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怎么应对职业打假那种专业打假的人,本人是卖茶叶

独家:面对职业打假人,超市该如何应对?_联商网
独家:面对职业打假人,超市该如何应对?
  消息:这几天一个关于马云成立“治假国家队”的新闻火遍了朋友圈,阿里巴巴终于要出重拳从源头上治理假货了。至于效果如何?我们暂且不论。其实,超市也有一个与“治假”有关的问题,那就是“职业打假人”。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这本是好事吗,但在全民维权的同时,却滋生了这一群“职业打假人”,他们具有专业的打假技能、熟悉消费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却以盈利甚至勒索为生,“以假打假”,利用法律空白和上佳息事宁人的心理来获得灰色收入。一般超市见到这种人都会觉得“头很大”。
  与马云主动出击式的“治假”不同,超市在面对“职业打假人”时更多的是被动防御。同样是“治假”,为何在处理方式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因为马云面对的是商品生产厂家,而超市面对的是商品的购买者。
  201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折射出我国司法层面对正当打假行为的认可,同时,新《消法》、《新广告法》、新《法》的相继修改出台后,也为职业打假带来“红利”,利益的驱动催生了职业打假人数的增多。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他们具有专业的打假技能、熟悉消费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不愿意看到的是,这样的群体中存在有一部分以盈利甚至勒索为生的人群,“以假打假”,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宁人的心理获得灰色收入。
  那么,面对“职业打假人”超市究竟需要何去何从?是被动的以赔偿、应诉的方式来应对,还是通过修炼内功、完善管理机制,并灵活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一、建立应对职业打假人的应急预案,纳入到门店风险控制体系中。
  从职业打假人的卖场识别、收银台结账、服务台投诉、索赔受理、配合行政机关检查、内部自查、证据搜集、诉讼应对等关键环节要结合职业打假人的特点和手法建立详细的应急预案,提升门店各岗位识别、应对职业打假人的能力。
  同时,对于恶意打假人的“调包、抠商品日期、藏快过期的食品”手法要加强门店的调查取证能力,一旦发现恶意打假涉嫌“敲诈勒索”要在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二、建立门店职业打假数据库及黑名单。
  门店在应对职业打假人时无论最终如何处理,都需要对职业打假人的进店视频、商品区活动视频、收银台结账视频、服务台投诉视频及录音等关键信息进行收集、保存,并定期将上述信息上报公司总部。
  总部及门店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提升对恶意打假人的防范能力。
  三、成立门店职业打假应对小组。
  门店要成立以、值班经理、防损经理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职业打假应对小组,对在卖场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职业打假行为,要结合岗位职能进行分解,如店长具体负责的事项及可采取的措施;值班经理职责及可采取措施;防损经理职责及可采取措施等。
  四、加强对过期商品、进口食品、广告宣传、双日期、商品标识等容易引起职业打假人投诉的商品的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所以,门店的管理层对于职业打假人购买的“问题商品”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确实是因门店管理不当所引起的,一定要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比如过期商品的管理、商品生产日期的管理等,要从门店的营运环节严格管控,不给职业打假人留下任何钻空子的空间。
  五、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对于消费领域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要有针对性的、结合门店各岗位情况来实施。
  一方面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门店各岗位对问题商品的识别能力,防范供应商欺诈而引起的职业打假索赔;另一方面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面对职业打假人索赔时提升应对能力,不至于限于被动。
  总之,职业打假人是国内现阶段社会及法律背景下的产物,作为商品的经营者,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应对策略,一方面要提升对恶意打假人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对“问题商品”的管理能力,不给职业打假人可乘之机。
  (作者系知了壳资深顾问 剧烈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近期推荐课程: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不吐不快?把你的想法发上来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top_wx_show_box").length == 0) {
$("#articleCmtAndFav").append(Qrcode);
$("#top_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top_wx_clo\"]").click(function () {
$("#top_wx_show_box").fadeOut(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function articleQrcode() {
var url = arguments[0];
var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wx_show_box").length == 0) {
$("#headerCommentNum").append(Qrcode);
$("#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wx_clo\"]").click(function () {
$("#wx_show_box").fadeOut(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var theArticleId = $("#ArticleId").val();
if ($("#headerCommentNum").length > 0) {
showshare("headerCommentNum", {
url: "http://m.linkshop.com/news/show.aspx?id=" + theArticleId,
eventName: "articleQrcode"
var ytvalue="";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null)
yt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 }
if(ytvalue=="3" || ytvalue=="8")
{ BAIDU_CLB_fillSlot("568527"); }
联商网版权所有 &Duang!职业打假人的丧钟已敲响,恶意牟利/借机勒索式茶叶打假难获支持!
还记得2016年的年度喜感新闻“男子因吃旺旺雪饼运气没有变旺,向多部门写信举报”吗?虽然有人质疑是炒作,但也说明了在打假领域,可供发挥的想象力是多么惊人。
近年来,就有一个名叫“职业打假人”的财富行业开始兴起,职业打假人数暴增。在必应搜索上输入“职业打假人”,能得出388000条结果;而在查找QQ群中输入“职业打假人”,同样会冒出上千个相关群。从新手上路,到打假精英,一应俱全。
职业打假人专业知识过硬,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的不同解释来找企业索赔,不少商家都“栽”在了他们手里,对其闻之色变。
近期,在广东东莞茶叶市场,又有一家茶商陷入了与职业打假人的纠纷。不过,这次栽的可能是职业打假人自己。
茶叶商家与职业打假人对簿公堂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件有关“职业打假人”的案件,涉事方为东莞茶叶市场的一家商户。与过往不同的是,这次被打假方没有选择息事宁人,而是与职业打假人对簿公堂,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高飞作为证人之一出席了这次庭审。据他介绍,职业打假人在东莞茶叶市场购买了一份下关年份茶,然后抓住保质期36个月和喝后一周就有肠胃炎等问题,先是对商家进行高额索赔,索赔不成才将对方告上法庭。
无独有偶,去年10月份,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也宣判了一起茶叶打假案件。2016年6月,当地一名马姓职业打假人一次性购买了“安吉白茶”30盒,然后以茶叶内外标注的保质期时间不一致为由发起诉讼。
最终,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原告未能举证证明其购买的“安吉白茶”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事实为由,驳回了其10倍赔偿的诉讼请求。
揪住茶叶保质期:职业打假人惯用的招数
大量购买茶叶,然后拿保质期大做文章,对职业打假人这种套路和节奏,很多茶商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事实上,从2015年底开始到2016年中,广州芳村茶叶市场的茶叶商家就曾大面积遭遇“职业打假人”,其打假手法如出一辙。(相关文章回顾:《芳村的职业打假人:散茶挥之不去的噩梦》,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在职业打假人的长期渲染下,芳村茶叶市场俨然成了一个大型“假茶贩售基地”。
不可否认,茶叶市场会存在假茶和问题茶,但更多时候职业打假人是在“假打”。比如这次被其一口咬定过期了的茶叶,其实是一款中期茶。
高飞一再向我们强调,这款茶是非常优质的下关沱中期茶,无论是此茶的茶商还是生产厂家,在业内都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不可能生产售卖问题茶。职业打假人认为茶叶不在保质期内,是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是中期茶。
什么是中期茶?职业打假人是打假还是假打?
懂茶的都知道,中期普洱是2005年-2007年左右,市场上对存储年份介于5年-10年、10-20年的,原料优秀、仓储条件合格的普洱茶的一个概称,说白了就是我们所说的进入适饮期的普洱茶。
一款中期茶要达到适饮期,很显然要远超36月。之所以要在茶品包装上标注“保质期36个月”,是因为当时的食品安全相关条例规定必须标注保质期。(高飞向我们阐明,由于历史原因,甚至大部分中老期茶品在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的标签上都含糊不清)
而从2008年开始,关于普洱茶的保质期,国家就有了新的标准。2008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GB/T 2普洱茶国标《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式明确了普洱茶产品在符合标准的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大型茶叶厂家生产的普洱茶,无论是原料选取、制作工艺,还是仓储条件、物流保障等方面来讲都更加优秀,品质既高又稳定,大受市场追捧。
▲ 根据2008年的新国标,满足以上三项条件的普洱茶才能长期存放
司法不支持,职业打假人败诉概率变大
以中期普洱茶在市场中的热度,得到职业打假人的“青睐”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些年来,职业打假人团队通过电商或商铺渠道大量购买市面在售中期普洱茶,然后以产品已过保质期为由进行投诉、举报和诉讼,要求获得相应经济赔偿的事件屡见不鲜。
只不过,“异化”成职业索赔人的职业打假人,因为其不断凸显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始着手遏制各种“打假乱象”,加大对“职业打假”的规范和整顿力度。
继2016年11月份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全文之后,最高法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表态不再支持恶意打假行为。
▲ 新条例施行后,职业打假人将不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日,最高法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中明确指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人、打假公司(集团),其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
这也意味着即便提起诉讼,职业打假人面临败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茶行业相关人士教你如何应对职业打假人
有假要打,没有假“造假”也要打,以牟利为目的的职业打假人令人深恶痛绝。
针对此次打假东莞中期茶案件,茶语网也特意向高飞了解了他的看法,以及茶商应如何应对职业打假人。
高飞明确表示:“作为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我们坚决支持打假,积极打假维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保障诚实商家的利益。但是,如果职业打假人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我们坚决反对,并在合情合理合法范围内予以大力还击。”
此外,在他看来,这次关于茶叶打假的官司对于茶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教材,在促进茶叶行业的规范经营和管理系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对职业打假人方面,他给出的建议一是不要抱着“破财消灾”的心理轻易向对方妥协;二是运用“缓兵之计”,消磨对方的耐心;三是要注意商品质量安全的不断检查,入货渠道要注意手续齐全;第四,也是最有效的反击手段,掌握茶叶专业知识,寻求法律援助,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客观来说,是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市场提供了职业打假人生存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而言,职业打假人对打击假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职业打假人的打假行为应界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如果越过法律边界,以维护自身权益之名行违法乱纪之实,市场将更加乌烟瘴气。
茶语网认为,狙击职业打假人,一方面监管部门要有所作为,别让职业打假人越俎代庖;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让恶意打假者无空子可钻。这样行业才能朝着良性的方向持续发展。
撰文:天鹅绒铁矿
图片:茶语视觉组(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的位置: >
如何应对职业打假人索赔缘何屡试不爽
时间:&&|&&作者:刘志鑫&&|&&浏览:4941
打假人需要不断学习,用各项法律和行业规定来武装自己。《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假人白天外出打假,晚上回家必做的功课是上网查阅资料,要了解各个行业的新规定、新标准,掌握政策的变化,同行们聚在一起时,讨论最多的话题也在于此。
白天打假晚上学习:打假人需要不断学习,用各项法律和行业规定来武装自己。《》《》《》。打假人白天外出打假,晚上回家必做的功课是上网查阅资料,要了解各个行业的新规定、新标准,掌握政策的变化,同行们聚在一起时,讨论最多的话题也在于此。名为“为正义打假”,实为非法敛财:其一,职业打假人索赔缘何屡试不爽?任何一种犯罪都有客观的环境原因,黄某之所以一步步发展成拥有11名员工的“雇佣军”,不可或缺的原因是违法现象的普遍存在。他自称从1996年开始索赔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在全国1000余家电视台“干过这事”,这说明我国电视台播发虚假广告现象之普遍,正是对大量违法行为缺乏足够的打击,才造就了职业打假人的“生意场”。如今,职业打假人被判刑了,那些依旧播发虚假广告的电视台会不会暗自高兴呢?那些执法部门又该作何感想?其二,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职业打假人何去何从?由于市场秩序的不严整,使打假成为职业,这原本就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社会现象。对许多职业打假人来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即便当初是为了正义而较真,时间久了也容易在金钱利益的引诱下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本案中,被告人并非明目张胆地进行敲诈勒索,而是口衔律法,以“消费者有权要求索赔”为其张目。虽然在法无明文禁止的规则体系中,职业打假人只要不采取非法的手段,通过正当的打假行为获取合法利益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那些将打假作为职业的人而言,要兼顾正义与利益,合法与违法、罪与非罪的界限远不是那么清晰。长久游弋在法律的边缘,何以解忧?唯有执法利剑出鞘肃清市场秩序,才能挽职业打假人于危险境地。刘志鑫律师提醒,职业打假人恶意投诉以达到讹诈目的,可能会触犯法律因打着打假的旗号,借机敲诈、勒索商家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时有发生,刘志鑫律师提醒,职业打假人恶意投诉以达到讹诈目的,则可能会触犯法律,并将为“职业打假”勒索行为付出代价。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买到问题商品后索赔或投诉,不构成违法或犯罪;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组织有预谋地故意购买问题商品,再利用商家担心被有关部门处罚的心理而强行勒索财物,则涉嫌违法、犯罪。刘志鑫律师提醒打假应守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是说,在食品、药品领域,因‘知假买假’产生的索赔,商家不能再以职业打假人不是消费者为由拒绝赔偿。”龙新律师刘志鑫指出,但职业打假者在打假时,也需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过法律允许的范围索赔,更不能打着打假的幌子进行敲诈勒索,否则就会触犯法律。
作者: [广东-深圳]专长:劳动纠纷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股权纠纷 公司法 律所:广东龙新律师事务所20154积分 | 帮助2263人 | 57个好评电话:
温馨提示:华律网专题由编辑人员收集整理而来,不代表华律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如离婚、房产纠纷、
人身伤害、刑事等),建议您(免费)。
相关推荐阅读:
法律咨询向律师描述您的问题吧
请描述您的事件原委,问题描述的越详细,律师解答的会越准确哦!
你已输入0/3000字
下一步你还可以:
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遇到法律问题,上华律网在线咨询律师!中国最便捷、最大、最专业法律咨询平台,18万执业律师为您解答!
在线客服:
(注:此为客服QQ不提供法律咨询!)
(投诉建议与合作)
律师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 四川?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号伯雅科技园1号楼(近万科城臻园)您的位置: >>
买三盒茶叶获赔5000元 打假人为了索赔专门买假
  一名消费者日前在无锡某超市购买了三盒价值2340元的茶叶,很快他就找出了茶叶外包装标识方面缺失的“产品标准代号”,并据此提出了退货索赔要求。经工商人员和商家确认,茶叶标签上确实没有标明“产品标准代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是,商家不仅退了货,还补偿了该消费者5000元。据悉,该“消费者”就是名职业打假人。  食品包装成为火力集中点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目前职业打假人的火力集中点为食品包装上的标识。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早期的职业打假人都属于王海的“徒子徒孙”,他们非常专业,把法律吃得透透的,来谈的时候包里装的全部是法律书。而且问题一找一个准。印象最深的是他们都是拿着南京检验中心的检查报告,而一项报告的费用就在300元左右。“这两年打假的人多了,散兵游勇多了,打假水平不及前几年的那些人。而找食品标识方面的缺口,既简单又容易掌握证据。更重要的是食品赔付较高。”太湖工商分局的负责人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俗称“退一赔一”。不过,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类赔偿最高可达10倍。据无锡一家超市的杨经理介绍,职业打假人会在商场、超市找快过期的食品,记下生产日期,等到刚过生产日期的那一天,再来看有没有,如果有就迅速大量买下来,然后去申诉。不过这些职业打假人和普通消费者申诉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他们往往先在大超市、大商场购买商品,然后向工商行政执法部门申诉举报后,逼供货商与他们私了,获得赔偿后立即撤销申诉举报。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在赔偿问题上,3倍、5倍都可以接受,一拿到钱赶紧闪人,倒是普通消费者会较真,一定要10倍赔偿。  为了索赔专门“找假买假”  早年的职业打假人往往以消费者代表、打假英雄形象面世,但后来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越来越像是生意人。事实上,很多人就是以此为营生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职业打假人”的做法是找假买假,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精通相关专业知识。一旦出手基本不落空,而商家为了顾及品牌声誉与社会影响,不想进入审判程序,多数以调解及和解的方式了结。  “他们消息很灵光的,据说有一张产品目录,什么地方近期什么产品出问题,他们就一窝蜂在全国各地购买。有一年某奶粉出问题了,这些职业打假人从南京一路买到无锡。”记者采访得知,这些打假人一旦发现漏洞,便批量购买问题商品。“曾经有个消费者在崇安区某商场先花200多元买了一个牌子的羊毛衫,送去检验了,检测结果是羊毛含量和标识上的不一致。对方立马在商场里买下300件该品种的羊毛衫,而且是一次性付钱。拿了发票就来工商举报。对方商户还乐,觉得做了个大单5000元。更让人觉得打假变成一种营生的,是这些人把执法部门作为工具,为其所用。特别是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执法部门产生争议的时候,经常会采用写投诉信,通过媒体曝光舆论误导以及利益诱惑等手段给执法部门压力。“以前我遇到过的职业打假人,就说自己是中央数字频道什么的,动不动就告我们不作为。后来我向这个媒体发了一个函去确认他们的身份,对方说这个数字频道只是负责信号落地,根本不是什么曝光社会问题的媒体。”一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然而,是营生就会有马失前蹄的事情发生。一个职业打假人在无锡购买了7500元保健品来举报了,说是包装上应该有省卫生厅发出的生产许可证,而他所购买的商品上是市卫生局发出的生产许可证,以此想获得索赔。不料,对方拿出了一张省授权某市卫生局颁发生产许可证的授权书,这下子轮到这个打假人傻眼了,7500元货品只能自己吃下。  职业打假的“隐身人”生活  “现在的职业打假人,单枪匹马的多,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无锡地区的职业打假人都不是无锡本地人,很多人是来自四川、东北等地的。如果遇到来投诉的有“职业色彩”的无锡打假人,大部分也是外地人在本地的“雇佣兵”,他们之间是合作分成关系。  《消法》第22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也就是说,知假买假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法享受退一赔一的待遇。同时,一旦遇到不法商家,他们还有可能遭到人身伤害。  “这些职业打假人的警惕心都非常高。他们都是在全国流动打假,而且一宗投诉举报用一个手机号码,事情结束号码就扔掉了。所以,他们有我们执法人员手机号,我们过段时间打过去就是空号了。”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人外出的时候都是戴墨镜坐“黑车”。特别是和商家约谈的时候,他们都不坐出租车来,都是打着“黑车”。而且谈完拿到钱以后,会有另外一辆“黑车”在他们事先说好的地方来接他,行踪很诡秘呢。  让职业打假人合理化生存  滨湖工商太湖分局的杨晓虎对职业打假人现象有所研究。他指出,这些职业打假人的打假行动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打假的范围包括假冒商标、虚假宣传、成分产地标注不正确等。实际的商品主要是和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服装、食品、家电等日用消费品,特别是一些品牌产品和免检产品以及消费者极为信任的商品,他们都能从中发现问题,这对于大多数法律意识不强的消费者,如何维权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些人的出现对于超市管理而言也有裨益。曾经有一家超市因为售卖过期食品被“职业打假人”逮个正着。交了罚款之后,超市痛定思痛,将柜台实行“包干”,每个营业员负责一个柜,哪里出了过期产品就问责谁。还有之前提到的不合格羊毛衫的那个商场,从那次事件之后,卖场管理方就增加监管,经常要供货商提供相关产品质量检测证书等规避风险。同时,“职业打假人”游走于法律的边缘,通过钻法律的空子获得利益,因此,能否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身份,以及明确的打假程序和途径呢?“职业打假人”要生活,必须要有经济来源,现在的利益获得方式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杨晓虎建议,能否由政府牵头,销售商和生产商共同开辟一个“利益通道”,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他们合理的奖励。成为维护市场积极正常秩序的成员。(记者高晶)
[责任编辑:凌星]
loading...
权威新媒体传播新速度无锡新传媒网新闻热线:2&文明办网举报热线: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09513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06号|苏新网备2006009苏ICP备-003106
Copyright(C)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新传媒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当卖茶叶的遇上职业打假人~~
近期做茶叶生意的 “小朱0030” 遇到点麻烦,一起来看看
小朱0030 自述:
我茶叶店主,有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以及流通许可,(预包装以及散装食品)
以前做茶叶生意,每到茶季,我们就去茶农家里收购散装茶叶,在店里进行批发零售销售。很多茶叶需要冷藏的,一般我们都是散装在冰箱或者冻库进行冷藏保存,有客户要买,喝茶的人都知道,客户试了茶感觉可以后,买茶叶有时候客户提出要求把茶叶打小袋,有时候客户需要送礼,还要加装的礼盒装给客户。
过去几十年茶叶行业内都是这样过来的!直到最近,那些打假人,在你店里买茶叶,然后去举报你,说你没生产日期,没厂家,是三无产品!要求赔偿这些的!
好,我们有一批人茶商就吃到苦头了!那就长知识了!所以就跟含有SC生产资质的厂家合作,签订委托生产合同,如果客户需要包装,就贴上合作厂家的生产资质标签信息!这样就不是三无产品了!
但是,那些人总是能挑出毛病的,现在我们资质都全了,厂家进货以及质检报告该有都有了,现在找出问题又说我们没有分装资格。说茶叶封口打小袋,装礼盒这些工作都是厂家做的!你们只是销售,没有分装资格!
哎,醉了!真的醉了!那么如果连茶叶装在礼盒上贴好标签或者打好小袋给客户的资格都没有,那估计整个中国的茶叶店80%都违反了。那每一家茶叶店,都只能从工厂拿包装成品。而成品有些礼盒都不适宜放冷库冷藏的,因为很多礼盒是纸盒!而散装的,我们不是厂家,连个为客户封口打小袋的权利都没有。
那客户要求呢,怎么办?生意你做还是不做,那茶叶店10家8家都有封口的机器,那不是所有的茶叶店的那些封口机器都要没收?为什么还家家都有?
现在除非一些老顾客,接待一些新顾客,都不敢当面给他打包,哪怕他试了茶叶感觉满意,希望打好小袋方便他饮用,我们只能说,我们没有权利打小袋分装成小袋的?
哎!真的是苦的,卖的农产品操心的都是些什么事情啊?那如果真这样,食品安全局的人去查茶叶店,真的10家9家都是不合格的!到底要怎么做啊!
代工的时候有散装(大包装),有各种规格小包装就好了,小包装上贴好标签,礼盒不要放冷库,只把小包装装在纸箱里放冷库。
茶叶门店,散装茶叶销售,称重量后包装,应不属于预包装食品吧;
包装茶叶可以申请办个分装的生产许可证的。
个人建议:
1.销售凭证(小票、发票)中,茶叶与包装物分列,且包装物后注明“称重用”;
2.除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外,其它包装不要封口。
则如被投诉/查处,可申辨称:包装为单独销售,内袋封口是为了准确计重。
我比较支持楼上做法,把包装物单独计价,即使赠送也打印出价格0元。同时定制礼盒包装物时,注意不要有量或体积概念等,也不要有提示预包装的文字(厂家营养标签啥啥的千万不要有)。包装材料仅作散装食品包装袋使用。
对于封小袋的,销售时,以量作为销售单位。包装物建议用空白包装物包装较好。
预包装食品的定义: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以上仅个人观点,如果还有疑问或担忧,直接咨询本地食药监局,毕竟他们才是直接监管部门。
散装零售和预包装销售,两种模式同时存在。
要包装好的就卖包装好的,要散装的就称给他,但是不提供封口贴标之类的服务。
散装称重的标签信息贴在盛放散装茶叶的容器上或在旁边放标识牌。
个人观点,预包装食品的定义: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卖散茶这种,你要多少称多少,数量不是商家定的,是消费者定的,不算预包装食品吧。并不是我预先装好定量,价格是多少钱一斤(两),也不是以包装单位为准,说白了跟超市或菜市场买菜差不多。
食药总局关于简易包装的茶叶产品是否认定为预包装食品问题的复函
食药监办科函〔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对简易包装的茶叶产品是否认定为预包装食品的请示》(桂食药监报〔2015〕70号)收悉。经商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函复如下: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规定,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来函中“简易包装的茶叶产品”建议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对于预先包装并具有统一质量或体积标识的产品,应当按照预包装食品管理;对于散装食品,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附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称重销售食品等有关问题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主管部门都不能简单的认定茶叶是否是预包装食品,凭什么职业打假人说是预包装食品就是预包装食品,这种要怼回去!
你这完全就是散装的方式在售卖呀。只不过是按照客户的要求,为了防护或者方便携带,另外加了一层包装袋而已。
预包装是预先定量包装,而你这都不是预先定量的,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后定量。
angershine
本来你这个是散装食品,你一打这些文字信息上去就变成了预包装食品,何必呢!
就准备包装袋,上面不要有7718要求的文字信息,然后准备一写不干胶贴和打码机,客户要包装的,就包装好,在不干胶贴上按散装食品包装的要求打上日期之类的信息,不写重量,贴上去卖给客户就行了,不放心就在包装袋上注明:本包装仅为运输储存用包装。
食品论坛网友讨论整理
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食品行业监管话题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应对职业打假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