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业板加仓暴涨之后 我依旧加仓了创业板加仓ETF

3000点争夺战 基金大幅加仓创业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谢丹敏
  3000点似乎是道槛,难言轻易突破。
  受益于经济阶段性回暖、消息面利空“真空期”等多重因素,股指从2600点反弹以来,涨幅超过10%;但随后冲关3000点久攻难破,也为盘面增添了一丝变数。上周,一度上穿至3050以上高点,但很快又被打了下来,截至最后一个交易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日,A股3000点得而复失,收报2984.96点。
  为了寻找一些市场运行的线索,《第一财经日报》近日采访了多位公司投资总监、基金经理,以探求主流机构当前的操盘思路。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大幅加仓了,目前高配的情况还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机构增仓创业板
  3月初,本报曾刊发《公募大调仓:七成基金冷对创业板》一文,当时高达7成的主动型大偏股及股债平衡基金都维持了创业板的低仓位。但情况很快出现了变化,随后的1个月内,公募基金反手做多,大幅增加了创业板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基金整体仓位。
  截至目前,多位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暂时还未降低仓位,目前仓位在85%~92%不等;在最近1个月加大创业板仓位后,目前的创业板持仓与一个月前差距较大。
  一份来自好买基金的仓位监测报告也支持了这一说法。据其统计,截至4月2日,偏股型仓位63.01%,较接近一个月前(3月4日)的仓位整体提高了3.63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标准混合型基金当前仓位分别达到了86.54%和60.30%。
  基金加仓创业板,使得创业板个股表现活跃,并推动了指数上攻。3月以来,创业板指数涨幅接近20%。
  “创业板仓位,确实最近一个月才大幅加上去的。”上海一家外资背景的基金经理韦迪(化名)对本报记者称,目前的权益仓位达到了90%,如果后期市场发生较大波动的话,会考虑适当降低仓位。后市对供给侧、国企改革等题材并不看好,主要仓位还会配置在题材股、成长股、中市值股票上。
  除了基金外,另有一些专业的投资者也在增仓创业板题材。一项较为典型的指标是创业板ETF流通份额出现了大幅增长。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上周五,创业板ETF(月以来的规模增长了2亿份,增幅达到8.33%;中证(510500)份额增幅为7%。两者中小盘股为代表的ETF规模扩张远大于为代表上证50ETF(510050)和ETF(510300),后两者同期份额增长幅度分别为1.3%、-2.2%。
  后市抱团?
  对于市场的这轮反弹的逻辑,在兴业全球基金投资总监董承非看来,近期似乎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利空“真空期”。一方面,从PMI、等指标看,经济出现了短期企稳迹象;其次,汇率方面的担忧有所减弱;另外,股票供应方面,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推进的步伐似乎略有放慢。
  当这样的利好伴随着大盘走出10%以上的反弹幅度后,对于后市的影响则又成了一个未知数。董承非也表示,客观地说,负债过高、产能过剩等经济问题的解决依然需要时间,总体来看,当前的基本面并不支持单边的大牛市。
  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路右(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反转可能性不大。“当前88%左右的仓位,相对正常。如果大盘继续上涨,可能会适当降低一点仓位。原则上还是高配成长股,但会适当减持部分头寸,尤其是一些前期获利幅度较高的品种。”
  A股市场的投资者除了担心市场下跌外,还时常担忧风格出现变化。历史上多次股市变盘的时候,时常会出现风格转换。去年6、7月份股灾发生之时,、等大盘股一度走出拉伸行情,但同时小盘股纷纷。
  对于4月份会否出现大盘强势,小盘暴跌的情况。多位接受本报采访的基金经理都对此进行了否定。国海富兰克基金经理卫学海对《第一财经日报》称,4月份接下来的日子将是年报、一季报和高送转集中发布的时间窗口,且这段时间又是消息面上的利空“真空期”,美联储4月加息等大利空也基本不会上演。从时间节点上来,创业板等小盘股可能还会在短期保持活跃。
  路右也认为,主板机会不会太大,机会主要在创业板。主板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未来一段时间的希望还在创业板,预期创业板指数会有10%的涨幅,个股15%的涨幅。
  “大盘股很难涨,前段时间受益供给侧改革的煤炭、有色涨了一段时间,现在又跌下来了。”路右进一步指出,这些个股的强势应该是阶段性的,经济走势还在L形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个股一时的强势反映的是经济见底的预期,但见底不意味着持续回升,这也不支持市场反转的说法。
  路右并称,对市场热议的债转股政策迟保留看法。在他看来,债转股可能对银行产生一定利空。上海理石投资执行董事兼总裁周理4月10日在一场对冲基金论坛上表示,接下来银行将出现资金缺口,这部分缺口如何补存在两大可能。一个通过再融资,二是政府资本补给,前者是利空,后者是释放流动性的利好。
  董承非表示,现阶段来说,如果大盘继续上涨,将适度控制仓位,事实上在近期股市从低位反弹的过程中基金已经在进行一些获利套现。
(责任编辑:谭玉庆 UFO56)
&&&&&&</div
“打新”以低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成为投资者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A股“2·16暴动”机构不激动:没敢加仓,只能投投创业板
澎湃新闻记者 吴月霞 唐莹莹
20:09 来源:澎湃新闻
机构并不看好这波行情的持续性。 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实习生 余思亭 图2月16日,A股市场迎来了酣畅淋漓的大涨:沪深股指分别收复2800点和万点整数位,双双涨逾3%,创业板指涨幅更是超过4%。涨得太快未必是好事,至少机构并不看好这波行情的持续性。当澎湃新闻记者问及3000点这个关口时,部分机构缄默以对,部分机构言称较难。短期只看反弹短期只看反弹——几乎所有的机构都认可16日行情爆发是超跌后的宣泄。在财富证券北方财富管理中心投研总监于涵看来,16日市场大幅反攻主要来自于三重因素的叠加:1.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单日最大涨幅,同时央行的表态稳定汇率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担心。2.李克强总理表示,经济下滑到合理范围该出手是会出手,提振了市场的情绪。3.外盘在春节期间大幅暴跌之后出现了集中性的大幅反弹。“我们还是看超跌反弹。”多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告诉记者,市场的风险还是经济前景不明,企业盈利很难保持,炒作主题难以为继。万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卞勇认为,春节期间陆续公布经济数据仍未见经济明显改观,海关总署公布1月贸易数据,进口、出口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且低于市场预期,内外需不足是贸易数据疲软的主因。增量资金难以驰援是机构看淡的另一原因。16日,沪深两市量能有所放大,总量超过5000亿元。但在机构眼里,仍是杯水车薪。“目前还是存量资金博弈,节前和节后这几个交易日涨幅较大,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的小幅回调。”元普投资这样表示。卞勇分析道,两融余额继续下滑,沪股通资金小幅净流出,资金仍趋于谨慎。央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短期流动性无忧,而人民币企稳为货币政策腾挪出更多空间。“多空都处于观望状态,尽管仍然有局部反弹的可能,但反弹逐步趋弱,市场底部仍需确认。”卞勇认为。加仓?谨慎吧!基于这样的判断,在加仓这件事情上,机构非常谨慎。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直言,中期而言,2月份的反弹只是市场阶段性风险释放过后的一段喘息期,从未来3-6个月的维度来看,仍需要提防风险溢价上升的趋势。南方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公司大部分基金并未有加仓动作。“觉得风险大的节前仓位有所降低,乐观的也仅是有减仓。”上述人士表示。另有沪上某基金公司投研人士透露,加仓也是选在点一段:“当下,风险或许高了。”当然,也有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表示乐观。在他们看来,A股永远不乏能够炒作的热点,但是把握起来的难度非常大,那些热门主题板块的估值都不低。张忆东建议,2月份行情只是交易性选手博弈的窗口期,操作策略立足“斯诺克打法”进行防守反击。1.交易型选手的两种打法:博弈最强的和最弱个股:第一,选择流动性好、跌幅乖离率大、波动率下降的超跌股博弈反弹。第二,博弈资源股为代表的周期股,短期有政策催化剂和产品价格反弹的契机,机构配置低、流动性好,前期逆势抗跌。2.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第一,利用反弹调整持仓结构,牛市重势,熊市重质。第二,围绕自身的重仓股做波段。3.对于保险为代表的资金量偏大且考核绝对收益的投资者,策略的核心不在于逆势博弈反弹,而是在控制权益仓位的前提下,大浪淘沙,配置内生增长较快、且现金流好的企业,全年仍有望获得绝对收益。反弹抄底惟有创业板谨慎判断下,出手的自然只有创业板。“反弹抄底肯定就搞创业板。”某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这是一个不需要太多钱,基于反弹认知的最好选择。元普投资也坦言,在节前的布局中,买了两类个股:一是一些长期看好的有业绩支撑的超跌个股。第二就是创业板。于涵认为,主板指数上方点是1月份的主要套牢区,因此市场机会主要在于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题材股方向。据元普投资透露,其在创业板上加了一成仓位,当然整体仓位并不重。从ETF场内流通份额来看,易方达创业板ETF近两个交易日净流入近6亿元,是素有ETF中最受资金青睐的品种。元普投资告诉记者,其所看好的创业板标的包括: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科技依然是政策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于涵建议关注无人驾驶、体育、虚拟现实等创业板题材股。
责任编辑:沈关哲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43)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大幅加仓创业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