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创业到底怎样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功

徐小平:想创业成功就要找到“俞敏洪”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徐小平:想创业成功就要找到“俞敏洪”
  很多人常常会问,创业家的成功法则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一个成功法则:能够找到一个俞敏洪这样的人为你打工,找到俞敏洪这样的人做你的合伙人。我是1996年回到新东方的,王强也回来了,三驾马车各有分工,各有专长,最后就做成了现在的新东方。我想分享一个重要的东西给大家: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大家可以说是团队精神,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团队精神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没有较量、没有冲突,团队精神恰恰在于经过激烈的、有规范的、有程序的过程,企业一步一步往前走。
  成功法则有很多说法,但是你要对自己在团队里能做什么有一个了解,这样创业才能够成功。创业一个人不能成功,人多也未必能够成功,最重要的是互相指导,自己定位好,最后才能前进。
  在新东方我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出来创业,上市之后也不是没想过。男人嘛,总得有一些野心,但是最终发现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能力、兴趣等等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后来我就做了天使投资,这里面依然是对自己的了解,最终找到自己在千百个创业者当中独一无二的位置,与他人不同的优势。
  我投资过一家手机公司。那个创始人拿着十年前在新东方的上课证来找我,我觉得我们欠他的钱,我被他的那种激情、明天就是死今天也要创业的那种激情所震撼,而且如果我不给他钱他的公司今天就可能死,所以就投了,一两年不知道他的公司在做什么。
  这是一个奇迹般的故事。他们是一家手机设计公司,150多人靠500万元撑了一年多,没有业务,但是只做了一个战略:拒绝做山寨手机,给运营商做OEM。当时在深圳做山寨手机可以赚很多钱,打不过华为,打不过TCL,打不过诺基亚,做山寨手机可以赚一些钱,但是创业就是过把瘾就死吗?赚点小钱就遗臭万年吗?他日日夜夜设计手机,告诉全球的运营商我们多好,没有品牌,没有经验,没有形象。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一家公司给他40万美元的订单,所有的团队成员都逼迫他做这个事。他说,如果做,OEM要推迟三五个月,如果不做公司就要死,但是在求苟且地生存、额外的短期和长期战略之间,他特别坚定地选择了长期战略。成功以后我问他,他说公司的同事偷偷把七八个样品做好了,就等他下令生产,可他拒绝,这40万美元做完了还是死路一条,要死就死得壮烈一些,死在梦想的路上,而不能死在别人的羊肠小道、歧路上。
  最后熬到了金融危机爆发,订单雪片般飞来,运营商对成本非常敏感,纷纷来找他。到了2009年年底,我投资三年以后他找我说成功了,当年做了一亿美元的出货量,多年积累的战略没有错,唯一的风险是订单太多做不过来。
  这家公司的成功法则是什么?就是坚持正确的战略。问题在于有那么多机会,到底是大趋势,还是热门应用?还是最时尚的东西?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了解你自己,看到你公司的特长、优势,看到竞争对手的能力、强项,最终在千万个创业团队里找到自己的定位。我相信这就是创业者的成功法则。
  最后讲讲真格基金。新东方上市之后,我去做投资。我讲过一些笑话,一开始我投资的原则是找我的人上过新东方的就投了。去年9月份去找雷军,他说他只投熟悉的行业。我找到了自己投资的方向,就是看见优秀的年轻人,有创业激情、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经验,就投进去,我相信我坚持下去也能够做成比较成功的基金。
  刚才老薛也说了,想到明天要死了,今天多投一个少投一个也无所谓了。假如明天要死的话,我会今天再投一个,也许就能够创造出一个创业的奇迹。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不支持Flash俞敏洪回忆创业惨痛经历:为学校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
日 03:11来源:
作者:吴敏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图/CFP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
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
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
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如果梦想是光,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果追梦的过程是攀登,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他一直相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1990年,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出国时,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离开北大,两手空空,创办了“新东方”。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电影与学校,剧本与现实,就在影迷们在两者间热心勾连时,恐怕想不到,当年俞敏洪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
“总要找点活干。”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兼职打工被迫离开北大
最初,俞敏洪并没想到会成为别人留学梦的“垫脚石”。
1988年,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国时,还在北大当英语老师的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彼时,俞敏洪也获得了不少大学的Offer,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学校,也仅能提供四分之三奖学金,还差几千。
在“万元户”都少见的上世纪80年代,几千美元是一笔巨款。为了筹到这笔钱,俞敏洪在校外做起了兼职培训捞外快。正在他憧憬留学大洋彼岸时,事情“败露了”。
1990年秋天,北大给了俞敏洪通报处分,并在校园广播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处分决定。曾任新东方副校长的李力说,他在北大20多年,从没有遇到过大喇叭广播处分决定的情况。
离开了北大,俞敏洪彻底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决定下海。
虽然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流程了如指掌,对英语培训也十分熟悉,他决定加入培训行业。
俞敏洪找到曾经讲过课的民办大学——东方大学,借用东方大学的牌子办英语培训部,每年交15%的管理费。借块牌子还能白拿钱,东方大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俞敏洪在二小租了间平房当教室,那是一间10平米、漏风漏雨的屋子。外面支一张桌子,再放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员工只有两个人——他是一把手,妻子打下手。
开班初期生源少,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
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
第一天开张,只来了两个学生。看见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房子,报名册上干干净净,两个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连忙推销自己,好说歹说让两个学生交了钱。
夫妻俩正高兴,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学费又要了回去。
接下来的,又来了三个学生,十分爽快地扔下钱走了,“1000多块啊!一天的工夫,是我在北大教书四个月的工资啊!”俞敏洪说,虽然白天已经数清楚了,但晚上回家后,两口子还是把钱摊出来数,一边数着带角币的散钱,一边感叹,“来三个了,来三个了。”
俞敏洪还是担心,虽然很多学生来,但看过报名册就都走了,是不是觉得报名的人少,担心自己是骗子?第二天,他在托福、GRE的报名册上各填上30个假名字,造成从第31个开始招生的假象。
学生们终于相信他不是骗子了。
身份的转型并未让俞敏洪立刻适应市场竞争。创业早期他请人贴广告,阻碍别人招生,对手雇人把贴广告者捅伤。俞敏洪报警,警察说,事太小,杀人的案子都处理不过来。
“打听后我才知道,人家(竞争对手)早就疏通关系了。”俞敏洪说,问题终归要警察解决,可自己一个警察也不认识,就到刑警大队门口蹲点,后来找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警察,请人家在旁边的饭店喝酒,警察又把大队长和政委拉出来一起吃午饭。
“我不知道跟他们怎么说话,只好一个劲说‘大哥喝’,‘大哥喝’”,俞敏洪当天一口气喝了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
抢救过来后,俞敏洪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我要关掉学校。”
为了生计,第二天,他又背上背包去上课。俞敏洪说,新东方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校训,就酝酿于从北大出来后的这一阶段。
“后悔让新东方上市”
随着中国留学浪潮在九十年代日渐高涨,俞敏洪独特的教学在出国培训领域中异军突起。1995年,新东方年收入超过千万元。
此时,俞敏洪已经可以去留学了,不用再担心经济问题。但他发现,已经抛不下新东方这个帮助别人实现出国梦的事业,更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一个人很难做出“意义”,这一年,俞敏洪赴美邀请了同学徐小平和王强。此后直到上市前的若干年,新东方成为一个奇特的图腾,“红宝书”,“假姨(GRE)”成为大学生日常问候和调侃中必不可少的词汇。“你能感觉到学生从你这儿学后得到高分,得到奖学金出国的那种喜悦。”俞敏洪说。
梦想是一回事,把它做成一门大生意,是另一回事。
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新东方上市的后悔。他说,上市就要对股东负责,就要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而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
多次到访欧洲的俞敏洪,对巴黎的咖啡馆充满羡慕。他说,很多500年、800年的咖啡店现在还开着,规模没有变化,但经营者祖辈相传,充满了幸福感和骄傲感。
“想一下,如果咖啡店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会变成什么样?整个巴黎都应该是同一家咖啡店了。”俞敏洪说,这感觉太荒谬了。
俞敏洪的下一个梦想,是建一所真正的非盈利私人大学,有全球最好的师资,提供最好的教育。
■ 同题问答
1、25年前你在做什么?那时候你的梦想是什么?
在北大时梦想就是出国,去美国名牌大学读书。出了北大很长一段时间也这么想,做了新东方后也一度想把它关掉出国。
2、作为一个成功者,你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最失败的就是让新东方上市。其他都还好。这个失败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成功,没有上市也没有这么多关注。
3、有什么话是你深信不疑并且最想教给孩子的?有什么话是你曾经深信不疑如今不以为然的?
类似于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我会跟孩子强调。没有不以为然的,“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一直用到今天,现在仍然深信,这是人生的支撑点。
4、是否有过放弃或不思进取的时候?如何度过那段艰难时光让自己继续前行?
有很多次。后来发现放弃会更糟。比如我之前说的新东方上市后想把它关掉。就像孩子惹你生气,你说这不是你的孩子,但最后他还是。
[责任编辑:yuran]
企业大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俞敏洪:如何创业才能成功
摘要:很多创业人士名为创业,实际上创业之路企业家精神和盈利之道是忙于写创业报告,忙于搞商业计划书,目的就是捞到钱。昨天我在吃饭的一个小时里就有五六个年轻人过来和我说,俞老师,我要创业,能不能给我钱?凭一份商业计划书就给你钱吗...
  很多创业人士名为创业,实际上创业之路企业家精神和盈利之道是忙于写创业报告,忙于搞商业计划书,目的就是捞到钱。昨天我在吃饭的一个小时里就有五六个年轻人过来和我说,俞老师,我要创业,能不能给我钱?凭一份商业计划书就给你钱吗?当然不能。  创业到底怎么样才能成功?首先,创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商业社会,就是创业带动的,创业也带动了大企业的发展。现在的创业团队跟原来相比有两个不同:一是创业者更多的是大学生和海归,很少再有农民和工人创业,引领未来潮流的创业者应该是大学生;二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密切联合,现在任何行业离开互联网都不能叫创业。而这两点也导致了创业有一定的难度。  我预计10到15年以后,现在创业的民营企业和商业所带来的总收入,也就是GDP的总含量会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加上前面一代的创业者。我们这一代所谓成功的企业家实际上已经开始落伍了。新东方在互联网的发展当中明显不能迎头赶上,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本人不懂互联网。  我们这一代人在创业的时候,想要拿到投资几乎不可能,我们都是从零开始一分钱一分钱地积累,像新东方这样的公司要积累十年左右才有腾飞的机会。而现在创业的好处是可以拿到投资,我本人也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一些投资。这个好处是可以使创业人士不再那么心疼地掏自己腰包里的钱来做事情。  但是,这也带来一个坏处,因为是别人的钱,不心疼,所以,很多创业人士名为创业,实际上创业之路企业家精神和盈利之道是忙于写创业报告,忙于搞商业计划书,目的就是捞到钱。昨天我在吃饭的一个小时里就有五六个年轻人过来和我说,俞老师,我要创业,能不能给我钱?凭一份商业计划书就给你钱吗?当然不能。所以,好坏参半。  这是一个创业的大时代,而且是会持续下去的时代。这样的创业浪潮会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格局。袁岳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就是在服务业中创业、创新。中国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到40%,其中还包括了像中国移动这样的大企业。在世界发达国家,服务业一般要占到GDP的80%左右。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有整整一半的空间在服务行业。  同时,服务行业是国家垄断资源最少的行业。要有经济活力就一定要打破垄断,服务业的创业、创新成了打破垄断的手段之一。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有既得利益的人把利益放弃,这个难度非常大。所以,只能像小鸡破壳一样,慢慢把这个蛋壳啄碎,最后破壳而出,长成凤凰,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一代人的责任。  某些人利用国家资源或者跟权贵联手来创业,来获得企业发展,坦率地说这些不代表他们的本事,他们这么做是在巧取豪夺,在花人民的钱壮大自己的腰包。在这一点上,我为新东方感到骄傲,新东方没有动用过任何国家资源,每一分钱都来自于我们跟客户和学生之间真诚的良心互动和交流。  作为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做一个企业当然要赚钱,但又不仅仅是赚钱这么简单,除了赚钱,还要为社会提供好的服务。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跟人打交道的时候肯定愿意跟一个好人打交道,如果这个人不好,他再有钱,再有才华,你也不敢重用他。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做到让老百姓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委托给你,这样事情才能够做大。  任何生意,除了贩毒、贩枪以外,都应该对老百姓有好处。造纸厂造出来的纸虽然可以传播文化,但却排放大量污水污染江河,这样的生意就不能做。这方面我一直把控着自己。多一份价值观让你行走的时候多一份阳光。  第二,创业者要有踏实的、能够完成的目标。现在孩子们的想象力有时候是对钱的想象力。昨天,两个孩子来找我说,俞老师,你给我投资,我的网站两年以后就是10个亿。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要有把事业做大的决心,但设立目标的时候必须一步一步来。  我做到10个亿用了整整12年,你告诉我给你一点儿投资,第二年就可以做到10个亿,这是一种浮躁的心态,也是一种目标不明确的心态。这种心态很容易体现在创业者身上。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努力抓住机会,把机会变成大机会的人。  新东方从来都是一点一滴地做事,到现在为止也是抱着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的心态。我从来没觉得新东方是大企业,每天都是用创业者的心态来做事。所以,一定要有踏实的目标,慢慢做。  有人问我,做什么事情是必然成功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成功的。我只能说你去开豆腐店。为什么?做薄是豆腐皮,做厚是豆腐片,做臭了是臭豆腐,反正总能卖出去。这世界上最需要的是靠谱的人,但现在太多的人不靠谱,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第三,创业者要把自己变成优秀的领导。优秀的领导有各式各样的特征,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胸怀宽广,二是有团队凝聚能力,三是有把一个商业计划细化到每一天工作的能力。如果你本身不是一个有魅力的领导人,不能让人拼命地跟着你干,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个孤家寡人。很多创业者很有激情,但最后团队没有成员。为什么?为了几分钱的差距就去打架,做事永远是自己的利益先占。这怎么行呢?  有记者问我,你把大学、中学同学从国外请回来,不怕跟你有利益竞争?我说关键是态度。已经过去了近20年的时间,为什么新东方的团队到现在还没有散?主要是因为我能够把团队利益放在我的利益之前考虑。我已经把70%的股权分给了新东方的成员,就这么简单。  第四,创业者一定要有良好的团队。建起了团队以后最难的是什么?是维护这个团队的正常发展。有的创业公司刚步入正轨,结果团队的人都跑掉了。有时候我准备投钱了,发现团队成员散了。我们做投资是投资团队,而不是投资给商业计划,商业计划再好,如果团队不靠谱的话,也是不行的。  第五,创业公司必须要变成一个发展成长型的组织。新东方员工如果一年没有读满20本书,就可以自动走人了。我一年至少读50本书。这是组织发展的要求,必须要成为一个发展型组织才行。  最后,如果做到了前面五个方面,再找投资就非常容易了。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互联网科技公司“奇思客”获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
企业股权方案提供商“荒草地股权VC”获800万天使轮融资
程序化邮件直投服务平台“PebblePost”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
科技初创企业“LeoLabs”获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室内地图和定位平台“LocusLabs”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为企业提供钟点工管理软件企业“WorkJam”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
服装租赁平台“多啦衣梦”获1200万美元A+轮融资
共享单车服务品牌“永安行”获数亿元A轮融资
会议活动平台“31会议”获4000万元A+轮融资
房地产综合门户及营销平台“楼盘网”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百拜单车”获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ofo”获4.5亿美元D轮融资
免费资讯服务平台“奖金网”获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居家上门服务品牌“泰笛科技”获1.5亿元C轮融资
提供会议语音助手服务企业“Workfit”获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印度公寓租赁服务平台“StayAbode”获天使轮融资
超融合基础设施初创公司“Diamanti”获1800万美元B轮融资
B2B物流公司“ BlackBuck”获3000万美元C轮融资
广告恢复平台初创公司“Uponit”获2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运输及货运交易平台“uShip”获2500万美元D轮融资
仓库业务代运营服务商“鲸仓科技”获6800万元A轮融资
智能腕带品牌“GYENNO One”获数千万A轮融资
人力资源运营移动APP“职行力”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O2O汽车保养平台“车发发”获1亿元A轮融资
可视化软件平台“优锘科技”获7200万A轮融资
本地化生鲜品质电商“原谷生鲜”获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地产中介平台“我爱我家”被昆百大65亿元收购
开源代码解决方案企业“Fossa”获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金融借贷平台“SoFi”获5亿美元战略融资
云通讯服务平台“Layer”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403 Forbidden
Request forbidden by administrative rules.|||||||||||||||||
俞敏洪谈创业者压力:创业过程可以缩短但不能越过
  在10月9日举行的第八届北京大学企业家论坛-中国创业者2016峰会上,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进行主题演讲。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正穹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李正穹)日前,春雨医生CEO张锐的突然离世,引发社会对创业者压力的讨论。在10月9日举行的第八届北京大学企业家论坛-中国创业者2016峰会上,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近两年的创新创业中,出现了创业者觉得身心俱疲的情况,这与投资人对创业者的敦促,以及创业者急功近利、期待一天就能成功的心态都有关系。&
  “我跟很多创业者交谈之后发现,很多创业者确实觉得身心俱疲,尤其是心理上的紧张。”俞敏洪表示,创业是否成功,与国家政策形势相关,与世界、中国的经济形势相关,更与个人能力相关,“很多年轻人,如果进一步升华自己,更加成熟,那么在创业中也会更容易成功。现在获得成功的中间带创业家,在创业前大多有7、8年的工作经验,大部分创业也不是一次成功。比如,阿里巴巴就是马云的第五个创业公司,如果没有前面四家公司,就不会有阿里巴巴的成功。”&
  俞敏洪提出,在创业中,个人能力储备非常重要,不管目标在哪里,都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休息、加油,要在还有余力的时候增加力量,“不管是急功近利的心态,还是每天二十四小时拼命干,都不一定管用。创业过程可以加快,但不能越过。这个过程可以缩短,但不意味着创业者的能力可以缺失,这些能力包括创业逻辑、商业敏感性、客户忠诚度、发现客户的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国内国际资源。”&
  回忆新东方的创业初期,俞敏洪表示,当时一点都不觉得苦,而是内心充满欢乐,这既是因为没有投资者的压力,也因为凡事都从小做起,根据客户需求配置资源,这种喜悦持续到今天,令他二十多年没有厌倦,依然在做新东方。&
  “把一件事做大,心态本质上是一样的,有充分的做这件事的喜悦,慢慢抓住要点,从客户到员工,到产品设计到提供最佳服务。早一年上市、晚一年上市,估值四百亿或是不到四百亿,对创业者而言并没有多少用,有关系的是始终是坚持自己的理念,既有成功的喜悦,也能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俞敏洪说,创业就是循着正道、目标充满耐心、补充好能量、组建好团队的一路前行,不要放弃,可能就做成了。&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关注“学习者”(ID:youth_xuexi)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学习动向。&
责任编辑:周学磊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俞敏洪成功经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