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莫名其妙出现墨鱼的墨汁能吃吗的臭味 小时练过毛笔字,所以很熟悉,之前租住

练好毛笔字的秘诀:小清新和真硬汉要选适合自己的笔
如何开始练毛笔书法?
Daniel FC,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给大家一个在任何网站都不可能看到的充满干货的回答!我曾经连钢笔字都写不好,毛笔画条直线都画不出来,但现在,至少我用毛笔写出来的字,能够被别人看清楚了。学写字这几年,我几乎犯尽了所有的错,所以我写的这个答案,可以让咱们绕开这些不必要的弯路。答案太长,想尽快看完的话,可以只看黑体字;如果有时间,当然是全文看完,便于了解到更多东西啦。
0. 绪论 传统方法:手把手,请专业老师一对一指导
大家都听说过手把手教学吧。实际上,&手把手&这个词,最初的时候,就是形象地形容书法教学方式的。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会有家里最德高望重的大人帮忙,帮助孩子把五只手指的位置都放妥当了,再抓牢孩子的手,一点一划地把字写出来。写字的过程中,孩子的手应该是完全放松的,让大人负责发力;小孩子则专心去感受每一个笔画,应该是如何发力运劲写成。到了真正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学校的先生依旧会用这种手把手的练习方法进行启蒙,去让学生熟悉笔法。
与我们日常学习几何学、地质学之类的知识学习不同;书法的学习,更加强调的是动作技能的习得。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强调的是得到示范和反复练习。
而手把手教学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最深地领会到正确的动作映像,能够极精细而又最有效率地教会孩子该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对不同笔画,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学习方法,比起野路子来说的话,能少走很多弯路。
有条件的话,当然还是建议能跟到一位好的老师,认真地跟着学上几年。 知友说了,&6 岁的时候正好&。我觉得还要打个折,3 岁的时候正好。
不过知友们都过了手把手学写字的年龄了吧?没关系,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玩法!
0.1 自学 追求扎实而高效的练习方法
我就是从野路子中间走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弯路都走过了;虽然写得不好,但是练起来一样能练得很欢的!
比如这个最近练的:
(等我练到能驾驭 1 公分 *1 公分的小字的时候,以后签名我就用毛笔签了!哇哈哈哈!)
以一个不成功的过来人的身份,给身边想练字知友一点小建议吧:
既然没有家长手把手教写字了,那首先就来讲执笔方法。这个问题,本来我是准备直接在百度上面搜幅图上来就解决掉的,但是发现它涉及到一些前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误区,就一并拿出来讲啦。
1.1 误区:过分用力握笔
很多朋友在学写字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类形容运笔有力的词语了,于是就先入为主,自然而然地认为写字的时候,就应该用力握笔,死死地把笔抓牢。
因为握笔过分用力,写起字来就会不够灵活、运笔艰难,写出来的字显得生硬而没有灵性。
这个误区流毒甚广,远至东晋著名书法家都被黑了。
王献之幼时学于父(王羲之),其次学张芝。据说,羲之曾经从背后掣拔其笔,试测他的笔力,叹云:&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可见王羲之很早就对他寄予厚望。
(摘自:)
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居然是有来历的!
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晋书&列传第五十 王献之传》
事实上,学过初中物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手指握笔的时候,为笔提供的仅仅是对笔管的压力,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这个压力仅仅影响手指对笔的最大静摩擦力。而笔的静摩擦力,只要与笔的重力和纸面对笔的弹力两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够了。无论人怎么用力握笔,都不会影响这个竖直面的受力情况。
简单说来,只要手能把笔握住就行,握得再紧都不可能对运笔产生影响,反而因为肌肉紧张,影响运笔流畅性。握笔越松,字越活。
1.2 正确执笔方式
五指执笔法
图中所示的是五指执笔法。(图源自网络)
过往书家对五指执笔有文字上的说明,但相对不直观,故不作重复。如果这一幅静态的图片未能让你了解执笔的方法,可以待会拖到后面看书法家在写字的时候如何执笔的视频。在此说明的是,运笔过程笔左右挥舞是正常的,但不应当歪斜,倾倒到一边去。
1.3 执笔位置 字越大,执笔应当越高
执笔的位置和所写字的大小相关,一般而言,字越大,笔所需挥洒的范围越大,执笔就应当越高。通常而言,同等大小的字,行书执笔位置比楷书高,草书执笔位置比行书高。
就像拿筷子一样,筷子拿得越高,挥舞的范围越大;但同样越难控制。所以需要根据字体和字的大小去决定执笔的位置。
执笔位置低时,手腕可以枕在纸上;
执笔位置略高,手腕枕在左手手背;
执笔位置高,则手腕离开桌面,手肘支撑桌边书写(这个姿势不舒服,不适合我,没试过,不负责);
执笔位置更高的话,则应该悬腕书写了(通常配合站姿)。
1.4 执笔发力 着重运用腕力
将手等效为杠杆去看的话,支点距笔越远,发力效果越明显;支点距笔越近,越便于操控。所以一般写一到两寸的字(约 3-7cm)的时候,主要用手腕发力,手指辅助控制完成笔的精细运动。两寸以上(7cm 以上)则还需在此基础上辅以手臂发力。
是否能有意识地使用手腕发力完成书写过程,几乎成为了书法入门的判断条件了。腕力强劲者,笔画遒劲有力;腕力不足,则笔画绵软。
我当年练习腕力有些偏门的办法,就是跑出去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保龄球。这个大家可以酌情参考,反正我自己是当作运动来做,实际上单纯练习腕力,多些几个字的效果可能更明显。
(执笔方法的延伸性阅读欢迎戳这里:)
2. 文房四宝 为避免不良用笔习惯,需慎重选择书写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真写字之前,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文具吧。我们对书法了解未深入的时候,不太容易买到高质量的文具;但恰恰趁手的文具,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有效地锻炼我们的正确书写习惯。否则,拿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具来使用,只会让自己养成错误的习惯;而肌肉对这些错误的习惯,记忆力却是非常牢固的,要去更正它,比从头学起更花时间。
书法文具,古代称为文房四宝,指的就是:笔、墨、纸、砚。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初学者应该如何挑选自己的文房四宝,以便大家尽早入门。
2.1.1 毛笔标准 尖、齐、圆、健;
合格的毛笔有四项标准:&尖&、&齐&、&圆&、&健&,合称为笔的四德。
尖指笔锋要尖,才能写出细劲的点画及运笔变化;齐指笔毫铺展开时是齐平的,而且毛色比较均匀整齐,保证笔画轻重匀称;圆指毛笔蓄满墨时候的外型成圆锥形,感觉圆而饱满,体现的是毛笔的贮墨能力,贮墨足时,笔画饱满有力,能避免不当的飞白;健指笔锋的弹性,弹性好才能让笔能自如表现。
(图源:豆瓣(之前存上的,哪个小组就真的忘了,sorry))
2.1.2 毛笔分类 宜用硬毫或兼毫
从笔毫上分,毛笔粗分成硬毫、软毫、兼毫三种。
市面常见的硬毫多由黄鼠狼毛或兔毛制成,分别称为&狼毫&&紫毫&。弹性足,贮墨性能稍差,需掌握好吸墨量,方能使用自如。
软毫则多由羊毛制成,柔软圆润。优质软毫贮墨能力强,表现力丰富;劣质的则可以差得没有下限。
兼毫常以软毫为芯,硬毫长而覆在其上。取硬毫的弹性和软毫贮墨的优点。优质兼毫两者皆取其长,劣质兼毫两者皆取其短。
很多朋友出于价钱上的考虑,常常推荐初学者买 10 块钱以下的,诸如大 X 云之类的羊毫笔。其实,这类羊毫笔尚未能达到毛笔对&健&的要求。它的弹性不足,按下去以后就很难弹起来,初学者无法顺利完成笔画提按处的一些细节操作。
况且,从经济方面去考虑的话,也不至于使用这些不适宜新手的笔。毕竟保养得当的话,一支笔是可以使用很久的。
我的建议是:萌妹子用兼毫,糙汉子用狼毫。
或者这样说吧:笔画清丽多变的,适合使用兼毫;笔画刚劲有力的,用狼毫表现力更强。
另外,去买笔的时候记得问清楚卖笔老板如何开笔,如何保养。一般的笔,通常应该用水浸泡新笔的笔毫,水尽量不要浸没笔根,把笔上的胶水浸开就可以抹干使用了。平时写完字,就把毛笔洗干净,挂到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晾干即可。
2.2 墨 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滞笔时可加酒精
墨锭、墨汁均可,从便于使用的角度来说,还是推荐开始练习时候使用墨汁的。
好的墨汁和差的墨汁性能差别非常悬殊。适合正常使用的墨汁至少需要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这个是必要项,有臭味的墨汁通常意味着已经变质,有腐败菌落积累,长期使用对毛笔有损害)。
值得推荐的有:曹素功,中华墨汁,一德阁墨汁。
其中,曹素功墨汁可能因为是油烟墨,用料较为考究;相对其它含动物胶质较多的墨汁而言,其分子结构较小。因而具有写完字,风干后第二天即可装裱的特性。用其它墨汁写出来的字,隔上半个到一个星期再进行装裱会比较保险。
2.2.1 抖点私货
很多朋友都喜欢在墨中兑水,我刚刚玩的时候也有这种习惯。未兑水的时候,写起字来显得滞重;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在比较干燥的秋季中,写字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如果是北方气候更干旱地区的朋友,这种感觉应该会更明显吧。
但是如果用墨汁兑水的话,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墨色过淡,甚至晕开的墨迹浓淡不均,笔画边沿会有淡淡水迹。这种现象在胶质较重的墨水中体现得较明显。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以给墨水兑少量白酒,效果非常好。墨色能保持光亮,同时能保证墨迹均匀晕开。
据知友说明是因为有机物相似相容原理,乙醇既能溶于水,也能溶解动植物胶,故有此奇效。
2.3 纸 用生宣
从制作工艺上分,宣纸分两种,一种叫生宣,制作过程未经明矾加工,吸水性强,能化墨;一种叫熟宣,加明矾制成,质地硬,相对难化墨。
通常而言,写字用生宣。行笔运笔的每一个细节,在善于化墨的生宣底下效果都会成倍放大。每一处犹豫不决,行笔怯懦,顿挫不清,偏锋运笔,敷衍了事,都会在这张纸上表露无遗。因此能够清楚暴露书写者运笔过程的不足。初学者本身运笔很有可能有细节未能处理到位,如果使用普通的纸,则很可能自己没办法看出这些行笔过程缺点,长久形成陋习。
同样,正式的作品,也是应该使用宣纸进行创作的,能形成&屋漏痕&式墨色氤氲的艺术效果。
从原料的分类上来说,宣纸还分成纸浆原料以檀树皮为主的&净皮&(现代人所说的特净也是炒作出来的净皮)和以稻草为主的&棉料&,从书写角度看两者性能上差别不会太大,选择哪种则参照自己所临摹的书家而定了。通常棱角分明、线条直硬的书家字迹,适宜用净皮表现;相反的则更适合用棉料。
初学者应该坚持使用生宣练习,等到适应宣纸特性,能自如驾驭的时候,可以兼而使用元书纸、毛边纸等类似的纸张进行练习,但仍应取宣纸练习为主。
有朋友提到使用宣纸习字时,感觉化墨太严重,导致不习惯、不舒服。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简单的补充,如果有时间,不妨移步一看。
2.4 砚 (扩展阅读区)
用墨汁的朋友,请不要买砚台了,买个酱油碟子就够用了。真的。
欧体字在国内顶尖的田英章老师,条件有限的时候也不过是用个小碗来装墨水的。有视频为证。
围观完墨砚,咱们再拉上去重新看一遍吧。这个视频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按了好多次暂停才看完的。在这边推荐给大家,不只只是让大家围观墨砚,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这个视频足够清晰,能让大家清晰地观察到书法大家在写字时是如何运笔的。尤其是长笔画运腕、欧体钩笔出锋处理、捺画的顿挫、转折处捻管等技术细节,都是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但是看完以后能得到直观感受的。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在其它问题下面具体讲讲这些运笔技法的问题;但由于自己还是处于半桶水晃悠的状态,在这边就先不展开了。
复习完运笔,回归正题,讲砚台吧。墨砚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研磨墨锭,书画调色的。传统认为,以坚硬而滑润的石材制成的墨砚为佳。对其要求更高的呢,就是要光滑细腻,不失水。听说好墨配好研,磨出来的墨水分外细滑。
作为广东人,如果硬要我做一个推介的话,我必然是首推端砚。端砚主要取材于肇庆名山七星岩附近,一向声名在外,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参考资料:)
古人形容它&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很适合对收藏方面有雅趣的朋友。
3. 临帖 唐代楷书古帖
如果想认认真真地学书法的话,建议从楷书入手开始进行练习。原因有二:
1.楷书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从小在学校学字启蒙的时候就是使用楷体的。
2.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从隶书中独立发展而成,于上承接隶书,于下则便于我们掌握与楷书相近,但技法更为复杂多变的行书。掌握了楷书,就基本能掌握毛笔书写技法,对学习其它书体大有裨益。
至于临习什么时期的书法帖子,有知友认为,书法应该尚古。这个说法我大体是同意的。古字经历更充分的时间的考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想补充一下。
首先,由于古代保存书法作品的工艺不成熟,纸质的作品大多已经损坏严重了。哪怕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真迹存世。(王羲之的临摹本倒还不少)就其易得性而言,古字已不便于初学者。
况且,书法作为艺术,哪怕是一门传统艺术,它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后世的书法家总结前人经验,在其基础上创作,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但是,我自己也不赞成初学者学习现代书法家的作品。因为很多书家还未经历足够长时间的考验,现代书法也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所以,建议初学者初学应该从临楷书古帖入手。首选唐代的楷书书家。
原因在于,科举制度在隋代形成,出现了以书求仕的倾向。社会上从上而下地形成了崇尚书法的学习风气。唐代有过一段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科举取仕被时人看重。
在书法史上,可以说,唐代的书法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当时由国家设立的最高等教育机构,负责统一培养顶尖人才的学校称为国子监,里面只分设了 6 门学科,但书法就被单独设立为一个科目,称为&书学&,专门负责教授汉字。(资料来源:《唐六典》)
有这样的教育制度支持,保证了唐代书法的鼎盛。同时,随科举制度发展,唐宋时期对楷书书写要求也较为严格,有森严法度,便于上手,便于掌握结字规律。更为难得的是,盛唐的文化氛围又容许其在细节上寻求突破精益求精;与明清时期沈度等书家形成的过分整齐划一的&台阁体&相比,更活泼可喜。
掌握唐人书法,可上溯魏碑的灵动清丽可人,下探明清书法的进一步突破。
所以坚持推荐各位,初入门的时候,还是应该学唐楷的。
其中比较适合初学者的书法作品有:
颜真卿:《多宝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
建议初学者先临习其中一帖,直至精通;再学其它书体求突破。精通指的是,需要不看字帖写出来的字,与原帖有八分相似,方可达标。因为最初学习的时候精确掌握其中一位书家的作品,相当于在茫茫书海中确立出一个坚实的坐标。据此,可以寻找到其他书家与之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最初临帖的时候,入帖越深,研习其它书家碑帖就越容易入手。
临帖的具体方法,另开一贴再讨论吧。把练习用的字帖和文房四宝买回来之后,自己就可以先尝试熟悉软笔书法了,第一阶段,以熟悉毛笔的特性为主。等朋友们熟悉得差不多了,我也应该码好下一篇文章了吧。
4. 相关资料
哦,对了,楼上有知友提到的田蕴章的视频,全称叫做《每日一题,每日一字》,链接在这里: 。可惜没有高清版。
霍休,宽恕,救赎和新生。
初学,一帖,一笔,一瓷杯,一钟墨汁,数张黄纸足用。
并就所知谈几个小问题。
选贴,由自己喜欢。我的一位钟老师认为,选贴须&取法乎上&,他说的这个&上&指上古,不要选唐以后的帖子作入门。因为唐及以后的书法,笔法章法等各方面都已形成规范,容易学死。我曾拿这个说法请教另一位陈老师,他认为不一定要选上古。只要是精品则可。我退下来想了一下,陈老师是自幼习书,功底扎实,所以能够驾驭很多贴子。咱们这种入门晚,没练过童子功的,最好按钟老师所说,练上古的一些的作品。或者练书法名家的早期作品。
有一个网站收录了历代碑贴的高清大图, 好用:(13 年 11 月增)
二、基本工具
工具的质量不能太差,否则很容易打击初学者的兴趣。
笔,不要用文具店 5 块钱一根那种,毛差,无锋,根本不能用。tmall 上二三十一支(物价在涨,近来发现 30 块钱一支也不太靠谱了。有时间的话,找找你所在的城市有无卖文房用品的老店吧。13 年 4 月增)的适合初学。买回来笔头都是有胶的,取温开水一杯,泡上一天,自然化开。初学的话宜用笔锋三四厘米的。有人主张初学用羊毫长锋,但我觉得太难驾驭,推荐兼毫。每次用笔前用水润一下笔,然后用纸巾吸至九分干,然后沾墨。每次练完,笔最好要洗干净。因墨汁具有腐蚀性。然后悬挂风干。
墨,初学者不需要用墨条自磨,一得阁的墨汁就好。练习已经完全够用。
纸,毛边纸就好,到处都有。有的毛边纸有九宫格,很方便。没有格子的,自己叠出长宽大概为七厘米(之前写得十厘米,拿尺子量了一下,发现有点大)的印子就好。
砚,砚台什么的不需要。拿一个小瓷盘,或者潮州人喝功夫茶的那种小瓷杯(2 块钱一个),当做砚台的替代品。陶瓷的好处在于容易洗干净。用完拿自来水一冲,拿纸巾一捋,极省事。
字的大小,初学者一般写巴掌大,或者略小。专写小楷者另论。
三、不临帖无以习书
不临帖无以习书。知友所说&自己的字体&云云极不可信。一个人即便不练书法,自己的笔画也能自成系统,成为一种字体。那干嘛还要专门练书法呢?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字体是有高下之分的。临帖,不是为了复制粘贴名家的字体,而是在临帖的过程中习得他们的对于笔法、结体、章法的见解。不入贴无以出自我,书法练到一定程度,叫做入贴,相当于你对你临的帖子已经掌握到了八九分。何时才算入贴?慢慢自然会知道。(最近一位老师说,入贴就是你对字帖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能落实。13 年 4 月增)不入贴,而由自己凭空臆造,是百分之百行不通的邪路,根本不叫书法。何时出贴?等你练多了,自然会形成自己的见解,风格也会慢慢形成。钟老师认为,初学应该先守一贴,熟练后再转习他家。
临帖须先读贴。读贴就是读作者如何起笔、行笔、结体,进一步地细化,行笔之轻重、缓急,and so on&&然后跟着写
有些人在初学时喜欢将同一个字练很多遍,实则不必要,大可以一写数十字。一字写得不像,放过不管,练下一字。认真写满一页,回过头来再临一遍。甚至多写几页再回头写也无妨。关键是 move on。
关于每天练字的时间,绝无定论。大多数初学者一天可以练 30 分钟到 1 小时。要在每天坚持。状态好时多写半小时,没感觉时少写十分钟,皆可。(一些人精力、心力、脑力极佳,练上一整天也不觉得烦、累。这种人是奇才)如果有几天有其他事情缠身,断上几天也不必忧虑,过后再捡起来就是。当然不可长期断断续续。
一开始练字 ,每个字都觉不像,拙劣可厌,但务必捱过这一段时间。止戈师曾说,坚持三个月,必有立竿见影之效。
练字前最好心态平和,头脑清明,可事半功倍。
练字之外,可多看一些书法作品。分析其运笔、构思。(但须谨慎鉴别。比如饭店大厅里挂着的那种,看着很个性的,往往俗气。)
另外,起笔收笔等基本笔法,随便一本入门书都可以。我自己用过的一种是熊绍庚先生所著的《书法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另外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也有一些章节专讲笔法的,亦大力推荐。游以沫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游以沫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userId:,blogListLength:19};咕噜噜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咕噜噜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cb2df2a_1000dcc5',userId:,blogListLength:28};游以沫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游以沫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d126e',userId:,blogListLength: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莫名其妙有腐臭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