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大华直销银行银行在做公益活动,都有什么啊?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大华银行2016校园招聘求职大礼包.pdf 1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大华银行2016校园招聘求职大礼包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大华银行篇
应届生论坛大华银行版:
http://bbs.yingjiesheng.com/forum-2646-1.html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2016 版-其他行业及知名企业资料下载区:
http://bbs.yingjiesheng.com/forum-436-1.html
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推荐):
http://bbs.yingjiesheng.com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大华银行篇
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第一章 大华银行简介3
大华银行简介3
大华银行中国分支3
大华银行使命4
第二章 大华银行2015 求职经验4
2.1 11 月24
日-上海一面4
【SH 群面】虽然挂了一面 写个过程给大家看看吧4
求几个图形推理对答案及讲解~~5
UOB 的OT 网测心得7
第三章 大华银行 求职经验8
大华UOB 网测真题8
关于大华网申8
大华银行UOB 网测真题9
逻辑 附件9
求职一年后9
我眼里的大华银行 10
入职后感悟分享 11
3.8 UOB 上海面筋 11
复旦笔试 11
北京MA 群面流程及经验分享 12
杭州大华银行RO 面经 12
第四章 大华银行 求职经验 13
4.1 sh 群面 13
大华群面面经 13
新鲜出炉的面经 14
复旦笔试感想 14
北京笔经 15
大华银行笔试 15
大华银行客户经理Offer
4.8 12.14 大华final 面 16
复旦笔经 16
大华银行复旦笔试 16
附录:更多求职精华资料推荐 17
内容声明:
本文由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http://www.yingjiesheng.com)收集、整理、编辑,内容来自于相关
企业的官方网站及论坛热心同学贡献,内容属于我们广大的求职同学,欢迎大家与同学好友分享,让更多同学得
益,此为编写这套应届生大礼包2016 的本义。
祝所有同学都能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应届生求职网http://www.yingjiesheng.com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大华银行篇
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第一章 大华银行简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4022人阅读
生活感悟(5)
求职小白到中产阶级的逆袭
现在是2013年的3月份,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但是那些关于求职、面试的记忆,依然萦绕在心头,很多年后,我想我依然会怀念起,那两三个月期间为了未来、为了梦想而奔波忙碌的自己,以及那些和我一同怀揣梦想的少年们。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Aron,国内普通985、211小本,财务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当初的课程设置基本是会计和金融的结合,所以路子还是比较宽敞的。GPA3.2左右,非常普通;学生工作方面做过外联部部长,所以基本leadership、interpersonal
skill还不错,但是也不是学生会会长什么的,所以并不出彩;简历上的亮点算是商业比赛了,参加过一些案例分析比赛,在一个比较知名的比赛中以队长身份获得过全国季军;最大的硬伤当属实习了,因为我在即将步入大四的那个暑假之前一直是想要考研的,对于职业规划什么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所以错过了很多实习机会,加之学校所在地本来就是一小清新的地儿,实习机会神马的少之又少,所以最后再找工作开始之前,只有一个国内二流咨询的实习加上民生银行的实习,跟北上广那些简历上随便都是些big-name、fortune
500之类的实习的筒子们相比,实在是屌丝至极;英语方面托业900分,有个商务英语高级证书,拿过CCTV演讲比赛的省内小奖;奖学金啥的都没有。这就是我的基本情况。
经历了近三个月的辗转,我总共投了43份简历,20份通过网申,参加了17家企业的面试,有快消行业的巨头,有外资银行,有国企财务部,有四大,最后拿到四家offer:宝洁财务部、新加坡大华银行管培、安永审计、南方航空总部财务部。
我预计这篇文章有点长,因为总觉得这样才算真的经历过,以下的文章记录了我从做出找工作抉择,到完善简历、制作简历、网申、笔试、面试整个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并且涵盖了四大、快消、外资银行、大国企的面试经历,所以各位看官根据小标题有选择性的观看就好了。
关于大四的choice:考研?直接工作?出国?
有人说,有时决定我们最终高度的,不一定是实力,而是我们人生中所做的每个选择。在我看来,我们大四所面临的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甚至比高考后面临的那个路口更重要,因为彼时的我们,每天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几乎不闻窗外事,对于职业、对于未来、对于社会的认识都几近浅薄,大多单纯的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大多只是选择一个地方、选择一个专业,而且对于学校、专业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然而,此时的我们,已经大四了,经历了三年大学时光的浸染,我们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听便了各式各样学长学姐的经验交流,参加了各式各样的社团,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实习,更重要的是,开始逐渐树立起完善的人格,开始懂得对自己负责,开始意识到未来的重要性,开始懂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此时的抉择,影响的是我们未来的人生轨迹。
考研、出国、直接工作,除了已经保研的幸福孩子们,大多数人在大四刚开始的时候,不得不在这三者中做出选择。
在我看来,考研适合三种人群:第一种,是由于各种原因高考不是十分理想,去到了一个跟自己预期相比比较低的学校,学校的竞争力相对较小,希望通过考研去到一个机会更多、更有竞争力的学校,再历练几年从而更有资本走向社会;第二种,由于当初的不了解选到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大学过的郁郁不得志,希望通过考研考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而将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三种,一些希望从事对学历有较高门槛的高端职业的人,例如国内的券商、央企、银行总行之类的职位,希望通过拿到研究生的学历而获得这些高端职业的敲门砖。我觉得如果你属于这三种人中的一种,考研自然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因为带来的预期收益比较大。我觉得在做出考研这个决定之前,必须问清楚自己,在学校多呆两到三年的时间,是否可以换来一个比现在本科就直接就业而好的多的工作,如果不能,我想,两三年的工作经验也许更加重要。
至于出国,我觉得家里条件允许,自身英语也不错,出国一方面可以在学历上更有竞争力,对于自己的独立能力、眼界的锻炼也是非常好的。
剩下的人,就只能直接工作了。我觉得在浩瀚的求职大军的分三种人:
u&&高帅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牛,这类人职业规划的早,能力也很突出,简历上各种辉煌的经历,在本科就能找到令人十分艳羡的工作,读研或出国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太大;
u&&中产阶级:这类人也许并没有那么牛,但也算对自己比较负责,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什么,在决定了要直接就业之后懂得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工作,懂得如何努力;
u&&半推半就的屌丝:这个词我在这里用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冯小刚的fans请不要喷我。这类人大学期间浑浑噩噩过日子,不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什么,毫无职业规划的概念,静不下心来考研,没有钱出国,到了大四只能半推半就的成为浩瀚求职大军中的一员,这类人可能有很多天赋并不比高帅富差,但是醒悟的晚终究使得其成了一枚屌丝。
我私以为自己可以勉强算上中产阶级,我想高帅富是不会看我这篇那么冗长的文章的,因此我这篇面经的主要目的,是给后来者一些借鉴,让他们避免成为一枚半推半就的求职屌丝。
屌丝终有逆袭日——关于求职前的准备
我觉得我是屌丝中醒悟的晚的,我到了大四开始前那年暑假才最终决定不考研然后直接工作,因此错过了很多东西。我一直觉得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也深受马太效应之苦。我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例如我在大二那年暑假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二逼青年,整个暑假都在到处疯玩,但是一些可能天分还不如我的人已经决定要大四毕业直接工作了,于是他们开始在大二的暑假就找了一些实习,靠关系也好、实习本身很水也好,终究是有了一个实习;然后我有的只是一个荒废了的暑假。然后到了大三的暑假,一些big-name的实习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兴奋的屁颠屁颠的投出了简历,然后我开始发现,马太效应这种东西开始发挥作用了,正因为那些醒悟的早的魂淡简历上比我多出了一两份尽管可能比较水但是看上去还不错的实习,他们的简历过了,我的被刷了,然后,他们又得到了这份实习,我依然什么都没有,然后,他们逐渐走向了一条牛逼的道路,我依然在二逼的深渊里徘徊,真实的故事==!
我说了那么多废话,想要强调的终究是:求职这种事情,越早准备越好;求职的开始,不应当是从制作简历开始,而应该从丰富你的简历开始&。你在一开始落后了一步,以后追的可能是几十步,因为马太效应这种魂淡的东西的存在。
简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u&&个人信息:这方面你能改变的不多,也许你个子不高,也许你是个妹纸觉得找国企比较吃亏,也许你高考发挥不好考了个不好的学校,也许你选错了专业,但是,这些都已成定局,所以,基本个人信息方面你改变不了什么。
u&&校内活动:大学大家都会经历到的例如学生会、社团、公益组织等。我觉得这方面的内容,可以锻炼我们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企业比较看重的,因此放在简历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没有的话,趁早补救,试着去竞选一下班委,参加一些学生工作,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u&&学术竞赛:我觉得这方面的内容可以体现你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也是企业比较看重的方面。应当试着去参加学科相关的或者对未来求职方向相关的一些比赛,级别当然是越高越好,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简历。
u&&社会经历:最重要的当属实习了。我就是吃了实习的亏。我觉得这方面大家要尽量早准备,并且最好每一次实习相对上一份实习都能提升一个档次,而且实习的目标行业和公司最好与自己的求职目标有较大的关联。另外一些比较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创业经历等,也是很不错的加分的经历。
u&&奖学金与证书:CET4,6基本是常规必备证书了,英语方面我觉得托业比商务英语的作用大些,可以免掉不少笔试,但是如果想切实提高英语水平,商务英语考试还是不错的;其他专业的证书如果有能力考当然可以考考。奖学金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我大学期间没有一次奖学金应该也算硬伤吧==
基本简历就分为这几个模块,三年的葱茏岁月就浓缩在这一张A4纸上,你想呈现怎样的自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我觉得大家在丰富自己简历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边际效用递减和预期收益的原则,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预期收益最大的地方。什么意思呢,如果在校内实践方面,你现在已经做过学生会主席了,我想就没必要再去做班委来达到丰富简历的目的了,把多余的时间花在丰富别的模块上更好;如果你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选择做实习,也可以选择准备一下计算机二级,那么如果能找到未来求职相关的实习,很显然这个实习相较那个计算机二级证书,对你的加成作用更大。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正确的事情,这点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低年级的同学,你要始终相信,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pay
off,&然后你会发现,人生中的这些曼妙伏笔真是美好。不是所有事情的回收期,都那么清晰可见。因此,有的时候真心要沉下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制作简历——梦想的敲门砖
简历就像网友见面前互相发的生活照,直接决定了你是否有面试的机会。应届生上很多关于简历制作的文章,我这边就说一些自己总结的比较小众的tips:
u&&GPA:如果GPA实在有点寒碜,可以试着写专业课的GPA之类的,毕竟没有明确要求。
u&&结构的安排:一般来说中间的内容最容易被HR忽略,HR刚开始看简历和快结束的时候看简历,这两个时段是你的moment
of truth,因此在简历的头和尾部最好放置你最闪耀的点;
u&&平凡的事情,不平凡的解读:在描述自己做的事情的时候,采取STAR原则,即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s;不是要写自己体现出了什么能力,而是要HR从你的描述中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你的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例如,你在大二的时候做了一份很水的实习,可能只是在某个公司财务部帮忙整理账本,但是你可以通过在整理账本的过程中保证了百分之百的正确率之类的描述,让HR解读出你是个细心&的人,是一个可以面对枯燥工作的人;站在HR的角度来解读你自己的描述。
u&&找个人帮你排排版,美观真的会影响心情的;
u&&突出重点,不要让人看不到重点;
u&&数字说话:这里说个笑话,我和一哥们一起参加恒大的群面,此哥们深谙此原则,然后在面试的时候说他当班长期间帮助全班成绩整体提高了20%,当时我掐指一算80分就得提高到了96分,忍不住笑出了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数字,是最直观的体现成绩的方式;
网申——也许,是最难的一关
我的整个网申过程基本都伴随着内心的忏悔,因为发现很多要填的环节木有东西可以填,然后就在内心忏悔大学被狗吃了吗魂淡!其实我觉得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网申或许是最难的一关,这边我依然要抱怨一下我悲剧的咨询网申全挂了==!诶,实习跟GPA是硬伤啊==
这边有一些tips:
u&&首先新建&word文档吧,从第一份网申开始,把个人信息、获奖经历、社团经历、学生工作等经历,open question,全部记录在这个word文档里,多申请几次后,基本就形成了一个网申pool,下次网申时,大部分信息都只需要复制粘贴就可以了;
u&&新建一个excel文档,记录自己的每一份网申的时间,收到拒信或者笔试、面试邀请的时间等,这样可以保证面试、笔试的时间不相互冲突等,也方便自己做出抉择;
u&&Open question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如果觉得烦了累了,就等到明天再写,不要匆忙写一个提交,因为有的企业对于open question还是比较看重的。记得欧莱雅的网申open
question就比较复杂,我就花了挺久才写好,而另一个同学个人经历比我丰富但是最终没有通过网申,我却通过了;
笔试——扎实的基础知识
各类企业的笔试无非分为以下几种:行测、专业类笔试、verbal, logical test、English test.
我觉得应届生上的资料已经非常齐全了,对于行测来说买本书多练练速度是关键;至于外企的笔试,毕马威的经典题目、P&G的图形推理等,都是很好的练手的资料;而英语考试就要靠自己平时多联系了,托业真的很有用,很多笔试都可以免掉的。
面试——秀出最好的自己
不同企业的面试流程是不同的,但是基本大同小异。我把面试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力考查型面试:基本采取群面的形式,群面的具体形式则五花八门:即兴演讲、团队案例分析、辩论赛等等;另一类则是相亲型面试:大多出现在终面,也就是大多是采取聊天的形式,偶尔会来点压力面啥的,但是基本都是围绕简历展开,更多的是本着进一步了解你这个人的目的,看看你到底是否适合这家企业。
针对不同的面试类型,我总结了不同的tips。
群面:经历了十几场群面,每次开始前,几乎都有讨厌群面的声音出现,我自己对于群面也是深恶痛绝,觉得这种形式的面试显得有些片面和不公平,但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他,那就适应他吧。我比较庆幸的是我参加的所有群面无一败绩,另外更加让我自豪的是,在这些群面中,我没有任何一次主动成为小组的leader。我觉得群面就是大家在演一场真实的电影,电影有主角也有配角,HR评判的标准是你的演技,而不是你的细分,如果你演一个配角,你也是有机会拿奥斯卡的,所以戏份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很多时候,担任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然后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才是最好的。
群面通常分为以下几个角色:
每个角色,都可以拿奥斯卡。
u&&Team leader:我觉得既然群面大多美其名曰无领导面试,那么,这里的team leader其实并不是指你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真正的team
leader不是说话大声、说话强势、说话多就可以的,在我看来,要想成为好的team leader,首先自己必须对于整个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比较不错的想法,然后可以提出一个结构化的逻辑性构架,然后进行分工,进行讨论中的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好的方案。因此,是否能做team
leader,先要看自己对整个问题是否能够驾驭,否则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必然会吃亏。
u&&Presenter:我觉得要想成为好的presenter,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方面,在群面开始之前提前与小组成员进行破冰很重要,多了解其他小组成员,赢得小组成员的信任,有时会得到其他成员的推荐,自然而然的成为presenter;另一方面,在讨论过程中主动成为记录者,较为清晰的、简明扼要的记录大家讨论的结果,也有助于使你最终成为presenter;
u&&Time keeper: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抢着计时的情形。但是很少有人能把这个做的出彩。我觉得这个角色也可以做的出彩,对于讨论时间的安排,如果可以跟讨论的整个逻辑架构联系起来,那是最完美不过了。例如讨论的模块分为三个部门,那么在分配时间的时候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再留一部分时间进行自由讨论和完善工作等。
u&&Coordinator:一方面需要再有小组成员出现争执时能够化解争执;另一方面最好想出一到两点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来,短暂的时间让HR记住你,虽然你的戏份不是很多,但同样可以出彩。
综上所述,我觉得根据情形挑选适合的角色最重要,不要为了戏份多而失去了自己。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一些强势到令人讨厌的人,HR自然也看在眼里。
在单面之前首先需要对这家企业和这个职位有充分的了解。
在搜集企业信息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
u&&企业的基本信息,如部门设置、销售额、业内排名等;
u&&企业所处行业最近的重大新闻和趋势;
u&&企业文化;
u&&职位所要求的特质;
u&&企业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区别;
另外需要准备询问HR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最好不要太过敏感,不能使得HR尴尬,例如如果最近有关于该公司的一些丑闻,你提问相关问题可能就不太合适;也不要问的太过宏观,超出了面试官的回答范围;问一些行业方面的问题,或者询问一些关于面试官个人职业经历上的问题也许会比较安全。
单面的重头戏在于面试官根据简历深入挖掘你的个人特质,我觉得宝洁新老八大问基本涵盖了所有可能面临的行为面试题,并且也基本可以概括你大学值得记忆的一些经历,因此无论你是否要参加宝洁的面试,最好都好好准备一下宝洁八大问吧。
讲故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你需要做的是思考你过去三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挑出几件值得称道的成就,能体现你一些能力的成就,然后用一个个故事去呈现这些事情,让HR从故事中解读出你就是他众里寻他千百度所要找的那个人。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应有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如果问题比较大,就分点进行回答,另外回答时也可以时不时蹦出一些专业术语,这样比较讨喜。我记得在问P&G的时候是从厦门坐飞机飞到了广州,那个香港的面试官问我这么麻烦为毛要来面试,我就很装逼的一本正经的说我做了一个EXCEL表格,经过精密的测算,来参加这P&G这种伟大公司的面试是一项NPV为正的投资==!然后那个面试官就笑了==!
以下我精选了这四个offer的详细面试过程,涵盖了四大、国企财务、快消和外资银行,各位看官有选择性的观看就好。
四大之安永篇
虽然关于四大的负面新闻很多,而且近年来四大的门槛也在不断降低,但是我依然可以找到很多四大值得去的理由:
l&&这里的培训机制不会因为门槛的降低而降低;
l&&这里有一群跟你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这里,有一股力量一直推着你不断进步;
l&&这里虽然压力很大、工作量很大,但是这里仍然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地方,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回报终究会到来;
l&&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的起点,让你拥有更加扎实的财务功底,走遍天下;
我四家都投了简历,只有安永投的是assurance,其他三家都投的是咨询,德勤倒在了终面上,毕马威终面没有去,PWC直接挂在了笔试上,安永拿到了offer。
虐安永千百遍,安永待我如初恋:
凯宾斯基大酒店,这是进入求职季以来的第一场外企面试,之前就听说SLP的通过率很高,而且发offer发的特别快,因此非常重视,经历了之前一个星期的小打小闹,特别是恒大第一轮面试就被BS了,心中顿时开始没了底气,非常希望能够拿到安永的offer从而增添几分安全感。
早上到酒店时,发现已经有好多人了,无数熟悉的面孔,毕竟是厦大的主场。签到处有每个人的分组和名牌,大家各种找队友的状态。迅速发现一个正妹,然后上前一问居然是一组的,心情顿时大好啊哈哈(我想说我就是很肤浅==)。正妹是广外的妹纸,不远万里飞到厦门来的,闲聊一阵子后终于等到了另外几个队友,除了我清一色的妹纸(好吧其实整个SLP男女比例都很悬殊),按道理每个组应该有6个人,不过我们组有一个人没来,变成了5个人的mini
group,有一两个妹纸开始担心到时候团队合作的时候由于人数少会吃亏,我安慰说这样每个人的表现机会也会更多不是。
主持人介绍了一整天的流程之后,每个小组都迎来了各自的senior manager,将要全程参与并观察我们的团队活动。我们的SM叫Elliot,一个三十多岁的男的,有些腼腆甚至害羞,自我介绍时就感觉非常nice,一点也不会为难我们的样子,顿时松了一口气。
第一项活动是根据有限的材料制作一个满足要求的摩天轮,要求摩天轮在满足能够转动等条件下又尽量使得制作的费用最为节省。我这个小学手工白痴当时就懵了,但是其他四个妹纸居然还推选我为组长,为了男淫的面子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不得不承认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生在制作方面果断比较有心思,有个妹纸迅速提出了一个构建方案,作为组长的我主要就开始分配任务,然后一些争辩的细节也主要由我来拍板,整个过程虽然有些混乱但是还是都顺利的get
through了,做出来的摩天轮虽然满足条件了但是长相实在有些含蓄,我其实满脸的嫌弃啊,特别是瞥见别的组的成果之后。评判结果时首先是看是否符合标准,然后开始比较成本,出乎意料的是我们与另外一个组并列最少==&然后其他组有人说成本一样要比长相啊尼玛,这不是必死无疑啊尼玛,长得丑也不是我们的错啊尼玛。不过主持人HRMM非常nice有木有,原本只有一个冠军的,看到并列干脆不比别的了,直接俩冠军,还有精美小礼品哟,是安永的一个多功能插座,很精致的样子,安永整个给我的感觉就是那句quality
in everything we do哇。全组心情大好,然后Elliot在总结的时候还特别表扬了我,我顿时觉得offer有点妥了哇。
第二个环节是小组讨论,软技能和硬技能哪个更重要。要求是小组讨论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然后共同完成一个presentation,讨论时用中文,pre时用英文。感觉这种类型的开放式讨论其实无所谓答案的正确与否,言之成理即可。当然我们整个小组延续了上个环节的默契,都挑了一个更加容易说的软技能来进行切入。大家说了很多观点来支撑论据,然后开始准备presentation。我们组一直秉承和谐共进退的愿景啊,所以决定presentation的时候每个人讲一方面的论据,这样既避免了相互重复,又使得每个人都有表现机会,然后有谁英语不好大家也都互相帮忙翻译,非常有爱有木有。最后presentation感觉大家虽然英语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还是挺smooth的,这个环节算是中规中矩吧。我觉得类似这种阐述观点的英文presentation大家还是可以提前准备的,譬如一些as
far as I’m concerned的这些衔接词,多说几个还是挺好的。
然后就是中午的自助餐了,上午的顺利完成也让大家轻松不少,吃饭的时候各种闲聊。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正在经历一场暴风雨前的宁静==!
午饭过后就是另外一个大的案例讨论了。而每个桌的面试官都换了,我们换成了一个大的boss,一个很严肃的par.&这个环节还是十分有趣的。给了每个人一份很多页的全英文材料,材料的大致内容是介绍了一家欧洲的家具公司(其实就是IKEA,话说我一直很奇怪为毛厦门会没有IKEA….)希望在中国开拓业务,然后需要办家具展,需要在几个展位中进行选择。而我们全组成员需要扮演一个consulting
firm的角色,需要帮助公司决策选择哪个展位。而面试官需要分别扮演成这家家具公司的推广总监和各展位的出租商。我们全组需要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与这两个角色进行沟通,然后将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得出一个presentation来说服我们的顾客选择某个展位。而两个小组在分开与面试官扮演的角色进行沟通的时候,另外一个小组是不能参与的。所以到底每个小组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要提前沟通好。所以分工一定要明确,特别是要把焦点放在如何从多个展位中选择最适合这家公司上,要确定几个重点比较的标准,然后有针对性的提问。作为组长我想说这个环节的分工还是做的不够好的,没有做到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 exhausted啦,一方面在询问我们的顾客也就是这家家具公司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顾客的诉求;另一方面在询问展位出租商的时候也没有关注到不同展位的各自的卖点。直接导致了我们得出的结论的论点非常少,然后就被面试官challenge的一塌糊涂。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面试官非常强势的提出了一点表明我们给出的展位不符合,然后我就很快switch到了另一个方案(我当时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面试官会夸我反应快和果断囧==),&然后在总结时果断就被面试官BS了,说在以后的现实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强势的顾客,面对顾客要不卑不亢,不能那么快就switch,显得非常不专业,然后我整个人就down掉了==&整个组也很down,觉得挂定了。
大概过了一周,接到了安永的电话,非常兴奋,这是求职记以来的第一个offer,我们组5个人进了两个貌似,就悲剧在最后大案例上了,这里作为组长真心有点惭愧。
整个SLP我觉得安永办的非常有品质,时刻让我感受这家公司的quality in everything we do的企业文化,所有的经理、合伙人、HR都非常nice。时至今日,我依然非常感激安永对于我的肯定,那种时刻下给予我内心的安全感,是难以言表的。前一阵子很不舍的拒了安永的offer,安永还发了条很长的感谢信给我,祝我have
a good new year。顿时感觉非常温暖,我想说这真的是一家非常人性化的公司,thank u, E&Y, quality in everything I do,&这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南航篇——像外企形式的assessment
center,气度不凡的面试官
南方航空的实力不用多说,百度下就知道国企里面算挺牛掰的了,而且之前做过南航家飞机对南航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处于求职海投初期也就投了简历,投的是广州总部的财务部,听说不错。
顺利通过简历筛选之后进入了笔试环节。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国企就不是很感兴趣,抱着锻炼的心态去考了行测,之前完全没接触过行测,感觉考的很一般,但是意外的通过了。
然后又抱着先拿一个offer给自己一点安全感的心态去参加了assessment center。参加前开始认真了解了南航,发现南航的招聘弄的排场很大,而且去的学校都是很不错的,清北交复一路宣讲过来的,顿时觉得level不一样了,对待这次面试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AC地点是在厦门一家星级酒店,和几个同学一起拼车过去的。据说有两天的AC,然后每天有两组。当时我们分两组,一组全是财务岗,另外一组是客运营销之类的岗位。
然后我们被带到了一个房间,看到了四个面试官,两男两女,说话的那个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气质很好,应该总部的高管,说话特别有气场,然后我脑中开始YY自己如果在国企混说不定也不错哇==!
第一个环节是即兴演讲。每个人三分钟准备,三分钟演讲。好吧,运气有点烂,我抽到第一个上场==&打开那张小纸条发现上面写着:名表门。&当时就心中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啊尼玛,名表门是什么东西,可以吃吗尼玛。我平时不怎么看新闻的啊尼玛,我只看篮球新闻的啊尼玛,不带考这么偏的啊尼玛。花了十秒钟平复情绪开始分析这个词,好吧,门,应该是个丑闻,名表,好吧,搞不好跟贪污送礼有关系。然后我就开始扯淡了啊尼玛,我首先说我不是很了解这个事件,然后我就开始天马行空啊尼玛,我记得我说了什么社会监督机制啊尼玛、收入分配不公啊尼玛,还有微薄等网络工具作为监督工具的利弊啊尼玛,我还说了《搜索》(什么时候了还想到女神高圆圆==,简直了)…好吧,我想说即兴演讲最重要的是建立框架把我觉得,就是表明你这个人说话是不是比较有调理,我觉得最好以一些例如:我觉得这个问题折射出社会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啦等等这种句子开头,这样一方面自己不会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讲什么,另外一方面别人听着也有条理。至于内容上我只能说一方面看运气,另一方面就看平时的积淀了。多看点新闻咯,增加知识面咯,南方周末什么的(好吧我自己连名表门都不知道,这只是建议)。
听了其他人说的,我觉得我表现应该还行,毕竟第一个,然后调整了一下心态开始进入下一环节。财务的整组又被分成了两个小组,开始小组辩论。辩题是:代沟到底是上一代责任更大还是下一代责任更大。我们小组四个人,观点是下一代责任更大。整个流程是20分钟讨论,然后有一个人三分钟立论,然后15分钟自由辩,然后还有一个人三分钟结辩。
我们那个小组,两个财务的研究生,一个财政本科生加我。好吧,其实我是个挺不喜欢争的人,那个财政本科也是,然后又本着尊敬学长的心态,立论和结辩就是那两个研究生了。于是我们发挥的空间就只有自由辩了,我觉得辩论的时候还是要仔细听对方观点,抓住机会开始发表自己观点,一定要有条理,和即兴演讲类似,重点体现自己的条理性以及认识问题的深刻性,我觉得我还是在整个过程中抓住了一些这样的机会的。感觉到底谁辩赢了貌似也没很重要。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终面了。我是最后一个终面的,都中午十二点多了,我就很乖的说了各位面试官辛苦了。然后那个气质很好的面试官对我貌似还蛮欣赏的,态度很好,几位面试官主要问了我一些关于专业的事情,还有一次参加ERP沙盘模拟比赛时担任CFO的经历,完全没有challenge,还问了location,我说总部广州,然后那个气质很好的男面试官意味身长的点了点头:说总部机会更多些,被欣赏的人肯定我还是很开心的。
一个多月后收到了南航总部的短信offer,这效率有点蛋疼。不过据说总部的股份财务部待遇很好,我没有问HR就说已经签了别的了,免得占人名额。这是我唯一一个国企offer,对南航的整体印象还是蛮不错的说。
大华银行篇——我终究选择了只做个过客,但是真的爱过
大华银行这名字大家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是稍微百度一下就可以发现这是家很不错的银行。新加坡的第二大银行,资金实力十分雄厚,Premium bank的高端定位(好吧我要停止说他的好了不然我又开始遗憾了)。记得我是宣讲会开到一半才跑进去听的,当时因为白天还在民生银行实习,穿着正装就很SB的冲进去听了,我猜有人会把我当工作人员=。=整个宣讲会感觉主题就是高端这个词儿了,premium成了主旋律,一方面这个management
associate program是从2010年才开始的,前两年总共全国才招了12个貌似,是个精英项目,薪水肯定定位高端咯,传说中有20W,但是HR宣讲的时候也没有明说,只说是在所有外资行中排在前1/4左右,掐指一算15W也至少吧,顿时两眼放光有木有!
于是回去做了网申,很早就听说UOB对于GPA的要求挺高的,然后我就用了个最高的算法把GPA给算上去了(算上去也才3.4,不要BS我=,=),后来大华来了邮件,邮件里面规定了标准算法,果然很有要求有木有,然后我的GPA华丽丽的变成了3.3,&我顿时觉得网申过都悬了。
后来运气不错还是过了网申,于是就要进行笔试了。笔试的内容外企都差不多,numerical和logical、verbal三大类题目,应届生里面的资料都足够应付了,难度中等吧,肯定没有KPMG的笔试那么难。
顺利通过笔试后就收到了AC面的通知。在厦门泛太平洋酒店。好吧去了才知道原来这家五星级酒店就是UOB的,果然有钱,泛太平洋酒店的一楼就是UOB的厦门分行,以前一直没注意过。
到了酒店发现厦门地区一共有四组人进了AC,大概每组8至9人,我一直以为应该都是厦大的,但是到了才发现好几个海归什么的,然后我那个小组还有一个北大光华的女研究生,鸭梨山大啊有木有。第一个环节是案例讨论,全英文的案例,里面大概是有好几个issue,都是以后在银行工作可能真实会遇到的问题,记得有个issue是假设你是一个银行的大区销售经理,然后分管好几个区的销售经理。每个季度,你都会召集各个分区的销售经理进行开会,但是有一个分区的销售经理经常以各种借口不来开会,他是众多人中业绩最好的,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他几个isssue都是类似的问题,感觉并没有涉及很多专业问题,更多的是考察你作为一个领导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与思考事务是否周到,感觉这也比较符合银行的诉求,毕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沟通交际能力是第一位的。
原本规定是三十分钟讨论,前15分钟全英文讨论,后15分钟中文讨论,然后每个人有一些时间进行英文展示结论。但是我们组最后变成了30分钟的全英文讨论,有个研究生帅哥英语非常好,而且气场很足,感觉有hold住全场的感觉。不过我也适时的发表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想法,加上自己英语还不错,最终成功进入了下一轮。
下一轮基本就是类似终面的形式,两个面试官,围绕简历展开,面试官的英文都很好啊,而且人比较nice。最终顺利通过,得知还有一轮终面,是由新加坡的高管直接面试。
新加坡的高管是一个上了年纪不过非常有气场的女人,问的问题也不再是基本的简历问题,问了我如何看待外资银行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应对在不同地方的轮岗等问题,我在终面开始之前搜集了很多大华银行的新闻,对大华银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时不时透露出了一些我对大华银行最新动态的了解,感觉面试官的表情就是:这小子知道的还挺多。&内心暗爽,感觉整个过程还是比较smooth的,没有什么压力面试,顺利结束。
半个月后,收到了HR的offer,薪水也跟之前估计的一样足够诱人,真心思考了很久才放下大华银行。在这里依然觉得准备宝洁八大问对以后的面试真的很有帮助,特别是终面,基本不需要再特别准备了。
我觉得这家银行真的很nice,强烈推荐啊.
快速消费品财务部篇
感觉这篇文章太长了,宝洁的面经也有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基本就是关于宝洁八大问的问题,大家可以去论坛上看更加详细的面经。另外我非常欣赏欧莱雅在整个面试安排过程中的贴心和人性化,对欧家的印象真心很好。
Offer抉择——follow
经历了三个月的辛苦,面临四个offer,我最难抉择的要数P&G和大华银行的offer了,前者big-name,然后整个企业文化很不错,平台和培训都很好;后者则薪水高出了不少,而且全国招的人很少,培养起来应该十分细致,但是因为毕竟知名度相对较小,风险会比较大。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P&G,为了心中那个咨询的梦想,因为P&G对于以后申请MBA还是比较有利的。我觉得offer抉择最重要的就是follow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选择攀登怎样的一座山峰。也许有的时候一座山的起点很高,但是你爬到一小半却发现爬错了山头,那么你不得不从这座山上下来再去攀登另一座山;有的时候,也许起点并不是那么高,但是你选择的是合适你的山头,那么,日积月累,你终究能达到你理想的人生高度,不用走一丝弯路。
所以,别人看来更好的,不一定适合你;选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真的很感谢应届生论坛,陪我走过这难忘的求职季。
----------------------------------------------------------
之前写了一篇自己的求职经历,这篇日志主要介绍一下自己在找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都是我感觉要特别注意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期准备:
1.明确目标。找工作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我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很多人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找什么样的工作,那就问问自己我最想干什么,抛开工资,地点等等因素,选一份自己最喜欢的工作。那样你每天上班都是开心的,工作起来也有动力。如果这份工作自己不喜欢,那你上起班来每天都会生不如死,保证比你在学校上课还难受。
2.做好软硬件的准备。首先,作为学生,学习是自己的天职,很多著名的企业虽然对学习成绩没有硬性要求,但一般都会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传说宝洁网申会刷掉成绩不是前30%的学生),至少你不能挂科,否则你怎么向企业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其次,外语,现在好的企业基本都要求六级了,最少四级得过。而且口语不能太差,平时没事都看看美剧什么的,最起码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能流利的说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什么运动之类的。(面试的时候我真的见过研究生口语说得一塌糊涂的)。最后就是软实力了,领导力(现在很多企业很看重领导力,我自己的理解,领导力就是IQ+EQ)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这些能力怎么体现呢,通过自己做过的活动,或者参加过的竞赛体现。面试的时候通过故事的形式讲给面试官听,他们最喜欢听故事了。所以大学还是有选择性多参加一些活动,竞赛什么的,哪怕是去打酱油呢。别像我一样,什么活动都没参加,面试的时候都没例子可讲。
3.经历提炼。所谓经历提炼,就是把自己做过的事按照时间的顺序全部写下来,然后提炼成一个个能体现自己能力的故事。争取把每个故事都能够按照STAR原则来叙述,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的目标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等到面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点的重要性了,因为面试官不会让你空口白话的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好,他们总会问,那你有什么例子吗?如果你懒得怕写,那最起码在脑子里过一下,想想该怎么给面试官说。
4.行业/公司调研。面试之前,一定要对自己想进入的行业和公司有一定的了解,说明自己对企业的重视,证明自己是真的想进入这个企业。最起码你得去公司的网站看一下,或者百度一下(百科还有企业的新闻等等),还有就是公司的招聘简章一定要看,企业的介绍,招聘职位的要求(这个我后面讲面试的时候会详细介绍)或者去应届生论坛上下一个企业的求职大礼包(这个非常有用,里面企业的基本介绍,包括薪资福利,笔经,面经等等)。总之绝对不能对企业一无所知就去面试,那你肯定会挂掉。
5.获取招聘信息。学校就业网(不光自己学校的,别的学校的也要看),应届生论坛(应该是比较全的了,基本不用上别的招聘网站了)。建议做个excel表格,把自己感兴趣的企业信息,比如招聘会时间,地点,网申截止日期,自己申请的职位等注明,后期还可以把面试的进度等标上。这样就能避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申了什么企业,企业打电话过来都忘了自己投的什么职位。
网上有很多简历的模版,大家也都会去仿照,但很多时候只是学个样子,很多同学还是会把自己觉得好的一些东西加上去,比如校徽(除非HR一看你的学校就会要你,否则一般不要贴校徽),照片(简历最好不要贴照片,除非企业要求,或者你觉得自己的长相能给自己加分),还有很多人会在简历的最上方写上“个人简历”,这就好比你说“我是个人”一样。。。还有简历一般就一页纸,有的人说我的经历太多,一页写不下,那就提炼,过来人的一个副总(北大MBA,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好几个咨询公司的实习经历。。。)人家的简历也才一页,我们一个应届毕业生一页纸还写不完吗?简历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个人信息:很多人会在这一部分里把自己的姓名,民族,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全写出来,出了国企,没有企业会关心你这么多。就在简历的最上方把自己的名字加粗大写,然后下面附上自己的电话,邮箱和地址就行。
教育背景:从高到低,由近及远,时间,学校,学院,专业就OK了。如果自己成绩好的话,可以把GPA或者平均分写上。很多同学喜欢在这里罗列一大堆自己学过的课程,一般不要写,如果实在想写,挑几门主要的,成绩好的写上。写的越多只会给面试官留更多提问的机会,给自己埋许多炸弹。
实习经历:时间,公司,部门,职务。然后下面写自己都干过什么,注意一定要简练,而且要用数字说话,比如说完成多少份报告,业绩达到前百分之多之类的,不要写一些很空的话,比如工作业绩突出,受到一致好评之类的。
实践经历:就是自己参加过的校内外的活动。格式和内容跟实习经历差不多。简练,用数字说话。
所获奖励:时间,所得奖项(最好把获奖范围也写上,比如前5%,全院仅有3人等)。如果奖项太多,那就整合一下,分成几类写。总之不能太乱。
外语和技能:一般有这么几项:外语,四六级成绩多少分,后面可以写上“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之类的,但不能太夸大,比如四级刚过,你写“能够熟练地听说读写”。。。IT:计算机二级,熟练使用word,ppt,excel软件(别写熟练使用office软件,office软件那么多呢,你都会啊。。。),如果会某种编程语言的话也写上。专业技能:各种专业认证什么的。
兴趣爱好:有什么爱好就写上,但注意不要瞎写,比如很多人喜欢写“读书”,然后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一问你都读过什么书啊,立马傻眼了。
个人评价:这个一般不要写,写了也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企业也不是你说什么就信你什么的。如果简历实在没什么可写的(比如我。。。)那就写上吧,结合事例,比如说自己学习能力强,后面用一句话描述一个能证明自己学习能力强的例子,比如“一年的学习通过日语一级”。
现在好一点的企业基本都开始网申了,网申一般包括就是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填网申之前最好把简历和经历提炼都做好,一些固定的问题直接复制粘贴就行了。有的企业可能会有open question或者测试(比如宝洁的成功力驱动测试和图形推理),这个就得提前做准备了,比如宝洁的图形推理还是很难的,之前不错练习真正网申的时候你就慌张了。总之,要做到知己知彼。
如果报的是研发等技术类的岗位的话那就好好准备自己的专业知识吧,很多企业其实考的也都是基础知识,关键看你掌握的扎不扎实,理解的深不深。
非技术类的笔试一般包括这么几项:逻辑推理测试(数字推理,图形推理,智力题),行政能力测试(语言理解和图标分析等),还有一些外企,比如四大爱考的Numerical和Verbal,自己去应届生的笔试论坛多做做题就行了,很多经典的题,很多企业考的都一样,比如抽扑克的,几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这类的题,做多了答案都记住了。还有笔试之前一定要在论坛里找找这个企业的笔试题型。还有就是一些专业知识,比如产品经理的笔试肯定会考产品的题,这个就得看自己平时的积累了。
面试可能是找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了,面试也有很多种类,群面,结构化面试,案例面试等等,但总的来说考的还是自己的基本素质,只要自己准备充分了,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就行了。
面试之前必须要准备的:
1.自我介绍:面试的时候第一个问题一般都是自我介绍,是自己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一定要给他一个惊喜,避免千篇一律,全讲一些自己的基本情况,要讲一些自己的亮点,同时也为后面的提问做好铺垫,如果你能给面试官留个悬念,勾起面试官的兴趣,让他后面主动问你这些问题,那你就掌握了面试的主动权(不过这个一般比较难)。可以讲自己做过的一些活动啊,自己的爱好特长啊(最好跟企业的招聘要求契合)。英文的自我介绍也很重要,一定要准备好,自己在下面多联系几遍,自己掐着表算一下时间。
2.企业招聘要求:这个一定要看!!!而且要一条一条仔细的研究,一般企业的要求也会是他们面试中重点考察的,也就是他们的选人标准。所以千万要熟记,讲的东西也尽量往上面靠。而且一定要注意不要撞线了,比如招聘要求认真细致,你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粗心,那你肯定完蛋了。
3.面试常规问题:首先,针对简历的提问。自己的简历一定要熟悉,要确保面试官无论问什么自己都能对答如流,而且最好能展开。简历上千万别给自己埋雷,可写可不写的就别写,比如我之前说得兴趣爱好写读书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一些常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为什么觉得你适合这个职位,你的优缺点是什么(这个我后面会单独讲),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对工作地点有要求吗。最后还有一个:你有什么要问我的问题吗?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可以问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但千万别上来就问薪资的问题。最好是面试官专业内的问题,比如你问一个专业面试官HR氛围的问题就不明智了。更高明一点的做法是把这当做展示自己的机会,问一个自己在对公司做过深入调研之后提出的问题,可以加深面试官对自己的好感。但也别弄巧成拙了,比如面试官面了一天挺累了不想回答问题了,你还问他一个特难得专业问题。
4.优缺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面试都会问到,一般优点比较好答,但切记谦虚,别答得太满,而且最好能跟企业的招聘要求契合。最难回答的恐怕就是缺点了,回答这个问题有两大忌:1,过分虚伪,把自己的优点说成缺点。比如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太热爱工作了,一般这样回答肯定没戏了。2,答得缺点正好与企业最看重的相悖。比如企业招聘要求能够快速决断,你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过分犹豫。那你肯定也完蛋。那到底怎么回答呢?首先明白一件事情,任何人都有缺点,没必要掩饰。你可以选一个任何人都可能存在而且对自己所应聘的工作没多大影响的,同时表明自己正在努力改进。比如你应聘的是研发类的工作,你可以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有点内向。或者有一些缺点对某些工作来说正好是优点,比如你应聘的是销售类的工作,你可以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太过争强好胜,销售就要拼销售业绩嘛。
面试时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做真实的自己。千万别为了迎合企业而去说谎,或者说一些违心的话。面试官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说谎了,那你肯定完蛋了,诚信是企业最看重的。面试官会千方百计的去拆穿你的谎言,而你也会方寸大乱。再说就算你混过面试进入公司了,那你的价值观跟公司的文化不契合,那你每天岂不是很痛苦?其次,一定要淡定,不卑不亢。很多时候面试官会采用压力面,比如说我觉得你并不适合这个岗位,或者揪着某一个问题故意跟你作对,这个时候一定要淡定,记住面试官并非真的要跟你过不去,而是为了检验你的抗压能力。所以把自己展示出来就好了,也没必要每个问题都要追求完美,毕竟自己还是应届生。同时也千万别得意忘形了,面试官夸了你一下,你立马就喜上眉梢,得意忘形,接下来开始胡说八道。还有就是细节问题,进入面试房间之后主动跟面试官打招呼,坐姿,手机一定要静音,面试结束向面试官表示感谢,如果是群面的话走的时候自己去把门打开让别的同学先走。。。这些都可能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细节有时候真的可能决定你的成败。腾讯群面结束的时候让交简历,好多人交完就走了,我当时就在那整理简历,还问面试官要不要把简历分开,当时有个面试官一改整场的严肃,居然对我笑了笑。
电话面试:电话面试的可怕之处就在于突然袭击,你不知道企业什么时候会打电话过来。大家要养成好习惯,接到陌生电话说“喂,你好”。面试官一般都会先问你现在说话方不方便,我建议大家都跟对方说我现在有点不太方便(比如在上课啊,需要去找个安静的地方),您能不能过**之后再打过来呢?哪怕你准备的很好了,那也给自己5分钟的缓冲时间。
最后说一下群面吧,貌似大家最害怕的都是群面。群面也就是小组讨论,一般分这么几步,自我介绍,给出一个话题,每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小组选一个人出来总结(有时候还会有一个人补充),面试官提问。我觉得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角色选择:一般有这么几个选择,Leader,Timekeeper,记录的人,总结发言的人(很多时候就是leader),群众。我觉得除非你有很强的实力(不是能说就行),能够真的领导好小组的讨论,否则就别抢着当leader,一般leader也死的最惨。Timekeeeper千万别当,当了以后那你就是个计时的了,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你可能就顾着计时了,根本没心思想自己的发言,更别提去听别人说什么了。所以我觉得当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比如大家争论不休或者讨论陷入僵局)的时候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推动讨论继续向前的人是最好的。话不在多,但一定要说在点子上。腾讯群面的时候,我基本也没说几句话,也没做小组总结,而且面试官最后也没问我问题,但我过了。
遇到别人跟自己意见不合或者只顾着自己说的人时候怎么办:首先,千万别直接打断别人,哪怕他一直在那喋喋不休,或者你觉得他就在那儿胡扯。你可以顺着他的话茬,帮他总结一下,比如说:同学你是不是想说。。。,其实你说的。。。我挺同意的,但我觉得。。。。
总之,面试是基本素质+情商+临场表现+运气。有时候人品比实力可能还要重要。看再多的面经也没有自己参加一场面试收获的多。
如果你有幸通过了层层选拔,拿到了企业的offer,接下来就是签三方的问题了。可能很多同学手上有好几个offer,但还在等别的企业的通知,而前面的企业又在逼签。。。签吧,不甘心,不签吧,又怕鸡飞蛋打。而且违约挺麻烦的,不光是违约金的问题,学校也只给一次违约的机会。我给大家支一个招,能拖就拖,你可以给企业说我之前已经跟别的公司签约了,需要毁约才能跟你们签。如果企业真的在乎你这个人才,不会不同意的,你可以先跟企业签个两方,或者录用协议之类的。当然华为这种企业除外。(声明,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言论,本人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薪资的问题了。签约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的几个问题,工资组成,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五险一金的比例;福利,比如包不包吃住,餐补之类;加班的问题,加班多不多,有没有加班费。很多同学还会问培训和职业发展之类的东西,个人觉得太虚,职业发展这个东西得看个人表现,企业不会给你任何承诺。
最后再推荐基本我觉得找工作挺有用的书吧:《应届生求职全攻略丛书》,应届生论坛出的(找工作的话这个网站一定要上),有好几本,简历,笔试,面试,还有针对特定行业的,比如消费品,银行,四大。当当上应该就有卖的。
还有一个可能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想知道自己到底进没进下一轮面试,等通知的时候是最煎熬的,最好的办法是关注企业招聘的官方微博或者HR的微博,再就是去应届生里看,看大家都有没有接到通知。
写了一晚上,终于写完了。但是找工作还是得靠个人的实力和不断的实践,你看再多的笔经和面经也都是纸上谈兵。摆平自己的心态,展示最真实的自己就行了。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访问:64962次
积分:1189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47篇
转载:17篇
评论:20条
新浪微博:
联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公益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