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当前位置&&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09:22:28&&&&华夏经纬网
  近年来,长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市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图为提质改造后东屯渡社区公园内,整洁清爽,让人倍感舒适。 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扫二维码听报告原声  剪辑丨董阳
  长沙晚报记者 聂映荣 林森 李静  通讯员 孔奕 李昭菲 刘毅 谢静雅  十九大热词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报告原声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专家解读  傅晓华(中南林科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路线的时代强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执政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伟大的时代,是有作为的时代,是不忘初心、解决矛盾、牢记使命的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的一些痛点、难点、焦点问题,诸如教育、就医、就业、贫困、房价、收入、社会保障等尚未解决,影响老百姓获得指数、幸福指数、安全指数。所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安全感是获得感、幸福感的底线。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安全感的根本要义。坚定推进改革,增强改革的含金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才有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正是人们美好生活和幸福感的前提条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航向,绘就了蓝图,吹响了号角。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风雨无阻,砥砺前行,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长沙市扎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要素配置、社会治理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幸福长沙、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沙行动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何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直是党和政府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目标。近年来,长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长沙相关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接下来,将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工作实际,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聚焦人民对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公安机关要主动适应新矛盾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新期待。”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向阳表示,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来看,法治、公平、正义、安全都与公安工作息息相关,“习总书记为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明确了新要求,需要我们来用心解答。”  近年来,长沙公安以走在“全国省会公安前列”为目标,以大数据引领,深入开展“六大中心”警务改革,推动公安工作转型升级,全市社会治安态势呈现“发案下降、破案上升”的良性循环。今年上半年,长沙刑事立案同比下降5.8%,破案率同比上升19.6%,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全市公安机关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新时代公安工作新篇章。”唐向阳表示,长沙公安将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等方面出台符合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新举措、新手段,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想办法,在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按照扁平化管理、专业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的要求,大力推进警务机制改革,积极构建务实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警务管理和实战效能;把现代科技应用作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大战略、大引擎,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力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努力开创新时代公安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促进公平正义 护航美好生活  昨日,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两台智能设备格外引人注意。以前,市民办理立案可能要花大半天时间,如今通过这里的智能导诉员系统,10分钟就能搞定立案程序,并可完成约见法官、申请执行、诉前调解等多项业务的预约。市民还能通过旁边的电子寻路设备,轻松找到自己要去的法庭,避免兜圈子。  “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扎扎实实落实到人民法院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他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新平说,要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全市法院的“硬实力”和“软服务”都在不断升级,便民利民为民的各种举措层出不穷。  近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完成了信息化3.0版的基础性建设,全市建成科技法庭168个,建成执行指挥系统,完成信息化软件升级,启用裁判文书电子签章系统,实现数字法院系统、智能办案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等一网融合,审判质效得到了有效保障。今年1月至10月,市中院新收案件21283件,同比增加13.2%,审(执)结案件18498件,同比增加9.5%,入额法官人均结案158件。  “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是全市法院努力的方向。”肖新平表示,接下来,全市法院将切实注重保障民生,进一步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工作,巩固和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机制,依法审理好人身损害、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教育、医疗、住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通过司法手段保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正当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同时,加大对困难当事人诉讼费缓、减、免力度,推进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社会救助有机衔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情。  用自身“辛苦指数”  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白云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社工作的根本遵循。未来一个时期,长沙人社工作将坚持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事业发展的落脚点,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人社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近5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72.7万,就业形势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截至目前,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分别实现13连调、11连调,月人均待遇达到2304元、160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7.44万、708.87万,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进一步迈进。  张白云介绍,接下来,市人社局将多谋民生之福,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从制度全覆盖向“人人享有”的目标迈进,让人民群众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多解民生之忧,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建立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持续做好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着力解决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多兴民生之举,提升人社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加快“互联网+人社”建设,加快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有效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用自身“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民生服务。
&|||||||||||
习近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日08:07&&&&来源:
【学习路上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332段论述,摘自习近平日至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贺信、指示等130多篇重要文献,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其中,该书第五篇重点阐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精彩论述如下:
◆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53页
?&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不要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政府不能包打天下。要注重制度建设,花钱买制度而不是简单花钱买稳定,着力解决地区差异大、制度碎片化问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日)
――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日),《人民日报》日
?&从我国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日)
◆要做好社会政策托底工作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守住底线”,就是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大学生生活困难补助。“突出重点”,就是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特别是要鼓励创业就业,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尤其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要抓好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再就业服务、生活救济工作。“完善制度”,就是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引导舆论”,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同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日)
?&要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现在,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想在大城市就业,找不到工作也在城里漂着,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社会风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已有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尽力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同时引导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化解产能过剩也会导致部分职工下岗失业,要做好社会政策托底工作,保障基本生活,同时谋划在先,加强技能培训,促进转岗就业。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日)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81页
――在北京市看望一线职工和老年群众时的讲话(日),《人民日报》日
――在浙江调研时的讲话(日-27日),《人民日报》日
――在江西调研考察时的讲话(日-3日),《人民日报》日
(责编:沈王一、谢磊)
习近平谈文化强国建设: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手机阅读更精彩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站在新起点上持续改善民生_新华报业网
您当前的位置 :
站在新起点上持续改善民生
  中国江苏网10月14日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站在“十三五”开局的门槛上瞩望未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铿锵承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十三五”是改善民生的新起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党和政府对改善民生的追求也没有止境。
  新形势下,人们不仅要有更高的收入水平,而且要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不仅物质生活要得到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得到满足;不仅在经济方面要有获得感,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上也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不仅大多数群众的问题要解决好,低收入困难群众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十三五”时期就是这样的新起点。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无锡作为苏南板块成员,聚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是无锡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为此,去年年底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正式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的目标要求,并作出战略部署。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的民生工作进一步明确方向: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
  高水平全面小康,有着新的内涵。这个“高水平”,是建立在全面达标基础之上的高要求。首先,覆盖的领域要全面,它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整体推进、区域协调。在新起点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当抓重点破难点,锲而不舍向前走。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据统计,全市目前有贫困家庭39000户、72000人,截至去年底村级年收入不足20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155个。这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创新完善精准扶贫助困机制。确保低保家庭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是到2020年底,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全市经济薄弱村年收入均不低于200万元,全面实现脱困转化。
  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让无锡人民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收入是民生之源,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人们的增收梦,应当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拓宽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让无锡人民的“钱包”更鼓。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发展和未来。我市提出了“高水平发展1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通过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无锡将建成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
  此外,还有直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回应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发展养老服务,加快危旧房老小区更新改造……民有所呼,政有所为。改革推进虽然面临压力,但天平总会倾向有利于百姓的这一边。 最终,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应该得到人民群众充分认可,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满意,是检验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高起点。这个高水平,应该是不含水分的高水平,而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高水平。民生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割裂。
  “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改善民生必须建立在稳固的经济基础和现实的政府财力之上。没有发展,改善民生便无从谈起。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开空头支票”,只能制造出“福利泡沫”。无锡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有整体素质比较高的干部队伍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只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六大发展战略,补差补短、固优固强,就一定能够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另一方面,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指南针”。如果经济发展不能回应人民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就会失去意义。在民生发展方面,我市目前还面临相对贫困人口依然不少、农村村级经济收入差距很大、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不高、高等教育比较薄弱、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难点,拉长补齐短板,需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编辑:陈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申论热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务实_申论热点_中公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 >
申论热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务实 10:32:27 | 来源: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刘淑影
习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忠诚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对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保民生,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下安。民生工作无小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重要意义】
1.是我党的宗旨、全部工作的核心和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3.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六大任务】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团结。
1.历史性原因,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一方面在宏观上实行&高积累&政策,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又否定个人争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思路出现偏差。
2.结构性成因,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生态发展之间呈现出结构失衡的状态,即经济发展快、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相对缓慢,政治发展明显滞后
3.变迁性因素,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社会结构因素长期并存,引起社会结构的震荡及不稳定,民生问题也因此产生。
1.优化发展教育
2.实施扩大就业方针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健全医疗制度
6.加强社会管理
【经典论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习近平
扶危济贫,重在立行&&习近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好循环&&习近平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慎言.御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卢静斐)
关键词阅读
申论热点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障改善民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