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集信美金服服做风险评测,结果是稳健型,什么意思?

7月1日股票风险测评新规 老股民没有风险测评还能交易吗 - 金巧网
当前位置: >
7月1日股票风险测评新规 老股民没有风险测评还能交易吗
证监会发布了新的管理新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7月1日新规发布后,在风险测评中,如果投资者属于保守型,将不能参与。这一举措会给投资自带来什么影响呢?风险评测设计什么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保守型投资者终于可以不用剁手了,因为压根连剁的机会都没有了。一般风险测评结果是保守型投资者、平衡型投资者、进取型(激进型)投资者。那么什么样的投资者被认定为“保守型投资者”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券商的风险测评,一探被证监会禁令交易的选项究竟是什么?风险测评选这两项,7月1日起就被禁止股票账户交易了以招商证券的客户风险测评为准,风险测评问题依次为:1、证券投资资金占您家庭总资产的比例;2、您可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总金额;3、您的证券投资知识可描述为;4、您的证券投资经验描述为;5、您具有几年证券投资经验;6、您计划的投资期限为多久;7、您对那些投资品种感兴趣;8、当您进行投资时,您的首要目标是;9、假设有两种投资:投资A预期获得5%的收益,可能承担的损失非常小;投资B预期获得20%的收益,但可能承担较大亏损。您会怎样去支配您的投资;10、您认为自己能承受的最大投资损失是多少;我们来分析一下券商风险测评的原理,风险测评1/2是对财务状况测评,3/4/5是对投资经验测评,6/7/8是对投资目标测评,9/10是对风险偏好测评。现在我们来搭配一些风险测评结果,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标+风险偏好=测评结果。财务状况佳、投资经验丰富、投资期限久、对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测评结果可能是激进型投资者。反之财务状况差、投资经验少、对风险偏好忍受低的客户,测评结果可能是保守型投资者。在反复测试风险测评后发现,这份风险测评的关键点在于第9、第10选项。假设第9、第10选择风险容忍程度最低,即投资风险最低选项,忍受损失最小的客户,给定的测评结果即是保守型结果。如果选择风险偏好稍微高一点,搭配前8项任意选项,根据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标,能够给出平衡型或激进型结果,也是证监会要求内可以进行正常股票账户交易了。以上就是风险测评的内容,确实新规可以让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人避免亏损,股市确实风险高,投资者共勉之。
()提供更多股票动态
联系我们投稿通道:商务合作: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金巧网()版权所有 (C) 2017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奇怪!同一逻辑的投资风险测评,我怎么测出了三个风险等级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开门见山概括一下事件核心:同一天内,记者本人在银行柜台的风险评测属于成长型,在理财通属于稳健型,在陆金所则测得处于前两者居间――平衡型。
  下周就是万众瞩目的《证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将为投资者与产品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如果把视野从证监会管辖的范围扩展一些,看看隔壁银行体系,28.4万亿元银行理财虽然早已实施风险五级分类,但问卷题设思路较为简单,选项也较为笼统。
  所以这就留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个问题――我们当然知道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最终意图是将合适的产品匹配给合适的投资人,但现行的评判标准(即风险测评)足够科学吗?一张问卷真的就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将投资人贴上保守、稳健、平衡、成长或进取这些标签吗?出现一个投资人三个风险承受等级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风险评测问卷或许需要再优化一下?
  同一个投资人,三种风险承受等级
  记者去网点买了一款银行理财,在电子屏幕上勾选完十道题再对着摄像头笑一下(当然不笑也可以),完事。出来的评测结果是,本人属于“成长型”(五级分类中,风险承受与偏好等级属于第四档,接近最高级),所以看中的挂靠黄金ETF的28天期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可以买。
  同一天,记者在理财通平台上欲购买某基金公司运作的追踪行业的指数分级基金,却被告知记者属于稳健型,而欲购买的产品属于高风险,超出了本人风险评测偏好。当然记者还是可以买,选择继续申购则视为愿意承担该产品风险。
  还是同一天,记者在陆金所做的风险测评问卷,判断记者属于平衡型,看中的一款起投金额为5万的、中风险的定向委托类理财产品,可买。
  本人没有弄虚作假也不存在人格分裂,但是同一天的同一个状态,却被不同的资产管理人定为不同类型的投资人。此外,记者的同事也遇到类似情况,在不同的机构处测得属于不同类型投资人。于是这就引发了一个核心问题――构成风险测评问卷的问题都是些什么,为什么会使得答案如此大相径庭?
  三套问卷都问了啥?
  不妨仔细分析一下测评问卷。我们先提取记者购买的大行理财产品和理财通的风险测评来逐条分析,之所以选此两者,因为它们的题量均为十个,而且设题逻辑高度相似:
  第1个问题都是问投资人年龄;
  第2题:理财通问的是有无房产和房贷,银行理财问的是家庭年收入;
  第3题:理财通问的是家庭年收入,银行理财问的是除储蓄外可用作金融投资的比例;
  第4题:理财通问的是除储蓄外可用作金融投资的比例,银行理财问的是投资经验;
  第5题:理财通问的是计划投资年限,银行理财是在前述问题上追问你有没有衍生产品等风险产品投资经验;
  第6题:理财通问的是银行理财第4题就问过的投资经验,银行理财则列了一堆描述,问投资人哪个符合其投资态度;
  第7题:理财通问的是接触过多少种投资工具,银行理财则设置了一到主观问题,问你愿意用有多少比例的机会赢取不同数额的现金(机会比例越高拿到的现金越少,反之则越多);
  第8题:理财通问的是投资收益目标,银行理财问的是你希望的投资期限是多长;
  第9题:理财通问的是短期内你对亏损的容忍范围;银行理财问的是你的投资目的;
  第10题:理财通追问你对投资组合表现的态度是如何的(设置的描述还是亏损容忍);银行理财的逻辑相同,但换了种问法,问产品亏成怎么样的时候,你会焦虑。
  所以总结一下套路,两套问卷的逻辑大概就是:你多大、你收入多少、你打算投资多少、你投资过吗、你希望投多久、你希望赚多少、你怕亏吗。
  而陆金所的题设则最让人意外,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问题比较多(有15道),而在于它展示出来的对投资人行为特征的侧面挖掘思路:
  比如问收入,陆金所除了问你的家庭年收入数字区间,还会加问一道你的学历和就业状况,并让你勾选你的收入是固定的还是佣金为主。这就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一个投资人的求职硬件、收入稳定性和现金流压力;
  再比如计划投资期限,银行理财和理财通直接就是以年为单位,而陆金所设置7个档,细化到月。这或许能更科学判断投资者的投资风格究竟是炒短还是追长;
  还比如陆金所设置了至少三道主观问题(让投资人描述自己的过往投资经验和家庭财产状况等属于客观问题),比如如何理解风险,以及问你在不够钱的情况下是否会借钱投资等。
  最后就是陆金所问卷的答案比较细化,会列举更为多的选择,比如跟银行理财类似,陆金所也设置了一道“投A收益小但风险小,投B收益大但风险大,您会怎么支配”的题。银行理财的选项是“非此即彼”的逻辑,而陆金所是给出了“分散投资”的选项,比如投资者可以选同时投资于A和B,但大部分资金投资A。
  记者本人选的就是这个选项,从个人切身感受来说,比较符合记者实际情况,而无需像其他问卷一样纠结“好像都不像我的做法”。
  这些设题逻辑,真的很出乎记者意外。记者因此专门去采访了陆金所的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他告诉记者,一份能较为准确反应投资人资产实力和主观风险偏好的风险测评问卷,应该由多维度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风险敏感度、投资经验、风险认知水平、投资规划组成;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减少客观描述的题量,加大主观认知问题的题量,并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这种方式,代替直接问投资人“是或否”。
  “你问他是否厌恶风险,他肯定回答厌恶。但如果你换种方式,问他是选择去赚钱多的初创企业还是钱不够多的大国企,他肯定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能最大化接近他对风险的真正容忍度”,杨峻说。而一个不为人知的数据是,去年以来,通过上述风险测评,陆金所累计对117万投资者、219万笔交易进行风险超配提示和拦截,预警提示金额共达3653亿元。
  记者还采访了几位人士,他们直言市面上绝大多数风险测评都不能称得上足够科学――包括自家的。之所以网点还会去销售中高风险等级以上的金融产品,那是因为银行是国家信用,刚兑暂时还不可能打破。这就是一个死结――如果连风险测评都做不好,就谈不上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投资人,那么刚性兑付就更加打不破了。
  这是个略有点让人沮丧的认知。
  问卷VS 大数据,谁在夸大客户资产实力
  “好像都不是我的做法”这样的感知,或许恰恰是不同风险测评问卷出来的结果南辕北辙的原因。因为代销机构给出的答案本来就过于宽泛,或者说过于注重投资人的资产实力、而不是风险认知和意愿,就让投资人本人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也没办法侧面引导出投资人内心真实所想。
  一个有钱人,未必就是风险偏好者,他极有可能厌恶风险――这应该是一个多么基本的认知。可是用市面上绝大多数问卷的题,能真正得到正确结论吗?
  记者把(对个人/机构)、银行理财、理财通和陆金所的问卷逻辑,浓缩成这个表格:
  关于这些风险测评究竟有多大程度符合事实,记者采访了多家银行和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很遗憾至今为止市面上未有任意一个判断指标。
  就像前两天曝出的某行代销的R5级产品风险事件,投资人的风险测评在一小时之内一次为A5(最高级),一次为A4(次高级);而据记者所知,不乏该款产品的A5投资人同样焦灼异常。
  这些都是鲜活的例子。
  记者目前唯一可以获得的一个侧面数据,来自于陆金所对其问卷M5级客户的大数据监测实力验证。“M”代表陆金所投资人的客观实力,包括自身的资产实力和在陆金所的历史最大AUM(资产管理规模),从M1-M5实力由弱增强。
  在不泄露陆金所商业机密的情况下,记者可将监测结果告知如下:问卷评估达到M5的优质客户,实际在陆金所后台的大数据模型(包括陆金所平台各行为因子和外部机构金融交易行为因子)的监测里,只有17.8%的占比符合M5级;投资人分别有14.8%分布在M4级、33.3%分布在M3级、28.1%分布在M2级、5.9%属于M1级。
  当然这只是一家有据可得的机构的一套验证,不是一棍子打死目前所有的风险测评问卷,但它确实提出了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风险测评问卷,应该更加优化了。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娄在霞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奇怪!同一逻辑的投资风险测评,我怎么测出了三个风险等级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金电汇美国的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