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合伙协议和开发商合伙制造房价假象违法吗

新华社给楼市灭火:开发商人为制造抢房假象
近几日,上海也出现“日光盘”,均价8万元/平方米豪宅“日光”,甚至各交易中心再现排队抢房现象。业内有一种声音称,一线城市开始出现“恐慌性”购房现象,甚至有受访者认为,再不买就更晚了。新华社连夜发出文章指出房价上涨中“虚火”很旺。某些开发商营销作秀和房产中介哄抬炒作,人为制造出抢房假象。新华社:警惕一线城市房价非理性上涨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上演。春节后一线城市楼市火爆,房价持续上涨。这里面固然有一线城市需求相对旺盛等符合市场规律的缘故,但价格短时间内暴涨,其中的非理性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像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因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资源的优越性对外地居民具有强烈吸引力,人口净流入量长期处于高位,这种基本面就对楼市构成显着支撑。再加上近期政策宽松,一线城市楼市回暖符合市场规律。但不能忽视的是,房价上涨中的“虚火”。某些开发商营销作秀和房产中介哄抬炒作,人为制造出抢房假象,导致购房者“恐慌性”入市。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也使得大量投资客返场。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如今深圳楼市中的投资客比例已超过30%。这些因素带来的房价飞涨显然是非理性的。一线楼市素来是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其非理性状态,显然不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在京沪深等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的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房价成为阻隔人才进入城市的高门槛,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依然艰难的背景下,由于一线城市的外来人才绝大多数都是倾两代人之力,甚至还要再加杠杆才能完成购房。巨大的“虹吸效应”使资金过度集中于一线楼市,透支了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三四线城市更难去库存。另外,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更大。高房价将颠覆人们对财富和生活的认知,如果一个城市每年房价上涨三成以上,试问这个城市的企业家和年轻的创业者们是买房还是办实业?经验一再证明,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楼市起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在此关键节点,地方政府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场预期,切实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投机需求利用金融杠杆炒房。从长远来看,还应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减轻一线城市住房压力。另据证券日报报道,昨日,北京出现“日光盘”,某项目加推72套新房源,2小时售罄,销售金额达2亿元;上周末,上海单价8万元/平方米某楼盘开盘售罄;深圳某楼盘今年1月份销售均价同比暴涨83.2%。一线城市楼市阳春早早来临,一手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均价全面发烧。“年前看了几套房,当时犹豫没买,现在已经负担不起了。”北京一位受访者向本报记者表示,“我当时看中的房子已经涨了4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个别二线城市也正加入这一行列。去年年初还大跌近一半房价的杭州,近日出现排队买房现象,南京等多地也出现该种现象,甚至包括一些能够承接一线城市外溢需求的周边城市房价同时也进入涨价快车道。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06-20 10:53
06-19 07:55
06-18 07:42
06-18 08:08
06-17 13:08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介和开发商合伙制造房价假象违法吗问题补充:有同学在里面
市场价65万的价格
最后66万谈下来的
交钱的时候涨了1.5万 经协商涨价0.5万 最后成交价66.5万
肯定违法啦
不违法,房价成本一千,土地成本一千,房价卖二万都不违法中介哄抬房价 损人不利己_网易新闻
中介哄抬房价 损人不利己
(原标题:中介哄抬房价 损人不利己)
法制晚报——今日快评
北京市住建委对媒体透露,北京将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擅自发布房源信息、违规群租、哄抬房价、阴阳合同、经纪人员不良行为等十个方面。从已抽查的百余家中介门店看,虚假房源、不开发票等问题比较明显,执法部门已立案调查。
在一线城市房价新一轮“跳涨”的状况下,住建部门终于开始对房地产中介进行执法检查了。已经有媒体根据检查的内容,将中介的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称为“十宗罪”。是不是“罪”,需要法院来判定,不过中介的许多行为,确实体现了短视,也扰乱了房地产市场,该纠正的必须纠正,该处罚的,也必须予以处罚。
在中介的种种违规行为之中,“哄抬房价”是最容易的一种,也是最为蛊惑人心、最易煽动起市场波动的一种。
什么是“哄抬房价”?就是中介以“房价将上涨”等理由,向公众吹风,鼓动卖家以高于目前市场价挂牌出售房产,甚至不惜捏造事实,造成房价高企的假象。
比较典型的,就是前不久人为制造的“文昌胡同46万元1平方米天价学区房”。经过多家媒体追访,现在已经证实,这个信息纯属子虚乌有。在追访过程中,记者也见证了中介喊价是多么不靠谱。个别中介总是喜欢制造房价的“轰动效应”,从而趁乱渔利。
“哄抬房价”,说到根儿上,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从市场角度讲,中介不断制造房价飙升的舆论,会引起购房者的恐慌,也会引起炒房者的狂热,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购房,都会产生“时不我待”的错觉,从而加速把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房屋出售者的心态也会由此产生变化,期望值越来越高,挂牌价格也会由低向高,一路上涨。
这样的涨价,是违背市场规律的,是一种典型的“虚高”,无论买方卖方,最终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从管理的角度讲,“哄抬价格”简直就是一种不顾后果的刺激行为,因为政府和公众,都是期盼房价“趋稳”的,即便有所上涨,也不该是“跳涨”。不断被“制造”出来的高房价,刺激着管理者的神经,有可能会引发更严格的调控。这对中介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
“哄抬房价”,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中介使用的一种低劣的营销手段。他们需要靠这样的手段,怂恿人们卖房、买房,从而取得业绩。遗憾的是,在中介们“哄抬房价”的时候,有些媒体,特别是网络自媒体起到了帮衬的作用,并没有核实信息,就帮助渲染。这是媒介需要自省的地方。
除了“哄抬房价”以外,中介还有许多引人上钩的花招。比如发布虚假房源,以低价房源引诱购房者咨询,之后向对方推销高价房源等等。和“哄抬房价”一样,这类做法都是中介由来已久的不良习气。
社会舆论对此多次批评,管理部门也采取措施进行过整顿,但一些中介总是采取“虚心接受,就是不改”的态度。这就需要想些更有效的办法来治理,比如将执法检查常规化,比如设立举报渠道,对违规中介进行有针对性的查处。
当然,也需要中介行业多进行内部规则的调整,多考虑将贴心周到的服务加入考核系统,鼓励业务人员以诚恳、实在的态度来赢得口碑与客户。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让价格反映真实的市场,才能让交易的双方和管理者,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查看: 2075|回复: 10
桂林土地稀缺是政府和开发商为了抬高房价制造的假象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17, 积分 18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韩贵宾 于
13:14 编辑
& & 我在桂林从事的工作决定我基本要走遍桂林。而且经常和各类人,打交道。政府,农民,居民等等,桂林房价目前按照桂林人实际收入来说,在全国都属于偏高。我弟弟在长春刚买了一套期房也就四千多。和桂林实际上八里街临桂的价格差不多。当然长春买那套房子实际的位置。应该也不是正处于市中心。和八里街临桂地位差不多的地带。而长春的收入要远远高于桂林。桂林除了蔬菜水果,吃的物价便宜,其他一点不便宜。我去过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桂林的生活成本不低。当然如果你只算吃喝或则租房子。那成本比其他城市就低的多。而桂林的租房子价格低是因为桂林违建多。而其他城市对农民自建房管理严格。
& & 桂林房价这几年长的速度远远高于工资提升速度。十年前普通桂林服务行业打工人员工资一千多。十年以后还是一千多。原地踏步走多年。如饭店,销售服装等。桂林市旅游城市。从事第三产业人群比例高。工业基础薄弱。除了事业单位,公务员,而普通务工人员根本没有大的提升。刨除物价上涨的成分实际生活水平还略有下滑。所以造成很多私人业主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大量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我遇到很多人不是不想工作,因为不包吃住。根本留不下余钱。挣来的钱只能够让自己活下去。每个月为房租水电发愁。一个月一千多不包吃住。怎么维持生计?就更谈不上孝敬老人,治疗疾病等的费用。很多人过年基本就是过鬼门关,回家就怕老人邻居问赚多少钱。辛苦干三年,过年回到改革前。一贫如洗。很多低学历不能吃苦或则得不到就业机会的年轻人去则偷盗抢劫。而大学毕业生也只能去挣那一千多块的工资。两千多算是不错的工作。父母花费的学费十年都攒不回来。更别提买房娶妻生子。很多人不得不奔波广东等发达地区工作。背井离乡。当地政府没有能力留住年轻人,不能给当地年轻人一个好的就业生活环境。很多读书回来的年轻人也没有报效家乡父老的机会。这就出现了,有点能力野心的的跑发达地区,更有能力野心的跑美日等发达国家。你不能满足人才的需求。人才只有靠脚投票。而本地反而出现招工难,而需要工作的人还为生计烦恼。
& &桂林房价居高不下其实并不是土地供应紧张,我经常去周边跑,桂林周边拥有大量的土地。像金鸡岭环城路南州桥附近的土地简直一望无边。都是空地。这些土地比八里街和临桂距离市区的距离近的不是一点点。。而政府却舍近求远。穿山,虞三桥等地,定江马路旁边民房后面都是大量的土地。等等。城市发展用地根本不紧张。算上雁山,临桂灵川公路两旁用地,如果仔细规划起来整个桂林市十二县的农民都能居住进去,打造香港,东京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都不成问题。不要说桂林地下是喀斯特地貌很多不能建房。实际上我看我们市区扩展的房子不断向外延伸。没看见哪块地因为地下问题不能建房。我怀疑也是所谓房产开发商和伪专家故意制造的一种购房紧迫感。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因为地下结构问题不能使用建房的土地,但是比例非常低。另外桂林有大量的土地十年前已经出售给开发商。而这部分开发商迟迟不动工。故意拖几年开工为了捂盘来推高房价。政府借口农民征地不顺畅故意少量拍卖土地。政府参与炒作。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而政府在临桂等地一个园博园的土地那么大都能征用。难道市区那些城中村的农民愿意住在那种采光空气都不顺畅的鸟笼?无非是补偿问题而已。如果能获得利益超过收租金几十年的,我相信他们抢着等政府拆迁。价格问题其实就是供需问题。供大于需。自然就价格下跌。政府如果肯大量投放土地。另外竞标成功的开发商要求两年之内必须动工.如果不动工就收回土地,这样自然就不会让房价继续上涨。但是用于建房的土地就是一块大蛋糕。只有像挤牙膏一样才能体现价值。这个蛋糕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政府根本不愿意房价下跌。现在就出现悖论,一方面需要城市化,另一方面又将进入城市就业的人因为买不起房定居而赶回农村。安居才能乐业,只有有房子才能有个安稳的家。居无定所不是任何人一个人愿意的。政府必须要给老百姓一个好的就业环境,能够买得起的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个是广西发起天平天国运动百年前的口号。而今天的广西乃至中国也还只是个口号而已。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54, 积分 153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 积分
坐等~同行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42, 积分 85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 积分
缺的是产业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60, 积分 204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0 积分
这个好。。。。。。。。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17, 积分 18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土地在紧张也不能比新加坡,香港,东京紧张。就是政府保价的一种手段。每年都拍卖地皮,每年就拍卖几块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15, 积分 1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 积分
与已无关,不予评说。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32, 积分 53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 积分
现在到处搞建设,到时候欠一屁股的债,在卖地别,最终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90, 积分 55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7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23, 积分 30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8, 积分 4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楼主文采不错,只可惜不是领导,说到了桂林的症结所在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46, 积分 113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 积分
产业在哪发展,哪里就能聚集人,没有产业,桂林谈何建设特大城市,能保持现状就不错了
桂林生活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发商的房价是谁定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