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苏麻离青料特征狮子烛台一对价值多少【进口青料】

[转载]转载:论中国瓷器艺术的“人间瑰宝”-----元青花瓷
转载:论中国瓷器艺术的“人间瑰宝”-----元青花瓷&&
一个以拍出1400万英镑的元青花瓷罐,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罐子上的情节来自《战国策》“鬼谷下山”的故事,画面有一个人坐在虎豹共拉的两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着一面旗,写有“鬼谷”二字,这件元青花瓷器出品于我国青花瓷烧造鼎盛时期,距今700年,且保存完好,施釉精良,画工细腻,烧制工艺极为高超,堪称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件元青花瓷罐以天价成交之后,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世界记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的世界记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海内外业界引起极大反响,震惊者有之,欢欣者有之,忧虑者有之。美国一家媒体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亚洲人的骄傲。”
元代是中国瓷业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结束了宋以前中国瓷器“重釉而轻胎”
的倾向,用瓷石加麻仓土(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硬质瓷,大大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烧造出了许多颇有气势的大型瓷器作品。元青花瓷的出现开辟了中国瓷器与中国绘画技巧融为一体的新纪元,震撼了世界,十四世纪中国的元青花瓷代表了世界彩瓷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瓷业的最高科技成就,正如蒋奇栖女士所说:“它那洁白坚硬的瓷胎,完美无暇的釉面,色彩艳丽的釉下青花和轻盈的体态,使伊斯兰世界的低温釉下彩陶暗淡下来。”
这是多么精彩、多么激动中国人的瓷业辉煌!
一、元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中国自汉代烧制出现代意义的瓷器后,瓷器生产代出新品,在数千年演义出的古陶瓷之谜中,元青花之谜语恐怕是最不可思议的。作为当今无可争议的国宝级文物,元青花在中国六百多年来,无史可及、无人所识。这也是相关争议存在的历史原因。至今,文博界的专家对于元青花有一个比较定性的认识,就是全世界只有三百件元青花。都在博物馆。而民间收藏者则认为,中国民间有元青花,其数量和质量甚至可以于国家文物收藏双峰并至。元青花的官民之争似乎已经超越了学术范畴。那么大热的元青花到底是何物呢?那么元青花的特征呢,一个它这个胎它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这高岭麻苍土的特征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它这个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是吧。现在的胎呢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第二个,因为过去的老的胎泥,它经过一个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的话有经过一个陈腐、一个变化。所以,它的胎出来有这个细腻的感觉,现在的胎的话,没有陈腐,所以很干。第三个,老元青花,它都是用这个柴窑烧的,而现在好多仿品、大部分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在部分它的这个釉质的化学变化上、物理变化上,特别是釉中这个气泡的形成过程上,它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元青花用料,至正型的元青花都是用的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而这个苏麻离青料它有一个特征,它这个特征是高铁低锰,它的花色呀是蓝中带一点儿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绿,所以它这个特征是一般仿品是达不到这种颜色的。
人们把青花瓷比做瓷器舞台的青衣,素雅高洁、蓝色纯净,这是一种用估料在瓷胎上作画,盖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蓝色的花纹与洁白胎体交相映衬,宛若一幅传统的水墨画。江西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自元朝至正年间,工艺臻于成熟,成为我国制瓷工业划时代的世界。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元代尽管很短,但陶瓷艺术取得了如此成就,这是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因为元朝的版图到达中亚,伊朗的西部。伊斯兰地区受元朝控制,伊斯兰崇尚蓝色。元朝民族个性尚白。元代是各民族文化大交融的时候,元青花出现不是元代初期,而是元代中后期,青花的生产最多四、五十年的历史,元朝的前期还是尚白的,没有蓝色,到了中期以后,经过三、四十年的交融,根据伊斯兰国家的需要而制的,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宋人崇尚美玉,元人崇尚自然。蒙古族统治中国后,便要清除宋人在瓷器中的尚玉理念和审美情趣。元人的瓷器器型,一改宋人清瘦秀薄透灵秀的传统,代之为敦厚粗犷狂放。一改宋人碗足薄削壁立,碗的圈足底加宽,接近盛唐的玉壁底。也许是蒙古族人骑在马上常弯腰折腹拾取猎物的缘故,碗的造型也喜欢取折腰折腹式,尤其是那高足杯、高足碗,更适合蒙古人在奔驰的马背上饮酒而设计的,宋人崇尚的龙泉窑的梅子青,元人一改为崇尚大自然的草绿色。元瓷器的火石红器底似茫茫大草原上的落日,又似祭天敬神后的凝固的牲血。元青花的纹饰中的龙纹更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那苍龙张牙舞爪姿态凶猛的气势,更能表达出蒙古族桀骜不逊的个性。怎么能不为我国悠久而文明的历史、灿烂而辉煌的文化而高兴呢?&&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景德镇的瓷业生产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从湖田古瓷遗址所遗存的大量窑具及瓷器碎片中,可以发现当时印有"枢府"字样的印花器和青花瓷片。在这些瓷片中,有一种青花的纹饰呈灰青色调、瓷质较差,是用土料画成的;而另一种则用笔工整、构图繁复、发色鲜蓝、瓷质细腻,是当时的精致作品。我们推测,这种用土料画成的青花瓷器可能是当时民间用瓷,而发色鲜蓝的精致青花瓷器应该是价格昂贵而远销海外的"人间瑰宝"。
元代制瓷业的最大成就是青花瓷器的成熟,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使釉下彩工艺更加绚丽多彩。元代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场,尤以江西景德镇烧制的水平最高。元青花是在中国景德镇发生、发展、成熟的,这是中国瓷器艺人的伟大创举,也是大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为一体的结晶。元青花瓷时代性很强,艺术商品价值很高。其产品远销国外,世界各国所藏完整元代青花瓷器不足400件,更使其身价倍增。
目前,我国民间的元青花收藏品应该有上千件,它们虽散落于民间各处,却是一个大宝库。博物馆收藏不是主力,和民间收藏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在那次民间元青花研讨会上,各省的元青花收藏家带来了大量精美的元青花藏品,有60多件被确定为珍品,其中30多件是属于元代,30多件属于元、明相交时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国内元青花的收藏足可与国外相媲美,甚至民间收藏的元青花数量,已经超过了国外博物馆收藏的总和。  元青花到底有多大的艺术价值?孙学海说,从目前的拍卖行情来看,元青花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一个壶口和壶底都有毛病的云龙纹扁壶,都能在美国拍出583万美元的天价,而那次民间元青花的展示会上,达到或超过这个扁壶品级的有很多。如果参加拍卖的话,至少会有10件作品的拍价会超过1000万美元。
元青花之所以具有收藏价值,是因为它出现于宋代瓷器生产的高峰之末,上承宋瓷,下启明清瓷,在烧制方法上有了突破———采用釉下彩技术,即在瓷器上作画,然后盖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花纹呈蓝色,在洁白的胎体烘托下,有明净素雅之感。因为图案在釉下,所以永不褪色;同时,元青花瓷器上的画多为花鸟草虫,人物形象非常少,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这是我国制瓷工艺上的重大突破。  
有人会说,承认了中国民间收藏的元青花的地位,会冲击元青花的市场价值——对于这样的说法,孙学海不以为然。他说,在艺术珍品的市场价值以每年递增20%以上的现状下,不到万不得已,藏家是不会轻易把藏品拿出来卖的;另外,即使民间元青花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它和其他众多的瓷器相比,在市面上仍然是稀缺的。比如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一个器型,中国大陆馆藏1件,台湾地区有8件——一个目前为止仅存十几件或几十件的东西,无论是对全国、还是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长期以来,元青花的价值都是被人忽略的——民国初年,一对带有“大元至正十一年”字样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在北京露面,因国内所有高手都认为其是赝品而被英国人大维德爵士买走。直到1956年,美国佛利尔艺术馆(FreerGalleryofArt)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谱博士(Dr.J.A.Pope)发表了一篇《阿德比耳寺收藏的中国瓷器》的文章,将所有具有象耳瓶风格的青花瓷命名为“14世纪青花瓷”。从此,元青花受到全世界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重视和公认。中国学术界将这种类型的青花瓷定名为“至正型”元青花,那对青花云龙象耳瓶也被称为“大维德瓶”,它成了公认的“至正型”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  张春生介绍说,关于元青花的鉴定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定论出现。英国博物馆现存的一对云龙象耳瓶,因上面刻的年号为“至正十一年四月”,所以有人认为,应该用这件瓷器上标明的年代——即“至正型”来衡量正统的元青花;而在“至正”之前的元青花都属于旁类。但是在这次展示的元青花中,不少藏品可以证明元青花的生产年代可以上推至“延佑”时期(即元代早中期)。比如,内蒙古考古队在自治区内考古出土的一批元青花瓷器和残片上,有几件背面都清楚地墨书“延佑三年”字样——“延佑型”元青花的出现,突破了多年来只承认“至正型”元青花的说法。
元青花,元代的一种青花瓷器,它造型精美雄浑,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之作。
二、元青花瓷的认识和起源的追溯
所谓青花就是以钴料在白瓷素胎上描绘纹饰,再罩以透明釉,于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具体说,它应包括五个要素:一、高温烧成的素肌玉骨的白瓷胎;二、高温透明的白釉;三、青花原料为氧化钴;四、用毛笔蘸氧化钴在素瓷胎上描绘纹饰;五、在绘好纹饰的胎体上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  真正意义上的青花应包括原料与烧成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青花瓷器是在一定条件下,融合历代烧瓷多种技艺为一体的产物,是进入彩瓷阶段的重要标志。青花瓷器的烧成博取众长,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谓量变包括唐三彩中钴蓝的运用,唐长沙窑、宋磁州窑、吉州窑釉下彩瓷器的出现与发展,以及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的大量烧制等等,这些都是青花瓷得以借鉴的因素。而质变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形成全新的瓷种--青花瓷。
中国青花瓷始于唐代,当时中国人已经掌握使用钻料和透明釉的技术,烧造青花瓷的条件已经具备。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许多学者通过对出土物的分辨,又提出了“唐青花”、“宋青花”以及“元代早期青花”等问题。  “唐青花”是根据1975年扬州市江苏农学院基建工地晚唐地层中出土的一件蓝色花纹的瓷枕片而提出来的。1983年,又在扬州市文昌阁附近工地上发现了与之相似的14块蓝花瓷片。有学者认为,这些新发现的唐代“青花瓷”,从其烧制工艺、原料和装饰艺术看,与后来的元、明、清青花瓷器是一脉相承的。  “宋青花”的由来主要依据浙江两处塔基出土的“宋青花”瓷片。其中在金沙塔基发掘出13片青花瓷,经拼对证实为三只碗的口腹部残片。据资料介绍,这三只碗的胎色不一。  而到了1978年,杭州又发现一座元墓,出土青花观音、笔架等器物,同出的墓志上有“至元丙子”年号。元朝有两个至元,有学者考证此为前至元(1271-1294年)。  中国著名的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介绍,“唐青花”、“宋青花”和“元早期青花”的提法在现今瓷学界被广为流传,许多学者都认为“白釉蓝彩”的青花瓷早于元代,但也有许多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于元代。  在青花瓷出现之前,纯白色的中国瓷器并不符合近、中东地区人民的习惯,因为西亚向来流行色彩鲜艳的陶器,但都属于低温烧制的陶器,因为质地较软,易透水和破裂。有专家认为,烧制有色彩的瓷器可能与为适应当时西亚需求有关,因为景德镇所用的第一批钴料来自波斯,并结合中国的优质瓷土烧出了钴蓝彩色。
青花瓷烧造走过了漫长而艰苦的道路;它经过了青釉、浑浊釉和北方磁州窑系施有化装土的呈土黄色的白釉等发展阶段。其上的绘画起初曾用铁做呈色剂,后转用钴绘,也有用钛呈现蓝色的尝试。唐宋蒙元(包括辽金)时期,钴做呈色剂的烧造技术经北方磁州窑系数百年努力被窑工们所熟悉掌握,为青花瓷的兴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土质的差异,北方窑永远也烧不出景德镇影青瓷那样洁白如玉的胎来;元青花瓷的兴起,是北方烧造和瓷绘技术与景德镇优质高岭土两个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
青花瓷用氧化钴料在胚胎上描绘纹饰,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它蓝白相映,雅俗共赏,被人们称为 “
人间瑰宝 ” 。这是元代对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一大贡献。  元青花瓷的被发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被专家学者誉为“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明代瓷都景德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元青花已埋没了几百年,于民国初年被发现,五十年前才被公认的。事情由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引起。 20
世纪 20 年代,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贲熙带着一对罕见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来到玻璃厂出售。这对象耳瓶原供奉在北京智化寺,颈部记有 62
字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闔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遗憾的是,这对珍贵的元青花瓷器被当时所有的古玩高手判为赝品。“元代无青花”似是当时古玩界的共识。中国人就这样在自己的家门口失去了认识元青花的机会。象耳瓶被大维德爵士买走,流到了国外。
英国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瓷器学者霍布森是首位关注并认可元青花的专家学者。他于 1929
年发表了《明以前的青花瓷》,详细介绍了民国初年英国大维德爵士从中国收购去的一对至正纪事年款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1952 年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谱博士发表了《 14
世纪的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所藏一组中国瓷器》一文, 1956
年又发表了《阿德比耳寺收藏的中国瓷器》,他以一对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准器,对照土耳其和伊朗博物馆收藏的几十件与之风格相近的中国瓷器,将所有具有象耳瓶风格的青花瓷定为
14 世纪青花瓷,从此元青花受到全世界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重视和公认。
霍布森和波谱的历史功绩永不可没。他们是全世界元青花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驱。
我们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发现元青花从1964年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一批元青花,1964年河北保定市发现元青花、青花釉里红、蓝釉金彩器算起,时间又过了40年。英国人发现元青花云龙象耳瓶到美国人辨认元青花,用了30年。国内几十年来对元青花还没有理出头绪,讨论正酣。对元青花的研究和讨论该加温了,不然我们还要继续落伍。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元代青花瓷器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焦点。   人们把元代青花瓷器中“至正型”瓷捧为至宝,而存世稀少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真品变的越来越像魔咒,牢牢地罩在广大收藏爱好者头上,把他们拖进走火入魔的收藏误区 
元代青花瓷器的成熟期应在至正时期之前的元代中期,其许多青花瓷器被误划入“至正型”范围之中。
元代青花瓷在自身成长发育过程中工艺不断变换,依照器物的销售对象采用过不同的原料。从釉面看,有青白釉、白釉和卵白釉三类;从青料看,有进口苏泥勃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类。元青花上釉面的不同和青料的差异及两者的组合情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延佑期青花、至正期青花和元末期青花三个阶段。
一、延佑期青花瓷
青花瓷在整个元代的早中期缓慢发展着,从元初(1271年)到元后期至元(年)间的六七十年间,工艺粗糙的青花瓷断断续续地被生产出来,是成熟元青花的准备阶段。
延佑期青花处于元代青花瓷的成熟过程中,尚具许多任务艺上的初创性和原始性,特征可以归纳为:  &&&
1.施青白釉,釉色或稍透明或稍混浊,青白色或灰黄色。& &
2.采用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含灰或青中含褐,有些则是青料浅淡处青灰,青料厚重处青褐。
此外,延佑期青花除用青花线描装饰外,还采用堆塑刻画等辅助手段。这时期青花纹饰仅见牡丹、灵芝、缠枝菊、仰莲纹、如意纹等花卉图案纹,不见人物纹和动物纹,构图简单,画面疏朗。
延佑期青花在工艺上的基本特征是施青白釉和采用国产青料。延佑六年纪年墓出土的青花塔式瓶集中反映了元代前期青花的工艺和装饰特征,是这一阶段青花瓷的代表。1276年元前至元丙子纪年墓出土的青花观音像已具备延佑期青花的基本特征,是元青花延佑期的开始。1348年元至正戊子青花罐施青白釉、用国产青料,仍属佑延期青花范围。
目前已知有纪年款或纪年墓出土的元延期佑青花,都属特殊订烧的器物或随葬器。同时,在海外出土、发现的元青花藏品中,都未发现过符合延佑期特征的器物。因此,延佑期青花的性质有两点是可以认定的:一是仅限国内使用,还未作外贸商品;二是仅限于少量烧制,还未作大宗商品进行规模生产。 
二、元至正期青花
元代青花瓷成熟于14世纪中期的至正年间,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外贸需求的激发。至正期青花反映了元青花的最高成就,是元代青花瓷的主体和代表。
至正期青花的典型器物很多,但有纪年款或纪年墓出土的,仅一对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和至正十一年纪年墓出土的青花连座三足炉两例。
作为工艺上完全成熟的至正期青花,从原料、制作、绘画、烧成都达到完美的程度。不仅有大型的所谓“至正型青花”,也有和至正型青花工艺上相同,装饰风格上相似的小型青花器。
至正期青花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1.施含青的透明釉(白釉),不同于晶莹厚润的青白釉,又区别于乳浊失透的卵白釉。另见用青白釉的小件器。
2.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翠丽鲜艳,略含紫,线条边缘有流散晕化,积青处见蓝褐斑。
另外,平正期青花装饰上以线描青花纹饰为主,部分使用堆塑、模印、刻画等辅助手段。采用模印方法的,仅限于直径40厘米以上的大盘。纹饰多样,有花卉、人物、动物几类。构图繁密,盘自内向外,瓶颈自上而下有数层甚至十几层纹样。
因此,至正期青花的特征是施含青的透明釉(个别青白釉),用进口青料,后者尤为基本特征。必须强调的是,至正期青花不仅包括以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代表的大型青花器即所谓至正型青花,还应包括这一时期生产的工艺上和至正型青花相同的中、小型青花器。20世纪后半期在国内陆续出土发现的元青花器中,就有相当数量的这类中、小型青花器。
至正期青花的上限目前尚难精确界定。据至正初的一些青花器仍施青白釉,用国产青料,烧制又欠精的情况来看,成熟的至正期青花应开始于至正初或稍后,即14世纪40年代。至正期青化的下限大约结束于14世纪50年代,即至正十二年或稍后的一段时期。从至正十二年起,景德镇地区战争不断,到至正二十年,朱元璋政权实际已控制了景德镇,连年兵火不仅影响了以外贸为主要目的的青花器生产,也切断了进口青料的来源,致使至正期青花过早终结。
与延佑期青花不同的是,至正期青花的商品属性更加明确。
三、元末期青花
元末因战事导致生产条件的变化,青化制作中采用了多种原料制作不同的器物以适应不同的销售对象的方法,从青料看有进口钴料和国产钴料两种,从釉而看有白釉、卵白釉和青自釉三种,其中进口钴料基本用于白釉青花,国产钴料基本用于卵白釉和青白釉青花。这样元末就有进口青料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型如五爪龙纹青花器和内暗花外青花器)、国产钴料卵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东南亚出土的小型青花器)和国产钴料青白釉青花瓷(典型器如国内出土的一些小型青花器)三大类。至于其它青料和釉面的组合情况仍然存在,但比例很小。
从青料看,元末期有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进口青料用于大型器或制作精致的中小型器,国产青料均见于中、小型器。
从釉色看,元末有含青的透明白釉、卵白釉和青白釉三种,透明白釉青花基本上用进口青料,卵白釉和青白釉青花基本上用国产青料。用于青白釉的青料呈色大多浓重深黑,有铁锈斑。
从纹饰看,透明白釉进口青料器沿袭至正期青花的装饰风格,基本上不用模印涂青的方法,画面较至正期青花稍疏朗。卵白釉国产青料器纹样以白描性质的简笔花卉纹为主,青花釉国青料纹样稍复杂,采用勾勒点染或简笔白描画法。
由于元末期青花用料和需求的多样性,使产品的特征呈现复杂化,这样,当我们从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推移,对某一件元末青化进行判断时,会出现和上述三类标准器有异的第四类、第五类甚至更多的归纳,这正是元末期青花瓷特征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随着有越来越多带明确纪年佐证的元代和明初时期青花瓷器的发现,以及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被引进到文物鉴定领域中,元代青花瓷器的真实面貌会逐渐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元青花要把握几个特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美国的波谱博士对元代青花瓷的深入研究,使世人进元青花的多彩世界。而在世间沉睡了七百多年的元代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像耳瓶重新被发现和认识,为人们在探索元代青花瓷的道路上,起了里程碑的作用。
元代青花瓷器在江西景德镇地区由宋代的影青瓷过渡到元代枢府瓷而发展起来的.其胎体与任何一个古代窑场的瓷器品种一样,有粗有细,有厚又薄。釉色由两宋时期白中闪青的半透明釉,发展到元代白中微青的乳浊釉,最后发展成元代青花瓷白中闪亮的透明釉。釉色有的白中闪微青,有的白中带黄,有的施釉均匀,有的釉上有棕眼的粘砂青花呈色有的深蓝浓艳,有的浅淡雅致,有的蓝中带黑灰,往往蓝艳者少杂质,结晶黑褐斑并不普遍,而蓝中发黑灰者常有结晶斑,并带有晕散流失现象。纹饰精细者双线勾勒,内填青色,一侧留有白隙,并辅以模印,暗刻花纹,或白地青花或青地留白,繁缛中不失主次,精巧处略显豪放,纹饰简约者一笔勾勒,亦笔亦墨亦染,草率中见出生动.器形继承前朝,推陈出新,高七十厘米的瓶,径五十厘米的盘。棱角花口,毫无烧扁、失圆之病,手把之杯、指握之碗,却有偏陋之病。各类器物底足,常见不规则之乳突、露胎处呈淡黄褐色,粘有黑色窑渣,但有相当一部分海外遗存的元青花底足制作十分规整,细底白胎,不仅没有世称的"火石红",甚至在釉层与胎质结合的边缘,没有一丝国内常见的元青花瓷和永宣瓷上常见的微微窑红。我们只有先进行分析元代青花瓷器的各项特征:
1.元早期青花瓷的特征
景德镇早期的元青花带有宋代遗风。绘画较粗,官家尚未重视和使用。
② 多是小型民用器。
③ 和宋影青一样。胎体普遍轻薄。
④ 所延用影青釉,青白不均,釉面肥润。
多用国产料,发色灰暗,无铁斑沉淀。用进口苏青料的较少。
⑥ 绘画以铁线描为主。
这时的元青花尚未受到普遍重视,只是少数窑口偶尔之作。他们是适应中国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2.元中期的青花瓷的特征
元代发展到延佑时期,青花生产也进入中期阶段,数量和规模上都有大的进展。青花瓷的生产已经较多。出土物表示当时的青花瓷已趋於成熟。
① 精品中小器皿开始多起来。有高足杯、 玉壶春瓶、执壶
、梨壶、碗、盘、小罐等多种类型。比如内蒙集宁路延佑遗址出土的碗、盘、高足杯等都已属精品。
胎骨仍较轻薄,开始使用麻仓土、胎色较白,微带青灰,有偏狭气孔,放大镜下,胎质颗粒状明显。胎体淘炼稍差,修胎不精,有时表面有粒状突起,易形成泡状。
③ 元中期的青花器采用的釉料已经趋於多样化。
首先影青釉还在继续使用,占一定的数量;
其次景德镇新发明了专烧青花的一种白釉,这种釉提高釉果的比例,降低釉灰的成分,光亮透明,整体白度高,微微含青,积釉处明显泛青色。
其三,枢府釉青花,枢府白釉曾是元代枢窑院定烧瓷器的指定用釉。用这种釉烧青花瓷较少,有时也用在层次较高的产品上。以釉里红居多,青花次之。使用枢府釉的青花或釉里红品级要高一些。枢府釉又称卵白釉,其特征是白中含青,光润泽,象鸭蛋皮的青白色。早年的卵白釉含铁量较多,釉色闪青较重,晚期的卵白釉减少铁的含量,釉色白而纯正,润泽滑腻。
元代也烧制红釉青花瓷、兰釉青花瓷、铁釉青花瓷等色釉地的青花器。有的是以色釉饰外,以青花绘内,如碗、盘、高足杯等。有的是色釉饰地,开光绘青花,如瓶、罐、壶等。
元中期的绘画风格是以铁绘描为主,以平涂为辅,与元晚期至正型的平涂画风有明显的区别。这类铁线描的画风具有线条流畅犀利,挥洒自然的特征,能看出绘画者高超的绘画功力。
元中期的青花器,所用青料是多样的。国产料、苏青料、混合料均有使用。因此元中期延佑时期青花的发色也是不同的。既有发色艳丽凝聚黑斑的,也有发色灰暗不聚黑斑的。内蒙集宁路考古出土延估型青花器,所使用的是苏青料,据同时出土的各色瓷器有不少墨书“药”、“王宅药铺”等字来看,这些当时是供当地的大商家所使用。由此可看出,元青花的产生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国内贸易的发展又推动了元青花向更高精尖层次发展。这个时候的产品仍然为满足民需所用,但已经进入了元代社会的中上层。进一步的发展必将引起元代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征用。促进发展并由统治者征用元青花精品大器已是必然趋势。
3.元晚期青花瓷的特征
元晚期的青花瓷就是至正型青花瓷。元至正时期,青花的烧制达到了顶峰。越来越多的青花大器精品被生产出来。
从形制上,这时大中小型瓷生产齐头并进,特别是一些精美大器,明显增多,已经成为元至正型瓷的代表。
瓷胎淘练已精细许多,精品的胎骨比延佑型瓷胎要细嫩,颗粒状减少,随之,胎体上因胎土不净引起的鼓泡也有所减少。景德镇使用进口青料绘画的成为主流。
和延佑型相比,至正型最突出的特征是不仅大大增加了绘画的题材,而且绘画技巧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时元青花大器的绘画有几大特征:
满绘器身,层次繁多。七—九层纹饰为常见,有时多达十几层。
绘画文饰突出佛教、道教文饰和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均是传统的中国文饰。有人误把元青花说成是伊斯兰教徒定做,甚至伊斯兰工匠所为,就是忽视了这一条。伊斯兰教是严格一神教,不可能定做多神教的图案。松竹梅岁寒三友历来是我国绘画之传统图案。缠枝花卉图案本是藏传佛教的图案,池塘鸳鸯本是佛教图案中的同命鸟,皇上之所以可以赐与寺庙这类题材的器物,当然不是让僧侣谈情说爱,而恰恰因为这些本身就是中国佛教图案。
元青花中的龙在中国是神圣的传统图案,而在伊斯兰的教义中却是作为魔鬼而存在的,伊斯兰教徒们怎么可能定做这一些违反教义的图案呢。这些我们民族的传统纹饰反映了中华民族多神教共存的现实,和伊斯兰一神教的教义是格格不入的。在那个时候即使送到了中亚伊斯兰地区,也只是为当地的蒙古贵族所使用,更谈不到伊斯兰教徒到中国来定做违反他们教义的东西。
至正型元青花大器的绘画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人难及其项背。大气、豪放、潇洒、飘逸,显示了画师们非凡的功力。可见元瓷画工并非一般之画匠,其中不少乃是当时顶尖画师,流落窑头作画。留下了这种大气庞然的不朽的作品。
元晚期至正型的青花精品大器,基本上为蒙古皇族、官家所定制征用,多数仍在皇族官家就地留用,还有一些放在佛道庙堂使用,只有少数产品随征战各地的贵族流落到世界各地。民间也有一些定做放在庙堂供奉的。中国寺庙众多,为数应该不少。至于民用细路中小型器具,当在民间中上阶层较广泛流传使用,这也是民用中小型器物流传下来相对较多的原因。
⑤元晚期青花大器中也有类似洪武器绘画精工、发色灰暗的一种,一般是在民用器上。
实际上过去定为洪武青花的有不少是元晚期青花。过去认为洪武青花独有的一些风格特征,比如青花发色灰暗,蕉叶中干空心等在元晚青花器上已经具有。
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和元代末期政治形势的动乱不无关系。随着战乱不断,农民起义在江南揭竿而起。连年的战乱,阻断了交通,也影响了苏青料的运输,到元末时期,元代官方逐渐失去了对浮梁瓷局的控制。起义军占领了景德镇,控制了瓷窑的生产。景德镇的苏青料已经匮乏,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掺入国产青料混合绘画烧瓷。加之烧瓷温度上的掌握也有所不同,出现了灰暗青花的局面。
这时的青花瓷绘画方面与至正型精品一样精美,甚至有过之而元不及。但在青花发色上是灰色偏重,同样兼有铁斑凝聚的现象。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洪武时期,所以保留了同样的风格。因为元末期的青花瓷发色与洪武的灰青花相同,因此目前的和洪武瓷混在一起,没有分辨开。
4.元青花器形的特征
元青花的器形是丰富多样的,多为中华传统造型,
如葫芦瓶(道教)和所绘葫芦叶等。狮子、象耳和代表帝王的龙纹等都包含着佛道的寓意和象征。除了继承前代的形制外,又独创了许多特有的器形,有些形制甚至后代已失传,直到新发现才能认知。常见的有:高颈大罐、兽耳衔环罐、魑龙耳罐、短颈矮体罐、八棱形盖罐、鼓形卧足盖罐、双耳罐、梅瓶、玉壶春瓶、六棱瓶、八棱瓶、花觚式瓶、四系扁瓶、盘口象耳瓶、方戟耳瓶、
S 耳瓶、葫芦式瓶、扁瓶、塔式盖瓶、蒜头瓶、连座梅瓶、连座长颈瓶、梨型小壶、方形扁壶、风头流扁壶、环体形执壶、曲柄执壶、扁体开光 S
形连片执壶、匜、高足杯、盏托、军持、高足碗、侈口碗、敛口碗、花口式碗、大海碗、侈口折沿大盘、折沿菱花口盘、折腰碗、船形水盂、笔架式水盂、鸳鸯水柱、钵、盒、水滴、豆形洗、佛像、观音、器座等等。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多棱瓢瓶及方形扁壶、高颈大罐等为元代特有的器型。
元代青花瓷多以盖罐、梅瓶、玉壶春瓶、执壶、盘、碗、高足杯为常见。大件器有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与宋代梅瓶相比,元代青花梅瓶口部加高,口沿平坦,肩部丰满些。玉壶春瓶,多袭宋制、敞口、口内有装饰,颈部瘦长,颈以下渐广,至近底处内收,腹呈椭圆状,圈足微外撇,多不带耳。还有一种玉壶春瓶颈短而粗,腹部肥大为元末产品。一般有高大厚重的特征。器物胎质杂质较多、胎面上有黑褐色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和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胎上还有明显的粗糙轮痕,器底粗糙,不太规整,有时还粘有窑渣和釉斑。早期底部不施釉,晚期底部多施釉,底足内壁往往成自上而下向外斜撇的形式。碗、钵、罐、瓶、盘之类都是削足处理,具有明显的元代特征。大件器物接口旋削不细致,有明显的接痕,瓶罐一般为两节或三节,用手抚摩多凹凸不平,坯体厚重。特别是碗底作鸡心底内尖外圆,整个元代都有这种特征。
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子轻薄,不甚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常见器物有高足杯、碗、盘、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小执壶、水注、鸟食罐等制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当时生产数量有限,属民用瓷。另外一类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为多,其共同特征是大器者胎体厚重,小件轻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该类器件做工精良,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10来层,画得很满,但繁而不乱,层与层之间留一周空白,器底端两层之间无空白,每层纹饰内容之间没什么关系,如经常是在缠枝菊、蕉叶、缠枝莲、缠枝牡丹之间夹杂云凤、云龙、杂宝、海水江牙等,将毫不相干的纹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这类瓷器国内传世品极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见,绝大多数是窖藏出土。估计是由于当时发生了某些突然变故,在不便随身携带的情况下,埋于地下保存的。
青花瓷在造型方面有一些特征。例如器物的底足斜削;除少数玉壶春瓶外,一般景德镇青花瓷都不施釉;梅瓶的口部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口沿平坦,肩部丰满,不带盖;玉壶春瓶元前期制品为颈细长,腹呈椭圆形,元末则颈短粗而腹肥硕;碗圈足较小,底部无釉;撇口高足杯;四系小口扁壶等。元青花中常见的器物还有各种盖罐、执壶、葫芦瓶、象耳瓶、盘、僧帽呼、多穆呼、直径瓶、军持、花觚、盏托等。
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元青花器型繁多,如大盘、大罐、大瓶、玉壶春瓶、高足杯、觚、连座瓶、连座炉等,这些器型有的和北方磁州窑相近,有的和龙泉青瓷相近,有的和影青瓷相近。枢府瓷的器型仅见盘、碗、高足杯、玉壶春瓶数项,且少大器。元青花作为官窑的枢府瓷在器型上无雷同性是显而易见的。
5.元代青花瓷的胎釉特征和青花呈色
元青花的工艺建立在新的技术前提下。胎釉、青花、绘画、制作,烧制诸方面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的科学水平,以下诸种特征是识别元青花瓷的必要依据。
(一)元代青花瓷的胎体特征   
景德镇瓷用料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唐五代时,瓷胎由单一的瓷石构成,宋末元初起,发明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同时提高了烧制温度,使瓷化程度增加。在此基础上,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巨大的青花器,有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和高达70厘米的大瓶。
元青花胎料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胎骨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致密坚硬;另一类用国产土青料,胎骨灰白,胎体手感轻。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黄,较粗松,用国产青料。
用进口料绘制的器物中,体型巨大的器物底面等露胎处有深浅不等的窑红,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一般不见窑红,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但不见窑红。
大型瓶罐类器物由上下数段拼接而成,外壁接痕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在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
器物底部有切削的螺旋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器物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与杯身以泥浆拼接,交接处可以看见黄色或浆色挤压泥浆。
总之,元代青花瓷的胎质白,含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器壁较厚,重而坚。元青花制胎修胎的特征:
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
元青花胎体外部修胎较好。有时需侧视才可看出接口。内部一般不用修胎。可见接口挤压出之泥浆余痕。有的器物将接缝挤出之泥浆抹一下即可。
元青花的器物底部基本是先作平底足,然后挖足,有深矮两种。
胎底手工修制,先挖后削。手工削刀一般由外向内逆时针切削,形成螺旋痕,
中心收刀,多数留有明显的收刀痕。不排除偶尔也有左撇子工匠,顺时针切削修底的。
中心的收刀是因收刀手法不同有所差异,有的修平,有的留有突起。
⑤ 元代晚期曾有初步切削底足后又刮平的工艺。
因此,在有的器物底部留有螺旋和跳刀两种痕迹。
元青花有不挖足的平底器,大器和小器都有。不挖足的原因可能有多种。目前所见的平底器,绝大多数底外圈均斜削一刀。偶尔有不斜削的,估计是该器漏挖足。
元青花的罐类,多数是平底浅圈足,圈足较宽,较矮,足底平整,两面斜削。后期则足底修得较圆滑,与明初相似。
元青花的梅瓶多数是平底浅圈足有旋切痕迹,晚期有加刮底痕迹,
玉壶春瓶及其多种加耳变形瓶圈足较高,多呈喇叭口状,底平切,有的圈足高深。
⑩盘类圈足矮浅里外斜削,足端较窄,多不施釉。有的小盘为平底,有的大盘平底加支足。
⑾碗类圈足稍高,平底两面倒角,施釉不施釉均有。
(二)元代青花瓷的釉层特征   
元青花胎土二元配方的使用提高了烧成温度,这样就能相应地改变釉的配方。   
景德镇瓷釉历来是用釉果掺以釉灰配制而成,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煅烧后含氧化钙(Cao)达90%左右。唐宋进,景德镇瓷的主要成分是釉灰,元代时增加了釉果成分而减少了釉灰成分,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使釉层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泽柔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见气泡,但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和元青花惟见大、小两类气泡的分布不同。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纹或棕眼。
据目前发现的元青花瓷器看,施釉的品种多样化,比较复杂。有影青釉、青花白釉、卵白釉、兰釉、红釉等多种颜色釉。在一些地方窑口烧制的元青花中还有灰青釉。
元代景德镇使用的较多的是青花白釉。这种釉是在原影青釉的基础上改善而来。其中减少了釉灰的比例(约占
10% 左右),增加了釉果的比例,因此釉层中 A 2 O 3 的成分增加, CaO 成份降低。
元青花的釉面先后有五种:
( 1 )影青釉。
又称青白釉,本是宋影青瓷釉继承而来,以元早中期产品所多用。在元代,由其釉料含釉灰比例不等。釉面呈青白的程度也有变化。但都属青白釉系列。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国产青料,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亚光木讷,除了烧成技术欠缺外,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
( 2 )白釉。
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发明了专用烧青花瓷的白釉。这种釉整体洁白,仅在积釉处反青色,不仅透明度好,而且洁白光亮,与青花相配,相得益彰。
)卵白釉。又称枢府釉,有釉色浮浊与清澈两种,本是元代枢密院所指定烧瓷用釉,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用国产青料,多小型器。
)灰青釉。此类釉质量较差,一般用在民用普品或粗品上。在外地窑口较常见,为云南玉溪,建水等窑口,胎粗釉灰,质地较差。
)色釉。元代青花还常有配用色釉的,如兰釉、红釉、酱釉,有时是在色釉开光的部位绘画,也有通体黑釉绘画的,如孔雀绿釉、松石兰釉等。
元青花生产中的施釉方法,分别是沾釉、淋釉、刷釉和荡釉。
小器一般是单手沾釉,中、大器双手沾釉,然后口部以淋釉的办法补釉,特大器则完全择用淋釉或刷釉。元器罐瓶等物的内部分不单独施釉,多是利用沾釉时进去的釉浆,荡一下釉就完事,因此里釉多严重不匀,甚至大面积无釉。
因为元代这些施釉方法,形成了元器的特征:一般元器釉层较厚,釉面不平,容易出缩釉点和针眼,中大型罐瓶类口部带有釉水流淌痕迹,瓶内多无釉,罐内多漏釉或半截釉。有明显的荡釉痕迹。罐瓶底部多无釉,有时有些手沾上的釉斑,此种釉斑系上釉工艺中手沾釉所为,非故意而为之。
元青花除玉壶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无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   
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素胎。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 器盖内侧素胎,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元代用的是纯净的透明釉。釉色白中见青为主,鸭蛋青,晶莹透明,油润而有玉质感。元代初期的青白釉,成熟期的“至正期”青花为含青的白釉,都带透明的玻璃质感。到元末,部分小型器物采用乳浊的卵白釉。在14世纪初生产的青花和釉里红都属于青白釉加彩,具明显的源于民间生产的青白瓷痕迹。元代被认定为官窑瓷的主要是枢府白瓷,这种瓷釉色灰白或卵白,略乳浊,和元代青花瓷的青白釉或白釉截然不同。标准枢府卵白釉的乳浊状釉并不适宜于作釉下青花彩绘。东南亚等地发现的乳浊状卵白釉青花瓷都为简笔白描纹饰的小器,属元末产品,且釉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枢府白釉。由此可以看出,元青花源于青白瓷而非枢府瓷。
说元青花底部都不施釉是一种误解。元代的玉壶花瓶就很特殊,多数底部施釉,只露圈足,不施釉的反而少些。有的是整体沾釉后再抹掉圈足的釉水,以防粘连。
(三)元代青花瓷的青花呈色   
青花是由钴料绘画而成。天然钴料中除钴外还有铁、锰等成分。因各种元素的构成比例差别和烧成条件不同,使青花呈色出现变化。   
元代青花瓷用进口和国产两种钴料绘画,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青花料仅用于中、小型器进口青料
(1)进口青料,又称苏泥勃青、苏麻离青、无名异、撒卜泥等名称。苏泥勃青、苏麻离青和英语中Smalt的发音相近,意为用钴料、钾碱、硅石制成的蓝玻璃或大青、花钳青、藤紫色颜料。无名异、撒卜泥和西域语中Sabum的音相近,意为浅绿宝石。这两个词的音又很近,似为同一物。进口青料据载来自大食国(今阿拉伯米岛),又说来自南洋。现查明世界上的钴料矿有100多种,以南非和中亚为多,元代时通过贸易渠道输入中国是完全可能的。  
元代进口钴料的成分是低锰、高铁,含硫和砷,无铜和镍,和唐宋青花、明青花的青料成分都有区别。
苏泥勃青料呈色有如下特征:
①鲜丽的靛青色,略含程度不同的紫色,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罗兰色。
②有浓淡色阶,勾勒线条较深,填色青料较浅。青料积聚处有蓝黑色或蓝褐色斑点,釉面下凹并哑光。
③青料都较细匀,线条边缘稍有晕化。有些呈色浓重,有放射状流散,见蓝黑色结晶或结晶线,应为青料颗粒较粗所致。明初永乐、宣德青花上也有类似现象。
(2)国产青料   
钴矿在我国江西、浙江、云南、甘肃等处都有发现。元青花所用国产青料成分为高锰、高铝,与同时的进口料差别很大。  
国产青料呈色蓝灰或蓝黑,见浓淡色阶。青料积聚处有蓝褐色或黄褐色斑点,釉面下凹并哑光。   
6.元青瓷器纹饰特征
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白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了青花瓷器,但数量很少,产品在胎、釉、纹饰等各方面均带有明显的原始性,尚未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独立品种。直到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匠师才掌握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从此,青花以它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釉下彩绘永不褪脱的特征,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
元青花瓷的装饰方法分为胚胎装饰和釉下青花装饰两种。
胚胎上进行装饰的方法主要是先印花和雕花,然后再用青花填色或涂描。有一种元代青花瓜竹葡萄菱口盘,系先在胎上印花后再涂以青花。河北保定出土的青花釉里红盖罐则是先在腹部串珠纹开光内雕镂花纹后再填以钴蓝和铜红。
青花绘画是青花瓷也是元青花瓷的主要装饰方法。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层次多、画面满。纹饰分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二部分。主题纹饰主要画于罐腹、瓶腹、盘心、碗壁等处。元代青花瓷器的图案花是元纹,一般具有茂密的特征,大多分较多层次,最多有八层,通常说的“满画”,这代特有的绘画技法。在器身上以主题文饰和辅助文饰密切结合,构成整体。主题文饰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整幅图画为主题,如鱼藻图、人物故事图、莲池及莲池水禽图、庭院花鸟、芭蕉竹石图;二是动物纹,动物类以龙纹为主,亦有云龙、游凤、凤凰、孔雀、狮子、天马、麒麟、仙鹤、糜鹿、海豚、水鸟、草虫等,植物类的有松竹梅、牡丹、束莲、芭蕉、灵芝、山茶、海棠、瓜果、葡萄等,其它还有竹石、九宝、十字杆等。
三是花草纹,以缠枝牡丹及缠枝莲花使用最多,还有串枝花、灵芝、羯磨文等。辅助文饰应用最多的是缠枝牡丹、莲、菊,仰覆莲斑纹、水波纹。还用杂宝、回纹、蕉叶、连续斜方格纹、云纹、钱纹、变形钱纹、朵莲、缠枝石榴、缠枝海棠、串枝花、云肩纹、卷草、锦地、浪涛、莲瓣、云肩、变形莲瓣等。元青花瓷还多见利用如意头形、菱形来勾勒开光线条。
元青花瓷的纹饰中有一些独有的纹样:仰覆莲瓣纹的莲瓣分开绘画,不互借用边线;仰覆莲瓣边框勾线后填色;蕉叶纹中茎满色;莲花叶呈规矩的葫芦形;牡丹花叶肥大而规整;云纹为蝌蚪形;垂云光子为三节;竹尖叶向上出土新篁;梅的枝干上见刺状小枝等。
(一)莲瓣纹
莲瓣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西周时期已用于青铜器上。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西周晚期的“梁其壶”,壶盖四周饰有一周镂空的莲瓣作为盖纽。东晋时期,瓷器上开始出现莲瓣纹,到南北朝时广为流行。此后,莲瓣作为瓷器装饰中最为常用的纹饰一直长盛不衰。直到宋代,富有生活气息的莲花图案取代莲瓣成为主题纹饰,莲瓣纹逐渐从器物上的显要位置退居角落,成为陪衬主纹的边饰。
元代青花瓷器具有构图繁密、装饰层次多的特征,边饰在整体构图中作用非常重要。在诸多边饰之中,莲瓣纹以其使用最广、数量最多而名列榜首。
元代莲瓣的外形经过艺术地夸张变形,瓣内饰有精美复杂的图案,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特的排列方式与夸张的外形。元代莲瓣纹每瓣自成一个单元,瓣与瓣之间均留有空隙。这与名代相邻两瓣之间互相借用边线连为一体的排列方式有明显的区别。
元代莲瓣外形的画法很有特色,瓣肩转折生硬,整体近似方形。外廓的粗直线与瓣内的细曲线形成一种直与曲、刚与柔的对比美,元代绝大多数莲瓣的外形均采用这种画法。元青花中还有一种从唐代金银器上借鉴来的变形莲瓣纹,瓣尖由两片经过变形的忍冬叶相对卷曲而成,每片忍冬叶又酷似半个元代缠枝莲纹中的葫芦形花叶。配上瓣内精美的图案,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
(2)莲瓣内均绘有图案。元青花莲瓣纹的外廓由外粗内细两条线构成,瓣内的图案十分丰富。其中最常见的是如意云纹。如意云纹的画法有两种:一种只用细线条将图案勾勒出来;另一种勾勒出轮廓后用青料将云纹涂满。云纹多为三重垂弧,最上面一层的弯角深深地向里勾卷。云纹下面多配有圆形或点状装饰。
元代莲瓣内的装饰图案有的非常精美华丽,如折枝花卉、杂宝纹等。折枝花卉一般多为莲花,花芯作石榴状,花瓣形如麦粒,瓣边或下部留有白边。花叶为元代典型的葫芦形。莲瓣内加绘杂宝纹为元代所独有,火珠、犀角、海螺、法轮、珊瑚、方胜、宝杵、银锭等相间排列,极富装饰形。
(3)装饰范围广。莲瓣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从盘碗类圆器直至瓶罐类琢器,无论用与肩、腹还是用于盘心,都显得协调自然。构图层次较多的器物,还常常描绘多层莲瓣纹以增加美感。
(二)缠枝花卉纹
缠枝花卉是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为骨架,向上下或左右反复连续,形成二方连续图案。用作边饰的缠枝花卉主要表现为波线式的二方连续图案。缠枝花卉在南北朝时期已被用于佛教艺术,我国许多著名石窟寺的门楣、门框以及佛像的背光上均大量采用缠枝花卉作为装饰。到唐代,缠枝花卉已广泛流行于金银器及各类雕塑上。从宋代起,缠枝花卉成为陶器的主要装饰纹样,元、明时期仍是瓷器上最常用的纹饰。元、明青花瓷器边饰和主题纹饰所用的缠枝花卉,从风格、技法到细部特征均基本相同。
元代缠枝花卉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但在某些局部的描绘上又能大胆地进行夸张。这种融写实、夸张为一体,介于“似于不似”之间的艺术风格,同元代绘画所追求的“神韵意趣”可谓异曲同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元代常见的缠枝花卉有以下几种:
(1)缠枝牡丹。用于边饰的缠枝牡丹骨架波线较粗,弧度平缓,并具有粗细、顿挫的变化。波峰和波谷各绘覆仰相对的花头,花朵硕大,花型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俯视和侧视两大类。前者花芯一般近圆形或五瓣、六瓣形,有时花芯不涂色,与花瓣形成白与青的对比,花芯四周绘出一层层的花瓣,花瓣边缘采用小串珠露白的手法来表现花瓣的层次。花冠一般为椭圆形或近似圆形。后者如同用刀从花中心切开后的剖面,花的雌蕊、雄蕊等内部结构都清晰可见。叶片肥大,叶尖随叶缘面自然弯曲。
用作主题纹饰的缠枝牡丹花头、叶片与用于边饰的完全一样,惟骨架结构区别较大。在同一件器物上,主纹所占的宽度远远大于边饰,作为骨架的波线有足够的空间充分缠绕,因此波线的弧度很大。为了适应大弧度缠绕的结构,花头不再画于波峰和波谷,而是顺着波线卷曲的方向画出一条分枝,将花头画在分枝上。这样实际上又进一步加大了缠绕的弧度,看上去枝干几乎绕花头一周。
(2)缠枝莲。骨架波线弧度平缓,线条流畅,粗细一致。波峰和波骨各绘覆仰相对的花头,一个含苞欲放,一个已经盛开。前者花头的画法十分奇特,经过夸张的雌蕊状若石榴,硕大的子房和三尖形柱头十分醒目。四周的花瓣瓣尖细长,花瓣的一侧或两侧留有白边,以表现花瓣之间的间隔。这种特殊的造型为元代独有。后者画法变化多端,有的为俯视,有的为侧视。花瓣的画法与前者相同,在两个花头之间,一般配有二至四片主叶,主叶的叶基向后卷曲,前部呈葫芦形。这种经过变形处理的叶片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元青花中所有的缠枝莲纹全都采用这种葫芦形叶片。
(3)缠枝菊。元代缠枝菊以单层花瓣的扁菊为多。在采用国产青料绘画的小型器物上,花头勾勒简单,花芯画成螺丝状,花瓣只表现轮廓。在采用进口青料绘制的大型器物上,花头有单层和双层两种。花芯内画满细密的斜网格纹,花瓣内涂青料,仅在一侧留有白边。双层的内层花瓣只用青花勾出轮廓,外层花瓣与单层的画法一样。主叶的大小和形状画得规整统一,叶片两侧被称之为“缺刻”的裂隙排列有序,一般为对称的三组。此外,元代还有少数写实性较强的圆形菊花。
(三)变体莲瓣
莲瓣分写实性质的和抽象性质的,后者为变体莲瓣,有仰覆之别,应用很广。
有的为一组,有的为上下两组,构成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边饰。除大盘以外,其它元代器物上的莲瓣纹边饰均作单体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莲瓣内纹样丰富,多数画垂云纹与环状的饰物,有的莲瓣内加绘珊瑚、银锭、双角、火珠、火焰、火轮、莲花、双钱等图案,亦即后世称谓的“八大码”。
元青花上的变体莲瓣纹饰于瓶、罐类器物的颈部和胫部。每瓣独立,由外粗内细双框组成。内框细线一笔勾成,外框双勾后填色或粗线画成。粗线画成的分两笔,均从中间起笔。莲瓣肩部方折。内框线条和莲瓣内纹饰连笔。莲瓣内填杂宝(火焰、宝珠之类)、花卉(以莲菊为主)或云头,云头下加一圆圈。
明初变体莲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圆柔,莲瓣内图案简单,有宝相花、旋涡纹等。洪武年起,除部分执壶和盏托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边饰均呈并拢型。这种绘画贯穿于明清两代。
(四)卷草纹
元青花上的卷草纹每一单位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无中心波谷曲线,明初卷草纹先画一中心波谷曲线,在上伸发卷草纹,明中期起,有不画中心波谷曲线的卷草纹。
(五)钱纹
元青花上的钱纹饰于盘沿口和瓶口等处,有整钱组成的装饰带,也有半钱交叉组成的饰带。钱纹以外圆内方为基本造型,有种种变化。有些钱纹中的方穿画成菱形,菱形每边加一点,如菱形饰带画法。
(六)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圆口大盘一段用菱形饰带装饰边沿。每一单体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内菱形中心和四边各有一点。
(七)蕉叶
元代的蕉叶边饰多作分开状排列,叶与叶间留有空隙。亦有少量叶瓣呈并拢型,或叶与叶作重叠状。但不管作何种形式的排列,元蕉叶的主脉,均以粗壮的实线表示之。
元青花上的蕉叶纹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样,饰于瓶颈和下腹部。叶的中茎画至叶尖,一笔画成或两笔画成后填色。叶的边沿用细线勾勒后填色。叶脉细线勾勒。有单层和前后双层两种画法。
洪武年起,蕉叶边饰的叶瓣绝大多数呈重叠状,偶尔才有并拢型的,而且主脉纹均留白,呈中空型。明初蕉叶纹中茎用两条平细线画至叶尖,不填色,永乐起叶的中茎已不到叶尖。叶纹细密如鱼骨。叶边如锯齿般尖细,轮廓线用复笔加粗。一般为前后双层画法。
(八)如意云头
如意云头(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其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的指向前后相背,即如意云头纹的头同脚的尖头所指的方向相反,很少有例外。洪武时,云头纹两云脚间相交的尖头与云头,均指向一致,绝无例外,并沿袭至永宣。成化年起,如意云头的两尖头指向既有相背的,亦有朝向一致的。
元青花上的如意云头为中间粗两边细的三条线画成,二阶,三阶,四阶均有。云头内纹饰稠密丰满,有细小的花卉纹、海水纹等,有些在此底上再画动物纹。
元青花如意云头有数种装饰方法:
1、饰于器物上部的云头下垂(称云肩),饰于器物下部的云头上伸。一般由3个,4个或6个云头组成。
2、饰于大盘盘心一周,云头向盘心伸展,云头间不相连,由6个三阶云头对称组成。
3、由两个云头对接或4个云头相接组成“开光”,前者用于瓶腹,后者用于盘心。
(九)大花大叶。牡丹花多见,花朵内一般留白而不填满色,有的在外部还框以留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即纹饰内露白,有的在外部或局部处加有留白勾边。缠枝莲叶子肥硕,呈规整的葫芦形。叶子填满色,并有一至五个尖瓣。
(十)波浪
元青花上的波浪纹应用于大盘的边沿、盘内纹饰间的隔离及花卉纹的底纹。边沿采用波浪纹的大盘一般为菱边。
波浪纹由浪纹和波纹两部分组成。元青花上的浪纹以轻重变化的粗线勾勒,形状如“佛手”,如棕榈叶又如姜芽,称姜芽海水。波纹以极细密的线条画成,放射状或旋涡状,后者如人的指纹。浪与波之间有留白以增加空间感。有些波浪纹中加绘简笔朵花。
模印的花卉纹饰带有些以波纹衬地,作为相邻的波浪纹的延伸。
明初青花波浪纹已简化,浪纹用细线双勾中空,有的加绘细小圆圈以示浪花。波纹粗而疏,层层叠叠,汹涌起伏。已不见指纹状的旋涡。
(十一)回纹
由单体回纹以间断排列的形式组成边饰。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减笔式回纹,有的回纹以变形手法绘制。  
元青花上的回纹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单体绘制,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有变形回纹,笔画简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纹两个一组,笔画相连,借用一条边线。明初回纹的另一种画法是整个饰带一笔完成,从外向里画后再逆向画出,开始第二个单位。入明后,洪武官窑立即改变元代回纹的独立(单体)间断排列形式,为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回纹边饰。明永乐时,回纹边饰以两方相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的回纹边饰。明宣德以后,除少数回纹仍作一正一反的两方相连外,多数回纹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
(十二)海水纹。海浪澎湃,浪尖高耸。海水多数绘成旋涡状,形如人的指纹,有的形如竖发。海水纹洪武时少见,永、宣年间盛行。
(十三)芭蕉树。多见于绘人物纹的玉壶春瓶、梅瓶、罐及瓜果纹大盘。树的造型高大、笔意苍劲,或以整株面目为主题纹,或作主纹的衬景。然所谓整株,其下部的主干无不被山石或洞石遮住而隐去。小株的芭蕉树也只见有叶而不见树干。洪武朝,始为真正整株,能见到芭蕉树的全貌。
(十四)龙纹。细长身躯,且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头较小,长鹿角,张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但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多见,留白的大鳞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龙有背鳍,腹下通常无横纹带。胸与背部常饰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龙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罕见。
元青花中的玉壶春瓶和出戟尊,器物的内口沿常常加绘一道云头纹或卷草纹边饰。入明后,此类内边饰现象仍存在于洪武朝的玉壶春瓶上,洪武后则消失。
以上从中不难发现,明初洪武瓷与元末至正型器纹饰上的差异十分显着。这一现象同许多清三代瓷器因为沿袭明天启崇祯花样和摹仿明永宣及嘉万纹饰导致后世难分明清两朝器物年代的状况,截然相反。由此说明,瓷器鉴定仅仅靠大致看懂了一些花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读解出器物潜存于花纹、胎、釉、形等细微处的一系列内在信息,这样才不会因表象而错乱。
总之,元青花瓷器是使用瓷石和高岭土(麻仓土)合成瓷胎后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高岭土(麻仓土)是元青花的骨骼;瓷石是它的血肉;用苏麻离青氧化钴料描绘的纹饰和透明清亮、晶莹油润的白釉是它的衣裳;经过元代画工画出来的神韵,元青花瓷器就有了灵魂。我们对元青花的研究,要聚焦到这些主要方面。
(1)元代烧瓷用的是麻仓土,而不是高岭土。麻仓土的特征是白而不细,有很多气孔。陶瓷界经过测试发现,南宋之前陶瓷还没有用过高岭土。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造瓷胎的方法始于元代。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於变型。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宋后期至元初,在麻村发现了烧瓷的黏土(即麻仓土,现在通称高岭土),经研究在瓷石中掺入
%左右的高岭土,耐温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强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为烧制优质大型青花器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二元配方制胎。具体配料一般掌握高岭土在五分之一,瓷石占五分之四上下。二元配方的使用是景德德制瓷工艺的一大创新。
景德镇烧制青花瓷从元代开始到明万历中期为止,都用的是麻仓土。
麻仓土是元初时代发现使用的一种瓷土,因发现地是在麻仓山而得名。也称麻村老坑土。南宋以前,
景德镇窑制胎只是用瓷石为料。元代时期在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发现了一种粘土,用这种粘土和瓷石配合起来,制胎烧瓷,不仅胎色洁白,而且耐高温,不易变型,透光度好。是为烧制大器所必须。这种瓷土取自麻仓山,因此命名为麻仓土。当时的麻仓土是元朝官府控制出售的,出售每百斤值银
7 分(可淘净泥 50 斤,得 40
斤),因此又称麻仓官土,(又称御土)这种瓷土到明万历年间用尽。掺杂麻仓土烧成的瓷胎,洁白度高,微带青灰。随着烧成温度不同,白中呈灰青的色阶也有差别,有的重些有的浅些。成温越高的白度高,青灰色阶小,成温低一些的稍差,青灰色阶偏重。这是景德镇地区元青花胎色的基本特征。
高岭土是陶瓷史上制瓷胎所用瓷土的统称,已为国际所采用。明代万历以前这种瓷土采自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因此叫麻仓土。明嘉靖年间,麻仓山的粘土开采将尽。景德镇的窑工在距麻仓山不远的高岭山,发现了和麻仓土类似的粘土,可用于制胎烧瓷,与麻仓土有异曲同工之妙,万历年间开始开采高岭山的粘土制瓷。清代后又陆续在李黄、大州等地发现高岭土,在乾嘉年间陆续开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20 世纪 60 年代,高岭土开采完毕。 60
年代以后景德镇所用黏土是另外发现开采,与过去的老坑土已经不同。不同时期开采的高岭土各不相同。清朝以后,高岭土为国际所公认,成为国际上对瓷土的统称。
用麻仓土成胎的瓷器的特色:
① 用麻仓土成胎,可以提高炉温,瓷胎不易变形
② 胎色较白,微显青灰色阶
胎骨里面含有气孔较多,鉴于手工拉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数是偏狭形
④ 胎底颗料状明显,不如明清瓷胎细腻。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因为含有麻仓土,胎色是以白为基色,微显青灰,显青灰的程度有深浅不同的色阶。大概是窑温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白中微显青灰色阶细分可能有多种,一般粗略分成较深较浅两类即可。元青花的胎色没有纯白的,但有深灰和土黄的两种。按程度也可细分多类。但基本上都是不含麻仓土的其他窑口的产品。有因烧窑失败烧结不透而胎色发黄的,不在此例。有的元青花露胎处显土黄色,并不是其胎质本色,有的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而形成的微显淡淡的窑红,有的是长期接触黄土等物形成的包浆。并非瓷胎本色。不应该误解里面也是土黄色的。
麻仓土与高岭土成分含量不同,用麻仓土烧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红自然而明显,有黑痣,烧出来的瓷器有鼓包现象,或对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现棕眼。用高岭土烧制的瓷器几乎没有以上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高仿瓷器是除采取人为作假外根本做不到。
(2)景德镇元青花青花料用的是苏马离青为主,也有时候苏麻离青与国产料混合使用。青花用苏泥勃青、苏麻离青料为主,也有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发色多种,但浓艳、淡雅、青灰三种为主。也有晕散现象。青花烧成后有黑色铁锈斑,有的凹凸不平。苏麻离青用到明成化就没有了。明成化之后用的浙江产的浙料,现在高仿元青花用的青花料完全是国产料。高仿元青花为了出现铁锈斑,加重青花料,反复描绘,搞得弄巧成拙。典型元青花的凹凸感是,麻仓土与苏麻离青
在高温条件下出现化学反映并出窑使用几百年过程中出现。元青花使用苏麻离青后出现的凹凸不平现象和铁锈斑,现在的高仿几乎天天做白日梦,就是望尘莫及,一场空。
(3)元青花两多:多无款,多底部不施釉。元青花和明洪武青花中有款,底部施釉的数量很少。瓷器开始大量写款开始于明永乐,但永乐瓷器中也不少是没有款的。底部多不施釉,元青花器物施釉不到底,正好给后人观察胎土提供了条件。过去有人说元青花底是糊米状,这是错误的,准确说应该是糯米状,象用天津小站大米熬稠稀粥一样晶莹透亮。元青花的底部什么样,它瓷胎也应该什么样。
(4)元青花的画工画花卉、人物、动物的技巧在历史上达到了顶峰。元以后的明无法与跟他媲美。大写意、随心所欲、一笔画,时代感极强,非常有震撼力。历史上曾达到极高水平的元代水墨画在瓷器上的应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高仿元青花能够照葫芦画瓢,但元青花固有的神韵,他是永远画不出来的。
对元青花的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我们应该很好的把握。
(一)高颈大罐、扁壶、高脚碗和杯、八棱六棱器物、匜、敛口大钵、葫芦瓶、觚等是元代少见的特殊器型。碰着了是缘分,可不能叫失之交臂。
(二)大。元青花中不乏大罐、大壶、大盘、大瓶。伊斯兰需要以外,元朝统治民族蒙古族更需要大器物。蒙古族吃肉、喝酒、喝牛马羊骆驼奶、还有吃水从很远的河流、小溪拉水,这些民族习惯需要大器物。
(三)重。同样大的器物,元代的就重。原因是元代瓷器用的是麻仓土。麻仓土就比高岭土重。
(四)底部一般都有乳突,也叫鸡心。
(五)大器物底部一般都有不规则甩釉现象。这不是陶工偷懒所致。而是数量、质量或者商品、贡品的特殊标志。
(六)大器物一般都有接口。但玉壶春、八棱六棱瓶罐一般没有接口。元明大瓷器,为什么会有接口呢?因为元青花用的是麻仓土,麻仓土重,所以怕上边压下边而走形。元明大罐、大瓶都是二次制作,把下半部先做出来经凉半干后接着做上边的。所以,元明大罐、大瓶里边都有上边胎土往下坐的过程中挤出来的一圈封口厚胎土。这方法避免了走形,很好的保持了器物的完美。元代玉壶春为什么没有接口呢?用通俗话讲,元代玉壶春的腿矮,肚子大,脖子细,所以上边压力轻。元代八棱六棱器物为什么很少有接口呢?做的过程中把一部分胎土刮掉,减轻了负担,所以没有接口。这里看到我们的先人多么聪明。本人还没有摸过江西高安、河北博物馆出土元青花大罐、玉壶春和八棱瓶,但我相信它们都应该有这个特征。
(七)胎质不如明清的细致,胎土颗粒大,杂质多。明永乐朝开始,改进粉碎瓷石、陶洗麻仓土的工艺之后,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一朝比一朝细致。明中期又采用磁器吸杂质的办法,杂质就更少了。高仿元青花胎土就更不用说了,已经很细了,没有气孔。&
(八)火石红。火石红与麻仓土的关系密不可分。元青花器物施釉不到底,底部不施釉,胎土中铁的成分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集中往没有施釉的方向挥发,所以元青花的火石红是从里边往外涔漏出来的,决不是后来人为涂抹而成的。有的元青花底部肉眼不见火石红,或者火石红很不明显。但肯定有一些黑痣。不是没有火石红,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还是能看到一些很自然的火石红。
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色一般比明清时期的略厚一些,胎质不如明清的细致,在器物上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底足和缩釉处呈现出一种火石红斑。随着考古实践,书本上的好多结论是要修改的,很多人写书,可能是片面性的,有的书上讲,瓷器越到明代或者越早,它的火石红越浓、越艳,但是我在伊斯坦布尔看到元青花上没有火石红?
元青花中有的有火石红,有的没有,明代的瓷器,也并非所有的都有。这是由于瓷泥的配方不同,出现了火石红,它的胎泥里面必含一定量的铁,像福建德化的瓷器,它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火石红,因为它的胎体里根本不含铁。但景德镇的胎里面既含有高铁又含有低铁,含铁高的火石红容易产生,含铁低的火石红不易产生,故元青花的火石红是浓淡不一的。它器型形制巨大,常见的有大瓶、大罐等。
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色。这种现象,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火石红。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的。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色。这就是窑红。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
有人说元青花都有火石红,没有火石红不是元青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少元青花露胎处没有火石红。只要胎骨、釉面、青料、工艺、绘画等都对的,不管有没有火石红都是元青花。
单从火石红的角度说元青花可分为多种情况:(a)
大面积火石红,和火石红浓重的。(b)火石红较浅淡的。(c) 露胎和釉交接处有一线火石红的。(d) 没有火石红的。
火石红表现多样,是与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决定的。
(a)当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点。
(b)当胎凉晒不够彻底时,胎土中所含的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在露胎表面显出火石红。
(c)表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d)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
一般来说,多数假窑红是从外部涂抹上的。真窑红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很容易区分。但是,几年前在窑中烧制高仿窑红已试验成功。这种仿古窑红如果没有作旧,一般比较鲜艳,出不来几百年的沉旧痕迹,比较好认。如果作旧作的好的,就难认了。因为它也是烧制出来自然形成。特别是新仿一线窑红,围绕釉边露出一线红,很能迷惑人。怎样区分呢?真正的元青花一线窑红不仅有经历数百年的陈迹,周围露胎的地方,还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由于胎土中含铁元素聚集成斑而形成的黑芝麻点。新仿窑红的胎土与古胎土不相同。因此虽然新仿出了一线窑红,但周围露胎处一般没有黑芝麻点,比较干净。这就区别开了新老窑红。元青花的露胎处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真假元青花。
(九)气泡。元青花是用柴窑烧的。元青花的气泡,可以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有趣的是元青花的气泡,小气泡外有零散的大气泡。元青花的发色一定有色斑,没有色斑的元青花绝对是错的,但色斑的大与小每个器物不同,不能说大的就是真元青花,小的就是假的,不能说亮一点或不亮一点,气泡大一点小一点,就不是元青花,这是工艺过程中的特殊性。元青花釉中不仅有大小泡的,也有没有气泡的,更有
大中小汽泡俱全的。造成釉中有泡无泡或各种各样气泡的原因有三:第一,胎土淘炼不精,;第二,釉的成分不同;第三,烧制温度不同。胎土淘炼不精,致使胎骨中留有许多空隙,高温烧制时空气逸出,便成气泡;逸出釉面则成棕眼。明代瓷器的气泡,一般大中小三种。现在高仿用气窑、炭窑烧制,与元青花的气泡是有明显差别。
(十)纹饰特征。过去的研究把人们的注意力都引到纹饰和釉色上去了,带着礼帽钻牛角,钻不出来了。但对纹饰的研究大获成果。比如,牡丹花的叶子是葫芦形;鸳鸯的翅膀是往上立的;龙纹头小,细颈,躯体壮实,背有锐利的锯齿形鳍脊,龙体修长,以三爪居多,爪修长锐利,斜方鳞;风纹鸡头,鹰嘴,鳞躯,花尾,尾一至五条,作花形排列。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胎土是元青花的骨骼和血肉;苏麻离青色料和透明油润的白釉是它的衣裳;画工画的纹饰神韵是元青花的灵魂。注意了这三点就抓住了元青花研究的重点。同时不能忽视元青花的一些主要特征,要学会全面综合分析,这样才会认识元青花。
四.元青花瓷的市场
&国人对元青花的认识上存在不足,海外市场热度高于国内市场。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逊于明清青花,价位的上扬空间很大。
在中国陶瓷收藏热潮推动下,元代青花瓷器成为海内外研究者和收藏家持久不衰的热点。因元青花的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能够流通的有限数量,使其货币价值不断飚升。日,美国多尔拍卖会上,一件口底伤残的元青花云龙纹扁壶,更是以580万元的高价成交;2004年6月,北京华晨秋季拍卖会上,一件不起眼的元青花云龙纹罐以462万人民币成交;1994年11月,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元青花“三顾茅庐”故事纹大罐以794万港元成交;日,在美国纽约朵尔拍卖公司(Doyle
New York )举行的“F. Gordon Morrill
所藏中国瓷器和贸易瓷专拍”中,元青花四系海水云龙纹扁瓶(高36.7厘米)以583.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22万元)成交,14世纪青花云龙花卉纹大盘(直径48.7厘米)以168.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95万元)成交;日,英国佳士得公司在伦敦拍卖会上拍出的元末明初青花“鬼谷出山”人物故事纹大罐(高27.5厘米,径宽33厘米)以1400万英镑(加佣金为156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亿元)成交,创中国瓷拍卖价格之最。这些成交记录为元青花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元青花在拍卖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成为鉴藏界瞩目的焦点。元青花为何会在众多的瓷器艺术品中脱颖而出从而备受青睐?
元青花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特征及其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地位等各方因素,造就了元青花今天不菲的身价。
从产生的历史背景看,元青花属于“贸易瓷”、“外销瓷”,因其产生就带有国际性,使它比较容易在今天的国际市场上得到认可。
元青花是元代对外贸易的产物,其销售对象和使用对象是今中东地区。当时中国的瓷器制造业很发达,吸引了中东地区国家来样、来料定制瓷器,比如烧制青花瓷的钴矿料就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的。不论是贮水用的元青花大罐还是吃手抓饭用的大盘,都符合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因此直到今天,元青花中的精品都收藏于海外,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德黑兰阿特别尔寺是世界两大元青花瓷收藏地。
其次,元青花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重要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其高价位的基础。同宋瓷相比,元青花在制作工艺、纹饰、形制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并影响到中国日后的瓷器制造业以彩瓷为主,青花成为主流。
虽为“外销瓷”,元青花在纹饰上却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如龙纹、鱼爪纹、缠枝牡丹纹以及像“鬼谷下山”这样的中国人物题材,体现了中国文化强大的融合性与渗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有世界性。
第三,国外对元青花的认知和研究水平要领先于国内,也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中国瓷器更受推崇。上世纪50年代,一位美国人对英国大卫德基金会收藏的青花瓷器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至正型”元青花的概念,才使世人认识到元青花的存在。而因为没有实物佐证,国内对元青花的研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元青花在江西的出土才真正开始。到目前为止,国外对元青花的研究依然领先于国内。
第四,中西方收藏观念的不同,成为元青花在国外拍卖市场屡创高价的原因之一。从克里斯蒂拍卖的鱼纹罐为例,预展期间甘学军曾看过此拍品,认为其品相并不是很好,但它还是被拍出了28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原因是造成这种结果源于东西方收藏观念的不同。中国人收藏力求完美,更看中藏品的品相,即使有一点瑕疵,也会使珍罕的艺术品身价大跌;而外国人在收藏中更注重一件艺术品的历史价值、艺术地位以及在工艺制作上的难度等,对于品相的高求没有那么高,因此即便是有瑕疵的拍品也能高价成交。
最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华人经济实力的提高,一方面造成华人在国际拍卖市场中的广泛参与,同时带动了中国艺术品价位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也给国外收藏者以更多信心,使他们愿意收藏中国艺术品。
到目前为止,元青花的拍卖高价都是由西方创造的,而不是在中国本土。甘学军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国内很难找到元青花精品,另一个原因是国内对元青花的认识和研究相对肤浅,造成市场上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赝品,影响了收藏者的信心,也使得元青花在国内的拍卖价位远低于海外。
在元青花的市场上,海外市场占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高价位的元青花,绝大部分都是在海外拍卖的。以1994年起至今的元青花市场为例,前5名中的4名是在香港佳士得、苏富比成交,可以看出国外市场对元青花的重视,相比之下,国内市场的元青花拍价相比明清青花要低,而且没有超过1000万元的价位,形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藏家的传统审美观的因素,也跟拍品的质量有关。今天的元青花,大量的精品都在海外,其中一部分是上个世纪动乱年代流失海外的文物,另外一部分则是保存在西亚的土耳其和伊朗的外销贸易瓷。这些外销贸易瓷器整体制作水平精美、器型硕大、数量不多,不同于中国古代外销贸易瓷在海外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制作档次杂的特征,其中又以中低档日用瓷占主流。流散在西亚地区的元青花还有一部分是元代中央政府赏赐给附属藩国的御用瓷器,这些瓷器均与中国本土青花瓷器艺术特征一致,但几乎在每一件瓷器上都画有藏传佛教中的“八宝”纹饰
,而国内现存的元代青花瓷中带有“八宝”纹饰的却不多,且多出现在元代贵族官宦的墓葬和窖藏中,一般小件的民用元青花瓷器上很少见到。虽然国内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元代青花瓷器,但没有一件出自元代皇帝和藩王的陵墓,这也给经常为最精美的元青花瓷器遗留在海外而遗憾的国人存有一丝悬念和希望。
元代青花瓷为国内陶瓷界认识始于20世纪50年代,冯先铭先生有专文介绍故宫藏品,此后渐被注意并有发现报告,至于在此之前的出土物情况和去向已不甚明了。 
(1) 国内元青花的出土和收藏
国内出土物中,器形品种和出土情况似有一定对应关系,表明了元青花有较为明确的生产目的。
窑藏出土——元青花窑藏出土有江西高安窑藏、江西萍乡窑藏、河北保定窑藏、江苏金坛窑藏、江苏丹徒窑藏等处,都具数量多、质量精的特征。高安窑藏发现元青花19件,是国内最集中的一次出土,其中,1件兽耳盖罐、2件荷叶盖罐和6件带盖梅瓶都属元青花中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保定窑藏出的青花釉里红开光大罐、带盖八棱梅瓶、八棱玉壶春瓶、八棱执壶都是国内仅有的旷世佳品。
官墓出土——元末至明初,王族和高官墓中发现过一些元制青花瓷,如江苏江宁沐晟墓出土的大型梅瓶,安徽蚌埠汤和墓出土的大型兽耳罐,表明元末明初时大型青花瓷的使用对象为上层人物。
民墓出土——数十年来,发现的小型青花瓷大多出于民墓,都属小盘、小罐、小碗、玉壶春瓶、香炉之类产品,画风简率,为当时庶民所用。
元代青花瓷在14世纪中及稍后通过贸易渠道输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这些地区的元青花有传世藏品和出土物两类,其中传世品主要集中于西亚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都是体形巨硕、青色鲜丽和绘制精美的大型至正型青花。与此相反,东南亚地区出土或传世的元代青花瓷大都属器型较小,、纹饰简单的小型器,仅出土少量大型青花器的残片。
(2) 海外元青花的发现和收藏
20世纪以来,大量中国文物流散,见于英国、美国等地博物馆的元青花数量巨大,且多为大型至正型青花,包括作为断代标准的“至正十一年”铭象耳青花瓶。日本是中国元青花的又一收藏大国,惟入藏时间、入藏方式尚待考证。
伊朗藏品。伊朗德黑兰阿尔德比尔神庙是收藏中国元青花瓷的宝库。早在17世纪初,阿巴斯王将1600多件中国瓷奉献给神庙,这些盖上印章的华瓷中,有数十件极为精美的元青花。起初,阿尔德比尔神庙的神职人员并没有把这些元青花视若拱璧而珍藏。在1931年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元和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叠放于地上,如进入尚代开发的宝库。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波普曾对这些瓷器进行了研究识别,将一大批元青花瓷分离出来并作了披露。
据日本人三杉隆敏《中近东之中国瓷器》一书记录的27件元青花中,有大盘17件,大碗1件,梅瓶3件,大罐3件,扁瓶2件,葫芦瓶1件。除梅瓶和大罐外,尚有国内出土物中很少见的40-60厘米大盘和近40厘米的扁瓶。 
土耳其收藏。土耳其托普卡帕博物馆(Topkapi Sarayi
Museum)又称托普卡帕宫博物馆,位于首都伊斯坦布尔。作为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伊斯坦布尔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历史上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千百年来,土耳其王国的宫殿中收藏了1万多件的中国瓷器,其中有数十件大型元青花瓷,是世界上收藏元青花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博物馆。这些陈列于原皇宫大厨房的元代青花瓷有大盘、大罐、瓶、碗、壶等器型,有些残损的则用纯金加以修饰,更显豪华和瑰丽。
在托普卡帕博物馆所藏39件元青花中,大盘19件,大碗4件,玉壶春瓶1件,罐4件,梅瓶5件,葫芦瓶3件,扁口瓶1件,扁瓶1件,另有残罐盖1件。
这些器物在国内出土物中很少见到。同样,近30年中国内出土的元青花托盏、执壶、高足杯等,在国外则几乎没有。
另外,从装饰方法看,大盘上采用的模印、青地白花方法也少见于国内出土物,显然是因销售对象不同而分别生产的。
日本和其他国家藏品。作为中国近邻,中国陶瓷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据20世纪70年代统计,日本近800出遗址发现过中国陶瓷,包括元代青花瓷。日本收藏有极为可观的完整、精美的大型元青花瓷。日本所藏元青花器型丰富,既可见到近年国内出土的玉壶春瓶、大罐等器物,又可见到西亚所藏大盘、扁壶和葫芦瓶。
除日本外,英国、法国、美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国家博物馆都有数量可观的藏品。可以不用怀疑的是,元青花绝大部分藏于国家博物馆,海内外私人藏品的数量应是非常有限的。
元代青花瓷发现已有数十年历史,经对出土物的辨认和对传世品的确定,见诸报道的约400件上下,其他在私人藏家手中的应还有一定数量。这400件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土的约占一半,基本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另一半系元代贸易瓷或早年出土物,藏于海外。
六.元青花瓷的鉴定要点
元青花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
其釉下的钴蓝着色力强,花纹明澈、素雅、耐用,受到海内外人士广泛喜爱,才一统了天下。它的特征包括造型、胎釉、款识、工艺技法等多方面,综合起来就是元青花的粗犷时代风格较突出,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很容易掌握的。而现代的赝品将传世品中的这一特征通过作伪的手法一一表现出来。在今天科学仪器还不能完全解决古陶瓷鉴定问题的时候,如何掌握真与假的区别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必须牢牢掌握真品的特征,同时要善于识别和掌握赝品的破绽。
首先是元青花瓷器的胎釉。
元代青花瓷一般胎体厚重,器形硕大,也有胎薄的如玉壶春瓶式小件器。胎泥是骨架造型的要素:元代胎泥是磁石加麻仓土,麻仓土是景德镇陶工在麻仓(今景德镇市郊)地方发现的一种粘土,色白泛灰青,为元代到明代嘉靖、万历之际用于制瓷的原料,万历初麻仓老土枯竭,后来才开采高岭山的粘土(即高岭土),这在陶瓷界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制瓷用麻仓土为胎,在明代早期永宣时麻仓老土已枯竭。虽两种说法中麻仓土枯竭时限不同,但元代青花瓷用麻仓土制胎炼瓷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从几十片准确的元代青花瓷片,厚胎瓷片胎厚在
1—1.8 厘米左右,薄胎瓷片在 0.2—0.5 厘米左右;元瓷的断面色白微灰泛青色,多有细小空隙,断面光泽不强,大件厚胎瓷断面釉层在
毫米之间较为多见。元青花至正型无论釉面多纯净透明都显青白色或是白中泛点青色,这与胎骨本体色息息相关,枢府乳浊釉也是一样。总的观感为青白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致,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更重要的是釉面坚实感强烈。新品的地釉很复杂,以青白釉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青绿犹如淡淡湖水一般,还有的釉面开粉红色或米色纹片,或在釉面上做水碱痕迹,也有经打磨后釉面无光泽等多种现象。
仿品元青花首先胎骨用的是高岭土,含杂质多,必须清洗、碾磨、沉淀为胎土,煅烧后胎骨为白色,不象麻仓老土泛青色。仿品胎质致密坚硬,瓷化程度高,断面光泽强,多不见气孔隙,釉面紧密而薄,露胎处火石红与包浆干,无自然深浅过渡,抚摸底部圈足没有老瓷的润滑感,多较涩手,叩击底部声音响亮。至正型元青花底部火石红浅清或是无火石红,有一层浇泥色包桨,砂底,凹凸不平,有砂眼,手感滑润。用
倍放大镜观察釉下气泡,元青花瓷釉下气泡变化大,大、中、小、极小气泡活跃,排列稀疏,小气泡与极小气泡显得浊暗不光亮,大中型气泡明亮透晓
—— 大、中型气泡与小的极小的气泡相比,大中型气泡数远远少于小、极小型气泡数。新仿元青花的气泡在 40
倍放大镜下观察都显透亮,大中型气泡比小气泡多,排列紧密,变化不大、不活跃。我认为新仿元青花由于大中小气泡透亮,没有小、极小气泡暗浊光层,大小气泡光亮度(火光)显得就比真元青花光强烈,釉面的透明度显高,基本与现代玻璃釉差不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光泽柔和,
一种酥光的感觉,比如作过父母的都知道,婴儿出生后嘴唇上有一透明水淋淋的 “变真泡” 随着一天天长大, “变真泡”
从透亮变为混浊,满月后逐渐缩小,三、四个月收干,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新瓷器的气泡非常透亮,随着岁月的流失推移,由于受自身内部信息的运动,以及空气、水分、光泽等影响,也会从明亮向不太明亮过度,这种光亮度自然衰减过程的物理现象,正好客观地反映了元代瓷釉面与新瓷釉面光亮度的不同。如受土蚀、水影响几百年的老瓷,有的有气泡失透、破泡、土锈深入其中成锈斑点的情况,而釉面光亮度减弱、在出土的唐宋瓷器上屡见不鲜。从而可以认为元青花瓷釉中的小气泡与极小气泡光泽暗蚀是时代久远形成的现象,也是促成元青花温润莹透的重要因素。新仿元青花的气泡均透亮,决定了它光亮度高(火光强)。元青花的气泡现象是永不能仿制的。
老的元青花瓷的釉面都会反出一种深沉的光。就是常说的宝光。直观地看感到釉层较厚,好像薄薄的一层玻璃膜。光从里面反出来。柔和不刺眼。新仿元青花没作旧的一般釉面火气较重,表皮有贼光。经过作旧的有的虽没了火气贼光,也没有老物应有的宝光。酸蚀的釉面显浑、发死,与真东西光亮显然不同。具体些说又分几种情况:
( 1 )在民间流传使用多年的传世品,一般玉质感强,莹润失透,有些还会有开片。
出土的元青花,清洗干净后,一般玻璃质感强。釉面清洗不彻底的表面有一层雾状模式的痕迹,显得不光亮,把这层痕迹洗掉,会显出较亮的玻璃光泽。或不清理,但经过长时间外放擦拭,这层痕迹也会去掉,越来越亮地露出其本质的光亮。
( 2 )从釉面的表层来说,真元青花器物表面常有橘皮纹、棕眼和缩白釉斑。
( 3 )从釉层里面的气泡情况看,往往在密集的小气泡外有一些大气泡。
&特殊例外,元青花有釉层较稀薄的,釉面好像浸入胎里,合成一体,光线比较柔和,不刺眼。
一般真东西都干干净净,没有作旧痕迹;假东西往往做的旧旧的,用来骗人。因此遇到干干净净的东西只要直接看就可以了,而遇到脏乎乎的就要小心观察是否作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青瓷老窖 元青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