,特别是西非法语地区的药品销售实力。此前,复星医药通过旗下桂林南药已经在非洲广阔市场建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借助通过WHO预认证的青蒿琥酯系列产品在非洲地区树立了中国品牌,是少数几家能够在非洲市场扎根的中国制药企业。 关键词4:免疫疗法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和其他自体免疫治疗无疑是当前新药研发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国内哪家制药公司手里要是没几个这样的项目都不好意思出去说自己在做新药研发。这个领域属于前沿技术,攻克疑难杂症,烧钱快,回报高,资本自然趋之若鹜。 案例一:三胞集团 日,三胞集团在旧金山与加拿大Valeant制药公司达成协议,将以8.19亿美元现金收购总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Dendreon公司全部股权。三胞集团不仅获得前列腺癌细胞免疫治疗药物Provenge的完整知识产权,而且还获了Dendreon生物公司顶尖的人才团队、世界先进水准的细胞免疫药物研发平台、生产平台、临床应用平台、物流配送平台等。更重要的是,其收获了被称为细胞药物核心的质量管控标准与质量保证体系。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美国生物类原研药。6月29日,三胞集团完成收购美国生物医药公司Dendreon全部股权。11月29日,三胞集团宣布以59.68亿元将美国生物医疗公司Dendreon转让给旗下上市公司南京新百。 美国Dendreon生物医药公司创建于1992年。2010年4月,FDA正式批准该公司旗下的Provenge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这是FDA批准上市的首个及唯一的前列腺癌自体细胞免疫治疗药物。2016年Provenge的销售额达3亿美元左右。 点评:中国企业收购美国生物药原研产品,而且还是批准上市不足7年的新药,不得不说,这次收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当然,人们更加关注的还是,中国企业接下来将如何“对待”这样一个“出身显赫的贵公子”,毕竟原研公司并非做得很成功。 案例二:复星集团 日,复星医药宣布,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成立中外合营企业,拟在中国引进Kite &Pharma公司的CAR-T治疗产品KTE-C19,为淋巴癌患者带来全球领先的治疗手段。双方各占合资公司50%股份。根据协议条款,复星医药拟现金出资2,000万美元,Kite &Pharma以其产品及专有技术独家使用权作价2,000万美元,各占合营企业50%股权。复星医药将另向合营企业支付4000万美元用于支付相关专利和技术费用。合营企业将根据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向Kite &Pharma支付3,5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就KTE-C19产品支付销售提成。12月5日,合资公司复星凯特举行了细胞治疗基地启动仪式。 点评:Kite &Pharma目前在全球肿瘤T细胞治疗研发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其主打产品KTE-C19是一种研究中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产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及白血病,并于日获得美国FDA批准,商品名Yescarta。2017年8月,Gilead公司以119亿美元收购Kite &Pharma。此前Gilead以110亿美元收购Pharmasset获得抗丙肝神药索磷布韦而获得巨大成功。复星医药能够与Kite &Pharma成立合资公司,并不能说明复星的眼光有多么厉害,但其商业魄力和运作能力绝对值得称道。 案例三:华海药业 日,华海药业与韩国Eutilex及相关方签署投资协议,以3000万美元取得Eutilex &18.75%的股权。同时,华海药业与Eutilex达成产品许可协议,Eutilex将临床早期免疫检查点4-1BB抗体项目EU101的中国权益独家授权给华海药业,华海药业将支付给Eutilex公司最高不超过85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Eutilex公司将按照约定比例分享未来的销售提成,未来Eutilex公司如果利用华海药业的临床前或临床数据进行EU101的国际权益转让,华海药业将按照约定比例获取部分转让收益。Eutilex生物科技公司由在美国和韩国学术界有40年免疫学研究经历的Dr. &Byoung S. Kwon 创建,主要致力于T细胞治疗和免疫相关抗体的研究和商业化开发。 华海药业在国内通过旗下华奥泰生物研发抗体药物产品,前期以类似物为主,逐步扩展到生物创新药。 点评:作为医药外贸界的老牌企业,华海药业一直在努力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经过多年努力,也正好遇到化学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春风,原先主攻美国ANDA的成果逐渐在国内实现弯道超车。当然,华海也一直在默默布局生物药领域,也是从类似物做起,逐步向附加值更高的创新药转变,此次获得4-1BB抗体项目,也是紧跟全球研发步伐,毕竟目前做得最快的施贵宝也还在做II期临床研究。 案例四:天境生物 日,两家专注于生物药研发的初创型公司——天境生物和天视珍生物宣布合并,合并后的主体获得由康桥资本和天士力药业领投的1.5亿美元新融资。本次融资将由合并后的主体用于加强公司产品研发以及推进临床申报和业务国际化。 天境生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药物早期研发及临床研究能力,而天视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物药工艺开发、临床前评价、质量科学和质量管理方面。合并后将大大提高合并后的实体在项目上的创新能力及研发效率,实现战略及能力互补。合并后的实体,其新药研发管线含12个在研创新抗体药物项目,聚焦在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 点评:康桥资本在医药资本运作领域,特别是早期研发项目上颇有建树。天士力药业除了招牌丹参滴丸,也在投资方面动作频繁。这两家公司合作自然是大买卖。合并后新公司如何推进项目值得期待。 关键词5: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在中国做得风生水起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王磊。2017年4月,王磊升任阿斯利康全球副总裁以及国际业务和中国总裁,成为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直接向全球CEO汇报。这是中国本土管理人才第一次进入大型跨国医药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与其他外企的中国区业务占全球份额百分比仅为个位数不同,阿斯利康中国区对全球的业绩贡献在15%左右,作为中国区老大的王磊,其领导能力受到总部青睐,自然就有话语权了,一些商业运作也能得到支持。 从一个导游开始职场生涯的王磊一直以来把政府关系维护得很好。如新产品报批:靶向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药泰瑞沙(奥希替尼,AZD9291)于2017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距离其正式提交上市申请不到2个月,距离其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日)也仅仅晚了15个月左右,可以说是创下了进口药在中国上市的速度纪录。除了赶上药政部门加速审批临床急需的新药这样一个政策环境,也离不开王磊领导下的注册部、医学部、政府事务部等通力协作。当然,以下两笔运作也是阿斯利康与政府部门合作运用创新性商业模式。 案例一:美罗药业 日,中国医药城与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美罗药业“可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项目正式落户。美罗药业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共识,美罗药业出资5000万元在中国医药城设立江苏美罗药业有限公司,从事包括“可定”在内的共计四个品种仿制药的注册申报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并委托阿斯利康作为受托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可定”仿制药的原辅料、包材以及生产线均与阿斯利康“可定”原研药一致,预计“可定”仿制药单品种年销售额将达到20亿元。 点评:“可定”瑞舒伐他汀钙原本就是阿斯利康的原研产品,此次阿斯利康愿意拿出来与国内企业合作是出于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之后,失去原研产品可以享受的地位优势,以及医保降价的巨大压力。然而,阿斯利康依然打着如意算盘。首先,拉来美罗药业出钱,找来中国医药城背书。然而即使如此,阿斯利康依然牢牢掌握着原研生产技术不外泄,利用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设立江苏美罗药业只是作为注册申报主体,生产仍然由阿斯利康全权承担,旁人不得插手。 案例二:国投创新 日,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创建一家股权均等、独立自主经营的合资公司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的探索、研发和商业化,将全面融合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的科研实力,拥有开发和商业化阿斯利康研发管线中三个处于临床前阶段潜在药物的权利,这些药物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心血管和代谢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同时迪哲医药还将启动新的新药研究项目。国投创新在本次战略合作中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将依托在医药行业的一系列重点投资布局,积极为迪哲医药拓展战略资源,引入外部合作伙伴。 点评:在葛兰素史克和礼来接连关闭中国研发中心之际,业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众多跨国制药大公司在中国研发中心的生存现状。反观阿斯利康,并不是一关了之,而是另辟蹊径,找来拥有政府背景的国投创新搭伙,不仅成功将研发中心体面剥离出去,还获得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同时将项目注入合资公司,兴许可以避免大公司研发效率低下的弊端,为项目焕发生机带来新的机遇。 关键词6:分手快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联姻初期大家总是和和美美,如同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更何况是只有利益而没有情感的商场。 案例一:赛诺菲民生 日,外资药企赛诺菲与老搭档杭州民生药业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民生药业将收购赛诺菲所持有的杭州赛诺菲民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全部60%的股权。股权转让交割完成后,原先的合资公司将由民生药业全资控股并全权负责,赛诺菲彻底退出。而就在不久之前,赛诺菲以唐山太阳石药业为全部资产与华润三九成立合资公司,赛诺菲占股只有30%,退出太阳石的日常运营。 点评:早在2010年,赛诺菲先后获得太阳石好娃娃品牌和民生21金维他品牌,大举进军中国OTC市场。放弃这两大品牌,标志着赛诺菲中国健康药业战略以失败告终。 案例二:海正辉瑞 日,光棍节的前夜,海正和辉瑞宣布分手,让由来已久的传言终于有了盖棺定论。辉瑞将所持的49%合资公司股权转让给高瓴资本,彻底退出。合资公司中“辉瑞”的名称也将适时去除。但是公告称,辉瑞承诺将继续提供技术授权。想当初2012年合资公司宣布成立时,可谓风光无限,在正式运营开始的两年时间里,合资公司迅速扩张,到处挖人,成为行业内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仰仗辉瑞注入产品“特治星”的优异表现,合资公司马上异军突起,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由于海外工厂改造,“特治星”供货出现严重滞后,2015年合资公司业绩直线下滑,加上研发中心突然撤销,双方分手的传言从此不绝于耳,甚至上海证交所还出具询问函表达了对此的关切。随着一纸公告,事情总算尘埃落定了。 点评:合资双方在行业的地位决定了合资公司从一开始就是高调的,但也在高调中谢幕。其实,两家自始至终都是同床异梦。本土企业看中外资企业的国际化平台,想要获得原研品种和高端技术,但外资企业可不会给得那么痛快,看看阿斯利康的“可定”项目也是一个有力佐证;外资企业看中本土企业的销售渠道和基层市场运作能力,然而中国的仿制药市场,特别是基药市场从来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副看不透的样子,并不需要高调的参与者。此番分手对双方都好,毕竟大家都折腾不起,两年换三任CEO,谁受得了。 结语 2017年,中国制药界发生的投资并购事件很多,现如今国内企业钱袋子鼓鼓的,购买力提升了,在海外买买买是出手阔绰,也能买到不少好货色。2018年,各大企业的经典投资并购案例将继续产生,需要注意的是,擦亮眼睛、审慎投资、合理规避风险,别当那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上一篇: &
下一篇: &
办公地址:吉林省敦化市新华路1001-2号 邮箱:邮编:133700 电话: 吉公网安备 34号敦化市医药行业协会 www.dhyyxh.com吉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五洋宾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