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买的商业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去香港住院能否报销

  大陆去香港买保险要注意什么细节方面的东西  大陆去香港买保险要注意什么细节方面的东西首先,国内的客户是可以去香港买保险产品的,自然香港友邦也可以,而且香港友邦公司对国内客户的审核还是较为开放的。  其次,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必须本人去香港签署,非香港境内签署的香港保单无法律效力;2,对于灵活缴费的投连101保险尤其要注意,在缴费年期上,因为灵活常被误导。如果是传统型产品,香港保险公司审核的很严谨,一般没有问题。  最后,操作上注意流程,签约过程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 最近三个月内其中一份住址证明,如银行月结单,电话费单,水,电,煤气费单等  * 成人需备,身份证及通行证 (如客户以护照入境者,则请备护照)  * 夫妻需备结婚证  * 最近一次体检报告(如有)  * 小朋友需备: 户口簿,出生证,健康手册(含三个月内记录),学校手册(含三个月内记录),防疫手册(含三个月内记录),或提供学校的信件以作就学证明  这样子基本就可以了,更多信息,搜:鉴保家-香港保险。细节内容详细看吧。  赴港投保  须谨记五事项  一、保单必须由本人在香港签字。根据内地和香港的相关规定,投保人要购买香港的保险,应由本人在香港当地签署保单和办理手续,在内地签署的“地下保单”可能会遭到保险公司拒赔,也不受法律保障,容易上当受骗。  二、转账缴费必须要有香港账户。如果投保人要用银行转账的方式缴纳保费,必须通过香港的银行账户才能转进保险账户,目前持港澳通行证在香港各家银行都可以方便开通账户,但在香港或澳门开银行账户,通过转账方式授权保险公司收取保费,需要额外支付一笔手续费。  三、需时刻留意外汇波动。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较快,而香港的保险产品多用美元进行结算,投保人需要留意汇率变动为保单带来的额外损失风险。  四、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才可报销。购买寿险或医疗险的被保险人产生的治疗和住院费用如符合保单条款都可以申请理赔,但香港的保险公司仅认可国内三甲医院出具的证明。  五、保单的细节条款需仔细阅读。虽然涵盖的疾病类型比内地更多,但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条款规定非常细致,甚至连血管堵塞多少百分比才能理赔都有写明。因此市民在投保时要认真阅读,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香港与大陆的保险有何不同  香港与大陆的保险有何不同  中国台湾地区保险发展深度高于香港,中国台湾地区2010年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12 位(764 亿美元),在亚洲地区排名第五。中国台湾地区经济总量仅相当于中国大陆的7%,但年保费收入却达至中国大陆的30%以上。即便台湾保险业如此发达,且每年还有为数众多的香港保险销售经理赴台湾学习保险销售和服务经验,但是数十年来却有愈来愈多的台湾人来香港购买更优质的香港保险产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差,香港保险公司究竟有何不同?下文即为您详细解析。  其实最本质的差异在于香港开放的金融环境,由于香港完全自由开放之经济体系,使得香港保险公司可以拥有更佳的投资渠道,更自由之竞争。而中国台湾当局之保险业监管要求,使得台湾保险业在台湾境外投资仅为总资产之45%,剩下总资产之55%需投资于台湾资本市场(如台湾政府债券市场、台湾银行存款,台湾股票市场股票等),即便台湾资本市场再发达也无法媲美香港世界第一之自由经济体(香港已经连续数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之经济体)。  香港保险公司则可以自由投资于成熟且发达的香港、美国、欧洲等的资本市场,因此香港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和稳定性会高于中国台湾保险公司,故香港保险产品相较台湾保险产品就更具竞争力。  中国大陆经济总量和经济成长速度虽然远高于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但中国大陆资本市场同样不够成熟,且中国保监会监管要求规定中国大陆保险公司资产境外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总资产之15%,投资于中国境内的资产也被严格限定投资资产类型,其自由程度还低于中国台湾地区,更远无法媲美香港。因此中国内地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报率与稳定性无法比肩香港地区保险公司。  由于香港自始至终保持开放经济环境,使得在港经营的寿险公司拥有更佳的资产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技巧,香港保险公司之长期投资回报率和稳定性均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之保险公司。  如果您身处亚洲,选择香港保险产品即是您最明智的选择!  一边是内地保险销售的不景气,另一边却是香港保险业务增长创新高。今年以来,投保者在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热情程度可谓冰火两重天。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向内地访客所发保单中,新造保单保费为43亿港元,同比增长48.3%,占今年上半年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11.4%。不过,投保千万不能冲动,看起来划算的保单理赔却很可能存在困难。
  低投入高收益吸引人  A股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很多内地保险公司收益欠佳,今年以来,这个欠佳的业绩也影响了很多新单业务。不过,在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人士却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向内地访客所发保单中,新造保单保费为43亿港元,同比增长48.3%,占今年上半年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11.4%。  仅仅在香港出了一趟差,北京的王女士就买了一份保险,吸引她的是香港保险的保额高而保费低廉。王女士告诉记者,在北京也有不少代理人推销保险,但保额多是20万左右,年缴保费在6000元左右。但在香港的这家保险公司给王女士规划的保额是100万港元,保费是1.5万港元。这么算起来,香港的保险是非常划算的。  保单复杂专家难懂  一位内地在港工作过的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香港买保险的还是收入比较高的人群,一般购买的保险也都是大额保单,年缴保费几万港元是很常见的。但在国内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额限制最高是10万元,所以很多有钱人也选择到香港给孩子投保。  大批高收入者去香港买保险,但真有那么实惠吗?虽然,香港保险固然有对大病承保的种类比内地多,投保用户基数大,保险公司成本降低等优势,但对于复杂的保单,很多保险业内人士也直呼看不懂。而且,投资和复利的滚动都是很复杂的,仅仅从保额对应相对保费上看,不能看出是否划算。  “保险是一种无形的契约,购买的是保险公司的服务,去香港买保险可能遇到法律解释、汇率等方面的风险,而且如果需要服务或理赔,去香港办理也很麻烦,有纠纷还得去香港请律师,这些都有可能存在风险。尤其客户和经纪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客户如果图高回报一味听信经纪人的话,极有可能上当。”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买香港保险必须要到香港签单,否则在大陆签单属“地下保单”,将不受法律保障。此外,赴港投保还要面临汇率风险,绝大部分香港保险产品均以港元和美元购买、理赔或支付。如果再遇到金融危机那样的事件,投保者很可能血本无归。  责任认定两地不同  对于内地客赴港投保金额的激增,保险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内地与香港在医疗责任认定上存在差异,理赔时可能会出现纠纷,比如医疗责任认定上两地就有很大不同。  在香港购买医疗保险,一方面是医疗保险出险后的理赔手续比较繁琐,另外也会涉及到两地对医疗诊断、医疗凭证的互认。一般医疗险都有定点医院,如果在此范围外就医,香港保险公司也不一定承认。以香港某大型保险公司为例,其在国内的定点医院虽然有上百家,但在内地仅有一两家。而且,身故保险也涉及到一些死亡公证文件等,很多时候在香港需要通过律师来办理,费用和时间成本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支出。  更多保险信息请关注香港保险超市公众微信号:XGBXCS  免费保险咨询及财务规划请添加小编微信号:
  低投入高收益吸引人  A股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很多内地保险公司收益欠佳,今年以来,这个欠佳的业绩也影响了很多新单业务。不过,在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人士却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向内地访客所发保单中,新造保单保费为43亿港元,同比增长48.3%,占今年上半年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11.4%。  仅仅在香港出了一趟差,北京的王女士就买了一份保险,吸引她的是香港保险的保额高而保费低廉。王女士告诉记者,在北京也有不少代理人推销保险,但保额多是20万左右,年缴保费在6000元左右。但在香港的这家保险公司给王女士规划的保额是100万港元,保费是1.5万港元。这么算起来,香港的保险是非常划算的。  保单复杂专家难懂  一位内地在港工作过的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香港买保险的还是收入比较高的人群,一般购买的保险也都是大额保单,年缴保费几万港元是很常见的。但在国内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额限制最高是10万元,所以很多有钱人也选择到香港给孩子投保。  大批高收入者去香港买保险,但真有那么实惠吗?虽然,香港保险固然有对大病承保的种类比内地多,投保用户基数大,保险公司成本降低等优势,但对于复杂的保单,很多保险业内人士也直呼看不懂。而且,投资和复利的滚动都是很复杂的,仅仅从保额对应相对保费上看,不能看出是否划算。  “保险是一种无形的契约,购买的是保险公司的服务,去香港买保险可能遇到法律解释、汇率等方面的风险,而且如果需要服务或理赔,去香港办理也很麻烦,有纠纷还得去香港请律师,这些都有可能存在风险。尤其客户和经纪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客户如果图高回报一味听信经纪人的话,极有可能上当。”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买香港保险必须要到香港签单,否则在大陆签单属“地下保单”,将不受法律保障。此外,赴港投保还要面临汇率风险,绝大部分香港保险产品均以港元和美元购买、理赔或支付。如果再遇到金融危机那样的事件,投保者很可能血本无归。  责任认定两地不同  对于内地客赴港投保金额的激增,保险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内地与香港在医疗责任认定上存在差异,理赔时可能会出现纠纷,比如医疗责任认定上两地就有很大不同。  在香港购买医疗保险,一方面是医疗保险出险后的理赔手续比较繁琐,另外也会涉及到两地对医疗诊断、医疗凭证的互认。一般医疗险都有定点医院,如果在此范围外就医,香港保险公司也不一定承认。以香港某大型保险公司为例,其在国内的定点医院虽然有上百家,但在内地仅有一两家。而且,身故保险也涉及到一些死亡公证文件等,很多时候在香港需要通过律师来办理,费用和时间成本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支出。  更多保险信息请关注香港保险超市公众微信号:XGBXCS  免费保险咨询及财务规划请添加小编微信号:
  周围好像去香港买保险的人多了起来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请问妈妈们,关于在香港急诊住院,内地社保会不会报销?
来自妈妈帮社区:
当然不行了,要在内地住院才可以报销,好像还要住够五天才可以报哦
好郁闷…因为内地买了医疗所以准备拿到身份证再买保险,没想到身体不与我的思想同步。香港看医生太贵了,而且现在的医生看你拿通行证,什么都推荐贵的给你,拍个片一万多,然后又叫去做B超…唉,明明一个B超就能搞定的事,花钱不说最主要是折腾人,折腾得死去活来,花钱又受罪
想问问,没拿到身份证前有没有人买香港的医疗保险?我才回老家递缴了申请,不知道几时才可以拿到身份证?是否需要现在买香港医疗保险?进了一次医院,什么都可以有,千万不要有病,太折腾人
那我买的内地医疗有什么用?结婚后长期呆在香港。而且是急诊,不可能回内地就诊吧
可以啊,我老公好多大陆朋友都来哩边稳距帮手买
那我买的内地医疗有什么用?结婚后长期呆在香港。而且是急诊,不可能回内地就诊吧
要在香港生活本来就不该买内地的社保医保之类的,但可以买香港也能用的保险,我只买了份重疾的
好郁闷…因为内地买了医疗所以准备拿到身份证再买保险,没想到身体不与我的思想同步。香港看医生太贵了,而且现在的医生看你拿通行证,什么都推荐贵的给你,拍个片一万多,然后又叫去做B超…唉,明明一个B超就能搞定的事,花钱不说最主要是折腾人,折腾得死去活来,花钱又受罪
想问问,没拿到身份证前有没有人买香港的医疗保险?我才回老家递缴了申请,不知道几时才可以拿到身份证?是否需要现在买香港医疗保险?进了一次医院,什么都可以有,千万不要有病,太折腾人
你在香港再买一份医疗保险啊,我一结婚老公就给我买了,以防不时之需,再说了就算拿到香港身份证,公立医院排队太久,私立医院设备条件要好些,可以报销又不排队,我当然选私立医院啦
要在香港生活本来就不该买内地的社保医保之类的,但可以买香港也能用的保险,我只买了份重疾的
我买了重疾,只是想到内地有医疗所以没买香港的医疗
你在香港再买一份医疗保险啊,我一结婚老公就给我买了,以防不时之需,再说了就算拿到香港身份证,公立医院排队太久,私立医院设备条件要好些,可以报销又不排队,我当然选私立医院啦
看来我急需一份香港医疗
我买了重疾,只是想到内地有医疗所以没买香港的医疗
内地的还能退不?看以后在哪生活就买那里的
内地的还能退不?看以后在哪生活就买那里的
好郁闷…因为内地买了医疗所以准备拿到身份证再买保险,没想到身体不与我的思想同步。香港看医生太贵了,而且现在的医生看你拿通行证,什么都推荐贵的给你,拍个片一万多,然后又叫去做B超…唉,明明一个B超就能搞定的事,花钱不说最主要是折腾人,折腾得死去活来,花钱又受罪
想问问,没拿到身份证前有没有人买香港的医疗保险?我才回老家递缴了申请,不知道几时才可以拿到身份证?是否需要现在买香港医疗保险?进了一次医院,什么都可以有,千万不要有病,太折腾人
其實你沒有香港身分證也可以買香港的保險的。我有個朋友做保險的,不知道你需要不。
其實你沒有香港身分證也可以買香港的保險的。我有個朋友做保險的,不知道你需要不。
香港买了医疗保险,生BB的话可以保险吗?
是的,香港买,生bb不包的
香港买了医疗保险,生BB的话可以保险吗?
是的,香港买,生bb不包的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内地医生为何喜欢去香港买重大疾病保险?
2016年长假去香港购物的国内游客比往年少了许多,但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却依旧被来自国内的投资者挤得水泄不通,其中不少国内医生也纷纷到香港购买重大疾病险。
身为医生,对于重大疾病的种类、界定及治疗一定比常人专业许多,为什么他们要舍近求远到香港买保险?
首先你们一定要知道的事:保险公司有很多专业的医生,他们负责核保和理赔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医学和保险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哪些产品该买,该怎么买,懂的一定不少。
由于受到吸烟、污染、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疾病来得防不胜防,可以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保险也尽早买。国内医生为什么纷纷到香港买保险呢?
听听医生怎么说:
(按住我↓↓↓向下滑可滚动阅读)
在之前的医师从业生涯中,看到太多因病致贫的现象,许多家为了治病四处借钱、变卖家产,所筹得的钱却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做为一名医生,我也深深知道,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有患病的可能,当然那个时候并不懂什么是保险。
在保险公司这么多年,越发意识到两者都是拯救众生的,只不过医生用医术治病救人,保险公司用金钱挽救家庭陷入经济困境。重疾险的创始人心脏外科医生巴纳德博士不是说过吗,医生只能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保险才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
至于什么时候买最合适?
在我的观念里,越早越好,原因有三个:
第一,重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我刚接到两个理赔案例,一起猝死,一起心肌梗塞,一个70后一个80后,都是年轻人。再告诉你个数字,保险行业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而不是我们想象的60或70岁;
第二,买得越早越便宜,40岁的保费可能是20岁的1.5甚至2倍,而享受保障的年限反而短了;
第三,年龄越小身体越好越容易通过核保,30岁的人可能买70万重疾险不用体检,但是45岁的人可能30万就要体检了,如果想买高一点保额的,查这个查那个,麻烦不说,还真不一定能通过呢。
下面来看看香港保险和国内保险的三大区别:
1首先,香港保险原位癌可以部分理赔,国内不可以或保费奇高(保障疾病多)
香港大多数保险公司对原位癌可以赔偿投保额的20%或25%。国内产品基本不可以赔偿,部分新产品可以赔偿,但保费奇高。
2其次,香港保险免体检额可达250万人民币以上,国内通常只有50万(额度高,保障高)
有些香港保险公司免体检额达到了5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00万以上),对于经济宽裕一点的家庭来说,可以获得更充分的保障。
3最后,香港的理赔更顺畅(更规范)
许多人有种误解,在香港买保险需要人到香港才能购买,理赔的时候也必须人到香才能理赔,其实不用,只需要把相关的理赔单据寄过去就行了,保险公司通常在两周内可以理赔到账。由于香港采用“严进宽出”的方针,理赔更容易。
下面就以重疾险为具体的例子对比内地与香港的差距:
一、疾病定义不同
内地保险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严苛,以肝病为例。内地保险对于“爆发性病毒性肝炎”其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a.肝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
b.持续性黄疸,且肝功能急剧退化;
c.弥漫性肝小叶结构破坏,仅剩下倒塌的支架结构。
实际上,a和b任何一项要是符合的话,病人已经没办法获救了,何况是两条都符合。c规定的诊断只有尸检才能出来的结果。即不死亡是绝对没有可能得到赔偿的。
二、保障范围不同
内地保险产品一般保障30种严重疾病+预先给付10种疾病,而香港保险产品保障56﹣100种重大疾病+预先给付的18种疾病(8种专为儿童而设)。除此之外,香港产品还有早期疾病保障和多重疾病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内地保险有许多不保障的疾病,如:
艾滋病:内地保险公司一律不赔,香港保单可以理赔因输血感染的爱滋病;
原位癌:内地是一律不赔。香港的保单乳房及子宫原位癌、睾丸原位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列入特别疾病,先赔保额的20%,余额在这些疾病进一步严重时赔付。
任何末期疾病:内地没有,香港有。意味着,如果投保人得了SARS、禽流感新生疾病而死亡的话,香港保险公司是照样赔。
三、理赔不同
香港重疾险的理赔过程较为简单,如果确诊重大疾病,投保人邮寄理赔申请书(可以下载打印)和大病诊断书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即会从香港寄出支票。整个理赔过程投保人完全不用亲赴香港。
住院险方面,内地医疗保险还会规定不能用进口药物,香港保险则完全没有类似限制。并且香港的保险是全球理赔,无论投保者是旅游还是留学到世界其它地方,发生疾病而住院,都可以理赔。
香港保险公司采取的“严核保,宽理赔”的经营理念,使理赔工作变得简洁,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赔成功率。香港的保险公司对理赔工作极为重视,因为这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和信誉,以及客户对公司的信心。香港社会整体诚信度高,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相互信任,理赔过程也就非常简单,只是内地一些保险公司把保险的口碑搞坏,让广大客户觉得天下所有保险理赔都困难。
四、医疗水平不同
香港医疗水平、医治环境整体优于内地。除此之外,内地看病大夫检查诊断生硬简单,整个过程非常复杂:挂号、划价、交费、取药、化验、预约仪器检查、仪器检查,拿到检查结果再次复诊还要重复一套过程等等;香港看病大夫检查诊断和蔼仔细,细节上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其他事项大部分由护士办理,需要患者亲自办理的部分由于程序设计合理,以人为本,手续也十分简捷方便。内地大夫的处方药量大、品种多、检查项目繁;香港大夫处方简单谨慎,完全按照患者的必要需求开方。所以内地人士投香港医疗也希望有病时能赴港看病,接受更好的医疗水平。
最重要的是,内地的住院计划只能理赔在内地的医院住院。而香港的住院计划可以理赔在全球的医院住院。
这些优势这些优势,医生们看得更清楚,非常有必要在香港投保一份重疾保险。
如何购买香港保险
一、来港投保需要携带内容
内地客人来港投保,需要携带本人的港澳通行证(或护照),身份证;如果夫妻互保,需要结婚证或户口本;如果为孩子投保,需要孩子出生证等。(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刷卡缴款)
二、国内客户购买香港保险条件和步骤
内地居民投保香港条件
A、有合法证件来香港签署保单。
B、对香港保险和自己所买的保单有详细了解。
C、投保人健康符合投保要求。
内地居民投保香港步骤
1/ 投保人和受保人带齐证件来港投保。
2/ 在所投保险公司见证缴费。(整个流程只需
2 小时左右)
三、买香港保险前必知内容决定买香港保险前,一定要问自己:1/ 您买的是何种保险?保险方案是否明白?保险目的,保费,缴费期等等2/
保障期限和保障范围是什么?3/
理赔程序是什么?由于保单售后服务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建议:资深的保险顾问那里投保,这样售后服务才更有保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一个国内人的保险经历&买保险为何去香港?_保险新闻_保险知识&新闻频道_好险啊
一个国内人的保险经历&买保险为何去香港?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沃伦博财富”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篇内容到朋友圈【沃伦博】用心服务内地客户的领先平台 提供香港重大疾病和高端医疗、养老金规划、留学教育规划、离岸金融产品投资、信托财富传承规划、海外地产投资,香港体检及医疗服务。 服务热线:我今年33岁,男性,居住上海,深感劳苦赚钱不易,想买保险往往买下一些保费高、保障范围少险种,为此,把自已保险心路形成以及去香港投保的经历告之大家,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一、保险意识的觉醒从24岁参加工作到28岁,我基本上是个“脱底棺材”——吃光白相光,对于投资理财的概念一无所知,更遑论是保险。偶尔去银行办事,看到大堂内坐着保险公司代理人推销生意,心里想是:骗子!骗子公司!后来发生两件事,使我对生老病死、对人生风险有了全新的思考:28岁的那个夏天,我交上GF,感情稳定后,开始考虑要结婚、要买房,用钱也不再大手大脚,希望自已存一点,双方家长再贴一点,把婚事办了。正当我们满怀 信心计划将来的时候,女朋友的父亲,我未来的老丈人,因心脏性发作入住医院,可是再也没有抢救回来。我这个未来的女婿,推着他逐渐冰冷的躯体,在亲友的悲怆声中,从病房推到地下室的太平间,然后被工作人员放进冰柜。丈人老头去世才五十五岁,还没有看到他女儿的婚礼就这样急地走了。GF家境一般,刚刚从医学 院毕业两年,丈母娘原先在纺织厂做工,因为效益不好而提前退休。所以那时候我在想,疾病的凶险真是令人防不胜防,讲难听点如果丈人老头早几年犯病的话,GF大学学费的供养都有问题。次年春天,我和GF准备领证结婚了。婚检时,我却被告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是肝炎发作,不得已,去传染病医院治疗两个多月。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在同一病区里至少有五、六个病友或因为急性暴肝、或者晚期肝硬化或者肝癌去世,听说其中一个还是大学生。有的前天晚上还看见他睡在病床上的,半夜里听到家属呼天呛地的哭声,我知道,又有一个人已经走了。和我同住一室的病友,大概四十多岁,据说出院后食道也出血也走了。这一切,令我悲戚不已,面对灾难和变故,自们的力量总是那么苍白无力。30那年,我结婚了。32岁那年,我的女儿呱呱落地。为人夫,为人父,作为家里的顶梁住,我感觉了人生沉甸甸的责任,开始关注起保险。我在想,万一自已出了点意外或者患上什么不治之病,应该通过自已的努力,使她们度过难关,或者给她们留点什么,特别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能因为我的突然离去给她将来带来重大影响。为此,应该出点钱,把人生未来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二、我的第一份保单我爱人她单位有个同事,是XX保险的兼职代理人,听说我有买保险的意向后,大热天提个西瓜专程来我家看我。我说我最主要担心的是生病,她就推荐该公司的 “守护神”重大疾病险。保额6万元,年付保费1620元,连付31年,癌症等20种重大疾病。尽管有了保险意识,但对保险知识基本不懂,没多想就签署了保单。我供职于一家船东公司。公司里有一个保险理赔部,专门负责海事保险理赔事宜。同事何小姐毕业于重点大学法律系,对保险知识有所了解,她们一些大学同学不少 在保险公司就职。一次我向她谈及我投保事宜,她让我把合同拿过来看看,她的结论是:买这份保单等于谋杀钱财(请原谅用这个词,这是她当时的原话)。她算了一笔帐:不计资金的时间价值,31年的保费总共支出是20元,保额只有区区的6万元;就算是真的是得了病,保险公司给50%的“首次诊断金”。这叫啥保障?她问我,我无语我联系在上海的各家保险公司。业务员们都很积极,但对于重大疾病险种,费用与承保范围与基本类似。以30岁男性,保费缴纳20年为例子,中宏3934 元、平安3750元、国寿3700元、友邦3620元、3502元。各家保险公司费率不同,主要是在所承保的种类、保险期限略有差异。也就是XX这款“守护神”险种,就有网友为此为例子,写了一篇《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因为真的得了保险合同上能理赔的那种病,你必须要用保险公司指定的方法来治疗,一旦真的用了这种治疗方法,只有加速死亡的步伐,所以,投保人就不可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不久后,深圳6名客户以重大疾病条款有欺诈为由把XX公司告上庭,称该条款于对某些疾病的释义违背了基本的医学原则,将导致该疾病发生后无法及时得到合理赔付。我一直关注此案结果,可等来的结果是双方达成了和解的保密协定,头晕!我猜测可能是原告得到某种程度的好处,比如减免交今后若干年的保费等等。如果真的付了钱,却买不到保障,哪算什么保险呀!一旦真的有人重病需要救治却得不到理赔,他(她)不是病死,可能先是活活气死!我们的保险又是咋的啦,我开始疑惑了。三、去香港买保险1. 前期咨询这时候,有朋友建议,不妨到香港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保险。到香港买保险,这不就是媒体上常说的“地下保单”吗,是非法、无效的吗?对此,我心存疑虑。为此,我向上海的一些保险代理人、律师谘询。咨询结果基本上属于两派。代理人的基本观点是不建议买,听说香港的保险只有持香港居住证的人才可以买,而且香港保险合同都是英文的,中文仅供参考,大部人看不懂,就算看得懂,其中奥妙之处未必明白,万一上当受骗了浑然不知。因是外汇管制,缴付保费、理赔事宜比较麻烦。一些人建议是应该买。一是回报率高。因为保险产品提供给投保人的收益最终是由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决定。国内的保险业发展历史很短,基本上是初级阶段,保险基金投资管道相对有限,香港保险公司基金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投资回报水准高,所以不仅保费低,保障范围大。二是根据香港法律,投保人亲自去香港签署保单是合法的。此时,我还看到《了望东方周刊》一篇报导。该报导分析了境内保单流失到香港、澳门的原因,并指出:目前香港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由内地流入,每年的保费上百个亿;在收益率和理赔率方面,境内保险公司的产品完全没办法和境外保单竞争;从理赔率来看,境内保险大概能达到30%-40%,而境外保险可以达到 100%。此外,我还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查询香港法律,其中第41章是《保险公司条例》。(香港政府律政司查询网址:http://www.legislation.gov.hk/chi /home.htm)。为了确保投保人的利益,该条例对香港的保险公司的确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该条例没有明确载明香港境外人士可以在香港购买保险,但同时没有对投保人的身份进行限制,也就是说不是违法的。据一律师朋友说,保险也是商务活动之一,香港是贸易自由港,法律对商务活动主体身份不作限制,只是合同签署地在香港,香港拥有司法管辖权而已(内地法律管不了,但内地部分媒体因此宣传去香港买保险是非法的“地下保单”,这是不确切的,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二是咨询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相当于国内的保监会,咨询邮件地址:)。我发了一份电子邮件,问大陆人去香港买保险究竟合不合法?香港保险公司认不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不出三个小时,一名监理专员就回复了我的邮件(提示一下:看看人家政府机 构的效率),内容大意如下:根据香港的法律,无论大陆人、外国人还是香港人,只要持有合法身份与香港合法的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都是有效的,但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保险是一份长期合约,如果期间出现没有连续付保费的情况,将可能造成投保人利益受损;二是如果与保险公司出现诉讼时,将可能要投保人或代理人亲自到香港法庭聆讯;至于保险公司是否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决定。至此,我已经完全明白:去香港买保险是可行且合法的。接下去,我就要付诸实施了。2. 决定成行我没有详细比较国内相关险种,曾经看过平安的一份小孩的教育险,好象过了20年才能拿回本金,因为手头没有保存资料,具体不很确切,但一点肯定是,香港保险公司的回报肯定是比内地高,别的不去说,就从红利分配的利率来看,目前境内保险公司基本上在2%左右,最高期望在4%左右,但香港的保险公司基本上在 5%以上。因为我(33岁的男性、非吸烟者)买的重大疾病是上述寿险的附加险,消费型,10万HKD保费每年为883元,保至70岁(我太太30岁,每年保费 574HKD)。我也不知道国内附加险的费用情况,只知道同样保至70岁的重疾病消费型险种,人保作为主险,每年保费1500元。不知道两者的可比性如何,但合同条款是有所不同的。1、“不再异议”条款即保单生效两年后,保险公司不得对投保人在投保时提交的文件提出任何异议,但恶意欺诈以及不缴付保费情况除外。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基本条款,是为了确保投保人的利益而制订的,每个保险合同都有,如当投保人“无意”忽略一些健康状况,保险公司应该在投保人两年内去查证,否则就失去时效。而国内的保险公司,都没有“不再异议条款”条款,因为我们保险公司在引进“保险”这个舶来品时,凡是对保险公司有利的条款一概吸收, 对老百姓的权益却非常漠视,说“无耻”可能过份了点,但的确是咱们老百姓不幸生在中国的悲哀!根据这个条款,我的理解是,就算是投保时没有申报一些不很严重的病(不是保单承保的危重疾病),如高血压、乙型病毒携带者等慢性病,如果两年内不发病的话,两年后保险公司无权对你的情况提出异议。(如果国内的保险公司,因没有这一条款,百分之一百是被拒赔的)。此外,我还就这个条款请教了律师,对方的解释是,根据英美的普通法,保险公司要说明你恶意欺诈,其举证是非常困难的。我并不鼓励在投保时隐瞒身体健康情况,因为要确保保单百之一百安全。当然,如果在体检时知道一些疾病,但没有在2001年以后使用医保卡就医,那可不报告,因为保险公司即使想查也不到。2. 重大疾病的定义我以网上流传的《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列举的定义进行比较:(1)癌症:《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表述:“……任何组织涂片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不作为病理依据。医生解释:现在癌症的病理诊断全都是依靠组织涂片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如果不包括这两种,那就只能切样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方法就排除了现在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如肺癌、胃癌、食道癌等等)以及中早期癌症,所以你要 么就得一个世界上都罕见的癌症,要么就捱到晚期再去医院检查。(2)肝病《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表述:“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其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a.肝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 b.持续性黄疸,且肝功能急剧退化;c.弥漫性肝小叶结构破坏,仅剩下倒塌的支架结构。医生解释:a和b任何一项要是符合的话,这个人就已经没什么活路 了,何况是两项都符合,你要是达到这个程度,医生已经不可能给你治疗了,直接让你准备后事了。至于c,就更缺德了,这个c规定的诊断就是只有尸检才能出来 的结果,也就是说,你不死,是绝对没有可能得到赔偿的,就算你死了,也未必能得到赔偿,因为尸检的结果未必完全符合c。”(3)冠状动脉外科手术《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表述:“因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一条或以上的光状动脉的开胸手术,…………但不包括血管成形术、镭射治疗或其他在动脉之内做 手术。医生解释:开胸手术的目的就是做血管成形术,否则就没必要开胸,但是人家不包括了。所以这一条相当于没有保,因为自相矛盾,不可能做得到。”我的保单:(已接受开胸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搭桥外科手术,以矫正一条或一条以上之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但须提供血管造影以证实冠状动脉阻塞情况严重,及经心脏专家证实手术必须进行。不包括血管成形术,胸腔镜手术及其它动脉之内做的手术程序或任何镭射治疗。)(4)其他国内保险公司不承保的病种A、爱滋病。国内的保险公司一律是不赔,我的保单可以理赔因输血感染的爱滋病;B、原位癌国内是不赔。但我的保单乳房及子宫原位癌、睪九原位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列入特别疾病,先赔20%的权益金。馀额如果这些疾病进一步严重时赔付。C、任何末期疾病国内的没有,我的保单有。这是很大的不同,这意味着,如果投保人得了SARS、禽流感新生疾病而死亡的话,他们的保险公司是照样赔,但你别指望内地的保险公司会赔付。在理赔方面,我所投保的公司,认可内地三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但如果投保人死亡,除医院和公安机关的相关证明档外,还需要受益人到公证处作一个公证。赔付款均可以选择在香港境外支付。3、注意事项一是因为外汇管制,缴纳续期保险费相对麻烦。通常解决办法:(1)在香港开设银行户头,存入一笔钱,然后通过网上操作或支票转帐;(2)通过在港的亲人朋友代交;(3)委托代理人/经纪人代交;(4)有人去香港时代交。我选择了(1),在香港的银行存入一笔钱,除付保费外,其余钱买全球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公司理财水准大部分要高于内地基金公司,投资银行一般会评估各个基金的风险,如我通过收买的基金风险等级从一级到五级,个人可以根据自已的投资偏好程度自已选择)。二是必须亲自到香港,造成一定的成本支出。我是当作一次旅游去的,机票买到深圳(比直接飞到香港便宜很多,我是今三月机票只有三折时去的),然后坐一中巴到罗湖口岸过海关,再坐轻轨五十分钟就可以 到香港市中心。办理港澳通行证也非常方便,拿身份证、户口本和三张二寸大头照到公安部门申领,第一次办需要10个工作日,上海地区在上海出入境内管理中心办理(浦东民生路)。但从日起,保诚的续期保费可以直接通过国内网上银行转账到香港保诚公司账号,更加方便。4、善意提示香港的金融机构多于米铺,买保险要小心,要多方比较。香港排名靠前的保险公司主要是英国保诚,美国友邦,法国安盛等。“沃伦博私人财富健康俱乐部”致力以专业的资讯,卓越的平台,全面的配套,成为客户的实现五福人生的教练和伙伴;与客户分享品味、生活智慧和点滴,成为客户的生活顾问,建立深度的联系.本机如何利用二维码加我们公众号?长按图片保存&&保存到手机&&返回微信&发现&主页&&扫一扫&&点击右上角&...&&&从相册选择&&选中保存的二维码&&点击&关注&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下一篇:
100家网站,48740最新意外险产品
轻松输入,一键查看结果
查看收益 >>
保费(亿元)
好险啊有超过100家合作机构
合作航空公司
其它合作机构
Copyright (C)
Haoxiana,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寿保险学生住院报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