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机将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取代智能手机吗?

智能手机与智慧手机的区别 由AI芯片麒麟970开始
  【环球网科技报道】近几年来,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些关于人工智能(AI)如何偷走我们的工作、伤我们的心,或者直接把我们所有人都杀光的新闻标题或电影出现。但是显然现在还不到考虑这个的时候,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手机其实都还远远谈不上智能。
  从十年前乔布斯打造出的iPhone开始,智能手机才真正意义上走进人们的生活普及开来。但是有时候,人们会常常不假思索地接收某些约定俗成的东西,而没有真正用心想一想是不是真的这样。举例来说,如果智能手机真的智能,那么为什么许多老人却不会用?如果智能手机真的智能为什么每个人有着千篇一律的操作界面?
  目前的智能手机公认的定义是,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 &
  前不久,在网络上很热的一个讽刺智能手机不智能的帖子中用户提到,&天天提醒我充电,都叫智能手机了,难道不能自己走过去充电吗?&看似调侃的主题却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共鸣。众多网友纷纷表示&用户还要记登录密码还算智能机?自己不会充电还算智能机?自己不会自动下载安装系统还算智能机?自己不会解决空间问题还算智能机?丢了不会自己走回来还算智能机?&
  当然许多要求看似苛刻,却也代表了用户对于目前智能手机并不满意的现状,或者说智能手机还并没有达到真正理解用户,为用户个性化服务做得并不够,智能手机仅仅能按照我们的指令去做依旧是很&傻瓜&。
  我们不可能在技术上一步就能实现手机自己走过去充电,技术的发展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是让智能手机变得有智慧,可以读懂用户,能够主动理解用户的诉求,并且提供贴心的服务。这样的手机才是真正的&智能&,甚至说有智慧。真正的AI手机,一定是软硬件一体的,从主芯片到传感器,从系统到各类应用,都要先具备AI特性,同时协同打通,才能推进AI理念一步步向前。
  人工智能的手机一直以来就是各个厂商吆喝的噱头,就在一周以前,苹果推出了新品的iPhone手机,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十年之作iPhone X,X代表了十年,也代表了未来。iPhone&X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处理器,这苹果称其为是一个双核的&A11生物神经网络引擎&(A11 bionic neural engine)芯片。A11 BIONIC集成了定制的GPU,具备快速的计算能力,可以完成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等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使Face ID功能,能够快速识别人脸,进行手机解锁。但是苹果A11只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式,软硬结合地提升识别率和准确度。仅仅将其应用在了人脸识别以及加强Siri的一些助手功能,距离我们想要的主动提供贴心服务还有一段距离。
  上个月华为发布的麒麟970 AI芯片则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麒麟970在继承过往成果基础上,加入了业界首个用于神经元计算的独立处理单元NPU,并且和CPU、GPU、DSP组成HiAI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
  麒麟970芯片不仅是国产消费类芯片第一次采用10纳米工艺,而且还是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创新设计了HiAI移动计算架构,其AI性能密度大幅优于CPU和GPU。
  麒麟970芯片内部有55亿个晶体管,相比麒麟960的40亿晶体管,增加了15亿个晶体管,主要是由于GPU、Modem、ISP、NPU、音视频、显示、存储、安全等各部件均有升级或新增。单从晶体管数量来说其设计复杂度相比大幅提升了37.5%。
  在处理相同的AI应用任务时,麒麟970芯片的HiAI架构,拥有能效和性能的优势。麒麟970进行AI任务可以比正常CPU快25倍,比CPU+GPU的组合快6.25倍。而在能效比上,NPU达到了CPU的50倍,GPU的6.25倍。据悉拍摄1000张照片仅仅消耗4000mAh电池手机0.19%的电量。要知道,尽管传统的CPU与GPU也可以用来做深度学习计算,但由于它们并不是专门为深度学习定制,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NPU并不是一个噱头,对智能手机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在拍照方面,NPU 可以帮助智能机更精准地识别拍摄场景,让手机选择最合适的图像处理算法。在背景虚化时,NPU对边缘虚化的处理更准确。而对于AR,NPU可显著提高渲染的速度,降低功耗。
  系统优化方面,有了 NPU 之后,手机可以将语音和语义识别的部分工作转移到手机本地,提高语音和语义识别的表现,提高手机中语音交互应用(比如智能助手)的体验。
  总结就是,由于搭载了全新的NPU单元,麒麟970至少在拍照以及图像处理上会得到很大的加强。当然,在整机表现上,搭载麒麟970的智能机将更加高效,功耗以及发热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华为将麒麟970定位为"移动计算开放平台",可以让更多合作伙伴和开发人员,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开发出更多AI应用。要知道在之前高通的骁龙820尝试Zeroth神经处理引擎就是没有第三方应用的积极参与而半途而废。
  目前,包括三星、苹果、高通等等都在积极的布局AI芯片领域。华为此次推出麒麟970 AI芯片并不令人意外,要知道华为内部做人工智能的研究时间,已经超过十年。不过华为作为目前国产厂商中有技术实力也有远大理想的公司能够率先推出,不仅仅是华为自己的成功,同时也是国家实力的展现。
  很有意思的是,自从苹果1983年手机开始投入市场以来,基本上手机行业12年左右就会有一次重大的革新。从大哥大到功能机,再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如今,华为给手机行业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就是智慧手机。就在下个月,华为首款搭载麒麟970 AI芯片的Mate10已经确定在10月16号,德国慕尼黑发布。这款手机已经提前曝光了拥有全面屏的设计以及徕卡合作的拍照以外,麒麟970又成为了我们一个期待的理由,华为能把智能手机做的多智慧,也是我们期待的亮点。
责编:陈健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科技革命 智慧手机取代智能手机 它的能量源竟来自于你自己
科技革命 智慧手机取代智能手机 它的能量源竟来自于你自己
科学探索者er
科技时代的革命,每一天都在发生,这是一片不见硝烟的战场。诺基亚手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落下,成为寒风中求生存的品牌。最终在2013年九月被微软以约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诺基亚”这个品牌依然存在。同样是九月,HTC手机业务被谷歌收购,祸不单行,苹果公司最新推出的iPhone 8遭遇到历史上最大的滑铁卢。iPhone 8手机降价500后依然无人问津,苹果手机专卖店出现了罕见的一幕:全部现货。苹果手机不再收到中国市场的青睐,因为我们的国产手机成功的顶住了半边天: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金立等全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战斗,可谓是如火如荼!但决定性因素依然是未来科技,谁掌握未来科技发展的脉搏,谁就是成功者!我在上篇文章中有两个大胆的预测:一、智能手机会被智慧手机取代二、智慧手机会向AI人工智能和3D全息投影技术发展(详细了解请参考9月27日文章)科技已经如此的发达,我们肯定不可能整天包里放着板砖式的充电宝到处旅游、购物,那么重点来了,智慧手机的能量从那里获得呢?没错,你就是智慧手机的能量源。体温发电体温发电的实质是温差发电。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托马斯·赛贝克发现:在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的电路中,当两个接触处的温度不同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后来。人们开始用这个原理进行尝试性发电,这种发电方法被称为“温差发电”。经过近200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取的了巨大的突破。美国新泽西州电信电话公司设计建造了一座新颖的办公大楼,利用装在楼体内的能量收集装置将在大楼工作的3000多名员工身体所发出的热量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用于大楼的照明和电脑办公等等。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发明了一些袖珍型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人能转化为电能,可以为小型助听器、微型收音机供电,特别受欢迎!这些科技的红利离我们并不远,未来5~10年,体温发电型的智慧手机就会出现在大街小巷中,你做好迎接这一波科技浪潮了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科学探索者er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天有点科学知识,科学小人物
作者最新文章反智能手机,最全面的反智能手机文章 - 电子工程世界网
反智能手机
在电子工程世界为您找到如下关于“反智能手机”的新闻
反智能手机资料下载
开发》中讲述的实例能够辅助开发人员设计出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界面美观的EINCE应用程序。读者在具有一定C++和EINCE知识的基础上,通过《EVC高级编程及其应用开发》的学习,可以快速提高EINCE编程能力和实际开发水平。随着个人常上电脑Pocket PC、智能手机(SmartPhone)及工业控制器等各种嵌入式产品的不断发展,人们对Microsoft Windows CE也越发关注起来,使用...
反智能手机相关帖子
年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将达到2016年的近2倍,AMOLED显示市场规模经过不断地积累后,其潜力和前景十分诱人。2018年开始,新加入的AMOLED面板厂也将陆续投产,届时中小型AMOLED面板出货量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将可能一举突破35%,将进入手机业冲击的拐点。2017年中小型AMOLED面板领域将出现四个特点:首先,中小型AMOLED面板成本相比TFT-LCD面板将缩小至20%以内...
的设备和程序来操控头骨保护下的大脑工作过程。
提到大脑植入物就不得不提到该领域的两位先驱者Jose Delgado和Robert Heath,他们分别在一只公牛和一位同性恋男性身上进行了试验。对于Koch的提议他们肯定会非常喜欢。但是Koch忽视了他的想法带来的明显问题。坏人入侵我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事实已经非常令人恐惧,那么他们是否能够入侵我们的大脑呢?大脑植入物会让统治者获得终极的大脑信息...
这两天ee水群里有网友刚刚从eagle转过来用altium design,在使用过程中遭遇各种反人类设计。
管管表示确实很多软件在设计的一些操作上很是违反人类习惯性行为甚至使一些操作更麻烦了。
比如AD上就有许多,网友们在使用altium designer的过程中觉得有哪些反人类设计呢?
(管管题外话:好像用着用着也习惯和麻木了)
在你的生活,工作中,又碰到过哪些反人类设计...
现如今,大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也更加频繁,特别是在商务活动或外出旅游时又是这些终端设备的使用高峰期,如何延长移动设备的使用时间,发挥其最大功用呢?移动电源(充电宝)应运而生!!很多人手中都或多或少都有几款移动电源,那么,怎样正确选购移动电源呢,不如来学几招吧:
1、看电芯。18650和聚合物电芯,首选聚合物电芯,聚合物电芯,较轻,不爆炸,18650...
确是如此,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汽车有一个磨合期,新车在最初的2000公里里程内要注意磨合,以便各个部件比较顺畅地吻合配搭,使汽车整体性能、使用寿命和驾驶体验达到最佳。其实人也是一样,并非总是年轻的好,我们知道,人们年轻时候学习的知识,必须经过人生的历炼,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变成智慧。那么,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否也有类似的有趣规律呢?
  普通消费者也许并不关心电脑CPU...
电池越来越大后,对大充电电流的要求。  一、高通QC版快充技术这是一个市面上采用较多的快充技术,小米4C,小米note,三星等主流品牌均在采用此充电技术。这与目前高端智能手机所采用的平台有相当关系。另外,这种技术相对简单,实现起来相对容易,成本提升不明显,市场较容易接受。高通QC充电技术有两个版本,分别是QC2.0和QC3.0,现在QC3.0的手机还很少,普遍还是QC2.0。  快充技术的原理...
,一旦用电设备出现问题,用户可及时通过智能手机切断电源,保护家电设备。
& && & 在现代家庭中,以上设备可充分保证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但必须要求能够互联互通,形成组合拳,进行全方位、立体化防护。不然,每款产品都需要一个软件应用,反而会给用户带来不方便,并最终影响智能家居安防设备的体验效果。
& && & 如果您...
/blog/b/thinkinnovative/archive//52645.aspx
智能这个概念提出了很多年了,以前只是在电视电影里看到其神奇的功效,现在生活中的智能无处不在,最常见就是手机,现在对于手机的定义已经不是电话了,而是设备,智能手机就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当然,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智能改变世界的脚步只会越来越快!! [url]http...
设备,充当连接用电设备与电源的角色,能够在两方面加强安全:一是自身拥有安全保护机制,不会导致用户触电;二是支持远程断电,一旦用电设备出现问题,用户可及时通过智能手机切断电源,保护家电设备。& && & 如果您对以上信息感兴趣或者想要获取一整套智能安防系统配置方案报价,请直接致电宜居智能影音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400-111-0731,或者点击在线咨询了解更多...
会首先考虑线性电源。然而,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DC-DC开关电源在性能上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 & 尤其是美国的MPS公司,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推出各种应用场合的高品质电源IC,已经广泛用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和工业控制等行业。MPS最近推出的MP2161GJ电源方案,如图5所示,不仅电路简单,而且性能优越,纹波噪声可以小到20mV以下,频率...
反智能手机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
热门资源推荐从移动终端到泛AI平台:究竟如何理解手机的智慧?_手机_科技快报_砍柴网
从移动终端到泛AI平台:究竟如何理解手机的智慧?
所谓手机的智慧,并没有那么神秘。可能只是让我们用惯了的手机变得有点不同而已。但也就是始终都去拥抱那一点点不同,技术才有未来可言。
时间回到两个月之前,麒麟970作为全球第一款集成NPU神经网络单元的移动芯片问世,意味着在用户移动终端上运行AI任务很快会成为可能。加之厂商之间的竞争非常密集,相近的旗舰产品往往不会相隔太远。
因此当时我们感觉到,这之后很可能会有一系列连锁反应即将发生。
为了能够将这个命题真正深挖下去,这次我们尝试摒除中普遍的&见机拆机&&见产品说产品&写作模式,而是从移动AI芯片这个原点出发,去观察一系列的变化和创造。尽可能详细地捕捉移动AI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未来又可能发生哪些。
在两个月的若干篇文章中,我们先后经历了麒麟970引发的讨论;相关移动AI架构的问世;发布了iPhone&X和A11芯片;华为Mate&10作为国产手机的AI担当问世;以至于三星、谷歌、高通、联发科陆续发布了手机AI方案。
而我们也先后采访了芯片研发、手机研发的相关从业者、AI科研工作者、移动应用开发者,以及更多的普通用户,相继讨论了开发、产品、硬件、用户体验等相关问题。
也许,今天是时候来为这个命题做一个总结了:终端上的AI运算,究竟为手机带来了什么?消费者到底凭什么为AI买单?从移动终端到泛AI平台,手机是否已经开始了某种深刻变化?
以及最关键的,我们究竟如何理解&&智能手机变为智慧手机&?&&手机的智慧,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有其事?
视觉first:芯片让用户AI不止有语音&
我们总结了移动AI带来的三大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AI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影像升级。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当中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如今最火爆的领域就是机器视觉。而机器视觉也是也是包罗万象的,并且其中非常多的内容可以体现在手机上。比如用手机拍照来辨识花草树木、比如说抓拍动态物体、比如说视频跟踪美颜、比如说AR的准确贴合、比如说人脸识别,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都离不开AI算法的支持。
而搭载了具有AI专项处理能力的芯片后,最大的改善就是这些能力中有一部分可以不再依赖于云计算,毕竟云计算过程有反应延迟,带来的体验不好,并且在无网环境下不能操作。而更重要的是一些原本无法在移动端运行的想法,获得了部署在手机中的可能性。
比如iPhone X的faceID功能,华为Mate10的&慧眼识物&,都是机器视觉技术结合手机自身影像生产模式带来的&合体技&。
更重要的是,移动AI带给手机影像的改变,是拍摄、特殊拍摄(算法处理光源)、动态抓拍(算法捕捉)、视频(智慧摄录、美化)、直播(动态美颜)、传感器(faceID)、图像识别、AR甚至MR等领域带来的全面提升。没有哪个视觉与影像部分是AI不能进去掺和一把的。未来围绕这些能力,将有进一步升级的空间。这毫无疑问缓解了手机间的同质化竞争。
而手机作为我们日常处理图像资料的中心平台运用了AI加持,也意味着AI的一个重要功能可以与消费者见面。极大改善了用户AI领域只有语音交互的尴尬境遇。
从人的生理特征上来说,毕竟语音交互的体验和使用感比较单薄。手机AI让用户&眼见为实&,也激发了AI本身的可能。
AI从图像开始,已经成为了接下来几年终端AI的必经之路。
终端计算与传感体系:人机交互尝试踏入3.0
终端AI运算带给手机的第二个改变,来自于终端计算能力搭配传感体系,或许将永久改写人机交互的历史。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手机学习用户信息时的尴尬,而用户不愿向手机开放自身信息,最大的担忧当然来自于潜在的泄露风险。而移动AI芯片的到来,意味着对用户信息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在完全无网的封闭空间里进行,那么显然可以让用户消除最大的担心。
另外,AI带来的传感器体系升级,也意味着手机收集和理解用户信息的方式正在变得多元化、多样化。
这二者相加,一方面信息更安全,一方面更多不经意的信息可以流入手机,或许表示手机理解用户将跨入新的纪元。
手机的人机交互过程,已经经历过两个版本:1.0的按键控制板、2.0的触屏控制板。而一旦终端AI学习用户数据的方式和体系成熟,或许人机交互将来到3.0模式&&人类极少控制或者自然方式控制手机。
假如有一天,手机不必再配置触屏了,那显然很多事情都改变了。
开发者之战已经打响:AI的想象力开源&
终端AI运算带给手机的第三个改变,在于开发者生态的价值和想象力得到了一个空前的增长。
我们注意到,手机端的AI开发者和开发生态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必须争抢的战略资源。围绕着机器学习平台的对接、移动AI架构的易用性,甚至安卓与iOS之间的迁移成本,手机厂商从移动AI时代的开局就在构思将AI开发者和移动开发者结合,组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群落。
苹果和安卓厂商纷纷与开发者展开深度连接,意义在于移动AI提供的是算力、硬件结构和开发架构的基础,以及一小部分示范性的AI应用。AI作为一种有高度仿生性质,区别于传统计算模式的新技术,特征之一就是可以通过算力与数据基础,构建出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
所以有人说,AI时代必然是众包型时代,因为在类似的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平台上,两个人开发者甚至很难开发出绝对相近的应用模型。
回落到手机上,这个定理应该依然成立。在芯片到硬件到平台的完善后,我们也许将看到的是完全不同、千奇百怪的移动AI应用。区别于传统移动应用在连接点上产生差异,移动AI应用将在底层技术上开始区分,达到真正的万花筒时代。
另一方面,想让消费者真正开始为AI买单。更重要的是拿出移动AI不可替代的证据,而最好的证据就是爆款秒杀级的应用个案。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移动AI开发者必然走高。能够在准备好的食材上做出什么美味,是手机平台与开发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结:关于手机的智慧
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移动AI带给手机的变化是相当后端和多元的。一方面它在几个关键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很容易在手机终端上快速感知到AI的存在和价值。
当手机的感知、学习、决策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案例不断增多,手机的地位或许会从移动终端全面向泛AI平台过渡。而且从行业现状来看,各个厂商接力布局AI终端计算应该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而AI开发者群落的成熟,也将倒逼手机厂商配置AI的速度。
换句话说,移动AI将很大概率成为接下来手机的标配,甚至开始向中低端产品蔓延。而AI也有可能借此机会成为手机市场新的价值增长点,带来新的溢价模块。或者说将主流厂商推向新的起跑线。
起跑线上的战争已经开始打响,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很多国外主流评测网站都在对比iPhone&X和华为Mate&10的AI异同,无形中就把三星Note&8甩在了身位之后。手机AI,也可以说是国产品牌一次抢滩登陆的大胜。
最后,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是所谓的&智慧手机&。有人说AI+智能手机就是智慧手机,未免有点太玄了。这其实是没有理解所谓智慧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手机有智慧,并不是说手机可以无所不能。而是说通过AI的算法加持,以及数据处理、机器学习、自我成长能力,手机将有可能获得更加贴近人类智慧模型的某些能力。
人类的智慧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有一些独特的因素,是过往经典计算模式下机器难以模拟的。当然短期内手机无法完全,甚至无法大部分模拟人的智慧特性,它所能模拟的只是几个特征。比如:
智慧是他所不能的
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判断、识别、提出解决方案,这些都无法为其他能力取代。在手机端也是如此。加入AI,手机将可以解决一些传统硬件、软件体系下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复杂的拍照功能中选择,比如系统理解并记忆你的语音指令。为传统所不能,就是智慧。
智慧是千差万别的
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智慧也不一样。两个人只有同级别的智慧,绝没有相同的智慧。这点体现在手机AI上,指向着完善的AI开发环境,会让手机产品之间出现差异化、个性化、体系化的产品功能。手机这么私人的东西,原本就应该千差万别,就像人类的大脑一样。这也是AI带来的美妙想象。
智慧是灵光一现的
人类运用智慧,大多是在电光火石间做出决断。假如需要回家查几天书再拿出结论,那我们一般说他渊博,而不是智慧。好的机器也是如此,它不应该去搜索、筛选然后给出答案,而是应该在一瞬间满足用户的复杂需求,调动所有能力去解决一件事。移动AI进入终端计算时代,意味着手机的瞬间解决能力开始到来。如何训练这种能力对用户群有更大意义,还依赖于后续的持续探索。
所谓手机的智慧,并没有那么神秘。可能只是让我们用惯了的手机变得有点不同而已。但也就是始终都去拥抱那一点点不同,技术才有未来可言。
【来源:钛媒体 & & & & & & 作者:】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
版权建议:
砍柴网热线:400-
官方客服QQ:
微信公众号:ikanchai已选条件:
共 1830 个手机
索野UT斯达康
主屏尺寸:
外观颜色:
其他参数:
主屏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
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
更多选项(RAM容量,ROM容量)等
共 1830 款
参考价:¥3899
参考价:¥8388
参考价:¥2799
参考价:¥2998
参考价:¥2999
参考价:¥4898
参考价:¥4899
参考价:¥2999
参考价:¥5397
参考价:¥6988
参考价:¥1959
参考价:¥5018
参考价:¥5898
参考价:¥2699
参考价:¥2499
参考价:¥3488
参考价:¥1799
参考价:¥4088
参考价:¥1399
参考价:¥999
参考价:¥2599
参考价:¥2199
参考价:¥3059
参考价:¥1998
参考价:¥3099
参考价:¥2580
参考价:¥3499
参考价:¥3650
参考价:¥2699
参考价:¥1516
参考价:¥2499
参考价:¥1890
参考价:¥1229
参考价:¥930
参考价:¥1516[缺货]
参考价:¥2499
参考价:¥1998
参考价:¥1499
参考价:¥2999
参考价:¥3699
参考价:¥3498
参考价:¥3100[缺货]
参考价:¥2299
参考价:¥1399
参考价:¥2250
还有款智能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手机取代电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