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资老虎证券 港股投资者请问要哪些程序

“港股市场全透视”之四:港股投资者如何打新
作者:洪超彦来源:智通财经 16:33
  编者按:对于大多数内地投资者而言,港股市场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一方面,港股市场有着比较高的开户门槛,另一方面内地获取港股资讯的途径也相对较少。下面,智通财经将带领投资者,从各个角度做一次港股市场的全方位透视。
  一直以来,香港证券市场都是内地企业上市的重要选择之一,既包括腾讯(00700)、吉利汽车(00175)、中国恒大(03333)等投资者耳熟能详的著名企业,又包括四大行、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那么在香港市场上市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港股市场更加成熟,也更为开放,兼容来自国际市场各方面的投资者,而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比较受外资的追捧。另外A股市场的IPO时收时放,而且排队上市的企业众多,上市过程时间过长,不能尽快获得市场融资。
  随着内港两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港上市,投资者们最关心的当然是如何认购这些在港上市的新股了,港股市场上的新股认购流程与A股市场有所不同,下面智通财经就将与投资者们一同梳理,香港证券市场的新股认购流程。
  认购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想在港股市场认购新股的投资者来说,首先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获悉有哪些公司短期内会在联交所上市,以及这些公司的相关资料呢?
  首先,新股发布上市相关资料的官方途径当然是在港交所,自日起,港交所要求新上市公司申请人必须及时将申请版本及聆讯后资料集以公告的形式刊登在港交所的“披露易”网站,以方便投资者下载,投资者也可以在
  “披露易”网站上查阅上述有关资料。
  其中,申请版本指的是连同上市申请一并呈交联交所的上市文件拟稿,聆讯后资料集是上市文件接近定稿的版本,可在申请人刊发上市文件定稿前提供有关申请人的资料。但智通财经提醒投资者,申请版本或聆讯后资料集并非上市文件定稿,不能作为投资者作出投资决定的依据,应该仔细阅读新上市公司最终刊发于“披露易”的上市文件定稿,即招股书。
  那么作为一个投资者,在认购一只新股之前到底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首先,一份资料充分的招股书,通常都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资料:
  作为上市企业让投资者增加了解的第一份资料,招股书通常比公司的年报更加详尽,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从这份繁杂的资料中提取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智通财经也归纳了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几大内容如下:
  1。行业前景及市场份额
  任何公司的发展前景都与其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和公司在行业内所占的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港股市场上行业周期性十分明显: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产品开发资本较大,盈利的稳定性难以保证,风险较高,不过一旦成功回报利润也相对较大;成熟期的行业通常有稳定的盈利增长,因此风险较低,适合作为投资对象,而衰退期的行业由于发展前景及空间有限,需慎重考虑,但也不排除由于科技突破而重新进入发展期。
  此外,上市公司在行业内拥有的地位、占据的市场份额以及行业门槛是否较高等因素也必须加以考虑,这些因素对机构投资者或基金比较有吸引力,从而对未来的股价有所帮助。以即将于5月19日上市的交银国际(03329)为例,该公司就在其招股书内阐述了香港证券业的增长动力、发展趋势、准入门槛及竞争格局等:
  香港证券业竞争格局
  2。以往盈利业绩
  不管上市公司提出什么样的背景、概念或者“故事”,最终还是要落到盈利能力上,因此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过去3-5年,公司核心业务的经常性收益变化、任何影响盈利的特殊项目或安排、边际利润的走势及现金流量的状况等,若扣除特殊项目收益的经常性盈利仍然能够每年提升,表示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交银国际财务资料
  一般来说,如果上市公司的营业额、毛利率以及利润率都能同步维持稳定升势,那么这家公司就可能成为投资者的理想对象,同时投资者也应该避免一些盈利表现良好,但经常不合理地发生现金流问题的企业,或者那些业绩平平,但上市前的业绩突然大幅上升的企业。
  3。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对于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独特性、供应情况以及客户分布。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自然可以赚取比较高的边际利润,但同时也有过度集中及依赖的风险,当市场上出现其他替代品时便会使该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产生重大危机。
  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涉及不同行业的横向发展,由于各行业周期不同,整体来说更能抵抗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有些上市公司则同时参与上下游业务的纵向发展,以抵抗原材料或产品的价格涨跌带来的冲击,但经营过多行业容易产生管理及结构性问题。而对于产业链短的公司,若产品门槛高,又处于行业领导位置,同样也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很高的投资价值。
  4。集资所得资金的用途
  上市公司集资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扩展业务,包括增加产能、开拓新市场或研发新产品等,已增加公司未来的盈利来源,增加盈利能力,仍以交银国际为例,其绝大多数款项均用于拓展银行业务:
  但如果集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营运资金,或是偿还债项或购入主要控股股东的资产,那么投资者就要谨慎小心了,企业创办人利用上市机会套现部分投资无可厚非,但市场一般会理解为大股东对公司前景不太有信心,对此投资者也要保持审慎的态度。
  5。风险因素
  上市公司的风险因素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部分,招股书内通常会罗列多项风险因素,其中有些是重要及决定性的,有些则是循例列举,投资者需要细心分辨。下图是交银国际对其风险管理的概览:
  另一方面,除了营运风险之外,投资者还必须留意公司是否涉及了法律诉讼,虽然很多大型机构难免也有法律上的争执,但如果其中存在可能发生足以拖垮整个企业的诉讼,则无论管理层对诉讼的态度及观点表达乐观与否,投资者都应加以注意。
  为了更好地为港股市场投资者提供资讯服务,智通财经也专门在数据中心设立了“新股活动”栏目,方便投资者查阅相关个股的招股章程,而对于每一个即将上市的新股,智通财经也都制作了相关专题,对新股的详细资料、上市前景、I展、暗盘等做出了细致的分析。
  正式申请认购
  首先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新股认购表格进行填写,包括“白表”和“黄表”,
  如果已经在中央结算系统开立投资者户口,则可以通过结算公司以电子方式认购新股。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经纪或托管商使用中央结算系统的电子认购服务代其认购新股,以这种方式申购新股,投资者不需要填写首次公开招股的申请表格。
  对于不熟悉港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白表”和“黄表”应该是两个完全陌生的词汇,那么这两者与认购新股有何关系?两者又有何分别呢?
  简单来说,如果投资者想获发以其个人名义登记的实物股份,就应该使用白表,这也是散户投资者最普遍采用的认购方式;如果希望获发的新股直接存放在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并以“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的名义登记该股份,则应使用黄表。
  这两者的其中一大区别为:白表中签者往往需要等待实物股票以邮递送达,并将股票证书交予沽售经纪人后,才能卖出股票,所以有可能出现在新股买卖前仍未收到实物股票,因而未能赶及于新股挂牌首天买卖的情况,而黄表中签者则因其获配股份已存于中央结算系统,所以可于新股挂牌当天透过经纪卖出股票。
  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了用电子渠道申请认购新股,这一认购新股的渠道共有三种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途径:
  若新上市公司委任电子认购服务供应商提供白表eIPO的服务,投资者可以通过指定的白表eIPO电子认购服务供应商的网页申请认购新股,在这种情况下,如出现部分或全部认购不成功或发售价的调整,有关退款将以过户或邮寄支票形式发还。
  若新上市公司采用中央结算系统提供的电子认购 (EIPO) 服务,中央结算系统的投资者账户持有人可以致电“结算通”操作热线(),或通过“中央结算系统互联网系统”网站输入电子认购新股指示,认购失败后有关退款项将以入账形式退回投资者账户持有人的账户。
  若新上市公司采用中央结算系统提供的EIPO
  服务,没有在中央结算系统开设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其经纪或其他中介人以电子渠道申请认购新股,认购失败后有关退款项将以入账形式退回为其提交认购申请的经纪或其他中介人的账户中。
  对于这几种新股认购途径的优劣,智通财经概括整理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没有在港交所开通交易账户的内地投资者而言,仅通过沪港通及深港通是无法进行新股认购的,不过港交所早在去年年初公布三年战略计划中就提出了“新股通”的概念,即让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的投资者可以申购对方市场发行的新股。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在网志中表示,“新股通”的“内投外”在香港应该不存在法律障碍,因此只要内地监管机构再向前一步,“新股通”的南向交易就可畅通,而“外投内”在内地更没有法律障碍,因为这些公司在内地上市,受内地监管,在香港如仅对专业投资者开放更没有重大监管考虑。李小加认为,若“新股通”得以开通,将更好地吸引外企来港上市,以捕捉大量内地投资者参与的机会。
  认购结果
  申购完成后,接下来当然是等待认购结果了,那么在港股市场上,新股申领是以什么基准进行分配的呢?
  一般来说,有关新上市公司的股份过户处首先会筛选出重复递交、资料不全或错误填写的申请表,然后用每个有效申请认购的数量乘以初始分配比例(最终发行量/总有效申请认购量),得出该申请所获分配的股份数量。
  申请认购数量会按申请表格内付款表的对照表分为不同组份,若出现超额认购,新上市公司须运用回补机制从配售部分(如设有配售部分)调拨股份予公众认购部分以增加该部分的股份数目,并通过调低较大组份的分配比例,调高较小组份的分配比例,尽量保证每位申请人均获分配最少一手股份,若每组份可分配股量仍小于认购总数,则采取抽签方式处理。
  到了招股书规定的分配结果公布日期,投资者可以从“披露易”网站的“上市公司公告”一栏搜寻有关公司的新股配发结果,也可以向有关的股份过户处查询,另外,绝大多数新上市公司也会在自设网站上公布新股配发结果。
  股份过户处会在公布分配结果当日,以平邮方式向成功认购股份的白表申请人发送股票证书,投资者若大额认购并超过指定数目的股份,则可以选择在股份过户处自行领取。而通过黄表或电子认购股份的投资者,成功认购的新股将会存入投资者于中央结算系统的投资者账户,或指定的证券公司以寄账形式将新股即日存入投资者的股票账户内。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股民投资港股血泪史:误买仙股损失95%本金
  当前,“价值洼地”的优势使其备受追捧,从大妈到专业机构都对港股蠢蠢欲动。然而,对于那些曾经尝过苦头的老牌港股投资者而言,当前港股的诱人走势却让他们不敢轻易“坠入情网”。
  “2008年金融危机时,A股市场哀鸿遍野,且处于加速下跌,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标的了。相比之下当时港股十分便宜,如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HK)才一块钱,在内地要3块钱。这种买了输不掉的,正因受此诱惑,我决定去开通港股账户。”(,)员工张菲澳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这个张菲澳随后便在“仙股”上栽了大跟头,当年买入的一只“仙股”一停牌就是4年,这也让这位“资深港股玩家”面对眼前的这波“港股牛市”不敢轻举妄动。
  所谓“仙股”,即股价低于1港元的股票,价位是以分来计算,在香港市场中,机构喜爱炒二、三线蓝筹股,而散户则热衷于炒“仙股”。
  误买“仙股”损失95%本金
  受沪港两地价差的诱惑,张菲澳很快就从朋友那儿打听到申万香港上海办公室的电话。
  “2009年的冬天我拥有了第一个港股账户,早在5年前我的‘沪港’就通了。流程非常方便,只要前往申万香港公司见证开户,只需提供护照、结算的银行卡等简单资料即可。户口开通后将港币汇入渣打银行的托管户口,这样就正式开启了出海的第一步。当时拿出了大学积攒下来的奖学金和一些积蓄共3万元人民币,当年1元人民币相当于约0.88港元。”张菲澳回忆道。
  当时,(02689.HK)最低约0.7元,(00005.HK)约38元,(00001.HK)约39元。“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感觉是兴奋,更不要说许多不在内地上市的世界级企业立马可以收入囊中。”张菲澳说。
  此后,张菲澳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打开交易软件、关注港股涨跌榜。
  张菲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香港每天都能出现涨幅大于20%的仙股,价格往往低于1元。日线图上多数呈现跳空式的上涨或下跌,多数时间交易量极小,又突然放出巨量。“我们错就错在用A股小而美的玩票心态操作港股。在A股浸淫10年以上的老股民都认同这样的理念:盘子小、价格低、高分红、有题材。”
  张菲澳最后选择了中国包装集团(00572.HK),因为股价只有0.2元,跌也跌不到哪里去,买入该“仙股”的3个星期内,升幅接近20%。
  但人算不如天算。因和德意志银行利率衍生品对赌的未公开,该公司股票停牌,接着缩股,这一停牌就是4年。4年里香港已经“节节高升”,“玖龙纸业最高录得14元,即使两块钱买入也涨了7倍了,汇丰控股、长江实业怎么说也翻了两三倍。而我的中国包装集团却抹去95%的本金,一文不值的故事在我身上真实发生了。”张菲澳苦笑着说道。
  仙股,也是大家所谓的“老千股”,是香港市场的“土特产”。因为香港的“仙股”大多数是小型上市公司,且换手率很低,如果出现一段时间无人问津或没有成交量支撑,很可能就会直接,这是它存在重大风险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仙股”在有重大利好消息的情况下会有火箭一般的上涨速度,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巨大盈利,但一旦投资完毕,往往也会出现一大波大跌的,因此“仙股”也被人称为“妖股”。
  内地投资者如果贪图便宜买了后,待到股价推上去时,公司就出说要配股,投资者参与配股,随后股价就会大幅跳水。对此,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此前也撰文提醒内地投资者,如果追捧这些“仙股”的话会死得很惨。
  沪港两地差异需谨慎
  张菲澳在失足“仙股”后便终结了港股交易,潜心投入A股市场。看着近期疯涨的港股走势,以及港股相较A股的较低估值,张先生又难免心动。当在行动之前,也颇为认真地总结反思了当年栽跟头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张菲澳当前已经从当年那个“随波逐流”的大学生成了现在CFA协会的最年轻持证人。
  “首先,不同市场因投资者结构的差异,投资理念和风险偏好显著不同。A股被普遍认为是投机性比较强的故事会,小而美的故事容易得到游资的追捧。我相信中国包装集团这样的上市公司在内地一定有机构帮助做市值管理,公司也会有诉求,价格肯定不止港股市场的几毛钱。但香港就不一样,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相当部分是海外资金,受过正统教育的基金经理根本不会覆盖这样的公司,想要在成熟市场赚到钱,得学会像机构一样思考。”张菲澳告诉记者。
  张菲澳也指出,实证分析表明,成熟市场的小市值、价值型股票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主流资金受流动性因素限制,更偏好配置这样的蓝筹股。小股票容易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不是有题材,而是关注不足就容易错误定价。这点和内地虽然结论一致,逻辑却不尽相同。
  张菲澳建议,香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财务尽职调查更需重视。“当年我的那笔交易之所以失败,导火线就是德意志银行对公司的衍生品诉讼上,一下把留存收益赔光了,再说本来家底就不厚。这也提醒我们各位港股投资者,别指望打开F10算算PE股息率就能了解一家公司,或有诉讼、对外担保这些潜在雷区都要检视。”
  主流资金偏好配置大蓝筹大金融就是张先生说的这个道理。因其信息披露充分、覆盖券商较多,早就把它们的家底查个底朝天了,极少出现重大事项不被市场充分了解的情况。
  就在不久前,张菲澳投资的这家公司奇迹般地复活了。一查公告,张先生发现其换了股东,注入电商概念,其间公告1000股送1000股,完成了股本扩张。如果不考虑汇兑损益,机会成本和张菲澳的名义本金基本回到了当年投入账户之初的水平。“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等待和希望。”张菲澳叹了口气,笑着摇了摇头。
  中国散户涌向不爱蓝筹爱小盘股
  北京时间4月13日下午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内地资金疯狂涌向香港抢购那些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并不熟悉的股票,这种情况已经让香港股市发生变化。
  自上周三开始,内地投资者净买入了人民币264亿元(合42.5亿美元)的港股,使得在港上市中资股股价大幅上扬,香港股市成交量也连创纪录高点。不过汇丰控股、长江和记实业以及太古股份等蓝筹股并不在内地投资者交易最多的前10只股票行列。
  相反,内地投资者们关注的是在大陆知名公司的股票,或是在内地、香港两地上市并存在A、H股较大溢价的股票。例如汉能薄膜发电以及等股票就通过沪港通产生天量交易。
  对于这些内地投资者来说,他们希望能够避开被国际投资者广泛持有的蓝筹股。南方东英旗下中国新平衡机会基金的副投资总监及资产组合经理华称,大陆投资者担心他们较小的影响力会被很快压倒。他说,内地投资者意识到香港股的定价权掌握在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海外投资者手中,因此,一般来说,内地投资者交易的都是小盘股。
  即便如此,内地投资者在香港股市进行的交易大多还是按常理出牌。许多内地交易人士只是买入那些未在内地上市、对于他们遥不可及的熟悉的公司股票。海外基金经理和券商由此表示,他们正试图找出哪些将是通过沪港通项目进入香港股市的内地投资者看中的下一批热门股。
  法国亚洲证券衍生品策略师Winner Lee表示,内地投资者可能追逐自己熟悉的品牌。这些品牌包括电器零售商和互联网++巨头,后者旗下经营着热门即时通讯应用微信。上周最后三个交易日,国美电器的股价上涨了46%,是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交易最活跃的股票。与深圳上市的竞争对手(,)相比,国美电器的估值看似仍偏低,预期市盈率大约为100倍,国美上涨前的预期市盈率大约12倍。
  投资港股也是为了抓住沪港两地同时上市股票存在估值差的机会。即使在上周大幅走高后,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股票的股价仍较在内地上市股票的股价平均折价23.4%。香港上市的电力股和化工股是港股通交易最活跃的两只股票,在上涨前他们较各自内地上市股票的股价折价高达49%。
  此外市场也存在着自我增强的投资动态。内地投资者购买(,)、(,)等中资券商类股,理由是沪港通开通将令这些公司的业务蓬勃发展。铁路巨头(,)、(,)是两只飙升的内地蓝筹股,在宣布合并交易取得中国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准后,这两只股票的累计涨幅都超过了18%。
  巴黎银行的Lee称,未来香港股市或许会对内地政策更加敏感。内地投资者非常了解国内经济形势,并相应地进行投资。那些增长乏力的行业,例如受到严密管控的跨国银行业就不太可能吸引到中国人的投资。
  在政策催化下,清明节后港股行情火爆。4月8日起,港股QDII潮爆发,一些公募基金受限的外汇额度很快用光,大量申购导致QDII基金的额度用尽从而封闭,“有价无市”局面出现。
  截至4月9日,、、广发全球精选已售罄,领导额度有限,仅剩(,)中国、易方达亚洲精选等几只尚有额度。而嘉实海外中国将于近日限购,限购额度为40亿元人民币。
  当下,此次港股行情的本质、空间、风险、机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港股成估值洼地
  4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赴港募资金额约280亿港元。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内资IPO浪潮袭向香江,香港资本市场的景气度正在逐步回升。
  一位在香港的基金业人士称,内地资金“北水南下”外,香港本地机构和零售客户最近两日的参与度也非常高,市场情绪高涨。
  嘉实海外中国在2014年中称,与A股前期的火热相比,港股市场投资者相对平淡,H股的表现大幅落后A股,如果A股短期喘口气暂歇,H股的表现可能相对更有吸引力,H股将有机会相对跑赢。
  “H股会取得超额收益,在今年年初内部策略会的时候已经有这样的判断。这是基于AH股、主要是大盘蓝筹股走势基本是一致的,可能有领涨和补涨的差别,但其反映了中国的宏观周期和盈利周期,从这个方面来说它是相同的。”(,)基金经理刘竞称。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从去年11月22日第一次降息降准之后,中国宏观经济进入降息通道。一个现象是理财市场、货币市场收益率逐渐减小,说明货币宽松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也为权益类投资奠定了牛市的基础。
  “逻辑的起点是周期性行业基本面见底,一些经济指标去年四季度筑底后开始环比改善;二是货币周期进入宽松周期;第三个就是国企盘活,充分调动资本市场的力量。这三者是这轮牛市的基本前提。”刘竞说。
  在刘竞看来,“改革牛市”是本轮行情的一个重要逻辑。“我觉得监管层的意图也很明确,上海、深圳、香港这三地资本市场是一个完整的棋盘。”他说。
  从历史上来看,香港和A股有六次大的偏离,溢价指数超过15%这样的一个标准,这六次都是以H股的补涨来结束的。
  从全球市场来看,是7年牛市,A股去年蓝筹股爆发,今年中小盘成长股、创了历史新高。不仅仅是对A股,放在整个中,香港市场也是估值洼地。
  显示,年初以来节节攀升,反映A股对在香港地区上市的同股同权的中国公司溢价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到达135以上。“这个已经不能用利率差异、香港本地经济边缘化等原因来解释。”刘竞称。
  实际上,去年11月7日前,恒生AH股溢价指数小于100,即港股的大票比A股要贵。截至4月13日收盘,AH股区间收窄了15左右,仍然有20%大盘股的溢价。
  在刘竞看来,虽然说做差价比较简单,但三大市场互联互通后,更大的机会来自于国内喜欢中小型成长股的投资者会把香港中小盘的投资洼地填平。“这个差价我觉得要比单纯做AH差价大得多。”
  价值有望重估
  过去,港股市场主要以外资机构的配置型资金为主,港股对这些资金来说只是全球配置中很小的仓位,看空中国时可以清零,因而导致了市场波动,价格与价值的偏离。
  “香港这么多优秀的中资公司,研究机构可能连一半都没有覆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批的医药、互联网+公司在香港只有10~15倍的市盈率。”刘竞称,随着深港通开通、和公募基金覆盖,从研究来讲,500亿市值以下的公司都会研究覆盖起来,从而可以挖掘出不少的投资机会。
  而最大的超额收益机会,除了与公司的盈利相关外,更大的系统性投资机会来自于重估。“由10倍估值变为20倍,再加上盈利一年增长30%的话,就是1到2倍的一个行情。这也是中资来争夺定价权的路线图,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刘竞称。
  “香港很有可能走出类似A股行情的走势。”刘竞称,这波行情发展是先从AH做差价开始,下面的行情可能会分化和发展,中小盘优质的成长股各个子行业会轮动一遍。
  刘竞认为,现在市场的热点在中小盘的互联网股票,那么下一步可能就是优质的环保新能源,另外一个就是医疗保健。
  这也是嘉实在中小盘看好的三个方向。另外,嘉实也表示对大盘蓝筹股很重视:这是能放得下大资金、确定性强、基本面看得清楚、老千风险很低的机会。
  “现在H股对A股有大的折让,一些非银金融里面质地相当不错的公司,对A股可能还有40%~50%的折让,这也是符合我们大蓝筹方向的一个重点配置。”刘竞称,非银金融首先其基本面景气度很强,处在上行的通道,其次H股便宜,交易量又很大,进出都很容易,操作角度来讲也是比较优化的一个选择。
  此前,北京一位老总与记者交流时提到,虽然港股处于估值洼地,但由于不清楚香港市场,加上“水太深”,因此不会去碰港股。
  刘竞亦认为,一些上市公司本身没有造血能力,仅凭概念炒作、靠一些故事来撑大股价,从而在资本市场来给自己造血,他会从基本面来回避这些风险。
  “香港市场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就是分析它的商业模式以及现金生成能力。”刘竞称。
  虽然创业板高估值令人担忧,但在刘竞看来,创业板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对的,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而A股过去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可以选择的标的不多,互联互通后便可以在香港找到一大批属于互联网、医药、环保等领域、过去的经营记录不错的公司。有强大的现金流、历史上持续有分红、有股权激励、不是资本消耗型等特征的公司,都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港股有望挑战30000点
  近日港股表现可谓亮眼,恒指上周价量齐升,三个交易日累积升幅近2000点,创下七年来新高,大市日均成交额亦逾2000亿港元。当前恒指已经站上28000点关口,资金更是呈现加速进场迹象。
  就港元汇率而言,近期多次升破7.75强方兑换保证上限,自上周四(9日)开始,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已连续出手四次,向市场注资了约275亿港元。此外,“港股通”单日额度上周亦出现两次告罄现象,外围资金围涌入港股的盛况再度上演。
  本周一,港股延续升势,恒指早盘高开102点,后强势震荡上行,午后则进一步扬升,最终收报28016.34点,涨743.95点,涨幅2.73%,成交2636亿港元。收报14590.45点,涨602.92点,涨幅4.31%。从周一港股盘面上看,蓝筹股多数上涨,港交所大涨19.44%,最高见300港元,为表现最佳权重股;中资银行、保险及石油股亦涨幅居前。此外,博彩股上周跟随大市回升,周一则呈现回吐,跌3.78%、金沙跌2.82%;本港地产股表现偏软,恒生地产分类指数逆市下跌0.17%。
  纵观近五个交易日“港股通”标的股票市场表现,基本上呈现普涨格局,286只标的股票中上涨数量达到271只。其中,国美电器以111%的涨幅位居涨幅榜首。另外,港交所、南北车、涨幅均在50%以上。
  在AH溢价方面,由于国企指数持续跑赢内地A股,导致恒生AH股溢价指数近期持续下挫,本周一再跌2.22%,报120.61点,自3月27日以来,该指数已累计下跌11%。A+H折价股近日成为市场聚焦热点,捕捉H股相对A股股价差距收窄,为近期升浪主题之一。就上海市场上市的A+H股而言,截至上周五,多达66只H股相对A股股价呈折让,幅度由1%至68%不等,大部分折让在3至5成之间。
  上周大量蓝筹股股价创上市或多年新高,权证市场方面亦呈现新的变动。由于期间正股表现活跃,累积升幅较大,其对应当前市场上的不少权证条款已不合时宜,以港交所为例,其股价上周急升27%,周一再创300港元上市新高,不少行使价为200港元以下的权证现已变得极度价内,实际杠杆均有机会跟随下降,故市场人士现阶段可留意市场上现存的价外及中长期权证,亦或等待发行商推出新的条款合适的新权证。
  展望港股后市,外围市场可能给恒指带来的影响需要继续留意。上周收涨,为连续第二周出现升幅,三大指数均有约1.7%至2.2%的升幅。有关美联储的忧虑缓解,而美股企业财报季正式展开,数据若有积极表现,短期大市则或延续震荡上行。此外,近期亦呈现强势,欧QE举措的正面作用在显现,欧元汇率下跌亦进一步促使区内主要指数于近日创下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内地A股对港股影响逐渐加大,A股近期加速上扬,已强势突破4100点,市场投资热情高涨。
  外围市场普遍走好,特别是内地股市上升势头迅猛,而资金积极流入港股,亦为市场带来新氛围。目前恒指上升空间已经打开,多重利好因素下,后市则或有机会上望30000点。
04/14 01:36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投资港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